CN218561694U -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1694U
CN218561694U CN202222366939.2U CN202222366939U CN218561694U CN 218561694 U CN218561694 U CN 218561694U CN 202222366939 U CN202222366939 U CN 202222366939U CN 218561694 U CN218561694 U CN 218561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roller sets
spinning machine
air blowing
nas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669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明
邓梦颖
路锋
林志鹏
刘旻
陈梦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g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g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g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g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669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1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1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1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化纤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配料机、螺旋挤出机、静态混合器和纺丝机,原料储藏罐和配料机的出料端均接于螺旋挤出机的进料端上,螺旋挤出机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静态混合器的出料端通过设置管道连接的方式与纺丝机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纺丝机的出料端上向外引出有初生纤维,引出的初生纤维依次穿过第一上油器、导丝钩、第二上油器、预网络器后穿入至拉伸组件内,拉伸组件用于对穿入的初生纤维进行高倍拉伸;本实用新型具有上油效果好、保证初生纤维质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属于纺织化纤制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锦纶6高强丝在织带、箱包、花边方面备受青睐,广泛应用于军用、高级奢侈品等领域。目前,锦纶6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多级牵伸的方式,通过提高纤维的牵伸倍数来提高纤维的取向,减少折叠链分子的数量,使分子链大多数呈直链状态,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强度。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9234883A 的发明专利和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10237858U的实用新型即是此类制备方式;
锦纶6在较高的牵伸倍数下,易导致纤维毛丝增多,断头率增加,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毛丝问题,现有技术主要是对丝束进入牵伸区前进行上油,但是现有的高强锦纶制备装置自上油器到辊组之间的初生纤维仅经过一次上油便在预网络器的作用下进入牵伸辊组内进行牵伸,容易使丝束上油不均匀,从而影响纺丝质量。
现有高强锦纶多级牵伸装置中,在喷丝板的下侧设有侧吹风装置,丝束在经过侧吹风室过程时易受到外界风的干扰,出现乱流的问题,易导致丝束冷却不均匀,在高倍牵伸的条件下,易导致纤维断头率增加,生产效率下降。因此,现有的高强多级牵伸装置对初生纤维冷却成形的效果较为普通,可进行改进。
鉴于此现状,亟需对高强锦纶6牵伸装置进行改进创新,尽可能提高纤维牵伸倍数,提高丝束冷却均匀性、丝束上油均匀性,减少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锦纶6高强制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配料机、螺旋挤出机、静态混合器和纺丝机,原料储存罐和配料机的出料端均接于螺旋挤出机的进料端上,螺旋挤出机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与静态混合器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静态混合器的出料端通过设置管道连接的方式与纺丝机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纺丝机的出料端上向外引出有初生纤维,引出的初生纤维依次穿过第一上油器、导丝钩、第二上油器、预网络器后穿入至拉伸组件内,拉伸组件用于对穿入的初生纤维进行高倍拉伸。
其中,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对拉伸辊组、第二对拉伸辊组、第三对拉伸辊组、第四对拉伸辊组、第五对拉伸辊组和主网络器,自预网络器穿出的初生纤维依次穿过第一对拉伸辊组、第二对拉伸辊组、第三对拉伸辊组、第四对拉伸辊组、第五对拉伸辊组和主网络器后穿入至收卷机内。
其中,所述第一对拉伸辊组中的两个拉伸辊的直径不同,且直径比为1:1.5~ 3,所述第二对拉伸辊组中的两个拉伸辊的直径也不同,且直径比也为1:1.5~ 3,第一对拉伸辊组中和第二对拉伸辊组均为一个热辊和一个冷辊,冷辊直径小于对应热辊直径。
其中,所述初生纤维的引出段的一侧位置设有侧吹风室,侧吹风室设于纺丝机至第一上油器之间的初生纤维引出段的一侧,侧吹风室的吹风口上设有整流组件。
其中,所述整流组件由多层钢板叠置而成,相邻钢板之间均预留有间隙,相邻钢板之间均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相邻钢板与设于其之间的连接杆形成两端呈开放式设置的过气空间,整流组件在设于侧吹风室的吹风口上时,侧吹风室的吹风口朝向过气空间的一侧端部设置。
其中,所有所述钢板远离侧吹风室侧的板壁上均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过线槽,设于纺丝机至第一上油器之间的初生纤维引出段穿过过线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上油装置进行改进创新,通过设置第一上油器、第二上油器,使得初生纤维在进入预网络器前能够进行二次上油,以能够保证初生纤维可以充分上油,并通过预网络器使丝束上油均匀,确保初生纤维质量。初生纤维在两道上油过程中,初生纤维的张力很小,使得初生纤维的抖动非常大,易造成初生纤维断裂。本实用新型在第一上油器和第二上油器之间,设有导丝钩,通过该方式使得初生纤维的张力增加,以确保初生纤维在移动过程中不易出现掉落、断裂等现象,相较于现有技术,可赋予丝束更好的润滑性和抱合性,减少丝束摩擦力。
2、本实用新型在侧吹风室的吹风口上设置整流组件,改善初生纤维的冷却均匀性,提高纤维的条干均匀率,从而减少高倍牵伸过程中断头率,提高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设置多道拉伸,可使拉伸分段进行,并设置不同的拉伸工艺,其中第一对拉伸辊组和第二对拉伸辊组中的两个牵伸辊采用冷热辊组合,第三对牵伸辊组、第四对牵伸辊组和第五对牵伸辊组的两个牵伸辊均为热辊,且直径相同,锦纶6大分子在第一对拉伸辊组和第二对拉伸辊组牵伸过程中,配置较高的牵伸比,进行充分的牵伸,尽可能提升纤维强度,将其他对拉伸辊组配置低牵伸比,能够使纤维充分加热定型。
4、热牵伸系统本身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热辊电动机和加热器本身消耗的有功功率和与消耗的无功功率相当的有功功率。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牵伸需求的基础下,尽可能减小第一对牵伸辊组和第二对牵伸辊组中的冷辊直径,降低冷辊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无用的热损耗,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节能降耗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整流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原料储存罐;2、配料机;3、螺旋挤出机;4、静态混合器;5、纺丝机; 6、初生纤维;7、第一上油器;8、导丝钩;9、第二上油器;10、预网络器; 11、第一对拉辊组;12、第二对拉辊组;13、第三对拉辊组;14、第四对拉辊组;15、第五对拉辊组;16、主网络器;17、收卷机;18、侧吹风室;19、钢板;20、连接杆;21、过气空间;22、过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1、配料机2、螺旋挤出机3、静态混合器4和纺丝机5,原料储存罐1 和配料机2内设有用于制备高强锦纶6所需材料,本实施例中,原料储存罐1 内存有锦纶6切片,配料机2内存有改性PA6母粒,锦纶6切片和改性PA6母粒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材料,因此,本实施例不再对其制备方式等进行赘述;螺旋挤出机3、静态混合器4和纺丝机5分别用于挤出工艺、混合工艺和纺丝工艺,此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机械,具体可参见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 CN210237858U的实用新型内容。
原料储存罐1、配料机2、螺旋挤出机3、静态混合器4和纺丝机5在使用时,原料储存罐1和配料机2的出料端均接于螺旋挤出机3的进料端上,螺旋挤出机3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与静态混合器4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静态混合器4的出料端通过设置管道连接的方式与纺丝机5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使得自原料储存罐1和配料机2出料端排出的物料能够进入螺旋挤出机3 内,在螺旋挤出机3内进行高温熔融以及挤出后可以进入静态混合器4内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待混合完毕后可以进入纺丝机5内进行纺丝工艺。
纺丝机5的出料端上向外引出有经纺丝工艺获得的初生纤维6,引出的初生纤维6可为多条,具体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引出的初生纤维6依次穿过第一上油器7、导丝钩8、第二上油器9、预网络器10后穿入至拉伸组件内,拉伸组件用于对穿入的初生纤维6进行高倍拉伸;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油器7、导丝钩8和第二上油器9的数量根据实际初生纤维6条数进行确定,满足一条初生纤维6对应一个第一上油器7、一个导丝钩 8和一个第二上油器9,第一上油器7和第二上油器9能够对穿过的初生纤维6 进行上油,导丝钩8用于对穿过的初生纤维6起到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预网络器10的数量为1个,所有引出的初生纤维6均穿过预网络器10,预网络器 10能够对穿过的初生纤维6起到布油和集束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拉伸组件包括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和主网络器16,其中,第一对拉伸辊组11中的两个拉伸辊分别为一个热辊和一个冷辊,冷辊与热辊的直径比为1:1.5~3,第二对拉伸辊组12中的两个拉伸辊也分别为一个热辊和一个冷辊,此处冷辊与热辊的直径比也为1:1.5~3,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的两个牵伸辊均为热辊,且直径相同;自预网络器10穿出的初生纤维6依次穿过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和主网络器16后穿入至收卷机17内进行收卷;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能够对穿过的初生纤维6进行高倍拉伸并进行热定型;且通过前述设置,能够使得锦纶6大分子在第一对拉伸辊组11和第二对拉伸辊组12的牵伸过程中,配置较高的牵伸比,进行充分的牵伸,尽可能提升纤维强度,将其他对拉伸辊组配置低牵伸比,能够使纤维充分加热定型。
为保证对初生纤维6高倍拉伸和热定型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拉伸辊组11的温度可为50~60℃,第二对拉伸辊组12的温度可为160~170℃,第三对拉伸辊组13的温度可为170~200℃,第四对拉伸辊组14的温度可为175~ 220℃,第五对拉伸辊组15的温度可为170~200℃,初生纤维6在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中的拉伸辊上的绕丝圈数可为4.5~6.5圈;主网络器16能够对穿过的初生纤维6进一步起到集束作用,使得最终进入收卷机17内进行收卷的初生纤维6即为所需高强锦纶6。
同时,初生纤维6的引出段的一侧位置设有侧吹风室18,侧吹风室18设于纺丝机5至第一上油器7之间的初生纤维6引出段的一侧,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朝向初生纤维6设置,侧吹风室18能够向外穿出冷风,以能够对初生纤维6 进行所需的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原料储存罐1和配料机2开始排料工作,将其内部存有的材料排入螺旋挤出机3内,之后控制螺旋挤出机3、静态混合器4和纺丝机5开始工作,进入螺旋挤出机3内的材料在螺旋挤出机3 内进行高温熔融以及挤出后进入至静态混合器4内进行进一步混合,混合完毕后进入纺丝机5内,纺丝机5进行纺丝工艺得到初生纤维6,自纺丝机5出料端引出的初生纤维6先经侧吹风室18进行冷却从熔体状结构变为丝束状结构,而后移动的路径为:第一上油器7→导丝钩8→第二上油器9→预网络器10→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 →第五对拉伸辊组15→主网络器16→收卷机17,进入收卷机17中的初生纤维 6即为所需高强锦纶6。
实施例1中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直接对初生纤维6进行吹动,若出风不够均匀,容易导致初生纤维6出现挠动现象,对初生纤维6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例2。
实施例2: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包括实施例1中全部结构,还包括整流组件,整流组件设于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上;整流组件由多层钢板19叠置而成,相邻钢板19之间均预留有间隙,钢板19的数量与间隙的高度可根据实际吹风口高度进行确定,应确保整流组件可以覆盖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相邻钢板19之间均通过设置连接杆20连接在一起,连接杆20的顶底面分别于对应侧钢板19进行焊接以起到将相邻钢板19连接在一起的作用;相邻钢板19与设于其之间的连接杆20形成两端呈开放式设置的过气空间21,本实施例中,过气空间21由设于上下侧的钢板19以及设于左右侧的连接杆20形成,过气空间21的数量设置与引出的初生纤维6数量相适应,满足一个过气空间21对应一条初生纤维6,因此,连接杆20的数量也进行相适应设置。该整流组件在安装于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上时,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朝向过气空间21的一侧端部设置,以使得自侧吹风室18吹出的风能够进入过气空间21内,而后穿过过气空间21从另一侧向外吹出,以能够起到整流作用,保证出风的均匀性,以防止初生纤维6出现挠动现象。
同时,所有钢板19远离侧吹风室18侧的板壁上均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过线槽22,本实施例中,过线槽22的数量与初生纤维6的数量相适应,满足一个过线槽22对应一条初生纤维6,且过线槽22与过气空间21也呈对应设置,使得过气空间21的吹出的气能够自对应过线槽22位置向外吹出;该整流组件在安装于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上时,需满足设于纺丝机5至第一上油器7之间的初生纤维6引出段穿过对应过线槽22内,以使得自侧吹风室18吹出的风能够对初生纤维6起到所需的冷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包括原料储存罐(1)、配料机(2)、螺旋挤出机(3)、静态混合器(4)和纺丝机(5),原料储存罐(1)和配料机(2)的出料端均接于螺旋挤出机(3)的进料端上,螺旋挤出机(3)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的方式与静态混合器(4)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静态混合器(4)的出料端通过设置管道连接的方式与纺丝机(5)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机(5)的出料端上向外引出有初生纤维(6),引出的初生纤维(6)依次穿过第一上油器(7)、导丝钩(8)、第二上油器(9)、预网络器(10)后穿入至拉伸组件内,拉伸组件用于对穿入的初生纤维(6)进行高倍拉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组件包括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和主网络器(16),自预网络器(10)穿出的初生纤维(6)依次穿过第一对拉伸辊组(11)、第二对拉伸辊组(12)、第三对拉伸辊组(13)、第四对拉伸辊组(14)、第五对拉伸辊组(15)和主网络器(16)后穿入至收卷机(1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拉伸辊组(11)中的两个拉伸辊的直径不同,且直径比为1:1.5~3,所述第二对拉伸辊组(12)中的两个拉伸辊的直径也不同,且直径比也为1:1.5~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生纤维(6)的引出段的一侧位置设有侧吹风室(18),侧吹风室(18)设于纺丝机(5)至第一上油器(7)之间的初生纤维(6)引出段的一侧,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上设有整流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组件由多层钢板(19)叠置而成,相邻钢板(19)之间均预留有间隙,相邻钢板(19)之间均通过设置连接杆(20)连接在一起,相邻钢板(19)与设于其之间的连接杆(20)形成两端呈开放式设置的过气空间(21),整流组件在设于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上时,侧吹风室(18)的吹风口朝向过气空间(21)的一侧端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钢板(19)远离侧吹风室(18)侧的板壁上均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过线槽(22),设于纺丝机(5)至第一上油器(7)之间的初生纤维(6)引出段穿过过线槽(22)。
CN202222366939.2U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Active CN218561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6939.2U CN218561694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66939.2U CN218561694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1694U true CN218561694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1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66939.2U Active CN218561694U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16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4780A (zh) * 2023-03-14 2023-06-27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4780A (zh) * 2023-03-14 2023-06-27 桐昆集团浙江恒盛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海星型纤维的生产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4477B (zh) 用以在融熔紡絲時抽出及拉伸一多絲紗線之方法及執行該方法之裝置
CN101238246B (zh) 用于熔纺多股复合丝的设备
CN104862792B (zh) 一种草坪人造丝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CN100357505C (zh) 高强低伸型特粗旦丙纶丝及其生产方法
CN218561694U (zh) 一种高强锦纶6制备装置
US9243348B2 (en) Apparatus for melt-spinning, drawing and winding multiple synthetic threads
US4035464A (en)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polyamide-6 filament yarns
WO2021238099A1 (zh) 一种复合纺丝设备及复合纺丝工艺
CN208701268U (zh) 一种高品质12头纺细旦高强低缩型涤纶工业丝的生产系统
CN106319654B (zh) 阳离子染料可染锦纶6弹力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01137775B (zh) 用于生产复合纱线的熔融纺丝方法以及复合纱线
WO1993011285A1 (en) Fine denier staple fibers
CN111118638B (zh) 一种锦纶6fdy全消光水晶纱生产方法
GB1580104A (en) Spinning and stretching of filament cables
CN109750359B (zh) 一步法生产超细旦高强度锦纶-6fdy产品的方法
CN1882723A (zh) 纺丝设备
CN115627549A (zh) 一种高强度低沸水收缩率锦纶6长丝的制备方法
CN210237847U (zh) 一种pla聚乳酸色丝纤维的生产装置
CN204752928U (zh) 一种草坪人造丝生产线
CN219861780U (zh) 一种原液着色细旦高强锦纶6-fdy生产设备
CN210237857U (zh) 一种锦纶6母丝纤维的生产装置
CN210237899U (zh) 一种pla聚乳酸异收缩复合纤维的生产装置
CN114262965B (zh) 一种高强锦纶6 dty的制备方法
CN210237846U (zh) 一种pla聚乳酸仿毛纤维的生产装置
CN217459689U (zh) 一种新型复合纤维纺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