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1626U - 水电解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电解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1626U
CN218561626U CN202222772576.2U CN202222772576U CN218561626U CN 218561626 U CN218561626 U CN 218561626U CN 202222772576 U CN202222772576 U CN 202222772576U CN 218561626 U CN218561626 U CN 218561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oxygen
liquid separation
separation devic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25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毕俊
侯畅
赵志丹
马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Lvdong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725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1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1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1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电解系统。其中,所述水电解系统包括氧气侧供给通道、氢气侧供给通道、回水通道、电解水装置、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具有阳极侧排液口、阴极侧排液口及电解液回液口,所述阳极侧排液口通过所述氧气侧供给通道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阴极侧排液口通过所述氢气侧供给通道依次与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具有氢水分离效果好、安全性能高及电解液循环可控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水电解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电解系统。
背景技术
水电解系统具有将水进行电解来产生氧气和氢气的水电解装置。相关技术中,电解水装置的阳极侧排液口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相连,电解水装置的阴极侧排液口与氢气气液分离装置相连,并将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的电解液混合后回流至电解水装置形成循环回路。但单个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对氢气的分离效果有限,会将含有较多氢气的电解液与含有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的电解液混合后,存在易燃易爆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电解系统。该水电解系统具有氢水分离效果好和安全性能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水电解系统包括氧气侧供给通道、氢气侧供给通道、回水通道、电解水装置、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
所述电解水装置具有阳极侧排液口、阴极侧排液口及电解液回液口,所述阳极侧排液口通过所述氧气侧供给通道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阴极侧排液口通过所述氢气侧供给通道依次与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设置两个气液分离装置(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对从阴极侧排液口排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二级分离,防止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有可能对电解水中的氢气分离不够彻底,造成氢气与氧气混流;并且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通过回水通道和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相连,从而使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内的电解液的温度与排出速度可控。由此,能够将贮存在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中的电解液高效回收循环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具有氢水分离效果好、安全性能高及电解液循环可控性好的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氧水箱,所述氧水箱具有氧侧进液口、氧侧排液口和排氧口,所述氧侧进液口与所述阳极侧排液口连通,所述氧侧排液口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所述排氧口能够与外界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氧水箱液位计,所述氧水箱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氧水箱的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氧水箱感温器,所述氧水箱感温器设置在所述氧水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氧中氢检测器,所述氧中氢检测器与所述氧水箱的顶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氢水箱和氢气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氢水箱具有第一氢侧进液口、第一氢侧排液口和第一排氢口,所述第一氢侧进液口与所述阴极侧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氢侧排液口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氢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排氢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二氢水箱,所述第二氢水箱具有第二排氢口,所述第二排氢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氢水箱具有第二氢侧进液口和第二氢侧排液口,所述第二氢侧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氢侧排液口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或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氢气放空通道和阻火器,所述氢气放空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氢口连通,所述阻火器设置在所述氢气放空通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氢侧回水器液位计,所述氢侧回水器液位计设置在所述第二氢水箱的壁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电解系统还包括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中的至少一者连通,另一者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电解系统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回水通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电解系统还包括氢氧连通通道,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氢氧连通通道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水装置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电解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氢氧连通通道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和第一氢氧支路,所述氢氧连通主路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氢氧支路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氢氧支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电解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氢氧连通通道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和第二氢氧支路,所述氢氧连通主路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氢氧支路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氢氧支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氢氧连通通道包括氢氧连通主路和第三氢氧支路,所述氢氧连通主路通过所述第三氢氧支路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氢氧连通主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氢氧支路、所述第二氢氧支路及所述第三氢氧支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氢氧支路和所述第二氢氧支路可切换地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三氢氧支路连通以形成自循环加热通道及自循环散热通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的布置图。
附图标记:
电解水装置1;阳极侧排液口11;阴极侧排液口12;电解液回液口13;
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氧水箱21;氧侧进液口211;氧侧排液口212;排氧口213;
氧水箱液位计22;氧水箱感温器23;氧中氢检测器24;
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第一氢水箱31;氢气处理装置32;
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第二氢水箱41;氢气放空通道42;阻火器43;氢侧回水器液位计44;
氧气侧供给通道51;氢气侧供给通道52;回水通道53;氢氧连通通道54;氢氧连通主路541;第一氢氧支路542;第二氢氧支路543;第三氢氧支路544;
供水装置6;加热装置7;散热装置8;
循环泵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包括氧气侧供给通道51、氢气侧供给通道52、回水通道53、电解水装置1、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
电解水装置1具有阳极侧排液口11(水电解水装置1的阳极侧排液口11中可以排出氧及电解水)、阴极侧排液口12(水电解水装置1的阴极侧排液口12中可以排出氢及电解水)及电解液回液口13,阳极侧排液口11通过氧气侧供给通道51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阴极侧排液口12按照电解液的流动方向通过氢气侧供给通道52依次与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中的至少一者通过回水通道53与电解液回液口13连通。换言之,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通过回水通道53与电解液回液口13连通;或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通过回水通道53与电解液回液口13连通;亦或,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中通过回水通道53与电解液回液口13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设置两个气液分离装置(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对从阴极侧排液口12排出的气液混合物进行二级分离,防止经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对电解水中的氢气分离不够彻底,造成氢气与氧气混流。并且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通过回水通道和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相连,从而使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内的电解液的温度与排出速度可控。由此,能够将贮存在氢气气液分离装置(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中的电解液高效回收循环利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具有氢水分离效果好、安全性能高及电解液循环可控性好的优点。
如图1所示,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包括氧水箱21,氧水箱21具有氧侧进液口211、氧侧排液口212和排氧口213,氧侧进液口211与阳极侧排液口11连通,氧侧排液口212与电解液回液口13连通,排氧口213能够与外界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氧水箱21具有氧水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的氧水箱21将电解液中的氧气和水进行气液分离,并通过排氧口213将阳极侧排液口11排出的电解液中的氧气排出,进而可以将电解液进行循环利用,避免氧水箱21中的氧气浓度过高易形成气蚀的问题。
如图1所示,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还包括氧水箱液位计22,氧水箱液位计22设置在氧水箱21的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在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中设置氧水箱液位计22,可以对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中氧水箱21中的液位进行检测,防止了氧水箱21中电解液超过临界值造成电解液泄漏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氧水箱液位计22对液位下限进行检测,避免氧水箱21中的液位低于警戒下限,造成电解水装置缺水运行。可以起到提醒补液的优点。
如图1所示,该水电解系统还包括温控装置,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还包括氧水箱感温器23,氧水箱感温器23设置在氧水箱21内,温控装置与氧水箱感温器23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在氧水箱21中设置氧水箱感温器23,可以对氧水箱21中的电解液进行水温检测,并与温控装置进行协同作业,有利于将氧水箱21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合适的电解液温度是电解出氢气和氧气质量的关键。例如,在电解液的温度达到70℃-80℃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纯度指标最佳;与此同时,参与电解的电压也最小,对应制氢的耗能也最小。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有利于提升电解效率和降低能耗的优点。
如图1所示,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还包括氧中氢检测器24,氧中氢检测器24与氧水箱21的顶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氧中氢检测器24可以检测氧水箱21中的氢气的含量进行检测,在氧气中氢气浓度过高时报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水电解系统的安全性能。
如图1所示,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包括第一氢水箱31和氢气处理装置32,第一氢水箱31具有第一氢侧进液口、第一氢侧排液口和第一排氢口,第一氢侧进液口与阴极侧排液口12连通,第一氢侧排液口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氢气处理装置32与第一排氢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设置的氢气处理装置32对第一氢水箱31内的氢气进行收集,避免因氢气排放不及时而造成第一氢水箱31内出现压力过高的问题,能够进一步控制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中的电解液排出,并将电解液高效率地向水电解处理循环供给。因此,具有提升电解液利用效率的优点。
如图1所示,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包括第二氢水箱41,第二氢水箱41具有第二排氢口,第二排氢口能够与外界连通,第二氢水箱41具有第二氢侧进液口和第二氢侧排液口,第二氢侧进液口与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连通,第二氢侧排液口与电解液回液口13或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设置的第二氢水箱41可以储存由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排出的电解液。由此,有助于保持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中的压力的稳定,保证水电解系统内的电解液循环供给。
此外,第二氢水箱41上设置的第二排氢口可以进一步分离电解液中的氢气,降低电解液中的含氢量。由此,具有进一步提升水电解系统安全性的优点。
如图1所示,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还包括氢气放空通道42和阻火器43,氢气放空通道42与第二排氢口连通,阻火器43设置在氢气放空通道4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还包括氢气放空通道42和阻火器43,可以防止由第二排氢口排出氢气的过程中发生燃爆的问题。由此,具有进一步提升该电解系统安全性的优点。
如图1所示,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还包括氢侧回水器液位计44,氢侧回水器液位计44设置在第二氢水箱41的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在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中设置氢侧回水器液位计44,可以对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中第二氢水箱41中的液位进行检测,具有防止第二氢水箱41超过临界值造成电解液泄漏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对氢侧回水器液位计44的最低液位进行检测,避免第二氢水箱41中的液位低于下限的问题,具有提醒补充电解液的优点。
如图1所示,该水电解系统还包括供水装置6,供水装置6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中的一者连通,另一者通过回水通道53与电解液回液口13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设置的供水装置6对水电解系统中的电解液进行补给,有利于实现该水电解系统作业的持续性。
可选地,供水装置6可以为超纯水机。
如图1所示,该水电解系统还包括循环泵9,循环泵9设置在回水通道53上。由此,有利于实现水电解系统中的电解液的循环作业。
可选地,循环泵9为卧式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还包括氢氧连通通道54,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通过氢氧连通通道54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供水装置6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通过回水通道53与电解水装置1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将供水装置6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并再将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内的电解液输送至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并通过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电解液循环至电解水装置1中,因为正常来说,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产生的循环水量要大于经过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的循环水量,也就是说,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的容积本就需要比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3的容积大,如果将供水装置6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需要进一步扩大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的容积。由此,该水电解系统通过将供水装置6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可以避免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的容积过大的问题。
如图1所示,该水电解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7,氢氧连通通道54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541和第一氢氧支路542,氢氧连通主路541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第一氢氧支路542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加热装置7设置在第一氢氧支路542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在氢氧连通通道54上设置加热装置7,可以在对进入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中的电解液进行加热,以避免电解液的温度过低影响水电解系统的电解效率的问题。
可选地,加热装置7可以为电加热装置7。
该水电解系统还包括散热装置8,氢氧连通通道54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541和第二氢氧支路543,氢氧连通主路541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连通,第二氢氧支路543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散热装置8设置在第二氢氧支路543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通过在氢氧连通通道54上设置散热装置8,可以在对进入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中的电解液进行降温,以避免电解液的温度过高影响水电解系统的电解效率的问题。
进一步地,氢氧连通通道54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541、第一氢氧支路542和第二氢氧支路543,第一氢氧支路542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加热装置7设置在第一氢氧支路542上,第二氢氧支路543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连通,散热装置8设置在第二氢氧支路543上。由此,可以根据电解液的温度对电解液进行控温,具有进一步提升电解质量和效率的优点。
氢氧连通通道包括氢氧连通主路541和第三氢氧支路544,氢氧连通主路541通过第三氢氧支路544与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如图1所示,氢氧连通主路541可切换地与第一氢氧支路542、第二氢氧支路543连通和第三氢氧支路544可切换地连通。可以通过氢氧连通通道54上设置并联的第一氢氧支路542和第二氢氧支路54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对电解液的升温和降温,具有适用性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水电解系统还包括多个阀,例如在第一氢氧支路542、第二氢氧支路543连通和第三氢氧支路544上各设置一个阀,可以在相应地氢氧连通主路541与第一氢氧支路542、第二氢氧支路543连通和第三氢氧支路544的连接处设置多通阀来实现。第一氢氧支路542、第二氢氧支路543和第三氢氧支路544以便实现对从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流至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的电解液的加热、制冷和不经处理的多重目的。进而根据电解槽供水温度的要求,对这部分循环水采用翅片散热以及电伴热的方式进行处理,使电解槽进口温度控制在最佳范围(70℃-80℃)内,既保证电解性能的最佳状态,又降低了系统能耗。
进一步地,第一氢氧支路542和所述第二氢氧支路543可切换地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第三氢氧支路544连通以形成自循环加热通道及自循环散热通道。具体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第三氢氧支路544与第一氢氧支路542连通以形成自循环加热通道;氧气气液分离装置、第三氢氧支路544与第二氢氧支路543连通以形成自循环散热通道。
当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的内部的水温过高(水电解系统长时间的运行或故障时)或过低(水电解系统刚开始启动时)时,可以采用自循环的方式对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的电解液进行升温或降温。由此,电解槽进口温度控制在最佳范围(70℃-80℃)内,既保证电解性能的最佳状态,又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能耗。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电解系统还可以在相应的装置之间设置循环泵,以保证整个水电解系统连续作业。例如,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4和氧气气液分离装置2之间的氢氧连通主路541及第三氢氧支路544上设置相应地循环泵,可通过设置泵的参数控制排水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通,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气侧供给通道、氢气侧供给通道和回水通道;
电解水装置,所述电解水装置具有阳极侧排液口、阴极侧排液口及电解液回液口;
氧气气液分离装置,所述阳极侧排液口通过所述氧气侧供给通道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
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所述阴极侧排液口通过所述氢气侧供给通道依次与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氧水箱,所述氧水箱具有氧侧进液口、氧侧排液口和排氧口,所述氧侧进液口与所述阳极侧排液口连通,所述氧侧排液口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所述排氧口能够与外界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氧水箱液位计,所述氧水箱液位计设置在所述氧水箱的壁面上;
和/或,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氧水箱感温器,所述氧水箱感温器设置在所述氧水箱内;
和/或,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氧中氢检测器,所述氧中氢检测器与所述氧水箱的顶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氢水箱和氢气处理装置,所述第一氢水箱具有第一氢侧进液口、第一氢侧排液口和第一排氢口,所述第一氢侧进液口与所述阴极侧排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氢侧排液口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氢气处理装置与所述第一排氢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二氢水箱,所述第二氢水箱具有第二排氢口,所述第二排氢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氢水箱具有第二氢侧进液口和第二氢侧排液口,所述第二氢侧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氢侧排液口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或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氢气放空通道和阻火器,所述氢气放空通道与所述第二排氢口连通,所述阻火器设置在所述氢气放空通道上;
和/或,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氢侧回水器液位计,所述氢侧回水器液位计设置在所述第二氢水箱的壁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中的至少一者连通,另一者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液回液口连通;
和/或,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回水通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氧连通通道,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氢氧连通通道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通过所述回水通道与所述电解水装置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氢氧连通通道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和第一氢氧支路,所述氢氧连通主路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一氢氧支路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氢氧支路上;
和/或,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氢氧连通通道包括连通的氢氧连通主路和第二氢氧支路,所述氢氧连通主路与所述第二氢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第二氢氧支路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氢氧支路上;
和/或,所述氢氧连通通道包括氢氧连通主路和第三氢氧支路,所述氢氧连通主路通过所述第三氢氧支路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连通主可切换地与所述第一氢氧支路、所述第二氢氧支路及所述第三氢氧支路连通;
和/或,所述第一氢氧支路和所述第二氢氧支路可切换地与所述氧气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第三氢氧支路连通以形成自循环加热通道及自循环散热通道。
CN202222772576.2U 2022-10-20 2022-10-20 水电解系统 Active CN218561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2576.2U CN218561626U (zh) 2022-10-20 2022-10-20 水电解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2576.2U CN218561626U (zh) 2022-10-20 2022-10-20 水电解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1626U true CN218561626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2576.2U Active CN218561626U (zh) 2022-10-20 2022-10-20 水电解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16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53742B1 (en) Electrolysis device for preparation of hypochlorous water
CN112534085B (zh) 电解单元和用于运行电解单元的方法
EP1264008B1 (en) Water electrolysis system
CN103882466B (zh) 一种中高压固体聚合物水电解装置
US10472723B2 (en) Method of preventing reverse current flow through an i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
KR20200127076A (ko) 안정적인 수전해시스템
JP2004002914A (ja) 固体高分子型水電解槽を用いた水素供給装置
CN218561626U (zh) 水电解系统
CN102201588B (zh) 燃料电池尾气处理器及燃料电池尾气处理方法
WO2024093496A1 (zh) 一种非对称电解水制氢装置
JP2015113496A (ja) 水電解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凍結防止方法
EP3397795B1 (en) Electrolytic cell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A023659B1 (ru) Электролизер со спиральным впускным шлангом
JP2012153965A (ja) 高圧水電解装置の運転方法
JP3991146B2 (ja) 固体高分子型水電解装置
JP2005248246A (ja) 高圧容器収納型水電解水素発生装置
KR100884105B1 (ko) 전해액 냉각장치
JP3766893B2 (ja) 固体高分子型水電解槽を用いた水素供給装置
JP3772260B2 (ja) 固体高分子型水電解槽を用いた水素供給装置
JP4611345B2 (ja) 水電解セル、それを用いた水電解スタック及び水素製造装置
CN217163817U (zh) 气水分离器和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系统
JP2005097746A (ja) 固体高分子型水電解槽を用いた水素供給装置
CN114990571B (zh) 电解水装置
CN219547111U (zh) 一种带有改性阳离子交换膜的过氧化氢发生装置
US20240110291A1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one or more electrolysis produ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