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61317U -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61317U
CN218561317U CN202223004219.8U CN202223004219U CN218561317U CN 218561317 U CN218561317 U CN 218561317U CN 202223004219 U CN202223004219 U CN 202223004219U CN 218561317 U CN218561317 U CN 218561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ipe
tube
bin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42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有富
陈庆
戴光勇
骆圳坚
汤恭平
王凯波
曾德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yuan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yuan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yuan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yuan Hengy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42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61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61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61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包括入管机构、夹取机构、传管机构、顶出机构、下管机构与底座,入管机构、夹取机构、传管机构、顶出机构和下管机构分别与底座连接;夹取机构设置于入管机构上方,夹取机构和顶出机构分别设置于传管机构的两端;顶出机构与下管机构连接,下管机构设置于顶出机构的出料端。一盒基础雷管传送到入管机构,夹取机构将基础雷管从盒内夹取出来,放在过程盒内,通过传管机构传递至顶出机构中,顶出机构对过程盒内的基础雷管排列好,按照预设数量,放置在模具上,完成基础雷管自动转模的工作,让一盒基础雷管按照预设的情况转至预设的模具中,可将人手解放,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操作发生事故。

Description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雷管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雷管自动化装配生产过程大多都是将基础雷管生产和成品装配分开进行的,基础雷管生产线下线或外购来时,都是装在相对便宜的、包装体积又较小的纸盒和导(防)静电盒内,当进入成品雷管装配时,基础雷管的原装盒就很难适应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设备的需要,一般都要转入一个标准模具内或排布在规则的模板内后才能进行自动化装配,该工序称为转模或布管;同样盒装空管壳也很难适应基础雷管自动化装填线模具的需要,同样需要通过专用排管机排入装填线模具或模板内。
传统转模方式是由人工进行的,即一发一发地将基础雷管或管壳从盒内拔出,再装入所需要的模具或模板内,这种方法生产效率极低,用于转模基础雷管时还有爆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转模方式是由人工进行的,即一发一发地将基础雷管或管壳从盒内拔出,再装入所需要的模具或模板内,这种方法生产效率极低,用于转模基础雷管时还有爆炸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包括入管机构、夹取机构、传管机构、顶出机构、下管机构与底座,所述入管机构、所述夹取机构、所述传管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和所述下管机构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夹取机构设置于所述入管机构上方,所述夹取机构和所述顶出机构为双套,分别设置于所述传管机构的两侧;所述顶出机构与所述下管机构连接,所述下管机构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的出料端。
优选地,所述入管机构包括入管架与推持件,所述入管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推持件与所述入管架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第一夹取件、第二夹取件、升降驱动件、移动滑轨,所述第一夹取件与所述第二夹取件相对设置,所述升降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取件、所述第二夹取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移动滑轨两端分别连接入管架与传管机构。
优选地,所述入管机构还包括转动料仓组件,所述转动料仓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料仓组件包括转轴、电机与转动料仓,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料仓连接;
所述夹取机构从入管架夹取基础雷管,放置到所述转动料仓中,所述转动料仓在所述转轴转动至传管机构位置下管。
优选地,所述传管机构包括传管组件与移动组件,所述传管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传管组件包括两个入管仓与两个推动组件,两个所述推动组件与两个所述入管仓对应设置,所述推动组件从远离入管仓开口的位置抵持基础雷管。
优选地,所述入管仓包括盖体与开盖驱动电机,所述开盖驱动电机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开盖驱动电机驱动盖体移动。
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入模组件、推料组件、进料组件、转模组件,
所述进料组件设置于传管组件远离所述入管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推料组件与所述进料组件连接,所述入模组件与所述推料组件连接,所述推料组件与所述转模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入模组件包括模具推动组件与模具仓,所述模具推动组件与所述模具仓连接;
模具仓包括第一仓体与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第二仓体连接,所述第二仓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仓体的开口朝向所述推料组件;
所述模具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推动组件、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一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内,所述第一推动组件推动第一仓体内的模具,所述第二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仓体内,所述第二推动组件推动所述第二仓体内的模具。
优选地,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两个管仓组件与布管模板,两个所述管仓组件设置于所述布管模板上方;
所述管仓组件包括无底管仓、压持件与压持驱动件,所述压持件与所述无底管仓连接,所述压持件与所述压持驱动件连接;
所述布管模板设置两组等距离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模具夹持组件、推料驱动件与推料板,所述推料驱动件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夹持组件与所述推料板位置匹配,所述推料驱动件设置于转模组件上方;
所述推料板远离所述推料驱动件的一端设置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凹槽外形匹配;
所述第一模具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具、夹具驱动件,所述夹具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具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夹取模具,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仓体开口对应。
优选地,所述转模组件包括第二夹具、伸缩件与支架,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件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管机构包括推模件与下管架,所述推模件与所述下管架连接,所述推模件沿所述下管架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
一盒基础雷管传送到入管机构,夹取机构将基础雷管从盒内中夹取出来,放在过程盒内,通过传管机构传递至顶出机构中,顶出机构对过程盒内的基础雷管排列好,按照预设数量,放置在模具上,完成基础雷管转模的工作,自动完成转模的工作,让一盒基础雷管按照预设的情况放置在模具中,可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同时,可以将人手解放,提高设备的自动化,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操作发生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入管机构与夹持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入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入管机构、夹取机构、传管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传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顶出机构、下管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入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入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入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推料组件、进料组件、转模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的推料组件、进料组件、转模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0、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1、入管机构;11、入管架;12、推持件;13、转动料仓组件;131、转轴;132、电机;133、转动料仓;
2、夹取机构;21、第一夹取件;22、第二夹取件;23、升降驱动件;24、移动滑轨;
3、传管机构;31、传管组件;311、传管板;312、入管仓;3121、盖体;3122、开盖驱动电机;313、推动组件;32、移动组件;321、丝杆;322、驱动电机;
4、顶出机构;41、入模组件;411、模具推动组件;4111、第一推动组件;4112、第二推动组件;412、模具仓;413、第一仓体;414、第二仓体;42、推料组件;421、第一模具夹持组件;4211、第一夹具;4212、夹具驱动件;422、推料驱动件;423、推料板;4231、突起;43、进料组件;431、管仓组件;4311、无底管仓;4312、压持件;4313、压持驱动件;432、布管模板;4321、凹槽;44、转模组件;441、第二夹具;442、伸缩件;443、支架;
5、下管机构;51、推模件;52、下管架;
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100,包括入管机构1、夹取机构2、传管机构3、顶出机构4、下管机构5与底座6,入管机构1、夹取机构2、传管机构3、顶出机构4和下管机构5分别与底座6连接;其中,夹取机构2设置于入管机构1上方,夹取机构2和顶出机构4分别设置于传管机构3的两端;顶出机构4与下管机构5连接,下管机构5设置于顶出机构4的出料端。
具体地,带有包装盒的基础雷管从入管机构1入管,夹取机构2从入管机构1中夹取基础雷管,让基础雷管从包装盒中取出,并放置在一个过程盒中,经由传管机构3传递至顶出机构4,顶出机构4将过程盒中的基础雷管顶入预备好的模具中,将基础雷管装载到模具,以便于后续工序的处理。
可以理解,一盒基础雷管传送到入管机构1,夹取机构2将基础雷管从盒内中夹取出来,放在过程盒内,通过传管机构3传递至顶出机构4中,顶出机构4对过程盒内的基础雷管排列好,按照预设数量,放置在模具上,完成基础雷管转模的工作,自动完成转模的工作,让一盒基础雷管按照预设的情况放置在模具中,可便于后续工序的进行,同时,可以将人手解放,提高设备的自动化,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操作发生事故。
此外,入管机构1、夹持机构、顶出机构4、下管机构5设置于传管机构3的同一侧,可以让整体设备的体积降低,节省整体设备占用空间,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入管机构1包括转动料仓组件13、入管架11与推持件12,入管架11与底座6固定连接,推持件12与入管架11垂直设置,转动料仓组件13与底座6转动连接,转动料仓组件13包括转轴131、电机132与转动料仓133,电机132与转轴131连接,转轴131与转动料仓133连接。
入管架11一端设置入管口,带基础雷管的盒从入管口进入,推持件12将带基础雷管的盒推入夹持机构下方,对应夹持机构夹取基础雷管的位置,入管架11设置下管推板,基础雷管从盒子取出后,下管推板将空盒推出入管架11,当前一个空盒推出后,下管推板回归原位,推持件12继续推后一个带基础雷管的盒进入入管架11。
夹持机构从入管架11中夹取基础雷管,放置到转动料仓133内,在夹取机构2放置基础雷管到转动料仓133时,转动料仓133开口朝上,电机132带动转轴131转动,转轴131与转动料仓133固定设置,转轴131可以带动转动料仓133转动,在转动料仓133装载好基础雷管后,转动料仓133开口转动至传管机构3的一侧,转动料仓133开口朝向传管机构3上。
可以理解,夹取机构2从入管架11夹取基础雷管,放置到转动料仓133中,转动料仓133在转轴131转动至传管机构3位置下管。从而避免人手取基础雷管,提高设备自动化,解放人手,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夹取机构2包括第一夹取件21、第二夹取件22、升降驱动件23、移动滑轨24,第一夹取件21与第二夹取件22相对设置,升降驱动件23分别与第一夹取件21、第二夹取件22连接,升降驱动件23与移动滑轨24滑动连接;移动滑轨24两端分别连接入管架11与传管机构3。
具体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向中心位置夹持,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设置有驱动气缸,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向中心位置移动,夹持基础雷管,升降驱动件23可以带动第一夹取件21与第二夹取件22升降,升降驱动件23可以带动移动滑轨24移动,移动滑轨24两端分别设置有入管架11与转动料仓133,让基础雷管从入管架11传递至转动料仓133中。
传管机构3包括传管组件31与移动组件32,传管组件31与移动组件32连接,传管组件31在移动组件32上传送基础雷管。具体地,传管组件31包括传管板311、两个入管仓312与两个推动组件313,两个入管仓312设置于传管板311上,传管板311与移动组件32滑动连接,两个推动组件313与两个入管仓312对应设置,推动组件313从远离入管仓312开口的位置抵持基础雷管;移动组件32包括丝杆321、驱动电机322,丝杆321与驱动电机322连接。
具体地,两个入管仓312等距离分布,两个入管仓312可以同时装载两部分的基础雷管,转动料仓133上设置推板,推板从底部推动内部的基础雷管,将基础雷管推入入管仓312内,入管仓312包括盖体3121与开盖驱动电机3122,开盖驱动电机3122与盖体3121连接,开盖驱动电机3122驱动盖体3121移动,当基础雷管装入入管仓312内,开盖驱动电机3122驱动盖体3121盖合,将基础雷管全部遮挡载入管仓312内,入管仓312在远离盖体3121的一端设置推动组件313,推动组件313包括驱动气缸以及推板,当两个入管仓312装满基础雷管后,传管板311沿丝杆321传送至顶出机构4,基础雷管从入管仓312推入顶出机构4中。
可以理解,通过两个入管仓312,可以一次放入多盒基础雷管,可以加快处理的速度,同时,入管仓312上设置盖体3121,可以避免入管仓312内的基础雷管在传管的过程中掉落,防止发生爆炸,提高传管的安全性。
可选地,传管板311上设置孔位,孔位与入管仓312贯通,孔位可以让基础雷管掉落的火药粉末掉落至外部,避免堆积在入管仓312内,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顶出机构4包括入模组件41、推料组件42、进料组件43、转模组件44,进料组件43设置于传管组件31远离入管机构1的另一端,推料组件42与进料组件43连接,入模组件41与推料组件42连接,推料组件42与转模组件44连接。
顶出机构4通过将入管仓312内的基础雷管按照模具的排布装载,让基础雷管可以有序地放置载模具中,同时,减少基础雷管的有高低落差的降落,确保基础雷管的安全性。
进料组件43包括两个管仓组件431与布管模板432,两个管仓组件431设置于布管模板432上方;管仓组件431装载从入管仓312推入的基础雷管,布管模板432可以将最底层的基础雷管排列。
具体地,管仓组件431包括无底管仓4311、压持件4312与压持驱动件4313,压持件4312与无底管仓4311连接,压持件4312与压持驱动件4313连接,布管模板432设置两组等距离的凹槽4321。基础雷管的外形与凹槽4321匹配,入管仓312的基础雷管推入无底管仓4311内,压持件4312压紧无底管仓4311内的基础雷管,使无底管仓4311内的基础雷管按照布管模板432上的凹槽4321分布,不管模板设置移动驱动电机322,布管模板432移动路径与传管机构3传送方向相同,布管模板432相对无底管仓4311移动,让无底管仓4311内的基础雷管按照凹槽4321分布。
入模组件41包括模具推动组件411与模具仓412,模具推动组件411与模具仓412连接;模具仓412包括第一仓体413与第二仓体414,第一仓体413与第二仓体414连接,第二仓体414设置于第一仓体413的一端的下方,第二仓体414的开口朝向推料组件42,其中,第一仓体413放置模具,第二仓体414向推料组件42述入模具。具体地,模具推动组件411包括第一推动组件4111、第二推动组件4112,第一推动组件4111设置于第一仓体413内,第一推动组件4111推动第一仓体413内的模具,第二推动组件4112设置在第二仓体414内,第二推动组件4112推动第二仓体414内的模具。
具体地,推动组件313包括驱动气缸与推动板,第一推动组件4111推动模具进入第二仓体414,第二推动组件4112将第二仓体414内的模具推出,并推向推料组件42。当第二仓体414的模具推出后,第一推动组件4111推动第一仓体413的模具,靠近第二仓体414入口的模具掉入第二仓体414,第二推动组件4112推动第二仓体414内的模具,从而形成模具入管的循环。
推料组件42包括第一模具夹持组件421、推料驱动件422与推料板423,推料驱动件422与推料板423连接,第一模具夹持组件421与推料板423位置匹配,推料驱动件422设置于转模组件44上方;推料板423远离推料驱动件422的一端设置突起4231,突起4231与凹槽4321外形匹配;第一模具夹持组件421包括第一夹具4211、夹具驱动件4212,夹具驱动件4212与第一夹具4211连接,第一夹具4211夹取模具,第一夹具4211与第二仓体414开口对应。
具体地,第二仓体414的模具推至第一夹具4211中,第一夹具4211夹持模具,模具的开口朝向布管模板432,布管模板432的凹槽4321对准模具的开口,推料板423载推料驱动件422的驱动下,推料板423沿凹槽4321所在方向移动,凹槽4321内的基础雷管推入第一夹具4211上的模具,夹具驱动件4212带动第一夹具4211做上下滑动,推料板423逐次推入基础雷管,将模具装完。
转模组件44包括第二夹具441、伸缩件442与支架443,第二夹具441与支架443转动连接,伸缩件442与第二夹具441连接。第二夹具441可围绕支架443转动,支架443与底架固定连接,伸缩件442固定设置于第二夹具441的背面,伸缩件442伸缩可以带动第二夹具441围绕支架443转动,当第一夹具4211的模具装载完基础雷管后,第二推动组件4112将第二仓体414上的模具向第一夹具4211推动,将第一夹具4211上的模具推向第二夹具441,让装满基础雷管的模具进入第二夹具441,而第二仓体414的空模具进入第一夹具4211,再次装在基础雷管,第二夹具441夹紧装满基础雷管的模具转动至底架持平,转模组件44上还设置下管推板,下管推板将模具推离第二夹具441,推至下管机构5上,第二夹具441空载,伸缩件442身长,第二夹具441回复至与第一夹具4211平行的位置。
通过推料板423的推动基础雷管进入第一夹具4211的模具中,第二夹具441将装满基础雷管的模具放平,提高设备的灵活性,避免第一夹具4211与第二夹具441之间空等,在第一夹具4211的装基础雷管的时候,第二夹具441卸载模具,提高设备的自动化,降低生产需要的时间。
下管机构5包括推模件51与下管架52,推模件51与下管架52连接,推模件51沿下管架52移动。推模件51带有驱动气缸,推模件51可以将装满基础雷管的模具沿下管架52推出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管机构、夹取机构、传管机构、顶出机构、下管机构与底座,所述入管机构、所述夹取机构、所述传管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和所述下管机构分别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夹取机构设置于所述入管机构上方,所述夹取机构和所述顶出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传管机构的两侧;所述顶出机构与所述下管机构连接,所述下管机构设置于所述顶出机构的出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管机构包括入管架与推持件,所述入管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推持件与所述入管架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第一夹取件、第二夹取件、升降驱动件、移动滑轨,所述第一夹取件与所述第二夹取件相对设置,所述升降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取件、所述第二夹取件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移动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移动滑轨两端分别连接入管架与传管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管机构还包括转动料仓组件,所述转动料仓组件与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料仓组件包括转轴、电机与转动料仓,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料仓连接;
所述夹取机构从入管架夹取基础雷管,放置到所述转动料仓中,所述转动料仓在所述转轴转动至传管机构位置下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管机构包括传管组件与移动组件,所述传管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丝杆、驱动电机,所述丝杆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传管组件包括传管板、两个入管仓与两个推动组件,两个入管仓设置于传管板上,传管板与丝杆连接,两个所述推动组件与两个所述入管仓对应设置,所述推动组件从远离入管仓开口的位置抵持基础雷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管仓包括盖体与开盖驱动电机,所述开盖驱动电机与所述盖体连接,所述开盖驱动电机驱动盖体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入模组件、推料组件、进料组件、转模组件,
所述进料组件设置于传管组件远离所述入管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推料组件与所述进料组件连接,所述入模组件与所述推料组件连接,所述推料组件与所述转模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模组件包括模具推动组件与模具仓,所述模具推动组件与所述模具仓连接;
模具仓包括第一仓体与第二仓体,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第二仓体连接,所述第二仓体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仓体的开口朝向所述推料组件;
所述模具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推动组件、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一推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仓体内,所述第一推动组件推动第一仓体内的模具,所述第二推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仓体内,所述第二推动组件推动所述第二仓体内的模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两个管仓组件与布管模板,两个所述管仓组件设置于所述布管模板上方;
所述管仓组件包括无底管仓、压持件与压持驱动件,所述压持件与所述无底管仓连接,所述压持件与所述压持驱动件连接;
所述布管模板设置两组等距离的凹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包括第一模具夹持组件、推料驱动件与推料板,所述推料驱动件与所述推料板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夹持组件与所述推料板位置匹配,所述推料驱动件设置于转模组件上方;
所述推料板远离所述推料驱动件的一端设置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凹槽外形匹配;
所述第一模具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具与夹具驱动件,所述夹具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夹具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夹取模具,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仓体开口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模组件包括第二夹具、伸缩件与支架,所述第二夹具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件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础雷管转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机构包括推模件与下管架,所述推模件与所述下管架连接,所述推模件沿所述下管架移动。
CN202223004219.8U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Active CN218561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4219.8U CN2185613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4219.8U CN2185613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61317U true CN218561317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24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4219.8U Active CN218561317U (zh) 2022-11-10 2022-11-10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61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7925B (zh) 一种产品自动装盘机
CN109834448A (zh) 手机电池自动组装机
CN113471792B (zh) 一种插针机
CN218561317U (zh) 一种基础雷管转模装置
CN108910424A (zh) 一种游标卡尺卡框加工用全自动供料及输出设备
CN210182245U (zh) 电容器外壳的输送设备
CN114771903B (zh) 一种产品自动装箱设备
CN116237755A (zh) 减速机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16511219U (zh) 一种上下料180度旋转装置
CN107570993B (zh) 一种披头和套筒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3366489U (zh) 一种自动调节螺钉装配单元
CN212139184U (zh) 便于输出糖果模具的托模架
CN109110478B (zh) 一种集成电路材料表面处理设备用的上下料装置
CN211559081U (zh) 一种应用于化妆品的脱模机
CN210102160U (zh) 一种滤棒装盒机
CN219415941U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装药压药生产装置
KR100868978B1 (ko) 넉아웃 프레스 가공장치
JPH11314748A (ja) ランナー分離装置付きコンテナストック型製品移送装置
CN217495318U (zh) 一种热压成型压机的运料机构
CN115962689A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装药压药生产装置
CN216581351U (zh) 一种阀片打包装置
CN216401921U (zh) 一种电池上料设备
CN218414248U (zh) 一种一体成型电感生产出料装置
CN217894278U (zh) 一种适用于胶囊机的胶囊壳整理装置
CN218698129U (zh) 一种电子产品壳体定位夹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