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51853U -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51853U
CN218551853U CN202222295888.9U CN202222295888U CN218551853U CN 218551853 U CN218551853 U CN 218551853U CN 202222295888 U CN202222295888 U CN 202222295888U CN 218551853 U CN218551853 U CN 218551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eat
brake cable
brake
brak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588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叙俊
毛立
熊德军
朱一康
魏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588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51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51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51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包括操作按钮和一端与锁定机构连接的第一刹车线,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或者座椅的高度,所述操作按钮设于座椅扶手上,施力于操作按钮以拉动第一刹车线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所述线控机构还包括第二刹车线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刹车线的芯线的一端与操作按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刹车线的芯线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连接件相抵接,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下使第二刹车线的芯线具有向靠近第一刹车线一侧拉动的趋势。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操作按钮可以设置在扶手上,同时又能保证锁定机构能够正常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座椅的设计也越来越多样化,现有技术中,很多的座椅其椅背多设计为可以倾仰调节,从而调节椅背的倾仰角度;同时,在一些座椅中,为了可以实现座椅的高度调节,一般也会设置成可进行升降调节。
相关技术中,一些可实现倾仰调节或升降调节的座椅,通常采用线控的方式来进行,一般会在座椅的底盘上设置锁定机构,通过锁定机构来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或者锁定座椅的高度,而该锁定机构一般由刹车线来控制进行解锁,并且在座椅上设置操作按钮来操纵刹车线,需要进行倾仰调节或者高度调节时,通过操作操作按钮来拉动刹车线,刹车线进而拉动锁定机构使锁定机构进入解锁状态,解锁状态下的座椅,其椅背便可进行倾仰调节,或者对座椅进行升降实现高度调节;调节完成后,松开操作按钮,在锁定机构自身所具有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锁定机构自动复位至锁定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椅背的倾仰角度或者高度便被锁定,在不操作操作按钮的情形下,便无法进行倾仰调节或高度调节;例如申请号为201820406472 .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座椅的底盘,在该方案中便公开了采用线控的方式配合锁定机构来实现座椅椅背倾仰调节的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一般控制按钮是设置在座椅的底部的,如此在需要调节时,需要人大幅度弯腰进行操作,操作起来较为不便;因此会考虑将操作按钮设置到座椅的扶手上,然后,由于锁定机构一般是设置在座椅的底盘上,因此会使得操作按钮与锁定机构之间有较大的一段距离,进而需要使得刹车线设计的较长,而刹车线一旦设计过长,会使得刹车线的线阻增大,如此在手松开操作按钮时,仅依靠锁定机构自身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可能不足以克服刹车线的线阻使锁定机构复位进入锁定状态,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线控机构作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用于实现座椅的锁定机构的解锁,包括操作按钮和一端与锁定机构连接的第一刹车线,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或者座椅的高度,所述操作按钮设于座椅扶手上,施力于操作按钮以拉动第一刹车线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所述线控机构还包括第二刹车线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刹车线的芯线的一端与操作按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刹车线的芯线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连接件相抵接,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下使第二刹车线的芯线具有向靠近第一刹车线一侧拉动的趋势。
较之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案的优点在于:
首先,本方案中,将操作按钮设置在座椅的扶手上,如此便于用户进行操作。
其次,本方案中,在第一刹车线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于第一刹车线连接的第二刹车线和弹性复位件,如此在用户松开操作按钮时,一来由锁定机构自带的复位弹簧来驱使锁定机构复位进入锁定状态,同时,弹性复位件也会提供复位的弹性力,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会拉动第二刹车线往复位位置移动,以保证锁定机构能够正常进入复位状态,即锁定状态。简言之,本方案中相当于由弹性复位件和锁定机构自带的复位弹簧共同作用来克服整个刹车线的线阻使锁定机构复位进入锁定位置,如此既能保证操作按钮可以设置在扶手上,同时又能保证锁定机构能够正常复位。
作为优选,所述座椅的底架和扶手通过支臂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臂上开设有供第一刹车线和/或第二刹车线走线的线槽。
作为优选,还包括线盒,所述支臂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线盒插装在安装槽中,所述连接件和弹性复位件收纳在线盒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二者的相对端均定位在线盒中。
作为优选,所述线盒一侧开口,包括收纳腔和位于收纳腔两端的卡槽,所述弹性复位件和连接件均活动收纳在收纳腔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二者的相对端分别卡装在两卡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具有卡口,所述连接件的顶壁上具有与卡口连通的装入口,所述装入口两侧分别延伸至连接件端侧的过线口;所述第一刹车线的芯线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二者的相对端均固定有卡头,所述卡头经装入口进入卡口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芯线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分别嵌入两过线口中。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中部断开形成两段,分别为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所述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二者的相对端通过调节器对接,通过调节器来调节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二者相对端之间的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器内螺杆和外螺套,所述内螺杆和外螺套螺纹配合,所述内螺杆和外螺套的外端开设有分别供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端部插入的插口,且所述内螺杆和外螺套中具有供第一刹车线的芯线活动通过的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内具有收纳第二刹车线的空腔,所述第二刹车线部分收纳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二刹车线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固定在空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按钮为翻转式按钮或者拉动式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和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和附图中进行具体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扶手处于爆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扶手部分内侧的爆炸图;
图4为支臂与刹车线拆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操作按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刹车线和第二刹车线的对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调节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线控机构,用于实现座椅的锁定机构的解锁。
本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座椅包括底架11、椅背(图中未示出)和设于底架11两侧的扶手12,底架11上部安装有底盘13,可在坐垫上安装坐垫,在底架11的两侧设置分别设有支臂14,扶手12和椅背均固定在支臂14上;支臂14的前端与底架11铰接,且支臂14内侧延伸出一部分与底盘13后端铰接,底架11的前端则与底盘13的底部前侧滑动连接,如此使椅背和扶手12能够同步进行倾仰调节,对于这种座椅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有大量公开说明,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对于锁定机构而言,其一般设置在底盘13中(图中未示出),主要用于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或者座椅的高度;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并非指的是由同一个锁定机构同时实现椅背的角度锁定和座椅的高度锁定,而是椅背的角度锁定和座椅的高度锁定分别由两组锁定机构进行锁定,一个锁定机构对应于椅背的角度锁定,另一个锁定机构则对应于座椅的高度锁定;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要来选择设置一个锁定机构还是两个锁定机构,比如,如果仅为了实现椅背的倾仰调节,可仅在底盘13中设置一个锁定椅背倾仰角度的锁定机构,而无需设置锁定座椅高度的锁定机构,相应的,一个锁定机构对应一个操作按钮。
值得说明的是,无论是锁定椅背倾仰角度的锁定机构还是锁定座椅高度的锁定机构均是由刹车线来实现解锁的,刹车线一端与锁定机构连接,解锁时,拉动刹车线,刹车线进而带动锁定机构动作,使锁定机构由锁定状态进入解锁状态,此时便可开始进入椅背倾仰角度调节或者座椅高度调节;而松开刹车线,锁定机构在其自带的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自动进行复位,由解锁状态再次进入锁定状态,此时椅背倾仰角度便被固定或者座椅高度被固定。对于这种由刹车线驱动进行解锁的锁定机构在现有技术中有大量的公开说明,故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刹车线一般由芯线和外包管构成,芯线穿设在外包管中,可相对外包管在外包管中轴向活动,外包管主要起到对芯线的导向支撑和防护的作用,实际直接作用于锁定机构的是芯线。本实施例下文所提及的第一刹车线3和第二刹车线4均采用这种由芯线和外包管构成的刹车线。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控机构包括操作按钮2和一端与锁定机构连接的第一刹车线3,为了方便操作,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2设置在扶手12上,本实施例优选为将操作按钮2设置在扶手12的外侧方,操作按钮2主要用于拉动第一刹车线3,使用时,用户施力于操作按钮2,使操作按钮2进行动作,进而操作按钮2拉动第一刹车线3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控机构还包括第二刹车线4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的一端与操作按钮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的端部通过连接件6连接,可参照图6和图7所示;操作按钮2被操作,直接拉动第二刹车线4的芯线,进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拉动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最终通过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拉动锁定机构进入解锁状态。
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连接件6相抵接,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下使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具有向靠近第一刹车线3一侧拉动的趋势,换言之,弹性复位件用于驱使第二刹车线4复位,辅助锁定机构复位。
通过上述设置,用户松开操作按钮2时,一来由锁定机构自带的复位弹簧5来驱使锁定机构复位进入锁定状态,同时,弹性复位件也会提供复位的弹性力,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会拉动第二刹车线4往复位位置移动,以保证锁定机构能够正常进入复位状态,即锁定状态。简言之,本方案中相当于由弹性复位件和锁定机构自带的复位弹簧5共同作用来克服整个刹车线的线阻使锁定机构复位进入锁定位置,如此既能保证操作按钮2可以设置在扶手12上,同时又能保证锁定机构能够正常复位
由于刹车线整体较长,为了防止刹车线散乱,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臂14上开设有供第一刹车线3和第二刹车线4走线的线槽142,本实施例中线槽142大致沿支臂14的走向进行设置,第一刹车线3部分和第二刹车线4均部分卡入所述线槽142中;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如果第一刹车线3和第二刹车线4在线槽142中易于脱出,可在线槽142中或者两刹车线的外包管上涂覆胶水以将两刹车线的外包管粘附在线槽142中。
由于第二刹车线4最终需要与操作按钮2连接,为了不使第二刹车线4裸露在扶手12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所述扶手12内具有收纳第二刹车线4的空腔,空腔的具体形成为:如图3所示,扶手12包括外饰板121和内饰板122,在外饰板121中固定有隔板123,内饰板122与外饰板121相固定,内饰板122与隔板123之间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空腔。当然,还可以在扶手12的顶部设置手垫124。
所述第二刹车线4部分收纳在所述空腔内,如图3所示,第二刹车线4从线槽142引出后穿入所述空腔中,顺着隔板123的侧壁引至操作按钮2位置与操作按钮2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刹车线4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固定在空腔中,具体而言,第二刹车线4通过线卡固定在隔板123上,或者通过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42通过胶水粘附在隔板123上。
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2优选为翻转式按钮,具体为:
如图5所示,在隔板123靠近外饰板121一侧的侧壁顶部设有铰接座20,操作按钮2包括一体结构的着力部21和驱动部22,驱动部22和着力部21衔接位置转动连接在铰接座20上,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活动穿过隔板123与驱动部22卡接或固定,如图2所示,在外饰板121的侧壁上开设有让位口1211,着力部21至少部分经让位口穿出外饰板121外部以供人手扳动。
本实施例中操作按钮2为上下翻转,初始状态下,在第二刹车线4的拉紧下,着力部21处于下压状态,需要解锁锁定机构时,向上扳动着力部21,进而带动驱动部22翻转,如此驱动部22便往外拉动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以最终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
值得说明的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操作按钮2还可以是绕其他方向翻转,比如左右翻转,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操作按钮2还可以拉动式按钮,比如直接在第二刹车线4的端部连接一个供人手保持的把持部件,用手往外拉动把持部件直接拉动第二刹车线4进行解锁,此方式也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线控机构还包括线盒9,所述支臂14上开设有安装槽141,所述线盒9插装在安装槽141中,线盒9可通过卡扣的方式与安装槽141配合,或者直接利用螺栓锁定在安装槽141中。
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件6和弹性复位件收纳在线盒9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42二者的相对端均定位在线盒9中。安装时,可首先在线盒9中完成第一刹车线3和第二刹车线4的对接以及弹性复位件的安装,再将整个线盒9固定到安装槽141中,装配完成状态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优选为弹簧5,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弹片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盒9一侧开口,安装状态下,线盒9的开口一侧与安装槽141的槽底相贴合。线盒9包括收纳腔91和位于收纳腔91两端的卡槽92,所述弹簧5和连接件6均活动收纳在收纳腔91中,这里的活动收纳指的是,弹簧5可在收纳腔91中进行伸缩,连接件6则可在收纳腔91中移动。
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42二者的相对端分别卡装在两卡槽92中,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端部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42端部均固定有卡头8,两刹车线的芯线分别从两卡头8中间活动穿出,卡头8卡装在卡槽92中实现定位。卡槽92与收纳腔91之间通过切口93连通,芯线活动嵌入切口93中,弹簧5套装在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外部,其一端与连接件6抵接,另一端与收纳腔91的端侧槽壁相抵接。
为了方便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端部对接,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6的中部具有卡口61,所述连接件6的顶壁上具有与卡口61连通的装入口62,所述装入口62两侧分别延伸至连接件6端侧的过线口63,过线口63与卡口61相通;所述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二者的相对端均固定有卡头8,其中卡头8优选为球头64,相应的装入口62为圆孔,其尺寸稍大于球头64,以保证球头64能够经装入口62装入卡口61中。过线口63的宽度小于球头64的直径,使球头64无法从过线口63通过。
安装时,将所述卡头8经装入口62进入卡口61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41分别嵌入两过线口63中,以实现两刹车线的端部对接。
对于刹车线的应用,为了保证芯线的有效拉动行程足以使锁定机构正常进行解锁,芯线与外包管的长度差需要在合理的公差范围d内,即芯线的长度值减去外包管的长度值在范围d之内,如果芯线的长度值减去外包管的长度值大于d,则芯线的有效拉动行程不足以使锁定机构进入解锁位置,此时在芯线长度一定的情况下,便需要增加外包管的长度,以使二者的差值在公差范围d中。
基于此,如图8所示,为了能够调节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长度,以实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的长度的增加,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中部断开形成两段,分别为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所述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二者的相对端通过调节器7对接,通过调节器7来调节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二者相对端之间的间距。在此情形下,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整体长度相当于第一外包管321的长度、第二外包管322的长度,以及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二者相对端之间的间距上述三者的长度和,如此只要增加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二者相对端之间的间距便可增大整个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32长度,使之落入合理的公差范围内。
具体而言,所述调节器7内螺杆72和外螺套71,所述内螺杆72和外螺套71螺纹配合,具体的,内螺杆72的外周壁上具有外螺纹,外螺套71的内周壁上具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实现二者的螺纹连接。
所述内螺杆72和外螺套71的外端开设有分别供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端部插入的插口70,且所述内螺杆72和外螺套71中具有供第一刹车线的芯线31活动通过的通道,芯线31活动穿过通道。调节时,转动外螺套71使之相对内螺杆72进行转动,进而使内螺杆72和外螺套71二者沿轴向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外包管321和第二外包管322二者相对端之间的间距便增加,实现调节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座椅线控机构,用于实现座椅的锁定机构的解锁,包括操作按钮和一端与锁定机构连接的第一刹车线,所述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椅背的倾仰角度或者座椅的高度,所述操作按钮设于座椅扶手上,施力于操作按钮以拉动第一刹车线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机构还包括第二刹车线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刹车线的芯线的一端与操作按钮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刹车线的芯线的端部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连接件相抵接,在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下使第二刹车线的芯线具有向靠近第一刹车线一侧拉动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的底架和扶手通过支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上开设有供第一刹车线和/或第二刹车线走线的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盒,所述支臂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线盒插装在安装槽中,所述连接件和弹性复位件收纳在线盒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二者的相对端均定位在线盒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盒一侧开口,包括收纳腔和位于收纳腔两端的卡槽,所述弹性复位件和连接件均活动收纳在收纳腔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和第二刹车线的外包管二者的相对端分别卡装在两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中部具有卡口,所述连接件的顶壁上具有与卡口连通的装入口,所述装入口两侧分别延伸至连接件端侧的过线口;所述第一刹车线的芯线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二者的相对端均固定有卡头,所述卡头经装入口进入卡口中,所述第一刹车线的芯线和第二刹车线的芯线分别嵌入两过线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刹车线的外包管中部断开形成两段,分别为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所述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二者的相对端通过调节器对接,通过调节器来调节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二者相对端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内螺杆和外螺套,所述内螺杆和外螺套螺纹配合,所述内螺杆和外螺套的外端开设有分别供第一外包管和第二外包管端部插入的插口,且所述内螺杆和外螺套中具有供第一刹车线的芯线活动通过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内具有收纳第二刹车线的空腔,所述第二刹车线部分收纳在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二刹车线位于空腔内的部分固定在空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线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按钮为翻转式按钮或者拉动式按钮。
CN202222295888.9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Active CN218551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5888.9U CN218551853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5888.9U CN218551853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51853U true CN218551853U (zh) 2023-03-03

Family

ID=85312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5888.9U Active CN218551853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51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88698A (en) Reclinable motorcycle backrest with saddle cushion cover having sun ray blocking function
JP2020196438A (ja) ランバー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
CN109393798B (zh) 一种调节座具背框倾仰以及松紧的线控装置
TWI277400B (en) Stackable chair
US20100033005A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rmrest
CN218551853U (zh) 一种座椅线控机构
JPH08308680A (ja) 乗物用座席のレグレスト
JP6625017B2 (ja) 肘掛け、及び、椅子
CN108248461B (zh) 一种座椅调节装置及一种座椅
CN213262078U (zh) 一种用于座椅扶手的角度无级调节机构
KR102521635B1 (ko) 각도와 높이조절 기능을 갖는 의자용 헤드레스트
CN210810085U (zh) 座椅椅背角度调整定位机构
CN220212474U (zh) 一种调节椅背深度的线控安装结构
JP4600968B2 (ja) 椅子の肘掛け装置
US7198328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an office chair structure with an articulation permit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seat and the seat back and related structures of the chair
CN209965791U (zh) 一种多功能的扶手
CN213993014U (zh) 扶手升降机构
JPH068754Y2 (ja) アームレストの取付構造
KR200292593Y1 (ko) 의자용 팔걸이
CN217477173U (zh) 座椅用水平调节头枕及汽车座椅
CN216231809U (zh) 一种延时机构
CN216231853U (zh) 一种用于座椅头枕的锁定装置
CN209769723U (zh) 带锁片式锁紧功能的转椅托盘
CN219438629U (zh) 椅子及其扶手线控装置
CN213605398U (zh) 座椅背靠调节装置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