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8736U - 电池极耳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极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48736U
CN218548736U CN202222970881.2U CN202222970881U CN218548736U CN 218548736 U CN218548736 U CN 218548736U CN 202222970881 U CN202222970881 U CN 202222970881U CN 218548736 U CN218548736 U CN 218548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group
soldering
battery tab
pole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088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彬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088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48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48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48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池极耳结构,包括由具有凸起待焊区和非焊接区的助焊片、具有极耳凸台的极耳组以及具有第一凸起部的导电外接件形成的夹心结构;导电外接件还具有位于第一凸起部至少一侧的第一平面部;极耳组还具有位于极耳凸台至少一侧的第二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非焊接区、第二连接部依次贴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凸起待焊区进行熔合以将极耳组与导电外接件与助焊片形成稳定的结构整体,因而可降低传统极耳结构极耳组需先焊接而可能导致的焊穿或焊裂的风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极耳结构其整体强度更高,与外部电连接的性能更稳定。

Description

电池极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极耳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一般包括两个及以上的电芯,电芯可以卷绕形成或者叠片形成,多个电芯装入电池外壳之前,通常需将多个电芯的极耳焊接在一起形成极耳组之后再与盖板上的极柱焊接,而极耳焊接是包装锂电池生产工艺中的重点和难点。具体地,多个电芯的极耳焊接采用超声焊或激光焊,也即若干极耳之间是通过逐一的焊接先形成极耳组,再将极耳组与转接片焊接,转接片上设置有极柱焊接区,盖板上的极柱再焊接于该极柱焊接区。因此,这种极耳结构其焊接工艺需要进行多次焊接,不仅工艺复杂,而且,因为超声焊或者激光焊的高热点,极容易在焊接过程中造成极耳的焊接开裂或者极耳焊穿的缺陷,从而影响极耳结构的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极耳结构,其通过在极耳组一侧设置助焊片,使助焊片与转接片夹持极耳组,在助焊片上形成焊印区,通过熔合将助焊片与极耳组以及转接片形成固定整体。
具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极耳结构,包括由若干极耳形成的极耳组,以及,分设于极耳组两侧的夹持所述极耳组的助焊片以及导电外接件;
所述导电外接件具有朝向所述极耳组设置的第一凸起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至少一侧的第一连接部;
所述助焊片形成远离所述极耳组设置的凸起待焊区以及位于凸起待焊区至少一侧的非焊接区;
所述极耳组形成有被容纳于所述凸起待焊区凹面内的极耳凸台以及位于所述极耳凸台至少一侧的第二连接部;
所述凸起待焊区的表面至少部分形成有熔合区,以将所述助焊片与极耳组以及导电外接件固定;
且所述非焊接区、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依次贴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极耳结构,其助焊片、极耳组与导电外接件之间以压合的方式形成夹心结构,并且通过机械挤压力将夹心结构内部之间的空气完全排除,即实现助焊片与极耳组之间、极耳组的极片之间、极耳组与导电外接件之间紧密贴合,再通过对助焊片上形成的凸起待焊区进行熔合操作以将夹心结构形成稳定整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由助焊片、极耳组以及导电外接件形成的夹心结构通过熔合操作形成稳定的固接整体,其极耳组无需通过先焊形成,由此避免了极耳焊接开裂或者焊穿的风险,从而获得更高的结构强度,并且与外部电连接的稳定性也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电池极耳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电池极耳结构其成型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2所示的电池极耳结构成型示意图之二。
其中,附图标号示意:
1-极耳结构;2-导电外接件;21-第一凸起部;22-第一连接部;3-极耳组;31-极耳凸台;32-第二连接部;4-助焊片;41-凸起待焊区;411-焊印;42-非焊接区;43-过渡斜面;12-施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涉及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列出项目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特别地,提到“该/所述”对象或“一个”对象同样旨在表示可能的多个此类对象中的一个。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提及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具体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实施例1
该实施例1所公开的极耳结构1,如图1图示,包括具有第一凸起部21的导电外接件2,设于该第一凸起部21凸起侧的极耳组3,该极耳组3包括若干叠置的极耳,以及设于极耳组3一侧的助焊片4。也即是:助焊4片与导电外接件2压合夹持极耳组,三者形成夹心结构。
再结合图1,导电外接件2还具有位于第一凸起部2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2,极耳组3具有位于极耳凸台31两侧的第二连接部32。
本实施例1中采用50片极耳形成该极耳组3,但极片数量不局限于此,而是可根据电池容量设计具体选择。所述第一凸起部21呈实心设置,其平行所述第一凸起部2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2延伸方向的截面呈梯形,延伸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指向,该梯形的直角边与斜边之间的夹角α为100-150°。当然,也可呈矩形设置。
当然,所述第一凸起部21亦可呈空心设置,其截面同样可以是梯形或者矩形。
进一步的如图1图示,第一凸起部21具有其沿中轴线方向的高度H,H的值为1-5㎜。
作为优选的,该第一凸起部21的面积可占导电外接件的面积的20%-70%。
再进一步的如图1图示,所述极耳组3形成有极耳凸台31,助焊片4形成有凸起待焊区41,该凸起待焊区41包括连接非焊接区42的过渡斜面43;第一凸起部21以向极耳组3的方向凸设,且其与极耳组3形成的极耳凸台31、凸起待焊区41的凸设方向一致,并且中轴线重合。
在该凸起待焊区41,形成有焊印411,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助焊片4、极耳组3与导电外接件2固定,且非焊接区42、第二连接部32以及第一连接部22之间均呈紧密贴合。
该焊印411面积大于50㎜2,且其可呈矩形状。
助焊片4为铜片,当然也可为铝片,厚度一般为0.1-0.2㎜,以保证焊接时的足够强度即可。
参考图2和图3,如实施例1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可以采用如下成型方法制得:
1)待焊组的形成:将助焊片4、由若干极耳片形成的极耳组以及形成有第一凸起部21的导电外接件2形成为夹心结构,也即是:助焊片4与导电外接件2设置于若干极耳所形成的极耳组3两侧;
具体为:将若干极耳依次沿形成有第一凸起部21的导电外接件2的厚度方向依次设置,具体为设置于第一凸起部21的凸起侧,再将助焊片4张紧,可以为手动张紧,也可机械张紧,在此并不对张紧力的具体张紧方式和张紧力,然后在保持张紧的状态下,将助焊片4覆盖于最外侧的极耳一侧,该最外侧的极耳为远离导电外接件2的极耳;
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助焊片的厚度和外观平整状态调整张紧力,只要能使助焊片覆盖于极耳组一侧即可;
2)预焊组的形成:施压于所述助焊片4的外侧面,以排除所述待焊组内部的空气,并形成具有凸起待焊区41和非焊接区42的预焊组;
施压于助焊片4的外侧面具体包括:在保持所覆盖的助焊片4为张紧的状态下,从助焊片4的外侧面施压于导电外接件2的第一凸起部21,具体为采用施压件12以面接触的方式施压以保证压合力度,维持压力F1为500N-2000N,并按压1-10s,以使得该助焊片4形成对应于第一凸起部21的凸起待焊区41;
然后,在维持施压件12压力的前提下,对位于该凸起待焊区41两侧的非焊接区42施压,具体为以从凸起待焊区41至非焊接区42端侧的方向以压力F2进行单向且重复的刮压,以排除待焊组内部的空气,也即,保证助焊片4与极耳组3之间,极耳组3与导电外接件2之间、形成为极耳组3的若干极片彼此之间均能紧密贴合;F2的大小可以与F1相同;
3)预焊组的焊接:对所述凸起待焊区41进行焊接熔合,以将预焊组的助焊片4与极耳组3以及导电外接件2形成固定整体。
当然,并不局限于采用上述成型方法形成于本实施例1所示的电池极耳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耳结构通过压合夹持形成为夹心结构,且通过对助焊片所形成的凸起待焊区进行焊接操作即可将助焊片与极耳组以及导电外接件形成焊接整体。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极耳结构无需先预焊形成极耳组后再与导电外接件焊接,从而可降低极耳可能造成的焊裂或者焊穿的风险,因而本实用新型的极耳结构其整体焊接质量更好,焊接强度也更高,同时,与外部的点电连接性能也更稳定。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极耳形成的极耳组(3),以及,分设于极耳组(3)两侧的夹持所述极耳组(3)的助焊片(4)以及导电外接件(2);
所述导电外接件具有朝向所述极耳组(3)设置的第一凸起部(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至少一侧的第一连接部(22);
所述助焊片(4)具有远离所述极耳组(3)设置的凸起待焊区(41)以及位于凸起待焊区(41)至少一侧的非焊接区(42);
所述极耳组(3)具有有被容纳于所述凸起待焊区(41)凹面内的极耳凸台(31)以及位于所述极耳凸台(31)至少一侧的第二连接部(32);
所述凸起待焊区(41)的表面至少部分形成有熔合区,以将所述助焊片(4)与极耳组(3)以及导电外接件(2)固定;
且所述非焊接区(42)、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32)依次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凸起待焊区(41)与所述极耳凸台(31)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呈实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截面为梯形,所述截面为平行所述第一凸起部(2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2)延伸方向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的斜边与直边的夹角α为100-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截面为矩形,所述截面为平行所述第一凸起部(21)两侧的第一连接部(22)延伸方向的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沿其中轴线方向的高度H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21)的面积占所述导电外接件(2)的面积的20%-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待焊区(41)的焊印面积大于50㎜2
CN202222970881.2U 2022-11-07 2022-11-07 电池极耳结构 Active CN218548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0881.2U CN218548736U (zh) 2022-11-07 2022-11-07 电池极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0881.2U CN218548736U (zh) 2022-11-07 2022-11-07 电池极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48736U true CN218548736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0881.2U Active CN218548736U (zh) 2022-11-07 2022-11-07 电池极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48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5202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aled battery
JP5112429B2 (ja) バッテリーセル用電極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6820055U (zh) 极耳硬连接的锂电池结构
JP2010232164A (ja) 角形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CN102097511B (zh) 分段焊接的封装组件
JP2009259697A (ja) 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148938B (zh) 一种电池的焊接方法及电池
CN208955084U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耳、汇流排焊接结构和动力电池模组
JP5630202B2 (ja) 溶接方法および溶接装置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
CN215911555U (zh) 连接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8548736U (zh) 电池极耳结构
CN112045307B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动力电池极耳激光焊接方法
JP5546997B2 (ja) 溶接方法および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池
WO2017173615A1 (zh) 极片、电芯及储能装置
CN108735957A (zh) 电池模组
CN201084777Y (zh) 锂电池极片结构
CN217387462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电池用连接片
KR100516768B1 (ko) 전극탭 병렬결합구조를 갖는 이차전지 및 그 전극탭 결합 방법
CN215911554U (zh) 连接件、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6529234U (zh) 一种电池结构
CN206546852U (zh) 动力电池
CN116802921A (zh) 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01364919Y (zh)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保护板触片
CN209071489U (zh) 一种锂电池连接件
CN210744059U (zh) 极耳与汇流排连接结构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