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8602U - 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8602U CN218548602U CN202222998434.8U CN202222998434U CN218548602U CN 218548602 U CN218548602 U CN 218548602U CN 202222998434 U CN202222998434 U CN 202222998434U CN 218548602 U CN218548602 U CN 2185486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cover body
- pressing part
- sealing ring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包括外壳、盖体及密封圈,盖体的开口朝向与外壳的开口朝向相反,密封圈为管状,密封圈套在外壳与盖体之间,密封圈具有相对的绝缘端和限位端,限位端相对于绝缘端靠近盖体的开口处,且密封圈上设置有凸起,凸起相对于绝缘端靠近限位端,凸起朝向外壳突出,凸起与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凸起位于靠近盖体的开口、并远离外壳的开口的位置处,凸起与外壳过盈配合时盖体的开口处受到挤压,但盖体上与外壳的开口相配合处不易变形内凹,同时凸起不会影响外壳的开口处与密封圈之间的贴合连接,从而保证外壳的开口端处的密封性,使得盖体与外壳形成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良好,不易发生漏液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朝外的扩口,通过在盖体的外侧边装入密封圈,使得扩口挤压密封圈形成密封圈凸起,密封圈凸起与外壳过盈配合。装配时,先在盖体的内腔装入卷芯并焊接极耳,再将盖体装入外壳,在密封圈凸起与外壳的过盈配合下,盖体与外壳形成密封结构。最后将装配好的盖体与外壳放入卷边治具卷压,卷压封装后形成高密封结构。由于扩口在盖体的开口处,其结构强度较弱,过盈装配时,扩口易变形内凹,以至于密封不良,容易出现漏液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能够解决高密封性扣式电池装配时易变形以及容易漏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包括外壳、盖体及密封圈;
所述外壳及所述盖体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外壳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密封圈为管状,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之间;
所述密封圈具有相对的绝缘端和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相对于所述绝缘端靠近所述盖体的开口处;
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相对于所述绝缘端靠近所述限位端,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外壳突出,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凸起为环绕所述密封圈的环形。
进一步,所述凸起的数量大于一条且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密封圈的轴截面上,所述凸起为凸弧形。
进一步,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方向,所述凸起的尺寸在0.05mm内;在所述密封圈的轴向方向,所述凸起的尺寸在0.5mm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端向所述盖体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盖体的开口边沿与所述外壳的内端面。
进一步,所述弯折部朝所述盖体的内腔方向弯折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端、所述弯折部和所述限位部依次连接呈U型。
进一步,在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所述绝缘端突出于所述外壳的开口边沿,所述盖体远离其开口的端面突出于所述绝缘端。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和第一压合部,所述外壳主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一压合部为圆台形管状,所述第一压合部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边沿连接;
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第二压合部和绝缘管,所述第二压合部为圆台形管状,所述第二压合部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圈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管连接;所述密封圈主体远离所述第二压合部的一端为所述限位端,所述绝缘管远离所述第二压合部的一端为所述绝缘端;所述密封圈主体与所述外壳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第一压合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盖体包括盖体主体、第三压合部和连接壁,所述盖体主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三压合部为圆台形管状,所述第三压合部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体主体连接,所述盖体主体与所述绝缘管连接,所述第三压合部与所述第二压合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密封圈主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盖体的内腔,所述电芯为卷绕式或叠片式。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包括外壳、盖体及密封圈,由于外壳及盖体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装配时,将盖体置于外壳内,且使得盖体的开口朝向与外壳的开口朝向相反,盖体与外壳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又由于密封圈为管状,且密封圈套在外壳与盖体之间,盖体与外壳形成密封结构。密封圈具有相对的绝缘端和限位端,限位端相对于绝缘端靠近盖体的开口处,且密封圈上设置有凸起,凸起相对于绝缘端靠近限位端,凸起朝向外壳突出,凸起与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使得盖体与外壳形成密封性强的高密封性结构。由于凸起相对于绝缘端靠近限位端,限位端相对于绝缘端靠近盖体的开口处,使得凸起位于靠近盖体的开口、并远离外壳的开口的位置处,凸起与外壳过盈配合时盖体的开口处受到挤压,但盖体上与外壳的开口相配合处不易变形内凹,同时凸起不会影响外壳的开口处与密封圈之间的贴合连接,从而保证外壳的开口端处的密封性,使得盖体与外壳形成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良好,不易发生漏液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密封圈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密封主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其中,1、外壳,2、盖体,3、密封圈,4、电芯;
11、外壳本体,12、第一压合部,21、盖体主体,22、第三压合部,23、连接壁,31、绝缘端,32、限位端,33、凸起,34、弯折部,35、限位部,36、密封圈主体,37、第二压合部,38、绝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高密封性电池,包括外壳1、盖体2及密封圈3。外壳1及盖体2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盖体2位于外壳1内,盖体2的开口朝向与外壳1的开口朝向相反,密封圈3为管状,密封圈3套在外壳1与盖体2之间;密封圈3具有相对的绝缘端31和限位端32,限位端32相对于绝缘端31靠近盖体2的开口处;密封圈3上设置有凸起33,凸起33相对于绝缘端31靠近限位端32,凸起33朝向外壳1突出,凸起33与外壳1的内壁过盈配合。
由于外壳1及盖体2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装配时,将盖体2置于外壳1内,且使得盖体2的开口朝向与外壳1的开口朝向相反,盖体2与外壳1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又由于密封圈3为管状,且密封圈3套在外壳1与盖体2之间,盖体2与外壳1形成密封结构。密封圈3具有相对的绝缘端31和限位端32,限位端32相对于绝缘端31靠近盖体2的开口处,且密封圈3上设置有凸起33,凸起33相对于绝缘端31靠近限位端32,凸起33朝向外壳1突出,凸起33与外壳1的内壁过盈配合,使得盖体2与外壳1形成密封性强的高密封性结构。由于凸起33相对于绝缘端31靠近限位端32,限位端32相对于绝缘端31靠近盖体2的开口处,使得凸起33位于靠近盖体2的开口、并远离外壳1的开口的位置处,凸起33与外壳1过盈配合时盖体2的开口处受到挤压,但盖体2上与外壳1的开口相配合处不易变形内凹,同时凸起33不会影响外壳1的开口处与密封圈3之间的贴合连接,从而保证外壳1的开口端处的密封性,使得盖体2与外壳1形成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良好,不易发生漏液现象。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3可由塑胶材质注塑成型,优选PI(全称Polyimide,即聚酰亚胺),PP(全称Polypropylene,即聚丙烯),PS(全称Polystyrene,即聚苯乙烯),PEEK(全称Polyether Ether Ketone,即聚醚醚酮),密封圈3不仅能起到密封作用还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盖体2与外壳1均为不锈钢冲压成型。不锈钢材质坚固耐用,能够防止盖体2与外壳1生锈。冲压成型生产性良好,适合大量生产且成本低。
在其它实施例中,盖体与外壳也可为铝合金材质,密度小、重量轻、强度高且可塑性好。
请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凸起33为环绕密封圈3的环形且只有一条。环形便于制作,且能够保证在密封圈3的整个周面方向凸起33与外壳1过盈配合,有利于提升盖体2与外壳1的密封性。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凸起设置为环绕密封圈的螺旋状,螺旋状的凸起与外壳的接触面大,能够增强凸起与外壳过盈配合的程度,进一步提升盖体与外壳的密封性。
或者,凸起为环绕密封圈的环形且数量大于一条,且这些凸起相互平行设置。凸起越多,凸起与外壳过盈配合的程度越强,盖体与外壳的密封性越好。
请参见图3及图4,在密封圈3的轴截面上,凸起33为凸弧形。O形密封圈在静密封中可以实现无泄漏的绝对密封,凸弧形的凸起33结构与O形圈具有相似性,能够达到与O形圈类似的密封效果,能够保证盖体2与外壳1的密封性。
在密封圈3的径向方向,凸起33的尺寸X在0.05mm内,但不限于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密封圈3的轴向方向,凸起33的尺寸Y在0.5mm内,但不限于此范围,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凸起33的尺寸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使得凸起33与外壳1的过盈配合强度不会过大,便于外壳1与盖体2的装配,也能够避免装配时盖体2受力过大以至变形,避免发生漏液。
请参见图4,限位端32向盖体2弯折形成弯折部34,弯折部34连接盖体2的开口边沿与外壳1的内端面。将盖体2装入外壳1时,限位端32阻隔在盖体2的开口边沿与外壳1的内端面之间,能够起到一定缓冲作用,避免当盖体2进入过深时,盖体2的开口边沿发生形变。
弯折部34朝盖体2的内腔方向弯折形成限位部35,限位端32、弯折部34和限位部35依次连接呈U型。装配盖体2和外壳1前,密封圈3能够连接在盖体2的侧壁上,该U型的部位可以与盖体2的开口边沿过盈配合,密封圈3与盖体2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便于后续的组装。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限位部,限位端与弯折部连接呈L型,节约制作步骤。
请参见图1,在外壳1的轴向方向,绝缘端31突出于外壳1的开口边沿,避免盖体2与外壳1接触,使得外壳1与盖体2绝缘。盖体2远离其开口的端面突出于绝缘端31,在组装盖体2与外壳1时,可以将突出于绝缘端31的部分作为着力点,便于将盖体2放置于外壳1内,便于组装。
外壳1包括外壳主体11和第一压合部12,外壳主体11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第一压合部12为圆台形管状,第一压合部12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外壳主体11的开口边沿连接。
密封圈3包括密封圈主体36、第二压合部37和绝缘管38,第二压合部37为圆台形管状,第二压合部37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密封圈主体36连接,另一端与绝缘管38连接;密封圈主体36远离第二压合部37的一端为限位端,绝缘管38远离第二压合部37的一端为绝缘端31;密封圈主体36与外壳1主体连接,第二压合部37与第一压合部12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
盖体2包括盖体主体21、第三压合部22和连接壁23,盖体主体21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第三压合部22为圆台形管状,第三压合部22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连接壁23连接,另一端与盖体主体21连接,盖体主体21与绝缘管38连接,第三压合部22与第二压合部37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连接壁23与密封圈3主体36连接。
盖体2在单独生产时已设置有第三压合部22,密封圈3与盖体2连接后,对密封圈3上靠近第三压合部22处进行第一次压合密封,密封圈3上形成第二压合部37,密封圈3与盖体2连接更紧密。装配时,将盖体2与密封圈3放入外壳1内,对外壳1上相对于靠近外壳1的开口的端部进行第二次压合密封,形成第一压合部12,第一压合部12在外壳1的轴向方向对盖体2限位,使得盖体2不易从外壳1脱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还包括电芯,电芯位于盖体2的内腔,电芯为卷绕式或叠片式。电芯能够产生电流,且电芯与盖体2连接,通过盖体2将电流传达至用电设备。电芯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第一极耳与外壳1焊接,第二极耳与盖体2焊接。
综上,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盖体及密封圈;
所述外壳及所述盖体均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体的开口朝向与所述外壳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密封圈为管状,所述密封圈套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盖体之间;
所述密封圈具有相对的绝缘端和限位端,所述限位端相对于所述绝缘端靠近所述盖体的开口处;
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相对于所述绝缘端靠近所述限位端,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外壳突出,所述凸起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环绕所述密封圈的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数量大于一条且相互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圈的轴截面上,所述凸起为凸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圈的径向方向,所述凸起的尺寸在0.05mm内;在所述密封圈的轴向方向,所述凸起的尺寸在0.5mm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端向所述盖体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所述盖体的开口边沿与所述外壳的内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朝所述盖体的内腔方向弯折形成限位部,所述限位端、所述弯折部和所述限位部依次连接呈U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所述绝缘端突出于所述外壳的开口边沿,所述盖体远离其开口的端面突出于所述绝缘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和第一压合部,所述外壳主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一压合部为圆台形管状,所述第一压合部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主体的开口边沿连接;
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圈主体、第二压合部和绝缘管,所述第二压合部为圆台形管状,所述第二压合部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圈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管连接;所述密封圈主体远离所述第二压合部的一端为所述限位端,所述绝缘管远离所述第二压合部的一端为所述绝缘端;所述密封圈主体与所述外壳主体连接,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第一压合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盖体包括盖体主体、第三压合部和连接壁,所述盖体主体为一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第三压合部为圆台形管状,所述第三压合部横截面面积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盖体主体连接,所述盖体主体与所述绝缘管连接,所述第三压合部与所述第二压合部连接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连接壁与所述密封圈主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密封性扣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电芯,所述电芯位于所述盖体的内腔,所述电芯为卷绕式或叠片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8434.8U CN218548602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98434.8U CN218548602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8602U true CN218548602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6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98434.8U Active CN218548602U (zh) | 2022-11-10 | 2022-11-10 | 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8602U (zh) |
-
2022
- 2022-11-10 CN CN202222998434.8U patent/CN2185486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70926C (zh) | 密封件及卷边组件、蓄电池外壳盖和蓄电池的制造方法 | |
KR102131171B1 (ko) | 밀폐형 전지 및 밀폐형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 |
KR102249892B1 (ko) | 이차 전지 | |
US20050225926A1 (en) | Cup-shaped housing and condenser with said housing | |
JP5998912B2 (ja) | 蓄電装置 | |
CN103392246A (zh) | 扁平形电池 | |
CN111354912B (zh) | 纽扣电池极壳与电极极耳电连接方法及电连接结构和产品 | |
CN211017214U (zh) | 可充电纽扣电池 | |
JP4507159B2 (ja) | 密閉型電池 | |
CN218548602U (zh) | 一种高密封性扣式电池 | |
CN214672781U (zh) | 圆柱型锂电池的封口结构及圆柱型锂电池 | |
JP2010027411A (ja) | 密閉型電池 | |
JP2009230991A (ja) | 円筒形電池及び円筒形電池の製造方法 | |
JP3691268B2 (ja) | 密閉型の電池 | |
CN217589353U (zh) | 一种电池 | |
CN217062293U (zh) | 一种圆柱电池 | |
CN212461793U (zh) | 一种塑胶外壳结构的电芯以及扁平状电池 | |
CN100452518C (zh) | 棱柱形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8507855U (zh) | 一种电池 | |
CN113328213A (zh) | 圆柱型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 |
CN219457815U (zh) | 高密封型圆柱电池 | |
JP5297697B2 (ja) | 円筒型電池 | |
JP5677868B2 (ja) | 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用電池缶、および円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 |
CN111341967A (zh) | 一种防渗液纽扣电池的生产方法及所制得的纽扣电池 | |
CN212366017U (zh) | 一种可充电纽扣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