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48168U -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 Google Patents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548168U CN218548168U CN202222567051.5U CN202222567051U CN218548168U CN 218548168 U CN218548168 U CN 218548168U CN 202222567051 U CN202222567051 U CN 202222567051U CN 218548168 U CN218548168 U CN 2185481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il
- pressing
- assembly
- base
- f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包括:基座;线圈放置组件,线圈放置组件固定在基座上,线圈放置组件具有避让部;线圈定位组件,线圈定位组件安装在基座上,并穿出避让部;线圈出线限位组件,线圈出线限位组件包括抵压结构、连接结构和限位盖板,抵压结构包括抵压部,抵压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限位盖板通过连接结构与抵压结构相连,限位盖板通过连接结构驱动抵压部抵压线圈内出线的根部,且线圈位于线圈放置组件和限位盖板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在加工的时候,线圈的内出线的出线位置和出现方向比较难控制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圈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在无线充电设备中必然需要存在能使交变电流转换成交变磁场的部件,而该部件通常为绕制线圈或FPC线圈。
随着技术的进步,对绕制线圈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越来越薄,对线圈的尺寸要求也越来越高。线圈的尺寸想要做到极致的小就需要使用小线径单根线平面绕线方式,使用上述线圈的可以将线圈做的比较薄,尺寸比较小,但是该线圈的内出线比较柔软,比较难控制出线的位置和出线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在加工的时候,线圈的内出线的出线位置和出现方向比较难控制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包括:基座;线圈放置组件,线圈放置组件固定在基座上,线圈放置组件具有避让部;线圈定位组件,线圈定位组件安装在基座上,并穿出避让部;线圈出线限位组件,线圈出线限位组件包括抵压结构、连接结构和限位盖板,抵压结构包括抵压部,抵压结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限位盖板通过连接结构与抵压结构相连,限位盖板驱动抵压部抵压线圈内出线的根部,且线圈位于线圈放置组件和限位盖板之间。
进一步地,抵压结构包括平动板、驱动部和抵压臂,抵压臂和驱动部均位于平动板上,驱动部与连接结构相配合,抵压臂的第一端与平动板相连,抵压臂的第二端伸出避让部,抵压部位于抵压臂的第二端。
进一步地,抵压部为抵压凹槽。
进一步地,抵压凹槽的宽度大于单根线的厚度,小于两根线的厚度。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驱动块,驱动块的背离基座的一侧具有驱动凹槽,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凹槽内,垂直连接杆的轴线的横截面为非圆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盖板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连接杆的横截面包括直线和弧线,直线的两端分别和弧线的两端相连形成封闭平面。
进一步地,基座具有底板和立板,立板固定设置在底板的远离抵压部的一侧,抵压结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弹性抵压在立板和抵压结构之间。
进一步地,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还包括出线固定组件,出线固定组件包括枢转架和线夹结构,线夹结构安装在枢转架上,枢转架可转动地安装在线圈放置组件上,枢转架具有夹线位置和收纳位置。
进一步地,枢转架包括两个侧杆和连接块,两个侧杆的第一端分别与线圈放置组件的两侧可转动地连接,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杆的第二端相连,连接块具有容纳凹槽,线夹结构设置在容纳凹槽内,枢转架处于夹线位置与容纳凹槽开口背离基座相一致。
进一步地,容纳凹槽的中部设置有抵压板,线夹结构包括两个抵压块和两个第二弹性件,各第二弹性件弹性抵压在抵压块和容纳凹槽的端臂之间,两个抵压块分别抵压在抵压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避让部、线圈定位组件、抵压结构和线夹结构均为多个,多个避让部与多个线圈定位组件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避让部与多个抵压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避让部与多个线夹结构一一对应地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线圈加工工装,线圈加工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为上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
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线圈定位组件可以实现线圈绕制形状的定位,线圈位于线圈放置组件上,通过抵压结构可以有效地限制线圈的内出线的根部,即线圈的内出线的出现方向和出现位置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限位盖板和线圈放置组件配合可以对线圈进行限位。限位盖板通过连接结构带动抵压结构,这样有效地实现了对线圈的限位和线圈的内出线的限位的联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圈在加工的时候,线圈的内出线的出线位置和出现方向比较难控制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抵压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出线固定组件打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抵压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抵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基座;11、底板;12、立板;20、线圈放置组件;21、避让部;30、线圈定位组件;40、线圈出线限位组件;41、抵压结构;411、平动板;412、驱动部;413、抵压臂;414、抵压凹槽;42、连接结构;43、限位盖板;50、出线固定组件;51、枢转架;511、容纳凹槽;52、线夹结构;521、抵压块;522、第二弹性件;53、抵压板;100、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包括:基座10、线圈放置组件20、线圈定位组件30和线圈出线限位组件40。线圈放置组件20固定在基座10上,线圈放置组件20 具有避让部21。线圈定位组件30安装在基座10上,并穿出避让部21。线圈出线限位组件40包括抵压结构41、连接结构42和限位盖板43,抵压结构41包括抵压部,抵压结构41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10上,限位盖板43通过连接结构42与抵压结构41相连,限位盖板43通过连接结构42 驱动抵压部抵压线圈内出线的根部,且线圈位于线圈放置组件20和限位盖板43之间。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线圈定位组件30可以实现线圈绕制形状的定位,线圈100位于线圈放置组件20上,通过抵压结构41可以有效地限制线圈100的内出线的根部,即线圈100 的内出线的出现方向和出现位置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限位盖板43和线圈放置组件20配合可以对线圈100进行限位。限位盖板43通过连接结构42带动抵压结构41,这样有效地实现了对线圈100的限位和线圈100的内出线的限位的联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圈100在加工的时候,线圈100的内出线的出线位置和出现方向比较难控制的问题。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抵压结构41包括平动板411、驱动部 412和抵压臂413,抵压臂413和驱动部412均位于平动板411上,驱动部412与连接结构42相配合,抵压臂413的第一端与平动板411相连,抵压臂413的第二端伸出避让部21,抵压部位于抵压臂413的第二端。上述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平动板411为两个,每个平动板411上设置有驱动部412和抵压臂413,各平动板411分别对应避让部21,避让部21为两个。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抵压部为抵压凹槽414。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操作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至图10所示,抵压凹槽414的宽度大于单根线的厚度,小于两根线的厚度。这样避免了抵压凹槽414内同时容纳两根线,导致线圈100的根部出线出现弯折,控制出线位置失效等问题。此处线的厚度为垂直线的延伸方向的截面的最小边,如果线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此处的厚度为直径。抵压凹槽414的开口朝向最邻近的线圈100的一侧,抵压凹槽414的开口具有导向弧面。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部412包括驱动块,驱动块的背离基座10的一侧具有驱动凹槽,连接结构42包括连接杆,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在驱动凹槽内,垂直连接杆的轴线的横截面为非圆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盖板43固定相连。这样可以通过驱动凹槽内壁与连接杆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进而调整对线圈100的内出线的抵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非圆面可以为椭圆形,半圆形,抛物线形成的平面等,本实施例为一侧边为直线一侧边为弧线,弧线的两端和直线的两端相连形成封闭截面,本实施例的非圆面为半圆面,这样的结构加工方便,操作是规律性较强,容易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盖板43具有与连接杆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安装孔,即安装孔为半圆形,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限位盖板43与连接杆之间不会出现相对位移。限位盖板43具有抵压位置和收纳位置,连接杆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线圈放置组件20具有圆形过孔,连接杆的上述结构保证了与圆形过孔配合的紧密度比较好。
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横截面包括直线和弧线,直线的两端分别和弧线的两端相连形成封闭平面。上述结构加工方便,操作规律性较强。当不抵压线圈100的时候,连接杆的弧面接触,此时连接杆对抵压结构41的作用力大于第一弹性件对抵压结构41的弹性力。当抵压结构41抵压线圈100的时候,连接杆的平面与抵压凹槽的内壁接触,这时第一弹性件对抵压结构41施加弹性作用力,推动抵压结构41一直紧贴连接杆的外壁,连接杆至立板12之间的距离减小,这样抵压结构41向前移动抵压线圈100。上述结构通过限位盖板43、连接杆和抵压结构41之间的联动,很好的实现了限位盖板43对线圈100的整体限位,抵压臂413对线圈100的内出线的抵压。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盖板43具有定位孔,线圈放置组件20上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远离基座10的一端为锥形,这样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的时候,不仅仅能够实现平面上的定位,而且能够实现限位盖板43与线圈放置组件20之间距离的定位。上述结构可以避免限位盖板43对线圈100的作用力较大,导致线圈100损坏,并且能够有效防止线圈出线错位、松散等问题。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基座10具有底板11和立板12,立板12固定设置在底板11的远离抵压部的一侧,抵压结构4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弹性抵压在立板 12和抵压结构41之间。上述结构设置紧凑,操作方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底板11和立板1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或者粘接在一起等。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还包括出线固定组件 50,出线固定组件50包括枢转架51和线夹结构52,线夹结构52安装在枢转架51上,枢转架51 可转动地安装在线圈放置组件20上,枢转架51具有夹线位置和收纳位置。出线固定组件50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线圈100的出线的限定。枢转架51的设置有利于对线夹结构52的保护,节省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的空间。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枢转架51包括两个侧杆和连接块,两个侧杆的第一端分别与线圈放置组件20的两侧可转动地连接,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杆的第二端相连,连接块具有容纳凹槽511,线夹结构52设置在容纳凹槽511内,枢转架51处于夹线位置与容纳凹槽511开口背离基座10相一致。上述结构设置紧凑,避免了干涉,使得整体装置的重量较轻。连接块可以为杆状结构,该连接块上设置有两个容纳凹槽511,两个容纳凹槽分别对应两个避让部21。
需要说明的是,当枢转架51处于夹线位置时,容纳凹槽511的开口朝上,当枢转架51处于收纳位置时,容纳凹槽511的开口朝下,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线夹结构52,便于运输,使得结构紧凑。容纳凹槽511的侧壁具有容纳间隙,出线可以穿过该容纳间隙与线夹结构52相配合,容纳凹槽511的另一侧没有侧壁,这样可以有效地避让线圈100的出现。容纳间隙的宽度与单根线圈的厚度相适配。
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槽511的中部设置有抵压板53,线夹结构52包括两个抵压块521和两个第二弹性件522,各第二弹性件522弹性抵压在抵压块521 和容纳凹槽511的端臂之间,两个抵压块521分别抵压在抵压板53的两侧。上述的线夹结构52 容易操作,当需要夹线的时候,通过外力推动抵压块521,抵压块521和抵压板53之间具有间隙,将线圈100的出线放入抵压块521和抵压板53之间,通过抵压块521和抵压板53配合实现对线圈100的出线的抵压。
需要说明的是,枢转架51处于收纳位置时,枢转架51和基座10通过磁性固定,该固定也可以为基座10上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磁性物质。枢转架51和基座10之间的固定可以避免当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在转运的时候,出线振动等问题。枢转架51和基座10之间通过磁性固定的方式,操作效率较高,结构简洁。如图1中枢转架51和基座10上均设置有磁铁,图中标有N和S的位置处。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避让部21、线圈定位组件30、抵压结构41 和线夹结构52均为多个,多个避让部21与多个线圈定位组件30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避让部 21与多个抵压结构41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避让部21与多个线夹结构52一一对应地设置。上述结构的操作效率较高,不需要对一个线圈设置一台装置,减少了加工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放置组件20包括线圈放置平台,枢转架51可转动地安装在线圈放置平台的两侧面,线圈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为平面。线圈放置组件20与基座10之间具有固定卡扣,固定卡扣可以通过外力进行掰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线圈加工工装。线圈加工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为上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0);
线圈放置组件(20),所述线圈放置组件(20)固定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线圈放置组件(20)具有避让部(21);
线圈定位组件(30),所述线圈定位组件(30)安装在所述基座(10)上,并穿出所述避让部(21);
线圈出线限位组件(40),所述线圈出线限位组件(40)包括抵压结构(41)、连接结构(42)和限位盖板(43),所述抵压结构(41)包括抵压部,所述抵压结构(41)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10)上,所述限位盖板(43)通过所述连接结构(42)与所述抵压结构(41)固定相连,所述限位盖板(43)驱动所述抵压部抵压线圈的内出线的根部,且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线圈放置组件(20)和所述限位盖板(4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结构(41)包括平动板(411)、驱动部(412)和抵压臂(413),所述抵压臂(413)和所述驱动部(412)均位于所述平动板(411)上,所述驱动部(412)与所述连接结构(42)相配合,所述抵压臂(413)的第一端与所述平动板(411)相连,所述抵压臂(413)的第二端伸出所述避让部(21),所述抵压部位于所述抵压臂(413)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为抵压凹槽(4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凹槽(414)的宽度大于单根线的厚度,小于两根线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412)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背离所述基座(10)的一侧具有驱动凹槽,所述连接结构(42)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驱动凹槽内,垂直所述连接杆的轴线的横截面为非圆面,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盖板(43)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包括直线和弧线,所述直线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弧线的两端相连形成封闭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0)具有底板(11)和立板(12),所述立板(1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1)的远离所述抵压部的一侧,所述抵压结构(41)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压在所述立板(12)和所述抵压结构(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还包括出线固定组件(50),所述出线固定组件(50)包括枢转架(51)和线夹结构(52),所述线夹结构(52)安装在所述枢转架(51)上,所述枢转架(5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线圈放置组件(20)上,所述枢转架(51)具有夹线位置和收纳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架(51)包括两个侧杆和连接块,所述两个侧杆的第一端分别与线圈放置组件(20)的两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杆的第二端相连,所述连接块具有容纳凹槽(511),所述线夹结构(52)设置在所述容纳凹槽(511)内,所述枢转架(51)处于夹线位置与所述容纳凹槽(511)开口背离所述基座(10)相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凹槽(511)的中部设置有抵压板(53),所述线夹结构(52)包括两个抵压块(521)和两个第二弹性件(522),各所述第二弹性件(522)弹性抵压在所述抵压块(521)和所述容纳凹槽(511)的端臂之间,所述两个抵压块(521)分别抵压在所述抵压板(53)的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21)、所述线圈定位组件(30)、所述抵压结构(41)和所述线夹结构(52)均为多个,所述多个避让部(21)与所述多个线圈定位组件(30)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多个避让部(21)与所述多个抵压结构(41)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多个避让部(21)与所述多个线夹结构(52)一一对应地设置。
12.一种线圈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加工工装包括工装主体和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所述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7051.5U CN218548168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7051.5U CN218548168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548168U true CN218548168U (zh) | 2023-02-28 |
Family
ID=85273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67051.5U Active CN218548168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548168U (zh) |
-
2022
- 2022-09-27 CN CN202222567051.5U patent/CN2185481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61411B1 (ko) | 박형 이차 전지용 충방전 시험 장치의 척 기구 | |
US20090101611A1 (en) | Hanging module for holding workpieces | |
CN210038293U (zh) | 镜头驱动机构 | |
CN111999963B (zh) | 镜头模组 | |
CN218548168U (zh) |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 |
CN115394536A (zh) | 固定线圈出线的装置和线圈加工工装 | |
CN210461874U (zh) | 一种电磁阀控制装置 | |
CN218309863U (zh) | 用于等离子清洗的电芯夹紧机构 | |
CN217444356U (zh) | 载台机构 | |
CN216598376U (zh) | 一种软导线整形组装设备 | |
CN216210160U (zh) | 一种镜头对焦装置及摄像模组 | |
CN212268767U (zh) | 上料机构 | |
CN217768460U (zh) | 一种电池模组装配挤压工装 | |
CN213259530U (zh) | 用于烟盒的夹持装置 | |
CN211791757U (zh) | 镜头对焦装置、摄像模块和电子设备 | |
CN209736924U (zh) | 一种热熔装夹机构 | |
CN101728919B (zh) | 弹片弯折装置及弹片弯折方法 | |
CN217883464U (zh) | 一种物联网路由器的智能固定设备 | |
CN212831415U (zh) | 机械手 | |
CN216967592U (zh) | 链带装配组件 | |
CN220397048U (zh) | 电子设备支撑架 | |
CN220145083U (zh) | 定位机构、焊接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 |
CN218016907U (zh) | 喇叭夹紧装置以及喇叭组装设备 | |
CN218785510U (zh) | 定位组装机构 | |
CN219357734U (zh) | 金属线材的立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