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8688U -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8688U
CN218528688U CN202221799660.7U CN202221799660U CN218528688U CN 218528688 U CN218528688 U CN 218528688U CN 202221799660 U CN202221799660 U CN 202221799660U CN 218528688 U CN218528688 U CN 2185286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irator
neuroendoscopy
bracket
support
gu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96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敏
刘广存
查正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996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86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86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86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其神经内镜支架上贯通有神经内镜腔体、上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指环;其吸引器支架上贯通有吸引器腔体、下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钩形杆,钩形杆的自由端弯折为矩形套环,吸引器定位套筒、矩形套环分布于吸引器支架的两端;其神经内镜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导向槽,导向槽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形,沿截面方向,导向槽的根部直径大于开口部起始部位间隙;还包括一端与导向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吸引器支架固定连接的连接装置。借助于本装置,医生能以单手对神经内镜、吸引器进行把控,并可实现两个器械的相对位移。

Description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神经内镜、吸引器相对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外科经鼻腔入路神经内镜手术中,大多数中国神经外科医生都是左手持神经内镜(起照明放大深部术野作用),右手持操作器械(如吸引器,双极电凝及其他显微器械等)。在精细操作步骤时,则需要由助手持神经内镜,主刀左手改持吸引器右手持其他显微器械,即所谓的“双人三手三器械”。但由于鼻腔空间有限,如果助手操作不熟练或配合不默契,经常会出现鼻腔内器械相互干扰及手术过程不连贯、甚至误伤重要结构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国神经外科医生Sebastien Froelich教授,从中国传统的筷子持法中得到启发,发明了一种单手把持两种器械的手法,可以让术者单手同时把持并操作神经内镜和吸引器,做到“单人双手三器械”,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现已广泛被全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认可并推广使用。这种单手把持两种器械的手法称为“筷式把持技术chopstickstechnique”。
对于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脑室出血手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法是经透明鞘筒神经内镜下清除血肿,操作方法为助手或气动臂持神经内镜,主刀左手持吸引器,右手持双极电凝,在直径约1.5公分的透明鞘筒内进行血肿清除及止血操作。但该种做法常见主刀及助手操作不同步、神经内镜与其他器械相互干扰、手持或气动臂持内镜镜体遮挡主刀手术视野、甚至误伤深部脑组织等问题。透明鞘筒类似鼻腔形状,为手术器械提供手术通道,如能将经鼻腔手术的筷式把持技术应用到经透明鞘筒的脑室出血手术中,则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筷式把持技术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容易掌握,熟练操作要求一定的学习曲线,且单手把持两样器械存在器械滑脱及摆动误伤深部脑组织风险。另一方面,在经鼻腔手术中,筷式把持技术需通过将吸引器末端支撑在鼻腔内质硬骨性结构上,同时利用左手诸指调整内镜和吸引器的相对位置,来达到不同的操作需求及暴露需要;但在脑室手术中,柔软易碎的脑组织不可能用于支撑吸引器进行位置调整。
因此,发明一种装置,可以单手把持两样器械,可使两器械具备相对安全稳定的状态,降低手关节疲劳,利用手指活动就可轻松控制吸引器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借助于该装置辅助,医生能以单手对神经内镜、吸引器进行把控,并可实现两个器械的相对位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包括神经内镜支架、吸引器支架,所述神经内镜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神经内镜腔体,所述神经内镜支架的末端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神经内镜腔体同轴的神经内镜定位套筒,所述神经内镜定位套筒上螺纹连接有神经内镜定位螺母;所述神经内镜支架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指环;
所述吸引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吸引器腔体,所述吸引器支架上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吸引器腔体同轴的吸引器定位套筒,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上螺纹连接有吸引器定位螺母;
所述吸引器支架的下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钩形杆,所述钩形杆的自由端弯折为矩形套环,所述矩形套环所在面垂直于所述吸引器支架的长轴,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矩形套环分布于所述吸引器支架的两端;
所述神经内镜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形,沿截面方向,导向槽的根部直径大于开口部起始部位间隙;
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导向槽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引器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片式弹簧,所述片式弹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上导杆、下导杆,所述上导杆、下导杆互相平行,所述上导杆、下导杆的直径大于所述片式弹簧的厚度;
所述导向槽的根部与所述上导杆匹配;所述导向槽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上导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的长度;
所述吸引器支架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型,所述定位槽的根部与所述下导杆匹配,所述定位槽的“=”字型开口部与所述片式弹簧匹配。
在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槽的轴线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的轴线相偏离。
作为实施方式之二,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设置在吸引器支架上的“7”字型连杆,所述“7”字型连杆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匹配的导向杆。
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的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吸引器支架的轴线偏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体现在:A、可实现单手把控神经内镜、吸引器,两个器械轴向可调节间距,径向可相对旋转;主要用大拇指控制位移,同时能兼顾控制吸引器吸力;操作简单、定位精确;具备临床使用条件。B、通过更换定位螺母规格,可适配不同直径神经内镜杆身、吸引器杆身。C、本实用新型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主体可用塑胶材料制备,量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 是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与片式弹簧3配合过程剖视图;
图4是图2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可见,本装置用于神经内镜4、吸引器5的配合使用。所述神经内镜4前端设置有神经内镜杆身40,后端设置有镜头;所述吸引器5前端设置有吸引器杆身50,后端设置有吸引器手柄51,吸引器手柄51的下端面中部带有透气孔(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可见,本实施例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包括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神经内镜腔体10,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末端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神经内镜腔体10同轴的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所述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上螺纹连接有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指环13;
所述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的根部直径与所述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匹配,其梢部直径与神经内镜的杆身匹配;当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的根部螺纹连接于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上时,其梢部对神经内镜杆身形成限制。
所述吸引器支架2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吸引器腔体20,所述吸引器支架2上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吸引器腔体20同轴的吸引器定位套筒21,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21上螺纹连接有吸引器定位螺母22;
所述吸引器定位螺母22的根部直径与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21匹配,其梢部直径与吸引器的杆身匹配;当吸引器定位螺母22的根部螺纹连接于吸引器定位套筒21上时,其梢部对吸引器杆身形成限制。
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下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钩形杆23,所述钩形杆23的自由端弯折为矩形套环230,所述矩形套环230所在面垂直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长轴,所述矩形套环230纵轴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纵轴平行;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21、矩形套环230分布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两端;
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形,沿截面方向,导向槽14的根部直径大于开口部起始部位间隙;
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导向槽14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引器支架2固定连接。连接装置至少提供两个功能,一是使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带动附件沿轴向相对位移;二是使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带动附件沿径向相对旋转。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片式弹簧3,所述片式弹簧3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上导杆30、下导杆30’,所述上导杆30、下导杆30’互相平行,所述上导杆30、下导杆30’的直径大于所述片式弹簧3的厚度;
所述导向槽14的根部与所述上导杆30匹配,以使上导杆30限位于导向槽14内,同时片式弹簧3又能绕上导杆30旋转。
所述导向槽14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上导杆30的长度,以使上导杆30能在导向槽14内平移;所述导向槽14的延伸长度小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长度,即导向槽14的两端被神经内镜支架1的两侧壁封闭,从而防止导向槽14与神经内镜支架1脱离。从便于生产的角度出发,可以先在神经内镜支架1上加工一个一端封闭、一端贯通的导向槽14,上导杆30装配后再以堵头封闭导向槽14。
如图3可见,所述吸引器支架2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定位槽24,所述定位槽24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型,所述定位槽24的根部与所述下导杆30’匹配,所述定位槽24的“=”字型开口部与所述片式弹簧3匹配;具体而言,定位槽24的“=”字型开口部开口宽度与所述片式弹簧3宽度相等,“=”字型开口部的开口高度与所述片式弹簧3的厚度相等;即,片式弹簧3的一端通过下导杆30’卡接于定位槽24内。
以上结构使得所述片式弹簧3通过其上导杆30与所述导向槽14活动连接,所述片式弹簧3通过其下导杆30’与所述定位槽24固定连接。
优选的,在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槽14的轴线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轴线相偏离,偏离角度为1~3°;此种结构,使得神经内镜杆身40、吸引器杆身50不平行,两者梢部间距小于根部间距,即两者配合形成筷子夹物体的姿态,有利于提高手术过程中切除物吸引效率。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
A、准备神经内镜4、吸引器5各一套,消毒备用;
B、神经内镜杆身40插入神经内镜腔体10,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配合完成定位;
所述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的根部直径与所述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匹配、梢部直径与所述神经内镜杆身40匹配,其梢部直径小于等于根部直径;由于神经内镜杆身40具备多种规格,本实用新型中,预制多个根部直径相同、梢部直径不同的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以适应不同杆身直径的神经内镜4定位需要。
C、吸引器杆身50套入吸引器腔体20,吸引器手柄51套入矩形套环230,此过程应注意,吸引器手柄51的下端面中部透气孔向下以便于大拇指控制;吸引器手柄51的前端面与吸引器支架2的根部端面互相贴紧;然后通过吸引器定位套筒21与吸引器定位螺母22配合完成吸引器定位;所述钩形杆23在吸引器支架2长度方向具备适当的延伸长度以保证手指能与吸引器手柄51及透气孔接触。
所述吸引器定位螺母22梢部直径小于等于根部直径;同样制备多个根部直径相同、梢部直径不同的吸引器定位螺母22以便装配。
以上步骤B、C配合过程中,还应注意使神经内镜杆身40、吸引器杆身50在其梢部形成合适的间距配合。
使用过程:
D、左手操控,大拇指在下套入钩形杆23,指腹与所述吸引器手柄51中端的透气孔贴紧;此时,钩形杆23、吸引器手柄51、矩形套环230互相配合形成封闭环,大拇指定位稳定,操作便利;左手中指或无名指套入上指环13;此时神经内镜杆身40、吸引器杆身50沿水平向形成筷子状态;左手其余手指配合把持,右手操控电凝器械等装置;
E、术中可进行以下操控:
E1、前后位移:左手大拇指前后位移,上导杆30相对于导向槽14前后位移,吸引器杆身50末梢相对神经内镜杆身40沿前后向位移;
E2、相对旋转:左手大拇指屈伸,上导杆30相对于所述导向槽14绕轴自转,片式弹簧3、吸引器支架2同步自转,吸引器杆身50相对于神经内镜杆身40旋转;
E3、间距调节:左手五指同时用力捏合,片式弹簧3自由端被压缩,神经内镜杆身40、吸引器杆身50之间的平行间距相应压缩;捏合力释放时,片式弹簧3中端的弯曲部以其弹性驱动片式弹簧3复位。
E4、吸力控制:左手大拇指指腹压紧吸引器手柄51下端面透气孔时,吸引器5吸力加大,释放时,吸引器5吸力减小。
以上操控均由左手实现,并可互相配合,充分适应手术要求。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较,本实施例有以下区别:一、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之间的连接装置与实施例一不同。具体而言,连接装置一体成型的设置在吸引器支架2上,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生产过程。二、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夹角形成装置不同。具体而言,导向槽14与神经内镜支架1轴线平行,而连接件上的导向杆设置有夹角。三、导向槽14封闭方式不同,具体而言,导向槽14的一端完全贯通,并配合堵头进行封闭,从而便于装配。
如图5、图6可见,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设置在吸引器支架2上的“7”字型连杆26,所述“7”字型连杆26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4匹配的导向杆260。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14的一端完全贯通神经内镜支架1,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槽14贯通部位匹配的堵头15。
如图6可见,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14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杆260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轴线偏离,偏离角度为1~3°,以使神经内镜杆身40、吸引器杆身50在其末梢形成适当夹角。
本实施例的装配过程:
A、同实施例一步骤A;
B、导向杆260从导向槽14开口端插入,然后以堵头15封闭导向槽14;神经内镜杆身40插入神经内镜腔体10,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配合完成定位;
C、吸引器杆身50套入吸引器腔体20,吸引器手柄51套入矩形套环230;吸引器定位套筒21与吸引器定位螺母22配合完成吸引器杆身定位。
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同实施例一步骤D。
本实施例的术中操控:
E1、前后位移:左手大拇指前后位移,导向杆260相对于导向槽14前后位移,吸引器杆身50末梢相对神经内镜杆身40沿前后向位移;
E2、相对旋转:左手大拇指屈伸,导向杆260相对于所述导向槽14绕轴自转,吸引器支架2同步自转,吸引器杆身50相对于神经内镜杆身40旋转;
手术过程中,同样可通过吸引器手柄51下端的孔控制吸引器吸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仍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包括神经内镜支架(1)、吸引器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神经内镜腔体(10),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末端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神经内镜腔体(10)同轴的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所述神经内镜定位套筒(11)上螺纹连接有神经内镜定位螺母(12);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上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上指环(13);
所述吸引器支架(2)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吸引器腔体(20),所述吸引器支架(2)上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吸引器腔体(20)同轴的吸引器定位套筒(21),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21)上螺纹连接有吸引器定位螺母(22);
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下端一体成型的设置有钩形杆(23),所述钩形杆(23)的自由端弯折为矩形套环(230),所述矩形套环(230)所在面垂直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长轴,所述吸引器定位套筒(21)、矩形套环(230)分布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两端;
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形,沿截面方向,导向槽(14)的根部直径大于开口部起始部位间隙;
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导向槽(14)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吸引器支架(2)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片式弹簧(3),所述片式弹簧(3)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有截面为圆形的上导杆(30)、下导杆(30’),所述上导杆(30)、下导杆(30’)互相平行,所述上导杆(30)、下导杆(30’)的直径大于所述片式弹簧(3)的厚度;
所述导向槽(14)的根部与所述上导杆(30)匹配;所述导向槽(14)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上导杆(30)的长度、小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长度;
所述吸引器支架(2)上沿其长度方向切割有定位槽(24),所述定位槽(24)的根部设置为圆形、开口部设置为“=”字型,所述定位槽(24)的根部与所述下导杆(30’)匹配,所述定位槽(24)的“=”字型开口部与所述片式弹簧(3)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所述导向槽(14)的轴线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轴线相偏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设置在吸引器支架(2)上的“7”字型连杆(26),所述“7”字型连杆(26)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14)匹配的导向杆(26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4)与所述神经内镜支架(1)的轴线平行;所述导向杆(260)与所述吸引器支架(2)的轴线偏离。
CN202221799660.7U 2022-07-13 2022-07-13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Active CN2185286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9660.7U CN218528688U (zh) 2022-07-13 2022-07-13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9660.7U CN218528688U (zh) 2022-07-13 2022-07-13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8688U true CN218528688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7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9660.7U Active CN218528688U (zh) 2022-07-13 2022-07-13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86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40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retinal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
US20190038273A1 (en) Surgical retractor
US5549623A (en) Endodissector surgical instrument
US20020103496A1 (en) Ultrasonic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finger actuator
CN109310518A (zh) 形成用于视网膜下递送治疗剂的进入泡的装置和方法
WO2011089935A2 (ja) 処置具
JPH06269458A (ja) 医療用鉗子
IL117310A (en) Medical linear plant for surgical insertion, operation and removal
JP2016521634A (ja) 眼科手術中の組織操作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技術
US20040186484A1 (en) Small gauge surgical instrument with support device
CN218528688U (zh)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CN115153385A (zh) 神经内镜、吸引器筷式把持装置
JP2005501666A (ja) 網膜血管にカニューレを挿入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548968B1 (ko) 생체 조직을 파지하기 위한 의료 겸자
CN111345938A (zh) 一种玻切套管
JP2016529976A (ja) 腹腔鏡手術用の屈曲先端部
CA2170841C (en) Finger-like laparoscopic blunt dissector device
CN210811958U (zh) 一种眼科显微手术器械
CN212234926U (zh) 一种玻切套管
CN114748763A (zh) 一种介入手术外鞘固定装置
CN219021084U (zh) 一种神经内镜与吸引器固定装置
CN108771788B (zh) 一种前端可弯曲可平直的吸引管
WO2016114903A1 (en) Surgical elevator with suction
CN220002501U (zh) 手术用吸引器
EP2965697A1 (en) Intracorporeal introduction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No. 352, Renmin Road, Yingjiang District, Anqing, Anhui Province, Anhui

Patentee after: ANQING MUNICIPAL Hospital

Address before: Room 305, Unit 3, Building 3, No. 244, Shuangjing Street, Yingjiang District,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246001

Patentee before: Chen M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