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34926U - 一种玻切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玻切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34926U
CN212234926U CN202020505284.0U CN202020505284U CN212234926U CN 212234926 U CN212234926 U CN 212234926U CN 202020505284 U CN202020505284 U CN 202020505284U CN 212234926 U CN212234926 U CN 212234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gical instrument
vitrectomy
magnetic
tube
cannul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528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仁隆
吴艺
雷鹏
唐小娣
林敏�
谭朵
谭仁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No 2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050528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34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34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34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玻切套管,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玻切套管包括:管体,具有插入段和外露段。管体是中空的且管腔被构造为允许所述手术器械和所述吸附件共同通过;磁性体附着固定于外露段和/或夹持体;磁性体被配置为与吸附件通过磁吸附作用提供手术器械在管体的管腔内通过的阻力;软质的夹持体以凸出的形式包覆于外露段的外表面。该玻切套管可以被用于在眼科手术操作中提高操作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玻切套管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玻切套管。
背景技术
玻璃体是填充在眼睛后段的一团透明胶状物质。某些眼科手术中,需要切割玻璃体。玻璃体切割手术过程中,需要伸入许多手术及辅助器械(如玻璃体切割头探针、导光纤维、眼内激光器、笛形针、玻璃体剪刀、视网膜镊、视网膜前膜剥离器等)。
当眼球的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欠透明或/和在玻璃体内的套管针旁边操作时,手术及辅助器械容易从玻璃体内脱出。手术器械的脱出会增加不必要的再次伸入器械的操作。器械在玻璃体后段操作时导致器械头端意外伸入,从而可能引起诸如触碰视网膜、黄斑本身或因对视网膜的过多牵拉而使视网膜脱离等问题。
这将导致手术费时、费力,并且无益于手术的正常进行。遗憾的是,目前并未发现确切有效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改善、甚至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玻切套管。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玻切套管。该玻切套管能够被用于与手术器械配合使用,以进行眼科手术。
其中的手术器械设置有至少两个吸附件,且至少两个吸附件彼此远离布置。玻切套管包括管体、磁性体和夹持体。
其中,管体具有插入段和外露段。管体是中空的且其管腔被构造为允许手术器械和吸附件共同通过。软质的夹持体以凸出的形式包覆于外露段的外表面。磁性体附着固定于外露段和/或夹持体,磁性体被配置为与吸附件通过磁吸附作用提供手术器械在管体的管腔内通过的阻力。
示例中的玻切套管具有磁性体,从而能够提供与特定物体之间的磁性作用力。当手术器械在靠近玻切套管或者在玻切套管中运动时,设置在手术器械的吸附件能够与玻切套管的磁性体发生相互的吸附作用,使手术器械的移动受限而更方便控制,从而可以做到更准确的手术操作且避免操作偏差。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磁性体为长条状或扁条状,且以两个磁极沿管腔径向分布的方式设置。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中,磁性体表面设置有涂层。
涂层对磁性体起到遮盖作用,可以避免磁性体与人体的直接接触。通过对涂层材料的选择可以在一些情况下避免磁性体对人体的不利刺激,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止过强的磁场强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夹持体具有从表面向管体凹陷的凹槽。
凹槽可以增加夹持体表面的粗糙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其与其它操作器械配合的稳定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中,凹槽是环形的。
环形的凹槽可以给出相对更多的供操作的接触表面,从而可以减轻操作难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外露段为金属材质。
金属材料的外露段具有适当的强度和环境耐受程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玻切套管的使用寿命。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管体的内径为0.6mm至0.8mm。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六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中,外露段的长度为1.5mm、插入段的长度为4mm。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术器械设置有两个吸附件,且两个吸附件之间的距离为16mm至21mm。
手术器械中的吸附件的数量并不以两个为限,也可设计多个吸附件(如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个)。当眼球的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构成)欠透明时,设置多个相隔开的吸附件对于一些手术器械(如导光纤维)的进入程度有更好的掌控。此外,对于初学者运用手术器械进行手术练习时的手部姿势管理也有一定帮助。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手术器械包括玻璃体切割头探针、导光纤维、眼内激光器、笛形针、玻璃体剪刀、视网膜镊和视网膜前膜剥离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眼科手术中利用笛形针吸出视网膜前积血的操作示意图;
图2示出了现有眼部手术中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为利用本申请示例的玻切套管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过程中的初步插入玻切头的操作示意图;
图4为利用本申请示例的玻切套管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过程中的完全插入切割头的操作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示例中的一种玻切套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中的另一种玻切套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玻切套管的端面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眼球;101-笛形针;102-套管针;103-导光纤维;104-灌注导管;105-玻切头;200-玻切套管;201-玻切头;203-中端;204-头端;205-吸附件;300-管腔;301-插入段;302-外露段;303-磁性体;303a-磁性条;304-夹持体;305-夹持体凹槽;306-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玻璃体切割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其不需要在眼球上做大切口,而是使用套管针穿刺白眼球。利用套管针可以建立手术所需通道,这样的通道可以为0.5毫米直径的通孔。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利用不同数量的套管针建立多个通道。这些通道能够供手术器械进入玻璃体腔,以便进行手术。当套管针拔除后,眼球能够自行封闭,不需要缝合,因而创伤很小。
示例性地,图1示出了目前眼部手术中用笛形针101吸出视网膜前积血的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眼球100穿刺有导光纤维103、笛形针101以及套管针102。其中,套管针102提供通道,供笛形针101通过套管针102进入到玻璃体内部,并通过头端吸取视网膜前积血。
示例性地,图2示出了目前眼部手术中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操作示意图,图中未绘出套管针102。如图所示,眼球100穿刺有导光纤维103、灌注导管104以及玻切头105。其中,玻切头105进入到玻璃体内部,并通过头端对玻璃体进行切割操作。玻璃体切割机是一台如冰箱大小的仪器,功能包括切割、抽吸、灌注和照明。玻璃体切割机连接有很多通道,包括玻切头所在的管道、光导纤维、气液交换管等多个管道。
为了避免对眼球各个器官、组织的伤害、刺激,这些操作对精度的要求较高。然而,在眼部手术中,鉴于特殊的生理结构特点,在一些情况下,将导致手术的难度加大。例如,屈光间质欠透明(如角膜瘢痕或水肿、晶状体混浊、人工晶状体偏位等)、瞳孔不规则或不能完全散大、在玻切套管旁操作。在诸如此类的情况下,穿刺入玻璃体内的器械容易脱出。尤其对于已出现老花眼的手术医生(常指大于40岁的手术医生)或/和手术室的照明不佳(眼玻璃体手术中需看清眼底情况而常常关闭手术室的照明)等情况,会明显增加不必要的再次伸入器械的操作。
发明人在实践中经过研究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手术器械的操作空间小、精度要求高,导致套管针与手术器械支架内的配合难度很大,从而导致手术器械不能被精准地操作。具体而言,手术器械能够高自由度地相对于套管针运动,即手术器械的灵活度太高而导致其不易被掌握。
因此,发明人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手术器械与套管针之间的运动耦合度。就发明人所知,目前并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以解决手术器械与套管针的相互配合问题。
有鉴于此,经过研究,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可行解决方案——通过降低手术器械相对于套管针的运动灵活度,以此提高操作者对手术器械的掌握程度。示例中,选择增强手术器械和套管针之间的相对作用力,从而起到“牵制”手术器械的作用。具体而言,示例中以磁性吸附的形式使手术器械与套管针发生某种程度上的“联动”。由于实际手术中,套管针是相对稳定地静止附着在眼球壁,因此,当两者存在联动时,就可以相对稳定姿态的套管针约束手术器械的运动,从而降低其灵活度和自由度,提醒手术者以更加谨慎的方式操作手术器械,并减少意外触碰周围组织及意外脱离套管针的风险,最终使手术器械更易于被掌控和操作。
因此,在本申请中,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套管针(以下将以玻切套管进行描述),其用于与手术器械配合使用。作为与改进型的套管针相适应的方案,手术器械也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中,手术器械包括但不限于玻璃体切割头探针、导光纤维103、眼内激光器、笛形针、玻璃体剪刀、视网膜镊和视网膜前膜剥离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作为适应性的调整,手术器械设置有至少两个吸附件,且至少两个吸附件彼此远离布置。
例如,手术器械可以设置两个吸附件,两个吸附件分别位于手术器械的头部和中部。其中,手术器械的头部是其主要的功能和操作部位;手术器械达到预期的手术位置时(即头部抵达如切割玻璃体后段(许多患者玻璃体后段与视网膜连接紧密,常常需要耗费手术者更多的精力)的位置),手术器械的中部是与玻切套管相接触、位置上相互配合的部分。因此,该两个吸附件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价于正常人的眼轴长度。例如手术器械设置有两个吸附件,且两个吸附件之间的距离为16mm至21mm,而眼轴的长度通常为23mm。示例性地,手术及辅助器械(如笛形针)头端(前4mm)和中后端(20mm~25mm,正常人眼轴长度约23mm)为可磁化的材质(如钨碳钢),所以两个吸附件之间的距离应该是16~21mm。
对于手术器械可以设置多于两个的吸附件的示例,手术器械除了包括上述两个位置的吸附件之外,其还包括位于该两个位置之间的一个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吸附件。
示例性地,作为设置有两个吸附件的实例,手术器械可以选择为玻切头201,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眼球100通过玻切套管200建立操作通道,玻切头201通过玻切套管200插入到玻璃体内。玻切头201的头端204(头部)位置设置有吸附件205,玻切头201的中端203(中部)设置吸附件205。在示例中,以玻切头201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但是对于其他类型的手术器械或者辅助器械(如导光纤维或者如称为导光管、笛形针,等等)而言,该示例所表达内容具有相同的适用性。
需要指出的是,设置于手术器械/辅助器械的吸附件是可以与磁铁产生磁力作用的物体,其可以是磁铁或者其他能够被磁铁磁吸附的物体,例如铁皮、铁涂层或磁铁涂层或钨碳钢膜,等等。可以理解的是,手术器械不需要产生磁吸附作用的部分或区域(如头端至中端之间的部分)可以采用如塑料、玻璃、钛合金等眼科手术中要求的材料制作。该吸附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在手术器械上,例如精密焊接(微束等离子弧焊、激光焊接)。
由此,设置于玻切头201的两个吸附件205作为其可磁化区域,在接近磁铁或磁性材料(即磁性物体)时可与之发生磁力吸附作用。
在本申请示例中,磁性物体由玻切套管200提供。以下将就示例中的玻切套管200进行详尽的说明,其结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
玻切套管200包括管体306、夹持体304以及磁性体303。其中,管体306构成玻切套管200的主要部分,夹持体304和磁性体303则均依附于管体306固定。通过玻切套管200的管体306可以提供一个供各种手术器械/辅助器械移动(伸入到眼球内)的通道。夹持体304则用于供操作(如夹持)玻切套管200;磁性体303用以向手术器械提供约束,使手术器械的运动更可控。
管体306整体上呈柱状结构,因此可以是圆柱体或椭圆柱体,等等。管体306还是中空的,因此,管体306具有管腔300,且该管腔300可以作为允许手术器械和吸附件共同通过以进出眼球的通道。
从使用状态和功能上而言,管体306大致可以被区分为两部分,即插入段301和外露段302。其中插入段301是插入到眼球内(如眼球壁,眼球结膜和巩膜)的结构;外露段302是暴露在眼球之外的结构。管体306整体可以采用一种材料制作,通过一体成型方式进行加工,如图5所示。或者,管体306的插入段301和外露段302分别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如图6所示。管体306采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的示例如插入段301为钛合金、外露段302为医用不锈钢,且两者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方式外露段302为金属材质。
管体306的长度可以根据手术需要进行设计,并不需要被特别地限定。一般地,其长度可以是5mm、6mm等等,以至少能够通过眼球壁,且稳定的固定于眼球壁为限。其中插入段301和外露段302的长度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进行选择性的调整,但是,通常地,插入段301的长度大于外露段302的长度。例如,外露段302的长度(D1)为1.5mm、插入段301的长度(D2)为4mm。管体306的管腔300的尺寸以内径限定,并且示例性地,管体306的内径为0.6mm至0.8mm。例如,当管体306的内径为0.6mm时,可以插入的器械尺寸为27G(Gauge);当管体306的内径为0.7mm时,可以插入的器械尺寸为25G;当管体306的内径为0.8mm时,可以插入的器械尺寸为23G。
夹持体304选择为软质材料制作,例如弹性树脂、硅胶等等。因此,夹持体304可以被稳定地夹紧而固定且不易损坏。同时,基于方便操作考虑,夹持体304以凸出的形式包覆于外露段302的外表面。换言之,管体306在外露段302通过设置夹持体304而从外形上呈现大直径区域(涨大部)。进一步地,夹持体304还可以选择具有适当的颜色以便提高可识别性。颜色可以通过在夹持体304中添加颜料或者固定着色条等方式实现。
夹持体304可以通过医用胶水粘结的方式固定在管体306的外露段302。或者夹持体304被选择为弹性硅胶材料制作的管状套,且其内径小于管体306的外露段302的外径,因此,管状套可以套接形式而固定在管体306。此外,夹持体304还可以设置夹持体凹槽305,该夹持体凹槽305从夹持体304的表面向管体306凹陷。夹持体凹槽305可以提高对夹持体304的可操作性。从结构上而言,夹持体凹槽305可以是环形的如圆环或椭圆环或矩形环等等;或者,夹持体凹槽305是一个环段。夹持体凹槽305的形状可以从其断面形状被限定,例如其断面为梯形或矩形或弧形,等等。进一步地,还可以对夹持体凹槽305的分布方式进行调整。例如,对于环形的夹持体凹槽305而言,其与管体306的断面平行或者与管体306大致同轴。
由此,在眼科手术中,利用该玻切套管200构建手术器械的活动通道时,插入段301可以刺入到眼球内,而夹持体304则可以外露于眼球外并可以限制管体306进一步伸入到眼球内。
磁性体303是作为提供磁力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手术器械运动的部件被提供。磁性体303被配置为与吸附件205通过磁吸附作用提供手术器械在管体306的管腔300内通行的阻力。磁性体303可以附着固定于外露段302或者夹持体304或者同时设置在外露段302和夹持体304。由于磁力可以间接地与其它物体相互作用,因此,磁性体303并不必需与手术器械接触或直接相对。磁性体303的数量可以一个或多个,根据设计需要自行选择,而无特别的限定。
基于此,并考虑磁性体303的固定,磁性体303可以直接嵌入到夹持体304中,例如卡接于夹持体304的夹持体凹槽305内,例如排列到玻切套管的一个侧壁的凹槽中。或者磁性体303是作为涂覆层附着在外露段302表面,如图5所示。或者,磁性体303沿管体306的径向,从夹持体304插入直至与管体306的外露管接触。示例性地,磁性体还可以长条状或扁条状或球状或椭球状形式构造,从而形成磁性条303a,且以两个磁极沿管腔300径向分布的方式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磁性条303a还可以选择一个磁极朝向管腔,另一个磁极朝向管腔外,即磁性条303a沿管腔的径向布置。
作为可选的方案,磁性体303表面设置有涂层。涂层可以对磁性体303起到包覆、遮蔽的作用,从而避免由于活性太高的磁性体303(如钕铁硼磁铁)而对眼球造成影响。
磁性体303可以根据管体306的尺寸、夹持体304的尺寸和材质等进行选择。通常地,其磁力被适当地限定,避免太大也避免大小。总体而言,磁性体303可以产生轻微的吸引力,且其吸引力既能引起手术医生的重视,又不至于因吸引力过强影响正常的操作。在正常手术操作时,当手术器械的可磁化部位位于通道内时,与竖条状磁铁相互吸引。但因二者中间隔着金属材质的管体306通道区,所以磁场穿过去使强度被有效限制(削弱)。
在一些情况下,在眼科手术中,当手术器械到达玻切套管200旁时,手术器械的头端与玻切套管200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从而使手术器械的移动阻力增加(还可以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提醒手术医生小心操作,并能减少器械意外脱出的风险。
在眼科手术中,当手术器械头端在眼后部视网膜附近工作时(如玻切头或笛形针吸出眼后段视网膜前积血,如眼内激光器对视网膜病变血管区进行激光治疗,如视网膜前膜剥离器剥除视网膜前增殖膜等),此时手术器械的中端大概位于玻切套管200内(此时二者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从而使手术器械的移动阻力增加(还可以起到引导、定位的作用),提醒手术医生小心操作,并能减少意外触碰视网膜、黄斑本身的风险。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上内容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选择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文中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在不矛盾或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实施方式以及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申请中,常规的设备、装置、部件等,既可以商购,也可以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内容自制。在本申请中,为了突出本申请的重点,对一些常规的操作和设备、装置、部件进行的省略,或仅作简单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玻切套管,用于与手术器械配合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设置有至少两个吸附件,且所述至少两个吸附件彼此远离布置,所述玻切套管包括:
管体,具有插入段和外露段,所述管体是中空的且管腔被构造为允许所述手术器械和所述吸附件共同通过;
软质的夹持体,以凸出的形式包覆于所述外露段的外表面;
磁性体,附着固定于所述外露段和/或所述夹持体,所述磁性体被配置为与所述吸附件通过磁吸附作用提供所述手术器械在所述管体的管腔内通过的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为长条状或扁条状,且以两个磁极沿所述管腔径向分布的方式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表面设置有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体具有从表面向所述管体凹陷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是环形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段为金属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径为0.6mm至0.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段的长度为1.5mm、所述插入段的长度为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设置有两个吸附件,且所述两个吸附件之间的距离为16mm至2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切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包括玻璃体切割头探针、导光纤维、眼内激光器、笛形针、玻璃体剪刀、视网膜镊和视网膜前膜剥离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CN202020505284.0U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玻切套管 Active CN212234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284.0U CN212234926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玻切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284.0U CN212234926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玻切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34926U true CN212234926U (zh) 2020-12-29

Family

ID=73984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5284.0U Active CN212234926U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玻切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349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9314A (zh) * 2021-08-03 2021-10-19 张弛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9314A (zh) * 2021-08-03 2021-10-19 张弛 一种眼科玻璃体切割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540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retinal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
US11234587B2 (en) Multi-layered speculum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same
US1064637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form entry bleb for subretinal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
US10499809B2 (en) Gonioscopic devices
US5275593A (en) Ophthalmic surgery probe assembly
US4047532A (en) Vacuum forcep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EP3209253A1 (en) Internally illuminated surgical probe
TW200835471A (en) Trocar cannula system
CN111345938A (zh) 一种玻切套管
US20240017013A1 (en) Dose clip assembly for syringe
CN212234926U (zh) 一种玻切套管
EP145088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nnulating retinal blood vessels
US20040144673A1 (en) Surgical tray with tubing management feature
CN217066770U (zh) 一种巩膜穿刺套管
US1199848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retinal administration of therapeutic agent
CN212281613U (zh) 一种带吸引功能的针状等离子刀
BR102016020982B1 (pt) Instrumento para cirurgia da catarata e processo para se efetuar um corte circular na cápsul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