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7133U -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7133U
CN218527133U CN202222958550.7U CN202222958550U CN218527133U CN 218527133 U CN218527133 U CN 218527133U CN 202222958550 U CN202222958550 U CN 202222958550U CN 218527133 U CN218527133 U CN 218527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wing
seeding
unit
seed
plant gr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85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森
孙清焕
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nong Mulin Seng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nong Mulin Seng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nong Mulin Seng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nong Mulin Seng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85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7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7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7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其包括:用于分配待播种的种子的播种单元和用于承接播种单元输出的种子的传输单元,播种单元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播种部,播种部为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中的一种或全部,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的播种口以绕转轴转动的方式与传输单元中相应的传送带可分离地活动连接,与播种口连通的缓存仓在相对另一侧连接于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播种管道,播种管道内配置有螺旋叶片,其中,至少在第一播种部的缓存仓靠近播种口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推送杆。

Description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可利用耕地面积在逐年减少。同时,由于传统农业工作条件艰苦,投入产出比较低,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加入,农业人口老龄化严重。传统农业面临严重挑战。
近年来兴起的室内植物工厂,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不受耕地的制约,可以实现在城市高楼甚至戈壁沙漠内的蔬菜种植。同时,植物工厂人工控制程度高,生产环境相对舒适,避免了传统农业中的整地、除草、打药、浇水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对年轻人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植物工厂内的空气、水、肥全部人工控制,没有空气污染以及病虫害的困扰,生产出的蔬菜不含农药及重金属,绿色安全。
目前的室内植物工厂,多采用种植板模式,即在种植床上依次摆放多个种植板,种植板上挖有多列种植孔,蔬菜定植在种植孔上。这种种植模式,种植孔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无法随着蔬菜的生长改变孔距或者行距。这无形中,大大降低了空间利用率,进而降低了单位产量。而且,大部分的植物工厂,自动化程度低,多靠人力来搬运种植设备。
CN108575725B公开了一种室内植物工厂系统,包括种植间、营养液室和控制系统;其中种植间包括播种室、育苗室、栽培室、采收室、清洗室,是植物的种植场所;营养液室放置母液罐、营养液罐、配套的上下水系统,是营养液的调配和控制场所;所述控制系统包括HVAC控制系统、营养液控制系统、LED生长灯照明系统,用于监测和调控植物工厂内部的环境参数以及营养液系统。该发明的自动化程度高,有配套的加卸载装置以及栽培槽传送设备,节省了人力。营养液、环境温湿度、LED补光、CO2气肥等高度自控,节省了人力,也避免了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空间利用率高,种植行距可随着蔬菜的生长调整,相较于常规种植方式,可增加50%的单位面积种植量。
CN211607328U公开了一种快速播种穴盘装置,包括吊架、第一支撑杆、驱动件、滚轮、播种器、外传送带、内传送带和第二支撑杆,吊架的下方设有外传送带和内传送带,内传送带设在外传送带内侧,内传送带与外传送带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内设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数量有多组,每组为两个,两个第一支撑杆抵接内传送带的底壁,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设有用于将内传送带下压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吊架的底部,外传送带上对应第二支撑杆处设有播种器。该实用的有益效果是:实现穴盘播种自动化,且精确地播种,提高播种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播种室通常只适用干燥种子,如将种子拌以化肥、农药、浸泡后便会使得种子不易从播种室中播撒出,进而造成漏播、缺苗、减产的后果。此外,还有部分现有的播种装置配置的提料机也会对湿种子造成伤害。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能够同时适用于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其包括:用于分配待播种的种子的播种单元和用于承接播种单元输出的种子的传输单元,播种单元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播种部,播种部为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中的一种或全部,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的播种口以绕转轴转动的方式与传输单元中相应的传送带可分离地活动连接,与播种口连通的缓存仓在相对另一侧连接于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播种管道,播种管道内配置有螺旋叶片,其中,至少在第一播种部的缓存仓靠近播种口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推送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缓存仓沿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呈渐缩趋势,播种口的开口大小以可调的方式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为由通孔指向对应播种口的方向,以使得种子能够由通孔滚向播种口并基于播种口的开口大小而留存于缓存仓内或从播种口滚出。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的播种管道分别与各自的分料管路连接,分料管路的相对另一端连接于种子分料槽。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种子分料槽内设置有可调位置的分料板,分料板能够将种子分料槽的内部空间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播种部通过分料管路与第一区域连通,第二播种部通过分料管路与第二区域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播种部能够按照相比于第二播种部更接近种子分料槽的方式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能够以分层的方式设置在主体单元的多层结构上,其中,主体单元至少包含用于安装播种单元和传输单元的支撑架。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上设置的转动座通过伸缩杆与主体单元的支撑架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架上以间隔的方式配置有若干喷水头和灯体。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支撑架在设置有第一播种部和第二播种部的相对另一侧安装有驱动部,驱动部与传输单元中相应的传送带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传送带受驱动部的驱动在主体单元的多层结构间运动,其中,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培养播种后的种子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育装置所设置的播种单元可基于种子的干湿类型及相应的播种量设置相应比例的播种部,并使得在种子分料槽中的种子也可以基于种子的干湿类型及相应的播种量进行分区设置,从而通过分料管路引导种子进入对应的播种部,更有利于针对不同类型的种子进行对应的播种工序;
2、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育装置针对湿种子设置的第一播种部可在缓存仓靠近播种口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推送杆,并且至少在第一播种部中的螺旋叶片可转动,从而有利于湿种子的有序播种,避免了漏播、缺苗、减产等情况发生;
3、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育装置所设置的传输单元可在驱动部的驱动作用下使传送带带动落下的种子运动,以使得种子可以在不依靠人力的条件下快速移动至指定地点,并在指定地点接收喷水口和灯体提供的水源和光照,从而有利于种子的快速生长发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育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单元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播种单元;2:传输单元;3:主体单元;4:传送带;5:缓存仓;6:播种管道;7:驱动部;8:播种口;9:分料管路;10:种子分料槽;11:第一播种部;12:第二播种部;13:伸缩杆;14:支撑架;15: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植物培育装置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播种单元1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其包括多层结构的主体单元3和设置于主体单元3上的播种单元1和传输单元2,其中,播种单元1和传输单元2可安装在主体单元3的支撑架14上。优选地,传输单元2的传送带4可设置于各层支撑架14上,并可在驱动部7的驱动作用下沿支撑架14的长度方向运动,传送带4可与驱动部7连接,其中,播种单元1可设置于支撑架14沿长度方向的一端,驱动部7可设置于支撑架14沿长度方向的相对另一端,即支撑架14的长度方向可大致为播种单元1指向驱动部7的方向或其反方向。
优选地,主体单元3的支撑架14可按照长12.5m,宽2.5m,高3.5m的方式设置为4层结构。
优选地,支撑架14上以间隔的方式配置有若干喷水头和灯体,其中,喷水头和灯体可朝向传送带4布设,从而向播种于传送带4上的种子提供水源和光照,其中,传送带4上的种子可由播种单元1的播种部播撒,传送带4上设置有用于培养播种后的种子的区域。优选地,播种单元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播种部,其中,多个播种部能够以分层的形式分别设置于主体单元3的不同层上。进一步地,播种单元1基于所需播种的量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播种部,播种部可以是用于播种湿种子的第一播种部11和用于播种干种子的第二播种部12中的一种或全部,其中,第一播种部11和第二播种部12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架14上,以便于根据所需播种种子的干湿类型而灵活调整播种部的设置方式。示例性地,若所需播种的种子均为湿种子时,可仅配置有第一播种部11;若所需播种的种子均为干种子时,可仅配置有第二播种部12;若所需播种的种子既包含湿种子又包含干种子时,可基于所需播种的量来分配两种播种部的安装比例。
优选地,播种部可包括播种管道6、缓存仓5和播种口8,其中,与播种口8连通的缓存仓5在相对另一侧连接于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播种管道6。优选地,播种口8能够以绕转轴转动的方式与传输单元2中相应的传送带4可分离地活动连接,即播种口8在绕转轴转动时至少存在部分时刻能够暂时地与传送带4接触,同时也存在部分时刻与传送带4分离,其中,播种口8在与传送带4分离后所维持状态大致朝向驱动部7,以避免在未开始播种时缓存仓5中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播种口8滑落。优选地,缓存仓5沿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呈渐缩趋势,播种口8的开口大小以可调的方式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为由通孔指向对应播种口8的方向。
优选地,播种管道6内配置有螺旋叶片,以便于播种管道6内的种子通过螺旋叶片分流至不同的缓存仓5内。进一步地,至少在第一播种部11中的螺旋叶片可转动。优选地,至少在第一播种部11的缓存仓5靠近播种口8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推送杆,以至少用于驱使湿种子从播种口8中送出。优选地,推送杆可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做往复运动。
优选地,第一播种部11和第二播种部12上设置的转动座15通过伸缩杆13与主体单元3的支撑架14连接,其中,转动座15可设置于缓存仓5的外侧,伸缩杆13的一端与转动座15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架14固定连接,以使得伸缩杆13在伸长或缩短时能够带动缓存仓5和播种口8绕转轴转动,该转轴可以是播种管道6。
优选地,第一播种部11和第二播种部12的播种管道6分别与各自的分料管路9连接,分料管路9的相对另一端连接于种子分料槽10。优选地,种子分料槽10内设置有可调位置的分料板,分料板能够将种子分料槽10的内部空间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第一播种部11通过分料管路9与第一区域连通,第二播种部12通过分料管路9与第二区域连通。
优选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占用空间比例基于所需播种的量来分配,其中,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占用空间比例可以为0,即将分料板拆除。
进一步地,第一播种部11能够按照相比于第二播种部12更接近种子分料槽10的方式设置。
工作原理:基于种子的干湿类型及相应的播种量设置相应比例的播种部,并基于对应比例调节分料板在粉料槽中的位置,以使得湿种子可以从第一区域经分料管路9到达第一播种部11,干种子可以从第二区域经分料管路9到达第二播种部12;进入各自播种部的种子可在播种管道6中设置的螺旋叶片的作用下通过播种管道6上开设的通孔进入至缓存仓5,与缓存仓5连通的播种口8被调节至小于种子粒径,以防止种子的外溢;当种子进入对应的缓存仓5后,伸缩杆13的伸长可带动缓存仓5转动,直至播种口8与传送带4接触;将播种口8的开口大小调至大于种子粒径,并启动驱动部7以使得传送带4沿支撑架14的长度方向朝驱动部7运动,逐步落于传送带4上的种子可随传送带4同步运动,并在最早批次种子运动至靠近驱动部7的位置停止播种及传输,从而完成播种工序;利用主体单元3上设置的喷水口和灯体对种子进行培育,直至发芽生长为可收割状态,以实现植物的培育。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其包括:
播种单元(1),用于分配待播种的种子,
传输单元(2),用于承接所述播种单元(1)输出的种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单元(1)至少包括一个或多个播种部,播种部为第一播种部(11)和第二播种部(12)中的一种或全部,所述第一播种部(11)和所述第二播种部(12)的播种口(8)以绕转轴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传输单元(2)中相应的传送带(4)可分离地活动连接,与所述播种口(8)连通的缓存仓(5)在相对另一侧连接于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播种管道(6),所述播种管道(6)内配置有螺旋叶片,其中,至少在所述第一播种部(11)的所述缓存仓(5)靠近所述播种口(8)的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推送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仓(5)沿第一方向上的厚度呈渐缩趋势,所述播种口(8)的开口大小以可调的方式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为由所述通孔指向对应所述播种口(8)的方向,以使得种子能够由所述通孔滚向所述播种口(8)并基于所述播种口(8)的开口大小而留存于所述缓存仓(5)内或从所述播种口(8)滚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种部(11)和所述第二播种部(12)的播种管道(6)分别与各自的分料管路(9)连接,所述分料管路(9)的相对另一端连接于种子分料槽(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分料槽(10)内设置有可调位置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能够将所述种子分料槽(10)的内部空间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播种部(11)通过所述分料管路(9)与第一区域连通,所述第二播种部(12)通过所述分料管路(9)与第二区域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种部(11)能够按照相比于所述第二播种部(12)更接近所述种子分料槽(10)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播种部(11)和所述第二播种部(12)能够以分层的方式设置在主体单元(3)的多层结构上,其中,所述主体单元(3)至少包含用于安装所述播种单元(1)和所述传输单元(2)的支撑架(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种部(11)和所述第二播种部(12)上设置的转动座(15)通过伸缩杆(13)与所述主体单元(3)的支撑架(1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上以间隔的方式配置有若干喷水头和灯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4)在设置有所述第一播种部(11)和所述第二播种部(12)的相对另一侧安装有驱动部(7),所述驱动部(7)与所述传输单元(2)中相应的传送带(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植物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受所述驱动部(7)的驱动在所述主体单元(3)的多层结构间运动,其中,所述传送带(4)上设置有用于培养播种后的种子的区域。
CN202222958550.7U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Active CN218527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550.7U CN218527133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8550.7U CN218527133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7133U true CN218527133U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60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8550.7U Active CN218527133U (zh) 2022-11-07 2022-11-07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7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06774B2 (en) Vertical hydroponic growing system and method
US6508033B2 (en) Self contained fully automated robotic crop production facility
US20200100446A1 (en) Device f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plants
WO200609665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plants
KR101643553B1 (ko) 온실을 이용한 자동화 육묘시설
CN105309177A (zh) 叶菜类智能规模化播种育苗及直播种植的方法
JP6897154B2 (ja) 育苗方法
CN218527133U (zh) 一种干湿播种的植物培育装置
CN211532235U (zh) 一种种子培育鲜草的生产设施
CN220191596U (zh) 一种植物种植装置
CN110558103A (zh) 一种抽拉式自动补光灌溉水稻种植育秧架
CN218604405U (zh) 一种植物种植设备
CN204180496U (zh) 自动化催芽育苗一体机
CN218527000U (zh) 培植带式栽培架及培植带式集装箱饲草催芽栽培装置
US20200383286A1 (en) Device for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plants
CN213187419U (zh) 一种可移动喷淋式育苗床
KR20160112492A (ko) 식물의 뿌리에 공기를 공급하는 자동 공기 공급장치
CN208191252U (zh) 一种可定位输送自动循环播种机
CN218789661U (zh) 一种分层轮作的植物种植装置
CN213847896U (zh) 一种农业育苗用种子培育装置
JPH11318214A (ja) 回転式集中管理栽培システム
CN108901268A (zh) 一种可调节间距的种植机械
CN220173767U (zh) 穴盘播种浇灌装置
CN217790639U (zh) 一种混合生态养殖用拼装型养殖球结构
CN115868406A (zh) 一种轮作的分层植物种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