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22631U - 一种三翼钻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翼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22631U
CN218522631U CN202221856412.1U CN202221856412U CN218522631U CN 218522631 U CN218522631 U CN 218522631U CN 202221856412 U CN202221856412 U CN 202221856412U CN 218522631 U CN218522631 U CN 218522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guide
plate
conveying pipe
side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64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剑鑫
顾伟华
叶圣元
许国其
谢卫康
陈江
袁军锋
彭建超
陈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564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22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22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22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三翼钻头,涉及三翼钻头的技术领域,一种三翼钻头,包括输泥管和导向钻尖,输泥管的外周侧设有侧切组件,导向钻尖的最大外径小于侧切组件的最大外径,导向钻尖位于输泥管的下端,侧切组件位于导向钻尖的上侧。这样的一种三翼钻头,其导向钻尖的顶端与环境抵接定位,防止三翼钻头在钻孔时因为震动而发生偏移,保证钻孔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三翼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翼钻头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翼钻头。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作为高楼基桩和深基坑围护的施工手段应用十分广泛,成孔方式多种多样,多采用回转钻孔的方式。
如中国专利CN201320842253.4中介绍的一种三翼锥型不卡钻无芯钻头,包括钻杆、前钻齿、前端锥形面、翼,其特征在于,每个翼的后端锥形面上分别镶嵌一排后钻齿 ,后钻齿指向后方,后钻齿的齿向与三翼锥型无芯钻头指向相同,三翼锥型无芯钻头末端设有螺丝纹与钻杆相接。该专利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紧凑,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靠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但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发现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其中前钻齿、前端锥形面和翼等主要钻孔实施部件直接与待钻面接触,其主要钻孔实施部件前未设有预钻孔结构或导向部件,对硬度较高的待钻面,需要现有的三翼钻头先预钻孔进行定位,使得钻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翼钻头,其导向钻尖的顶端与环境抵接定位,防止三翼钻头在钻孔时因为震动而发生偏移,保证钻孔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翼钻头,包括输泥管和导向钻尖,输泥管的外周侧设有侧切组件,导向钻尖的最大外径小于侧切组件的最大外径,导向钻尖位于输泥管的下端,侧切组件位于导向钻尖的上侧。
包括输泥管和导向钻尖,其中输泥管为中空的管道,在实际使用中水流和泥土可从输泥管内移动;导向钻尖整体可为锥形结构或细支的针式结构等较为尖锐的整体构型,可起到对三翼钻头的定位和引导作用。输泥管的外周侧设有侧切组件,侧切组件可用于在钻孔中进行扩孔或对孔壁打磨的工作;导向钻尖的最大外径小于侧切组件的最大外径,导向钻尖位于输泥管的下端,侧切组件位于导向钻尖的上侧,保证了在使用中导向钻尖先于侧切组件与待开孔面接触,侧切组件工作在导向钻尖开孔形成的孔中,使得三翼钻头各个部分的切削量过渡较为平滑,提升了三翼钻头的钻孔效率,也防止三翼钻头的某部分过度磨损,提升了三翼钻头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钻尖包括导向翼板,导向翼板与输泥管固定连接。
导向钻尖包括导向翼板,导向翼板用于与待钻孔面接触,钻孔时导向翼板的边缘为工作面起到钻孔的效果,其中导向翼板与待开孔面的接触端可设有导向角,便于钻孔时导向钻尖与待钻孔面抵接;导向翼板与输泥管固定连接,同时导向翼板为板状结构,导向翼板可通过焊接与输泥管固定连接,提升了导向翼板安装的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翼板包括切割边,切割边设有切削块。
切割边为导向翼板(包括导向角)实际开孔时的工作边,切割边设有切削块,切削块与待钻孔面直接接触,切削块可采用钻孔性质更好的合金材料,增加了导向钻尖的耐磨性,同时导向翼板可使用便于制造的材料,在不降低导向钻尖的钻孔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导向钻尖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切削块与切割边的接触面为平面。
在实际使用中切削块之间和切削块与导向翼板之间均采用焊接安装,切削块的横截面可为正八边形,正八边形的切削块与导向翼板的接触面可为平面,便于切削块与导向翼板的安装,同时切削块之间的接触面也可为平面,便于切削块之间的组合和焊接,保证了结构强度,提升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切组件包括侧切板,侧切板设于输泥管的周侧。
侧切组件包括侧切板,侧切板设于输泥管的周侧,侧切板用于对导向钻尖钻的孔进行扩孔,侧切板也可以用于对已钻好的孔壁进行打磨;传统钻头的侧切组件多采用环状或柱状的切削结构,侧切板为板状结构,使得侧切板更容易与输泥管安装,提升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切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输泥管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侧切板与输泥管的安装处靠近于导向钻尖。
侧切板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输泥管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使得侧切板倾斜安装于输泥管,同时侧切板与输泥管的安装处靠近于导向钻尖,使得侧切板旋转形成的空间近似为锥形,其锥形的尖端靠近导向钻尖,在钻孔时侧切板与导向钻尖形成小孔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实现了扩孔过程的渐进和连续,防止侧切板在扩孔时的进给量逐渐增大,保证了侧切板的工作寿命和三翼钻头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切板包括工作周面,工作周面设有切削件。
侧切板包括工作周面,其中工作周面为侧切板外周侧与孔壁的接触面,工作周面为工作面,工作周面设有切削件,使得切削件覆盖于工作周面,此时切削件与孔壁接触工作,切削件可采用钻孔性能更好的合金材料制造,侧切板在保证侧切组件钻孔性能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对容易制造的材料,保证了三翼钻头制造的经济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切组件还包括支撑环,侧切板为多个,多个侧切板均连接于支撑环。
侧切组件还包括支撑环,侧切板为多个,多个侧切板均连接于支撑环,侧切板在与孔壁接触时受到周向的力,同时受到震动影响各个侧切板的受力并不均匀,各个侧切板之间通过支撑环连接并传递周向力,有利于保持各个侧切板的受力均匀,保证了三翼钻头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侧切组件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连接于输泥管,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环。
连接板提升了支撑环与输泥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三翼钻头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输泥管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杆,螺旋导杆与输泥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输泥通道。
现有的三翼钻头在钻孔时产生的泥土通过可直接通过输泥管排出,但是输泥管的内壁并无排泥结构,使得输泥管的排泥效率较低,泥土与导向钻尖和侧切板长期接触形成钻头泥包,影响三翼钻头的工作效率;输泥管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杆,其中螺旋导杆包括与输泥管的内壁连接的螺纹,螺旋导杆与输泥管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输泥通道,在使用中输泥管旋转时带动螺旋导杆一同旋转,螺旋导杆旋转带动泥土沿输泥通道上升并排出,提升了输泥管的排泥效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导向钻尖整体可为锥形结构或细支的针式结构,在使用时导向钻尖先与待钻孔的环境接触,其导向钻尖的顶端与环境抵接定位,防止三翼钻头在钻孔时因为震动而发生偏移,保证钻孔精度。
同时钻尖整体结构较为尖锐,在钻孔的轴向震动下有利于破除部分坚硬的石块等,便于后续输泥管上的侧切组件等进行扩孔等钻孔工作。
同样由于导向钻尖的整体结构较为尖锐,可在粉砂岩土层等泥质土层中起到导向作用,防止三翼钻头在打孔中出现糊钻、打滑等现象,提高了打孔效率,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三翼钻头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三翼钻头的导向翼板、切割边和切削块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三翼钻头的侧切板、切削件和工作周面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三翼钻头的侧切组件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三翼钻头的输泥管、螺旋导杆和输泥通道位置关系的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输泥管,101-螺旋导杆,102-输泥通道,2-侧切组件,201-支撑环,3-侧切板,301-切削件,311-工作周面,4-导向钻尖,401-导向翼板,411-切割边,402-切削块,5-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翼钻头,包括输泥管1和导向钻尖4,输泥管1的外周侧设有侧切组件2,导向钻尖4的最大外径小于侧切组件2的最大外径,导向钻尖4位于输泥管1的下端,侧切组件2位于导向钻尖4的上侧。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输泥管1和导向钻尖4,其中输泥管1为中空的管道,在实际使用中水流和泥土可从输泥管1内移动;导向钻尖4整体可为锥形结构或细支的针式结构等较为尖锐的整体构型,可起到对三翼钻头的定位和引导作用。输泥管1的外周侧设有侧切组件2,侧切组件2可用于在钻孔中进行扩孔或对孔壁打磨的工作;导向钻尖4的最大外径小于侧切组件2的最大外径,导向钻尖4位于输泥管1的下端,侧切组件2位于导向钻尖4的上侧,保证了在使用中导向钻尖4先于侧切组件2与待开孔面接触,侧切组件2工作在导向钻尖4开孔形成的孔中,使得三翼钻头各个部分的切削量过渡较为平滑,提升了三翼钻头的钻孔效率,也防止三翼钻头的某部分过度磨损,提升了三翼钻头的使用寿命。
导向钻尖4整体可为锥形结构或细支的针式结构,在使用时导向钻尖4先与待钻孔的环境接触,其导向钻尖4的顶端与环境抵接定位,防止三翼钻头在钻孔时因为震动而发生偏移,保证钻孔精度;同时钻尖整体结构较为尖锐,在钻孔的轴向震动下有利于破除部分坚硬的石块等,便于后续输泥管1上的侧切组件2等进行扩孔等钻孔工作;同样由于导向钻尖4的整体结构较为尖锐,可在粉砂岩土层等泥质土层中起到导向作用,防止三翼钻头在打孔中出现糊钻、打滑等现象,提高了打孔效率,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导向钻尖4可与输泥管1焊接连接,在导向钻尖4切割去除,并焊接新的导向钻尖4,导向钻尖4的体积相对较小,便于更换操作,避免了导向钻尖4损坏后更换三翼钻头整体,降低了三翼钻头的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钻尖4包括导向翼板401,导向翼板401与输泥管1固定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钻尖4包括导向翼板401,导向翼板401用于与待钻孔面接触,钻孔时导向翼板401的边缘为工作面起到钻孔的效果,其中导向翼板401与待开孔面的接触端可设有导向角,便于钻孔时导向钻尖4与待钻孔面抵接;导向翼板401与输泥管1固定连接,同时导向翼板401为板状结构,导向翼板401可通过焊接与输泥管1固定连接,提升了导向翼板401安装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导向翼板401包括切割边411,切割边411设有切削块40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割边411为导向翼板401(包括导向角)实际开孔时的工作边,切割边411设有切削块402,切削块402与待钻孔面直接接触,切削块402可采用钻孔性质更好的合金材料,增加了导向钻尖4的耐磨性,同时导向翼板401可使用便于制造的材料,在不降低导向钻尖4的钻孔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导向钻尖4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削块402与切割边411的接触面为平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实际使用中切削块402之间和切削块402与导向翼板401之间均采用焊接安装,切削块402的横截面可为正八边形,正八边形的切削块402与导向翼板401的接触面可为平面,便于切削块402与导向翼板401的安装,同时切削块402之间的接触面也可为平面,便于切削块402之间的组合和焊接,保证了结构强度,提升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切组件2包括侧切板3,侧切板3设于输泥管1的周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切组件2包括侧切板3,侧切板3设于输泥管1的周侧,侧切板3用于对导向钻尖4钻的孔进行扩孔,侧切板3也可以用于对已钻好的孔壁进行打磨;传统钻头的侧切组件2多采用环状或柱状的切削结构,侧切板3为板状结构,使得侧切板3更容易与输泥管1安装,提升了安装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切板3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输泥管1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侧切板3与输泥管1的安装处靠近于导向钻尖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切板3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输泥管1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使得侧切板3倾斜安装于输泥管1,同时侧切板3与输泥管1的安装处靠近于导向钻尖4,使得侧切板3旋转形成的空间近似为锥形,其锥形的尖端靠近导向钻尖4,在钻孔时侧切板3与导向钻尖4形成小孔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实现了扩孔过程的渐进和连续,防止侧切板3在扩孔时的进给量逐渐增大,保证了侧切板3的工作寿命和三翼钻头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切板3包括工作周面311,工作周面311设有切削件30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切板3包括工作周面311,其中工作周面311为侧切板3外周侧与孔壁的接触面,工作周面311为工作面,工作周面311设有切削件301,使得切削件301覆盖于工作周面311,此时切削件301与孔壁接触工作,切削件301可采用钻孔性能更好的合金材料制造,侧切板3在保证侧切组件2钻孔性能的情况下可采用相对容易制造的材料,保证了三翼钻头制造的经济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切组件2还包括支撑环201,侧切板3为多个,多个侧切板3均连接于支撑环20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侧切组件2还包括支撑环201,侧切板3为多个,多个侧切板3均连接于支撑环201,侧切板3在与孔壁接触时受到周向的力,同时受到震动影响各个侧切板3的受力并不均匀,各个侧切板3之间通过支撑环201连接并传递周向力,有利于保持各个侧切板3的受力均匀,保证了三翼钻头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切组件2还包括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一端连接于输泥管1,连接板5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环20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板5提升了支撑环201与输泥管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升了三翼钻头结构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输泥管1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杆101,螺旋导杆101与输泥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输泥通道10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现有的三翼钻头在钻孔时产生的泥土通过可直接通过输泥管1排出,但是输泥管1的内壁并无排泥结构,使得输泥管1的排泥效率较低,泥土与导向钻尖4和侧切板3长期接触形成钻头泥包,影响三翼钻头的工作效率;输泥管1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杆101,其中螺旋导杆101包括与输泥管1的内壁连接的螺纹,螺旋导杆101与输泥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输泥通道102,在使用中输泥管1旋转时带动螺旋导杆101一同旋转,螺旋导杆101旋转带动泥土沿输泥通道102上升并排出,提升了输泥管1的排泥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泥管(1)和导向钻尖(4),输泥管(1)的外周侧设有侧切组件(2),导向钻尖(4)的最大外径小于侧切组件(2)的最大外径,导向钻尖(4)位于输泥管(1)的下端,侧切组件(2)位于导向钻尖(4)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导向钻尖(4)包括导向翼板(401),导向翼板(401)与输泥管(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导向翼板(401)包括切割边(411),切割边(411)设有切削块(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切削块(402)与切割边(411)的接触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侧切组件(2)包括侧切板(3),侧切板(3)设于输泥管(1)的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侧切板(3)长度方向的延长线与输泥管(1)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侧切板(3)与输泥管(1)的安装处靠近于导向钻尖(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侧切板(3)包括工作周面(311),工作周面(311)设有切削件(30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侧切组件(2)还包括支撑环(201),侧切板(3)为多个,多个侧切板(3)均连接于支撑环(2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侧切组件(2)还包括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一端连接于输泥管(1),连接板(5)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环(20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翼钻头,其特征在于:输泥管(1)的内壁设有螺旋导杆(101),螺旋导杆(101)与输泥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输泥通道(102)。
CN202221856412.1U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三翼钻头 Active CN218522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6412.1U CN218522631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三翼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6412.1U CN218522631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三翼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22631U true CN218522631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1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6412.1U Active CN218522631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三翼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22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52400A (en) Drill bit
KR20160003230A (ko) 타격식 착암용 드릴 비트
JP4014380B2 (ja) 削岩用螺旋ドリル
CN218522631U (zh) 一种三翼钻头
US4502554A (en) Expansible tool for reaming frustoconical undercuts in cylindrical holes
CN110644924A (zh) 一种便于横向钻孔的钻孔装置
WO2011149143A1 (ko) 드릴 비트
CN111733811A (zh) 长短螺旋锚
CN215941601U (zh) 一种钻针及钻具
CN102159352B (zh) 取芯钻头
CN214169048U (zh) 带有多刃型桩尖的螺旋桩
JP2004092200A (ja) スクリューオーガ用掘削ヘッド
CN211342784U (zh) 一种钻具及旋挖钻机
CN210127825U (zh) 一种锚杆麻花钻头
CN220726335U (zh) 巷道t型支护套件
KR20090124178A (ko) 다이아몬드 코어드릴
CN105804660B (zh) 一种取心pdc钻头
JP4036728B2 (ja) 自穿孔ロックボルト用穿孔ビ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自穿孔ロックボルト
CN210168439U (zh) 一种打坑钻头
CN110670589A (zh) 一种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JP3185177U (ja) オーガスクリュー
CN214091778U (zh) 双管单动取芯钻具
CN217925784U (zh) 一种径向钻井专用套管开孔钻头
CN210829084U (zh) 具有扩孔功能的球齿钻头及自钻式锚固系统
CN220302093U (zh) 一种具有开窗试钻一体化功能的开窗铣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