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19261U -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19261U
CN218519261U CN202222492655.8U CN202222492655U CN218519261U CN 218519261 U CN218519261 U CN 218519261U CN 202222492655 U CN202222492655 U CN 202222492655U CN 218519261 U CN218519261 U CN 218519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thimble
mounting
pneumatic
eject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926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项载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anli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926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19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19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19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其中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用于连接气源将产品顶出,包括:安装基座,安装基座内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气源;顶针,安装在安装孔内;顶针具有未接通气源能够在安装孔内自由滑动的第一状态,以及接通气源之后伸出安装孔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的顶针可自由滑动,当进行装模时,顶针为松弛状态,不会对产品表面进行挤压,同时产品在安装基座内时,顶针也不会对产品施以预紧力,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产品不被损坏。

Description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脱模领域,特别涉及气动脱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器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器具的防水性能、防火性能、密封性能等,因此对器具的气密性检测就显得十分必要。传统的气密性检测主要由人工进行装夹、装模和脱模,效率低下;当然也有部分产品能够实现自动装模、脱模,但是采用的是弹簧或者是其他机构进行顶出,在产品还未需要进行脱模时,即有预紧力作用在产品表面,会对产品造成损伤,并且弹簧长期使用或在高温环境下使用,会失去弹力,造成产品无法正常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动顶针顶出装置,能够免维护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的气密性检测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包括:
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内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所述气源;
顶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顶针具有未接通所述气源以能够在所述安装孔内自由滑动的第一状态,以及接通所述气源以伸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包括设有安装孔的安装基座和位于安装孔内的顶针,没有接通气源时,顶针在安装孔内为可自由滑动的第一状态,没有弹簧之类的复位机构,顶针可自由滑动,当进行装模时,顶针为松弛状态,不会对产品表面进行挤压,同时产品在安装基座内时,顶针也不会对产品施以预紧力,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产品不被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和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各所述顶针和各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各安装孔之间设有连通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盖板和模具主体,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具有贯通设置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连接所述气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安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所述密封垫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顶针包括顶出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顶出部的直径,所述顶出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相对应,以使所述顶针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面沿轴向相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顶针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对应设置,各所述安装孔分为多组,每一组的多个所述安装孔之间通过连通槽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盖板、模具主体和密封垫,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密封垫安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所述模具主体具有贯通设置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垫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的组数相等,且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组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主体设有模具腔,以及用于与所述产品密封连接的密封面,所述模具腔与所述安装孔均在所述密封面上形成开口,所述模具主体还具有贯通所述模具腔的腔壁的第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模具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具腔的内壁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安装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抵接所述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
底座,用于承载产品;
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
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气源,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2为图1中模具主体和顶针的左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模具主体和顶针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模具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盖板100、第一通孔110;
密封垫200、第二通孔210;
顶针300、限位部310、顶出部320;
模具主体400、安装孔410、第一孔段411、第二孔段412、连通槽420、第三通孔430、凸起部440、缓冲件450、模具腔4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和气密性检测设备,适用于模具中产品的顶出,不用定期维护保养,能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正常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包括气源、设有安装孔的安装基座和顶针,顶针安装在安装孔内,通过气源推动顶针将模具中的产品顶出,但是常规的顶出装置不仅需要在顶针上设置活塞,还需要设置弹簧对顶针起到复位作用,长时间的使用或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弹簧或是活塞都会失去其效能,无法继续工作,这时也就需要人工对装置进行维护更换配件才能继续使用,并且弹簧的复位机构,在产品不需要顶出时也会对产品表面施加预紧力,易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则不会出现类似情况,顶针在安装孔内能自由滑动,则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也不需要定期维护,能长时间稳定运行。以下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包括设有安装孔410 的安装基座和顶针300,顶针300安装在安装孔410内,安装孔410与气源连接,用于推动顶针300将产品顶出,顶针300在安装孔410内具有两种状态,当没有接通气源时,顶针300为可以在安装孔410内自由滑动的第一状态和接通气源后顶针300顶出安装孔410的第二状态,因为不具有弹簧的复位结构和活塞结构,顶针300在安装孔410内并不会被限制移动,当装模时,顶针300顶住产品,但是并不会对产品造成挤压,所以不会损伤产品的表面,能够对产品实现保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41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至少一个,根据模具的不同和顶出产品的不同,当只设置有一个安装孔410时,顶针300的数量也为一个,顶针300安装在安装孔 410内,连通气源对产品进行顶出,根据模具的不同和顶出的产品不同,当需要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安装孔410时,顶针300的数量也需要对应设置,各顶针300和各安装孔410一一对应,每一个安装孔410内都需要一个顶针300,实际产品顶出过程中,很多的产品表面比较脆弱,需要保证各个顶针300所受到的气压一致,对产品各个部位顶出的效能一样,可以在各个安装孔410之间开设连通槽420,用于气流的通过,气流通过气源进入安装孔410 内时,因为有连通槽420的存在,气流能流通到连通的各个安装孔410内,对每个安装孔410 内的顶针300都进行顶出,所以只需要设置一个气源,即可保证每个顶针300所受到的气压一致,稳定的把产品从模具内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基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当使用螺栓连接时,盖板100上会开设至少一个固定孔,固定孔贯穿盖板100并且成型到模具主体400内,螺栓通过固定孔连接盖板100 和模具主体400,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安装孔410贯通设置在模具主体400上,盖板100上设有第一通孔110,用于连接气源,第一通孔110和安装孔410连通,保证气流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之后能到达安装孔410作用在顶针300上,从而对产品进行顶出。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基座需要设置安装孔410,安装孔410内设置顶针300,具体实现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加工难度高,耗时耗力,把安装基座设置为分体式结构,不仅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组装也更加简单,只需把盖板100拆卸,将顶针300安装到安装孔410内,再将盖板100盖回,通过连接件将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进行固定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具有密封垫200,密封垫200安装在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之间,模具主体400和盖板100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难免会有缝隙,设置一个密封垫 200在二者之间,保证气密性,同时,密封垫200上设有第二通孔210,第二通孔210的位置对应第一通孔110设置,保证气源通过第一通孔110,再经由第二通孔210,到达安装孔 410作用与顶针300,实现对产品的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多为金属材质,盖板100上不仅有第一通孔110,还设有固定孔,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连接后,二者连接处极有可能具有缝隙,或者固定孔不能完全密闭,气流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之后,会通过缝隙进入外界,导致作用在顶针300上的气压达不到顶出压力,产品不能顺利顶出,密封垫200的设置,保证了装置的气密性,气流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之后,经由第二通孔210到达安装孔410,作用在顶针300之上,保证气压的大小,对产品稳定的顶出。
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孔410为变径孔,包括第一孔段411和第二孔段412,第一孔段411的内径大于第二孔段412的内径,顶针300包括限位部310和顶出部320,限位部310的直径大于顶出部320的直径,同时,顶出部320的直径和第二孔段412 的直径相等,保证气密性,能够实现气压使顶针300顶出,第一孔段411的内径大于限位部 310的直径,保证顶针300能够安装在安装孔410内,因为依靠顶针300和安装孔410的气密配合,不需要设置活塞结构,顶针300也能顶出,接通气源之后,顶针300由于气流的压力会伸出安装孔410,对产品实现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没有设置活塞结构,通过顶针300 和安装孔410之间的气密性配合实现顶出,无论是弹簧的复位机构还是活塞结构,都存在无法长时间使用的问题,弹簧长时间使用或是高温条件下使用,都会失去弹力,造成失去复位功能,活塞亦是如此,长时间使用或是高温环境下使用,都会失去其气密性,所以,本实施例所提出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于拆卸,最重要的是能够免维护长期使用。
可以理解的是,顶针300安装在安装孔410内,因为第一孔段411的内径大于限位部310 的直径,第二孔段412的内径和顶出部320的直径相等,当未接通气源时,顶针300能够在安装孔410内上下滑动,保证了安装产品时,不会对产品表面进行挤压,避免了对产品造成损伤,当需要对产品进行顶出时,接通气源,因为第二孔段412的内径和顶出部320的直径相等,气压会推动顶针300顶出,从而将产品顶出,顶出完成时,限位部310与第一孔段411的内壁面沿轴向相抵接,保证了产品顺利顶出的同时,顶针300也不会从安装孔410内滑落。
参照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同样包括设有安装孔410的安装基座和顶针 300,安装孔410和顶针300的数量均为多个并且相等,安装孔410和顶针300一一对应设置,但是有部分产品需要分组顶出或者一部分需要顶出再对其他部分进行顶出,所以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多个安装孔410之间不再通过设置连通槽420将所有的安装孔 410连通,而是将多个安装孔410分为多组,每一组为至少一个安装孔410,当某一组有多个安装孔410时,同组的多个安装孔410之间需要设置连通槽420将多个安装孔410进行连通。
如图所示,图中一共8个安装孔410,分为了3组,每组分别有2、4、2个安装孔410,其中每组的多个安装孔410之间设有连通槽420进行连通,连通槽420的设置需保证每组的多个安装孔410能够连通并且各组之间的连通槽420不会相交,每一组安装孔410需设置一个气源,通过控制各组气源的气流压力或者气流时间达到各组顶针300分组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分组顶出的情况不同,安装孔410和顶针300的数量不是固定的,组数也不是固定的,每组的安装孔410数量也不是固定的,同时气源的数量可以根据组数设置,也可以设置一个气源,设置多个气源接口,每组安装孔410对应设置一个气源接口,通过电磁阀或其他控制手段控制到达各个气源接口的气流大小和时间,达到分组顶出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基座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盖板100、模具主体400和密封垫200,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当使用螺栓连接时,盖板100上会开设至少一个固定孔,固定孔贯穿盖板100并且成型到模具主体400内,螺栓通过固定孔连接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安装孔410贯通设置在模具主体400上,盖板100上设有第一通孔110,用于连接气源,第一通孔110和安装孔410连通,保证气流通过第一通孔110进入之后能到达安装孔410作用在顶针300上,从而对产品进行顶出,密封垫200安装在盖板100和模具主体400之间,模具主体400和盖板100通过螺栓或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难免会有缝隙,设置一个密封垫200在二者之间,保证气密性,同时,密封垫200上设有第二通孔210,第二通孔210的位置对应第一通孔110 设置,保证气源通过第一通孔110,再经由第二通孔210,到达安装孔410并作用于顶针300,实现对产品的顶出。
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孔410被设置为多组时,所需要的气源个数需要和组数一致,或是设置一个气源连通多个气源接口,气管接口的数量和组数一致,每组安装孔410对应设置一个气源接口,通过电磁阀或其他控制手段控制到达各个气源接口的气流大小和时间,无论设置多个气源或是一个气源多个气源接口的情况,第一通孔110的数量都需要与组数一致,能够想到的是,第二通孔210的数量对应与第一通孔110的数量相等,并且,每一组的安装孔410之间设有连通槽420进行连通,每一组所对应的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210均需要和组内的安装孔410或是连通槽420进行连通,以保证气流经由第一通孔110和第二通孔 210,到达每组的安装孔410内,作用在顶针300上,将产品进行顶出。
参照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主体400上设有至少一个模具腔460,用于容纳产品,产品的表面和模具主体400下表面密封连接,模具腔460和安装孔410均在模具下表面开口,模具主体400上还设有第三通孔430,第三通孔430贯穿模具主体400至模具腔 460的腔壁,模具腔460用于容纳产品,产品在模具腔460内,第三通孔430连接气密性检测装置,可对模具腔460内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测,检测结束后,通过顶针300将产品从模具腔460内顶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具主体400上还设有位于模具腔460内壁面上的凸起部440,凸起部440上设有缓冲件450,图中为橡胶圈,可根据不同情况,将缓冲件450设为其他材料,能够对产品进行缓冲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缓冲件450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产品不被模具主体400所损伤,装模过程中产品和模具主体发生刚性接触,对模具表面造成损伤,缓冲件450在装模过程中,能够先接触产品,然后与产品发生抵持,因为缓冲件450为橡胶圈或其他柔性结构,所以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产品抵触缓冲件450后,继续上行,直至与与模具主体400下表面形成密封连接,这个过程中,由于有缓冲件450一直对产品进行抵持,产品不会接触到模具腔 460上腔壁,所以不会发生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上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底座、驱动装置、气源和检测装置,底座位于上述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的下方,驱动装置连接在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之上,用于驱动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相对于底座上下移动,气源连接在第一通孔110上,将气流吹入第一通孔110,从而到达安装孔410,作用于顶针300,检测装置与第三通孔430相连通,用于检测产品的气密性。
需要说明的是,气密性检测之前,驱动装置先将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相对于底座向上移动,然后将产品置于底座内,驱动装置再降下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产品进入模具腔460,缓冲件 450和产品发生抵持,继续下降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直到产品表面和模具主体400下表面形成密封面,底座和模具主体400相抵持,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第三通孔430连通有检测装置之外,底座上也设有通孔,通孔连通有另一检测装置,两个检测装置相互配合,其中一个检测装置向模具腔460内通气,另一个检测装置检测有无气压和气压的大小,实现对产品的气密性检测,例如检测装置对第三通孔进行吹气,底座上所连通的检测装置检测气流和气压,如未检测到气流,则代表产品气密性达到要求。检测完成之后,驱动装置将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升起,接通气源,通过第一通孔110达到安装孔410,气压作用于顶针300,将产品顶出,完成整个气密性检测和脱模过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用于连接气源将产品顶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内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所述气源;
顶针,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其中,所述顶针具有未接通所述气源以能够在所述安装孔内自由滑动的第一状态,以及接通所述气源以伸出所述安装孔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和所述安装孔的数量均为至少一个,各所述顶针和各所述安装孔对应设置,各安装孔之间设有连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盖板和模具主体,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具有贯通设置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连接所述气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安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所述密封垫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顶针包括顶出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直径大于所述顶出部的直径,所述顶出部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相对应,以使所述顶针在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壁面沿轴向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顶针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对应设置,各所述安装孔分为多组,每一组的多个所述安装孔之间通过连通槽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盖板、模具主体和密封垫,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模具主体,所述密封垫安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模具主体之间,所述模具主体具有贯通设置的所述安装孔,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垫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与所述安装孔的组数相等,且各所述第一通孔与各组所述安装孔对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设有模具腔,以及用于与所述产品密封连接的密封面,所述模具腔与所述安装孔均在所述密封面上形成开口,所述模具主体还具有贯通所述模具腔的腔壁的第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具腔的内壁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安装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用于抵接所述产品。
10.气密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于承载产品;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气动顶针顶出装置;
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气动顶针顶出装置相对所述底座移动;
气源,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CN202222492655.8U 2022-09-20 2022-09-20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Active CN218519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2655.8U CN218519261U (zh) 2022-09-20 2022-09-20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92655.8U CN218519261U (zh) 2022-09-20 2022-09-20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19261U true CN218519261U (zh) 2023-02-24

Family

ID=85245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92655.8U Active CN218519261U (zh) 2022-09-20 2022-09-20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19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00240A1 (en) Mold ejection device and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using the same
CN111342266B (zh) 一种用于大数据云计算实验室机房的安全插座
CN218519261U (zh) 气动顶针顶出装置与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5720859U (zh) 一种制药设备用出料阀
EP37487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851902B2 (en) Cross-flow dual valv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ousing of the cross-flow dual valve
CN211031047U (zh) 一种用于针阀式热流道系统的增压气缸
CN114650904A (zh) 具有阀销和致动组件的注塑模具
CN215334093U (zh) 一种气刹结构
CN202895672U (zh) 注吹中空成型机的吹气预通装置
CN216045731U (zh) 一种信号指示型双向阀
CN214926746U (zh) 一种模具的气顶机构
CN217381097U (zh) 一种增压气缸
CN220792184U (zh) 一种气控单向阀
CN218342701U (zh) 一种用于骨牌制作的电玉粉充氮气装置
CN210851148U (zh) 整体式气缸及热流道系统
CN215635210U (zh) 一种气压调节阀
CN219705977U (zh) 一种硅胶制品的成型模具
CN112635895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火电池总成
CN218453143U (zh) 用于液体硅胶注射成型的截流喷嘴
CN219692270U (zh) 一种自动通断燃气电控阀芯
CN214395054U (zh) 一种带有定位结构的密封圈模具
CN215965924U (zh) 一种薄壁管口密封机构
CN215257805U (zh) 内孔密封快速连接器
CN217719460U (zh) 一种继电器与电气接头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