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5966U -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5966U
CN218505966U CN202221236345.3U CN202221236345U CN218505966U CN 218505966 U CN218505966 U CN 218505966U CN 202221236345 U CN202221236345 U CN 202221236345U CN 218505966 U CN218505966 U CN 218505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member
battery
vehicle
battery pack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63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63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5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5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5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该车身结构包括两个门槛梁和座椅横梁,两个门槛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座椅横梁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门槛梁连接,座椅横梁具有第一电池包安装部,第一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连接,以使电池包壳体的顶部能够靠近座椅横梁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池包壳体能够直接安装于座椅横梁,上述的车身结构允许电池包壳体的顶部靠近座椅横梁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车身结构中无需单独再设置一个形成为板状结构的地板面板,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集成化程度,降低车身结构的整体重量,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从而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辆在车辆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消费者对于电动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动车辆的续航能力是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车辆时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电动车辆的自重是影响车辆续航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如何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是车辆领域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
两个门槛梁,两个所述门槛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座椅横梁具有第一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一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电池包壳体连接,以使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能够靠近所述座椅横梁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
可选地,所述门槛梁包括门槛梁主体和电池密封板,所述门槛梁主体上设置有第二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二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电池包壳体连接;
所述电池密封板形成在所述门槛梁主体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一侧,所述电池密封板设置为位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上方,所述电池密封板用于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门槛梁主体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方向形成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包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电池密封板形成在所述凸出部上,且朝向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凸出部。
可选地,所述电池密封板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底部,且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凸出部的下表面齐平。
可选地,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用于填充于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上表面之间的缝隙。
可选地,所述座椅横梁包括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主体、位于所述座椅横梁主体两端的横梁连接支架,所述第一电池包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横梁主体上,所述座椅横梁主体通过所述横梁连接支架与所述门槛梁主体和所述电池密封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横梁连接支架包括横梁连接部和门槛梁连接部,所述横梁连接部与所述座椅横梁主体相互套接,所述门槛梁连接部包括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与所述门槛梁主体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一侧搭接,所述第二搭接边与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上表面搭接。
可选地,所述座椅横梁包括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横梁上板和横梁下板、以及形成在所述横梁上板和所述横梁下板之间的两个连接板,所述横梁上板、所述横梁下板以及两个所述连接板共同围成“口”字形,且所述横梁下板用于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抵顶。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包括电池包壳体和上述的车身结构,所述电池包壳体连接于所述座椅横梁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座椅横梁设置且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和电池壳体的集成结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座椅横梁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安装部,电池包壳体能够通过第一电池包安装部安装在车辆的座椅横梁上,电池包壳体的顶部能够靠近座椅横梁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地板面板和电池包壳体间隔设置的方案而言,本公开中的座椅横梁可以直接连接于电池包壳体,为电池包壳体提供安装点,从而允许电池包壳体靠近座椅横梁,使电池包壳体的顶部可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使用,从而使得车身结构无需单独再设置一个形成为板状结构的地板面板。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通过座椅横梁为电池包壳体提供安装点,从而允许电池包壳体的顶部作为地板面板使用,使电池包壳体不仅能够作为容纳电池的结构,还能具有地板面板的功能,提供一种无地板面板的车身结构,这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集成化程度,降低车身结构的自重,实现车辆的轻量化,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和电池包壳体的正视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门槛梁;11-门槛梁主体;111-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2-第一部分;113-第二部分;114-凸出部;12-电池密封板;121-密封胶层;2-座椅横梁;21-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2-座椅横梁主体;221-横梁上板;222-横梁下板;223-连接板;23-横梁连接支架;24-横梁连接部;25-门槛梁连接部;251-第一搭接边;252-第二搭接边;3-电池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顶、底、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均是指车辆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的顶、底、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具体地,指向车辆顶棚的方向为顶或上,指向车辆底盘的方向为底或下、指向车辆左车轮的方向为左,指向车辆右车轮的方向为右,可参考图4所示,“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轮廓的内、外。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另外,在参考附图的描述中,不同附图中的同一标记表示相同的要素。
在相关技术中,车辆的车身结构的中部(即地板总成的位置)通常包括地板面板、座椅横梁、中通道结构和门槛梁等结构,座椅横梁的一端焊接于中通道结构,另一端焊接于门槛梁,地板面板、座椅横梁、中通道结构和门槛梁共同组成车身的前地板总成。车辆的电池包通常安装在门槛梁的下部,电池包壳体的顶部和地板面板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由于电池包壳体的顶部和车身的地板面板均为面积较大的板状结构,具有较大的自重,导致车身结构的总重量大,不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
有鉴于此,如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门槛梁1和座椅横梁2,两个门槛梁1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座椅横梁2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门槛梁1连接,座椅横梁2具有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用于与车辆的电池包壳体3连接,以使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能够靠近座椅横梁2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座椅横梁2上设置有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电池包壳体3能够通过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安装在车辆的座椅横梁2上,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能够靠近座椅横梁2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地板面板和电池包壳体间隔设置的方案而言,本公开中的座椅横梁2可以直接连接于电池包壳体3,为电池包壳体3提供安装点,从而允许电池包壳体3靠近座椅横梁2,使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可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使用,从而使得车身结构无需单独再设置一个形成为板状结构的地板面板。也就是说,本公开提供的车身结构通过座椅横梁2为电池包壳体3提供安装点,从而允许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作为地板面板使用,使电池包壳体3不仅能够作为容纳电池的结构,还能具有地板面板的功能,提供一种无地板面板的车身结构,这有利于提高车辆的集成化程度,降低车身结构的自重,实现车辆的轻量化,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此外,在上述的车身结构中,座椅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门槛梁1,而相关技术中的座椅横梁一端连接于门槛梁,而另一端连接于中通道结构,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两个座椅横梁被中间的中通道结构隔断,两个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座椅横梁的刚度低。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座椅横梁而言,本公开提供的座椅横梁2的两端直接连接于两个门槛梁1,座椅横梁2的抗扭刚度高,车身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上述的车身结构中,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是指电池包壳体3上靠近于座椅横梁的局部结构,在电池包壳体3为一体成型的具有容纳电池的容纳腔的立方体结构时,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为立方体结构的顶板,在电池包壳体3包括上盖板和下箱体,且上盖板和下箱体组合用于容纳电池时,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为电池包壳体3的上盖板。
电池包壳体3可以连接于座椅横梁2上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由于座椅横梁2位于车身结构内,而电池包壳体3位于车身结构的下方,为了保证电池包壳体3所在的空间与座椅横梁2所在的空间彼此密封分隔,如图2至图5所示,可选地,门槛梁1可以包括门槛梁主体11和电池密封板12,门槛梁主体11上设置有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用于与电池包壳体3连接,电池密封板12形成在门槛梁主体11靠近座椅横梁2的一侧,电池密封板12设置为位于电池包壳体3的上方,电池密封板12用于与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密封连接。其中,电池包壳体3通过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连接于座椅横梁2,电池包壳体3通过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连接于门槛梁主体11,电池密封板12形成在门槛梁主体11靠近座椅横梁2的一侧,由此可见,电池密封板12位于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和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之间。如图5所示,车身结构通过电池密封板12与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密封连接,使得座椅横梁2所在的空间和门槛梁主体11下方的空间相互密封分隔,避免车辆底盘下方的异物(例如液体或者杂质)等进入车身结构的内部,保证车身结构内部的密封性。
可选地,上述的门槛梁主体11和电池密封板12可以一体成型,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上述的门槛梁1可以通过铝合金挤出成型工艺加工形成。为了保证座椅横梁2的刚度,可选地,座椅横梁2可以采用马氏体钢制成。座椅横梁2可以通过辊压工艺制成,以保证座椅横梁2具有较大的刚度,座椅横梁2的端部连接于门槛梁1,门槛梁1受到侧碰力时能够将力传递给座椅横梁2,以能够对门槛梁1受到的侧碰力进行分散,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
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包壳体3和车身的地板面板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电池包壳体3和门槛梁1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门槛梁1的下方,而本公开中的电池包壳体3安装于座椅横梁2以能够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为了使得电池包壳体3能够靠近座椅横梁2,在本公开的车身结构中,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可以位于门槛梁主体11靠近于座椅横梁2的一侧,以使得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可以靠近座椅横梁2。
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门槛梁主体11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2和位于第一部分112下方的第二部分113,第一部分112朝向靠近座椅横梁2的方向形成有凸出部114,凸出部114与第二部分113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电池包壳体3的容纳空间,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设置在凸出部114上,电池密封板12形成在凸出部114上,且朝向靠近座椅横梁2的方向凸出于凸出部114。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凸出部114与第二部分113之间构成用于容纳电池包壳体3的容纳空间,能够避免电池包壳体3和门槛梁主体11之间发生位置干涉,电池包壳体3和门槛梁1之间的安装位置能够靠近于座椅横梁2,使得电池包壳体3能够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电池密封板12形成在凸出部114靠近座椅横梁2的位置,电池密封板12和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的密封位置位于电池包壳体3和门槛梁主体11的连接位置的内侧,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避免外界的异物通过门槛梁主体11和电池包壳体3之间的间隙进入车身结构的内部。
其中,上述的第一部分112的凸出部114靠近于座椅横梁2的一侧连接于座椅横梁2,第一部分112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至少部分与座椅横梁2重合,第一部分112能够对座椅横梁2起到保护和传力的作用。凸出部114的下方连接于电池包壳体3,第二部分113低于第一部分112,即第二部分113位于电池包壳体3的外侧,第二部分113在左右方向上的投影能够至少部分地与电池包壳体3重合,第二部分113能够对电池包壳体3起到保护作用。其中,第一部分112和第二部分113可以为具有吸能腔体的溃缩结构,以能够车辆受到侧碰力时产生压溃变形,保护内侧的座椅横梁2和电池包壳体3。本公开对于第一部分112和第二部分11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电池密封板12和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的密封连接,可选地,电池密封板12可以形成在凸出部114的底部,且电池密封板12的下表面与凸出部114的下表面齐平,即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与靠近于凸出部114的底部的第二电池包安装部111连接,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能够和电池密封板12靠近,电池密封板12和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之间的间隙小,能够便于其进行密封连接,降低密封难度。
作为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电池密封板12的下表面可以设置有密封胶层121,密封胶层121用于填充于电池密封板12的下表面与电池包壳体3的上表面之间的缝隙,以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这里的密封胶层121可以为密封粘接剂、密封泡棉或者在线发泡层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座椅横梁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门槛梁1,可选地,座椅横梁2可以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主体22、位于座椅横梁主体22两端的横梁连接支架23,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设置在座椅横梁主体22上,座椅横梁主体22可以通过横梁连接支架23与门槛梁主体11和电池密封板12连接,电池密封板12沿靠近于座椅横梁2的方向凸出于门槛梁主体11,横梁连接支架23同时连接于门槛梁主体11和电池密封板12,能够增大横梁连接支架23和门槛梁1连接的面积,提高其连接稳定性。
由于门槛梁1和座椅横梁2通常由不同材质制成,横梁连接支架23可以为同一材料一体成型,为了保证横梁连接支架23与门槛梁1和座椅横梁2之间的连接均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可选地,座椅横梁主体22与横梁连接支架23之间可以通过点焊工艺固定连接,横梁连接支架23与门槛梁主体11和电池密封板12之间可以通过流钻螺钉工艺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可选地,横梁连接支架23包括横梁连接部24和门槛梁连接部25,横梁连接部24与座椅横梁主体22相互套接,横梁连接部24与座椅横梁主体22之间的连接面积大,连接强度高。门槛梁连接部25包括第一搭接边251和第二搭接边252,第一搭接边251与门槛梁主体11靠近座椅横梁2的一侧搭接,第二搭接边252与电池密封板12的上表面搭接,由于电池密封板12凸出于门槛梁主体11,第一搭接边251和第二搭接边252位于不同的平面内,第一搭接边251与门槛梁主体11的搭接平面和第二搭接边252与电池密封板12之间的搭接平面彼此不同面,能够保证门槛梁连接部25和门槛梁1在不同方向上连接强度,连接稳定性更高。
为了保证座椅横梁2具有良好的刚度,如图1、图3和图5所示,可选地,座椅横梁2可以包括沿车辆的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横梁上板221和横梁下板222、以及形成在横梁上板221和横梁下板222之间的两个连接板223,横梁上板221、横梁下板222以及两个连接板223共同围成“口”字形,且横梁下板222用于与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抵顶。由于横梁上板221、横梁下板222以及两个连接板223共同围成“口”字形,座椅横梁2的横截面为封闭截面,使得座椅横梁2具有良好的刚度,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身和电池包壳体3的集成结构,包括电池包壳体3和上述的车身结构,电池包壳体3连接于座椅横梁2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靠近座椅横梁2设置且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
在上述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3的集成结构中,电池包壳体3连接于座椅横梁2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21,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靠近于座椅横梁2,电池包壳体3的顶部能够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相比于传统的车身结构中的地板面板和电池包壳体3分开设置的方案而言,上述的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3的集成结构的集成度更高,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和电池壳体的集成结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门槛梁,两个所述门槛梁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座椅横梁,所述座椅横梁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门槛梁连接,所述座椅横梁具有第一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一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所述车辆的电池包壳体连接,以使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能够靠近所述座椅横梁以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包括门槛梁主体和电池密封板,所述门槛梁主体上设置有第二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第二电池包安装部用于与所述电池包壳体连接;
所述电池密封板形成在所述门槛梁主体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一侧,所述电池密封板设置为位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上方,所述电池密封板用于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主体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下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方向形成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构成用于容纳所述电池包壳体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包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电池密封板形成在所述凸出部上,且朝向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密封板形成在所述凸出部的底部,且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凸出部的下表面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用于填充于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上表面之间的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包括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座椅横梁主体、位于所述座椅横梁主体两端的横梁连接支架,所述第一电池包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座椅横梁主体上,所述座椅横梁主体通过所述横梁连接支架与所述门槛梁主体和所述电池密封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支架包括横梁连接部和门槛梁连接部,所述横梁连接部与所述座椅横梁主体相互套接,所述门槛梁连接部包括第一搭接边和第二搭接边,所述第一搭接边与所述门槛梁主体靠近所述座椅横梁的一侧搭接,所述第二搭接边与所述电池密封板的上表面搭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横梁包括沿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横梁上板和横梁下板、以及形成在所述横梁上板和所述横梁下板之间的两个连接板,所述横梁上板、所述横梁下板以及两个所述连接板共同围成“口”字形,且所述横梁下板用于与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抵顶。
9.一种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电池包壳体连接于所述座椅横梁的第一电池包安装部,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靠近所述座椅横梁设置且所述电池包壳体的顶部作为车辆的地板面板。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和电池壳体的集成结构。
CN202221236345.3U 2022-05-19 2022-05-19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8505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6345.3U CN218505966U (zh) 2022-05-19 2022-05-19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6345.3U CN218505966U (zh) 2022-05-19 2022-05-19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5966U true CN218505966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0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6345.3U Active CN218505966U (zh) 2022-05-19 2022-05-19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5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6746B2 (en) Sub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US8776927B2 (en) Vehicle battery pack housing structure
CN108068602B (zh) 车身的电池支撑结构
KR101565980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플로워 패널 조립체
KR101565981B1 (ko) 전기 자동차용 플로워 패널 조립체
CN21036408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地板总成
CN111824269A (zh) 用于车辆的中地板结构
CN114940055B (zh) 车辆
KR20170068326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배터리 조립 구조
CN108773262A (zh) 一种多型腔结构的pack底盘一体化电池系统
CN215590471U (zh) 一种车身及汽车
CN218505966U (zh) 车身结构、车身和电池包壳体的集成结构及车辆
CN217944883U (zh) 一种电池包、车身结构及车辆
CN217804922U (zh) 车辆门槛结构
CN114940056B (zh) 车辆
CN215851513U (zh) 车身门槛及车辆
CN213948161U (zh) 车载电池壳体结构体
CN218558539U (zh) 电池及车身一体化结构及车辆
US20230406084A1 (en) Cell-to-body structure and vehicle
CN112896318A (zh) 安装有高压电池的车身
KR20200126695A (ko) 차량용 하중분산구조
CN215851516U (zh) 车身门槛及车辆
CN217903273U (zh) 电池箱、电池包和车辆
CN220996524U (zh) 机舱总成、车身以及车辆
CN219497971U (zh) 一种车辆电池保护外壳和车辆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