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501247U -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501247U
CN218501247U CN202222157863.2U CN202222157863U CN218501247U CN 218501247 U CN218501247 U CN 218501247U CN 202222157863 U CN202222157863 U CN 202222157863U CN 218501247 U CN218501247 U CN 218501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g
joint
vehicle body
automobil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5786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teng Animation 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teng Animation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teng Animation 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teng Animation 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5786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501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501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501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玩具领域,特别涉及公开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包括可互为变形转换的人形态与车形态,所述车形态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前车身与后车身;前车身,其包括主躯干和设置于主躯干上的车身外壳,在主躯干两侧对称转动设有手部组件,所述手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翻转并外凸车身外壳一侧或相对主躯干翻折并聚拢于车身外壳一侧;后车身,其包括对称转动设置于主躯干两侧的腿部组件;两腿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聚拢并翻折固定或分别向远离主躯干方向呈张开站立姿态;卡接构件,其设置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之间,用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二者相对靠近翻转紧贴时卡接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形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玩具进入到日常生活中,玩具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特别是对儿童,玩具可以开发儿童的大脑,尤其是可变形的玩具机器人越来越受儿童的喜爱。
但是,现有的变形机器人往往结构复杂,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 CN215781473U专利名称为一种合体变形机器人所公开的,在机器人变形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到螺纹连接变形拼装,而螺纹连接大大增加了变形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儿童难以独立完成拼装变形,降低儿童对玩具的趣味性。
因而需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包括可互为变形转换的人形态与车形态,所述车形态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前车身与后车身;
前车身,其包括主躯干和设置于主躯干上的车身外壳,在主躯干两侧对称转动设有手部组件,所述手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翻转并外凸车身外壳一侧或相对主躯干翻折并聚拢于车身外壳一侧,以使手部组件形成位于车身外壳一侧的车门或外凸于车身外壳的机械手臂;
后车身,其包括对称转动设置于主躯干两侧的腿部组件;两腿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聚拢并翻折固定或分别向远离主躯干方向呈张开站立姿态,以使两腿部组件聚拢组合形成后车身或分别张开呈站立姿态的机械腿;
卡接构件,其设置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之间,用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二者相对靠近翻转紧贴时卡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手部组件,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臂关节一与臂关节二,所述臂关节一转动设置于主躯干上,在臂关节二远离主躯干一侧设有前侧车门盖板,所述臂关节一相对主躯干呈水平圆周转动,所述臂关节二相对臂关节一呈水平圆周转动,在臂关节一一侧设有卡块一,所述臂关节二一侧设有供与卡块一相插接配合的卡槽一,通过卡块一与卡槽一配合以使臂关节一与臂关节二可相对并拢卡接固定。
在一种实施例中,腿部组件,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腿关节一、腿关节二与腿关节三,所述腿关节一通过万向轴转动设置于主躯干一端,在腿关节三一侧转动设有后侧车门盖板,所述腿关节一、腿关节二与腿关节三依次翻折组合形成“∩”型结构;其中,在两腿关节三相临近的一侧均分别设置有卡块二与卡槽二,通过卡块二与卡槽二配合以使两腿关节三可相对聚拢固定,所述后侧车门盖板相对腿关节三翻转并卡接于腿关节一与腿关节二一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后侧车门盖板一侧分别设有卡块三与卡块四,所述腿关节一一侧设有供与卡块三插接配合的卡槽三,所述腿关节二一侧设有供与卡块四插接配合的卡槽四。
在一种实施例中,卡接构件,其包括设置于后侧车门盖板一侧的卡块五,以及设置于车身外壳与后车身相临近的一端的卡槽五,所述卡块五随后车身相对前车身翻转插接于卡槽五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外壳包括固定设置于主躯干后侧的半壳体一,以及转动设置于主躯干上的半壳体二,所述主躯干上端具有头部,在半壳体二上开设有供头部穿过的穿孔,所述半壳体一上设有供遮盖穿孔的连接盖板。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臂关节二一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一。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腿关节三一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臂关节二包括转动设置于臂关节一一端的臂部,以及转动设置于臂部一端的手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主躯干下端转动设置有盘骨,两腿部组件呈镜像通过万向轴对称转动设置于盘骨两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初始形态为人形态,当人形态需切换成车形态时,通过将两手部组件翻折并聚拢固定于车身外壳一侧,进而以使两手部组件形成位于车身外壳两侧的车门,从而实现车形态前半车身的变形转换,再通过两腿部组件翻折并聚拢组合固定形成后半车身,且前车身与后车身处于可相对转动的连接状态,通过卡接构件以使前车身与后车身相对靠近转动并卡固拼接,避免了将部件分拆后再采用螺接拼装变形的复杂拼装,满足儿童独立将玩具变形玩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的车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的车形态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的车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的人形态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的人形态上半躯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的人形态下半躯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6所出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较佳地提供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包括可互为变形转换的人形态与车形态,所述车形态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前车身与后车身;
前车身,其包括主躯干1和设置于主躯干1上的车身外壳2,在主躯干1两侧对称转动设有手部组件,所述手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1 翻转并外凸车身外壳2一侧或相对主躯干1翻折并聚拢于车身外壳2 一侧,以使手部组件形成位于车身外壳2一侧的车门或外凸于车身外壳2的机械手臂;
后车身,其包括对称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两侧的腿部组件;两腿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1聚拢并翻折固定或分别向远离主躯干1方向呈张开站立姿态,以使两腿部组件聚拢组合形成后车身或分别张开呈站立姿态的机械腿;
卡接构件,其设置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之间,用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二者相对靠近翻转紧贴时卡接固定。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初始形态为人形态,当人形态需切换成车形态时,通过将两手部组件翻折并聚拢固定于车身外壳一侧,进而以使两手部组件形成位于车身外壳两侧的车门,从而实现车形态前半车身的变形转换,再通过两腿部组件翻折并聚拢组合固定形成后半车身,且前车身与后车身处于可相对转动的连接状态,通过卡接构件以使前车身与后车身相对靠近转动并卡固拼接,避免了将部件分拆后再采用螺接拼装变形的复杂拼装,满足儿童独立将玩具变形玩耍需求。
如图2至5所出示的,手部组件,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臂关节一3与臂关节二4,所述臂关节一3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上,在臂关节二4远离主躯干1一侧设有前侧车门盖板5,所述臂关节一3相对主躯干1呈水平圆周转动,所述臂关节二4相对臂关节一3呈水平圆周转动,在臂关节一3一侧设有卡块一6,所述臂关节二4一侧设有供与卡块一6相插接配合的卡槽一7,通过卡块一6与卡槽一7配合以使臂关节一3与臂关节二4可相对并拢卡接固定。
具体的,手部组件在人形态切换成车形态时,通过将臂关节一相对于主躯干翻转90°,如图1至2所示,以使臂关节一轴向与车身外壳的长度方向呈垂直设置,再通过将臂关节二相对臂关节一翻转,以使臂关节一上的卡块一配合插接于臂关节二上的卡槽一内,以实现臂关节一与臂关节二的拼接聚拢固定,且连接于臂关节二一侧的前侧车门盖板随翻转限位抵触于车身外壳一侧形成车形态的前侧车门。
如图2至5所出示的,腿部组件,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腿关节一8、腿关节二9与腿关节三10,所述腿关节一8通过万向轴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一端,在腿关节三10一侧转动设有后侧车门盖板14,所述腿关节一8、腿关节二9与腿关节三10依次翻折组合形成“∩”型结构;其中,在两腿关节三10相临近的一侧均分别设置有卡块二 11与卡槽二12,通过卡块二11与卡槽二12配合以使两腿关节三10 可相对聚拢固定,所述后侧车门盖板14相对腿关节三10翻转并卡接于腿关节一8与腿关节二9一侧。
具体的,腿部组件在人形态切换成车形态时,通过将所述腿关节一、腿关节二与腿关节三依次翻折组合形成“∩”型结构后,再通过转动后侧车门盖板以使其卡接于腿关节一与腿关节二一侧,进而以实现单一腿部组件固定形成“∩”型框架结构,再将两腿关节三相对靠近并拢,以使其中一个腿关节三上的卡块二配合插接于另一腿关节三上的卡槽二内,进而以实现两“∩”型框架的卡接拼装,从而配合腿关节一、腿关节二与腿关节三的外观形状组合形成后车身的造型。
进一步地,所述后侧车门盖板14一侧分别设有卡块三31与卡块四32,所述腿关节一8一侧设有供与卡块三31插接配合的卡槽三34,所述腿关节二9一侧设有供与卡块四32插接配合的卡槽四35。具体的,后侧车门盖板通过卡块三随翻转配合插接于腿关节一的卡槽三内,通过卡块四随翻转配合插接于腿关节二的卡槽四内,以实现“∩”型框架结构的固定。
如图1至3所出示的,卡接构件,其包括设置于后侧车门盖板 14一侧的卡块五15,以及设置于车身外壳2与后车身相临近的一端的卡槽五16,所述卡块五15随后车身相对前车身翻转插接于卡槽五 16内,进而以实现前车身与后车身的卡接配合。
如图2至5所出示的,所述车身外壳2包括固定设置于主躯干1 后侧的半壳体一17,以及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上的半壳体二18,所述主躯干1上端具有头部19,在半壳体二18上开设有供头部19穿过的穿孔20,所述半壳体一17上设有供遮盖穿孔20的连接盖板21。具体的,当人形态时,半壳体二可相对半壳体一向下翻转,以使头部经穿孔外凸于半壳体二上,以增加人形态变形的趣味性。
进一步地,所述臂关节二4一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一22。
进一步地,所述腿关节三10一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二23,通过设置滚轮一与滚轮二以使在车形态时可抵触平面滑移。
进一步地,所述臂关节二4包括转动设置于臂关节一3一端的臂部24,以及转动设置于臂部24一端的手部25。具体的,通过设置壳相互转动的臂部与手部,以增加人形态时的趣味性。
进一步地,所述主躯干1下端转动设置有盘骨26,两腿部组件呈镜像通过万向轴对称转动设置于盘骨26两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包括可互为变形转换的人形态与车形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形态包括可相对转动连接的前车身与后车身;
前车身,其包括主躯干(1)和设置于主躯干(1)上的车身外壳(2),在主躯干(1)两侧对称转动设有手部组件,所述手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1)翻转并外凸车身外壳(2)一侧或相对主躯干(1)翻折并聚拢于车身外壳(2)一侧,以使手部组件形成位于车身外壳(2)一侧的车门或外凸于车身外壳(2)的机械手臂;
后车身,其包括对称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两侧的腿部组件;两腿部组件可相对主躯干(1)聚拢并翻折固定或分别向远离主躯干(1)方向呈张开站立姿态,以使两腿部组件聚拢组合形成后车身或分别张开呈站立姿态的机械腿;
卡接构件,其设置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之间,用于前车身与后车身二者相对靠近翻转紧贴时卡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
手部组件,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臂关节一(3)与臂关节二(4),所述臂关节一(3)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上,在臂关节二(4)远离主躯干(1)一侧设有前侧车门盖板(5),所述臂关节一(3)相对主躯干(1)呈水平圆周转动,所述臂关节二(4)相对臂关节一(3)呈水平圆周转动,在臂关节一(3)一侧设有卡块一(6),所述臂关节二(4)一侧设有供与卡块一(6)相插接配合的卡槽一(7),通过卡块一(6)与卡槽一(7)配合以使臂关节一(3)与臂关节二(4)可相对并拢卡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
腿部组件,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腿关节一(8)、腿关节二(9)与腿关节三(10),所述腿关节一(8)通过万向轴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一端,在腿关节三(10)一侧转动设有后侧车门盖板(14),所述腿关节一(8)、腿关节二(9)与腿关节三(10)依次翻折组合形成“∩”型结构;其中,在两腿关节三(10)相临近的一侧均分别设置有卡块二(11)与卡槽二(12),通过卡块二(11)与卡槽二(12)配合以使两腿关节三(10)可相对聚拢固定,所述后侧车门盖板(14)相对腿关节三(10)翻转并卡接于腿关节一(8)与腿关节二(9)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车门盖板(14)一侧分别设有卡块三(31)与卡块四(32),所述腿关节一(8)一侧设有供与卡块三(31)插接配合的卡槽三(34),所述腿关节二(9)一侧设有供与卡块四(32)插接配合的卡槽四(3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
卡接构件,其包括设置于后侧车门盖板(14)一侧的卡块五(15),以及设置于车身外壳(2)与后车身相临近的一端的卡槽五(16),所述卡块五(15)随后车身相对前车身翻转插接于卡槽五(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外壳(2)包括固定设置于主躯干(1)后侧的半壳体一(17),以及转动设置于主躯干(1)上的半壳体二(18),所述主躯干(1)上端具有头部(19),在半壳体二(18)上开设有供头部(19)穿过的穿孔(20),所述半壳体一(17)上设有供遮盖穿孔(20)的连接盖板(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关节二(4)一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一(22)。
8.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关节三(10)一侧转动设置有滚轮二(2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关节二(4)包括转动设置于臂关节一(3)一端的臂部(24),以及转动设置于臂部(24)一端的手部(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躯干(1)下端转动设置有盘骨(26),两腿部组件呈镜像通过万向轴对称转动设置于盘骨(26)两侧。
CN202222157863.2U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Active CN218501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863.2U CN218501247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57863.2U CN218501247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501247U true CN218501247U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09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57863.2U Active CN218501247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5012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7852A (zh) * 2023-06-12 2023-07-11 汕头市儿超喜智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车变形玩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07852A (zh) * 2023-06-12 2023-07-11 汕头市儿超喜智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车变形玩具
CN116407852B (zh) * 2023-06-12 2023-10-31 汕头市儿超喜智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越野车变形玩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501247U (zh) 一种可变形成汽车的机器人玩具
JP2024040248A (ja) 人型玩具
JPH0316713Y2 (zh)
CN111167132A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1798783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JPH0160271B2 (zh)
CN218501248U (zh) 一种变形机器人
CN217187855U (zh) 一种应用于玩具汽车-机器人的可变形结构
CN220736168U (zh) 一种应用于人-车转换玩具形态变化结构
JPH0243439Y2 (zh)
CN220026084U (zh) 一种用于变形玩具的联动变形结构
CN220159212U (zh) 一种变形玩具结构
CN214633975U (zh) 一种玩具汽车与机器人的变形玩具
CN220632974U (zh) 关节积木结构及玩具
KR19980016285U (ko) 변신 로봇 완구
CN214057808U (zh) 一种内藏式折叠器
JPH0428627Y2 (zh)
CN212395848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17939119U (zh) 一种玩具机器人的腿部变形结构及其变形机器人
JPS59174181A (ja) 形態変化する走行玩具
JPH0322794B2 (zh)
JPS6341035Y2 (zh)
KR20100024712A (ko) 변신 가능한 종이로봇 완구
CN212395843U (zh) 一种由数字0至9组合成机器人的玩具
JPH0434874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