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9244U -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9244U
CN218499244U CN202221868373.7U CN202221868373U CN218499244U CN 218499244 U CN218499244 U CN 218499244U CN 202221868373 U CN202221868373 U CN 202221868373U CN 218499244 U CN218499244 U CN 218499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headset
intelligent electronic
earplug
suppor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83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蕾蕾
宋雨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18683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9244U/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6229 priority patent/WO202401664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9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9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握持部、第一连接部和耳塞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握持部和所述耳塞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耳塞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蓝牙耳机呈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其中所述第一形态为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为蓝牙耳机使用形态,所述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下占用的体积小于所述蓝牙耳机在第二形态下占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保证蓝牙耳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方便收纳进体积较为轻薄的智能电子设备内部,使得蓝牙耳机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且在智能电子上逐渐取消3.5mm耳机孔,智能电子设备呈现轻薄的特性,与之相关的配件——蓝牙耳机也越来越普及,各大手机厂家也不断推出自主品牌的蓝牙耳机,并且人们使用蓝牙耳机的场景和需求越来越多。
目前市面上的蓝牙耳机由两只蓝牙耳机和一个充电舱组成,充电舱的主要功能是收纳耳机和给耳机充电。蓝牙耳机产品体积小巧,内置电池续航能力较短,在不使用的使用可以将耳机放入充电舱内充电,没电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充电舱的充电接口帮放入的耳机补充电能。蓝牙耳机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和手机进行蓝牙连接并使用,由于充电舱作为一个单独的配件存在,在使用蓝牙耳机时需要单独携带或收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导致充电舱收纳不变或出现丢失的情况。充电舱虽然为耳机增加电池续航,但用户需要时刻记得为充电舱充电,增多了用户的充电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包括握持部、第一连接部和耳塞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握持部和所述耳塞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耳塞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蓝牙耳机呈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所述第一形态为所述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为所述蓝牙耳机使用形态,所述蓝牙耳机在所述第一形态下占用的体积小于所述蓝牙耳机在所述第二形态下占用的体积。
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收纳蓝牙耳机的智能电子设备,包括机身本体,所述机身本体内部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容置如前所述的第一形态的蓝牙耳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蓝牙耳机,包括握持部、第一连接部和耳塞部,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握持部和耳塞部,第一连接部和耳塞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蓝牙耳机呈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第一形态为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形态,第二形态为蓝牙耳机使用形态,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下占用的体积小于蓝牙耳机在第二形态下占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形态,形成比蓝牙耳机使用形态体积更小的收纳形态,以便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能够在保证蓝牙耳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方便收纳进体积较为轻薄的智能电子设备内部,使得蓝牙耳机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在第二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子设备的正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子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为解决蓝牙耳机充电舱的收纳不便及耳机易丢失问题,相关技术中将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中,并通过智能电子设备为蓝牙耳机进行充电。现有的智能电子设备具有轻薄化的特点,在智能电子设备轻薄化的限制条件下,将耳机收纳进智能电子设备内部,对蓝牙耳机的结构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在第二形态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蓝牙耳机包括握持部1、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第一连接部2的两端分别连接握持部1和耳塞部3,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蓝牙耳机呈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第一形态为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形态,第二形态为蓝牙耳机使用形态,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下占用的体积小于蓝牙耳机在第二形态下占用的体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一形态下,握持部1、第一连接部2、耳塞部3同轴设置,且分别呈“I”字型,因此蓝牙耳机整体呈“I”字型;在第二形态下,蓝牙耳机呈“L”型,第一连接部2位于折弯的位置,耳塞部3呈椭球状。
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之后,即使外力消失,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当前的形态也不会随着外力消失而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蓝牙耳机包括握持部1、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第一连接部2的两端分别连接握持部1和耳塞部3,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蓝牙耳机呈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第一形态为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形态,第二形态为蓝牙耳机使用形态,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下占用的体积小于蓝牙耳机在第二形态下占用的体积;本实用新型的蓝牙耳机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形态,形成比蓝牙耳机使用形态体积更小的收纳形态,以便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能够在保证蓝牙耳机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方便收纳进体积较为轻薄的智能电子设备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耳塞部3包括第一保护件31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32,第一支撑件32的材料为刚性材料,第一支撑件32的设置方向与握持部1的设置方向相同,握持部1的设置方向即为握持部1、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在第一形态下的中轴设置方向。第一保护件31包覆第一支撑件32,且第一保护件31的第一材料为柔性材料。在第一形态下,第一支撑件32呈平直状态,即呈“I”字型;在第二形态下,第一支撑件32呈弯曲状态,即呈中间外凸的弯曲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支撑件32的材料为刚性材料,在受到外力发生变形之后,即使外力消失,耳塞部3的形态也不会随着外力消失而改变。
第一保护件3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并包裹第一支撑件32,可以对第一支撑件32起到保护作用,并提升触摸手感,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保护件31的材料可以是硅胶材料,也可以是弹性聚氨酯材料;第一支撑件32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2为多个,多个第一支撑件32被第一保护件31包裹,并均匀分布在第一保护件31内,如图2所示,各个第一支撑件32以耳塞部3的中轴呈中心对称。第一支撑件32在第一保护件31内均匀分布,可以使耳塞部3均匀受力,有利于对耳塞部3塑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包括第二保护件21和第二支撑件22,第二支撑件22的设置方向与握持部1的设置方向相同,且第二支撑件22的材料为刚性材料;第二保护件21包覆第二支撑件22,且第二保护件21的第二材料为柔性材料。在第一形态下,第二支撑件22呈平直状态,即呈“I”字型;在第二形态下,第二支撑件22呈弯折状态,即呈“L”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支撑件22的材料为刚性材料,在受到外力发生变形之后,即使外力消失,第一连接部2的形态也不会随着外力消失而改变。
第二保护件2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并包裹第二支撑件22,可以对第二支撑件22起到保护作用,并提升触摸手感,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材料的柔软度小于第一材料的柔软度,也就是说,耳塞部3相较于第一连接部2而言,材质更柔软,由于耳塞部3直接与使用者的耳廓接触,因此,选用材质更为柔软的材料可以提高使用舒适度。
由于耳塞部3需要与蓝牙耳机的使用者的耳廓相匹配,交要求其形变程度较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2的强度小于第二支撑件22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32可以为第一金属板,第二支撑件22可以为第二金属板,第一金属板的厚度小于第二金属板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件32也可以是金属丝或金属条,同样能够达到耳塞部3相较于第一连接部2更易产生形变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也可以直接采用塑性形变材料制成,这样可以省去第一支撑件32和地热支撑件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二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且第二连接部4的材料为刚性材料。第二连接部4不但可以将材质相对柔软的第一连接部2和耳塞部3进行连接,而且还可以在耳塞部3受力产生形变时起到支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握持部1和第二连接部4的材料可以是硬质塑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触控部5,触控部5与耳塞部3远离第一连接部2的一端连接,触控部5的材料为柔性导电材料,这样,蓝牙耳机可作为触控笔与智能电子设备配合使用。
如图3所示,触控部5呈半球状,触控部5包括贯穿触控部5的多个出音孔51,各出音孔51沿触控部5的边缘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一充电触点6,第一充电触点6设置在握持部1的外壁,第一充电触点6可以是具有一定宽度的金属带,环绕设置在握持部1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耳机具有语音通话功能,可用于打电话、听歌,也可内置多种传感器,用于玩游戏,运动。因此,所述蓝牙耳机的握持部1内部以及耳塞部3内部还设置有功能模组(图中未绘示)。例如,在握持部1内部设置有通话麦克风、天线模组、压力传感器、降噪麦克风、电池模组、主板等,在耳塞部3内部设置有喇叭模组、红外传感器、反馈麦克风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电子设备,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结合图4和图5所示,所述智能电子设备包括机身本体10,机身本体10内部设置有收纳腔101,收纳腔101用于容置如前所述的第一形态的蓝牙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智能电子设备的内部还设置有其他功能模组,例如,主板102、后置摄像头模组103、电池模组104、子板105,收纳腔101与其他功能模组互相不干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电子设备,包括机身本体10,机身本体10内部设置有收纳腔1011,收纳腔1011用于容置如前所述的第一形态的蓝牙耳机,在保证智能电子设备轻薄化的前提下,方便携带蓝牙耳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收纳腔10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充电触点1011,在如前所述的蓝牙耳机容置于收纳腔101内时,第二充电触点1011与第一充电触点6电连接。
当智能电子设备为平板电脑等体积较大的智能设备时,智能电子设备内可以设置2个收纳腔101,以收纳2只蓝牙耳机,满足用户两个耳机同时使用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改变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设计布局,将蓝牙耳机收纳于智能电子设备内部,不影响智能电子设备握持,且在智能设备内部通过内置的第二充电触点1011与蓝牙耳机上的第一充电触点6接触,为蓝牙耳机充电。
当需要使用蓝牙耳机时,可以将蓝牙耳机从智能电子设备内部取出,将第一连接部2弯折一定的角度,其内部的第二支撑件22也相应的弯折。然后,对耳塞部3进行挤压,其内部的第一支撑件32相应的弯曲,将包裹在外的第一保护件31挤压形成椭球型,使得蓝牙耳机呈第二形态,以便符合使用者耳廓形状,佩戴更舒适。
当蓝牙耳机使用完成需要收纳时,先对椭球型的耳塞部3进行拉伸,其内部的第一支撑件32受外力由弯曲状态变为平直状态,使得椭球形的耳塞部3变形为圆柱形。然后将中间部分呈弯折状态的第一连接部2折回原样,进而将恢复成第一形态的蓝牙耳机插入智能电子设备的收纳腔101内。
当需要使用触控笔的功能时,可将蓝牙耳机从智能电子设备内部取出,蓝牙耳机顶端的触控部5可以触控智能电子设备的屏幕,蓝牙耳机的握持部1可以当作笔杆进行握持。需要说明的是,蓝牙耳机在第一形态和第二形态下均可用作触控笔。
本实用新型为终端厂商提供蓝牙耳机和智能电子设备相结合的新方案。在设计智能电子设备布局时可设计蓝牙耳机的收纳腔、充电触点及充电模组,将蓝牙耳机内置于智能电子设备内部,增加电子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蓝牙耳机的便携性和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将蓝牙耳机置于智能电子设备内部,增加蓝牙耳机的便携性;取消外部附加的充电舱,使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池为蓝牙耳机提供电池续航,减少用户的充电设备。对终端厂商而言,将蓝牙耳机收纳于智能电子设备内部,还可省去生产充电舱的成本,同时提升电子产品的附加价值。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第一连接部和耳塞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握持部和所述耳塞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耳塞部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使得所述蓝牙耳机呈第一形态或第二形态;
所述第一形态为所述蓝牙耳机收纳在智能电子设备内部的形态,所述第二形态为蓝牙耳机使用形态,所述蓝牙耳机在所述第一形态下占用的体积小于所述蓝牙耳机在所述第二形态下占用的体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部包括第一保护件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握持部的设置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材料为刚性材料;所述第一保护件包覆所述第一支撑件,且所述第一保护件的第一材料为柔性材料;
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呈平直状态;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呈弯曲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支撑件在所述第一保护件内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二保护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握持部的设置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材料为刚性材料;所述第二保护件包覆所述第二支撑件,且所述第二保护件的第二材料为柔性材料;
在所述第一形态下,所述第二支撑件呈平直状态;在所述第二形态下,所述第二支撑件呈弯折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材料的柔软度小于所述第一材料的柔软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强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强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第一金属板,所述第二支撑件为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金属板的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耳塞部,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材料为刚性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部,所述触控部与所述耳塞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触控部的材料为柔性导电材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部呈半球状,且所述触控部包括贯穿所述触控部的多个出音孔,各所述出音孔沿所述触控部的边缘均匀分布。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外壁。
12.一种智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本体,所述机身本体内部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容置如所述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形态的蓝牙耳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二充电触点,所述蓝牙耳机还包括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外壁,在所述蓝牙耳机容置于所述收纳腔内时,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电连接。
CN202221868373.7U 2022-07-20 2022-07-20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499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8373.7U CN218499244U (zh) 2022-07-20 2022-07-20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PCT/CN2023/076229 WO2024016648A1 (zh) 2022-07-20 2023-02-15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8373.7U CN218499244U (zh) 2022-07-20 2022-07-20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9244U true CN218499244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5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8373.7U Active CN218499244U (zh) 2022-07-20 2022-07-20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9244U (zh)
WO (1) WO202401664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806040U (zh) * 2019-06-10 2019-12-17 焦江 一种可变形超薄无线耳机及应用该耳机的手持电子设备
CN210579112U (zh) * 2019-08-11 2020-05-19 焦江 一种超薄无线耳机、耳机收纳盒及手持电子设备
AT523938B1 (de) * 2020-07-03 2022-01-15 Kucharko Jerzy Franciszek Aufsteckbarer Ohrhörer-Adapter_CFC
CN213846731U (zh) * 2020-12-31 2021-07-30 阳小清 一种集成无线耳机装置的移动终端
CN214851767U (zh) * 2021-06-10 2021-11-23 南昌勤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电子设备
CN114531506A (zh) * 2022-02-23 2022-05-24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耳机收纳功能的保护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16648A1 (zh)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68253A1 (en) Neck-strap type earphone
JP2010530180A (ja) 小型無線イヤリング型ヘッドセット
US10924839B2 (en) In-ear headphone
US11317186B2 (en) In-ear headphone
CN218499244U (zh) 蓝牙耳机及智能电子设备
CN213126414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
CN219780340U (zh) 一种耳夹式耳机结构
CN210579112U (zh) 一种超薄无线耳机、耳机收纳盒及手持电子设备
CN212463495U (zh) 一种无线蓝牙降噪耳机及充电盒
CN111800706B (zh) 一种耳机壳体及包括其的耳机
CN207802282U (zh) 蓝牙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14205812U (zh) 一种具有新型压力传感结构的耳机
CN206498461U (zh) 一种可对耳机充电的充电手机壳
CN206698392U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45257A (zh) 一种耳机结构及真无线立体声耳机
CN210007865U (zh) 具有金属外壳的耳挂式天线蓝牙耳机
CN111225310A (zh) 一种颈戴耳机及充电盒
CN218603614U (zh) 一种具有拍照功能的蓝牙耳机
CN218352651U (zh) 设备套装和移动终端
CN216253211U (zh) 一种柔性耳机
CN217656711U (zh) 一种蓝牙音箱及音响设备
CN211154180U (zh) 一种电子终端保护套
CN216700272U (zh) 基于导电海绵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式无线耳机
CN213754885U (zh) 耳机
CN220123050U (zh) 一种基于柔性电路板的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