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8858U -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8858U
CN218498858U CN202222974764.3U CN202222974764U CN218498858U CN 218498858 U CN218498858 U CN 218498858U CN 202222974764 U CN202222974764 U CN 202222974764U CN 218498858 U CN218498858 U CN 218498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module
switch
electric energy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47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文龙
徐勇超
王春晓
焦京海
张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47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8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8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8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涉及轨道车辆供电领域,该供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的复用的储能供电模块,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的复用的高压供电模块,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网电源且输出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的市电接入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悬空,该第一开关模块针对于不同的情况对应着不同的导通方式,均保证了对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电能供应。可见该供电电路可覆盖多种不同情况,既保证了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正常使用,便于实际应用;又无需在轨道车辆上设置各种发电装置专门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实现方式更灵活便捷,可操作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检修、停放至某一位置及故障等情况,但无论针对于哪种运行情况,轨道车辆上的冰箱及测试设备等不可间断供电设备均需要保证持续地被供电。由于要保证给上述不可间断供电设备的供电,现有技术中,要么直接选择不使用这类设备,但很显然这种方式影响了实际应用,带来不好的体验;要么购买发电装置,在轨道车辆上的多个位置,固定设置外接的柴油发电机和/或UPS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Supply,不间断电源)等发电装置,该发电装置专门用于为该不可间断供电设备供电,或者是特定情况下的临时接入使用,但这种固定设置的发电装置的灵活性、便捷性及可操作性均严重受限。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供电电路以保证上述不可间断供电设备的电能供应不间断,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可覆盖多种不同工况,一方面可以保证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了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无需在轨道车辆上设置各种发电装置专门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实现方式更灵活便捷,可操作性更强,满足了轨道车辆的供电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轨道车辆,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
构成所述轨道车辆的原始供电系统的储能供电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自身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输出第一交流电;
构成所述原始供电系统的高压供电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输出第二交流电;
市电接入模块,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网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悬空,用于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储能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及所述储能供电模块均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以使所述市网电源输出的市网电压通过所述市电接入模块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导通;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未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均关断。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保护模块,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用于在自身所在的支路发生过流和/或过压时切断所述市网电压的供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为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市电接入模块包括接入插座。
优选的,所述储能供电模块包括:
电能存储模块;
充放电控制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电能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未连接所述市网电源时,控制所述电能存储模块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第一直流电;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将所述第二交流电整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一端输出,以使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直流电充电;
逆变模块,输出端作为所述储能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逆变为第一交流电。
优选的,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与表征仅接收所述第一交流电供电的第一负载连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时,将所述第二交流电整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以使所述逆变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逆变为所述第一交流电后为所述第一负载供电。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单刀双掷转换开关;
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0位悬空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及原始供电系统,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供电电路;
所述原始供电系统包括储能供电模块及高压供电模块;
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连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该供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模块,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的复用的储能供电模块,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的复用的高压供电模块,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网电源且输出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的市电接入模块,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悬空,于是,在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以由所述高压供电模块输出的第二交流电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在高压供电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储能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以由所述储能供电模块输出的第一交流电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在高压供电模块及储能供电模块均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以由接入的市网电源输出的市网电压通过市电接入模块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可见,通过本申请中所述的可覆盖多种不同情况的供电电路,一方面可以保证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了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无需在轨道车辆上设置各种发电装置专门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实现方式更灵活便捷,可操作性更强,满足了轨道车辆的供电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和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可覆盖多种不同工况,一方面可以保证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了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无需在轨道车辆上设置各种发电装置专门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实现方式更灵活便捷,可操作性更强,满足了轨道车辆的供电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现有技术中,针对轨道车辆的实际应用,要么直接不使用不可间断供电设备,但显然影响到实际应用且带来了不好的体验;要么在轨道上专门设置一个发电装置,该发电专门仅用于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设备供电,具体的该发电装置可以为柴油发电机和/或UPS电源,但是这种方式的灵活性、便捷性及可操作性均受限,且增加了供电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可满足轨道车辆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对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需求。
该供电电路,应用于轨道车辆,该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1;
构成轨道车辆的原始供电系统的储能供电模块2,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自身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输出第一交流电;
构成原始供电系统的高压供电模块3,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输出第二交流电;
市电接入模块4,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网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连接;
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四端悬空,用于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储能供电模块2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在高压供电模块3及储能供电模块2均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市网电源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以使市网电源输出的市网电压通过市电接入模块4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
具体的,所述轨道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动车组;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包括但不限于冰箱等具有常供电需求的用电负载;各部分之间的电路连接请参照上述文字描述及图1的结构示意图,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图1中将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四端以悬空未连接的圆圈表示;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由专门设置的发电装置如柴油发电机进行供电,轨道车辆的原始供电系统中包括储能供电模块2及高压供电模块3,其中,储能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仅与轨道车辆上仅接收第一交流电供电的第一负载的供电端连接,进而该储能供电模块2仅用于为所述第一负载供电(其中自然不包括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而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仅与轨道车辆上仅接收第二交流电供电的第二负载的供电端连接,进而该高压供电模块3仅用于为所述第二负载供电(其中自然也不包括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这种供电方式本质上为一种固化的供电方式,一旦高压供电模块3、储能供电模块2及发电装置中任意一个出现故障,则均影响供电效果,且各个供电方式之间也无法切换。
而本申请中复用了所述原始供电系统中的储能供电模块2及高压供电模块3,并结合第一开关模块1的各个端子,给出了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的新的供电电路,具体来说,无需再额外设置发电装置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而是,预先评估出可能的现场工况,即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储能供电模块2处于电能输出状态,高压供电模块3及储能供电模块2均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通过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接入有市网电源(即地面电源),进而覆盖了轨道车辆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个现场条件,实现了分级控制,涵盖车辆供电的所有工况。而对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来说,只要存在交流电能供应即可,于是本申请提供的供电电路可以结合不同的现场条件,灵活地切换电能供应来源,而不局限于只能针对一种现场条件的固化的电能供应而影响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可用性。而上述三种状态的判定具体可以为人工判定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动作以达到不同的端子间导通方式,也可以为控制模块接收到表征处于对应状态的指令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1动作以达到不同的端子间导通方式,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开关模块1自身的各个端子之间的导通方式实现了互锁控制,其保证了同一时刻下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只有一个电能供应来源,使得电能供应彼此之间不冲突,避免引起短路故障。而在本申请中的供电电路中,储能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可以与所述第一负载的供电端连接,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可以与所述第二负载的供电端连接,根据实际需求连接即可。
更具体的,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以由所述高压供电模块3输出的第二交流电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可以理解的是,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还可以与第二负载的供电端连接,则对应的,此时第二负载也得电),此时所述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不连接所述市网电源,储能供电模块2也不会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提供电能;
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储能供电模块2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以由所述储能供电模块2输出的第一交流电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可以理解的是,储能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还可以与第一负载的供电端连接,则对应的,此时第一负载也得电),此时所述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不连接所述市网电源,高压供电模块3不会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提供电能(可以理解的是,此时通常对应于不存在高压电的情况);
在高压供电模块3及储能供电模块2均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市网电源时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此时,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已接入所述市网电源,进而由接入的市网电源输出的市网电压通过市电接入模块4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高压供电模块3及储能供电模块2均不会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提供电能(可以理解的是,此时通常对应于不存在高压电且储能供电模块2本身处于亏电情况,或者是不存在高压电且想要将储能供电模块2存储的电能用于其他应急供电设备的供电)。
可以看出,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供应状态时,第二负载及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均可被供电;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非电能供应状态且储能供电模块2处于电能供应状态时,第一负载及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均可被供电;在高压供电模块3及储能供电模块2均处于非电能供应状态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市网电源时,仅有不可间断供电负载被供电。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高压供电模块3可包括辅助逆变器,辅助逆变器的输入端与高压电输出端连接,辅助逆变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第二交流电具体可以辅助逆变器输出的AC380V(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的交流电压。
综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通过本申请中所述的可覆盖多种不同工况的供电电路,一方面可以保证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了体验,便于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无需在轨道车辆上设置各种发电装置专门为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实现方式更灵活便捷,可操作性更强,满足了轨道车辆的供电需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端与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连接,用于在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市网电源时导通;在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或者,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或者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未连接有市网电源时均关断。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考虑到为了实现连锁控制,可靠地保证同一时刻下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只有一个电能供应来源,该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模块,连接方式见上述所述,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开关模块的设置保证了其自身只有在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市网电源时才会导通,进而即使在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且错误地将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市网电源时,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也仅有高压供电模块3这一个供电来源,同理,即使在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且错误地将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有市网电源时,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也仅有储能供电模块2这一个供电来源,使得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电能供应来源彼此之间不冲突,避免引起短路故障。而至于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未连接有市网电源时没有电能输入其也处于关断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继电器具有灵敏度高、电磁兼容性好、高寿命及高可靠等优点,可以简单有效地实现本申请中所述的第二开关模块的动作。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开关模块还可以包括开关8,开关8与继电器线圈K1串联,具体见图3中的实物连接图及下述实施例中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
第一保护模块,一端与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连接,用于在自身所在的支路发生过流和/或过压时切断市网电压的供应。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电路保护,该供电电路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保护模块,该保护模块具体设置位置见上述所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设置第二保护模块,一端与储能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所述的第一负载的供电端连接,用于电路保护,且该第二保护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为断路器,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保护模块为断路器。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断路器具有良好的开断性能,稳定可靠的电寿命等优点,可以简单可靠地实现本申请中第一保护模块的动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市电接入模块4包括接入插座。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市电接入模块4具体可以为接入插座,于是市网电源通过对应的接入插头插接在所述接入插座中,进而实现市网电压的输入,实现方式简单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储能供电模块2包括:
电能存储模块;
充放电控制模块,第一端与电能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端与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未连接市网电源时,控制电能存储模块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第一直流电;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将第二交流电整流为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一端输出,以使电能存储模块基于第一直流电充电;
逆变模块,输出端作为储能供电模块2的输出端,用于将第一直流电逆变为第一交流电。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储能供电模块2具体可以包括电能存储模块、充放电控制模块及逆变模块,具体的,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可以为作为应急动力电源的蓄电池;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具体可以为充电机;逆变模块具体可以为单相逆变电源(可以理解的是,该逆变模块也可以由多个可控开关组成的逆变桥电路等,在轨道车辆上的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本申请中的逆变功能,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定)。
于是,原本对于电能存储模块的充电仍需要额外设置对应的充电装置,以实现电能补足,但是通过本申请中所述的将充放电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连接,可以使充放电控制模块实现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将第二交流电整流为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一端输出,以使电能存储模块基于第一直流电充电,进一步提高了本申请中所述的供电电路的实用性,而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未连接所述市网电源时,充放电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电能存储模块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第一直流电,该第一直流电具体可以为DC110V直流电压(Direct Current,直流),逆变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逆变为第一交流电,该第一交流电具体可以为AC220V交流电压,使得该储能供电模块2处于所述电能输出状态,以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及第一负载供电。
具体的,以充放电控制模块具体为充电机且电能存储模块为蓄电池为例,则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机的第三端连接,充电机可以将高压供电模块3输出的第二交流电转换成所述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一端输出,即AC380V交流电转换成DC110V直流电压(Direct Current,直流)为蓄电池充电,以保证蓄电池的电能存储。
可见,上述设置实现了存在高压电、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利用高压供电模块3的电能输出为所述电能存储模块进行充电,而保证了后续高压电不存在时储能供电模块2的可靠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与表征仅接收第一交流电供电的第一负载连接;
充放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且电能存储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时,将第二交流电整流为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以使逆变模块将第一直流电逆变为第一交流电后为第一负载供电。
本实施例中,还给出了一种尽可能地保证第一负载也能够得电的电路连接结构,即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与表征仅接收第一交流电供电的第一负载连接,而充放电控制模块可以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将所述第二交流电整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则逆变模块将该第一直流电逆变为第一交流电后可为第一负载得电,此时,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由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经过所述第一开关模块1后得电,第二负载由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直接得电,第一负载由高压供电模块3的输出经过充放电控制模块及逆变模块后得电,最终实现了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第一负载、第二负载及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均得电。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充放电控制模块来说,在高压供电模块3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第二交流电整流得到的第一直流电可以用于为电能存储模块充电,也可以用于为第一负载供电,但是两者不会同时进行,只能择一进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开关模块1为单刀双掷转换开关;
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作为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三端,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作为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一端,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作为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二端,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0位悬空端作为第一开关模块1的第四端。
本实施例中,给出了第一开关模块1具体可以为单刀双掷转换开关,其内部存在一个动触头,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接通一路,即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公共端同一时刻只能与第一切换端、第二切换端及0位悬空端中的一个连接。其中所述0位悬空端本质上为一个0位检测端,该检测端悬空,当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该0位悬空端连接时,切断了高压供电模块3及储能供电模块2这两者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连接,而保证仅由接入的市网电源进行供电,避免出现短路。具体的,请参照图2所示,其中所述公共端以圆圈加灰色填充标记区分。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开关模块1也可以为由多个可控开关组成的开关电路,在轨道车辆中的控制模块的作用下实现开关模块的各个端之间的连接逻辑,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定。
更具体的,请参照图3,图3展示了综上所述的实施例,供电电路的一种具体实例设置,其中以第一开关模块1为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第二开关模块5包括继电器、市电接入模块4为接入插座且供电电路中包括第一保护模块6、第三保护模块7为例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供电电路中存在第二开关模块5时,可以在第二开关模块5的输入端与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出端之间设置第一保护模块6,在第二开关模块5的输出端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之间设置所述第三保护模块7,且该第三保护模块7具体可以为断路器),且受限于图片展示重点及篇幅,重点给出有关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对应电路连接设置,至于第一负载及第二负载的对应连接方式参见上述图2及对应的文字描述即可。其中给出了继电器具体包括继电器线圈K1及对应于所述继电器线圈K1的常开触点在电路中的设置方式,详见图中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作为进一步连锁控制的保证,图3中给出了实际应用中第二开关模块5中还可以设置一个与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动作对应的开关8(具体控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为手动控制),开关8与继电器线圈K1串联,该开关8只有在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与0位悬空端连通时才导通,进而使得继电器线圈K1得电,继电器线圈K1的常开触点闭合,使得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得电;否则该开关8均关断,以保证继电器线圈K1不得电,则即使市电接入模块4的输入端接有市网电源也不会与高压供电模块3或者储能供电模块2对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冲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及原始供电系统,还包括如上述所述的供电电路;
原始供电系统包括储能供电模块及高压供电模块;
供电电路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轨道车辆的介绍请参照上述供电电路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轨道车辆,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模块;
构成所述轨道车辆的原始供电系统的储能供电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自身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输出第一交流电;
构成所述原始供电系统的高压供电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自身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输出第二交流电;
市电接入模块,输入端用于连接市网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悬空,用于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储能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及所述储能供电模块均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自身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以使所述市网电源输出的市网电压通过所述市电接入模块为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开关模块,第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导通;在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导通,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或者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之间导通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未连接有所述市网电源时均关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保护模块,一端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的供电端及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用于在自身所在的支路发生过流和/或过压时切断所述市网电压的供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模块为断路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接入模块包括接入插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供电模块包括:
电能存储模块;
充放电控制模块,第一端与所述电能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与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端与所述高压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市电接入模块的输入端未连接所述市网电源时,控制所述电能存储模块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第一直流电;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时,将所述第二交流电整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一端输出,以使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基于所述第一直流电充电;
逆变模块,输出端作为所述储能供电模块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逆变为第一交流电。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还与表征仅接收所述第一交流电供电的第一负载连接;
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高压供电模块处于电能输出状态且所述电能存储模块处于非电能输出状态时,将所述第二交流电整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后通过自身的第二端输出,以使所述逆变模块将所述第一直流电逆变为所述第一交流电后为所述第一负载供电。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模块为单刀双掷转换开关;
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三端,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第一切换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第二切换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单刀双掷转换开关的0位悬空端作为所述第一开关模块的第四端。
10.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可间断供电负载及原始供电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所述原始供电系统包括储能供电模块及高压供电模块;
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不可间断供电负载连接。
CN202222974764.3U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218498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4764.3U CN21849885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4764.3U CN21849885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8858U true CN218498858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4764.3U Active CN21849885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8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4738B (zh) 充放电系统以及在其内使用的车辆
CN104539042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
CN101453129A (zh) 紧急辅助充电装置之串级供电组合改良
CN107284247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及高压配电盒
CN201309445Y (zh) 应急供电电源车
CN104953692A (zh) 供电系统
CN217607526U (zh) 一种动力电池充电切换系统、动力车辆
CN105050853A (zh) 车辆车载电网
WO2015071722A1 (en) Vehicle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using vehicle
CN213007972U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车辆
CN218498858U (zh) 一种供电电路及轨道车辆
CN208508612U (zh) 一种车载不间断电源
CN207977740U (zh) 微型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US20220271554A1 (en) Universal and versatile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N111969684B (zh) 电动车充电电路及电动车
CN216969359U (zh) 车辆的电池保护系统
CN208904746U (zh) 一种再生制动能量管理系统以及不间断电源系统
RU2168435C2 (ru) Комплекс электроснабжения пассажирского вагона
CN212323743U (zh)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充放电储能一体化系统
CN219717929U (zh) 一种便携式车辆补电装置及系统
CN218633432U (zh) 一种供电系统及供电设备
CN211790947U (zh) 一种起重机供电装置和一种起重机
CN116599203B (zh) 一种换电站及其不间断供电方法
CN117543779B (zh) 直流双向充电模块和充电桩
CN209516726U (zh) 一种移动储能车用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