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93745U -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93745U
CN218493745U CN202222160635.0U CN202222160635U CN218493745U CN 218493745 U CN218493745 U CN 218493745U CN 202222160635 U CN202222160635 U CN 202222160635U CN 218493745 U CN218493745 U CN 218493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primary
cavity
linear motor
compression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606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铁鹏
陈海燕
李诚展
巩香红
程哲
方涛
顾正阳
刘雅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na Smar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606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93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93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93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压缩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包括轴线重合并对称布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本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利用两个对置的直线电机驱动多个压缩行程,并使两个直线电机动子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就可以降低电机的震动;同时,多个压缩行程中具有两个一级压缩行程和两个二级压缩行程,也即整个压缩机相对于传统的直线压缩机能够对气体进行二级压缩,一方面,二级压缩可使得单级压缩的压缩比较小,另一方面,二级压缩也能够使得压缩腔和背压腔的压差较小,间隙密封处泄漏量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往复式压缩机的活塞运动是以驱动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而来,需要一件类似曲柄的传动部件,由此在运行过程中导致大量的机械损失。而线性压缩机不需要该类的传动部件,可直接驱动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增强了压缩效率的同时也简化了整机结构,减小了因运动形式转换而带来的额外机械损耗。
但目前的线性压缩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2879265A、名称为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的中国公开专利中记载了:一种用于驱动双制冷机的四缸直线压缩机,压缩机为对称圆柱体结构,其包括两个压缩活塞、主机架及两个侧机架,两个压缩活塞分别设置在两个侧机架内且两者沿四缸直线压缩机的轴向间隔设置,主机架设置在两个侧机架之间,且其与压缩活塞活动连接;两个侧机架相连接,且两者关于主机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主机架形成有相连通的第一中心压缩腔及第二中心压缩腔,两个侧机架分别形成相连通的左侧压缩腔及右侧压缩腔,压缩活塞呈阶梯状,一个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左侧压缩腔及第一中心压缩腔;另一个压缩活塞的两端分别收容于右侧压缩腔及第二中心压缩腔。本发明压缩效率更高,结构也更加紧凑,经济可靠。从该专利记载的技术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出该技术方案具有两个出气口,即第一中心压缩腔14和第二中心压缩腔15连通有其中一个出气口,而左侧压缩腔10和右侧压缩腔18则连通另一个出气口;这就会导致现有技术的直线压缩机只能实现对气体的一级压缩,其不具有对气体进行二级压缩的功能,而一级压缩会存在压缩比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包括:
轴线重合并对称布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
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该第一压缩组件远离第二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该第一压缩组件靠近第二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以及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该第二压缩组件远离第一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该第二压缩组件靠近第一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共同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与第一二级压缩腔之间、第二一级压缩腔与第二二级压缩腔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进入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包括:
以密封壳体中心线进行对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
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该第一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第一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以及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该第二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第二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密封壳体连通,该密封壳体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共同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与第一二级压缩腔之间、第二一级压缩腔与第二二级压缩腔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进入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包括:
以密封壳体中心线进行对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
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该第一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第一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以及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该第二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第二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共同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通过第二出气单向阀与密封壳体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与密封壳体连通;
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第一二级压缩腔、第二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密封壳体的内部填充有气态制冷剂。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第一二级压缩腔、第二二级压缩腔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一级压缩腔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第二二级压缩腔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与第二一级压缩腔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以及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一二级活塞,其中,所述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一二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二压缩组件包括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以及第二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活塞,其中,所述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二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二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活塞形成所第二二级压缩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以及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一二级活塞,所述第二压缩组件包括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以及第二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活塞,其中,所述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二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缸体固接形成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所述第一二级活塞与第二二级活塞在共用缸体内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一级活塞和第一二级活塞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一级活塞和第二二级活塞固接。
一种热泵机组,包括上述所述的对置式直线压缩机。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所述的对置式直线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利用两个对置的直线电机驱动多个压缩行程,并使两个直线电机动子的运动方向相反,由于多个压缩行程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从而就可以降低电机的震动;同时,多个压缩行程中具有两个一级压缩行程和两个二级压缩行程,也即整个压缩机相对于传统的直线压缩机能够对气体进行二级压缩,一方面,二级压缩可使得单级压缩的压缩比较小,另一方面,二级压缩也能够使得压缩腔和背压腔的压差较小,间隙密封处泄漏量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21、31、第一直线电机;
12、22、32、第二直线电机;
13、23、33、第一压缩组件;
131、231、331、第一一级压缩腔;
1311、2311、3311、第一一级缸体;
1312、2312、3312、第一一级活塞;
132、232、332、第一二级压缩腔;
1321、2321、3321、第一二级缸体;
1322、2322、3322、第一二级活塞;
14、24、34、第二压缩组件;
141、241、341、第二一级压缩腔;
1411、2411、3411、第二一级缸体;
1412、2412、3412、第二一级活塞;
142、242、342、第二二级压缩腔;
1421、2421、3421、第二二级缸体;
1422、2422、3422、第二二级活塞;
15、25、管道;
26、36、密封壳体;
16、27、37、第一支杆;
17、28、38、第二支杆;
41、51、61、第一进气单向阀;
42、52、62、第一出气单向阀;
43、53、63、第二进气单向阀;
54、接管;
64、第二出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其中的热泵机组和空调都是包含该对置式直线压缩机的,其中的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具体是通过以下的6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如图1所示,该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具有第一压缩组件13和第二压缩组件14,以及用于驱动第一压缩组件13的第一直线电机11和用于驱动第二压缩组件14的和第二直线电机12;其中,可以将第一压缩组件13、第二压缩组件14、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的轴线设置成相互重合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整个压缩机占用的空间最小;当然,若无需最大程度的减小压缩机体积,也可以将第一压缩组件13、第二压缩组件14的轴向设置成重合状态,而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的轴线可以不在第一压缩组件或第二压缩组件的轴线上,当然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的轴线需要和第一压缩组件13的轴线呈平行状态,具体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确定。
第一直线电机11能够带动第一压缩组件13进行往复移动,第二直线电机12能够带动第二压缩组件14进行往复移动;其中,第一压缩组件13远离第二直线电机12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131,第一一级压缩腔131用于对气体进行一级压缩,第一压缩组件13靠近第二直线电机12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132,第一二级压缩腔132用于对经一级压缩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第一直线电机11位于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一二级压缩腔132之间,以便通过第一直线电机11驱动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做往复运动;第二压缩组件14远离第一直线电机11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141,第二一级压缩腔141用于对气体进行一级压缩,第二压缩组件14靠近第一直线电机11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用于对经一级压缩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第二直线电机12位于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之间,以便利用第二直线电机12驱动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做往复运动。
其中,第一压缩组件13和第二压缩组件14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也即,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所做的往复运动方向与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一二级压缩腔132所做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41与外界连通,此处第一进气单向阀41的存在,使得外界气体只能单向的进入到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的内部;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42共同与外界连通,此处第一出气单向阀42的存在,使得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中的气体能够单向的排出到外界,第一一级压缩腔131与第一二级压缩腔132之间、第二一级压缩腔141与第二二级压缩腔142之间均通过管道15连通;管道15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43进入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此处的第二进气单向阀43的设置,确保经过一级压缩腔压缩后的气体能够单向进入到二级压缩腔中,使得气体能够顺利的在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的内部完成二级压缩。
上述的第一一级压缩腔131、第一二级压缩腔132、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也就是说,第一一级压缩腔131、第一二级压缩腔132、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下面对第一压缩组件13和第二压缩组件1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上述的第一压缩组件13包括用于形成第一一级压缩腔131的第一一级缸体1311和第一一级活塞1312以及用于形成第一二级压缩腔132的第一二级缸体1321和第一二级活塞1322,第一一级活塞1312在第一一级缸体1311的内部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一级压缩,第一二级活塞1322在第一二级缸体1321的内部活动,实现对一级压缩后的气体的二级压缩。
上述的第二压缩组件14包括用于形成第二一级压缩腔141的第二一级缸体1411和第二一级活塞1412以及用于形成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的第二二级缸体1421和第二二级活塞1422,第二一级活塞1412能够在第二一级缸体1411的内部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气体的一级压缩,第二二级活塞1422能够在第二二级缸体1421的内部活动,实现对一级压缩后的气体的二级压缩。
第一直线电机11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一支杆16,第一支杆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一级活塞1312和第一二级活塞1322固接,在启动第一直线电机11后,该第一直线电机11的动子就会带动第一支杆16往复运动,从而也就会驱动第一一级活塞1312和第一二级活塞1322进行往复运动,由于第一一级缸体1311和第一二级缸体1321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也就使第一一级活塞1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1311实现对气体的一级压缩,第一二级活塞1322配合第一二级缸体1321实现对气体的二级压缩。
第二直线电机12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二支杆17,第二支杆1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一级活塞1412和第二二级活塞1422固接,同样的,由于第二一级缸体1411和第二二级缸体1421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第二支杆17带动第二一级活塞1412和第二二级活塞1422往复运动时,第二一级活塞1412配合第二一级缸体1411实现对气体的一级压缩,第二二级活塞1422配合第二二级缸体1421实现对气体的二级压缩。
在实施例1中,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过程如下:当需要利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时,直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进行反向运动,也即,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会进行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的运动,且两者的运动幅度一致;当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逐渐远离时,此时的第一一级活塞1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1311对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同时,第二一级缸体1411配合第二一级活塞1412对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此过程中,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通过两个管道15分别进入到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的内部,然后在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又会被进行二级压缩,经二级压缩后再排出到外界中;在进行二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又会从外界吸收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然后在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逐渐远离时继续对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如此循环。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实施例2中,第一压缩组件13和第二压缩组件14的结构不尽相同,如图2所示,下面对第一压缩组件13和第二压缩组件14在实施例2中的结构进行具体的描述。
在实施例2中,第一压缩组件13包括第一一级缸体1311和第一一级活塞1312以及第一二级缸体1321和第一二级活塞1322,第二压缩组件14包括第二一级缸体1411和第二一级活塞1412以及第二二级缸体1421和第二二级活塞1422,其中,第一一级缸体1311和第一一级活塞1312形成第一一级压缩腔131,第二一级缸体1411和第二一级活塞1412形成第二一级压缩腔141,而重点在于第一二级缸体1321和第二二级缸体1421固接形成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也即整个直线压缩机其实只有三个缸体结构,而在实施例1中,一共具有四个缸体结构,这是实施例1与实施例2最大的区别,实施例2中三个缸体结构分别为第一一级缸体1311、第二一级缸体1411和共用缸体,第一二级活塞1322与第二二级活塞1422在共用缸体内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
在实施例2中,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过程如下:当需要利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时,直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第一直线电机11和第二直线电机12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进行反向运动,也即,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会进行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的运动,且两者的运动幅度一致;当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逐渐远离时,此时的第一一级活塞1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1311对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同时,第二一级缸体1411配合第二一级活塞1412对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此过程中,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通过两个管道15分别进入到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的内部,由于第一二级缸体1321和第二二级缸体1421通过固接形成了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在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二级压缩腔1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142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又会被进行二级压缩,经二级压缩后再排出到外界中;在进行二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又会从外界吸收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然后在第一支杆16和第二支杆17逐渐远离时继续对第一一级压缩腔1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1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如此循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如图3所示,其包括内部填充有气态制冷剂的密封壳体26和以密封壳体26中心线进行对置的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以及通过第一直线电机21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23和通过第二直线电机22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24,下面对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件24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第一压缩组件23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位于远离密封壳体26中心线一端的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另一部分是位于靠近密封壳体26中心线一端的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同样的,该第二压缩组件24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远离密封壳体26中心线一端的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和靠近密封壳体26中心线一端的第二二级压缩腔242,其中的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都是用于对气体进行一级压缩的,而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都是用于对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的。
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51与密封壳体26的内腔相连通,也就是说,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在压缩过程中会从密封壳体26的内部吸取气体,该密封壳体26通过接管54与外界连通,在密封壳体26内部气压不足时,密封壳体26可以从外接获取气体来平衡密封壳体26内外气压;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52共同与外界连通,也即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可以将经过二级压缩后的气体直接排出到外界;第一一级压缩腔231与第一二级压缩腔232之间、第二一级压缩腔241与第二二级压缩腔242之间均通过管道25连通,管道25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53进入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也即一级压缩腔和二级压缩腔之间是单向连通的,进一步说明就是: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在进入到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之后不会重新回到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内部。
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件24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即第一直线电机21上动子的往复运动和第二直线电机22上动子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更进一步的说,当第一直线电机21上的动子移向第二直线电机22的方向时,第二直线电机22上的动子的移动方向就是朝向第一直线电机21。
第一一级压缩腔231、第一二级压缩腔232、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也就是说,第一一级压缩腔231、第一二级压缩腔232、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其中,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与密封壳体26的相对位置关系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件24均位于密封壳体26的内部;
第二种情况是: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第一二级压缩腔232、第二二级压缩腔242均位于密封壳体26的内部,第一一级压缩腔23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26的外部,第二一级压缩腔24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26的外部;
第三种情况是:第一二级压缩腔232、第二二级压缩腔242均位于密封壳体26的内部,第一一级压缩腔231与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均位于密封壳体26的外部,第一直线电机2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26的外部,第二直线电机2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26的外部。
然后,对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件2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压缩组件23包括第一一级缸体2311和第一一级活塞2312以及第一二级缸体2321和第一二级活塞2322,其中,第一一级缸体2311和第一一级活塞2312配合用于形成第一一级压缩腔231,第一二级缸体2321和第一二级活塞2322配合用于形成第一二级压缩腔232;第一直线电机21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一支杆27,第一支杆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一级活塞2312和第一二级活塞2322固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21,就能够带动第一一级活塞2312和第一二级活塞2322做往复运动,从而配合第一一级缸体2311和第一二级缸体2321就可以实现先对密封壳体26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之后再对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最后排出密封壳体26。
第二压缩组件24包括第二一级缸体2411和第二一级活塞2412以及第二二级缸体2421和第二二级活塞2422,其中,第二一级缸体2411和第二一级活塞2412形成第二一级压缩腔241,第二二级缸体2421和第二二级活塞2422塞形成所第二二级压缩腔242;第二直线电机22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二支杆28,第二支杆2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一级活塞2412和第二二级活塞2422固接;启动第二直线电机22带动第二一级活塞2412和第二二级活塞2422往复运动,此时就能够配合第二一级缸体2411和第二二级缸体2421实现先对密封壳体26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之后再对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最后排出密封壳体26。
在实施例3中,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过程如下:当需要利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时,直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进行反向运动,也即,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会进行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的运动,且两者的运动幅度一致;当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逐渐远离时,此时的第一一级活塞2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2311对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同时,第二一级缸体2411配合第二一级活塞2412对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此过程中,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通过两个管道25分别进入到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的内部;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又会被进行二级压缩,经二级压缩后再排出到外界中;在进行二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又会从密封壳体26吸收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然后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逐渐远离时继续对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如此循环。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3基本相似,如图4所示,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4中,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件24的具体结构为:
第一压缩组件23包括第一一级缸体2311和第一一级活塞2312以及第一二级缸体2321和第一二级活塞2322,第二压缩组件24包括第二一级缸体2411和第二一级活塞2412以及第二二级缸体2421和第二二级活塞2422,其中,第一一级缸体2311和第一一级活塞2312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第一一级压缩腔231,第二一级缸体2411和第二一级活塞2412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第二一级压缩腔241,第一二级缸体2321和第二二级缸体2421固接形成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第一二级活塞2322与第二二级活塞2422在共用缸体内形成相互连通的用于压缩气体的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
在实施例4中,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过程如下:当需要利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时,直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第一直线电机21和第二直线电机22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进行反向运动,也即,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会进行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的运动,且两者的运动幅度一致;当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逐渐远离时,此时的第一一级活塞2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2311对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同时,第二一级缸体2411配合第二一级活塞2412对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此过程中,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通过两个管道25分别进入到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的内部,由于第一二级缸体2321和第二二级缸体2421通过固接形成了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二级压缩腔2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242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又会被进行二级压缩,经二级压缩后再排出到外界中;在进行二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又会从密封壳体26吸收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然后在第一支杆27和第二支杆28逐渐远离时继续对第一一级压缩腔2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2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如此循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如图5所示,其包括内部填充有气态制冷剂的密封壳体36和以密封壳体36中心线进行对置的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以及通过第一直线电机31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33和通过第二直线电机32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34,下面对第一压缩组件33和第二压缩组件34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
第一压缩组件33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位于远离密封壳体36中心线一端的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另一部分是位于靠近密封壳体36中心线一端的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同样的,该第二压缩组件34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远离密封壳体36中心线一端的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和靠近密封壳体36中心线一端的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其中的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都是用于对气体进行一级压缩的,而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都是用于对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的。
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61与外界连通,也就是说,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在压缩过程中会从外界吸取气体;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62共同与外界连通,也即,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对气体进行二级压缩后会直接单向排出到外界;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通过第二出气单向阀64与密封壳体36连通,也就是说,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在对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后会将该气体单向排入到密封壳体36的内部;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63与密封壳体36连通,也就是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可以吸收密封壳体36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并对其进行二级压缩。
第一压缩组件33和第二压缩组件34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即第一直线电机31上动子的往复运动和第二直线电机32上动子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更进一步的说,当第一直线电机31上的动子移向第二直线电机32的方向时,第二直线电机32上的动子的移动方向就是朝向第一直线电机31。
第一一级压缩腔331、第一二级压缩腔332、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也就是说,第一一级压缩腔331、第一二级压缩腔332、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的数量并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其中,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第一压缩组件33和第二压缩组与密封壳体36的相对位置关系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第一压缩组件33和第二压缩组件34均位于密封壳体36的内部;
第二种情况是: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第一二级压缩腔332、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均位于密封壳体36的内部,第一一级压缩腔33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36的外部,第二一级压缩腔34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36的外部;
第三种情况是:第一二级压缩腔332、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均位于密封壳体36的内部,第一一级压缩腔331与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均位于密封壳体36的外部,第一直线电机31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36的外部,第二直线电机3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36的外部。
然后,对第一压缩组件33和第二压缩组件34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第一压缩组件33包括第一一级缸体3311和第一一级活塞3312以及第一二级缸体3321和第一二级活塞3322,其中,第一一级缸体3311和第一一级活塞3312配合用于形成第一一级压缩腔331,第一二级缸体3321和第一二级活塞3322配合用于形成第一二级压缩腔332;第一直线电机31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一支杆37,第一支杆3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一级活塞3312和第一二级活塞3322固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31,就能够带动第一一级活塞3312和第一二级活塞3322做往复运动,从而配合第一一级缸体3311和第一二级缸体3321就可以实现先对密封壳体36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之后再对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最后排出密封壳体36。
第二压缩组件34包括第二一级缸体3411和第二一级活塞3412以及第二二级缸体3421和第二二级活塞3422,其中,第二一级缸体3411和第二一级活塞3412形成第二一级压缩腔341,第二二级缸体3421和第二二级活塞3422塞形成所第二二级压缩腔342;第二直线电机32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二支杆38,第二支杆38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一级活塞3412和第二二级活塞3422固接;启动第二直线电机32带动第二一级活塞3412和第二二级活塞3422往复运动,此时就能够配合第二一级缸体3411和第二二级缸体3421实现先对密封壳体36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之后再对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二级压缩,最后排出密封壳体36。
在实施例5中,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过程如下:当需要利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时,直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进行反向运动,也即,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会进行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的运动,且两者的运动幅度一致;当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逐渐远离时,此时的第一一级活塞3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3311对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同时,第二一级缸体3411配合第二一级活塞3412对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此过程中,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单向排入到密封壳体36的内部,同时,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又会从密封壳体36的内部吸收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在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又会被进行二级压缩,经二级压缩后再排出到外界中;在进行二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又会从外界吸收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然后在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逐渐远离时继续对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如此循环。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如图6所示,其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实施例6中,第一压缩组件23和第二压缩组件24的具体结构为:
第一压缩组件33包括第一一级缸体3311和第一一级活塞3312以及第一二级缸体3321和第一二级活塞3322,第二压缩组件34包括第二一级缸体3411和第二一级活塞3412以及第二二级缸体3421和第二二级活塞3422,其中,第一一级缸体3311和第一一级活塞3312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第一一级压缩腔331,第二一级缸体3411和第二一级活塞3412形成用于压缩气体的第二一级压缩腔341,第一二级缸体3321和第二二级缸体3421固接形成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第一二级活塞3322与第二二级活塞3422在共用缸体内形成相互连通的用于压缩气体的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
在实施例6中,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过程如下:当需要利用本实施例的压缩机对气体进行压缩时,直接启动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第一直线电机31和第二直线电机32通电后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带动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进行反向运动,也即,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会进行逐渐靠近或逐渐远离的运动,且两者的运动幅度一致;当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逐渐远离时,此时的第一一级活塞3312配合第一一级缸体3311对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同时,第二一级缸体3411配合第二一级活塞3412对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此过程中,经过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单向排入到密封壳体36的内部,同时,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又会从密封壳体36的内部吸收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此时由于第一二级缸体3321和第二二级活塞3422固接形成共用缸体,因此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是连通的;在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逐渐靠近的过程中,第一二级压缩腔332和第二二级压缩腔342内部的经过一级压缩后的气体又会被进行二级压缩,经二级压缩后再排出到外界中;在进行二级压缩的过程中,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又会从外界吸收气体,并使该气体充满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然后在第一支杆37和第二支杆38逐渐远离时继续对第一一级压缩腔331和第二一级压缩腔341内的气体进行一级压缩,如此循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外界可以是外部的导气管等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轴线重合并对称布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
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该第一压缩组件远离第二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该第一压缩组件靠近第二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以及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该第二压缩组件远离第一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该第二压缩组件靠近第一直线电机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共同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与第一二级压缩腔之间、第二一级压缩腔与第二二级压缩腔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进入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
2.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密封壳体中心线进行对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
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该第一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第一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以及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该第二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第二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密封壳体连通,该密封壳体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共同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与第一二级压缩腔之间、第二一级压缩腔与第二二级压缩腔之间均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进入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
3.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密封壳体中心线进行对置的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
通过第一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一压缩组件,该第一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一级压缩腔,第一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一二级压缩腔;以及
通过第二直线电机进行往复移动的第二压缩组件,该第二压缩组件远离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一级压缩腔,第二压缩组件靠近密封壳体中心线的一端具有第二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分别通过第一进气单向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一出气单向阀共同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一级压缩腔通过第二出气单向阀与密封壳体连通,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通过第二进气单向阀与密封壳体连通;
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的往复运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第一二级压缩腔、第二一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的数量均至少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体的内部填充有气态制冷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第一压缩组件和第二压缩组件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二直线电机、第一二级压缩腔、第二二级压缩腔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一级压缩腔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第二二级压缩腔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与第二一级压缩腔均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直线电机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二直线电机至少有一部分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以及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一二级活塞,其中,所述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一二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一二级压缩腔;
所述第二压缩组件包括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以及第二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活塞,其中,所述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二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二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活塞形成所第二二级压缩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缩组件包括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以及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一二级活塞,所述第二压缩组件包括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以及第二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活塞,其中,所述第一一级缸体和第一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一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二一级缸体和第二一级活塞形成所述第二一级压缩腔,所述第一二级缸体和第二二级缸体固接形成一个圆筒状的共用缸体,所述第一二级活塞与第二二级活塞在共用缸体内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二级压缩腔和第二二级压缩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一级活塞和第一二级活塞固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电机的动子上固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一级活塞和第二二级活塞固接。
13.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对置式直线压缩机。
14.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对置式直线压缩机。
CN202222160635.0U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Active CN218493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0635.0U CN218493745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60635.0U CN218493745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93745U true CN218493745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7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60635.0U Active CN218493745U (zh) 2022-08-16 2022-08-16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93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4251B2 (en)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or having the same
CN110094319B (zh) 多级联双缸式直线压缩机
KR101375979B1 (ko) 회전 압축기
CN110242534B (zh) 一种新能源有油二级活塞式空压机
CN110821781A (zh) 一种液压式空压机
WO2024008141A1 (zh) 动力设备及储能系统
CN218493745U (zh) 一种对置式直线压缩机及具有该压缩机的热泵机组和空调
WO2024008136A1 (zh) 动力设备
CN215170601U (zh) 一种用于bog输送高精密减震压缩机
CN215633579U (zh) 一种同步双级压缩机
CN211448933U (zh) 一种高压无油空压机
CN211777873U (zh) 方形直线压缩机
CN111005854A (zh) 一种空压机
KR101996488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용 흡입 머플러
CN218913081U (zh) 一种空气压缩装置
CN2383997Y (zh) 两级压缩空气压缩机
CN220470137U (zh) 一种带逆向旋转活塞的两级压缩机结构
JP3389519B2 (ja) 多段圧縮装置
CN211692827U (zh) 双级一体式压缩机
CN110863968B (zh) 一种双泵头空压机
CN209959416U (zh) 一种压缩机
CN220705858U (zh) 一种高压泵
CN112012905B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KR101870180B1 (ko) 2단 로터리 압축기
CN214304219U (zh) 一种微型动磁式串联双级直线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