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9890U -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9890U
CN218489890U CN202120209592.3U CN202120209592U CN218489890U CN 218489890 U CN218489890 U CN 218489890U CN 202120209592 U CN202120209592 U CN 202120209592U CN 218489890 U CN218489890 U CN 218489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water
sea water
lpg
pipeline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95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亚华
左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95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9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9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9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包括LPG货物加热器、连通海水和LPG货物加热器的海水管道一、以及设置在海水管道一上的海水泵一;还包括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和海水管道二,所述海水管道二连通海水和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且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的冷却器出海水端通过海水管道二与海水泵一进口侧的海水管道一连通,利用船舶在航行和靠泊时机械设备的运转产生的热量,通过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提升海水水温,将温度升高后的海水直接引入,与海水管道一内温度较低的海水进行混流,以满足液货加热需求,使得船舶在需对LPG加热时,不受到低温海域限制,充分利用船上的机舱废热、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PG加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LPG(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石油气冷却至-42℃,使之凝结成液体,石油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船用LPG储罐一般采用半冷半压或全冷式的储罐,若在LPG装卸过程中,出现船载运的LPG 储罐与港口LPG储罐的种类不同时,需用加热器对LPG货物加热后再输送上岸,或者在船舶需要换货扫舱时,利用海水加热LPG,产生LPG饱和气,将产生的气态货物通过气态管输送到港口LPG储罐,完成液罐的扫舱工作。
目前对于液货的加热的主要方式是使用以海水为加热介质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并通过控制卸载速度的方法,保证出水侧的海水温度保持在+5℃以上,使得海水能够满足LPG加热器热交换需求量,保证船与岸货物的能够正常输送。当使用海水加热液货的船舶处于寒冷水域,海水本身的温度已经低于+5℃时,海水加热器将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船上的货物无法满足陆地接受罐的货物接受要求,使得船舶无法到该海域码头进行卸货。
因此,需要考虑利用其他方法对LPG液货进行加热,能够保证即使船舶处于寒冷水域,系统仍然能够正常加热货物,保证船与岸的货物输送或将产生的气态货物通过气态管回到罐,完成液罐的扫舱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能源的LPG货物加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包括LPG货物加热器、连通海水和LPG货物加热器的海水管道一、以及设置在海水管道一上的海水泵一;还包括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和海水管道二,所述海水管道二连通海水和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的冷却器进海水端,且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的冷却器出海水端通过海水管道二与海水泵一进口侧的海水管道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泵一和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之间的海水管道二上装设有阀门一,位于所述海水管道一和海水管道二连接处前的海水管道一上安装有阀门二。
进一步的,所述LPG货物加热器的加热器海水进口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阀门一为温控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一与所述阀门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淡水冷却器的冷却器出海水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管道二设置有海水泵二。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阀门二前的海水管道一和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的冷却器进海水端前的海水管道二通过连接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海水管道一和海水管道二的进海水口装设有海底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利用船舶在航行和靠泊时机械设备的运转产生的热量,通过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提升海水水温,将温度升高后的海水直接引入,与海水管道一内温度较低的海水进行混流,以满足液货加热需求,使得船舶在需对LPG加热时,不受到低温海域限制,充分利用船上的机舱废热、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主视图。
附图标记:
10、LPG货物加热器;11、加热器LPG出口端;12、加热器LPG进口端;13、加热器海水进口端;14、加热器海水出口端;20、海水管道一;21、海水泵一;22、阀门一;23、温度传感器一;24、海底门;30、海水管道二;31、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2、冷却器进海水端;33、冷却器出海水端;34、冷却器进淡水端;35、冷却器出淡水端;36、海水泵二; 37、阀门二;38、温度传感器二;40、连接管道;41、机舱海水排舷外阀;42、液货海水排舷外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包括LPG货物加热器10、连通海水和LPG货物加热器10的海水管道一20、设置在海水管道一20上的海水泵一21、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以及海水管道二30,海水管道二30连通海水和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进海水端32,且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出海水端33通过海水管道二30与海水泵一21进口侧的海水管道一20连通。
当然,LPG加热器包括加热器LPG进口端12、加热器LPG出口端11、以及和海水管道一20连通的加热器海水进口端13、加热器海水出口端14,其中,加热器海水出口端14与外界通过管道连通,用于释放海水,该管道上还可设置液货海水排舷外阀42,用于控制该管道的开闭。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包括冷却器出海水端33、冷却器进海水端32,冷却器进淡水端34和冷却器出淡水端35。其中,冷却器进淡水端34和冷却器出淡水端35流通带有船舶在航行和靠泊时机械设备的运转产生的热量的淡水。
海水泵一21启动后,海水通过海水管道二30并且由机舱淡水冷却器升温后与海水管道一20的海水混流后,经由LPG货物加热器10,对LPG液货进行加热,产生LPG饱和气。如此,即使船舶即使处于寒冷水域,仍然能够通过海水对LPG液货进行加热,同时,充分利用船上的机舱废热、降低能耗。
如图1所示,海水泵一21和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之间的海水管道二30上装设有阀门一22,位于海水管道一20和海水管道二30连接处前的海水管道一20上安装有阀门二37。
阀门一22和阀门二37的安装便于根据海水的实际温度,切换LPG货物加热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而加热LPG液货。第一种工况:海水温度高于LPG液货加热器设计的海水最低进口温度时,启动海水泵一21,开启阀门二37,关闭阀门一22,海水经过海水管道一20对LPG液货进行加热。第二种工况:海水温度低于LPG液货加热器设计的最低进口温度时,开启阀门二37,开启阀门一22,并且根据海水实际的温度调节阀门二37和阀门一22的开度,直到加热器海水进口端13处的海水温度高于LPG液货加热器设计的海水最低进口温度。当然,冷却器出海水端33与阀门一22之间的海水管道二30通过管道连通外界,用于释放升温过的海水,该管道上设置有机舱海水排舷外阀41,用以控制该管道的开闭。
如图1所示,LPG货物加热器10的加热器海水进口端1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23,阀门一22为温控阀,温度传感器一23与阀门一22电连接。温度传感器一23根据检测的温度,反馈到阀门一22,也就是温控阀,实现了加热器海水进口端13处的海水温度的自动调整。如此,使得LPG货物加热系统具有下述几种工作模式:第一工况:海水温度高于5℃,即LPG 液货加热器10设计的海水最低进口温度,海水直接由海水管道一20进入LPG货物加热器10;第二工况:海水温度低于5℃,即LPG液货加热器10设计的海水最低进口温度,阀门一22 将自动打开,直接从海水管道一20进入的海水和经过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海水混流,通常经过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大约为LPG液货海水加热系统需求量的90%,且流经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海水通过温度传感器二38可以监测实际流经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海水的出口温度。经过计算在流经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海水需求量最低时,混流后的海水温度至少提升8℃。根据海水全球温度场现场,海水最低温度为-2℃,通过混流后能够保证LPG液货加热器10的海水满足流量需求时进口温度为大于5℃,使得LPG液货加热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如图1所示,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出海水端3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38,方便测量海水经由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后的温度。
如图1所示,海水管道二30设置有海水泵二36,位于阀门二37前的海水管道一20和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进海水端32前的海水管道二30通过连接管道40连通。海水管道一20和海水管道二30的进海水口还分别设置有海底门24。连接管道的设置,可以避免海水管道一20或者海水管道二30发生堵塞时,该LPG货物加热系统的进海水端口全部被堵塞,影响该LPG货物加热系统的运行。海水泵二36则既可以调节经过海水管道二30的海水流量,也可以用于作为海水泵一21的备用泵,在海水泵一21发生故障时,作为抽取海水的动力。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7)

1.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包括LPG货物加热器(10)、连通海水和LPG货物加热器(10)的海水管道一(20)、以及设置在海水管道一(20)上的海水泵一(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和海水管道二(30),所述海水管道二(30)连通海水和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进海水端(32),且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出海水端(33)通过海水管道二(30)与海水泵一(21)进口侧的海水管道一(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泵一(21)和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之间的海水管道二(30)上装设有阀门一(22),位于所述海水管道一(20)和海水管道二(30)连接处前的海水管道一(20)上安装有阀门二(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PG货物加热器(10)的加热器海水进口端(1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一(23),所述阀门一(22)为温控阀,所述温度传感器一(23)与所述阀门一(2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出海水端(33)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二(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管道二(30)上设置有海水泵二(3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道(40),位于所述阀门二(37)前的海水管道一(20)和所述机舱中央淡水冷却器(31)的冷却器进海水端(32)前的海水管道二(30)通过所述连接管道(4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管道一(20)和海水管道二(30)的进海水口都装设有海底门(24)。
CN202120209592.3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Active CN218489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9592.3U CN218489890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9592.3U CN218489890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9890U true CN218489890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82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9592.3U Active CN218489890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9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9629B (zh) Lng的码头船对船传输
JP5283514B2 (ja) Lngの船上再ガス化
CN203161377U (zh) 一种船舶动力装置的气体燃料供给系统
CN206636665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燃料中低压储供气系统
KR20110097604A (ko) 부유식 lng 충전소
KR20150115232A (ko) 선박의 엔진 냉각수의 폐열을 이용한 연료가스 공급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131819A (zh) 一种大型船舶机舱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10901870A (zh) 一种冷藏集装箱利用船舶lng冷能的系统及方法
CN112815574A (zh) 一种lng动力集装箱船的蓄冷系统及方法
KR20110027138A (ko) Lng 기화 시스템
CN218489890U (zh) 一种lpg货物加热系统
KR20190074435A (ko) 해상 구조물의 코퍼댐 가열 시스템 및 가열 방법
KR20120015402A (ko) 엔진 냉각 장치 및 방법
CN112747252B (zh) 一种超级油轮利用天然气水合物的压载方法
CN113697083A (zh) 一种lng动力co2运输船利用燃料冷能的货舱保温系统
CN113443117A (zh) 液货船及其液货加热系统
CN208453230U (zh) 一种游艇空调海水冷却系统
CN114576555B (zh) 一种应用于低温环境的船舶lng汽化系统及应用方法
CN213873320U (zh) 一种船载lng冷能利用系统
KR102651089B1 (ko) 선박의 냉각수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8777679U (zh) 基于柴油机冷却海水泵的压载舱防冻系统
CN217396796U (zh) 一种船舶用的双回路中央冷却系统
CN115126627B (zh) 一种船用液氨燃料储存供给系统及使用方法
CN113530720B (zh) 一种氨动力集装箱船燃料冷能利用系统
CN218806471U (zh) 一种船用中央冷却水舱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