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9844U -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9844U
CN218489844U CN202222798475.2U CN202222798475U CN218489844U CN 218489844 U CN218489844 U CN 218489844U CN 202222798475 U CN202222798475 U CN 202222798475U CN 218489844 U CN218489844 U CN 2184898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onnecting seat
tail
swing arm
axle ce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847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79847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98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98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98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所述车用涨链结构安装于轮毂的轴心处,其包括摆臂、涨链轮和弹性件,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摆臂的下端,弹性件设置于摆臂的上端,摆臂绕自身的上端可摆动,摆臂的上端铰接于尾勾上,尾勾上具有铰接部、第一勾槽、安装部,摆臂的上端铰接于铰接部上,第一勾槽横向贯通尾勾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一槽口贯通尾勾的周侧,安装部连接于后叉连接座上,轮毂的轴心可拆卸式安装于后叉连接座上,尾勾通过第一勾槽挂在轮毂的轴心处。如此,通过尾勾结构设计,需要拆卸车轮时,先将摆臂往后摆动避开第一勾槽下方区域,然后将轮毂的轴心从第一勾槽的第一槽口取出,实现不拆涨链器即可方便拆卸车轮,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涨链器,其用于使链条处于相对绷紧状态,在自行车上应用十分广泛,自行车的涨链器通常配装于自行车车架的后叉末端或者后叉连接座上,自行车长时间骑行后,其链条会产生形变而被拉长,此时处于链条传动结构下侧的链条会稍下垂而与链罩或者其他结构形成干涉,影响用户的骑行体验,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借助涨链器可将链条处于相对绷紧状态以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对于折叠自行车而言,在展开使用与收折状态时链条状态也会有所不同,通常在收折状态时,链条会处理稍松垂状态,因此,也需要调节涨链器,将链条处于相对绷紧状态,避免掉链现象。
如图17所示,其显示了现有技术较具代表性的涨链器结构,该种涨链器包括连接座A、摇臂B和涨链轮C,所述连接座的上端以闭合环部安装于轮毂轴的端部,安装时,轮毂轴穿过后叉连接座D上的U形孔,然后套设垫圈,利用垫圈上的插片插入后叉连接座上插孔内,然后再将连接座的上端安装于轮毂轴的端部,而所述摇臂的第一端与连接座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连接座的下端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可依需转动摇臂使得摇臂保持不同角度,进而调节涨链轮所在位置,满足不同涨链需求。但是,当需要拆卸车轮时,必须先拆下涨链器,再取下垫圈,再把轮毂轴从后叉连接座上的U形孔底部取出,后续安装时,先完成车轮的安装,再把涨链器安装于后叉连接座的外侧,如此拆装操作较麻烦,费时较多。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其通过尾勾结构设计,需要拆卸车轮时,先将摆臂往后摆动避开第一勾槽下方区域,然后将轮毂的轴心从第一勾槽的第一槽口取出,实现不拆涨链器即可方便拆卸车轮,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其安装于轮毂的轴心处,其包括摆臂、涨链轮和弹性件,所述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摆臂的下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摆臂的上端,所述摆臂绕自身的上端可摆动;
所述摆臂的上端铰接于尾勾上,所述尾勾上具有铰接部、第一勾槽、安装部,所述摆臂的上端铰接于铰接部上,所述第一勾槽横向贯通尾勾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一槽口贯通尾勾的周侧,所述安装部连接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轮毂的轴心可拆卸式安装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尾勾通过第一勾槽挂在轮毂的轴心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尾勾上朝向后叉连接座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端设置有限位壁,所述后叉连接座的下段部位适配于凹槽内并且前、后端受限于相应限位壁。使得尾勾更好地匹配后叉连接座,装配后的结构紧凑性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臂的上端对应铰接部的下方设置有止挡销,所述止挡销朝向车轮凸设以伸入尾勾向下投影区域内。如此,将摆臂往后转动,利用止挡销与尾勾的后侧限位,便于保持当前摆臂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叉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为第二安装孔,所述尾勾通过螺丝连接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叉连接座上还设置有插槽和第二勾槽,所述第二勾槽横向贯通后叉连接座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二槽口贯通后叉连接座的周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尾勾安装于轮毂的轴心一端,所述轮毂的轴心另一端连接于异侧后叉连接座上,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上设置有插槽、第三勾槽,所述插槽位于第三勾槽上方,所述插槽横向贯异侧后叉连接座的左、右端面,所述第三勾槽横向贯通异侧后叉连接座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三槽口贯通异侧后叉连接座的周侧,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用于连接异侧后叉,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垫圈,所述垫圈上具有插入部和轴心孔,所述轴心孔对应贯通第三二勾槽设置,所述轮毂的轴心另一端穿过轴心孔伸入第三勾槽,所述插入部伸入插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后叉连接座上连接有后下叉,所述后下叉的下方连接有拨链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链器包括有拨链轮和拨链轮安装座,所述拨链轮可转动式安装于拨链轮安装座上,所述拨链轮安装座安装于后下叉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拨链轮安装座与拨链轮之间通过凸凹球形面适配,使得拨链轮的左右方向的轴向可偏摆调节。通过凸凹球形面的设计,使得拨链轮相对拨链轮安装座可以调一点角度,拨链轮的连接轴部可以做到上下、前后偏摆调节,使得拨链轮能与花毂上的飞轮保持平行浮动正对,有利于链条延伸传动顺畅平稳,减少卡滞现象。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体和装设于车体上的前轮、后轮,所述车体上对应后轮装设有如前面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使得折叠自行车在例如维修更换等需要拆装车轮时,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尾勾结构设计,所述尾勾上具有铰接部、第一勾槽、安装部,所述摆臂的上端铰接于铰接部上,所述第一勾槽横向贯通尾勾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一槽口贯通尾勾的周侧,所述安装部连接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轮毂的轴心可拆卸式安装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尾勾通过第一勾槽挂在轮毂的轴心处。需要拆卸车轮时,先将摆臂往后摆动避开第一勾槽下方区域,然后将轮毂的轴心从第一勾槽的第一槽口取出,实现不拆涨链器即可方便拆卸车轮,操作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局部立体示图(未示车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另一角度局部立体示图(未示车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尾勾的立体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尾勾的另一角度立体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后叉连接座的立体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摇臂的立体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示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异侧后叉连接座和垫圈的分解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局部立体示图(主要展示涨链结构及拨链器);
图12是图1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立体示图;
图13是图11所示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14是图11所示结构的另一分解示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拨链器的截面示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拨链器的截面示图;
图17是现有技术较具代表性的涨链器结构的立体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轮毂的轴心100、车轮200、花毂201、摆臂1、止挡销101、涨链轮2、弹性件3、尾勾4、铰接部401、第一勾槽402、安装部403、第一槽口404、凹槽405、限位壁406、后叉连接座5、第一安装孔501、第二勾槽503、第二槽口504、异侧后叉连接座5’、插槽502’、第三勾槽503’、第三槽口504’、垫圈6、插入部601、轴心孔602、后上叉7、后下叉8、连接凸柱801、第一连接孔802、拨链器9、拨链轮901、拨链轮安装座902、凹弧槽903、第二连接孔904、第一安装座9021、第二安装座9022、铰接件9023、内螺纹通孔9024、球面螺纹塞9025、旋转操作孔9026、凸球面部9027、凹球面部9028、第一凹球面9029、球形凸弧面9011、球形凹弧面9012、中心轴9013、中心轴孔9014、中心轴90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其安装于轮毂的轴心100处,其包括摆臂1、涨链轮2和弹性件3,所述涨链轮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摆臂1的下端,所述弹性件3设置于摆臂1的上端,所述摆臂1绕自身的上端可摆动,所述弹性件3驱动所述涨链轮2压合在链条上。利用弹性件3驱动所述涨链轮2压合在链条上的方式,为目前涨链器的常规技术,弹性件3位于图1中附图标记3所指示位置的内部,其通常采用扭簧,扭簧的簧体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簧体的两个扭臂分别作用于摆臂1的上端、尾勾4的铰接部401,在摆臂1的上端、尾勾4的铰接部401设置有档位齿,施加外力转动摆臂1至不同位置借助不同档位齿形成限位以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保持当前位置。
所述摆臂1的上端铰接于尾勾4上,所述尾勾4上具有铰接部401、第一勾槽402、安装部403,所述摆臂1的上端铰接于铰接部401上,所述第一勾槽402横向贯通尾勾4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一槽口404贯通尾勾4的周侧,所述安装部403连接于后叉连接座5上,所述轮毂的轴心100可拆卸式安装于后叉连接座5上,所述尾勾4通过第一勾槽402挂在轮毂的轴心100处。
所述尾勾4上朝向后叉连接座5侧设置有凹槽405,所述凹槽405的前、后端设置有限位壁406,所述后叉连接座5的下段部位适配于凹槽405内并且前、后端受限于相应限位壁406。使得尾勾更好地匹配后叉连接座,装配后的结构紧凑性更好。
所述摆臂1的上端对应铰接部401的下方设置有止挡销101,实际制作时,在摆臂1开设一内螺纹孔,然后旋入一螺钉即可。所述止挡销101朝向车轮200凸设以伸入尾勾4向下投影区域内,需要拆卸车轮时,将摆臂往后摆动使得止挡销101受限于尾勾4的后侧。如此,将摆臂往后转动,利用止挡销与尾勾的后侧限位,便于保持当前摆臂状态。
所述后叉连接座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501,所述安装部403为第二安装孔,所述尾勾4通过螺丝连接于第一安装孔501、第二安装孔。
所述后叉连接座5上还设置有第二勾槽503,所述第二勾槽503横向贯通后叉连接座5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二槽口504贯通后叉连接座5的周侧,所述轮毂的轴心100穿过第二勾槽503,需要拆卸车轮200时,先将摆臂1往后摆动避开第一勾槽402下方区域,然后将轮毂的轴心100从第一勾槽402的第一槽口404取出,实现不拆涨链器即可方便拆卸车轮200。所述后叉连接座5上设置有两个连接位用于分别连接后上叉7、后下叉8,通常是将两个连接位设计为缺口,以供后上叉7、后下叉8的后端伸入并焊接固定。
所述尾勾安装于轮毂的轴心一端(例如右端,以使用者骑行时的人体左、右方向来定义),所述轮毂的轴心另一端连接于异侧后叉连接座5’上,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5’上设置有插槽502’、第三勾槽503’,所述插槽502’位于第三勾槽503’上方,所述插槽502’横向贯异侧后叉连接座5’的左、右端面,所述第三勾槽503’横向贯通异侧后叉连接座5’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三槽口504’贯通异侧后叉连接座5’的周侧,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用于连接异侧后叉(同样地,包括有异侧后上叉、异侧后下叉),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5’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垫圈6,用于防止轴脱落,所述垫圈6上具有插入部601和轴心孔602,所述轮毂的轴心100穿过轴心孔602,所述插入部601伸入插槽502’内,所述轴心孔602对应贯通第三勾槽503’设置。
所述后叉连接座5上连接后下叉8,所述后下叉8的下方连接有拨链器9。所述拨链器9包括有拨链轮901和拨链轮安装座902,所述拨链轮901绕左右方向的轴向可转动式安装于拨链轮安装座902上,所述拨链轮安装座902安装于后下叉8上。所述后下叉8上凸设有焊接固定的连接凸柱801,所述连接凸柱具有第一连接孔802,所述拨链轮安装座902的上端设置有凹弧槽903,所述凹弧槽903内设置有第二连接孔904,所述连接凸柱801伸入第二连接孔904内并通过第一连接孔802连接于拨链轮安装座902上。所述拨链轮安装座902与拨链轮901之间通过凸凹球形面适配,使得拨链轮901的左右方向的轴向可偏摆调节。拨链器9安装于下后叉处,其采用六角连接柱来实现安装,安装位置单一,在实际安装时,由于下后叉通常是弧形表面,而且,不同零部件也会存在一定的制造公差,安装有偏差,安装完成后,拨链轮901与花毂201未能形成正对,通过凸凹球形面的设计,使得拨链轮901相对拨链轮安装座902可以调一点角度,拨链轮901的连接轴部可以做到上下、前后偏摆调节,使得拨链轮901能与花毂上的飞轮保持平行浮动正对,有利于链条延伸传动顺畅平稳,减少卡滞现象。
如图13至图15所示,其显示了实施例一的凸凹球形面适配结构,具体而言:所述拨链轮安装座902包括有第一安装座9021、第二安装座9022和铰接于第一安装座9021与第二安装座9022之间的铰接件9023,所述铰接件9023可以设置两个,两个铰接件9023的上、下端均分别铰接于第一安装座9021、第二安装座9022;所述第一安装座9021安装于后下叉8上,即凹弧槽903设置于第一安装座9021的顶部,所述第二安装座9022与拨链轮901之间通过凸凹球形面适配,在第二安装座9022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内螺纹通孔9024,所述内螺纹通孔9024的外端(也指右端)旋入球面螺纹塞9025,所述球面螺纹塞9025的右端设置有旋转操作孔9026(可以六角孔),所述球面螺纹塞9025的周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球面螺纹塞9025的左端设置有往左凸设的凸球面部9027,所述拨链轮901的中心轴处设置有往右凸露的凹球面部9028,凹球面部9028的凹球面是自右往左凹设。可以将拨链轮901的中心轴901'的右端连接具有凹球面部9028的配件(例如利用轴端的外螺纹部适配于配件的左端的内螺纹孔,以形成装配),安装时,先将具有凹球面部9028的配件自右往左穿过内螺纹通孔9024,使凹球面部9028位于内螺纹通孔9024的内部靠左端位置,而配件的左端则伸出内螺纹通孔9024的左端外部,以便于供拨链轮901的中心轴的右端与之形成连接。也可以将配件设计为左端具有外螺纹段。若将拨链轮901的中心轴与具有凹球面部9028的配件设计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时将拨链轮901的中心轴自右往左依次穿过旋转操作孔9026、拨链轮901的中心轴孔,并在拨链轮901的中心轴的左端形成止挡式设计以避免拨链轮901从左端脱出拨链轮901的中心轴。优选在,在旋转操作孔9026的内部左端设置有第一凹球面9029以供凹球面部9028的左端与其自身凹球面对应的的凸球面相适配,以便拨链轮901的中心轴能多角度偏摆。该种凸凹球形面适配结构较为简单,易于装配,适于推广应用。
如图16所示,其在拨链轮901的右端设置有球形凸弧面9011,所述第二安装座9022的左侧设置有球形凹弧面9012,所述拨链轮901的中心轴9013从拨链轮901的左端穿过拨链轮901的中心轴孔9014,并螺纹连接于第二安装座9022的内螺纹孔内,所述拨链轮901的中心轴孔9014略大于拨链轮901的中心轴9013,如此,拨链轮901的中心轴孔9014相对拨链轮901的中心轴901可偏摆,利用球形凸弧面9011沿球形凹弧面9012摆动调节。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体和装设于车体上的前轮、后轮,所述车体上对应后轮装设有前面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使得折叠自行车在例如维修更换等需要拆装车轮时,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尾勾结构设计,所述尾勾上具有铰接部、第一勾槽、安装部,所述摆臂的上端铰接于铰接部上,所述第一勾槽横向贯通尾勾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一槽口贯通尾勾的周侧,所述安装部连接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轮毂的轴心可拆卸式安装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尾勾通过第一勾槽挂在轮毂的轴心处。需要拆卸车轮时,先将摆臂往后摆动避开第一勾槽下方区域,然后将轮毂的轴心从第一勾槽的第一槽口取出,实现不拆涨链器即可方便拆卸车轮,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其安装于轮毂的轴心处,其包括摆臂、涨链轮和弹性件,所述涨链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摆臂的下端,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摆臂的上端,所述摆臂绕自身的上端可摆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臂的上端铰接于尾勾上,所述尾勾上具有铰接部、第一勾槽、安装部,所述摆臂的上端铰接于铰接部上,所述第一勾槽横向贯通尾勾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一槽口贯通尾勾的周侧,所述安装部连接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轮毂的轴心可拆卸式安装于后叉连接座上,所述尾勾通过第一勾槽挂在轮毂的轴心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勾上朝向后叉连接座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端设置有限位壁,所述后叉连接座的下段部位适配于凹槽内并且前、后端受限于相应限位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的上端对应铰接部的下方设置有止挡销,所述止挡销朝向车轮凸设以伸入尾勾向下投影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连接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部为第二安装孔,所述尾勾通过螺丝连接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连接座上还设置有插槽和第二勾槽,所述第二勾槽横向贯通后叉连接座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二槽口贯通后叉连接座的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勾安装于轮毂的轴心一端,所述轮毂的轴心另一端连接于异侧后叉连接座上,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上设置有插槽、第三勾槽,所述插槽位于第三勾槽上方,所述插槽横向贯异侧后叉连接座的左、右端面,所述第三勾槽横向贯通异侧后叉连接座的左、右端面并且通过第三槽口贯通异侧后叉连接座的周侧,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用于连接异侧后叉,所述异侧后叉连接座上可拆卸式安装有垫圈,所述垫圈上具有插入部和轴心孔,所述轴心孔对应贯通第三勾槽设置,所述轮毂的轴心另一端穿过轴心孔伸入第三勾槽,所述插入部伸入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连接座上连接有后下叉,所述后下叉的下方连接有拨链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链器包括有拨链轮和拨链轮安装座,所述拨链轮可转动式安装于拨链轮安装座上,所述拨链轮安装座安装于后下叉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链轮安装座与拨链轮之间通过凸凹球形面适配,使得拨链轮的左右方向的轴向可偏摆调节。
10.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有车体和装设于车体上的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对应后轮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用涨链结构。
CN202222798475.2U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Active CN2184898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8475.2U CN218489844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8475.2U CN218489844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9844U true CN218489844U (zh) 2023-02-17

Family

ID=85194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8475.2U Active CN218489844U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98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86443B (en) Drive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transmission assist mechanism
US6676549B1 (en) Motion sensor for use with a bicycle sprocket assembly
TW461867B (en) Assisting apparatus for shifting a bicycle transmission
TW477765B (en) Cage plate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TWI526361B (zh) Cable actuation for bicycle transmissions
JP2607328Y2 (ja)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
CN101130379B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
JP2004189168A (ja)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EP1666350A2 (en) Bicycle derailleur mounting structure
JP2000355296A (ja) ケーブル連結装置及び自転車用ディレイラ
TW202124213A (zh) 自行車後變速器和後變速器與自行車車架的連接方式
US20180285807A1 (en) Bicycle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TWI833852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5096215A (en) Fork end of a bicycle
CN217575508U (zh) 自行车后变速器
CN218489844U (zh) 一种车用涨链结构和折叠自行车
US6478323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a chainless bicycle
CN1096372C (zh) 机动两轮车的灯装置
JP2004210272A (ja) 自転車のリアディレーラ用ケージプレート調節機構
CN218463808U (zh) 一种车用拨链器和折叠自行车
JP2002193176A (ja) 自転車用制動ケーブル係止具、自転車用制動レバー、自転車用制動ケーブル連結装置及び自転車用制動システム
TW201834925A (zh) 自行車撥鏈器
EP2000399B1 (en) Derailleur
JP4879610B2 (ja) 自転車用サイドスタンド
CN110466661A (zh) 缆线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