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80613U -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80613U
CN218480613U CN202222974370.8U CN202222974370U CN218480613U CN 218480613 U CN218480613 U CN 218480613U CN 202222974370 U CN202222974370 U CN 202222974370U CN 218480613 U CN218480613 U CN 218480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burner
channel
gas channel
constri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43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楠楠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43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80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80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80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器以及燃气灶,所述燃烧器包括:混气室,所述混气室为所述燃烧器内部中空的腔室;以及火盖,所述火盖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将所述混气室与所述燃烧器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通出所述燃烧器;所述火盖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起始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上作延伸并与所述燃烧器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引入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从而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器以及燃气灶提高了通入燃烧器的燃气的动能,保障了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进而保障了燃烧的充分,具有显著进步。

Description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保障燃烧器以及燃气灶中燃烧的充分性对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本身的设计至关重要。若是燃烧器中的燃烧不充分,则会出现烟气过多且供热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而负面地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同时也在为了供应同能程度的热能时不利地增加了作为能源的燃气的消耗。而现有技术的燃烧器中,易因为通入燃烧器时的燃气缺乏足够的引射能力,而导致通入燃烧器中的燃气不具有足够的动能与空气作充分混合。在这种情况下,燃烧器中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多有暴露。因此,市场对于能够提高通入燃烧器的燃气的动能,保障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进而保障燃烧器中燃烧充分的燃烧器以及燃气灶存在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保障燃烧器中燃烧充分,提供一种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
混气室,混气室为燃烧器内部中空的腔室;以及
火盖,火盖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将混气室与燃烧器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通出燃烧器;火盖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起始于第一气体通道上作延伸并与燃烧器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引入第一气体通道。
本方案中,在混气室中发生第一次燃气与空气的碰撞混合而得到燃气空气混合物的基础上,当燃气空气混合物以高速通过第一气体通道时,对应地连通在第一气体通道上的第二气体通道中产生负压,从而将燃烧器外部的空气抽入第一气体通道中。因此,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流入第一气体通道中,并于第一气体通道中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发生二次碰撞混合,进一步使得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混合更为充分,为充分燃烧进一步提供了保障。随后,从第二气体通道离开火盖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再发生第三次碰撞混合并被点燃。
较佳地,第一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一收缩部和/或第二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二收缩部,第一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第一气体通道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和/或第二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第二气体通道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本方案中,第一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一收缩部,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当气体通过第一收缩部时,因为气体所通过的路径的横截面积收缩变小,对应地气体的流速得到加快,从而使得通过第一收缩部的气体具有了更高的动能,进而更为便利地在连通于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二气体通道中产生负压而将空气引入。另一方面,第二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二收缩部,并且通过相同的原理对其中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加速,为二次碰撞混合中的空气提供了更高的动能,对应地使得碰撞混合更为充分而燃烧更为充分。再一方面,通过第一收缩部和/或第二收缩部加速后从第二气体通道中喷出的燃气空气混合物速度得到了加速,从而在单位时间内为点燃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更为充足且稳定,从而可以在点燃时起到保焰的作用。
较佳地,以第一收缩部作为分隔点,第一气体通道上远离混气室的一段为出气段,第二气体通道起始于出气段上的第一收缩部开口处作延伸并与燃烧器外部相连通。
本方案中,第二气体通道起始于出气段上的第一收缩部开口处,从而通过第一收缩部并得到充分加速后的气体,充分在连通于第一气体通道的第二气体通道中产生负压而将空气引入,为二次碰撞混合引入足量空气而对充分燃烧提供了保障。
较佳地,燃烧器上设置有第三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用于将燃气通入混气室,第三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三收缩部,第三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第三气体通道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本方案中,当气体通过第三收缩部时,因为气体所通过的路径的横截面积收缩变小,对应地气体的流速得到加快,从而使得通过第三收缩部的气体具有了更高的动能。在此基础上,当燃气通过第三气体通道进入混气室时,具有高动能的燃气与混气室中的空气发生碰撞而产生充分混合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为充分燃烧提供了条件。
较佳地,燃烧器由上层和下层拼接而成,混气室同时贯通上层和下层,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在上层中,第三气体通道设置在下层中。
本方案中,燃烧器通过上层和下层拼接而成的方式进行设置,从而在加工燃烧器时,可以对应地分别对上层和下层进行加工,上层和下层的分别加工互不干扰,易于加工出两者上各自的特征。由此,在加工层面上降低了难度,方便了燃烧器加工时的便捷程度并降低了加工成本。再一方面,第三气体通道设置在下层中从而在下层对燃烧器进行燃气供应,所供应的燃气在贯通上层和下层的混气室中作出充分的混合,且第一气体通道设置在上层中从而在上层将燃气空气混合物进行排出,整个工作流程方便快捷,保障了燃烧器开始工作时的快速响应,保障了燃烧器在整个工作周期上燃烧的充分和可靠。
较佳地,上层和下层之间设置有中层,混气室同时贯通上层、中层和下层,中层上围绕混气室设置有竖直向下开口的进气室,第二气体通道通过进气室与燃烧器外部相连通。
本方案中,中层上围绕混气室设置有竖直向下开口的进气室,第二气体通道通过进气室与燃烧器外部相连通,从而在设置方式上避免了第二气体通道在燃烧器的侧面通出,有效地防止了第二气体通道受到在具体使用时可能沿燃烧器侧面流下的液体的影响,保障了第二气体通道在功能上的稳定可靠。再一方面,在这种设置方式下的第二气体通道长度相较于其它设置方式更短,从而在通过负压向第一气体通道吸入空气时的反应时间更短,使得空气尽快与第一气体通道中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发生碰撞,进一步保障了燃烧器开始工作时快速响应,进一步保障了燃烧器在整个工作周期上燃烧的充分和可靠。
较佳地,中层朝向混气室的中心作延伸并形成第四收缩部,第四收缩部通道内径小于混气室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本方案中,在上述第三气体通道设置在下层中从而在下层对燃烧器进行燃气供应,所供应的燃气在贯通上层和下层的混气室中作出充分的混合,且第一气体通道设置在上层中从而在上层将燃气空气混合物进行排出的基础上,混气室内部再形成有第四收缩部,燃气空气混合物经由混气室中的第四收缩部时,因为所通过的路径的横截面积收缩变小,对应地充分混合后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流速得到加快,从而使得以高速从第一气体通道排出,提高了燃烧时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量,进一步保障了燃烧的充分。
较佳地,第一气体通道为形成在火盖上的火孔,火孔为文丘里管结构。
本方案中,第一气体通道形成为火盖上的火孔。在这一基础上,火孔为文丘里管结构,从而通过文丘里管中横截面积的收缩变小,而对通过于第一气体通道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作出加速,保障了燃烧时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量,从而保障了燃烧的充分。
较佳地,第一气体通道在第一收缩部处形成有导向面。
本方案中,通过导向面,引导燃气空气混合进入第一收缩部,使得流动过程更为顺畅,加快了燃烧器在工作期间的反应时间。
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燃烧器。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有各气体通道和各气体通道和混气室中的各收缩部,使得通过的气体得到充分的加速效果,保障了燃气与空气之间的充分碰撞混合,保障了燃烧时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量,从而保障了燃烧的充分。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器以及燃气灶提高了通入燃烧器的燃气的动能,保障了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进而保障了燃烧的充分,具有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截面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上层的截面侧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上层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中层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下层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燃烧器100
火盖200
混气室40
第一气体通道10
第一收缩部11
出气段112
导向面120
第二气体通道20
第三气体通道30
第二收缩部31
上层210
中层220
进气室221
下层230
第四收缩部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3所示,一种燃烧器100,该燃烧器100包括:
混气室40,混气室40为燃烧器100内部中空的腔室;以及
火盖200,火盖200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10,第一气体通道10将混气室40与燃烧器100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通出燃烧器100;火盖200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20,第二气体通道20起始于第一气体通道10上作延伸并与燃烧器100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引入第一气体通道10。
在具体实施时,在混气室40中发生第一次燃气与空气的碰撞混合而得到燃气空气混合物的基础上,当燃气空气混合物以高速通过第一气体通道10时,对应地连通在第一气体通道10上的第二气体通道20中产生负压,从而将燃烧器100外部的空气抽入第一气体通道10中。因此,空气通过第二气体通道20流入第一气体通道10中,并于第一气体通道10中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发生二次碰撞混合,进一步使得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混合更为充分,为充分燃烧进一步提供了保障。随后,从第二气体通道20离开火盖200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与外界环境中的空气再发生第三次碰撞混合并被点燃。
如图1-3所示,第一气体通道10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一收缩部11,第一收缩部11的通道内径小于第一气体通道10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气体通道10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一收缩部11,在这种设置方式下,当气体通过第一收缩部11时,因为气体所通过的路径的横截面积收缩变小,对应地气体的流速得到加快,从而使得通过第一收缩部11的气体具有了更高的动能,进而更为便利地在连通于第一气体通道10的第二气体通道20中产生负压而将空气引入。作为可替代方案,也可以在第二气体通道20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二收缩部31,并且通过相同的原理对其中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加速,为二次碰撞混合中的空气提供了更高的动能,对应地使得碰撞混合更为充分而燃烧更为充分。再一方面,通过第一收缩部11和/或第二收缩部31加速后从第二气体通道20中喷出的燃气空气混合物速度得到了加速,从而在单位时间内为点燃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更为充足且稳定,从而可以在点燃时起到保焰的作用,当同时设置有第一收缩部11和第二收缩部31时,该保焰作用由为明显。再进一步地,各气体通道中的收缩部的实际数量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作出调整,例如两个收缩部或五个收缩部等。再进一步地,除开收缩部所能起到的加速作用,也可以使用收缩部对气体通道内的几何形状作出具体调整,从而改变气体流动时的具体流体运动方向,使其在气体通道内作出例如湍流等的流体运动从而进一步实现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
如图3所示,以第一收缩部11作为分隔点,第一气体通道10上远离混气室40的一段为出气段112,第二气体通道20起始于出气段112上的第一收缩部11开口处作延伸并与燃烧器100外部相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气体通道20起始于出气段112上的第一收缩部11开口处,从而通过第一收缩部11并得到充分加速后的气体,充分在连通于第一气体通道10的第二气体通道20中产生负压而将空气引入,为二次碰撞混合引入足量空气而对充分燃烧提供了保障。
如图1-2和6所示,燃烧器100上设置有第三气体通道30,第三气体通道30用于将燃气通入混气室40,第三气体通道30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三收缩部,第三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第三气体通道30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在具体实施时,当气体通过第三收缩部时,因为气体所通过的路径的横截面积收缩变小,对应地气体的流速得到加快,从而使得通过第三收缩部的气体具有了更高的动能。在此基础上,当燃气通过第三气体通道30进入混气室40时,具有高动能的燃气与混气室40中的空气发生碰撞而产生充分混合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为充分燃烧提供了条件。
未在图中示出,燃烧器100由上层210和下层230拼接而成,混气室40同时贯通上层210和下层230,第一气体通道10和第二气体通道20设置在上层210中,第三气体通道30设置在下层230中。
在具体实施时,燃烧器100通过上层210和下层230拼接而成的方式进行设置,从而在加工燃烧器100时,可以对应地分别对上层210和下层230进行加工,上层210和下层230的分别加工互不干扰,易于加工出两者上各自的特征。由此,在加工层面上降低了难度,方便了燃烧器100加工时的便捷程度并降低了加工成本。再一方面,第三气体通道30设置在下层230中从而在下层230对燃烧器100进行燃气供应,所供应的燃气在贯通上层210和下层230的混气室40中作出充分的混合,且第一气体通道10设置在上层210中从而在上层210将燃气空气混合物进行排出,整个工作流程方便快捷,保障了燃烧器100开始工作时的快速响应,保障了燃烧器100在整个工作周期上燃烧的充分和可靠。本实施例中,上层210和下层230的拼接为通过相匹配的卡接口互相配合而进行设置。作为可替代方案,拼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连接等本领域所熟知的连接手段而实现,本实施例不对此作出限定。
如图2-6所示,上层210和下层230之间设置有中层220,混气室40同时贯通上层210、中层220和下层230,中层220上围绕混气室40设置有竖直向下开口的进气室221,第二气体通道20通过进气室221与燃烧器100外部相连通。
在具体实施时,中层220上围绕混气室40设置有竖直向下开口的进气室221,第二气体通道20通过进气室221与燃烧器100外部相连通,从而在设置方式上避免了第二气体通道20在燃烧器100的侧面通出,有效地防止了第二气体通道20受到在具体使用时可能沿燃烧器100侧面流下的液体的影响,保障了第二气体通道20在功能上的稳定可靠。再一方面,在这种设置方式下的第二气体通道20长度相较于其它设置方式更短,从而在通过负压向第一气体通道10吸入空气时的反应时间更短,使得空气尽快与第一气体通道10中的燃气空气混合物发生碰撞,进一步保障了燃烧器100开始工作时快速响应,进一步保障了燃烧器100在整个工作周期上燃烧的充分和可靠。本实施例中的分为上层210、中层220和下层230的燃烧器100仅作为一种形式上的参考,在实际操作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作出多于三层设置方式以外的设置方式,从而方便于各层中进一步加工其各自的特征。其中,一种方式为使用3D打印技术来制作整个燃烧器100,使得燃烧器100中的各特征直接在一次生产过程中一体成型。
如图2-3和5所示,中层220朝向混气室40的中心作延伸并形成第四收缩部41,第四收缩部41通道内径小于混气室40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在具体实施时,在上述第三气体通道30设置在下层230中从而在下层230对燃烧器100进行燃气供应,所供应的燃气在贯通上层210和下层230的混气室40中作出充分的混合,且第一气体通道10设置在上层210中从而在上层210将燃气空气混合物进行排出的基础上,混气室40内部再形成有第四收缩部41,燃气空气混合物经由混气室40中的第四收缩部41时,因为所通过的路径的横截面积收缩变小,对应地充分混合后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流速得到加快,从而使得以高速从第一气体通道10排出,提高了燃烧时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量,进一步保障了燃烧的充分。
如图3所示,第一气体通道10为形成在火盖200上的火孔,火孔为文丘里管结构。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气体通道10形成为火盖200上的火孔。在这一基础上,火孔为文丘里管结构,从而通过文丘里管中横截面积的收缩变小,而对通过于第一气体通道10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作出加速,保障了燃烧时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量,从而保障了燃烧的充分。
如图3所示,第一气体通道10在第一收缩部11处形成有导向面120。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导向面120,引导燃气空气混合进入第一收缩部11,使得流动过程更为顺畅,加快了燃烧器100在工作期间的反应时间。本实施例中的导向面120为锥形的平直斜面,作为可替代方案,导向面120也可以具有相应的弧度,从而使得内部气体的流动更为顺畅。
未在图中示出,一种燃气灶,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的燃烧器100。
在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有各气体通道和各气体通道和混气室40中的各收缩部,使得通过的气体得到充分的加速效果,保障了燃气与空气之间的充分碰撞混合,保障了燃烧时所供应到的燃气空气混合物的量,从而保障了燃烧的充分。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
混气室,所述混气室为所述燃烧器内部中空的腔室;以及
火盖,所述火盖上设置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将所述混气室与所述燃烧器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通出所述燃烧器;所述火盖上设置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起始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上作延伸并与所述燃烧器外部相连通,用于将气体引入所述第一气体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一收缩部和/或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二收缩部,所述第一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和/或所述第二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收缩部作为分隔点,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上远离所述混气室的一段为出气段,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起始于所述出气段上的所述第一收缩部开口处作延伸并与所述燃烧器外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上设置有第三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用于将燃气通入所述混气室,所述第三气体通道的中段上设置有第三收缩部,所述第三收缩部的通道内径小于所述第三气体通道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由上层和下层拼接而成,所述混气室同时贯通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置在所述上层中,所述第三气体通道设置在下层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和所述下层之间设置有中层,所述混气室同时贯通所述上层、所述中层和所述下层,所述中层上围绕所述混气室设置有竖直向下开口的进气室,所述第二气体通道通过所述进气室与所述燃烧器外部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朝向所述混气室的中心作延伸并形成第四收缩部,所述第四收缩部通道内径小于所述混气室上其它部分的通道内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为形成在所述火盖上的火孔,所述火孔为文丘里管结构。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在所述第一收缩部处形成有导向面。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2222974370.8U 2022-11-04 2022-11-04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Active CN218480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4370.8U CN218480613U (zh) 2022-11-04 2022-11-04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4370.8U CN218480613U (zh) 2022-11-04 2022-11-04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80613U true CN218480613U (zh) 2023-02-14

Family

ID=85171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4370.8U Active CN218480613U (zh) 2022-11-04 2022-11-04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80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495B (zh) 燃料/空气混合和燃烧装置
CN218033135U (zh) 浓淡燃烧器和燃气家用电器
CN109000230B (zh) 燃烧器
CN218480613U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10848686A (zh) 利用小火孔和锥形管状火孔输出浓淡预混气体燃烧器
CN107781809B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09000232A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6352326B (zh) 瓦斯燃烧装置及瓦斯壁炉
CN209165400U (zh) 第一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16539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9222401U (zh) 一种引射组件、引射系统及应用有该引射系统的燃气灶具
CN215723200U (zh)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和家用电器
CN109000254A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9000244A (zh) 燃烧器
CN216408956U (zh) 一种低碳节能的上进风式燃烧器
CN109000253A (zh) 分气盘结构、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042346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JP2001056107A (ja) ガスバーナ
CN220892250U (zh) 外火盖及燃烧器
CN214120137U (zh) 灶具燃烧器及包含其的灶具
CN209042345U (zh) 底杯、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8565486U (zh) 一种燃气灶
CN20916538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09042354U (zh) 燃烧器
CN219828907U (zh) 一种燃油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