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9245U -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9245U
CN218469245U CN202222639469.2U CN202222639469U CN218469245U CN 218469245 U CN218469245 U CN 218469245U CN 202222639469 U CN202222639469 U CN 202222639469U CN 218469245 U CN218469245 U CN 218469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exhaust
harmful gas
ai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946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进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uoante Securit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946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9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9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9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解决现有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和排气,无法及时关闭危险气源和补充新鲜空气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本体、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气体浓度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到控制器,本体设有互不连通的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排气通道两端分别是连接到室内的吸气口和连接到室外的排气口,排气通道内设有排气扇将室内气体排出到室外,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气扇工作排出有害气体和控制关闭有供气管道的阀门,进气通道两端分别是连接到室外的进气口和连接到室内的出气口。当室内有害气体泄漏时,打开排气扇排出室内的有害气体,室内气压降低时通过进气通道自动吸收室外的新鲜空气,维持室内外气压平衡,保证排气的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害气体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厨房、隧道、化粪池等室内或者排气不畅的封闭空间存在着各种有害气体,例如频繁在厨房使用的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气体,由于管道破损或燃气设备故障容易发生气体泄漏事故。化粪池产生的沼气需通过很长的管道才能供给到燃气设备,沼气管道的通常设置在较为封闭的建筑物内,若管道破损发生泄漏不易被察觉。隧道由于其长度较长,且行驶在隧道内的车辆排出大量尾气,因此隧道内充斥着大量有害气体。
上述场景中的有害气体若不能及时排出则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于是用于天然气或者煤气的有害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报警装置仅能够检测气体浓度进行报警,有一些能够控制排气扇开启以排出有害气体,无法及时补充新鲜空气和关闭有供气管道阀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和排气,无法关闭危险气源和及时补充新鲜空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包括本体、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有供气管道的阀门开关,本体设有互不连通的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排气通道两端分别是连接到室内的吸气口和连接到室外的排气口,排气通道内设有排气扇将室内气体从吸气口吸入再从排气口排出到室外,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气扇工作排出有害气体和控制关闭有供气管道阀门,进气通道两端分别是连接到室外的进气口和连接到室内的出气口,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从进气通道进入到室内用于通风换气。
当气体浓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打开排气扇排出室内的有害气体,同时关闭有供气管道阀门,但是在封闭的室内,在有害气体被排出且新鲜空气无法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室内的气压降低,会降低排气的速度,本实用新型设置进气通道,在室内气压降低的情况下自动吸收室外的新鲜空气,维持室内外的气压平衡,保证排气的速度。
优选地,所述本体固定在墙体上,本体包括固定在室内的第一本体、固定在室外的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第三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具有正面和多个侧面,第一本体的其中一侧面开设有出气口,至少另一侧面开设有吸气口,排气口开设在第二本体正面,进气口开设在第二本体侧面,第三本体用于固定在建筑物墙体,排气扇安装在第三本体内。
吸气口开设在第一本体的顶部和左右两侧,可从三个方向吸收有害气体,相对一个方向吸收的效率更高。吸气口和新鲜空气的出气口不在同一方向上,避免进入室内的新鲜空气被排出,有害气体的排气口和新鲜空气的进气口分别在第二本体的正面和底部,因此二者的气流方向相互垂直,避免排出到室外的有害气体被再次吸到室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的排气口处设有封闭排气口的排气挡板,挡板一侧设有转轴,排气时,挡板围绕转轴转动而打开排气口。
排气扇关闭后,设置在排气口处的排气挡板能够防止排出到室外的有害气体逆流,同时也能防止室外的灰尘或者蚊虫等外物从排气口进入到装置内部甚至室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底部开设有蜂鸣器孔,蜂鸣器孔内侧设有蜂鸣器。
将蜂鸣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本体内并开设蜂鸣器孔,使气体浓度传感器能够与室内的空气接触,有利于快速检测空气内的有害气体浓度,且开放的蜂鸣器孔使蜂鸣器的声音传递得更远,起到更好的报警作用。
优选地,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本体,气体浓度传感器连通到室内可检测室内有害气体。
优选地,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是天然气传感器和/或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或甲烷传感器和/或乙炔传感器和/或沼气传感器。
设置不同的气体浓度传感器可以检测不同种类的有害气体,适用于不同的室内环境。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设有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人体感应模块可发送人体进入信号到控制器。
当人体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进入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排气扇开启,保证有人进入室内时,排气扇立即开始工作排出室内废气。
优选地,所述本体由固定板和面板组成,固定板用于将本体固定在室内吊顶,面板用于安装照明装置,固定板和面板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气体通道,固定板一侧设有排气管和进气管,排气管内设有排气扇,排气管两端分别为吸气口和排气口,进气管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吸气口和出气口均为开设在固定板上的通孔。
优选地,将至少一个所述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分布在室内墙体或窗户或吊顶,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分布在室内有害气体易泄漏或通风不良的位置。
在面积较大的室内,有害气体泄漏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检测到,因此设置多个气体浓度传感器在易泄漏和通风不良的位置,能够及时发现有害气体的存在,并在多处同时进行换气,保证室内的有害气体及时清除并补充新鲜空气。
优选地,当所述装置固定在吊顶时,吊顶上方还设有通风管,通风管的出口端设有抽气风扇,排气管一端与通风管连接使有害气体从排气口和通风管排出。
采用通风管,将各个装置排出的有害气体统一排出,弥补了吊顶空间较小不适合排放有害气体的缺陷,并且在通风管出口端设置抽气风扇能够及时将通风管的有害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传统的有害气体检测装置上增加进气管道,能够在室内气压降低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新鲜空气,提高通风换气的效率。
2、在面积较大的室内环境,多点布置换气装置和检测传感器,及时发现有害气体同时关闭有供气管道阀门并进行换气,避免有害气体扩散导致的不舒服甚至中毒爆炸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2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2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应用场景示意图1。
图9是实施例2的应用场景示意图2。
1本体、11第一本体、12第二本体、13第三本体、14排气通道、141吸气口、142排气口、15进气通道、151进气口、152出气口、16蜂鸣器孔、17固定板、18面板、19排气管、10进气管、2气体浓度传感器、3排气挡板、4蜂鸣器、5通风管、6墙体、7吊顶、8阀门、81电磁阀、82信号接收器、9供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如图1-3、6、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本体1、气体浓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本体1设有排气通道14和进气通道15,排气通道两端分别为连接到室内的吸气口141和连接到室外的排气口142,排气通道14内设有排气扇,进气通道15两端分别为连接到室外的进气口151和连接到室内的出气口152。气体浓度传感器2和控制器电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2可以检测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当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排气扇开启将室内的有害气体从吸气口141吸入,经过排气通道14再从排气口142排出到室外;此时由于有害气体被排出使得封闭的室内气压下降,因此室外的新鲜空气利用气压差从进气口151经过进气通道15再到出气口152进入到室内,为室内补充新鲜空气。
如图4、5、8、9所示,所述装置可应用于厨房、浴室、生产车间、通风不良的隧道等各类易产生有害气体的封闭和半封闭场所,将至少一个所述换气装置安装在墙体6或者窗户玻璃或者吊顶7用于通风换气。气体浓度传感器可设置在装置内部,也可以单独设置在易发生有害气体泄漏或者通风不良的位置,例如燃气管道外或者生产设备附近或者车间角落,以便于及时检测到有害气体并排出。室内场所尤其是生产车间、通风不良的隧道等大型的封闭或半封闭场所,设有多种管道,其中内部具有有害气体流通的有供气管道9上设有控制供气管道9通断的阀门8,控制器与供气管道9的阀门8电连接,具体为:所述阀门8包括设置在管道的电磁阀81及控制电磁阀开关信号接收器82,信号接收器82用于接收控制器发送的关闭或打开电磁阀的信号以开关电磁阀81,电磁阀81开关可控制供气管道9的通断。
实施例1
如图1、4、5所示,所述装置为入墙式,本体1包括设置在室内的第一本体11、设置在室外的第二本体12、连接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第三本体13,第三本体13固定在墙体或者窗户玻璃上,以此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墙体或者窗户。本例中,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均为方形,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背面均与墙体6或玻璃接触,第三本体13设置在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的背面之间。
如图1-3所示,第一本体11的至少一个侧面开设吸气口141,本例中,在第一本体11的顶部和左右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吸气口141,第二本体12正面开设有排气口142,第三本体13内部开设排气通道14,且排气通道14两端分别与吸气口141和排气口142连通,排气通道14内设置排气扇,排气扇开启可将有害气体排出。排气时,有害气体被吸入的方向与排气通道垂直,从三面同时吸气,能够将装置附近的有害气体多方位吸收,吸气更彻底,也能够增大吸气的风量,加快有害气体排出的速度。排气口142设置在第二本体12的正面,因此有害气体排出的方向与排气通道14方向相同,能够将有害气体排出得更远,避免其在排气口142附近聚集并通过进气口151再次进入室内。排气口142处设有排气挡板3,排气挡板3的顶部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固定在第二本体12,排气挡板3可绕着转轴自由转动,排气扇开启时,排气通道12内排出的气体能够将排气挡板3吹开便于有害气体排出。排气扇关闭时,排气挡板3封堵排气口142,避免室外的灰尘或者蚊虫等外物从排气口142进入到换气装置内部甚至室内。
第一本体11侧面开设有出气口152,第二本体12侧面开设进气口151,当室内气体被排出时,封闭的室内气压降低,当气压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影响室内气体排出的速度。此时室外的新鲜空气从进气口151经过进气通道15和出气口152进入到室内,替换室内的有害气体,平衡室内外的气压,同时维持室内气体排出的速度。
第一本体11底面还设有蜂鸣器孔16,蜂鸣器孔16内侧的第一本体空腔固定有气体浓度传感器2和蜂鸣器4,蜂鸣器孔16的存在使气体浓度传感器2能够与室内的空气接触,以便于及时检测到室内的有害气体,气体浓度传感器2检测室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并发送到控制器,当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再由控制器控制排气扇开启排出有害气体。蜂鸣器4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室内有害气体超标时,蜂鸣器4发出警报。蜂鸣器孔16便于蜂鸣器4声音传递,同时也可使室内的气体扩散到气体浓度传感器2。气体浓度传感器2可以是天然气传感器或一氧化碳传感器或甲烷传感器或乙炔传感器或沼气传感器中的其中一种,也可以是多种传感器的结合,具体根据使用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有害气体进行选择。
第一本体11内还设有人体感应模块,当检测到人体进入室内时,人体感应模块发送信号到控制器,从而控制排气扇开启,排出室内废气,具有通风换气的功能。人体感应模块设定为正常模式,仅用于检测人体,启动时不会蜂鸣警示,也不会关闭有供气管道的阀门。
第一本体11还设有排气扇开关,可用于手动开启排气扇排出室内的空气,并吸收室外的新鲜空气,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如图4和5所示,本例所述入墙式换气装置应安装在墙体6或者窗户玻璃,在墙体6或者窗户取孔,孔的形状和大小与第三本体13适配,第一本体11和第二本体12分别安装在室内和室外。当室内存在明显的有害气体易泄漏点时,可将气体浓度传感器2设置在易泄漏点附近以便于及时发现有害气体。当室内面积较大时,可设置多个换气装置分布在室内不同的位置,形成多点换气,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当人进入室内时,人体检测模块发送信号到控制器,从而控制排气扇开启,室内外进行通风换气;当气体浓度传感器2检测到有害气体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排气扇开启同时关闭有供气管道的阀门8并启动蜂鸣器4报警,切断有害气体来源、通风换气并发出报警声;当有通风换气的需求时,手动开启排气扇进行室内外空气交换,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实施例2
如图6和7所示,所述装置为吸顶式,本体1由固定板17和面板18组成,固定板17用于将本体1固定在室内的吊顶7,面板18用于安装照明装置。固定板17和面板18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形成气体通道,室内的有害气体和室外的新鲜空气均可从所述气体通道经过。固定板17一侧设有排气管19和进气管10,排气管19内设有排气扇,排气管19内部形成排气通道14,排气通道14两端分别是吸气口141和排气口142,吸气口141开设在固定板17上,排气管19向外连接使排气口142连通到室外,从而将室内的有害气体排出到室外。进气管10内部形成进气通道15,进气通道15两端分别为进气口151和出气口152,出气口152开设在固定板17上,进气口151向顶部延伸至远离室内的有害气体易扩散的区域,当室内由于有害气体排出而气压降低时,不含有害气体的新鲜空气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进入到室内,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
气体浓度传感器2固定在面板18,当检测到有害气体时,发送信号到控制器控制排气扇开启排出室内的有害气体。
本例所述吸顶式换气装置还具有人体感应模块和蜂鸣器4,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蜂鸣器4固定在面板,面板18上开设与实施例1相同的蜂鸣器孔16,有助于蜂鸣器4声音传递得更远。
如图8和9所示,本例所述吸顶式换气装置应安装在室内顶部,若有吊顶7应固定在吊顶7,并将排气管19和进气管10延伸到吊顶7上方的空间,排气管19的出气口端可以延伸到通风管5内,以便于将有害气体通过通风管5排出到室外,进气管10的进气口端可以延长到室外也可以仅设置在吊顶7上方的空间内,由于吊顶7的存在,有害气体不易扩散到吊顶7上方,因此可将吊顶7上方的空气作为通风换气过程所需新鲜空气补充到室内。
若室内顶部没有吊顶7,则将换气装置固定在顶部,并将排气管19和进气管10的一端延伸到室外,从而将有害气体排出到室外并使室外的新鲜空气补充到室内进行通风换气。
若室内空间较大,可将气体浓度传感器2设置在易产生有害气体或者通风不良的位置,以便于及时发现有害气体的存在,并设置多个吸顶式换气装置以形成多点换气。当本例所述换气装置数量较多时且室内没有通风管5时,可设置一个较大的通风管5用于集中排气。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如下:当人进入室内时,人体检测模块发送信号到控制器,从而控制排气扇开启,室内外进行通风换气;当气体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有害气体时,发生信号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排气扇开启同时关闭有供气管道的阀门8,并启动蜂鸣器报警,切断有害气体来源、通风换气并发出报警声。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各种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包括本体、气体浓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气体浓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气体浓度传感器发送检测信号到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有供气管道的阀门开关,所述本体内设有互不连通的排气通道和进气通道,排气通道两端分别是连接到室内的吸气口和连接到室外的排气口,排气通道内设有排气扇将室内气体从吸气口吸入再从排气口排出到室外,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气扇工作排出有害气体和控制关闭有供气管道阀门,进气通道两端分别是连接到室外的进气口和连接到室内的出气口,室外的新鲜空气可从进气通道进入到室内用于通风换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固定在墙体上,本体包括固定在室内的第一本体、固定在室外的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第三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均具有正面和多个侧面,第一本体的其中一侧面开设有出气口,至少另一侧面开设有吸气口,排气口开设在第二本体正面,进气口开设在第二本体侧面,第三本体用于固定在建筑物墙体,排气扇安装在第三本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的排气口处设有封闭排气口的排气挡板,挡板一侧设有转轴,排气时,挡板围绕转轴转动而打开排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底部开设有蜂鸣器孔,蜂鸣器孔内侧设有蜂鸣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本体,气体浓度传感器连通到室内可检测室内有害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浓度传感器是天然气传感器和/或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或甲烷传感器和/或乙炔传感器和/或沼气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设有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人体感应模块可发送人体进入信号到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固定板和面板组成,固定板用于将本体固定在室内吊顶,面板用于安装照明装置,固定板和面板之间存在间隙形成气体通道,固定板一侧设有排气管和进气管,排气管内设有排气扇,排气管两端分别为吸气口和排气口,进气管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吸气口和出气口均为开设在固定板上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分布在室内墙体或窗户或吊顶,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分布在室内有害气体易泄漏或通风不良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装置固定在吊顶时,吊顶上方还设有通风管,通风管的出口端设有抽气风扇,排气管一端与通风管连接使有害气体从排气口和通风管排出。
CN202222639469.2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Active CN218469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9469.2U CN218469245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9469.2U CN218469245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9245U true CN218469245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44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9469.2U Active CN218469245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9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20067525A (ko) 공기조화기
JP463945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3432223A (zh) 一种消防排烟系统
JP2013088086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103953993A (zh) 一种富氧空调
CN218469245U (zh) 一种有害气体检测、关闭和换气装置
KR20100049904A (ko) 지하철 통합 환기장치
CN204960963U (zh) 一种电缆隧道的通风系统
CN203147922U (zh) 可燃制冷剂空调器
KR101433437B1 (ko) 창호용 환기장치
KR102029712B1 (ko) 전열 교환장치
CN110967996A (zh)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KR20130013006A (ko) 무동력 구조의 실내 환기장치
CN210638237U (zh) 换气装置
JP2002089905A (ja) 加湿ユニット
CN106352410A (zh) 一种空气调节系统
KR20220089826A (ko) 폐쇄된 공간에서 환기가 가능한 필터링을 구비하고 있는 환기청정기
KR100657828B1 (ko) 환기장치
CN212299311U (zh) 一种消防排烟与空调制冷一体化设备
JP2015017802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H08193737A (ja) 二重管ダクト給排気装置
CN210688624U (zh) 一种控温控湿加新风控制系统
CN213931180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风空调结构
CN210292192U (zh) 一种静音档下新风量为90cmh的新风机
CN215675503U (zh) 一种制氧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