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7996A -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67996A
CN110967996A CN201911143465.1A CN201911143465A CN110967996A CN 110967996 A CN110967996 A CN 110967996A CN 201911143465 A CN201911143465 A CN 201911143465A CN 110967996 A CN110967996 A CN 1109679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aboratory
exhaust
pipelin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34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旺
刘兰松
孙博
赵严伟
万济录
李�根
孙博文
李越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1434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679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67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679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2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test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24Safety, surveillanc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台架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加湿装置、制冷装置、加热装置、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控制器,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分别用于驱动空气进入或排出试验室,加湿装置、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于对进气管道内,且依次用于对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加湿、制冷和加热,控制器能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数值调节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的风机转速,以使试验室内气压位于预设负压;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调节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使室内温度位于预设温度;根据室内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调节加湿装置,以使室内湿度位于预设湿度。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台架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总成试验室相比于传统发动机试验室需要额外配置更多的试验测试设备、需要更高的试验环境要求以及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在试验测试设备方面需要额外配置四个测功机、全流稀释采样系统、驾驶机器人、随速冷却风机以及电机冷却系统等;在试验环境要求方面,需要更高精度的环境温度、压力及湿度控制。
然而,现有的动力总成试验室仅配置有通风系统及环境控制系统,无法对动力总成试验室内温度、压力及湿度同时高精度控制,功能较为单一,同时对于可燃气体可以监测但无法实现系统联动,也无法实现对公用动力资源及地坑液位的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以对动力总成试验室内温度、压力及湿度同时高精度控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该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
进气系统,包括能够连通试验室和室外的进气管道和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进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进入所述试验室;
排气系统,包括能够连通试验室和室外的第一排气管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中的第一排气风机,所述第一排气风机用于驱动所述试验室的空气排至室外;
加湿装置、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加湿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加湿装置用于对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加湿,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对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制冷,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加热;
均设置于所述试验室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进气风机、所述第一排气风机、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数值调节所述第一排气风机和所述进气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试验室的气压为预设负压。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水箱,设置于所述水箱中的电加热管,安装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加热盘管,以及加热水泵,所述水箱和所述加热盘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加热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所述加热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水源、制冷水泵和安装于所述进气管道中的制冷盘管,所述冷水源与所述制冷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制冷水泵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制冷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和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开度,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开度,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排气管道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风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风机一一对应地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中,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通所述试验室和室外,各所述第二排气风机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且各所述第二排气风机均用于将所述试验室内的空气排入室外,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数值调节所述第一排气风机、所述进气风机和各个所述第二排气风机的转速,以使所述试验室的气压为预设负压。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和所述进气管道通过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入口处设有入风阀,所述第一排气管道的出口处设有排风阀,所述连通管道中设有混风阀,所述入风阀、所述排风阀和所述混风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试验室的地坑中,所述地坑用于收集所述试验室中的试验设备在试验过程中泄漏的液体。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所述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给试验设备供油的供油管路、供给冷水的冷水管路、供给热水的热水管路和供给压缩空气的气管,所述供油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冷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热水管路上设有第三开关阀,所述气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供油管路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冷水管路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三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热水管路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第四开关阀用于控制所述气管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三开关阀和所述第四开关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该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加湿装置、制冷装置、加热装置、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和控制器,进气系统用于驱动空气进入试验室,排气系统用于驱动试验室的空气排至室外;加湿装置、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加湿装置用于对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加湿,制冷装置用于对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制冷,加热装置用于对进气管道内的空气加热;控制器能根据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数值调节排气系统和进气系统的风机的转速,以使试验室的气压位于预设负压;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调节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以使室内温度位于预设温度,根据室内湿度传感器检测的湿度调节加湿装置,以使室内湿度位于预设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100、试验室;
11、进气管道;12、进气风机;13、入风阀;
21、第一排气管道;22、第一排气风机;23、第二排气管道;24、第二排气风机;25、排风阀;
3、加湿装置;
41、冷水源;42、制冷水泵;43、制冷盘管;44、第二电磁阀;
51、水箱;52、电加热管;53、加热盘管;54、加热水泵;55、第一电磁阀;
61、室内温度传感器;62、室内湿度传感器;63、气压传感器;64、进气温度传感器;65、进气湿度传感器;66、环境温度传感器;67、环境湿度传感器;68、液位传感器;69、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7、控制器;
81、连通管道;82、混风阀;
91、第一开关阀;92、第二开关阀;93、第三开关阀;94、第四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该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加湿装置3、制冷装置、加热装置、室内温度传感器61、室内湿度传感器62、气压传感器63和控制器7。
进气系统包括能够连通试验室100和室外的进气管道11和设置于进气管道11中的进气风机12,进气风机12用于驱动空气从室外进入试验室100内,以给试验室100补充新鲜空气,本实施例中,进气风机12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可控制进气风机12的转速。
排气系统包括能够连通试验室100和室外的第一排气管道21和设置于第一排气管道21中的第一排气风机22,第一排气风机22用于驱动试验室100的空气排至室外,通过第一排气风机22配合进气风机12可使试验室100内的空气和室外的空气形成气流循环。本实施例中,第一排气风机22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可控制第一排气风机22的转速。
气压传感器63设置于试验室100内,气压传感器63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能够根据气压传感器63检测的试验室100内的实际气压与预设于控制器7中的预设负压进行比较,若实际气压小于预设负压,则控制器7控制进气风机12增大转速和/或控制第一排气风机22减小转速,若实际气压高于预设负压,则控制器7控制进气风机12减小转速和/或控制第一排气风机22增大转速,若实际气压等于预设负压,则控制器7控制进气风机12转速和第一排气风机22的转速保持不变,以保证试验室100内的实际气压保持在预设负压。在负压环境下,利于试验室100中的试验设备,如发动机,可以将产生尾气全部排出,并通过气流循环,将尾气排出试验室100,以保证试验人员安全。
加湿装置3、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于进气管道11中,加湿装置3用于对进入进气管道11中的空气加湿,制冷装置用于对进入进风管道中的空气制冷,加热装置用于进入进气管道11中的对空气加热。
其中,室内温度传感器61用于检测试验室100内空气的实际温度,控制器7可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61检测的试验室100内的实际温度以调节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的开度,以保证试验室100的空气的温度在预设温度。具体地,操作人员预先在控制器7中预设预设温度,控制器7检测室内温度传感器61检测的实际温度并与预设温度进行对比,若实际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则控制器7控制加热装置增大加热量和/或控制器7控制制冷装置减小制冷量,若实际温度高于预设温度,则控制器7控制加热装置减小加热量和/或控制器7控制制冷装置增大制冷量,若实际温度等于预设温度,则控制器7控制加热装置的加热量和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保持不变,以保证试验室100内的实际温度保持在预设温度。需要注意的是,预设温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室内湿度传感器62用于检测试验室100内的湿度,控制器7可根据室内湿度传感器62检测的试验室100内的实际湿度以调节加湿装置3的开度,以保证试验室100的空气的湿度在预设湿度。具体地,操作人员预先在控制器7中预设预设湿度,控制器7检测室内湿度传感器62检测的实际湿度并与预设湿度进行对比,若实际湿度小于预设湿度,则控制器7控制加湿装置3增大加湿量,若实际湿度高于预设湿度,则控制器7控制加湿装置3减小加湿量;若实际湿度等于预设湿度,则控制器7控制加湿装置3的加湿量保持不变,以保证试验室100内的湿度保持在预设湿度。
优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进气温度传感器64和进气湿度传感器65,进气温度传感器64和进气湿度传感器65均设置于进气管道11的出口处;通过进气温度传感器64检测进入到试验室100内的空气的温度,通过进气湿度传感器65检测进入到试验室100内的空气的湿度,进气温度传感器64、进气湿度传感器65均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可根据进气温度传感器64检测的数值并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以判断进入试验室100中的空气的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若两者的误差超出预设温差范围,则控制器7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以提示此时加热装置或者制冷装置出现异常,需要进行维护。同理,控制器7根据进气湿度传感器65检测的数值与预设湿度进行比较,以判断进入到试验室100中的空气的湿度是否达到预设湿度,若两者的误差超出预设湿度差,则表明加湿装置3出现异常,控制器7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以提示加湿装置3出现异常,需要维护。
进一步优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均设置于进气管道11的入口处的环境温度传感器66和环境湿度传感器67,通过环境温度传感器66可检测由室外进入到进气管道11中的空气的温度,通过环境湿度传感器67可以检测由室外进入到进气管道11中的空气的湿度。环境温度传感器66和环境湿度传感器67均与控制器7连接。
加热装置包括水箱51、电加热管52、加热盘管53和加热水泵54;加热盘管53安装于进气管道11中,加热盘管5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和水箱51连通,加热水泵54设置于第一进水管上,加热水泵54和电加热管52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通过控制加热水泵54的转速以及电加热管52的功率以控制加热装置对进气管道11中空气的加热量。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对于加热装置的设置不限于此,如,本实施例中的水箱51和电加热管52可以替换为热水源,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还可以设置为电加热丝,并且电加热丝与控制器7连接。
制冷装置包括冷水源41、制冷水泵42和安装于进气管道11中的制冷盘管43,冷水源41与制冷盘管4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制冷水泵42设置于第二进水管上,制冷水泵42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通过控制制冷水泵42的转速以控制制冷装置对进气管道11中空气的制冷量。
本实施例中,水箱51和第二进水管连接,通过冷水源41给水箱51供水。
加湿装置3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赘述。
可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55,和设置于第二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44,第一电磁阀55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的开度,第二进水管用于控制第二进水管的开度,第一电磁阀55和第二电磁阀44均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55的开度和第二电磁阀44的开度同样能够实现对加热装置加热量以及制冷装置制冷量的控制。
可选地,排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排气管道23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风机24,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风机24一一对应地安装于至少一个第二排气管道23中,第二排气管道23连通试验室100和室外,各第二排气风机24均与控制器7连接,且各第二排气风机24均用于将试验室100内的空气排入室外,控制器7根据气压传感器63检测的数值调节第一排气风机22、进气风机12和各个第二排气风机24的转速,以使试验室100的气压为预设负压。考虑到试验室100内空间较大,并且试验室100内并非完全全密封的,在第一排气风机22的基础上设置第二排气风机24,能够保证试验室100内的气压为负压。同时也可降低第一排气风机22的作业负荷。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气风机24为两个,相应地,第二排气管道23也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排气风机24设置在试验室100的地坑处,另一个第二排气风机24设置于尾气排放处,以使试验室100中容易产生有害气体的位置处均设置排气风机。
可选地,第一排气管道21和进气管道11通过连通管道81连通,第一排气管道21的入口处设有入风阀13,第一排气管道21的出口处设有排风阀25,连通管道81中设有混风阀82,入风阀13、排风阀25和混风阀82均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通过控制入风阀13的开度同样能够实现对进气风量的控制,通过控制排风阀25的开度同样能够实现对排气风量的控制,通过控制混风阀82的开度,能够实现一部分从试验室100中排出的空气继续经进气管道11进入试验室100内,例如在寒冷的天气,由于环境温度较低,会造成加热装置的负荷较大,通过将一部分试验室100中的空气重新反排至试验室100内,能够有效节省能源。本实施例中,各个风阀均包括阀片、转轴和电机,阀片设置于转轴上并且位于对应的管道中,转轴与管道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传动连接,电机与控制器7连接,从而控制器7通过控制电机转动的角度以控制阀片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对应管道的开度。
可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具有以下四种空气循环模式,具体为全新风模式、全循环模式、舒适模式和季节模式。全新风模式下需将入风阀13开到最大,排风阀25开到最大,混风阀82关闭,此时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能进行冷却。全循环模式下,在保障最小换气量情况下,将入风阀13开到最小,排风阀25开到最小,混风阀82开到最大,此时最大程度地利用室内已有的热量,避免电加热管52的能量消耗。舒适模式下,需调低进气风机12和第一排气风机22的风量,以便试验人员在试验内进行维修和装配发动机,不需要保持室内负压,温度保持在18℃左右;季节模式下,包括夏季模式、冬季模式以及过渡季节模式等,操作人员须能够根据实际的季节情况选择相应的工作模式。
可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68,液位传感器68设置于试验室100的地坑中,地坑用于收集试验过程中泄漏的液体。当液位传感器68能检测到地坑中液位超过警戒高度后,此时试验设备泄漏情况严重,控制器7通过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以提示试验人员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测。
可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9,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9与控制器7连接。有害气体包括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氮的氧化物,PM2.5,一氧化碳等。相应地,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9内部可以集成有多个检测部件,以对上述各有害气体进行检测,当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控制器7通过报警装置发出报警。
可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给试验设备供油的供油管路、供给冷水的冷水管路、供给热水的热水管路和供给压缩空气的气管,供油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91,冷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92,热水管路上设有第三开关阀93,气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94,第一开关阀91用于控制供油管路的开启或关闭,第二开关阀92用于控制冷水管路的开启或关闭,第三开关阀93用于控制热水管路的开启与关闭,第四开关阀94用于控制气管的开启与关闭,第一开关阀91、第二开关阀92、第三开关阀93和第四开关阀94均与控制器7连接。控制器7能够分别控制第一开关阀91、第二开关阀92、第三开关阀93和第四开关阀94的开启或关闭。通过设置上述四个开关阀能够保证冷水、油、热水和压缩空气的使用安全。
可选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警示灯,警示灯包括多种颜色的灯,可分别展现试验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有害气体浓度是否超标。具体地,报警装置设置于试验室100的门外侧,当试验设备未运行时,第一颜色的灯闪亮;当试验设备运行时,第二颜色的灯闪亮,且第一颜色的灯熄灭。当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第三颜色的灯闪亮。可以理解的是,警示灯的功能不限于此,例如,当加热装置或者制冷装置异常时,也可设置相应颜色的灯进行警示。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系统,包括能够连通试验室(100)和室外的进气管道(11)和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11)中的进气风机(12),所述进气风机(12)用于驱动空气进入所述试验室(100);
排气系统,包括能够连通试验室(100)和室外的第一排气管道(2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1)中的第一排气风机(22),所述第一排气风机(22)用于驱动所述试验室(100)的空气排至室外;
加湿装置(3)、制冷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加湿装置(3)、所述制冷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加湿装置(3)用于对所述进气管道(11)内的空气加湿,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对所述进气管道(11)内的空气制冷,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进气管道(11)内的空气加热;
均设置于所述试验室(100)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61)、室内湿度传感器(62)和气压传感器(63);
控制器(7),分别与所述进气风机(12)、所述第一排气风机(22)、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61)、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62)和所述气压传感器(63)连接,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63)检测的数值调节所述第一排气风机(22)和所述进气风机(12)的转速,以使所述试验室(100)的气压为预设负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水箱(51),设置于所述水箱(51)中的电加热管(52),安装于所述进气管道(11)中的加热盘管(53),以及加热水泵(54),所述水箱(51)和所述加热盘管(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加热水泵(54)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所述加热水泵(54)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冷水源(41)、制冷水泵(42)和安装于所述进气管道(11)中的制冷盘管(43),所述冷水源(41)与所述制冷盘管(4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制冷水泵(42)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上,所述制冷水泵(42)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1)和所述第二进水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55),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44),所述第一电磁阀(55)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开度,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开度,所述第一电磁阀(55)和所述第二电磁阀(44)均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排气管道(23)和至少一个第二排气风机(24),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风机(24)一一对应地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3)中,所述第二排气管道(23)连通所述试验室(100)和室外,各所述第二排气风机(24)均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且各所述第二排气风机(24)均用于将所述试验室(100)内的空气排入室外,所述控制器(7)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63)检测的数值调节所述第一排气风机(22)、所述进气风机(12)和各个所述第二排气风机(24)的转速,以使所述试验室(100)的气压为预设负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1)和所述进气管道(11)通过连通管道(81)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1)的入口处设有入风阀(13),所述第一排气管道(21)的出口处设有排风阀(25),所述连通管道(81)中设有混风阀(82),所述入风阀(13)、所述排风阀(25)和所述混风阀(82)均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68),所述液位传感器(68)设置于所述试验室(100)的地坑中,所述地坑用于收集所述试验室(100)中的试验设备在试验过程中泄漏的液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9),所述有害气体浓度检测装置(69)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给试验设备供油的供油管路、供给冷水的冷水管路、供给热水的热水管路和供给压缩空气的气管,所述供油管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91),所述冷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开关阀(92),所述热水管路上设有第三开关阀(93),所述气管上设有第四开关阀(94),所述第一开关阀(91)用于控制所述供油管路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92)用于控制所述冷水管路的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三开关阀(93)用于控制所述热水管路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第四开关阀(94)用于控制所述气管的开启与关闭,所述第一开关阀(91)、所述第二开关阀(92)、所述第三开关阀(93)和所述第四开关阀(94)均与所述控制器(7)连接。
CN201911143465.1A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Pending CN1109679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3465.1A CN110967996A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43465.1A CN110967996A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67996A true CN110967996A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1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3465.1A Pending CN110967996A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679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9555A (zh) * 2021-12-10 2022-01-0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实验室飞机发动机慢车运行环境场平衡控制系统
CN114323657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实际汽车行驶大气环境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0085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irflow adjustment user interfaces
CN102205334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孙永飞 正负压换气式小环境综合治理系统
CN107062469A (zh) * 2017-02-17 2017-08-18 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间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
CN208145996U (zh) * 2018-02-13 2018-11-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模拟高原气候环境的试验装置
CN109520087A (zh) * 2018-11-15 2019-03-26 湖南众从视频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0085A1 (en) * 2008-09-15 2010-03-18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Airflow adjustment user interfaces
CN102205334A (zh) * 2010-03-30 2011-10-05 孙永飞 正负压换气式小环境综合治理系统
CN107062469A (zh) * 2017-02-17 2017-08-18 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间环境控制设备及系统
CN208145996U (zh) * 2018-02-13 2018-11-27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可模拟高原气候环境的试验装置
CN109520087A (zh) * 2018-11-15 2019-03-26 湖南众从视频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验室的温湿度控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9555A (zh) * 2021-12-10 2022-01-0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实验室飞机发动机慢车运行环境场平衡控制系统
CN113899555B (zh) * 2021-12-10 2022-04-0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实验室飞机发动机慢车运行环境场平衡控制系统
CN114323657A (zh) * 2021-12-31 2022-04-1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实际汽车行驶大气环境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CN114323657B (zh) * 2021-12-31 2023-10-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模拟实际汽车行驶大气环境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14479C (en) Integrated heat and energy recovery ventilator system
CN110967996A (zh) 一种动力总成试验室环境控制系统
CN109780695A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2269446A (zh) 一种利用室内排风吸入室外空气实现热湿处理的空调方法
CN211191353U (zh) 一种用于通风柜补风的排风控制机构
CN103063457A (zh) 整车空调系统模拟试验方法
CN109539452A (zh) 一种与空调联动的新风机及其运行方法和空调系统
KR101436592B1 (ko) 단독 설치 및 운용이 가능한 빌딩용 일체형 공조기
CN218672483U (zh) 整体式空调系统
CN103063459A (zh) 整车空调系统模拟试验装置
CN104502261A (zh) 一种多功能腐蚀气体实验箱
JP2004169966A (ja) 空気調和機の試験装置
CN116007066A (zh) 整体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46876U (zh) 一种多功能腐蚀气体实验箱
CN206755411U (zh) 空调室外机
CN208671278U (zh) 一种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CN114151860B (zh) 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10851A (zh) 空调机组及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6126060A (zh) 一种合成生物实验室环境的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CN109163386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风阀装置和室外机
CN208794613U (zh) 一种石油钻机司钻房bhvac系统
CN216814441U (zh) 空调机组
KR20180035291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JP4149392B2 (ja) ガスタービン設備の換気システム及び換気方法
KR100670952B1 (ko) 누설가스 방출기구를 구비한 가스 냉난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