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60846U - 一种烘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60846U
CN218460846U CN202222191038.4U CN202222191038U CN218460846U CN 218460846 U CN218460846 U CN 218460846U CN 202222191038 U CN202222191038 U CN 202222191038U CN 218460846 U CN218460846 U CN 2184608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ommunicated
supporting gas
pipeline
bu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9103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吴晨
陈帮林
侯志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nch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nch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nch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nch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9103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608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608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608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烤装置,包括机架;旋转轴,旋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旋转臂,旋转臂的第一端与旋转轴连接以随着旋转轴转动,其中,旋转臂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助燃气通道,且旋转臂上设有助燃气进气口和助燃气出气口,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一端与助燃气出气口的第一端均与旋转臂的内部相连通,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二端用于与助燃气源相连通,助燃气出气口的第二端与烧嘴组件相连通,烧嘴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燃气管道,燃气管道的第一端用于与燃气源相连通,第二端与烧嘴组件相连通;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蓄热式中间包烘烤器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烘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钢连铸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中间包烘烤器是用于对中间包内衬进行烘烤加热,以排出中间包内衬中的水分的一个烘烤加热设备。在实际使用中,中间包烘烤器主要分为蓄热式烘烤器、换热式烘烤器及直燃式烘烤器,其中,蓄热式烘烤器虽然节约燃气,但蓄热式中间包烘烤器相比直燃式中间包烘烤器和换热式中间包烘烤器等其他烘烤器而言均存在着大臂上设备(部件)多、烧嘴(蓄热式)重量过重等缺陷,因此,为了驱动装置驱动大臂带动烧嘴扬起时,保证烧嘴及整个烘烤器的稳定性,需要投入大量的钢结构材料增加机架和配种块的重量,以及增加驱动装置的功率,从而大大增加了设备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热式中间包烘烤器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烤装置,包括机架;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随着所述旋转轴转动,其中,所述旋转臂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助燃气通道,且所述旋转臂上设有助燃气进气口和助燃气出气口,所述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助燃气出气口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旋转臂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二端用于与助燃气源相连通,所述助燃气出气口的第二端与烧嘴组件相连通,所述烧嘴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一端用于与燃气源相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烧嘴组件相连通;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烧嘴组件包括第一蓄热式烧嘴和第二蓄热式烧嘴;还包括换向阀和排烟管道,其中,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均相连通,所述排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阀相连通、另一端与一引风机相连通;所述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换向阀与所述助燃气源相连通,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烧嘴组件相连通;所述换向阀能够在将所述助燃气及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连通时,将所述排烟管道与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相连通;并在将所述助燃气及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连通时,将所述排烟管道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相连通。
优选的,还包括换向阀支撑架,所述换向阀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第二端设有挡火板,所述挡火板用于阻挡烘烤时所产生的辐射热。
优选的,所述挡火板的顶部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挡火板的底部为陶瓷纤维棉。
优选的,还包括一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包括连接架、支撑柱、拉绳和配重块,其中,所述连接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第二端转动设有一滑动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动轮,且在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所述配重块。
优选的,还包括点火管道,所述点火管道包括点火燃气管道和点火助燃气管道,所述点火燃气管道与所述点火助燃气管道均与所述烧嘴组件内部中的点火枪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爬梯。
优选的,所述助燃气源为鼓风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液推杆。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通过将旋转臂的内部形成中空结构作为助燃气通道,即而将助燃气管道与旋转臂合二为一,使得旋转臂同时起到输气和支撑烧嘴组件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助燃气管道的使用,进而也减轻了旋转臂所要承载的重量,可以相应减少机架和配种块的重量,减少钢材的投入。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能够大大降低了烘烤装置的制作成本,同时对驱动装置的功率也降低了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烘烤器单独设计助燃气管道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蓄热式烘烤器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的设计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烤装置作业状态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烤装置作业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烤装置作业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烘烤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助燃气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机架 41 第一蓄热式烧嘴
11 爬梯 42 第二蓄热式烧嘴
12 鼓风机 5 燃气管道
13 电液推杆 6 换向阀
14 挡风片 7 排烟管道
2 旋转轴 70 引风机
3 旋转臂 8 挡火板
31 助燃气进气口 81 挡火板连接座
311 第一助燃气进气口 9 点火管道
312 第二助燃气进气口 91 点火燃气管道
32 助燃气出气口 92 点火助燃气管道
321 第一助燃气出气口 10 配重装置
322 第二助燃气出气口 101 连接架
301 第一支臂 1011 第一连接杆
302 第二支臂 1012 第二连接杆
310 助燃气连接管 102 支撑柱
4 烧嘴组件 1020 滑动轮
103 拉绳 1010 连接轴
1030 重型套环 104 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至图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烤装置,该烘烤装置能够节省助燃气管道的使用,节约制作成本,具体如图1至图4所示,该烘烤装置包括机架1和旋转轴2,该旋转轴2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1上;旋转臂3,该旋转臂3的第一端与旋转轴2相连接以随着旋转轴2转动,其中,该旋转臂3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助燃气通道,且在该旋转臂3上设有助燃气进气口31和助燃气出气口32,助燃气进气口31的第一端与助燃气出气口32的第一端均与旋转臂3的内部相连通(即助燃气进气口31的第一端与助燃气出气口32的第一端与均助燃气通道连通),助燃气进气口31的第二端用于与助燃气源相连通,助燃气出气口32的第二端与烧嘴组件4相连通,该烧嘴组件4固定设置在旋转臂3的第二端;燃气管道5,该燃气管道5的第一端用于与燃气源相连通、第二端与烧嘴组件4相连通;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轴2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通过将旋转臂3的内部形成中空结构作为助燃气通道,即而将助燃气管道与旋转臂3合二为一,使得旋转臂3同时起到输气和支撑烧嘴组件4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助燃气管道的使用,进而也减轻了旋转臂3所要承载的重量,可以相应减少机架和配种块的重量,减少钢材的投入。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能够大大降低了烘烤装置的制作成本,同时对驱动装置的功率也降低了要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烘烤器单独设计助燃气管道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特别是针对蓄热式烘烤器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的设计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更为明显。
具体的,如1所示,旋转轴2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旋转臂3的第一端与旋转轴2固定连接在一起,在需要扬起烧嘴组件4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2转动,旋转轴2会带动旋转臂3的第一端一起转动,从而使得旋转臂3的第二端会以其第一端(旋转轴)为圆点向上或向下旋转,从而实现对烧嘴组件4的扬起和下降。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液推杆13。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烧嘴组件4包括第一蓄热式烧嘴41和第二蓄热式烧嘴42,且该烘烤装置还包括一换向阀6和排烟管道7,其中,换向阀6与第一蓄热式烧嘴41和第二蓄热式烧嘴42均相连通,排烟管道7的一端与该换向阀6相连通,排烟管道7的另一端与一引风机70相连通,所述助燃气进气口31的第二端通过该换向阀6与助燃气源相连通,所述燃气管道5的第二端也通过该换向阀6与烧嘴组件4相连通,该换向阀6能够在将助燃气源及燃气管道5(燃气源)与第一蓄热式烧嘴41连通时,将排烟管道7与第二蓄热式烧嘴42相连通;并在将助燃气源及燃气管道5与第二蓄热式烧嘴42相连通时,将排烟管道7与第一蓄热式烧嘴41相连通。即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蓄热式的烘烤装置,该蓄热式的烘烤装置在烘烤作业时,示例性的,在换向阀6通过自身切换将燃气管道5与助燃气源与第一蓄热式烧嘴41相连通的同时,将排烟管道7与第二蓄热式烧嘴42相连通,即当该烘烤装置通过第一蓄热式烧嘴41对中间包200进行烘烤时,中间包200的内腔中会产生高温烟气,此时通过将排烟管道7和引风机70与第二蓄热式烧嘴42连通,将中间包200内腔中的高温烟气经过第二蓄热式烧嘴42抽出,高温烟气会对第二蓄热式烧嘴42中的蓄热体进行热传导即对第二蓄热式烧嘴42中的蓄热体进行加热,提高第二蓄热式烧嘴42中的温度,在当换向阀6换向将燃气管道5与助燃气源与第二蓄热式烧嘴42相连通时,通过该第二蓄热式烧嘴42对中间包200进行烘烤加热时,由于该第二蓄热式烧嘴42中的蓄热体被高温烟气加热了一定的温度,从而能够提高该第二蓄热式烧嘴42的热效率,节约燃气的消耗。因此,通过换向阀6循环往复周期性的换向直至烘烤结束,能够极大的节约燃气的消耗量。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其他类型的烘烤器,例如换热式烘烤器和直燃式烘烤器的旋转臂也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燃气气体为煤气,助燃气气体为空气,所述助燃气源为鼓风机12。
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41有两个,第二蓄热式烧嘴42也有两个,所述旋转臂3包括第一支臂301和第一支臂302,两个第一蓄热式烧嘴41固定设置在第一支臂301的第二端,两个第二蓄热式烧嘴42固定设置在第二支臂302的第二端;且在第一支臂301上设有第一助燃气进气口311和第一助燃气出气口321,且第一助燃气出气口321有两个,两个第一助燃气出气口321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蓄热式烧嘴41相连通;在第二支臂302上设有第二助燃气进气口312和第二助燃气出气口322,且第二助燃气出气口322有两个,两个第二助燃气出气口322的第二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蓄热式烧嘴42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支臂301和第二支臂302均由Q235-B的钢板焊接而成,截面均为方形,即助燃通道的截面为方形。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助燃气出气口32通过连接管与烧嘴组件4间接连通。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烘烤装置还包括点火管道9,该点火管道9包括点火燃气管道91和点火助燃气管道92,点火燃气管道91与点火助燃气管道92均与烧嘴组件4中的点火枪相连通。该点火燃气管道91和点火助燃气管道92用于向点火枪输送小流量的燃气和助燃气使得点火枪一直处于明火状态,使得通至烧嘴中的燃气直接被点燃,避免燃气管道先向烧嘴中通大气量的气体再点燃,造成燃烧速度过快而产生回火。具体的,点火燃气管道91和点火助燃气管道92均有四个,四个点火燃气管道91分别与四个烧嘴中点火枪相连通,四个点火助燃气管道92分别与四个烧嘴中点火枪相连通。
优选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烘烤装置还包括换向阀支撑架61,该换向阀支撑架61的一端与旋转臂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2固定连接。由于该换向阀支撑架61的一端与旋转固定连接,因此旋转臂3在转动的时候会带动该换向阀连接架61一起转动,同时,由于该换向阀支撑架61另一端与旋转轴2固定连接,因此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轴2转动时,换向阀支撑架61也会随着旋转轴2一起转动。具体的,在旋转臂3上还设有换向阀支撑架连接座(图中未示出),换向阀支撑架61固定连接在该换向阀支撑架连接座上。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换向阀6与鼓风机12之间通过一助燃气连接管310相连接,即设置在地面的鼓风机12通过该助燃气连接管310与换向阀6的进气口相连通。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助燃气源(鼓风机12)可以直接设置在换向阀支撑架61上直接与换向阀6的进气口相连通。
具体的,如图2和图6所示,该助燃气连接管310穿过第一支臂301与换向阀6相连通。通过此结构设计,结构更加简单,减少助燃气连接管的使用,可以进一步的减重旋转臂3所承重的重量。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支臂301和第二支臂302的内部均设有挡风片14,该挡风片14设置在助燃气进气口31远离旋转臂3第二端的一侧,即使得助燃气从助燃气进气口31进入到旋转臂内部(助燃气通道)中后立刻只能流向助燃气出气口32的方向,避免助燃气向旋转臂3的第一端(与旋转轴连接的那一端)流去从旋转臂3与旋转轴2的连接处溢出。
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旋转臂3的第二端还设有挡火板8,该挡护板8用于阻挡烘烤装置烘烤时所产生的辐射热。具体的,为了方便日后更换挡火板8,如图6所示,在该旋转臂3的第二端设有挡火板连接座81,挡火板8固定连接在该挡火板连接座81上。在本实施例中,挡火板8的顶部为不锈钢材料,挡火板8的底部为陶瓷纤维棉。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烘烤装置还包括一配重装置10,该配重装置10包括连接架101、支撑柱102、拉绳103和配重块104,其中,连接架10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臂3上,支撑柱10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支撑柱102的第二端固定设有一滑动轮1020,拉绳103的一端与连接架101的第二端相连接、另一端绕过支撑柱102顶部的滑动轮1020,且所述配重块104连接在该拉绳103另一端的端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架101为槽钢,焊接在旋转臂3上,该连接架101包括第一连接杆1011和第二连接杆1012,第一连接杆1011和第二连接杆1012的第一端均焊接在旋转臂3(第一支臂)上,在第一连接杆1011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杆1012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一连接轴1010,所述拉绳103的一端(第一端)通过一重型套环1030固定连接在该连接轴1010上;所述支撑柱为H型钢,该支撑柱102的第一端焊接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滑动轮1020为定滑轮转动设在在支撑柱102的第二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拉绳103为钢丝绳,所述连接轴1010为45钢、直径为60mm。所述支撑柱102为H型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配重块104上开设有小孔以供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与其连接,该配重块104可以平衡该驱动装置的转矩,起到保护驱动装置的作用。通过此结构设计,在电液推杆13驱动旋转轴2转动以带动旋转臂3扬起和下降时,与旋转臂3相连接的配重装置10作为配重能够降低和平衡电液推杆13的拉力和推力,进而增加驱动装置即电液推杆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减少将机架1与地面连接的基础地脚螺栓的动载荷;另外也可以增加旋转臂的强度提高旋转臂承受纵向载荷的能力。
优选的,为了方便日常对该烘烤装置进行检修,在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上设有爬梯11。
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本装置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电液推杆13使得旋转臂3进行翻转运动,最高翻转与水平角度呈83°,在中间包200开入烘烤位时,通过操作电液推杆13使得旋转臂3下翻至与地面平行,然后通入煤气和空气使得该烘烤装置进行烘烤作业。在烘烤完毕后,操作电液推杆12使得旋转臂3扬起。与此同时,中间包200便通过台车或行车移动至钢包回转台接入钢水。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中的旋转臂将助燃气管道与旋转臂3合二为一,使得旋转臂3同时起到输气和支撑烧嘴组件4的作用,减少了助燃气管道的使用,同时进而也减轻了旋转臂3所要承载的重量,可以相应减少机架和配重块的重量,减少钢材的投入,能够大大降低业主的投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烘烤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蓄热式中间包烘烤器制作成本较高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以随着所述旋转轴转动,其中,所述旋转臂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助燃气通道,且所述旋转臂上设有助燃气进气口和助燃气出气口,所述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一端与所述助燃气出气口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旋转臂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二端用于与助燃气源相连通,所述助燃气出气口的第二端与烧嘴组件相连通,所述烧嘴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臂的第二端;
燃气管道,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一端用于与燃气源相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烧嘴组件相连通;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组件包括第一蓄热式烧嘴和第二蓄热式烧嘴;还包括换向阀和排烟管道,其中,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和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均相连通,所述排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换向阀相连通、另一端与一引风机相连通;所述助燃气进气口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换向阀与所述助燃气源相连通,所述燃气管道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换向阀与所述烧嘴组件相连通;所述换向阀能够在将所述助燃气及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连通时,将所述排烟管道与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相连通;并在将所述助燃气及所述燃气管道与所述第二蓄热式烧嘴连通时,将所述排烟管道与所述第一蓄热式烧嘴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向阀支撑架,所述换向阀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第二端设有挡火板,所述挡火板用于阻挡烘烤时所产生的辐射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火板的顶部为不锈钢材料,所述挡火板的底部为陶瓷纤维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包括连接架、支撑柱、拉绳和配重块,其中,所述连接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臂上,所述支撑柱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第二端转动设有一滑动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架的第二端连接、另一端绕过所述滑动轮,且在所述拉绳的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所述配重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管道,所述点火管道包括点火燃气管道和点火助燃气管道,所述点火燃气管道与所述点火助燃气管道均与所述烧嘴组件内部中的点火枪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爬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气源为鼓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液推杆。
CN202222191038.4U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烘烤装置 Active CN2184608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1038.4U CN218460846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烘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91038.4U CN218460846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烘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60846U true CN218460846U (zh) 2023-02-10

Family

ID=85138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91038.4U Active CN218460846U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烘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608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8793A (zh) 空气和煤气双蓄热的蓄热式燃烧器
CN218460846U (zh) 一种烘烤装置
CN202671582U (zh) 旋转甑式热处理炉
CN104848220B (zh) 蓄热式燃烧装置
CN207176024U (zh) 一种新型高效热处理炉
CN2225324Y (zh) 中间包水口烘烤装置
CN206882775U (zh) 一种自蓄热式中间罐烘烤装置
CN206609288U (zh) 一种预热式熔铁炉
CN218460847U (zh) 一种吊装式烤盖及具有该吊装式烤盖的吊装式烘烤设备
CN211758428U (zh) 一种烧嘴及烤包器
CN110455077B (zh) 蓄热节能式熔解反射炉
CN102211181A (zh) 钢包烘烤装置
CN112981040A (zh) 一种废钢直接料斗烘烤装置
CN205218017U (zh) 钢包烘烤器
CN212598844U (zh) 一种燃气加热式抬包烘烤装置
CN107008887A (zh) 一种包盖外圈可调节升降的钢包烘烤装置
CN209393982U (zh) 一种蓄热式钢包烘烤装置
CN203061861U (zh) 一种燃气烘烤器
CN214290807U (zh) 一种大包节能烘烤装置
CN207577411U (zh) 一种预热式智能高效低氮钢包烘烤器
CN209415435U (zh) 一种便于快速进料的生物质颗粒燃烧炉
CN105063276A (zh) 转炉卧式烘烤保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8469084U (zh) 一种吊装式烧嘴和吊装式中间包烘烤装置
CN201170560Y (zh) 蜂窝煤锅炉用的可以转动的炉排
CN204981941U (zh) 转炉卧式烘烤保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