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55283U - 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55283U CN218455283U CN202222568575.6U CN202222568575U CN218455283U CN 218455283 U CN218455283 U CN 218455283U CN 202222568575 U CN202222568575 U CN 202222568575U CN 218455283 U CN218455283 U CN 2184552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electrode
- heating tube
- outer cover
- accommodating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至少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及用于加热水的发热管;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发热管上;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发热管的容纳腔;在所述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外盖,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盖对应适配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外盖;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的支撑座;本申请具有生产过程可免打螺丝且即热管便于装卸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背景技术
即热管是一种用于对常温水进行加热生成热水的装置,在需要使用热水时,将水通过即热管加热,便可快速获得设定温度的热水。
现有的即热管主要由绝缘管、电热丝和电极等部件组成,然而一般的即热管,其电极都是螺丝固定后直接安装在外壳上,即热管装入外壳后,再通过焊接方式将电极与即热管焊接为一体,这种安装结构在生产时不便于焊接操作,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具有生产过程可免打螺丝且即热管便于装卸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包括:外壳、至少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及用于加热水的发热管;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发热管上;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发热管的容纳腔;在所述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外盖,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盖对应适配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外盖;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的支撑座。
可选的,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电极插入并滑动的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可对所述电极进行定位的定位凸块;在所述电极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适配的定位孔。
可选的,所述定位凸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可选的,所述定位孔为圆形孔。
可选的,所述外壳为绝缘体外壳。
可选的,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所述发热管工作时散热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外盖上开设有至少一可供所述发热管的水路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即热管在生产时,电极与发热管固定完成后整体装入到外壳内,而不是电极用螺丝固定在外壳上后,再装入发热管并与电极焊接,这种工序下的即热管生产免除了电极需要安装螺丝的步骤,也不需要在发热管装入外壳内后再与电极焊接,大幅简化了生产流程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2.发热管安装到外壳内后,仅使用第一外盖和第二外盖便可将其定位在容纳腔内,装卸过程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隐藏第一外盖);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电极;3、发热管;4、容纳腔;51、第一外盖;52、第二外盖;6、支撑座;71、定位凸块;72、定位孔;8、透气孔;9、滑道;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包括:外壳1、至少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2、及用于加热水的发热管3;所述电极2固定在所述发热管3上;在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发热管3的容纳腔4;在所述外壳1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外盖51,在所述外壳1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盖51对应适配以封闭所述容纳腔4的第二外盖52;在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极2的支撑座6。
在本实施例中,即热管本体由发热管3和两个电极2组成,两个电极2均固定在发热管3的一端上,发热管3设置在外壳1开设的容纳腔4内(容纳腔4的内径大于发热管3的外径,参见图3),外壳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外盖51和第二外盖52,第一外盖51和第二外盖52可封闭上述容纳腔4并对容纳腔4内的发热管3进行定位,使发热管3可固定在容纳腔4内,外壳1上设置有支撑座6,电极2与支撑座6的平面接触后可被固定在外壳1上(参见图1和图4);
本申请的即热管在生产时,先将电极2和发热管3直接通过焊接的方式完成组装后整体装入到外壳1内,且电极2无需通过螺丝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外壳1上,这种工序下的即热管生产免除了电极2需要在外壳1上安装螺丝的步骤,也不需要在发热管3装入外壳1内后再与电极2焊接,大幅简化了生产流程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外壳1内的发热管3在拆卸第一外盖51和第二外盖52后便可取出,从而达到装卸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电极2插入并滑动的滑道9;所述滑道9与所述容纳腔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端部开设有两个滑道9,两个滑道9可供发热管3上的两个电极2插入并在一定范围内滑动(参见图2),从而使电极2可穿过滑道9后露出到外壳1的外侧并完成定位。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座6上设置有可对所述电极2进行定位的定位凸块71;在所述电极2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71对应适配的定位孔72。
在本实施例中,在支撑座6上设置有定位凸块71,在电极2上设置有定位孔72,定位孔72与定位凸块71对应适配可套设在定位凸块71的外侧,通过两侧设置的定位凸块71可将两个电极2的定位孔定位在同一直线上(参见图1和图2),从而达到电极2与发热管3的定位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块7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定位孔72为圆形孔。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块7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定位孔72采用圆形孔,定位孔72的孔内形状与定位凸块71的截面形状对应适配均为圆形,从而使圆形定位孔72可完全套设在圆柱形定位凸块71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1为绝缘体外壳。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采用绝缘体外壳,可使电极2与外壳1相接触时,电极2上的电流不会被传递到外壳1上,从而达到即热管的整体绝缘效果,防止漏电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所述发热管3工作时散热的透气孔8;所述透气孔8与所述容纳腔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8,透气孔8与容纳腔4连通,使发热管3在容纳腔4内工作时,发热管3产生的热量可通过透气孔8排出,从而避免外壳1内的热量聚集。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外盖51上开设有至少一可供所述发热管3的水路通过的通孔10;所述通孔10与所述容纳腔4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管3上还设置有连接外部输入输出水流的水路,第一外盖51上开设有两个通孔10(参见图4),两个通孔10可分别供容纳腔4内发热管3的输入水路和输出水路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具有生产过程可免打螺丝且即热管便于装卸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至少一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极、及用于加热水的发热管;所述电极固定在所述发热管上;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可容纳所述发热管的容纳腔;
在所述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设置有第一外盖,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可拆卸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外盖对应适配以封闭所述容纳腔的第二外盖;在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极的支撑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可供所述电极插入并滑动的滑道;所述滑道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可对所述电极进行定位的定位凸块;在所述电极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块对应适配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块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圆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绝缘体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所述发热管工作时散热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方便的即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外盖上开设有至少一可供所述发热管的水路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8575.6U CN218455283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8575.6U CN218455283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55283U true CN218455283U (zh) | 2023-02-07 |
Family
ID=8512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68575.6U Active CN218455283U (zh) | 2022-09-26 | 2022-09-26 | 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55283U (zh) |
-
2022
- 2022-09-26 CN CN202222568575.6U patent/CN2184552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120051238A (ko) |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유도 가열장치 | |
CN201355786Y (zh) | 用于电机的水冷装置 | |
WO2023098692A1 (zh) | 充电端子、充电枪、充电桩及车辆 | |
CN218455283U (zh) | 一种装卸方便的即热管 | |
US4736379A (en) | Conduction cooled ion laser | |
CN101634486B (zh) | 电加热器 | |
CN111796158A (zh) | 用于热电转换器的加热试验装置 | |
CN218031996U (zh) | 一种管路接头结构及液冷系统 | |
CN210984888U (zh) | 水冷板和壳体的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电池包 | |
CN217986691U (zh) | 加热装置、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系统 | |
CN115312920A (zh) | 电芯及储能装置 | |
CN209896186U (zh) | 一种sofc系统调试用模拟电堆 | |
CN210688423U (zh) | 地暖管组件及蓄热式地暖系统 | |
WO2022104727A1 (zh) | 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 |
CN204289570U (zh) | 全密封电池箱 | |
CN210374041U (zh) | 一种双腔式电加热炉 | |
CN221237996U (zh) | 一种辅助sofc系统气体加热的加热器、加热器组件 | |
CN212339193U (zh) | 蒸汽发生装置 | |
CN220606422U (zh) | 一种储能元件的冷却装置 | |
CN112825375B (zh) | 电池系统和车辆 | |
JP5867904B2 (ja) | 燃料電池 | |
CN216085152U (zh) | 一种耐高温电池 | |
CN117956672B (zh) | 一种等离子发生器 | |
CN212851045U (zh) | 一种高效传导热介质加热器 | |
CN217589091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