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6646U -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6646U
CN218446646U CN202222656044.2U CN202222656044U CN218446646U CN 218446646 U CN218446646 U CN 218446646U CN 202222656044 U CN202222656044 U CN 202222656044U CN 218446646 U CN218446646 U CN 218446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aser
fracture
touch senso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560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文婷
蔡荣
陈禄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560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6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6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6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触摸传感器包括触摸区与外围区,触摸区用于对应触摸屏的可视区设置,触摸区包括金属网格结构,金属网格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镭射断口,以将金属网格结构分隔形成多个通道。外围区用于对应触摸屏的走线区设置,外围区位于触摸区的外周,外围区包括导电介质,导电介质上设置有第二镭射断口,以将导电介质分隔形成多根走线,且各走线分别电连接于各通道。这样,金属网格结构可采用通用模具制作得到,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同时由于第一镭射断口、第二镭射断口根据镭射图档镭射得到,镭射图档的绘制不涉及模具成本与生产周期的问题,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Description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触摸传感器的制造工艺趋于成熟,目前,触摸传感器的线路多采用黄光制程工艺制作,然而,由于黄光制程工艺中的曝光工序需要使用掩膜版,而掩膜版的图案需与触摸传感器的线路设计相符,因此,掩膜版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单独开模设计,从而导致触摸传感器的制造成本高,且生产周期长。
例如,公开号为CN10504545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网格结构透明导电体及其制备方法,其主要通过在绝缘感光胶水层的表面设置具有预定图案的遮光板,对绝缘感光胶水层进行曝光处理以形成绝缘层,再对绝缘层刻蚀形成凹槽,然后在凹槽中设置导电层,从而形成金属网格结构透明导电膜。然而,这种制备方法中使用的具有预定图案的遮光板与黄光制程工艺的掩膜版类似,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开模设计,尤其是对于大尺寸的项目而言,不仅制造成本高,还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传感器,应用于触摸屏,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
触摸区,所述触摸区用于对应所述触摸屏的可视区设置,所述触摸区包括金属网格结构,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镭射断口,以将所述金属网格结构分隔形成多个通道;
外围区,所述外围区用于对应所述触摸屏的走线区设置,所述外围区位于所述触摸区的外周,所述外围区包括导电介质,所述导电介质上设置有第二镭射断口,以将所述导电介质分隔形成多根走线,且各所述走线分别电连接于各所述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传感器包括触摸区和外围区,其中,触摸区对应于触摸屏的可视区,外围区对应于触摸屏的走线区,且外围区位于触摸区的外周。通过设置触摸区包括金属网格结构,并在金属网格结构上设置第一镭射断口,以将金属网格结构分隔形成多个通道,同时设置外围区包括导电介质,并在导电介质上设置第二镭射断口,以将导电介质分隔形成多根走线,且各走线分别电连接于各通道,以为各通道传导电信号。这样,由于金属网格结构通过第一镭射断口分隔形成多个通道,导电介质通过第二镭射断口分隔形成多个走线,通道与走线的尺寸和位置由第一镭射断口、第二镭射断口确定,而第一镭射断口与第二镭射断口是根据镭射图档对金属网格结构与导电介质镭射得到,即触摸传感器的线路是由镭射图档确定的,因此,触摸传感器在制作金属网格结构与设置导电介质时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具制作,而无需按照指定的线路采用对应的模具制作,即针对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通用模具,而无需制作专用的模具,从而能够提升模具的通用化,降低制造成本,并节省制作模具的时间,以缩短生产周期。同时,由于第一镭射断口与第二镭射断口是根据镭射图档镭射得到,镭射图档可根据不同的线路设计绘制,以在需求位置形成多个通道和多根走线,且使用镭射图档无需制作模具,这样,既能使得触摸传感器上形成指定的线路以实现触摸感应,又能有利于减少专用模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传感器,能够在确保触摸感应效果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通道之间具有中间网格部分,所述中间网格部分设有第三镭射断口,所述第三镭射断口用于分隔所述中间网格部分。
从而,能够使得中间网格部分被分隔形成多个部分,以降低相邻两个通道连接的风险,避免通道发生短路,从而提高触摸传感器的整体触摸感应识别效果。同时,通过第三镭射断口将中间网格部分分隔形成多个部分,能够避免中间网格部分的面积过大,这样即使中间网格部分与通道连接,其面积变化也不会很大,从而能够有利于减小电容节点的交互面积变化的幅度,以减小电容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幅度,提高电容节点的稳定性,并提高触摸点的位置识别准确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镭射断口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第三镭射断口在所述中间网格部分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
这样,能够有利于使中间网格部分分隔形成多个面积较小的部分,从而既能降低相邻的两个通道连接的概率,又能减小中间网格部分对电容节点的电容值影响,以提高触摸传感器的整体可靠性,并提高触摸传感器的成品质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介质连接于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以使所述走线连接于所述通道。
这样,当导电介质形成走线时,有利于使走线的一端连接于金属网格结构形成的通道,以使走线能够与通道电连接,从而能够在触摸传感器工作时进行触摸感应,以确保触摸传感器的触摸感应功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所述走线之间设有第四镭射断口,所述第四镭射断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镭射断口。
这样,能够使得两根相邻的走线之间的导电介质完全被镭射去除,以有利于确保相邻的走线与其他导电介质的距离,避免走线位置发生短路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沿所述走线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四镭射断口与所述第二镭射断口连通形成的断口宽度大于或等于40um。
这样,能够使得两个走线的间距足够大,以有效避免走线与其他导电介质连接而导致短路,从而提高触摸传感器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沿所述多个通道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一镭射断口、所述第二镭射断口的宽度为15um-30um。
通过约束第一镭射断口和第二镭射断口的尺寸,能够使得通道与中间网格的间距足够大,以避免因通道的金属网格结构与中间网格部分连接,而导致通道短路或触摸传感器的电容节点发生偏差的情况,从而提高触摸传感器的可靠性,同时,还能使得相邻的两根走线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避免因相邻的走线连接而导致短路的情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镭射断口在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和/或,所述第二镭射断口在所述导电介质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
这样,能够有利于使通道形成菱形图案,以减小寄生电容,提高触控效果。此外,还能有利于使第二镭射断口适应走线的形状,使走线更简洁、规范,从而减小触摸屏的走线区的尺寸占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摸传感器。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该触摸传感器包括触摸区和外围区,其中,触摸区对应于触摸屏的可视区,外围区对应于触摸屏的走线区,且外围区位于触摸区的外周。通过设置触摸区包括金属网格结构,并在金属网格结构上设置第一镭射断口,以将金属网格结构分隔形成多个通道,同时设置外围区包括导电介质,并在导电介质上设置第二镭射断口,以将导电介质分隔形成多根走线,且各走线分别电连接于各通道,以为各通道传导电信号。这样,由于金属网格结构通过第一镭射断口分隔形成多个通道,导电介质通过第二镭射断口分隔形成多个走线,通道与走线的尺寸和位置由第一镭射断口、第二镭射断口确定,而第一镭射断口与第二镭射断口是根据镭射图档对金属网格结构与导电介质镭射得到,即触摸传感器的线路是由镭射图档确定的,因此,触摸传感器在制作金属网格结构与设置导电介质时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具制作,而无需按照指定的线路采用对应的模具制作,即针对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通用模具,而无需制作专用的模具,从而能够提升模具的通用化,降低制造成本,并节省制作模具的时间,以缩短生产周期。同时,由于第一镭射断口与第二镭射断口是根据镭射图档镭射得到,镭射图档可根据不同的线路设计绘制,以在需求位置形成多个通道和多根走线,且使用镭射图档无需制作模具,这样,既能使得触摸传感器上形成指定的线路以实现触摸感应,又能有利于减少专用模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能够在确保触摸感应效果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触摸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触摸传感器;11、触摸区;110、金属网格结构;110a、第一镭射断口;110b、第三镭射断口;111、通道;112、中间网格部分;12、外围区;120、导电介质;120a、第二镭射断口;120b、第四镭射断口;121、走线;20、触摸屏;20a、可视区;20b、走线区;21、壳体;3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本申请的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掩膜版对触摸传感器曝光处理,并通过显影、蚀刻处理以使导电材料形成与掩膜版的图案相近的线路,因此,掩膜板的图案需要与触摸传感器的线路设计相符,而不同项目的触摸传感器的尺寸以及线路的走势、位置等存在差异,故而,通常来说,针对不同的项目需要开设不同模具以制作不同图案的掩膜板。由于制作模具和掩膜板的成本较高,而每个掩膜板使用的频次有限,导致触摸传感器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掩膜板和模具需要提前制作,使得触摸传感器的整体生产周期拉长,影响触摸传感器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本申请背景技术提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具体是通过设置第一镭射断口、第二镭射断口使得金属网格结构与导电介质分别分隔形成多个通道与走线,以使通道与走线的尺寸和位置由第一镭射断口、第二镭射断口确定,而第一镭射断口与第二镭射断口是根据镭射图档对金属网格结构与导电介质镭射得到,即触摸传感器的线路是由镭射图档确定的,从而,使得触摸传感器在制作线路时可以先通过通用的模具制作金属网格结构并在金属网格结构的外周设置导电介质,再根据不同的线路设计对应绘制镭射图档,并根据镭射图档镭射形成第一镭射断口和第二镭射断口,以在需求位置形成多个通道和多根走线,进而得到具有目标线路的触摸传感器。这样,既能使触摸传感器实现触控感应,又能使得触摸传感器在制作线路时可以使用通用的模具,而无需根据不同的项目制作专用模具,以降低制造成本,并节省制作模具的时间,从而解决触摸传感器的制造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的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传感器10,应用于触摸屏,以实现触摸感应。该触摸传感器10包括触摸区11和外围区12,其中,触摸区11对应于触摸屏的可视区,外围区12对应于触摸屏的走线区,且外围区12位于触摸区11的外周。触摸区11用于对应触摸屏的可视区设置,触摸区11包括金属网格结构110,金属网格结构110上设置有第一镭射断口110a,以将金属网格结构110分隔形成多个通道111。外围区12位于触摸区11的外周(请参见图4),外围区12包括导电介质120,导电介质120上设置有第二镭射断口120a,以将导电介质120分隔形成多根走线121,且各走线121分别电连接于各通道1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摸传感器10包括触摸区11和外围区12,其中,触摸区11对应于触摸屏的可视区,外围区12对应于触摸屏的走线区,且外围区12位于触摸区11的外周。通过设置触摸区11包括金属网格结构110,并在金属网格结构110上设置第一镭射断口110a,以将金属网格结构110分隔形成多个通道111,同时设置外围区12包括导电介质120,并在导电介质120上设置第二镭射断口120a,以将导电介质120分隔形成多根走线121,且各走线121分别电连接于各通道111,以为各通道111传导电信号。这样,由于金属网格结构110通过第一镭射断口110a分隔形成多个通道111,导电介质120通过第二镭射断口120a分隔形成多个走线121,通道111与走线121的尺寸和位置由第一镭射断口110a、第二镭射断口120a确定,而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是根据镭射图档对金属网格结构110与导电介质120镭射得到,即触摸传感器10的线路是由镭射图档确定的,因此,触摸传感器10在制作金属网格结构110与设置导电介质120时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具制作,而无需按照指定的线路采用对应的模具制作,即针对根据不同的项目可采用通用模具而无需制作专用的模具,从而能够提升模具的通用化,降低制造成本,并节省制作模具的时间,以缩短生产周期。同时,由于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是根据镭射图档镭射得到,镭射图档可根据不同的线路设计绘制,以在需求位置形成多个通道111和多根走线121,且使用镭射图档无需制作模具,这样,既能使得触摸传感器10上形成指定的线路以实现触摸感应,又能减少专用模具的制作成本和时间。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传感器10,能够在确保触摸感应效果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
进一步地,由于该金属网格结构110覆盖该触摸区11,因此,当使用第一镭射断口110a将金属网格结构110分隔成多个通道111时,相邻的两通道111之间同样具有金属网格结构110,此部分金属网格结构110为中间网格部分112。考虑到中间网格部分112同样具有导电能力,当手指按压触摸传感器10或触摸屏使其发生变形时,相邻两通道111之间的中间网格部分112与通道111内的金属网格结构110存在连通的风险,此时因相邻两通道111通过中间网格部分112连接,通电状态下,相邻两通道111会发生短路,从而导致触摸传感器10的部分区域无法感应识别。同时,以互电容式触摸屏为例,当通道111与中间网格部分112连接时,上下两层触摸传感器10的两个通道111交互形成的电容节点的交互面积增大,以使该电容节点的电容值发生变化,导致触摸点的位置无法准确识别,影响触摸传感器10的触摸感应功能。基于此,本申请通过限制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的尺寸,以确保通道111与中间网格部分112之间的距离足够大。
可选地,沿多个通道111的排布方向上,第一镭射断口110a、第二镭射断口120a的宽度为15um-30um,例如可为18um、20um或25um等。
由前述可知,通过设置第一镭射断口110a以使部分金属网格结构110分隔形成通道111,同时第一镭射断口110a作为通道111的边界,能够使得通道111与中间网格部分112分隔开,以形成触控电极。通过设置第二镭射断口120a以使导电介质120分隔形成多个部分,以使两个第二镭射断口120a之间的导电介质120形成走线121,以分别为各通道111传导电信号。基于此,通过约束第一镭射断口110a和第二镭射断口120a的尺寸,能够使得通道111与中间网格的间距足够大,以避免因通道111的金属网格结构110与中间网格部分112连接,而导致通道111短路或触摸传感器10的电容节点发生偏差的情况,从而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可靠性,同时,还能使得相邻的两根走线121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以避免因相邻的走线121连接而导致短路的情况。
可选地,第一镭射断口110a在金属网格结构110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
这样,能够有利于使通道111形成菱形图案,以减小寄生电容,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触控效果。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镭射断口110a也可以在中间网格部分112形成为直线形断口或曲线形断口,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地,第二镭射断口120a可在导电介质120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以有利于适应走线121的形状,使走线121更简洁、规范,从而减小触摸屏的走线区的尺寸占比。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镭射断口120a也可以在导电介质120上形成为直线形断口或曲线形断口,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一些实施例中,由前述可知,考虑到中间网格部分112同样可导电,手指触摸时依然存在通道111与中间网格部分112连接的风险,基于此,本申请还通过在中间网格部分112设有第三镭射断口110b,第三镭射断口110b用于分隔中间网格部分112。从而,能够使得中间网格部分112被分隔形成多个部分,以降低相邻两个通道111通过中间网格部分112连接的风险,避免通道111发生短路,从而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整体触摸感应识别效果。同时,通过第三镭射断口110b将中间网格部分112分隔形成多个部分,能够避免中间网格部分112的面积过大,这样即使中间网格部分112与通道111连接,其面积变化也不会很大,从而能够有利于减小电容节点的交互面积变化的幅度,以减小电容节点的电容值的变化幅度,提高电容节点的稳定性,并提高触摸点的位置识别准确度。
可选地,第三镭射断口110b在中间网格部分112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这样,能够有利于使中间网格部分112分隔形成多个面积较小的部分,从而既能降低相邻的两个通道111连接的概率,又能减小中间网格部分112对电容节点的电容值影响,以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整体可靠性,并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成品质量。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镭射断口110b也可以在中间网格部分112上形成为直线形断口或曲线形断口,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可选地,第三镭射断口110b的数量为多个,从而能够有利于适应不同面积的中间网格部分112,并使中间网格部分112分隔成多个面积较小的部分,以进一步降低相邻的两个通道111连接的概率,并减小中间网格部分112对电容节点的电容值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整体可靠性,并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成品质量。
可以理解地,第三镭射断口110b的尺寸可与第一镭射断口110a的尺寸相同,或者,第三镭射断口110b的尺寸可大于或小于第一镭射断口110a的尺寸。
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网格结构110的图案可为随机网格图案。这样,能够有利于第一镭射断口110a的分布,以有利于提高金属网格结构110的通用性,扩大金属网格结构110的适用范围,使得金属网格结构110能够适应于更多不同尺寸、线路结构的触摸传感器10,从而有利于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同时,使用随机网格图案还能减少莫尔条纹(Moirefringes)的影响,从而能够确保具有显示屏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金属网格结构110的图案也可以可为规则图案(例如方格图案或菱形图案等),以有利于确保触摸感应的效果,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一些实施例中,外围区12的导电介质120可为银胶、银浆或其他导电材料中的任一种。
当导电介质120为银胶时,可通过网版印刷工艺将银胶印刷于基材上,且银胶位于金属网格结构110的外周,以使银胶填充于外围区12。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印刷银胶需要根据不用的项目设计不同的网版作为印刷模具,但由于网版的制作周期较短、成本低,是否制作网版对触摸传感器10的生产成本和周期影响相对较小。
一些实施例中,导电介质120连接于金属网格结构110,以使走线121连接于通道111。这样,当导电介质120形成走线121时,有利于使走线121的一端连接于金属网格结构110形成的通道111,以使走线121能够与通道111电连接,从而能够在触摸传感器10工作时进行触摸感应,以确保触摸传感器10的触摸感应功能。
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走线121之间设有第四镭射断口120b,第四镭射断口120b用于连通第二镭射断口120a。从而,能够使得两根相邻的走线121之间的导电介质120完全被镭射去除,以有利于确保相邻的走线121与其他导电介质120的距离,避免走线121位置发生短路的情况。
可选地,沿走线121的排布方向上,第四镭射断口120b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连通形成的断口宽度大于或等于40um,例如可为45um、50um或60um等。
这样,能够使得两个走线121的间距足够大,以有效避免走线121与其他导电介质120连接而导致短路,从而提高触摸传感器10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0的线路(即通道111与走线121)的制作方法可采用先制作触摸区11的金属网格结构110,再对触摸区11外周的外围区12区涂覆导电介质120,然后在触摸区11与外围区12采用镭射工艺根据镭射图档镭射形成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以形成触摸传感器10的线路。
可选地,由于通道111由第一镭射断口110a分隔形成,通道111的尺寸与位置由镭射图档与第一镭射断口110a确定,因此金属网格结构110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具制作得到。
一种示例中,金属网格结构11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基材,并在基材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覆盖UV胶(Ultraviolet Rays,紫外光固化胶);
S2、提供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模具,将模具覆盖在UV胶与基材上,通过压印形成多个沟槽;
S3、向沟槽内填充银浆,银浆固化后形成金属网格结构110。
另一种示例中,金属网格结构110的制作方法也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基材,基材的一侧或两侧表面设有导电层,在导电层上涂覆光刻胶;
S2、提供玻璃光罩,玻璃光罩上具有随机网格图案,利用玻璃光罩作为掩膜板对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
S3、对光刻胶进行显影处理;
S4、对导电层进行蚀刻;
S5、去光刻胶,以形成金属网格结构110。
其中,表面具有凹凸结构的模具与玻璃光罩为不同项目通用的模具,可适用于不同尺寸和结构的触摸传感器10的金属网格结构110制作。
优选地,基材的材质可为玻璃基板、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涤纶树脂)、PI(Polyimide,聚酰亚胺)、CPI(Colorless Polyimide,无色聚酰亚胺)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导电层的材质可为铜、铝、铁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组合的金属。
可选地,在使用镭射工艺制作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时,需要根据触摸传感器的线路设计镭射图档,并根据镭射图档上的镭射线路,对触摸传感器10的外围区12与触摸区11进行激光镭射,以分别形成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从而使得触摸区11的整片金属网格结构110被分隔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通道111、走线区形成多根间隔设置的走线121。
需要说明的是,当金属网格结构110的材质与导电介质120的材质不同时,触摸区11与外围区12所需的镭射能量与光斑等参数不同,此时需要对触摸传感器10的外围区12与触摸区11分别进行镭射,以确保形成第一镭射断口110a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当金属网格结构110的材质与导电介质120的材质相同时,触摸区11与外围区12可同时进行镭射,即镭射光束可沿镭射图档的镭射线穿过触摸区11与外围区12,以简化镭射光束的运动路径。
可以理解地,第三镭射断口110b与第四镭射断口120b与第一镭射断口110a、第二镭射断口120a的形成方式相同,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由前述可知,沿走线121的排布方向上,第四镭射断口120b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连通形成的断口宽度大于或等于40um。为满足上述尺寸需求,可通过调整镭射参数,或设置多条镭射线并通过多次镭射,以使第四镭射断口120b与第二镭射断口120a连通并形成宽度大于或等于40um的断口。
可见,由于通道111与走线121分别由第一镭射断口110a和第二镭射断口120a分隔形成,通道111与走线121的尺寸和位置由第一镭射断口110a、第二镭射断口120a确定,即触摸传感器的线路是由镭射图档确定的,因此,金属网格结构110可通过通用模具制作得到,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有利于实现公模,而镭射图档为电子材料,可多次反复修改或在金属网格结构110的制作期间绘制,不存在模具成本和生产周期的问题,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触摸传感器10和上述触摸传感器10的制作方法,能够支撑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的效果。
请参阅图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20,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摸传感器1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触摸屏20包括上述第一方面的触摸传感器10,触摸屏20具有上述第一方面的触摸传感器10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进一步地,触摸屏20包括可视区20a和位于可视区20a的外周的走线区20b,走线区20b用于为可视区20a传送信号,可视区20a用于触摸感应,且走线区20b对应于触摸传感器10的外围区12设置,可视区20a对应于触摸传感器10的触摸区11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方面的触摸传感器10以触摸屏20为电容式触摸屏为例展开说明,但其他电阻式触摸屏或红外线式触摸屏、表面声波式触摸屏也同样可以采用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摸传感器10。
请参阅图6,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包括壳体21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触摸屏20,触摸屏20设置于壳体21。该电子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汽车仪表、车载显示、广告屏、电影屏等。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子设备30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触摸屏20,电子设备30具有上述第二方面的触摸屏20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做赘述。
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传感器应用于触摸屏,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
触摸区,所述触摸区用于对应所述触摸屏的可视区设置,所述触摸区包括金属网格结构,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上设置有第一镭射断口,以将所述金属网格结构分隔形成多个通道;
外围区,所述外围区用于对应所述触摸屏的走线区设置,所述外围区位于所述触摸区的外周,所述外围区包括导电介质,所述导电介质上设置有第二镭射断口,以将所述导电介质分隔形成多根走线,且各所述走线分别电连接于各所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通道之间具有中间网格部分,所述中间网格部分设有第三镭射断口,所述第三镭射断口用于分隔所述中间网格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镭射断口的数量为多个,和/或,所述第三镭射断口在所述中间网格部分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介质连接于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以使所述走线连接于所述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所述走线之间设有第四镭射断口,所述第四镭射断口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镭射断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走线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四镭射断口与所述第二镭射断口连通形成的断口宽度大于或等于40u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多个通道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一镭射断口、所述第二镭射断口的宽度为15um-30um。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镭射断口在所述金属网格结构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和/或,所述第二镭射断口在所述导电介质上形成为折线形断口。
9.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摸传感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屏,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壳体。
CN202222656044.2U 2022-10-09 2022-10-09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446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6044.2U CN218446646U (zh) 2022-10-09 2022-10-09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56044.2U CN218446646U (zh) 2022-10-09 2022-10-09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6646U true CN21844664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56044.2U Active CN218446646U (zh) 2022-10-09 2022-10-09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6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3035B (zh) 觸控螢幕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2052165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JP5923629B2 (ja) 入力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情報機器
CN107957821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TWI396901B (zh) 製作觸控面板之方法
CN109976578B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9229594B2 (en) Touch panel
CN108255359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09258B (zh) 一种触摸屏功能片引线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TWI549047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70060303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panel,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WI56615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與觸控顯示面板
TWI690778B (zh) 雙面圖案化的方法及觸控面板的製造方法
TW201917551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78024B (zh) Touch panel and the touch panel making method
US11086460B2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touch device
JP2014016935A (ja) フィルム状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TWI460771B (zh) 觸控面板及其形成方法與顯示系統
KR102264259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제조방법
TW201715356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CN218446646U (zh) 触摸传感器、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TW201520837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410840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918840A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TWI608528B (zh) Touch electrode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