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4302U -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4302U
CN218444302U CN202222782644.3U CN202222782644U CN218444302U CN 218444302 U CN218444302 U CN 218444302U CN 202222782644 U CN202222782644 U CN 202222782644U CN 218444302 U CN218444302 U CN 21844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box body
test box
pip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826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伟
周舜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hihe Test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hihe Test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hihe Test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Chihe Test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826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包括试验箱本体,所述试验箱本体的左侧设有风力模拟组件,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试验台,所述试验箱本体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腔的底壁设有循环机构。该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在该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中设置了调节机构,经调节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实现了对旋转管的旋转,进而实现来对喷雨筒的旋转,这样雨水可以从不同角度喷出,再配合电磁阀和控制阀,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控制,实现了对淋雨强度的调节,提高了该淋雨试验箱的调节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淋雨试验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背景技术
淋雨试验箱适用于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及汽车灯具外壳防护,能够提供逼真的模拟电子产品及其元器件在运输和使用期间可能受到的淋水和喷淋试验等各种环境,以达到检测各种产品的防水性能,淋雨试验箱主要适用于电子电工,航空航天,军工等科研单位外部照明、信号装置及汽车灯具外壳防护试验检测。
中国专利CN213688812U中,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包括淋雨箱,所述淋雨箱内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靠近淋雨箱的一侧设有导管,所述导管贯穿淋雨箱设有离心泵,所述离心泵出口与导管相连,入口设有水箱,所述导管上设有用于调节水流量的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调节装置,可以解决当前对不同的产品进行淋雨试验时需要频繁更换不同的喷头来实现对淋雨强度的调节,费时费力的问题,无需频繁更换喷头即可方便调节淋雨强度,该专利中的调节淋雨强度的方式是通过控制挡板来实现水流量的调节,同时该专利中喷头的位置的固定的,无法调节角度,仅通过控制水流量无法得到一个全面的试验检测结果,降低了对淋雨强度的调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具备调节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仅通过控制水流量无法得到一个全面的试验检测结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包括试验箱本体,所述试验箱本体的左侧设有风力模拟组件,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有试验台,所述试验箱本体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试验箱本体内腔的底壁设有循环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右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固定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水箱内部的进水管,所述试验箱本体的上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侧固定有被其驱动着做圆周运动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试验箱本体内部的旋转管。
进一步,所述出水管远离输送泵的一端贯穿旋转管的顶端面并延伸至其内部,且二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排水孔,所述试验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漏水孔。
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通在旋转管底端面的喷雨筒,所述喷雨筒的内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喷嘴,所述出水管的外侧固定有电磁阀,所述喷雨筒的外侧固定有控制阀。
进一步,所述循环机构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内腔底壁的集水仓,所述试验箱本体的右侧固定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试验箱本体内部的连接管,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循环管。
进一步,所述试验箱本体的右侧开设有供连接管贯穿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连接管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述连接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与集水仓的右侧连通,所述循环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与水箱的右侧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在该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中设置了调节机构,经调节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驱动电机、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实现了对旋转管的旋转,进而实现来对喷雨筒的旋转,这样雨水可以从不同角度喷出,再配合电磁阀和控制阀,实现了对水流量的控制,同时控制了喷嘴的数量,实现了对淋雨强度的调节,提高了该淋雨试验箱的调节效果。
2、该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在该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中设置了循环机构,经循环机构中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设置循环泵、连接管和循环管,实现了对集水仓收集的雨水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试验的成本和对水资源的浪费,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机构示意图。
图中:1试验箱本体、2风力模拟组件、3放置板、4试验台、5调节机构、501支撑板、502水箱、503输送泵、504出水管、505进水管、506驱动电机、507第一皮带轮、508第二皮带轮、509旋转管、510喷雨筒、511喷嘴、512电磁阀、513控制阀、6循环机构、601集水仓、602循环泵、603连接管、604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包括试验箱本体1,试验箱本体1的左侧设有风力模拟组件2,试验箱本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有放置板3,放置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试验台4,试验箱本体1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5,试验箱本体1内腔的底壁设有循环机构6。
放置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排水孔,排水孔为水离开放置板3的通道,试验台4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漏水孔,漏水孔为水离开试验台4的通道。
风力模拟组件2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1左侧的风机,试验箱本体1内腔的左侧壁固定有出风筒,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另一端与出风筒左侧连通的出风管,风力模拟组件2的设置,是为了模拟出真实的下雨场景,为现有技术中淋雨试验箱中常见的结构,在文中不再过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请参阅图2,为了实现对淋雨强度的调节,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1右侧的支撑板501,支撑板501的上表面固定有水箱502,水箱502的上表面固定有输送泵503,输送泵503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504,输送泵503的输入端连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水箱502内部的进水管505,试验箱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506,驱动电机506输出轴的外侧固定有被其驱动着做圆周运动的第一皮带轮507,第一皮带轮507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08,第二皮带轮508的内部固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试验箱本体1内部的旋转管509。
可以理解的是,启动驱动电机506后,驱动电机506的输出轴开始旋转,带动第一皮带轮507开始旋转,受到皮带的传动作用,第一皮带轮507的旋转带动第二皮带轮508开始旋转,第二皮带轮508的旋转带动旋转管509开始旋转。
其中,出水管504远离输送泵503的一端贯穿旋转管509的顶端面并延伸至其内部,且二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
控制组件包括连通在旋转管509底端面的喷雨筒510,喷雨筒510的内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喷嘴511,出水管504的外侧固定有电磁阀512,电磁阀512用于控制出水管504中水的流量,电磁阀512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阀门,喷雨筒510的外侧固定有控制阀51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节喷雨筒510的位置,实现从各个方向进行喷雨,实现了对淋雨强度的调节,通过控制出水管504中水的流量,进而控制喷嘴511处喷出的水的量,实现了对淋雨强度的调节,控制阀513可以控制能够喷出雨水的喷嘴511的数量,同样能够实现对淋雨强度的调节。
请参阅图3,为了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循环机构6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1内腔底壁的集水仓601,试验箱本体1的右侧固定有循环泵602,循环泵602的输入端连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试验箱本体1内部的连接管603,循环泵602的输出端连通有循环管604。
试验箱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供连接管603贯穿的活动孔,活动孔与连接管603间隙配合,活动孔对连接管603起到定位和支撑的作用。
连接管603远离循环泵602的一端与集水仓601的右侧连通,循环管604远离循环泵602的一端与水箱502的右侧连通。
试验后的水通过排水孔和漏水孔流至集水仓601中,启动循环泵602,集水仓601中的水通过连接管603到达循环泵602处,然后通过循环管604重新回到水箱502中,实现了对水的循环利用。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1)当需要对试验物品进行淋雨试验时,首先工作人员将需要进行试验的试验物品放在试验台4上,将试验物品放置好后,启动输送泵503,受到输送泵503的作用,水箱502中的水通过进水管505到达输送泵503处,然后通过出水管504到达旋转管509,最后到达喷雨筒510中,水从喷雨筒510内侧的喷嘴511喷出后,此时工作人员启动风力模拟组件2中的风机,风机产生的风从出风管到达出风筒,最终从出风筒喷出,配合喷嘴511喷出的水,可以模拟出一个真实的下雨环境,当需要通过调节喷雨筒510的角度来控制淋雨强度时。
(2)此时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506,驱动电机506的输出轴开始旋转,带动第一皮带轮507开始旋转,受到皮带的传动作用,第一皮带轮507的旋转带动第二皮带轮508开始旋转,第二皮带轮508的旋转带动旋转管509开始旋转,旋转管509的旋转带动喷雨筒510开始旋转,对喷雨筒510的位置调整好后,关闭驱动电机506,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06能够使喷嘴511从不同方向喷出水,当需要增加雨量时,工作人员可以控制电磁阀512来增大出水管504中的水流量,将两个控制阀513全开,即可增大淋雨强度,当需要减小雨量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电磁阀512来减小出水管504中的水流量,还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513的开度来减小雨量,实现了对淋雨强度的调节,试验后的水通过排水孔和漏水孔流至集水仓601中,启动循环泵602,集水仓601中的水通过连接管603到达循环泵602处,然后通过循环管604重新回到水箱502中,实现了对水的循环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包括试验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本体(1)的左侧设有风力模拟组件(2),所述试验箱本体(1)内腔的左右两侧壁之间固定有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的上表面固定有试验台(4),所述试验箱本体(1)的右侧设有调节机构(5),所述试验箱本体(1)内腔的底壁设有循环机构(6);
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驱动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1)右侧的支撑板(501),所述支撑板(501)的上表面固定有水箱(502),所述水箱(502)的上表面固定有输送泵(503),所述输送泵(503)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504),所述输送泵(503)的输入端连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水箱(502)内部的进水管(505),所述试验箱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506),所述驱动电机(506)输出轴的外侧固定有被其驱动着做圆周运动的第一皮带轮(507),所述第一皮带轮(507)的外侧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508),所述第二皮带轮(508)的内部固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试验箱本体(1)内部的旋转管(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504)远离输送泵(503)的一端贯穿旋转管(509)的顶端面并延伸至其内部,且二者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排水孔,所述试验台(4)的上表面开设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通在旋转管(509)底端面的喷雨筒(510),所述喷雨筒(510)的内侧设置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喷嘴(511),所述出水管(504)的外侧固定有电磁阀(512),所述喷雨筒(510)的外侧固定有控制阀(5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机构(6)包括固定在试验箱本体(1)内腔底壁的集水仓(601),所述试验箱本体(1)的右侧固定有循环泵(602),所述循环泵(602)的输入端连通有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试验箱本体(1)内部的连接管(603),所述循环泵(602)的输出端连通有循环管(6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本体(1)的右侧开设有供连接管(603)贯穿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与连接管(603)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603)远离循环泵(602)的一端与集水仓(601)的右侧连通,所述循环管(604)远离循环泵(602)的一端与水箱(502)的右侧连通。
CN202222782644.3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Active CN21844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2644.3U CN21844430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82644.3U CN21844430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4302U true CN218444302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9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82644.3U Active CN218444302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4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23288U (zh) 一种木材加工喷漆干燥一体机
CN218444302U (zh) 一种便于调节淋雨强度的淋雨试验箱
CN210846929U (zh) 一种安全阀门表面加工镀漆装置
CN206844590U (zh) 一种建筑用自动喷涂机器人
CN108486297B (zh) 一种外静内旋智能制革转鼓装置
CN209646771U (zh) 一种建筑节能涂料喷涂设备
CN206082983U (zh) 一种节能环保立式喷漆机
CN217058066U (zh) 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0386785U (zh) 一种棉质手套清洗烘干一体装置
CN212702830U (zh) 一种电机生产用防氧化漆面干燥装置
CN212537995U (zh) 一种环保节能房取暖设备
CN216705293U (zh)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阀门生产用配件清洗装置
CN206415287U (zh) 一种零件表面仿皮纹的皮纹漆喷漆装置
CN217043182U (zh) 用于有色金属合金的喷漆装置
CN218323716U (zh) 一种节能建筑用喷漆装置
CN206104526U (zh) 一种热浸镀锌酸洗槽的酸雾控制装置
CN219607291U (zh) 一种节能式建筑通风结构
CN208252331U (zh) 一种液压泵安装结构
CN220872313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检测箱
CN216123343U (zh) 一种具有防尘隔热功能的变频柜
CN218944650U (zh) 一种陶板生产粉尘回收装置
CN212582183U (zh) 一种关于印染设备余热回收的装置
CN218925038U (zh) 一种建筑施工材料表面喷涂装置
CN211359792U (zh) 封闭水洗烘干机
CN218238062U (zh) 一种生物制品生产用热风循环真空干燥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