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2063U - 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 - Google Patents
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442063U CN218442063U CN202222682026.1U CN202222682026U CN218442063U CN 218442063 U CN218442063 U CN 218442063U CN 202222682026 U CN202222682026 U CN 202222682026U CN 218442063 U CN218442063 U CN 2184420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input line
- light
- motor vehicle
- source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涉及机动车车灯领域,包括透明盖、装饰框、控制板固定螺钉、控制板和底座,底座内部通过控制板固定螺钉与控制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源板分为顶面光源板和侧面光源板两部分组成,顶面光源板发光面正对正前方,侧面光源板紧贴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外侧面上,使得整体发光光源成立体形状,实现立体发光的效果,从而增加可见位置,无论是在正面,还是前后左右侧面,甚至前后左右离灯安装位置再偏后一点的位置,都能看到警示灯发光的情况,令周围车辆驾驶人和行人,都能很容易看到当时这辆车的警示灯亮灯情况,大大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起来更好的警示作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车灯领域,尤其涉及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机动车警示灯,大多都是只有单面发光,LED贴在顶部,向上面照射。这样光线照射范围小,被看到亮灯的位置局限性较大,比如在侧面或偏后一点的斜侧面,就有看不到亮灯的可能性。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在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在与灯平齐的侧面或偏后一点的斜侧面位置的驾驶车辆人员或行人,就看不到这部车上的警示灯当时的亮灯情况,从而令这个警示灯相对于在些位置的人员来说就失去了它的警示功能,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包括透明盖、装饰框、控制板固定螺钉、控制板和底座,底座内部通过控制板固定螺钉与控制板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源板分为顶面光源板和侧面光源板两部分组成,顶面光源板发光面正对正前方,侧面光源板紧贴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外侧面上,使得整体发光光源成立体形状,实现立体发光的效果,从而增加可见位置,无论是在正面,还是前后左右侧面,甚至前后左右离灯安装位置再偏后一点的位置,都能看到警示灯发光的情况,令周围车辆驾驶人和行人,都能很容易看到当时这辆车的警示灯亮灯情况,大大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起来更好的警示作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包括透明盖、装饰框、控制板固定螺钉、控制板和底座,所述底座内部通过控制板固定螺钉与控制板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两端穿设有安装螺钉,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内侧安装有侧面光源板,所述底座的顶面通过光源板固定螺钉与顶面光源板可拆卸连接,所述侧面光源板一侧可拆卸安装有装饰框,所述装饰框一侧安装有透明盖,所述控制板上焊接有电源输入线,所述电源输入线与机动车电池电性连接。
进一步设置,电源输入线还包括负极输入线、黄灯输入线正极、白灯输入线正极A和白灯输入线正极B,所述电源输入线与负极输入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线与黄灯输入线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线与白灯输入线正极A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线与白灯输入线正极B电性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顶面光源板还包括顶面光源板PCB、顶面白色LED和顶面黄色LED,所述顶面光源板安装有顶面光源板PCB,所述顶面光源板安装有顶面白色LED,所述顶面光源板安装有顶面黄色LED。
进一步设置,所述侧面光源板还包括侧面光源板PCB、侧面白色LED和侧面黄色LED,所述侧面光源板安装有侧面光源板PCB,所述侧面光源板安装有侧面白色LED,所述侧面光源板安装有侧面黄色LED。
进一步设置,所述侧面光源板的背面设置有双面胶,由双面胶粘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外侧面上。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板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黄色LED、侧面黄色LED电性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板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光源板PCB、侧面光源板PCB电性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控制板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白色LED、侧面白色LED电性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采用光源板分为顶面光源板和侧面光源板两部分组成,顶面光源板发光面正对正前方,侧面光源板紧贴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外侧面上,使得整体发光光源成立体形状,实现立体发光的效果,从而增加可见位置,无论是在正面,还是前后左右侧面,甚至前后左右离灯安装位置再偏后一点的位置,都能看到警示灯发光的情况,令周围车辆驾驶人和行人,都能很容易看到当时这辆车的警示灯亮灯情况,大大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起来更好的警示作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用于解决在与灯平齐的侧面或偏后一点的斜侧面位置的驾驶车辆人员或行人,就看不到这部车上的警示灯当时的亮灯情况,从而令这个警示灯相对于在些位置的人员来说就失去了它的警示功能,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采用底座内部的控制板与顶面和侧面光源板由电线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线与控制板也是焊接在一起,与外面机动车电池连接,能通过开关来控制各路电路的开关情况;电源输入线一共有四条输入线,一条为负极,另外三条分别为三路控制电路的正极,当接通其中一路或多路是,控制板上设计好的控制电路会给顶面和侧面光源板提供不同亮灯模式的电流,光源板上的LED根据不同电流信号来实现不同亮灯模式,从而实现不同的照明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源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1、透明盖;2、装饰框;3、光源板固定螺钉;4、顶面光源板;41、顶面光源板PCB;42、顶面白色LED;43、顶面黄色LED;5、侧面光源板;51、侧面光源板PCB;52、侧面白色LED;53、侧面黄色LED;6、安装螺钉;7、密封胶圈;8、控制板固定螺钉;9、控制板;10、底座;11、电源输入线;111、负极输入线;112、黄灯输入线正极;113、白灯输入线正极A;114、白灯输入线正极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包括透明盖1、装饰框2、控制板固定螺钉8、控制板9和底座10,底座10内部通过控制板固定螺钉8与控制板9可拆卸连接,底座10两端穿设有安装螺钉6,底座10一侧安装有密封胶圈7,密封胶圈7内侧安装有侧面光源板5,底座10的顶面通过光源板固定螺钉3与顶面光源板4可拆卸连接,侧面光源板5一侧可拆卸安装有装饰框2,装饰框2一侧安装有透明盖1,控制板9上焊接有电源输入线11,电源输入线11与机动车电池电性连接。
实施中,采用光源板分为顶面光源板4和侧面光源板5两部分组成,顶面光源板4发光面正对正前方,侧面光源板5紧贴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10外侧面上,使得整体发光光源成立体形状,实现立体发光的效果,从而增加可见位置,无论是在正面,还是前后左右侧面,甚至前后左右离灯安装位置再偏后一点的位置,都能看到警示灯发光的情况,令周围车辆驾驶人和行人,都能很容易看到当时这辆车的警示灯亮灯情况,大大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起来更好的警示作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率。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源输入线11还包括负极输入线111、黄灯输入线正极112、白灯输入线正极A113和白灯输入线正极B114,电源输入线11与负极输入线111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线11与黄灯输入线正极112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线11与白灯输入线正极A113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线11与白灯输入线正极B114电性连接。
顶面光源板4还包括顶面光源板PCB41、顶面白色LED42和顶面黄色LED43,顶面光源板4安装有顶面光源板PCB41,顶面光源板4安装有顶面白色LED42,顶面光源板4安装有顶面黄色LED43。
侧面光源板5还包括侧面光源板PCB51、侧面白色LED52和侧面黄色LED53,侧面光源板5安装有侧面光源板PCB51,侧面光源板5安装有侧面白色LED52,侧面光源板5安装有侧面黄色LED53。
侧面光源板5的背面设置有双面胶,由双面胶粘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10外侧面上。
控制板9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黄色LED43、侧面黄色LED53电性连接。
控制板9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光源板PCB41、侧面光源板PCB51电性连接。
控制板9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白色LED42、侧面白色LED52电性连接。
实施中,采用底座10内部的控制板9与顶面和侧面光源板由电线连接在一起,形成电性连接,电源输入线11与控制板9也是焊接在一起,与外面机动车电池连接,能通过开关来控制各路电路的开关情况;电源输入线11一共有四条输入线,一条为负极,另外三条分别为三路控制电路的正极,当接通其中一路或多路是,控制板9上设计好的控制电路会给顶面和侧面光源板提供不同亮灯模式的电流,光源板上的LED根据不同电流信号来实现不同亮灯模式,从而实现不同的照明功能。
本技术方案,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强调发光光源成立体形状,实现立体发光的效果。
本技术方案采用负极输入线111为共用,其它三条正极外接电源线上有控制开关来控制各路电路的开关,控制板9设有不同模式的电子控制电路,根据电源输入线11接收到外部提供不同控制电路通电情况,提供不同模式的电流信号给顶面光源板4和侧面光源板5,从而实现不同的亮灯模式。透明盖1是透明塑胶材料,底面均匀分布有四个扣位,通过这四个扣位紧扣在金属底座10上,透明盖1和底座10之间有密封胶圈7,通过压缩密封胶圈7来达到密封防水效果。侧面和顶面光源板是紧贴在底座10上的,这样LED发光所产生的热量就能很快通过金属底座10传导散发出去,能更好提高LED的使用寿命。电源输入线组11是从底座10底部孔穿到外面,孔与电线之间的空隙,打防水胶来填充密封防水。底座10边沿留有安装孔,可以通过安装螺钉6安装到机动车上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包括透明盖(1)、装饰框(2)、控制板固定螺钉(8)、控制板(9)和底座(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内部通过控制板固定螺钉(8)与控制板(9)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10)两端穿设有安装螺钉(6),所述底座(10)一侧安装有密封胶圈(7),所述密封胶圈(7)内侧安装有侧面光源板(5),所述底座(10)的顶面通过光源板固定螺钉(3)与顶面光源板(4)可拆卸连接,所述侧面光源板(5)一侧可拆卸安装有装饰框(2),所述装饰框(2)一侧安装有透明盖(1),所述控制板(9)上焊接有电源输入线(11),所述电源输入线(11)与机动车电池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线(11)还包括负极输入线(111)、黄灯输入线正极(112)、白灯输入线正极A(113)和白灯输入线正极B(114),所述电源输入线(11)与负极输入线(111)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线(11)与黄灯输入线正极(112)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线(11)与白灯输入线正极A(113)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输入线(11)与白灯输入线正极B(114)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光源板(4)还包括顶面光源板PCB(41)、顶面白色LED(42)和顶面黄色LED(43),所述顶面光源板(4)安装有顶面光源板PCB(41),所述顶面光源板(4)安装有顶面白色LED(42),所述顶面光源板(4)安装有顶面黄色LED(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光源板(5)还包括侧面光源板PCB(51)、侧面白色LED(52)和侧面黄色LED(53),所述侧面光源板(5)安装有侧面光源板PCB(51),所述侧面光源板(5)安装有侧面白色LED(52),所述侧面光源板(5)安装有侧面黄色LED(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光源板(5)的背面设置有双面胶,由双面胶粘在带有锥台面的底座(10)外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9)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黄色LED(43)、侧面黄色LED(5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9)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光源板PCB(41)、侧面光源板PCB(51)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9)分别通过电线与顶面白色LED(42)、侧面白色LED(52)电性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7628836 | 2022-07-08 | ||
CN202221762883 | 2022-07-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442063U true CN218442063U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504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682026.1U Active CN218442063U (zh) | 2022-07-08 | 2022-10-12 | 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442063U (zh) |
-
2022
- 2022-10-12 CN CN202222682026.1U patent/CN2184420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4054843A1 (en) | Emergency light signal | |
CN203311790U (zh) | 道路弯道led柔光指示牌 | |
CN101776229A (zh) | 一种led照明模组的防水结构 | |
CN218442063U (zh) | 可立体发光的多功能机动车警示灯 | |
CN204141435U (zh) | 一种外置的led车灯 | |
CN215215902U (zh) | 一种组装效率高的led步道灯 | |
JP5576251B2 (ja) | Ledライセンスランプ | |
CN202361233U (zh) | Led侧转向灯 | |
CN101508268B (zh) | 一种拖车led感应灯警示系统 | |
KR102152056B1 (ko) | 자동차용 엘이디램프 | |
CN207687918U (zh) | 一种车内顶灯 | |
JPH08127297A (ja) | ブレーキランプ付バンパー | |
CN207849130U (zh) | 一种新型的快速道防眩低位灯 | |
CN201672420U (zh) | 大功率反射式led日间行车灯 | |
WO2011050511A1 (zh) | 障碍物指示装置 | |
CN114234124B (zh) | 灯具及车辆 | |
CN217356723U (zh) | 一种多功能led侧边灯 | |
CN221611193U (zh) | 基于激光测距模组的自适应多光型灯具 | |
CN216619660U (zh) | 一种照射范围可调的车用远光灯 | |
JPH10166936A (ja) | 車両用発光表示装置 | |
CN214897462U (zh) | 一种动态点亮的发光标牌 | |
CN210345329U (zh) | 一种汽车后尾灯 | |
CN212339148U (zh) | 一种汽车灯具 | |
CN218153979U (zh) | 汽车前照灯 | |
CN210128321U (zh) | 一种轻薄的车辆组合尾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