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1124U -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1124U
CN218441124U CN202222726813.1U CN202222726813U CN218441124U CN 218441124 U CN218441124 U CN 218441124U CN 202222726813 U CN202222726813 U CN 202222726813U CN 218441124 U CN218441124 U CN 218441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edges
oblique
angle
circular conv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268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辉
蔡宝莲
陈洁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Zh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Zh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Zh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Zhong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7268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1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1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11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anged Joints, Insulating Joints, And Other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管道、一个密封圈及一个连接卡扣,每个管道的连接端向外翻形成一个圆形凸环,每个圆形凸环具有一个内侧边和一个外侧边;密封圈设于两个内侧边之间,连接卡扣的内侧设有用于推动两个圆形凸环相向移动以挤压密封圈的内压槽,内压槽具有两个与外侧边对应配合的内槽边,两个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或者均为外斜边,或者一个为外直角边、另一个为外斜边;至少有一个内槽边为内斜边,另一个内槽边为内斜边或内直角边;且当有一个外侧边为外斜边时,其对应的内槽边只能为内斜边。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结构,不仅可提高圆形凸环对密封圈的挤压作用,提高管道连接的密封性,而且方便作业者的现场施工,尤其是针对固定管材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管道,主要包括金属管道和塑料管道两大类。在具体使用场景中,难免需要对管道进行连接。目前,对于金属管道的连接,通常是分别在管道的连接端焊接一个带法兰的金属管件,然后在两个法兰之间安装一个密封圈,最后通过一个连接卡扣使两个法兰挤压密封圈,挤压到位后再使连接卡扣锁紧。这种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金属管件,不仅焊接工序繁琐,而且焊接处内壁焊渣难以处理,特别是长管内壁更难以进行抛光处理。
而对于塑料管道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采用加热及借助成型注塑模具的方式使塑料管道的连接端形成一个圆形凸环,然后在两个圆形凸环之间安装一个密封圈,最后通过一个连接卡扣使两个圆形凸环挤压密封圈,挤压到位后再使连接卡扣锁紧。这种连接方式,相对于金属管道,更加简单便捷。
但是,无论是金属管道还是塑料管道,挤压密封圈的法兰或圆形凸环的外侧边都是直角边结构,而连接卡扣内部的内压槽对应为矩形槽结构。这种矩形槽与直角边的配合连接方式,在安装时难以推动两个法兰或圆形凸环相对移动使其挤压密封圈,造成密封圈挤压不到位,导致管道连接的密封效果不佳。
另外,现有的管道连接中,通常在法兰或圆形凸环的内侧边上开设有环形槽用于定位密封槽。然而,对于管材来说,现场开设环形槽是难以操作的。而对于塑料管件,开设环形槽虽然较为方便,但其精度难以控制,且随注塑机加工温度的变化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导致环形槽的深度、宽度出现大小不一。当管体内水压较大时O型密封圈容易松动及错位,造成管内液体泄漏,影响管体的整体使用效果,减少管体寿命。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管道连接存在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管道、一个密封圈以及一个连接卡扣,每个管道的连接端向外翻形成一个圆形凸环,每个圆形凸环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圆形凸环相对的内侧边,还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圆形凸环相背离的外侧边;所述密封圈设于两个所述内侧边之间,所述连接卡扣的内侧设有用于推动两个圆形凸环相向移动以挤压所述密封圈的内压槽,内压槽具有两个与两个外侧边对应配合的内槽边,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或者均为外斜边,或者有一个外侧边为外直角边、另一个外侧边为外斜边;至少有一个所述内槽边为内斜边,另一个所述内槽边为内斜边或内直角边;而且当有一个外侧边为外斜边时,其对应的内槽边只能为内斜边。
优选地,上述连接卡扣由上连接卡扣和下连接卡扣组成,所述上连接卡扣的一端和所述下连接卡扣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接卡扣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锁紧。
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其中一个内槽边为内直角边,该内直角边贴合在一个外直角边的外侧,另一个内槽边为内斜边,该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
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直角边,另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斜边;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其中一个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
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上述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斜边,另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直角边,该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设有一个斜角边;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其中一个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内斜边则作用在所述斜角边上。
进一步地,上述另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壁上套设一个卡簧垫圈,该卡簧垫圈的外侧具有斜角,以形成所述外斜边。
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且每个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斜角边,每个斜角边的倾斜度与其相应的内斜边倾斜度对应相同。
一较佳实施方案中,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斜边,两个所述内槽边对应为内斜边。
优选地,所述内压槽的内槽边底部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对应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管道的管口内壁。密封圈也可是平面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圈设于两个所述内侧边之间。
更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管道的内径相同,且其形成的圆形凸环外圈处于同一圆周面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该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结构,至少有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直角边或外斜边,而连接卡环的内压槽则至少有一个内槽边为内斜边。这种采用内斜边对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或者对外斜边进行挤压的方式,在另一侧因受支撑定位无法移动时,该侧仍可对其相应的圆形凸环进行挤压使其沿着另一圆形凸环方向继续移动,提高管道连接的密封性。另外,密封圈直接贴设在两个圆形凸环的内侧边上,无需对圆形凸环内侧边进行开槽,还可防止因开槽误差而导致密封圈安装不到位情况的出现。故本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结构,不仅方便作业者的现场施工,尤其是针对固定管材的连接,而且管道连接的密封性良好。
2、该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结构,采用卡簧垫圈替代圆形凸环的外斜边,可节省对圆形凸环的加工,提升管道的现场连接效率。
3、该实用新型的管道连接结构,在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还设有斜角边,且内压槽的内斜边配合作用在斜角边上。采用内斜边与斜角边的配合方式,与内斜边直接作用在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相比,可减小作用部位的压强;而与内斜边直接作用在外斜边的方式相比,则又减少了二者之间接触的摩擦力,减小挤压时所需施加的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卡扣锁紧前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卡扣的主视图。
图4为图2中M-M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卡扣锁紧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卡扣锁紧前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卡扣锁紧后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连接卡扣锁紧前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C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连接卡扣锁紧后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连接卡扣锁紧前的剖视图。
图13为图12中D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连接卡扣锁紧后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连接卡扣锁紧前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E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连接卡扣锁紧后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连接卡扣锁紧前的剖视图。
图19为图18中F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连接卡扣锁紧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公知的组件、方法及过程,以下不再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两个管道10、一个密封圈20以及一个连接卡扣30。两根管道10同轴设置且内径相同,该两根管道10的管口相对,且每个管口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形凸环11。每个圆形凸环11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圆形凸环相对的内侧边111,还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圆形凸环相背离的外侧边112。其中,两个内侧边111相对的侧面均为竖直平面,密封圈20夹设于两个内侧边111之间。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密封圈20其中一侧设有定位凸台21,定位凸台21由密封圈20的内圆周面向侧面延伸,且对应卡设于其中一个管道10的管口内壁。该定位凸台21在安装时便于密封圈20的定位,提高管道10连接的便捷性。
参照图3,上述连接卡扣30由上连接卡扣31和下连接卡扣32组成,上连接卡扣31和下连接卡扣32均为近似半圆弧结构。其中,上连接卡扣31和下连接卡扣32均包括连接端311和锁紧端312,其中,两个连接端311之间通过销轴铰接,以使得上连接卡扣31和下连接卡扣32之间可绕销轴进行转动。而两个锁紧端312之间通过紧固件锁紧,紧固件具体可以为连接螺栓和锁紧螺母。
参照图2和图4,上连接卡扣31和下连接卡扣32的内侧均设有用于圆形凸环相向移动以挤压密封圈20的推动内压槽330。内压槽330具有两个与两个外侧边112对应配合的内槽边331。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两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均为外直角边;其中一个内槽边331为内直角边,该内直角边贴合在一个外直角边的外侧,另一个内槽边331为内斜边,该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11。
参照图2和图5,本实施例采用直角配合可对其中一侧圆形凸环的外直角边进行支撑定位,紧固件对于该侧圆形凸环的作用力全部为与管道轴向相同的轴向力,径向方向不受力,另一侧的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圆形凸环的外直角边顶部的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11,可提高该侧面对密封圈的挤压作用,进而提高管道连接的密封性。
实施例二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参照图6和图7,包括两根管道10、一个密封圈20以及一个连接卡扣30。本实施例的每根管道10的管口也均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形凸环11,每个圆形凸环11具有内侧边111和外侧边112,密封圈20夹设于两个内侧边111之间。
参照图6和图7,本实施例的连接卡扣30与实施例一相同,连接卡扣30的内侧均设有用于圆形凸环11相向移动以挤压密封圈20的推动内压槽330。内压槽330具有两个与两个外侧边对应配合的内槽边331。
参照图6至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以及连接卡扣内压槽330的内侧边331结构,本实施例的一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为外直角边,另一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为外斜边;两个内槽边331均为内斜边,其中一个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11。
本实施例连接卡扣的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采用内斜边对圆形凸环的外斜边及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进行同时挤压,不仅内压槽的开口大,方便从圆形凸环的上部压入,而且由于内斜边推动两个圆形凸环相向移动,其宽度逐渐小,使得圆形凸环对密封圈越压压紧,提高了管道连接的密封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9至图11,本实施例的一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为外斜边,另一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为外直角边,该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设有一个斜角边113;两个内槽边331均为内斜边,其中一个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内斜边则作用在所述斜角边113上。
本实施例采用内斜边对外直角边顶部的斜角边进行挤压,该实施例与内斜边直接作用在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相比,可减小作用部位的压强;而与内斜边直接作用在外斜边的方式相比,则又减少了二者之间接触的摩擦力,减小挤压时所需施加的作用力。
实施例四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参照图12和图13,包括两根管道10、一个密封圈20以及一个连接卡扣30。本实施例的每根管道10的管口也均设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形凸环11,每个圆形凸环11具有内侧边111和外侧边112,密封圈20夹设于两个内侧边111之间。
参照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的连接卡扣30与实施例一相同,连接卡扣30的内侧均设有用于圆形凸环11相向移动以挤压密封圈20的推动内压槽330。内压槽330具有两个与两个外侧边对应配合的内槽边331。
参照图12至图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以及连接卡扣内压槽的内侧边结构:本实施例的一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为外斜边,另一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为外直角边;两个内槽边331,其中一个为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为内直角边,作用在外直角边上。
本实施例的外斜边具体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在圆形凸环11的外侧壁上套设一个卡簧垫圈12,且该卡簧垫圈12的外侧具有斜角,形成外斜边。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主要区别在于:
参照图15至图17,本实施例的两个内槽边331均为内斜边;两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均为外直角边,且每个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斜角边113,每个斜角边113的倾斜度与其相应的内斜边倾斜度对应相同。两个内斜边对应挤压在两个斜角边113上。密封圈20夹设于两个内侧边111之间。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主要区别在于:
参照图18至图20,本实施例的两个圆形凸环11的外侧边112均为外斜边,连接卡扣的两个内槽边331均为内斜边,两个内斜边对应贴设在两个外斜边上。密封圈20夹设于两个内侧边111之间。
为了方便连接卡扣30内压槽330从圆形凸环11的外圈卡入,以上各实施例内牙槽30的内槽边底部设有倒角。
以上各实施例中管道连接结构,可以是两个金属管道之间的连接,可以是两个塑料管道之间的连接,也可以是金属管道与塑料管道之间的连接,还可以是金属管道与非金属管道之间的连接。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12)

1.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管道、一个密封圈以及一个连接卡扣,其特征在于:每个管道的连接端向外翻形成一个圆形凸环,每个圆形凸环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圆形凸环相对的内侧边,还具有一个与另一个圆形凸环相背离的外侧边;所述密封圈设于两个所述内侧边之间,所述连接卡扣的内侧设有用于推动两个圆形凸环相向移动以挤压所述密封圈的内压槽,内压槽具有两个与两个外侧边对应配合的内槽边,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或者均为外斜边,或者有一个外侧边为外直角边、另一个外侧边为外斜边;至少有一个所述内槽边为内斜边,另一个所述内槽边为内斜边或内直角边;而且当有一个外侧边为外斜边时,其对应的内槽边只能为内斜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扣由上连接卡扣和下连接卡扣组成,所述上连接卡扣的一端和所述下连接卡扣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接卡扣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其中一个内槽边为内直角边,该内直角边贴合在一个外直角边的外侧,另一个内槽边为内斜边,该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直角边,另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斜边;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其中一个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内斜边则从另一个外直角边的顶部边角线挤压圆形凸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斜边,另一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为外直角边,该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设有一个斜角边;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其中一个内斜边对应作用于外斜边上,另一个内斜边则作用在所述斜角边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圆形凸环的外侧壁上套设一个卡簧垫圈,该卡簧垫圈的外侧具有斜角,以形成所述外斜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内槽边均为内斜边;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直角边,且每个外直角边的顶部外侧分别设有一个斜角边,每个斜角边的倾斜度与其相应的内斜边倾斜度对应相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圆形凸环的外侧边均为外斜边,两个所述内槽边对应为内斜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压槽的内槽边底部设有倒角。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对应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管道的管口内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平面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圈设于两个所述内侧边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管道的内径相同,且其形成的圆形凸环外圈处于同一圆周面上。
CN202222726813.1U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Active CN218441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6813.1U CN218441124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26813.1U CN218441124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1124U true CN21844112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9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26813.1U Active CN218441124U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11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52711B2 (en) Pipe coupling assembly
EP0061531B1 (en) A pipe coupling
CN205579006U (zh) 多重密封连接件
CN205402049U (zh) 一种旋转卡扣式管道快速连接接头
CN218441124U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CN105508781A (zh) 一种新型旋转卡扣式管道快速连接接头
CN115493003A (zh) 一种管道连接结构
MX2009010612A (es) Conector para tuberia que contiene un inserto de plastico.
CN201373196Y (zh) 管路接头
CN208138678U (zh) 一种pvc-u管快速连接结构
US2172650A (en) Male swivel nut connection
US20150130184A1 (en) Barbed hose end fitting apparatus for ptfe core hose
JP2010133557A (ja) 管用ボルト型係合システム
US3762684A (en) Rotatable pipe coupling
WO2018103728A1 (zh) 一种快速接驳装置
CN213040022U (zh) 一种用于暖通设备管道连接的密封圈
CN212251639U (zh) 快速装配管路弯头
CN210118560U (zh)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接头连接结构
CN201078546Y (zh) 一种增强热塑性塑料管材的连接管件
CN220268760U (zh) 管道快接接头及其嵌件组件
CN102200210A (zh) 钢珠锥形锁紧环
CN219639737U (zh) 一种高密封性三通管件
CN201672068U (zh) 直通塑料阀
CN210661835U (zh) 一种快速拆接的活接结构
CN214744053U (zh) 一种水管内丝弯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