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0574U -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0574U
CN218440574U CN202222544822.9U CN202222544822U CN218440574U CN 218440574 U CN218440574 U CN 218440574U CN 202222544822 U CN202222544822 U CN 202222544822U CN 218440574 U CN218440574 U CN 218440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gear
oil
planet carrier
cl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448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鹏浪
姜勇俊
徐卫权
余骏捷
李林林
王行兵
李蓓蕾
赵晓卫
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448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0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0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0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至少包括:变速器外壳;低挡结合齿环;第一轴承;行星架;第二轴承;固定内环;同步器;若干行星轮,行星架内部设有输入端方向开口的储油腔,行星架上靠近第二轴承和同步器处沿圆周分布设有若干出油孔,出油孔与储油腔通过设在之间的过渡环腔相连通,过渡环腔的径向截面积自出油孔向储油腔逐渐增大。解决了传统机械变速器领域由于变速器内的润滑油量很小且润滑油的流速不够快造成润滑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即增加了润滑油的储存量,也加快了润滑油的流速,改善了润滑效果,减少了加润滑油的频次。

Description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领域,尤其为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变速器被广泛用于机械传动领域,行星变速器因为其扭矩受力分散被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频繁传递扭矩的产品中,很多汽车变速箱副箱就是一种典型的行星变速器,其功能是把变速箱主箱的扭矩通过不同速比传递给传动轴端。行星架的周围有多种滚动轴承和副箱同步器需要良好的润滑来保证平稳运行。目前现有技术是在变速箱内各个部件之间设置多个油孔和油槽形成互通油路,使运动时润滑油可以进入各个部件之间进行润滑。由于润滑油的流动要依靠行星架高度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变速器内的润滑油量很小,且由于润滑油直接从圆柱形的油路进入出油孔造成流速较慢,故润滑效果也不太理想。
故现急需一种能加大润滑油的储存量且润滑油流动速度更快的行星变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储存量较大且流动速度更快的行星变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至少包括:变速器外壳;低挡结合齿环,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第一轴承,外圈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且靠近输出端;行星架,穿接固定于第一轴承的内圈;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内圈套接固定于行星架且位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固定内环,套接固定于第二轴承外圈;同步器,套接设置在靠近第二轴承的行星架上,同步器包括键联接套设于行星架上的高挡结合齿环和键联接套设于固定内环上的同步齿组件;若干行星轮,分布于与行星架转动轴的同心圆上且位于输入端,行星架内部设有输入端方向开口的储油腔,行星架上靠近第二轴承和同步器处沿圆周分布设有若干出油孔,出油孔与储油腔通过设在之间的过渡环腔相连通,过渡环腔的径向截面积自出油孔向储油腔逐渐增大。
储油腔增大了变速器存储润滑油的能力,过渡环腔的径向截面积自出油孔向储油腔逐渐增大,即润滑油从储油腔流向出油孔的径向截面积越来越小。因为流管中的流体流量总是和流速大小成正比,根据流体的流量公式和流体的连续性原理,流管的横截面积减小后流速会增大,所以从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速度更快,润滑油可以甩的更远,润滑效果更佳。
优选地,行星轮包括固定于行星架输入端的轮轴和转动设置在轮轴上的轮体。行星轮把太阳轮的扭矩传递给行星架。
优选地,同步齿组件包括键联接套设于固定内环靠近输入端一侧外的大齿圈、键联接套设于固定内环靠近输出端一侧外的齿座环、设置在齿座环外且可轴向活动的同步环、设置在同步环外且可轴向滑动的齿套环以及穿过同步环设置在齿座环和齿套环之间按圆周分布的若干压簧组件,大齿圈的内齿与轮体的外齿互相咬合。齿套环向输入端滑动可以让同步环和低挡结合齿环结合使同步齿组件固定于变速器外壳,向输出端滑动则可以让同步环和高挡结合齿环结合使同步齿组件与行星架同步转动。
优选地,高挡结合齿环上靠近出油孔处设有若干第一油槽,固定内环靠近第一油槽处设有若干第二油槽,齿座环靠近输入端一侧设置若干第三油槽,低挡结合齿环与固定内环之间靠近第三油槽处设有第一环间隙,固定内环靠近第一环间隙处设有若干油路孔,固定内环与行星架之间设有第二环间隙。从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经过这些油路布满所有部件进行润滑,在行星架不转动时,润滑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油路部分返回储油腔。
优选地,储油腔靠近输入端一侧开口连接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太阳轮轮体和轮轴。另外行星轮上的润滑油可以通过容纳腔返回储油腔,这样就形成了一条闭环的油路,润滑效果更好。
优选地,压簧组件包括两端分别嵌入齿套环(425)和齿座环内部且中空的滑块以及一端顶在齿座环内部、另一端顶在滑块内部的压簧。通过滑块对同步环不同方向的力让同步环分别可以与高挡结合齿环和低挡结合齿环同步。在空挡时,压簧释放弹性势能将滑块顶入齿套环。
优选地,轮体靠近输入端一侧设有固定在行星架输入端一侧的行星板,行星板中心设有通孔。行星板在输入端盖住行星轮,其中心留有插入太阳轮的通孔。
优选地,过渡环腔的环截面形状为梯形。
优选地,过渡环腔的环截面形状为弓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行星变速器设置了储油腔,大大增加了润滑油的储存量,改善了润滑效果,减少了加润滑油的频次。
2.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过渡环腔,润滑油从储油腔流向出油孔的径向截面积越来越小,因此从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速度较现有技术更快,润滑油可以甩的更远,润滑效果更佳。
3.本实用新型内形成闭环油路,润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所示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所示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2所示A-A旋转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I放大图;
图5为图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所示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的侧视图;
图7为图6所示B-B旋转剖视图;
图8为图7所示II放大图。
图中: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固定内环2、油路孔22、行星架3、储油腔31、出油孔32、容纳腔33、行星板34、通孔341、过渡环腔35、同步器4、高挡结合齿环41、同步齿组件42、大齿圈421、齿座环422、同步环 423、压簧组件424、滑块4241、压簧4242、齿套环425、行星轮5、轮轴51、轮体52、低挡结合齿环6、第一油槽71、第二油槽72、第三油槽73、变速器外壳8、第一环间隙91、第二环间隙9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至少包括:变速器外壳8;低挡结合齿环6,固定于变速器外壳8;第一轴承11,外圈固定于变速器外壳8且靠近输出端;行星架3,穿接固定于第一轴承11的内圈;第二轴承12,第二轴承12内圈套接固定于行星架3且位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固定内环2,套接固定于第二轴承12外圈;同步器4,套接设置在靠近第二轴承12的行星架3上,同步器4包括键联接套设于行星架3上的高挡结合齿环41和键联接套设于固定内环2上的同步齿组件 42;若干行星轮5,分布于与行星架3转动轴的同心圆上且位于输入端,行星轮5包括固定于行星架3输入端的轮轴51和转动设置在轮轴51上的轮体52,轮体52上的齿与太阳轮的齿互相咬合。轮体52靠近输入端一侧设有固定在行星架3输入端一侧的行星板34,行星板34中心设有通孔341。
同步齿组件42包括键联接套设于固定内环2靠近输入端一侧外的大齿圈 421、键联接套设于固定内环2靠近输出端一侧外的齿座环422、设置在齿座环422外且可轴向活动的同步环423、设置在同步环423外且可轴向滑动的齿套环425以及穿过同步环423设置在齿座环422和齿套环425之间按圆周分布的若干压簧组件424,大齿圈421的内齿与轮体52的外齿互相咬合。
如图4所示,压簧组件424包括两端分别嵌入齿套环425和齿座环422 内部且中空的滑块4241以及一端顶在齿座环422内部、另一端顶在滑块4241 内部的压簧4242。
如图3和图4所示,行星架3内部设有在输入端方向上开口的储油腔31,行星架3上靠近第二轴承12和同步器4处沿圆周分布设有若干出油孔32,优选为每120度设有一个出油孔32,出油孔32与储油腔31通过设在之间的过渡环腔35相连通,过渡环腔35的径向截面积自出油孔32向储油腔31逐渐增大。由于设置了过渡环腔35,润滑油从储油腔31流向出油孔32的径向截面积越来越小,因此从出油孔32甩出的润滑油速度较现有技术更快,润滑油可以甩的更远。储油腔31使得储存的润滑油的量大大增加。
高挡结合齿环41上靠近出油孔32处设有若干第一油槽71,固定内环2 靠近第一油槽71处设有若干第二油槽72,齿座环422靠近输入端一侧设置若干第三油槽73,低挡结合齿环6与固定内环2之间靠近第三油槽73处设有第一环间隙91,固定内环2靠近第一环间隙91处设有若干油路孔22,固定内环2与行星架3之间设有第二环间隙92,储油腔31靠近输入端一侧开口连接有容纳太阳轮的容纳腔33。这样就形成了闭环油路。
作为优选项,过渡环腔35的环截面形状为梯形。
实施例二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过渡环腔的环截面形状优选为弓形。
工作原理:如图3和图4所示,
不管挂低挡、高挡还是空挡,行星架3都是在转动的只是速度不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储油腔31内的润滑油向周围流动,由于过渡环腔35的径向截面积自出油孔向储油腔逐渐增大,润滑油经过的径向截面积越来越小,因此从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速度较现有技术更快,甩的也更远。
由于行星架3和高挡结合齿环41之间和固定内环2和齿座环422之间的键联接存在空隙,所以从若干出油孔32高速射出的润滑油依次流经若干第一油槽71、若干第二油槽72、若干第三油槽73、第一环间隙91、若干油路孔 22、第二环间隙92、行星轮5和容纳腔33又回到了储油腔31形成闭环油路。其润滑效果非常好。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中设置了过渡环腔,润滑油从储油腔流向出油孔的径向截面积越来越小,因此从出油孔甩出的润滑油速度较现有技术更快,润滑油可以甩的更远,润滑效果更佳。另外,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储油腔和闭环油路,大大增加了润滑油的储存量,改善了润滑效果,减少了加润滑油的频次。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至少包括:
变速器外壳(8);
低挡结合齿环(6),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8);
第一轴承(11),外圈固定于所述变速器外壳(8)且靠近输出端;
行星架(3),穿接固定于所述第一轴承(11)的内圈;
第二轴承(12),第二轴承(12)内圈套接固定于所述行星架(3)且位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固定内环(2),套接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承(12)外圈;
同步器(4),套接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轴承(12)的行星架(3)上,所述同步器(4)包括键联接套设于所述行星架(3)上的高挡结合齿环(41)和键联接套设于所述固定内环(2)上的同步齿组件(42);
若干行星轮(5),分布于与所述行星架(3)转动轴的同心圆上且位于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3)内部设有在输入端方向上开口的储油腔(31),所述行星架(3)上靠近第二轴承(12)和同步器(4)处沿圆周分布设有若干出油孔(32),所述出油孔(32)与储油腔(31)通过设在之间的过渡环腔(35)相连通,所述过渡环腔(35)的径向截面积自出油孔(32)向储油腔(31)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轮(5)包括固定于所述行星架(3)输入端的轮轴(51)和转动设置在轮轴(51)上的轮体(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齿组件(42)包括键联接套设于所述固定内环(2)靠近输入端一侧外的大齿圈(421)、键联接套设于所述固定内环(2)靠近输出端一侧外的齿座环(422)、设置在齿座环(422)外且可轴向活动的同步环(423)、设置在同步环(423)外且可轴向滑动的齿套环(425)以及穿过同步环(423)设置在齿座环(422)和齿套环(425)之间按圆周分布的若干压簧组件(424),所述大齿圈(421)的内齿与所述轮体(52)的外齿互相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挡结合齿环(41)上靠近出油孔(32)处设有若干第一油槽(71),所述固定内环(2)靠近所述第一油槽(71)处设有若干第二油槽(72),所述齿座环(422)靠近输入端一侧设置若干第三油槽(73),所述低挡结合齿环(6)与固定内环(2)之间靠近第三油槽(73)处设有第一环间隙(91),所述固定内环(2)靠近第一环间隙(91)处设有若干油路孔(22),所述固定内环(2)与所述行星架(3)之间设有第二环间隙(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31)靠近输入端一侧开口连接有容纳腔(3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组件(424)包括两端分别嵌入所述齿套环(425)和齿座环(422)内部且中空的滑块(4241)以及一端顶在所述齿座环(422)内部、另一端顶在滑块(4241)内部的压簧(424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52)靠近输入端一侧设有固定在所述行星架(3)输入端一侧的行星板(34),所述行星板(34)中心设有通孔(34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环腔(35)的环截面形状为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环腔(35)的环截面形状为弓形。
CN202222544822.9U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Active CN218440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4822.9U CN21844057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44822.9U CN21844057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0574U true CN218440574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3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44822.9U Active CN218440574U (zh) 2022-09-26 2022-09-26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0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9678A (en) Oil separating structure of automatic transmission
US8939862B2 (en) Final drive mechanism and power take off for a transmission
JP3272310B2 (ja) 機械的な自動差動制限装置
CN104675934A (zh) 电动车辆变速驱动桥
CN110985618A (zh) 一种应用于变速器的双行星排及其传动方法
CN102817973B (zh) 自动变速器
CN109723773B (zh) 无级变速器
CN218440574U (zh) 一种可高效自润滑的行星变速器
CN202182169U (zh) 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循环润滑油路
CN209430737U (zh) 一种新能源纯电动减速箱润滑系统
JP6764042B2 (ja) 中空型ハイポサイクロイド遊星減速機
CN212985978U (zh) 一种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的润滑结构及行星轮系减速机
CN111486212B (zh) 紧凑结构无级变速器
CN210715871U (zh) 一种差速器润滑系统
CN210889972U (zh) 一种hmcvt的嵌套复合式主轴
CN109826942B (zh) 一种行星轮系轴承润滑结构
CN217207655U (zh) 一种换挡机构
RU2021918C1 (ru) Раздаточная коробка автомобиля
CN203670643U (zh) 客车用六挡变速器
JP2001336617A (ja)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US8403798B2 (en) Final drive mechanism for a transmission
CN221097385U (zh) 一种变速箱离合式输出结构
CN214838331U (zh) 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及自动变速器
CN214578702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轿车的两向调节式输入轴
CN214578763U (zh) 行星轮系传动机构的自润滑油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