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40358U -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40358U
CN218440358U CN202222582550.1U CN202222582550U CN218440358U CN 218440358 U CN218440358 U CN 218440358U CN 202222582550 U CN202222582550 U CN 202222582550U CN 218440358 U CN218440358 U CN 218440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lic
plate
ring
tray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255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仲
张凯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ETIC PACKAG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NETIC PACK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ETIC PACK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MAGNETIC PACKAGING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58255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40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40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40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73Springs
    • B05B11/1077Spring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r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05B11/1023Piston pumps having an outlet valve opened by deformation or displacement of the piston relative to its actuating 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 B05B11/1043Sealing or attachment arrangements between pump and container
    • B05B11/1046Sealing or attachment arrangements between pump and container the pump chamber being arranged substantially coaxially to the neck of the container
    • B05B11/1047Sealing or attachment arrangements between pump and container the pump chamber being arranged substantially coaxially to the neck of the container the pump being preassembled as an independent unit before being mounted on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一个上部盘、一个下部盘、一个第一环体与一个第二环体。所述的第一环体交错于该第二环体而形成二个交叉部分,将上部盘和下部盘连在一起,使各该交叉部分位于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之间。所述的弹性结构体,以非金属材料成形为一体,不仅商品容易回收再利用,兼具环境保护的功效,还能解决习知弹簧经历金属加工的药水清洗所衍生环境的污染问题。其次,减少弹性单元外扩变形,上部盘堆叠下部盘没有错位滑移的弊端,达到有效的弹性支撑效果。

Description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的领域,尤其是指涉及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背景技术
弹簧的种类非常多,依形状可区分线材与板片二类。通常,依右螺旋方向将金属线制成弹簧,又称为螺旋弹簧,譬如压缩弹簧、拉伸弹簧与扭力弹簧等。利用金属片或金属板制成平弹簧,区分单片弹簧、碟形弹簧、叠片弹簧与蜗旋弹簧等。
其中,所述的碟形弹簧又称柏维(Belleville)弹簧,呈现圆锥般的碟盘,可多片反向堆叠在一起。但是,该碟形弹簧易外扩变形,造成堆叠的碟盘错位滑移,无法有效的支撑对象。
其次,所述的碟盘大都为金属制成,历经冲压、表面处理等多项加工程序,故制作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用非金属材料成形为一体,不仅商品容易回收再利用,兼具环境保护的功效,解决习知弹簧经历金属加工的药水清洗所衍生环境的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堆叠成形为一体,减少外扩变形,没有错位滑移的弊端,达到有效的弹性支撑效果。
源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提供:
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金属的一个上部盘;
非金属的一个下部盘;以及
非金属的一个第一环体与一个第二环体彼此交错而形成二个交叉部分,以交叉的该第一环体和该第二环体将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连在一起,支撑所述上部盘到该下部盘而维持一个总高度,使各该交叉部分位于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之间。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各该交叉部分将该第一环体隔成一个第一上部与一个第一下部,各该交叉部分把该第二环体也隔成一个第二上部和一个第二下部;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上部连到所述上部盘的一个底面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上成形部;该第一下部与该第二下部连到所述下部盘的一个顶面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下成形部,以致所述交叉部分到该上部盘或该下部盘分别存在一个距离。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上部夹有一个钝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下部的一个钝角;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下部夹有一个锐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上部的一个锐角;邻近的钝角与锐角为互补角。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该上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经由交错的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到达所述下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所述的上部盘与该下部盘外表分别形成一个圆周面。
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金属的一个上部盘;
非金属的一个下部盘;以及
非金属的多个弹性单元彼此相连,将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连在一起,支撑所述上部盘到该下部盘而维持一个总高度;该弹性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环体与一个第二环体,相互交错而形成二个交叉部分,各该交叉部分在所述的上部盘与该下部盘之间。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各该交叉部分将该第一环体隔成一个第一上部与一个第一下部,各该交叉部分把该第二环体也隔成一个第二上部和一个第二下部;该第一上部连到所述上部盘的一个底面成为一个上成形部,或连到其他第二环体的第二下部成为一个中成形部;该第一下部连到所述下部盘的顶面成为一个下成形部,或连到其他第二环体的第二上部成为另一个中成形部;该第二上部连到所述上部盘底面的另一侧而形成其他的上成形部;该第二下部衔接所述下部盘顶面的另一侧而形成其他的下成形部,以致两个相邻的交叉部分彼此间,或所述交叉部分到该上部盘,或所述交叉部分到该下部盘,分别存在一个距离。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上部夹有一个钝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下部的一个钝角;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下部夹有一个锐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上部的一个锐角;邻近的钝角与锐角为互补角。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该上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经由交错的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到达所述下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
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中,所述的上部盘与该下部盘外表分别形成一个圆周面。
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结构体用非金属材料成形为一体,不仅商品容易回收再利用,兼具环境保护的功效,解决习知弹簧经历金属加工的药水清洗所衍生环境的污染问题。其次,减少弹性单元外扩变形,上部盘堆叠下部盘没有错位滑移的弊端,达到有效的弹性支撑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浅显易懂,兹举一个或以上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性结构体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弹性结构体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2的A-A线切开弹性结构体的内部构成。
图4是顺着图2的B-B线切开弹性单元的俯瞰图。
图5、图6是代表弹性结构体的连续动作。
附图标记说明:弹性结构体10;上部盘11;圆孔12、21;圆周面13、22;顶面14、23;底面15、24;上成形部16;下部盘20;下成形部25;弹性单元30;交叉部分31;第一环体32;第一上部32a;第一下部32b;第二环体33;第二上部33a;第二下部33b;内侧33c;外侧33d;直径33e、33f;中成形部34;钝角35;锐角36;总高度40;第一距离41;第二距离42;第三距离43;第六距离44;第四距离48;第五距离49;第一高度45;第二高度46;第三高度47;第四高度52;第五高度53;压头50;牙盖51。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近似的结构或单元。由此可预知的是,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的范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述的范例能够推演获得其他的实施例,或视需要更改、变化的结构构造,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描述中,方向用语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与「侧面」,只是参照附图的方向。方向用语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更清楚的描述且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明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故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的限制。
除非特定且明确的规范和限定,在以下描述中,「安装」、「相连」、「连接」或「设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连接、拆卸式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直接地相连、间接地相连或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接。对属于本实用新型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凭借普通知识或经验能够理解上述术语在各个实施例,甚至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弹性结构体10较佳的实施例,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如塑料或高分子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弹性结构体10保持竖立为常态。该弹性结构体10采用一体成形的手段,在一个上部盘11和一个下部盘20之间联结五个弹性单元30。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盘11通过单个弹性单元30连到下部盘20合组为弹性结构体10,亦在本实用新型的容许范围。
其中,所述上部盘11的一个顶面14连到内侧的一个圆孔12与外侧的一个圆周面13,一个底面15衔接圆孔12与圆周面13,从而构成环状的盘体轮廓。该下部盘20与该上部盘11的形状一致,用顶面23连到圆孔21与圆周面22,经由底面24衔接圆孔21与圆周面22。
这些弹性单元30区分为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及第五层。各层的弹性单元30均由交错的一个第一环体32与一个第二环体33组成,每个弹性单元30是一个X结构体而具备二个交叉部分31。以交叉部分31为界,将第一环体32隔成半圆(或弧形)的一个第一上部32a与一个第一下部32b。同样的,所述第二环体33亦被交叉部分31隔成其他的一个第二上部33a与一个第二下部33b。
另外,每个弹性单元30的第一上部32a至第二上部33a夹有一个钝角35,该钝角35与所述第一下部32b至该第二上部33a间的一个锐角36为互补角。同样的,该第一下部32b至该第二下部33b夹有其他的钝角35,该钝角35和所述第二下部33b至该第一上部32a的锐角36也是互补角。
在上部盘11方面,该上部盘11的底面15左侧(见第2图)连到第一层弹性单元30的第一环体32的第一上部32a形成一个上成形部16。所述上部盘11的底面15右侧(见第2图)衔接第一层弹性单元30的第二环体33的第二上部33a形成其他的上成形部16,共同围成一个镂空的三角形结构体。该交叉部分31成为三角形结构体的顶点,而与所述的底面15维持一个第一距离41。
在第一层的弹性单元30中,该第一环体32的第一下部32b连到第二层弹性单元30的第二上部33a形成一个中成形部34。该第二环体33的第二下部33b衔接第二层弹性单元30的第一上部32a形成其他的中成形部34。因此,第一、第二层的弹性单元30围成镂空的一个菱形结构体,所述菱形结构体的两个交叉部分31保持一个第二距离42。此刻,该第一层弹性单元30拥有运动所需的一个第一高度45。
在第二层弹性单元30中,各该第一下部32b与第二下部33b分别连到第三层弹性单元30的第二上部33a和第一下部32b,从而围成镂空的其他菱形结构体,而在两个交叉部分31之间保持一个第三距离43。此刻,该第二层弹性单元30拥有运动所需的一个第二高度46。
第三、第四与第五层弹性单元30的构造,类似或相同于第一与第二层弹性单元30。如此,第三、第四层弹性单元30相连而围成镂空的其他菱形结构体,并在两个交叉部分31之间保持一个第四距离48,以致第三层弹性单元30拥有运动所需的一个第三高度47。第四、第五层弹性单元30相连,围成镂空的其他菱形结构体保持一个第五距离49,使第四层弹性单元30拥有运动所需的一个第四高度52。
所述下部盘20的顶面23左侧连到第二下部33b,右侧衔接第一下部32b,除了形成二个下成形部25以外,还围成镂空的三角形结构体,具备一个第六距离44。同时,第五层弹性单元30拥有运动所需的一个第五高度53。
从俯瞰角度来看各该弹性单元30,每个第二环体33类似圆形,其内侧33c的一个直径33e小于外侧33d的直径33f(见图4)。每个第一环体32与第二环体33是对称的,以致两个环体的内侧33c保持大致相同的直径33e。如此一来,所述上部盘11的圆孔12经由各该弹性组件30中空的内侧33c直达所述下部盘20的圆孔21。
具体而言,该弹性结构体10的正面与背面,纵向排列五个交叉部分31。该弹性结构体10两侧纵向排列单个上成形部16、单个下成形部25与四个中成形部34。因此,这些弹性单元30支撑上部盘11在下部盘20的上方,使弹性结构体10保持一个总高度40。此处所称的总高度40,大致等于所述上部盘11的厚度,加上该第一上部32a结合第二下部33b的厚度,第二上部33a结合第一下部32b的厚度,各该弹性单元30的高度,以及下部盘20的厚度总和。
假设,该弹性单元30接收一个外力,使上部盘11与下部盘20相向运动,缩减各该距离,相对改变各该弹性单元30的高度。外力消失后,各该弹性单元30往原始状态运动,故所述弹性结构体10的体积是可压缩。
在图5中,所述的弹性结构体10安装在一个压头50和一个牙盖51之间。该压头50靠近牙盖51,相对压缩该弹性结构体10的体积。减少弹性单元外扩变形,故上部盘与下部盘没有错位滑移的弊端。
如图5所示,回复原状时,该弹性结构体10推动压头50离开牙盖51,等待下次的使用。
另外,该弹性结构体10用非金属材料成形为一体,容易回收再利用,兼具环境保护的功效,还能解决习知弹簧金属加工的污染问题。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金属的一个上部盘;
非金属的一个下部盘;以及
非金属的一个第一环体与一个第二环体彼此交错而形成二个交叉部分,以交叉的该第一环体和该第二环体将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连在一起,支撑所述上部盘到该下部盘而维持一个总高度,使各该交叉部分位于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各该交叉部分将该第一环体隔成一个第一上部与一个第一下部,各该交叉部分把该第二环体也隔成一个第二上部和一个第二下部;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上部连到所述上部盘的一个底面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上成形部;该第一下部与该第二下部连到所述下部盘的一个顶面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下成形部,以致所述交叉部分到该上部盘或该下部盘分别存在一个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上部夹有一个钝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下部的一个钝角;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下部夹有一个锐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上部的一个锐角;邻近的钝角与锐角为互补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上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经由交错的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到达所述下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盘与该下部盘外表分别形成一个圆周面。
6.一种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非金属的一个上部盘;
非金属的一个下部盘;以及
非金属的多个弹性单元彼此相连,将所述上部盘与该下部盘连在一起,支撑所述上部盘到该下部盘而维持一个总高度;该弹性单元包括:一个第一环体与一个第二环体,相互交错而形成二个交叉部分,各该交叉部分在所述的上部盘与该下部盘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各该交叉部分将该第一环体隔成一个第一上部与一个第一下部,各该交叉部分把该第二环体也隔成一个第二上部和一个第二下部;该第一上部连到所述上部盘的一个底面成为一个上成形部,或连到其他第二环体的第二下部成为一个中成形部;该第一下部连到所述下部盘的顶面成为一个下成形部,或连到其他第二环体的第二上部成为另一个中成形部;该第二上部连到所述上部盘底面的另一侧而形成其他的上成形部;该第二下部衔接所述下部盘顶面的另一侧而形成其他的下成形部,以致两个相邻的交叉部分彼此间,或所述交叉部分到该上部盘,或所述交叉部分到该下部盘,分别存在一个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上部夹有一个钝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下部的一个钝角;该第一上部与该第二下部夹有一个锐角,相同该第一下部至该第二上部的一个锐角;邻近的钝角与锐角为互补角。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上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经由交错的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到达所述下部盘内侧的一个圆孔。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金属弹性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盘与该下部盘外表分别形成一个圆周面。
CN202222582550.1U 2022-09-28 2022-09-28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Active CN218440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550.1U CN218440358U (zh) 2022-09-28 2022-09-28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2550.1U CN218440358U (zh) 2022-09-28 2022-09-28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40358U true CN218440358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2550.1U Active CN218440358U (zh) 2022-09-28 2022-09-28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40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010143915A (ru) Основание емкости со стенкой объемного поглощения
EP2894365A1 (en) Seismic base isolation device
WO2016132925A1 (ja) 下側ばね受け部材
WO2012129559A2 (en) Flexible panel to offset pressure differential
US20210293295A1 (en) Energy Dissipation Using Negative Stiffness Shells
JP6349018B2 (ja) 車両用ホイール
CN218440358U (zh) 非金属弹性结构体
CN103388642A (zh) 利用碳纤维增强塑料的用于减震器的悬挂弹簧
CN109236236A (zh) 一种石油管道清蜡件
JP5681352B2 (ja) ボトル
JP5705526B2 (ja) 樹脂製容器
JP5658251B2 (ja) 合成樹脂製容器
JP5164989B2 (ja) 振動板及びスピーカ
JP3244256U (ja) 非金属弾性構造体
JP2000213581A (ja) プラスチック製の筒状バネ
JP2015009857A (ja) カップ状容器
JP6178552B2 (ja) クッション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332370B (zh) 一种交叉隔板
JP7373937B2 (ja) 補強パネル及び補強構造
KR200471176Y1 (ko) 지압판이 구비된 마찰진자 받침
WO2021251269A1 (ja) スペーサー
JP2008174270A (ja) 通い箱
JP7274051B2 (ja) 燃料タンク
JP7421982B2 (ja) 免震装置
TWI782428B (zh) 防震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