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7090U - 一种钢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7090U
CN218437090U CN202222344171.9U CN202222344171U CN218437090U CN 218437090 U CN218437090 U CN 218437090U CN 202222344171 U CN202222344171 U CN 202222344171U CN 218437090 U CN218437090 U CN 218437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pipe
steel
annular
annular rubber
rubb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41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伟锋
李丽华
李万龙
卫剑鹏
张佳伟
李帅
王炬亮
陈琳薇
张媛
陈俊杰
薛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41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7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7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7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浇筑于基础墙体内的第一钢管以及设置于基础墙体外部的第二钢管;第一钢管的长度等于基础墙体的厚度;第一钢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第二钢管。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自由拆卸的钢支撑装置,该装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当外墙施工时,可直接进行此部位的外墙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等钢支撑拆除后才能进行施工的问题,节省了施工工期,从而节省了三钢、塔吊等材料和机械的租赁周期,节约项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钢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基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钢支撑拆撑的传统施工做法是在建筑物筏板与支护结构之间设置换撑板带,筏板浇筑后等待换撑板带与基础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进行拆撑。
现有的拆撑施工技术在基础墙体及换撑板带浇筑完成后,需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才可进行拆撑;由于钢支撑从基础墙体穿出,因此现有的拆撑方式在等待期间,基础墙体外侧的施工区域不能进行施工,从而增加施工的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支撑装置,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等钢支撑拆除后才能进行施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浇筑于基础墙体内的第一钢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墙体外部的第二钢管;
所述第一钢管的长度等于所述基础墙体的厚度;所述第一钢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管的外环面焊接有第一止水翼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管的内环面焊接有第二止水翼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止水翼环和所述第二止水翼环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16mm;所述第一止水翼环和所述第二止水翼环与所述第一钢管的焊缝高度位9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管和所述第二钢管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包括环形挡板和环形橡胶圈;
所述环形挡板围设于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所述环形橡胶圈围设于所述第二钢管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所述环形橡胶圈抵接于所述环形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围设于所述第二钢管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一端,所述支撑块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面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环形橡胶圈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环形橡胶圈的另一端从所述容置槽内伸出并抵接于所述环形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橡胶圈靠近所述容置槽槽底的一端的外周面凸设有卡块,所述容置槽的侧壁面对应于所述卡块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卡块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橡胶圈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挡板靠近所述第二钢管的端面距离所述容置槽槽底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浇筑于基础墙体内的第一钢管以及设置于基础墙体外部的第二钢管;第一钢管的长度等于基础墙体的厚度;第一钢管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第二钢管。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自由拆卸的钢支撑装置,该装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当外墙施工时,可直接进行此部位的外墙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等钢支撑拆除后才能进行施工的问题,节省了施工工期,从而节省了三钢、塔吊等材料和机械的租赁周期,节约项目成本;后期待钢支撑达到拆撑条件后,将第一钢管两端的第二钢管拆除,第一钢管留在基础墙体的内部;之后,通过密封防水材料对第一钢管进行封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支撑装置中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基础墙体;2-第一钢管;3-第二钢管;4-第一止水翼环;5-第二止水翼环;6-密封结构;61-环形挡板;62-环形橡胶圈;621-卡块;63-支撑块;631-容置槽;63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支撑装置,包括用于浇筑于基础墙体1内的第一钢管2以及设置于基础墙体1外部的第二钢管3;第一钢管2的长度等于基础墙体1的厚度;第一钢管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第二钢管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自由拆卸的钢支撑装置,该装置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需要等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当外墙施工时,可直接进行此部位的外墙施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等钢支撑拆除后才能进行施工的问题,节省了施工工期,从而节省了三钢、塔吊等材料和机械的租赁周期,节约项目成本;后期待钢支撑达到拆撑条件后,将第一钢管2两端的第二钢管3拆除,第一钢管2留在基础墙体1的内部,第二钢管3可重复利用;之后,通过密封防水材料对第一钢管2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渗漏,第一钢管2的外环面焊接有第一止水翼环4;第一钢管2的内环面焊接有第二止水翼环5。
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水翼环4和第二止水翼环5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16mm;第一止水翼环4和第二止水翼环5与第一钢管2的焊缝高度位9mm。
进一步地,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采用螺纹连接。具体地,第一钢管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第二钢管3靠近第一钢管2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二钢管3螺接于第一钢管2。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还可以采用螺栓等紧固件连接。
由于施工环境较差,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在拆卸时经常会出现拆卸困难的问题;在第二钢管3螺接于第一钢管2的安装方式中,操作人员有时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将第二钢管3拆下,且容易造成第二钢管3的螺纹失效的问题,影响后续的重复利用;在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采用螺栓的安装方式中,有时需要使用火器等工具将螺栓破坏才能将第二钢管3拆下。
为了缓解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拆卸困难的问题,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6,以使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的连接位置处于一定的密封环境内。
参见图2,密封结构6包括环形挡板61和环形橡胶圈62;环形挡板61围设于第一钢管2的端部,环形橡胶圈62围设于第二钢管3靠近第一钢管2的一端,环形橡胶圈62抵接于环形挡板61。
更为具体地,密封结构6还包括支撑块63,支撑块63围设于第二钢管3靠近第一钢管2的一端,支撑块63靠近第一钢管2的端面凹设有容置槽631,环形橡胶圈62的一端插入容置槽631内,环形橡胶圈62的另一端从容置槽631内伸出并抵接于环形挡板61。支撑块63可焊接设置于第二钢管3。通过环形橡胶圈62和环形挡板61的设置,阻挡了外界灰尘等物质进入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的连接位置处,从而使得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在拆卸时较为容易,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避免第二钢管3螺纹失效的问题。
进一步地,环形橡胶圈62的长度大于环形挡板61靠近第二钢管3的端面距离容置槽631槽底的距离。在第一钢管2和第二钢管3组装完成后,环形橡胶圈62在长度方向上缩短变形,以塞入环形挡板61靠近第二钢管3的端面和容置槽631的槽底之间,提升密封结构6的密封性。
本实施例中,环形橡胶圈62靠近容置槽631槽底的一端的外周面凸设有卡块621,容置槽631的侧壁面对应于卡块621设置有限位槽632,卡块621设置于限位槽632内。安装时,将环形橡胶圈62施力塞入限位槽632,在外力作用下卡块621变形,沿着容置槽631抵达并塞入限位槽632内,从而避免环形橡胶圈62从容置槽631内脱出。
可选地,卡块621环设于环形橡胶圈62的周部,限位槽632的形状与卡块621的形状相适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浇筑于基础墙体(1)内的第一钢管(2)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墙体(1)外部的第二钢管(3);
所述第一钢管(2)的长度等于所述基础墙体(1)的厚度;所述第一钢管(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所述第二钢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2)的外环面焊接有第一止水翼环(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2)的内环面焊接有第二止水翼环(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翼环(4)和所述第二止水翼环(5)的宽度为100mm,厚度为16mm;所述第一止水翼环(4)和所述第二止水翼环(5)与所述第一钢管(2)的焊缝高度位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2)和所述第二钢管(3)采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管(2)和所述第二钢管(3)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结构(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6)包括环形挡板(61)和环形橡胶圈(62);
所述环形挡板(61)围设于所述第一钢管(2)的端部,所述环形橡胶圈(62)围设于所述第二钢管(3)靠近所述第一钢管(2)的一端,所述环形橡胶圈(62)抵接于所述环形挡板(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6)还包括支撑块(63),所述支撑块(63)围设于所述第二钢管(3)靠近所述第一钢管(2)的一端,所述支撑块(63)靠近所述第一钢管(2)的端面凹设有容置槽(631),所述环形橡胶圈(62)的一端插入所述容置槽(631)内,所述环形橡胶圈(62)的另一端从所述容置槽(631)内伸出并抵接于所述环形挡板(6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橡胶圈(62)靠近所述容置槽(631)槽底的一端的外周面凸设有卡块(621),所述容置槽(631)的侧壁面对应于所述卡块(621)设置有限位槽(632),所述卡块(62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63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橡胶圈(62)的长度大于所述环形挡板(61)靠近所述第二钢管(3)的端面距离所述容置槽(631)槽底的距离。
CN202222344171.9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钢支撑装置 Active CN218437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4171.9U CN218437090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钢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4171.9U CN218437090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钢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7090U true CN21843709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103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4171.9U Active CN218437090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钢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7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10755B (zh) 一种水平穿墙管道用防水套管及其渗漏检测方法
CN218437090U (zh) 一种钢支撑装置
CN213267961U (zh) 一种深基坑自防水穿底板钢管降水管井封堵施工结构
CN108612918B (zh) 一种管道穿越不均匀沉降双墙的密封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1175699U (zh) 一种穿楼板用预埋管件及定位装置
CN212251495U (zh) 一种混凝土水池水下设备安装装置
CN212429966U (zh) 一种管节连接结构
CN210597383U (zh) 电力管廊管节下止水段成型构件
CN111335139A (zh) 一种钢管拱圈节段临时连接构造
CN110748708A (zh) 一种穿楼板用预埋管件及定位装置
CN215441395U (zh) 一种桥梁用灌浆套筒
CN211696761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压力监测装置
CN216108923U (zh) 地埋湿式预制泵站桶底结构形式
CN220600643U (zh) 一种后置式下水管道
CN218408944U (zh) 一种球墨管件用连接组件
CN205230603U (zh) 一种套环支座
CN219389019U (zh) 一种组合式管口密封止水装置
CN212000574U (zh) 一种钢管拱圈节段临时连接构造
CN214423513U (zh) 一种用于真空冲洗的真空阀装置
CN218205250U (zh) 一种带定位卡扣的灌浆套筒
CN219300206U (zh) 一种接管密封结构
CN212983912U (zh) 一种自防水穿底板钢管降水管井预埋构件
CN218625845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无缝钢管
CN2116225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模板
CN114673303B (zh) 超高层钢管柱的混凝土浇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