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5349U -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5349U
CN218435349U CN202222179658.6U CN202222179658U CN218435349U CN 218435349 U CN218435349 U CN 218435349U CN 202222179658 U CN202222179658 U CN 202222179658U CN 218435349 U CN218435349 U CN 21843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ntact oxidation
oxidation tank
sedimentation tank
cantone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7965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顺妮
姚崇志
王忠铭
丰平仲
李志兵
秦磊
徐忠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Institute of Energy Conversion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2217965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5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式凉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和曝气系统;其中,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和二沉池依次连通;污泥池分别与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和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曝气系统分别与催化氧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在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减少废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实现出水水质达到接管排放标准,对应的处理工艺简洁,省略了厌氧反应池,缩短了处理流程,占地面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式凉果加工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广式凉果是指将各种瓜果经腌制、糖(蜜)熬煮式浸渍干燥制成的产品,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凉果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盐,其中无机盐主要以亚硫酸氢盐、硫酸盐、食用盐为主,属于高浓度硫酸盐的有机酸废水。如不经处理随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破坏环境,严重危害居民健康。
凉果废水中的亚硫酸氢根浓度高达2000mg/L以上高浓度亚硫酸氢根的存在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亚硫酸酸根的氧化会产生硫酸导致废水pH下降至3以下,进一步加剧了对微生物的抑制和毒害作用。因此广式凉果加工废水难以通过一般生物处理技术处理达标。
目前凉果废水传统的预处理方法采用芬顿、臭氧等高级氧化并结合混凝沉淀的方法,存在药剂投加成本高、化学污泥产量大的问题。此外,凉果废水目前的生物处理采用厌氧(如UASB、ABR等)-好氧处理工艺,而厌氧处理存在水力停留时间长、占地面积大且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广式凉果加工废水的含盐(主要以Na+、Cl-、SO4 2-、HSO3 -为主)质量分数高于6%,属于高盐废水。高浓度无机盐含量增大细胞渗透压,产生生理盐析作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高盐废水会对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导致工艺出水水质恶化。对污泥进行耐盐驯化往往时间较长,增加了处理成本。而且,由于凉果的生产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废水水量随季节变化大,在生产淡季大型废水处理设备容易遭到闲置,造成大面积土地浪费。因此,亟需一种占地较小,能有效处理高亚硫酸盐、高有机物、高盐度的凉果废水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和曝气系统;
其中,所述催化氧化池、所述混凝沉淀池、所述中间水池、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和所述二沉池依次连通;所述污泥池分别与所述二沉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所述曝气系统分别与所述催化氧化池、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有第一曝气装置和的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分别与所述催化氧化池和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与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所述曝气系统还外接有鼓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分别连接所述鼓风机、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和第二曝气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催化氧化池包括有催化氧化池主体和第一混合区域,所述第一混合区域连通于所述催化氧化池主体的进水口处,且所述催化氧化池主体和所述第一混合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中穿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
所述第一混合区域配设有催化剂加药装置,且所述第一混合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
所述催化氧化池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曝气系统,所述催化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有混凝沉淀池主体和第二混合区域,所述第二混合区域内配设有沉淀剂加药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
所述第二混合区域连通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处,且所述第二混合区域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隔墙的另一侧为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槽,所述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沉淀出泥口,且所述混凝沉淀池主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且所述潜污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中间水池和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溢流槽,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区,所述第一填料区内配设有第一填料,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槽,所述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排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溢流堰,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区,所述第二填料区内配设有第二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二沉池包括有二沉池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二沉池主体下面的斜管沉淀池,且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沉淀出泥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化处理装置结构紧凑,减少废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实现出水水质达到接管排放标准,对应的处理工艺简洁,省略了厌氧反应池,缩短了处理流程,占地面积小;
2、在本实用新型中,废水经过投加铁盐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池预处理后降低了对生物处理单元的毒性,解决了传统生物处理单元废水容易酸化需要频繁调节pH的问题;
3、在本实用新型中,铁盐同时作为催化剂和混凝剂使用,改进了传统预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所需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量高的问题,降低了污泥处置成本。
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向接触氧化池中添加耐盐生物菌剂强化活性污泥处理效能,缩短了污泥驯化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了处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催化剂加药装置;2-第一混合区域;3-催化氧化池主体;4-沉淀剂加药装置;5-第二混合区域;6-混凝沉淀池;7-中间水池;8-一级接触氧化池;9-二级接触氧化池;10-二沉池;11-污泥池;12-第一搅拌装置;13-第一曝气装置;14-第一填料区;15-第二沉淀出泥口;16-二沉池主体;17-溢流堰;18-第一隔墙;19-第一沉淀出泥口;20-潜污泵;21-第二曝气装置;22-第一排泥口;23-第二填料区;24-第二排泥口;25-第三搅拌装置;26-溢流槽;27-第二搅拌装置;28-第二隔墙;29-混凝沉淀池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有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6、中间水池7、一级接触氧化池8、二级接触氧化池9、二沉池10、污泥池11和曝气系统。
其中,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6、中间水池7、一级接触氧化池8、二级接触氧化池9和二沉池10依次连通;污泥池11分别与二沉池10、混凝沉淀池6和一级接触氧化池8相连通;曝气系统分别与催化氧化池、一级接触氧化池8和二级接触氧化池9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在催化氧化池和混凝沉淀池6的作用下,先对在加工广式凉果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中间水池7储存混凝沉淀池6所排出的上清液,中间水池7的下部向一级接触氧化池8泵入污水,污水依次流经一级接触氧化池8、二级接触氧化池9和二沉池10,并在污泥池11和曝气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对废水的处理。优选的,污泥池11内配设有第三搅拌装置25,且污泥池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泥口24。
而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根据工作流程优化各池体的设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图1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整体水平截面呈长方形,其中催化氧化池3、二级接触氧化池9和二沉池10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同一侧,混凝沉淀池6、中间水池7、一级接触氧化池8和污泥池11设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同一侧,优化了各池体的位置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减少废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降低处理成本,在较短的处理时间内实现出水水质达到接管排放标准,对应的处理工艺简洁,省略了厌氧反应池,缩短了处理流程,占地面积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曝气系统包括有第一曝气装置13和的第二曝气装置21,第一曝气装置13分别与催化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9相连通,第二曝气装置21与一级接触氧化池8相连通;曝气系统还外接有鼓风机和曝气管道,曝气管道分别连接鼓风机、第一曝气装置13和第二曝气装置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催化氧化池包括有催化氧化池主体3和第一混合区域2,第一混合区域2连通于催化氧化池主体3的进水口处,且催化氧化池主体3和第一混合区域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18,第一隔墙18中穿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第一混合区域2配设有催化剂加药装置1,且第一混合区域2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12;催化氧化池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催化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混凝沉淀池6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混凝沉淀池6包括有混凝沉淀池主体29和第二混合区域5,第二混合区域5内配设有沉淀剂加药装置4和第二搅拌装置27;第二混合区域5连通于混凝沉淀池6的进水口处,且第二混合区域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隔墙28,第二隔墙2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第二隔墙28的另一端为斜管沉淀区,斜管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槽,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沉淀出泥口19,且混凝沉淀池主体29的出水口与中间水池7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间水池7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20,且潜污泵20通过管道分别与中间水池7和一级接触氧化池8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一级接触氧化池8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溢流槽26,一级接触氧化池8的出水口与二级接触氧化池9相连通;
一级接触氧化池8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区14,第一填料区14内配设有第一填料,一级接触氧化池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槽,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排泥口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二级接触氧化池9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溢流堰17,二级接触氧化池9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区23,第二填料区23内配设有第二填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二沉池10包括有二沉池主体16和设置在二沉池主体16下面的斜管沉淀池,且斜管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沉淀出泥口15。
详细地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催化氧化池和混凝沉淀池6组成氧化-混凝预处理系统,用于去除废水中的亚硫酸氢根、硫酸根以及悬浮有机物,在氧化-混凝预处理系统的作用下,可去除废水中10%-20%的COD。
其中,由于催化氧化池包括有催化氧化池主体3和第一混合区域2,第一混合区域2连通于催化氧化池主体3的进水口处,且催化氧化池主体3和第一混合区域2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18,第一隔墙18中穿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
第一混合区域2配设有催化剂加药装置1,且第一混合区域2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12;催化氧化池主体3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道,催化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混凝沉淀池6相连通。
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通过向催化剂加药装置1中的废水添加一定量的铁盐作为催化剂,如氯化铁、硫酸铁、聚合氯化铁等,并在第一混合区域2进行混合均匀后进入催化氧化池主体3,在催化氧化池主体3中曝气增氧反应后,去除了80%以上的亚硫酸氢根,进过催化氧化后废水进入到混凝沉淀池6中。
由于混凝沉淀池6包括有混凝沉淀池主体29和第二混合区域5,第二混合区域5连通于混凝沉淀池6的进水口处,且第二混合区域5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隔墙28,第二隔墙28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第二隔墙28的另一端为斜管沉淀区,斜管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槽,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沉淀出泥口19,且混凝沉淀池主体29的出水口与中间水池7相连通。
在废水处理的过程中,通过沉淀剂加药装置4向第二混合区域5添加沉淀剂,沉淀剂为碱性钙盐,如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并在第二混合区域5中混合均匀后,进入混凝沉淀池主体29,这样,去除了废水中的硫酸根、铁以及10%-20%的COD,其所产生的化学污泥排至污泥池11,其所产生的上清液接入中间水池7,并暂存在中间水池7中,在中间水池7中根据实际情况投加酸碱调节pH值,同时,由于中间水池7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20,在潜污泵20的作用下,向一级接触氧化池8中泵入污水,以调节一级接触氧化池8的复合。
由于一级接触氧化池8中设置有第一填料区14,第一填料区14内配设有第一填料,其中第一填料可以为活性污泥和耐盐生物菌剂,以控制一级接触氧化池8内溶解氧维持在2mg/L以上,在合理控制水力停留时间的前提下,可实现废水中80%-90%的COD的去除效果,去除后的液体流动进入到二级接触氧化池9。
由于二级接触氧化池9中设置有第二填料区23,第二填料区23内配设有第二填料,其中,第二填料可以为耐盐为生物菌剂,可以直接强化活性污泥的高盐环境的适应能力,低负荷运行条件下去除废水COD至300mg/L,然后再经过二沉池10进行二次污泥沉淀后出水,出水水质可达到接管排放标准。而二沉池10为斜管沉淀池,可以污泥在二沉池10中的滑动,二沉池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沉淀出泥口15。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污泥池11分别与二沉池10、混凝沉淀池6和一级接触氧化池8相连通,即混凝沉淀池6、二沉池10中所产生的化学污泥,以及剩余的污泥集中收集至污泥池11,在本实用新型外部经压滤脱水后外运处置。
更详细地说,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6组成氧化-混凝预处理系统,用于去除废水中的亚硫酸氢根、硫酸根以及悬浮有机物,经过预处理系统可去除废水10-20%的COD。
催化氧化池中添加铁盐催化剂,同时通过在曝气系统的作用下,以曝气的方式增加废水中的溶解氧,催化氧化亚硫酸氢根,催化氧化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6后添加碱性钙盐调节pH至8.5-11.0快速搅拌5-10min生成硫酸钙、氢氧化铁等沉淀,再在混凝沉淀池6中静置30min,化学污泥通过潜污泵20抽至污泥池11,上清液进入中间水池7。
在中间水池7中加盐酸调节pH至9,再通过潜污泵20抽至一级接触氧化池8。
经过上述处理的废水,经过接种耐盐生物菌剂强化的一级和二级接触氧化池9组成的生物处理系统,可将废水COD降至300mg/L以下,再经过二沉池10污泥沉淀后可达标接管排放。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搅拌装置12、第二搅拌装置27和第三搅拌装置25的设置如现有技术,包括有依次连接的驱动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其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催化氧化池、混凝沉淀池、中间水池、一级接触氧化池、二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和曝气系统;
其中,所述催化氧化池、所述混凝沉淀池、所述中间水池、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和所述二沉池依次连通;所述污泥池分别与所述二沉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和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所述曝气系统分别与所述催化氧化池、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和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有第一曝气装置和的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分别与所述催化氧化池和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曝气装置与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所述曝气系统还外接有鼓风机和曝气管道,所述曝气管道分别连接所述鼓风机、所述第一曝气装置和第二曝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池包括有催化氧化池主体和第一混合区域,所述第一混合区域连通于所述催化氧化池主体的进水口处,且所述催化氧化池主体和所述第一混合区域之间设置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中穿设有若干个第一导流孔;
所述第一混合区域配设有催化剂加药装置,且所述第一混合区域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
所述催化氧化池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曝气系统,所述催化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混凝沉淀池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有混凝沉淀池主体和第二混合区域,所述第二混合区域内配设有沉淀剂加药装置和第二搅拌装置;
所述第二混合区域连通于所述混凝沉淀池的进水口处,且所述第二混合区域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隔墙,所述第二隔墙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隔墙的另一侧为斜管沉淀区,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槽,所述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沉淀出泥口,且所述混凝沉淀池主体的出水口与所述中间水池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潜污泵,且所述潜污泵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中间水池和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溢流槽,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相连通;
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区,所述第一填料区内配设有第一填料,所述一级接触氧化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污泥槽,所述污泥槽内设置有第一排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溢流堰,所述二级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第二填料区,所述第二填料区内配设有第二填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沉池包括有二沉池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二沉池主体下面的斜管沉淀池,且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沉淀出泥口。
CN202222179658.6U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1843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9658.6U CN218435349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79658.6U CN218435349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5349U true CN218435349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95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79658.6U Active CN218435349U (zh) 2022-08-18 2022-08-18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5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1525B (zh) 一种厌氧生化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739150A (zh) 一种药用辅料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
CN114644434B (zh) 一种自适应水质变化的污水低碳生物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1439914A (zh) 免中和糠醛废水生化处理工艺
CN102432127B (zh) 一种难生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771655A (zh) 一种纤维素乙醇发酵废液的处理方法
CN218435349U (zh) 一种广式凉果加工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2329050A (zh) 一种高效处理碱法麦草浆中段废水的工艺及装置
CN205528304U (zh) 一种聚乙烯醇缩丁醛生产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CN211226819U (zh) 橡胶助剂废水处理系统
CN210393863U (zh) 一种养殖废水臭氧处理设备
CN210505760U (zh) 一种强化气提脱氮循环污水处理设备
CN104118972B (zh) 基于活性好氧污泥-人工生态湿地复合系统处理发酵工业废水的工艺
CN212713182U (zh) 一种多级多段复合式化工高难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CN108840531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14516693B (zh) 一种基于超低压力驱动下无清洗污水回用装置及利用其处理二级出水的方法
CN211394204U (zh) 一种富营养水体多级净化装置
CN211226832U (zh) 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CN216513322U (zh) 一种猪场污水处理系统
CN213708064U (zh) 一种鲁奇碎煤加压气化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12655652U (zh) 一种去除废水中硫酸盐的反应装置
CN113045137B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系统
CN213679991U (zh) 一种复合管式臭氧布气集成装置
CN213416592U (zh) 一种火电厂燃煤污泥耦合废水和脱硫废水处理设备
CN211198941U (zh) 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