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892U -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892U
CN218431892U CN202221752820.2U CN202221752820U CN218431892U CN 218431892 U CN218431892 U CN 218431892U CN 202221752820 U CN202221752820 U CN 202221752820U CN 218431892 U CN218431892 U CN 218431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awl
driving
bas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5282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春芝
周静
杨宪伟
马逢全
谢忠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Runjie Logistics Safet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Runjie Logistics Safet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Runjie Logistics Safet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Runjie Logistics Safety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5282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1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包括拉紧器主体,拉紧器主体包括基座和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和基座侧板,基座侧板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的两侧,基座侧板上均开设有止动棘爪滑槽,止动棘爪滑槽的上方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上均开设有活动棘爪滑槽,活动棘爪滑槽上方向内设置有第二凸起。本实用新型,根据杠杆原理,止动棘爪滑槽设置有第一凸起,止动棘爪承受负载的力臂缩短;同理,活动棘爪滑槽设置有第二凸起,活动棘爪承受驱动负载的力臂缩短,整体受力和驱动捆紧受力时,主要受力部件棘轮、止动棘爪、活动棘爪、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基座能承受更大的负载。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捆绑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捆绑固定器具,是交通运输货物中一种尤为重要的固定工具,捆绑固定器具带又称货物困扎器,是使用在货物的运输、移动货运或者时的固定功能,它们具有紧锁性,不会脱落,安全可靠,轻便、操作简单,保护物体不受损伤,可根据不同的钩类,适用于各类环境,又名捆绑器、紧固器、紧固带、军用捆绑带。
现有的捆绑装置在捆绑货物的运输途中,本身由于货物重量较大因此捆绑装置受力很大,再加上运输时难免发成颠簸,造成货物之间的撞击,使得捆绑装置瞬间受力过大超过负载极限而挣脱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包括拉紧器主体,所述拉紧器主体包括基座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所述基座包括基座底板和基座侧板,所述基座侧板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的两侧,所述基座侧板上均开设有止动棘爪滑槽,所述止动棘爪滑槽的上方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驱动板和第二驱动板上均开设有活动棘爪滑槽,所述活动棘爪滑槽上方向内设置有第二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底板上开设有行程孔,所述基座侧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的两侧,所述基座侧板两端开设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所述基座侧板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轴孔,所述止动棘爪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孔和所述第二销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板和所述第二驱动板的两端均开设有手柄连接孔和第二连接轴孔,所述第一驱动板和所述第二驱动板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所述活动棘爪滑槽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孔和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拉紧器主体还包括棘轮、活动棘爪、止动棘爪和驱动轴,所述棘轮包括左棘轮和右棘轮,所述左棘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板和所述基座侧板之间,所述右棘轮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板和所述基座侧板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轴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孔、所述棘轮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孔枢接于所述拉紧器主体上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止动棘爪包括止动卡齿和行程杆,所述止动卡齿以所述行程杆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行程杆外套有复位弹簧,所述行程杆插入所述行程孔,所述止动棘爪滑动设置于所述止动棘爪滑槽内,所述第一销孔之间固定设有轴销,所述轴销两端通过所述第一销孔转动安装在所述基座顶部,所述第二销孔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轴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连接孔之间设置有握把,所述握把两端设置有握把杆,所述握把杆均与所述手柄连接孔转动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棘爪两端均卡在所述活动棘爪滑槽中,所述活动棘爪一端设置有驱动卡齿,所述驱动卡齿以所述活动棘爪轴心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棘爪上对称开设有第二铆接孔,所述第一驱动板和所述第二驱动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伸出的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分别插接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中间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拉手尾部设置有倒勾,所述拉手另一端设置有一对插杆,所述插杆顶部开设有第一铆接孔,所述第一铆接孔内设置有铆钉,所述第一铆接孔和所述第二铆接孔同时被所述铆钉穿过,所述导向槽内侧与所述铆钉顶部轴侧之间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导向槽同时穿过所述活动棘爪压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杠杆原理,止动棘爪滑槽设置有第一凸起,止动棘爪承受负载的力臂缩短;同理,活动棘爪滑槽设置有第二凸起,活动棘爪承受驱动负载的力臂缩短,整体受力和驱动捆紧受力时,主要受力部件棘轮、止动棘爪、活动棘爪、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基座能承受更大的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支撑抽油管部分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支撑抽油管部分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组件部分结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A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拉紧器主体;21、驱动轴;22、基座;23、驱动件;24、基座底板;25、基座侧板;26、第一驱动板;27、第二驱动板;31、止动棘爪;32、行程孔;33、第一销孔;34、第二销孔;35、第一连接轴孔;36、止动棘爪滑槽;41、第一凸起;44、第二凸起;55、止动卡齿;56、行程杆;57、复位弹簧;58、轴销;59、螺纹轴杆;61、手柄连接孔;62、第二连接轴孔;63、握把;64、握把杆;65、第一固定孔;66、第二固定孔;67、活动棘爪滑槽;68、固定板;69、第一凸台;70、第二凸台;74、导向槽;75、插杆;76、活动棘爪压簧;77、第一铆接孔;78、驱动卡齿;79、第二铆接孔;80、铆钉;83、加强筋;84、倒勾;9、棘轮;91、左棘轮;92、右棘轮;93、活动棘爪;97、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说明书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负载安全捆绑固定装置,包括拉紧器主体1,拉紧器主体1包括棘轮9、活动棘爪93、止动棘爪31、驱动轴21、基座22和驱动件23,驱动件23包括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基座22包括基座底板24和基座侧板25,基座侧板25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24的两侧,基座侧板25与基座底板24垂直,基座侧板25上均开设有止动棘爪滑槽36,止动棘爪滑槽36的上方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起41,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上均开设有活动棘爪滑槽67,活动棘爪滑槽67上方向内设置有第二凸起44。凸起对棘爪起到支撑承载作用,缩短了止动棘爪与棘轮9之间的力臂。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棘轮9包括左棘轮91和右棘轮92,左棘轮91转动安装在第一驱动板26和基座侧板25之间,右棘轮92转动安装在第二驱动板27和基座侧板25之间;活动棘爪93两端均卡在活动棘爪滑槽67中,活动棘爪93一端设置有驱动卡齿78,驱动卡齿78以活动棘爪93轴心为中心对称设置,活动棘爪93上对称开设有第二铆接孔79,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8,固定板68两侧设置有导向槽74,固定板68两端分别伸出的第一凸台69、第二凸台70,第一凸台69和第二凸台70分别插接与第一固定孔65和第二固定孔66中。
在本实施例中,止动棘爪31包括止动卡齿55和行程杆56,止动卡齿55以行程杆56为中心呈对称设置,行程杆56外套有复位弹簧57,行程杆56插入行程孔32,止动棘爪31滑动设置于止动棘爪滑槽36内,第一销孔33之间固定设有轴销58,第二销孔34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轴杆59,轴销58两端通过第一销孔33转动安装在基座22顶部,驱动轴21同时穿过第一连接轴孔35、棘轮9和第二连接轴孔62枢接于拉紧器主体1上部。
具体地,基座底板24上开设有行程孔32,基座侧板25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24的两侧,并且基座侧板25与基座底板24垂直,基座侧板25两端开设第一销孔33和第二销孔34,基座侧板25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轴孔35,止动棘爪滑槽36设置在第一连接轴孔35和第二销孔34之间。
具体地,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的两端均开设有手柄连接孔61和第二连接轴孔62,且手柄连接孔61之间设置有握把63,握把63两端设置有握把杆64,握把杆64均与手柄连接孔61转动安装,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65、第二固定孔66,活动棘爪滑槽67设置在第二连接轴孔62和第一固定孔65、第二固定孔66之间。
具体地,固定板68连接有拉手97,拉手97设置为镂空式拉手,拉手97中间设置有加强筋83,拉手97尾部设置有倒勾84,拉手97另一端设置有一对插杆75,插杆75顶部开设有第一铆接孔77,第一铆接孔77内设置有铆钉80,第一铆接孔77和第二铆接孔79同时被铆钉80穿过,导向槽74内侧与铆钉80顶部轴侧之间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76,插杆75插接于导向槽74同时穿过活动棘爪压簧76。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拉动拉手97,拉手97带动活动棘爪93,使得活动棘爪压簧76压缩蓄力,使得活动棘爪93在活动棘爪滑槽67中移动,进而使得驱动卡齿78不再抵住棘轮9,此时摇动握把63至一定角度松开拉手97,使得活动棘爪压簧76复位,活动棘爪93重新抵住棘轮9,下压握把63,握把63带动活动棘爪93,活动棘爪93带动棘轮9,棘轮9带动驱动轴21,并且据杠杆原理由于止动棘爪滑槽36设置有第一凸起41,止动棘爪31承受负载的力臂缩短;同理,活动棘爪滑槽67设置有第二凸起44,活动棘爪93承受驱动负载的力臂缩短,整体受力和驱动捆紧受力时,主要受力部件棘轮9、止动棘爪31、活动棘爪93、第一驱动板26、第二驱动板27、基座22能承受更大的负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9)

1.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包括拉紧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器主体(1)包括基座(22)和驱动件(23),所述驱动件(23)包括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所述基座(22)包括基座底板(24)和基座侧板(25),所述基座侧板(25)对称设置于基座底板(24)的两侧,所述基座侧板(25)上均开设有止动棘爪滑槽(36),所述止动棘爪滑槽(36)的上方向外设置有第一凸起(41),所述第一驱动板(26)和第二驱动板(27)上均开设有活动棘爪滑槽(67),所述活动棘爪滑槽(67)上方向内设置有第二凸起(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板(24)上开设有行程孔(32),所述基座侧板(25)对称设置于所述基座底板(24)的两侧,所述基座侧板(25)两端开设第一销孔(33)和第二销孔(34),所述基座侧板(25)中部开设有第一连接轴孔(35),所述止动棘爪滑槽(36)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轴孔(35)和所述第二销孔(3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板(26)和所述第二驱动板(27)的两端均开设有手柄连接孔(61)和第二连接轴孔(62),所述第一驱动板(26)和所述第二驱动板(27)中部开设有第一固定孔(65)、第二固定孔(66),所述活动棘爪滑槽(67)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轴孔(62)和所述第一固定孔(65)、所述第二固定孔(66)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器主体(1)还包括棘轮(9)、活动棘爪(93)、止动棘爪(31)和驱动轴(21),所述棘轮(9)包括左棘轮(91)和右棘轮(92),所述左棘轮(91)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板(26)和所述基座侧板(25)之间,所述右棘轮(9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驱动板(27)和所述基座侧板(2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1)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轴孔(35)、所述棘轮(9)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孔(62)枢接于所述拉紧器主体(1)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棘爪(31)包括止动卡齿(55)和行程杆(56),所述止动卡齿(55)以所述行程杆(56)为中心呈对称设置,所述行程杆(56)外套有复位弹簧(57),所述行程杆(56)插入所述行程孔(32),所述止动棘爪(31)滑动设置于所述止动棘爪滑槽(36)内,所述第一销孔(33)之间固定设有轴销(58),所述轴销(58)两端通过所述第一销孔(33)转动安装在所述基座(22)顶部,所述第二销孔(34)之间固定安装有螺纹轴杆(5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连接孔(61)之间设置有握把(63),所述握把(63)两端设置有握把杆(64),所述握把杆(64)均与所述手柄连接孔(61)转动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棘爪(93)两端均卡在所述活动棘爪滑槽(67)中,所述活动棘爪(93)一端设置有驱动卡齿(78),所述驱动卡齿(78)以所述活动棘爪(93)轴心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棘爪(93)上对称开设有第二铆接孔(79),所述第一驱动板(26)和所述第二驱动板(27)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8),所述固定板(68)两侧设置有导向槽(74),所述固定板(68)两端分别伸出的第一凸台(69)、第二凸台(70),所述第一凸台(69)和所述第二凸台(70)分别插接与所述第一固定孔(65)和所述第二固定孔(66)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8)连接有拉手(97),所述拉手(97)中间设置有加强筋(83),所述拉手(97)尾部设置有倒勾(84),所述拉手(97)另一端设置有一对插杆(75),所述插杆(75)顶部开设有第一铆接孔(77),所述第一铆接孔(77)内设置有铆钉(80),所述第一铆接孔(77)和所述第二铆接孔(79)同时被所述铆钉(80)穿过,所述导向槽(74)内侧与所述铆钉(80)顶部轴侧之间设置有活动棘爪压簧(76),所述插杆(75)插接于所述导向槽(74)同时穿过所述活动棘爪压簧(76)。
CN202221752820.2U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Active CN218431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2820.2U CN218431892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52820.2U CN218431892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892U true CN218431892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9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52820.2U Active CN218431892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1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2124B2 (en) Tool rack set fastener
US20140117062A1 (en) Truck crossbar attachment
US5778496A (en) Strapping device
EP1958856A2 (en) Luggage-carrier
US9138603B2 (en) Rope adjuster with fast rope replacement device
CN218431892U (zh) 一种安全型捆绑固定装置
CN111347917A (zh) 用于更换电池的锁舌结构、锁止装置、解锁装置、电动车
CN111941359A (zh) 多用途工具组件
US6226822B1 (en) Tool structure
US6415881B1 (en) Retaining device of scooter battery set
CN214689962U (zh) 折叠器及折叠车辆
US20130037677A1 (en) Clamping Accessory Storage Device
CN210636949U (zh) 汽车门内拉手
US7559115B2 (en) Retractable luggage pull rod with rotating hook
JP6137612B2 (ja) 台車と駆動輪ユニットとの連結機構
CN214356880U (zh) 一种消音拉紧装置
KR101809406B1 (ko) 굴삭기용 다기능 집게장치
CN214837785U (zh) 航天服固定机构
CN215913584U (zh) 可伸缩拉杆组件
CN219143391U (zh) 一种机箱把手
CN212354240U (zh) 一种车辆的箱包快拆装置
CN110356674A (zh) 一种列车座椅周转架
CN220807227U (zh) 一种电镐尾部用的固定机构及其电镐车
CN111573119B (zh) 服务器搬运装置
CN113415305B (zh) 方便闸瓦更换的闸瓦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