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443U -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443U
CN218431443U CN202222836693.0U CN202222836693U CN218431443U CN 218431443 U CN218431443 U CN 218431443U CN 202222836693 U CN202222836693 U CN 202222836693U CN 218431443 U CN218431443 U CN 218431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onnecting part
longitudinal
quadrilateral
vehicle fl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66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金钊
郭敏海
贾宇婷
龚磊
刘春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riority to CN2022228366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1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4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包括:四边形框架结构;第一连接部,其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一顶点,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前纵梁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前纵梁连接;第二连接部,其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二顶点,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门槛梁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与门槛梁连接;第三连接部,其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三顶点,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中地板纵梁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中地板纵梁连接;第四连接部,其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四顶点,第四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前围板下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与前围板下横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加强支架,减少了车身重量和成本。

Description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地板是车辆的底盘的一部分,它是使用刚度较好的材料所搭建的一个平台,以安装车辆的各个部件、组件并承载车厢,从而形成车辆的整体造型。
配合参见图1和图2,一些车辆地板的前纵梁601和中地板纵梁603的连接处为“T”形结构,导致作用力的传递不流畅,为较好地应对正面碰撞和小偏置碰撞,需要在横梁内部增加加强件。
配合图1所示,在发生正面碰撞时,水平的前围板下横梁604会阻碍来自前纵梁601的作用力的传递的顺畅性,作用力会在前围板下横梁604处堆积,造成前围板下横梁604挤压变形。
配合图2所示,在发生小偏置碰撞时,来自轮胎801的作用力需要经过闭合结构A和闭合结构B(即,前围板下横梁604)才能传递给中地板纵梁603,尤其是必须经过前围板下横梁604,容易造成前围板下横梁604挤压变形。
为应对正面碰撞和小偏置碰撞对前围板下横梁604造成的形变,需要在前围板下横梁604上增加加强支架(图中未示意),这就导致了车身重量和成本的增加。
另外,配合图1所示,“T”形结构存在U形结构802,U形结构802无法直接通过热冲压成型,需要使用2个热成型零件,即,需要热冲压形成结构C和结构D。
因此,现有的车辆地板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可以稳定的承受正面碰撞和小偏置碰撞产生的作用力,不再需要设置加强支架,减少了车身重量和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不存在现有技术的U形结构,减少了需要热成型的零件数,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并简化了装配工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包括:四边形框架结构,其设置于车辆地板;第一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一顶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前纵梁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前纵梁连接;第二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二顶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门槛梁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与门槛梁连接;第三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三顶点,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中地板纵梁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中地板纵梁连接;以及第四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四顶点,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前围板下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与前围板下横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梁、第二边梁、第三边梁和第四边梁;其中,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交聚在所述第一顶点,第二边梁和第三边梁交聚在所述第二顶点,第三边梁和第四边梁交聚在所述第三顶点,第一边梁和第四边梁交聚在所述第四顶点;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边梁、第二边梁形成“Y”形结构;第三连接部与第三边梁、第四边梁形成“Y”形结构;第四连接部与第一边梁、第四边梁形成“Y”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纵梁后侧边梁、前纵梁后下边梁、前纵梁后下加强梁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前纵梁后侧边梁构成第二边梁,前纵梁后下边梁构成第一边梁和第四连接部,前纵梁后侧边梁和前纵梁后下边梁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一连接部;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构成第三边梁和第三连接部,前纵梁后侧边梁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构成第四边梁。
优选地,所述前纵梁后侧边梁为“L”形,前纵梁后下边梁为“丿”形,所述前纵梁后下加强梁为“丶”形,所述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为“厂”形。
优选地,前纵梁后侧边梁、前纵梁后下边梁、前纵梁后下加强梁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分别通过点焊与车辆地板连接。
优选地,前纵梁后侧边梁压在前纵梁后下边梁的边缘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的边缘上,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压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的一端的边缘上,前纵梁后下边梁压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的另一端的边缘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纵梁通过点焊连接,第二连接部与门槛梁通过点焊连接,第三连接部与中地板纵梁通过点焊连接,第四连接部与前围板下横梁通过点焊连接。
优选地,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的材料为钢材或者铝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配备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车辆地板的下方增加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形成四个连接部,分别与四个传递路径连接,可以稳定的承受正面碰撞和小偏置碰撞产生的作用力,不再需要设置加强支架,减少了车身重量和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不存在现有技术的U形结构,减少了需要热成型的零件数,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并简化了装配工艺。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T”形结构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T”形结构在发生小偏置碰撞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在车辆地板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在发生正面碰撞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在发生小偏置碰撞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提供的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提供的另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立体分解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提供的又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实用新型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图3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包括: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第一连接部200、第二连接部300、第三连接部400和第四连接部500。
四边形框架结构100设置于车辆地板705的下表面。
第一连接部200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的第一顶点,第一连接部200的延伸方向与前纵梁601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前纵梁601连接。
第二连接部300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的第二顶点,第二连接部300的延伸方向与门槛梁602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与门槛梁602连接。
第三连接部400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的第三顶点,第三连接部400的延伸方向与中地板纵梁603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中地板纵梁603连接。
第四连接部500设置在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的第四顶点,第四连接部500的延伸方向与前围板下横梁604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与前围板下横梁604连接。
配合图4所示,在发生正面碰撞时,来自前纵梁601的作用力通过第一连接部200传递给四边形框架结构100,四边形框架结构100通过第二连接部300将作用力传递给门槛梁602,四边形框架结构100通过第三连接部400将作用力传递给中地板纵梁603,四边形框架结构100通过第四连接部500将作用力传递给前围板下横梁604,以将作用力平顺的传递到中地板纵梁603和门槛梁602,进而避免作用力在前围板下横梁604上聚集,从而减少前围板下横梁604的变形量。
配合图5所示,在发生小偏置碰撞时,来自轮胎801的作用力传递给四边形框架结构100,进而通过第三连接部400将作用力传递给中地板纵梁603,以减少传递给前围板下横梁604的作用力,避免了前围板下横梁604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在车辆地板的下方增加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形成四个连接部,分别与四个传递路径连接,可以稳定的承受正面碰撞和小偏置碰撞产生的作用力,不再需要设置加强支架,减少了车身重量和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不存在现有技术的U形结构802,减少了需要热成型的零件数,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并简化了装配工艺。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配合图3至图5所示,四边形框架结构100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梁101、第二边梁102、第三边梁103和第四边梁104。
其中,第一边梁101和第二边梁102交聚在第一顶点,第二边梁102和第三边梁103交聚在第二顶点,第三边梁103和第四边梁104交聚在第三顶点,第一边梁101和第四边梁104交聚在第四顶点。
第一连接部200与第一边梁101、第二边梁102形成“Y”形结构。
第三连接部400与第三边梁103、第四边梁104形成“Y”形结构。
第四连接部500与第一边梁101、第四边梁104形成“Y”形结构。
在发生正面碰撞时,配合图4所示,来自前纵梁601的作用力通过第一连接部200传递给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的第一边梁101和第二边梁102。
其中,传递给第一边梁101的作用力的一部分通过第四连接部500传递给前围板下横梁604,传递给第一边梁101的作用力的另一部分通过第四边梁104传递给第三连接部400,进而传递给中地板纵梁603;传递给第二边梁102的作用力的一部分通过第二连接部300传递给门槛梁602,传递给第二边梁102的作用力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二连接部300传递给第三边梁103,进而传递给第三连接部400,以传递给中地板纵梁603。
如此,实现将作用力平顺的传递到中地板纵梁603和门槛梁602,从而避免作用力在前围板下横梁604上聚集,进而减少前围板下横梁604的变形量。
在发生小偏置碰撞时,配合图5所示,来自轮胎801的作用力传递给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的第二边梁102,进而依次通过第二连接部300、第三边梁103、第三连接部400将作用力传递给中地板纵梁603,以减少传递给前围板下横梁604的作用力,避免了前围板下横梁604的变形。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配合图6所示,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为一体结构,即,四边形框架结构100、第一连接部200、第二连接部300、第三连接部400和第四连接部500形成为一体。
除了一体结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可以拆分为多个零件。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配合图7和图8所示,上述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拆分为4个零件,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纵梁后侧边梁701、前纵梁后下边梁702、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
其中,前纵梁后侧边梁701构成第二边梁102,前纵梁后下边梁702构成第一边梁101和第四连接部500,前纵梁后侧边梁701和前纵梁后下边梁702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一连接部200。
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构成第三边梁103和第三连接部400,前纵梁后侧边梁701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300。
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构成第四边梁104。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不存在现有技术的U形结构802,只需要热冲压成型一个前纵梁后下边梁702即可,减少了需要热成型的零件数,进而减少了生产成本,并简化了装配工艺。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配合图8所示,前纵梁后侧边梁701为“L”形,前纵梁后下边梁702为“丿”形,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为“丶”形,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为“厂”形。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前纵梁后侧边梁701压在前纵梁后下边梁702的边缘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的边缘上,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压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的一端的边缘上,前纵梁后下边梁702压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的另一端的边缘上。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前纵梁后侧边梁701与前纵梁后下边梁702、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之间通过点焊连接,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与前纵梁后下边梁702、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之间通过点焊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前纵梁后侧边梁701、前纵梁后下边梁702、前纵梁后下加强梁703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704分别通过点焊与车辆地板705连接。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配合图9所示,上述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拆分为3个零件。
上述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所拆分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设置为1-6个中的任何数目。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部200与前纵梁601通过点焊连接,第二连接部300与门槛梁602通过点焊连接,第三连接部400与中地板纵梁603通过点焊连接,第四连接部500与前围板下横梁604通过点焊连接。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的材料为钢材或者铝材。这里材料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任一种形式,只要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还提供一种车辆,其配备有上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下”、“内”、“外”、“上面”、“下面”、“上面的”、“下面的”、“向上”、“向下”、“前”、“后”、“背后”、“内侧”、“外侧”、“向内”、“向外”、“内部”、“外部”、“内部的”、“外部的”、“向前”、“向后”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具体实施方案的特征。
前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性的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旨在成为穷举的,也并不旨在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四边形框架结构,其设置于车辆地板;
第一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一顶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前纵梁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前纵梁连接;
第二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二顶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门槛梁的纵向方向垂直,并与门槛梁连接;
第三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三顶点,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中地板纵梁的纵向方向相同,并与中地板纵梁连接;以及
第四连接部,其设置在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的第四顶点,所述第四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前围板下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同,并与前围板下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梁、第二边梁、第三边梁和第四边梁;
其中,第一边梁和第二边梁交聚在所述第一顶点,第二边梁和第三边梁交聚在所述第二顶点,第三边梁和第四边梁交聚在所述第三顶点,第一边梁和第四边梁交聚在所述第四顶点;
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边梁、第二边梁形成“Y”形结构;
第三连接部与第三边梁、第四边梁形成“Y”形结构;
第四连接部与第一边梁、第四边梁形成“Y”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前纵梁后侧边梁、前纵梁后下边梁、前纵梁后下加强梁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
前纵梁后侧边梁构成第二边梁,前纵梁后下边梁构成第一边梁和第四连接部,前纵梁后侧边梁和前纵梁后下边梁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一连接部;
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构成第三边梁和第三连接部,前纵梁后侧边梁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的连接部分构成第二连接部;
前纵梁后下加强梁构成第四边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后侧边梁为“L”形,前纵梁后下边梁为“丿”形,所述前纵梁后下加强梁为“丶”形,所述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为“厂”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后侧边梁、前纵梁后下边梁、前纵梁后下加强梁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分别通过点焊与车辆地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前纵梁后侧边梁压在前纵梁后下边梁的边缘和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的边缘上,中地板纵梁前延长梁压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的一端的边缘上,前纵梁后下边梁压在前纵梁后下加强梁的另一端的边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前纵梁通过点焊连接,第二连接部与门槛梁通过点焊连接,第三连接部与中地板纵梁通过点焊连接,第四连接部与前围板下横梁通过点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边形框架结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形成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的材料为钢材或者铝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配备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
CN202222836693.0U 2022-10-27 2022-10-27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Active CN218431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6693.0U CN218431443U (zh) 2022-10-27 2022-10-27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6693.0U CN218431443U (zh) 2022-10-27 2022-10-27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443U true CN218431443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69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6693.0U Active CN218431443U (zh) 2022-10-27 2022-10-27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1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4248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JP3852445B2 (ja) メンバー部材の衝撃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
US20120256446A1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CN110040186B (zh) 下部车身结构
CN111954618A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RU2550401C2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JP2006193118A (ja) 車体の前部構造
JP4346313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US20140312657A1 (en)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US7520563B1 (en) Vehicle equipped with passenger frame having small height from ground
JP506429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H09175433A (ja) 支持構造付きの乗用車の前部構造
CN113276961B (zh) 一种用于增程式电动商务车的下车体地板布置结构
CN208813023U (zh) 一种座椅安装横梁组件
CN218431443U (zh) 车辆地板的四边形载荷传递结构和配备有该结构的车辆
EP1177968B1 (en) Impact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car body front of automobile
JPH06144299A (ja)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13443016B (zh) 车身结构以及汽车
CN112061241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2605472U (zh) 一种中通道总成、前地板总成以及汽车
CN114248674A (zh) 能够减小碰撞变形的汽车座椅骨架
JPH06171442A (ja) バンパーの取付構造
CN210391309U (zh) 一种下部车身结构
KR101027922B1 (ko) 서스펜션 입력점부 차체 강성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