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31390U -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31390U
CN218431390U CN202223101452.8U CN202223101452U CN218431390U CN 218431390 U CN218431390 U CN 218431390U CN 202223101452 U CN202223101452 U CN 202223101452U CN 218431390 U CN218431390 U CN 218431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pipe
shaft
rotating shaft
steering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014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玉明
马玉成
史传福
孙杨
顾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ushan Shanmao Forklift Yant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Forklift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Forklift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osan Forklift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014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31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31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31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涉及叉车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管柱、第一转轴、管套、万向节、第二转轴以及限位管;所述第一转轴嵌套于所述管柱中,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管柱;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管柱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的第一端,所述管柱能够沿所述管套的轴向移动;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位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所述限位管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的第二端,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轴承连接,所述限位管能够相对于所述管套转动。解决了转向管柱不能调节高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的转向管柱常用的组合式转向(Column Steer)有两种:气弹簧调节锁紧式和机械调节锁紧式。因机械调节锁紧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且成本较低,在叉车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如图1所示,机械锁紧式转向管柱的转轴A与转向管柱B之间采用橡胶C进行限位,在转向管柱转动时,转轴与橡胶之间的长时间挤压造成橡胶变形或变质,导致限位效果不佳。同时,现有的转向管柱不能调节高度,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不能调节高度,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包括:
管柱、第一转轴、管套、万向节、第二转轴以及限位管;
所述第一转轴嵌套于所述管柱中,且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管柱;
所述第二转轴通过所述万向节与所述限位管连接;
所述管柱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的第一端,所述管柱能够沿所述管套的轴向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且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转轴贴合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管柱贴合;
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位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万向节连接;
所述限位管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的第二端,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轴承连接,且所述限位管能够相对于所述管套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包括:
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二轴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轴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且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轴体贴合,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管柱的内壁贴合;
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限位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管内壁设置有花键结构;
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花键结构与所述限位管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内壁与所述限位管贴合,外壁与所述管套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节为铸造工艺的万向节。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管柱结构还包括锁紧装置;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限位板、限位轴、限位圆盘、手柄以及安装支架;
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管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孔和管套支架;
所述限位轴穿设于所述管套支架、所述限位孔以及所述安装支架的安装板中,且所述限位轴上在所述限位板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圆盘;
所述手柄与所述限位轴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转动时通过所述限位圆盘夹紧或者放松所述限位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锁紧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柱能够相对所述管套移动,并通过所述管套带动所述限位板,使得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限位轴相对移动;
在所述锁紧装置处于锁紧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限位圆盘夹紧所述限位板。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轴上套设有限位筒,且所述限位筒设置于所述限位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管柱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管柱与所述管套的相对轴向移动,能够使得所述管柱能够与所述管套实现高度方向的调节;同时,采用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和管柱之间进行限位,避免使用橡胶限位导致限位失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不能调节高度,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结构的剖视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的剖视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管柱;2:第一转轴;21:第一轴体;22:第二轴体;3:管套;4:万向节;5:第二转轴;6:限位管;7:第一轴承;8:第二轴承;9:锁紧装置;91:限位板;92:限位轴;93:限位圆盘;94:手柄;95:安装支架;96:限位孔;97:安装板;98:限位筒;99套管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不能调节高度,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如图2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包括:
管柱1、第一转轴2、管套3、万向节4、第二转轴5以及限位管6;
所述第一转轴2嵌套于所述管柱1中,且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管柱1;
所述第二转轴5通过所述万向节4与所述限位管6连接;
所述管柱1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3的第一端,所述管柱1能够沿所述管套3的轴向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且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转轴2贴合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壁与所述管柱1贴合;
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管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位管6的第二端与所述万向节4连接;
所述限位管6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3的第二端,并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轴承7连接,且所述限位管6能够相对于所述管套3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管住固定连接,并通过所述管柱与所述管套的相对轴向移动,能够使得所述管住能够跟随所述管套实现高度方向的调节;同时,采用所述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和管柱之间进行限位,避免使用橡胶限位导致限位失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向管柱不能调节高度,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驾驶员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2包括:
第一轴体21和第二轴体22,所述第一轴体21和所述第二轴体2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轴体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8,且所述第二轴承8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轴体21贴合,所述第二轴承8的外壁与所述管柱1的内壁贴合;
所述第二轴体22与所述限位管6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为不同的加工材料或者不同的加工工艺;所述第一轴体与所述第二轴体的直径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可选地,所述限位管6内壁设置有花键结构;
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花键结构与所述限位管6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7内壁与所述限位管6贴合,外壁与所述管套3贴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通过花键结构,实现所述限位管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能够沿所述管套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转向管柱结构高度方向的调节。可选地,所述万向节4为铸造工艺的万向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万向节为铸造工艺,避免了因弯折工艺的万向节精度低,与十字轴的同轴性差、传动损耗较大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转向管柱结构,还包括锁紧装置9;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限位板91、限位轴92、限位圆盘93、手柄94以及安装支架95;
所述限位板91与所述管柱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91上设置有限位孔96以及管套支架99;
所述限位轴92穿设于所述管套支架99、所述限位孔96以及所述安装支架95的安装板中97,且所述限位轴92上在所述限位板91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圆盘93;
所述手柄94与所述限位轴92固定连接,所述手柄94时通过所述限位圆盘93夹紧或者放松所述限位板9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管柱结构,通过锁紧装置对所述转向管柱结构在转动角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并能够对所述转向管柱结构的高度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
可选地,在所述锁紧装置9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柱1能够相对所述管套3轴向移动,并通过所述管柱1带动所述限位板91,使得所述限位孔96与所述限位轴92相对移动;
在所述锁紧装置9处于锁紧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限位圆盘93夹紧所述限位板91,使得所述限位轴92无法沿所述限位孔96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轴92上套设有限位筒98,且所述限位筒98设置于所述限位板91两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叉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
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柱(1)、第一转轴(2)、管套(3)、万向节(4)、第二转轴(5)以及限位管(6);
所述第一转轴(2)嵌套于所述管柱(1)中,且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管柱(1);
所述第二转轴(5)通过所述万向节(4)与所述限位管(6)连接;
所述管柱(1)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3)的第一端,所述管柱(1)能够沿所述管套(3)的轴向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7),且所述第一轴承(7)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转轴(2)贴合,所述第一轴承(7)的外壁与所述管柱(1)贴合;
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管(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限位管(6)的第二端与所述万向节(4)连接;
所述限位管(6)的第一端嵌套于所述管套(3)的第二端,并通过至少两个第一轴承(7)连接,且所述限位管(6)能够相对于所述管套(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包括:
第一轴体(21)和第二轴体(22),所述第一轴体(21)和所述第二轴体(2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轴体(2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8),且所述第二轴承(8)的内壁与所述第一轴体(21)贴合,所述第二轴承(8)的外壁与所述管柱(1)的内壁贴合;
所述第二轴体(22)与所述限位管(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管(6)内壁设置有花键结构;
所述第一转轴(2)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花键结构与所述限位管(6)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7)内壁与所述限位管(6)贴合,外壁与所述管套(3)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4)为铸造工艺的万向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管柱结构还包括锁紧装置(9);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限位板(91)、限位轴(92)、限位圆盘(93)、手柄(94)以及安装支架(95);
所述限位板(91)与所述管柱(1)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91)上设置有限位孔(96)以及管套支架(99);
所述限位轴(92)穿设于管套支架(99)、所述限位孔(96)以及所述安装支架(95)的安装板(97)中,且所述限位轴(92)上在所述限位板(91)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圆盘(93);
所述手柄(94)与所述限位轴(92)固定连接,所述手柄(94)转动时通过所述限位圆盘(93)夹紧或者放松所述限位板(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紧装置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管柱(1)能够相对所述管套(3)轴向移动,并通过所述管柱(1)带动所述限位板(91),使得所述限位孔(96)与所述限位轴(92)相对移动;
在所述锁紧装置(9)处于锁紧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限位圆盘(93)夹紧所述限位板(91),使得所述限位轴(92)无法沿所述限位孔(96)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92)上套设有限位筒(98),且所述限位筒(98)设置于所述限位板(91)两侧。
8.一种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管柱结构。
CN202223101452.8U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Active CN218431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1452.8U CN218431390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01452.8U CN218431390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31390U true CN218431390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74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01452.8U Active CN218431390U (zh) 2022-11-22 2022-11-22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31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WO2013094105A1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5509324A (en) Intermediate steering shaft
JPS63212174A (ja) 自動車用の高さ調節可能なステアリングカラム
CN112208673A (zh) 一种全向运动机器人
CN218431390U (zh) 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及叉车
US6561304B1 (en) Rotary actuator assembly
CN103231681B (zh) 锁紧机构、连接机构、连接总成以及锁紧机构的工作方法
CN109878567A (zh) 一种转向手柄及包括转向手柄的仓储车
CN216034633U (zh) 线控转向系统和车辆
CN109572798A (zh) 电动四向可调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装置
CN213168266U (zh) 一种电动转向管柱装置
JP425427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3186230U (zh) 锁紧机构、连接机构以及连接总成
JP518158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8773446A (zh) 双重调节的防侧倾儿童三轮童车
JP2005280678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5176553B2 (ja) 電動チルト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19171896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8431396U (zh) 机动车及其后轮转向致动器
CN218257548U (zh) 一种可转角度的轮毂轴承单元
CN217835748U (zh) 一种农用车转向支撑结构
CN220785892U (zh)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和全地形车
CN214663022U (zh) 一种强稳定性高清会议摄像机
CN216034623U (zh) 一种拖拉机方向盘调节锁定装置
CN215155359U (zh) 一种卡丁车转向限位结构及卡丁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5400 No. 30, Fuzhou Road,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ushan Shanmao Forklift (Yant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65400 No. 30, Fuzhou Road,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osan forklift (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