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20136U -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20136U
CN218420136U CN202220411957.5U CN202220411957U CN218420136U CN 218420136 U CN218420136 U CN 218420136U CN 202220411957 U CN202220411957 U CN 202220411957U CN 218420136 U CN218420136 U CN 218420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body
delivery apparatus
outer shaft
shaft
docking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19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J·德罗斯耶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20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20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Deployment by mechanical expan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6Deployment by retracting a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12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with soft flexible valve members, e.g. tissue valves shaped like natural valves
    • A61F2/2418Scaffolds therefor, e.g. support s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17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ndle assembli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62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 A61F2/966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 A61F2/9661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an outer sleeve with relative longitudinal movement between outer sleeve and prosthesis, e.g. using a push rod the proximal portion of the stent or stent-graft is released fir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002/950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having retaining means other than an outer sleeve, e.g. male-female connector between stent and instru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250/00Special features of prostheses classified in groups A61F2/00 - A61F2/26 or A61F2/82 or A61F9/00 or A61F11/00 or subgroups thereof
    • A61F2250/0058Additional features; Implant or prostheses propert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F2250/0069Seal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一种用于递送假体植入物的递送设备包括手柄以及具有内轴和外轴的轴组件。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手柄的腔内并且耦接到所述外轴。接收密封构件的环形凹槽通过所述外轴的近端和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内的阶降肩部限定在所述托架构件内。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并且包括将所述内轴的管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外轴的所述管腔的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所述植入物通过框架连接件耦接到所述内轴,所述框架连接件具有接收所述植入物的连接件突片的凹部。所述凹部包括底切壁,所述底切壁将施加到所述连接件凸片的张力转变为所述连接件凸片上的径向力。

Description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3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154,956和2021 年3月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3/154,966。相关申请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植入支撑结构和/或假体心脏瓣膜的递送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人的心脏会遭受各种瓣膜疾病的折磨。这些瓣膜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的严重功能失常,最终需要修复原生瓣膜或用人工瓣膜替换原生瓣膜。有许多已知的修复装置(如支架)和人工瓣膜,以及将这些装置和瓣膜植入人体的许多已知方法。经皮和微创外科手术方法在各种程序中被用来将假体医疗装置递送到身体内部的通过外科手术不容易进入或期望在无需外科手术的情况下进入的位置。
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假体瓣膜能够在卷曲状态下被安装在递送设备的远端上,并且被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例如,通过股动脉和主动脉)直至假体瓣膜到达心脏中的植入位置。假体瓣膜然后被扩展至其功能尺寸,例如,通过膨胀假体瓣膜被安装在其上的球囊,致动将扩展力施加于假体瓣膜的机械致动器,或通过从递送设备的鞘管部署假体瓣膜使得假体瓣膜能够自扩展到其功能尺寸。
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如果原生瓣环太大或如果原生瓣膜的几何形状太复杂以至于不能允许瓣膜的牢固植入,则可能无法将假体瓣膜固定到原生瓣环。在这些情况下的一种方法是首先将对接站部署在植入位置处,并且然后将假体瓣膜安装在对接站中。对接站可以被选择为提供将假体瓣膜锚固在原生瓣环内的必要接口。期望地,对接站可以利用微创程序递送到植入位置,这将允许对接站在用于递送假体瓣膜的相同程序内部署。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文中公开了可以用于将假体植入物(诸如对接站)递送到患者身体内的植入位置的递送设备的示例。所述递送设备包括手柄和耦接到所述手柄的轴组件。所述轴组件包括外轴和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的内轴。所述手柄内的托架耦接到所述外轴,并且可相对于手柄移动以使所述外轴轴向地并且相对于轴向手柄位移。所述托架的移动可以使所述外轴在捕获所述假体植入物的延伸位置和暴露所述假体植入物的缩回位置之间位移。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托架包括阶降肩部,所述阶降肩部与所述外轴的近端一起形成压盖(gland)。密封构件可以设置在所述压盖内,以在所述托架和所述轴组件之间进行密封。所述托架中的所述阶降肩部允许所述托架模制为单件,简化了所述递送设备的制造和组装。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内轴包括将所述内轴的管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外轴的所述管腔从而允许从单个注入端口冲洗两个管腔的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在一些示例中,提供了将植入装置耦接到所述内轴的框架连接件。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植入装置上的连接件凸片的凹部。所述凹部具有至少一个底切壁,所述底切壁将施加到连接件突片的张力转化为作用在连接件突片上的径向力,这可以在将所述假体植入物部署在所述植入位置之前并且特别是在所述假体植入物的重新捕获期间改善所述假体植入物的保持特性。
在一个代表性示例中,一种递送设备包括手柄主体、托架构件、外轴、内轴和密封构件。所述手柄主体具有近端、远端、纵向轴线和腔,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延伸,所述腔设置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所述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在平行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轴向移动。所述托架构件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所述外轴包括近端,所述近端定位在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膛内并且与所述压盖肩部成相对关系。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表面的邻近于所述降压过渡部的部分限定环形凹槽。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固定。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内轴周围并且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且被定位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内轴之间并且在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处形成密封。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递送组件包括前述递送设备和可扩展对接站,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可扩展对接站被配置为接收假体心脏瓣膜。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将前述递送组件的远端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将所述递送组件推进通过所述患者的所述脉管系统,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定位在选定的植入位置处,以及相对于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和托架构件。所述手柄主体包括纵向轴线和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腔。所述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轴向移动。所述托架构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内表面的与所述降压过渡部相邻的部分形成被配置为接收密封构件的环形凹槽的一部分。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托架包括单件模制主体,所述单件模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内表面的与所述降压过渡部相邻的部分形成环形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密封构件的凹槽的一部分。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形成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部件的方法包括将型芯销固定在模具腔内,以及将热塑性材料注入到所述模具腔中以形成模制主体,所述模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第一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形成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部件的方法包括将型芯销固定在模具腔内,以及将热塑性材料注入到所述模具腔中以形成模制主体,所述模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位移的定位肩部。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递送设备包括包括手柄主体、外轴、内轴和注入端口。所述手柄主体包括纵向轴线和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腔。所述外轴包括定位在所述腔内的近端。所述外轴具有第一管腔。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所述第一管腔。所述内轴具有第二管腔和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将所述第二管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腔。所述注入端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内轴的所述第二管腔,并且所述第一管腔和所述第二管腔两者都可通过所述注入端口利用流体来冲洗。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递送组件包括前述递送设备和用于可扩展瓣膜的可扩展对接站,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将前述递送组件的远端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将所述递送组件的所述远端推进通过所述患者的所述脉管系统,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定位在选定的植入位置处,以及相对于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增强管,所述增强管包括内层、设置在所述内层上的增强层和设置在所述增强层上的外层。所述方法包括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烧蚀所述加强管以在所述加强管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将具有一个或多个窗口的覆盖管设置在加强管上,以及在通过一个或多个窗口暴露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烧蚀所述加强管,以在所述加强管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轴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管腔的外轴和延伸通过所述第一管腔的内轴。所述内轴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具有第二管腔和将所述第二管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腔的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所述内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管上的覆盖管。所述覆盖管具有定位成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暴露于所述第一管腔的一个或多个窗口。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递送设备包括细长轴和框架连接件。所述细长轴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被配置为在递送程序期间设置在患者身体的外部,并且所述远端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递送程序期间设置在患者身体内部。所述框架连接件耦接到所述细长轴的所述远端部分并且被配置用于将假体植入物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具有带有外表面的外部和凹部的连接件主体。所述凹部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狭槽部分、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第二狭槽部分、以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凹部底板延伸到所述外表面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狭槽部分和所述第二狭槽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狭槽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至少第一部分包括从所述外表面到所述凹部底板的底切。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框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具有外部,所述外部具有外表面、凹入表面以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凹入表面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并且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狭槽部分和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第二狭槽部分。所述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从所述凹入表面径向延伸到所述外表面并连接到所述第一狭槽部分和所述第二狭槽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狭槽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凹入表面形成在75-89.9度的范围内的角度。
在另一代表性示例中,一种递送组件包括可自扩展对接站和框架连接件。所述可自扩展对接站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凸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凸片具有喇叭形部分。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具有接收并保持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凸片的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包括接收所述喇叭形部分的狭槽部分、凹部底板以及连接到所述狭槽部分和所述凹部底板的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凹部底板形成在75-89.9度的范围内的角度。
本公开的各种创新中的任一种能够被组合或单独地使用。提供此摘要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概念,这些概念在说明书中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此摘要并不意欲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重要基本特征,也不意欲被用来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根据以下详细描述、权利要求和附图,本公开的前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处于径向扩展状态的对接站的框架的一部分的正视图。
图2是处于径向压缩状态的图1的框架的透视图。
图3是包括图1的框架的对接站的透视图。
图4是部署在以横截面示意性地描绘的患者解剖结构内的植入位置处并且其中部署有假体心脏瓣膜的图3的对接站的剖视图。
图5A是用于部署对接站的递送设备的透视图。
图5B示出了围绕图5A的递送设备的远侧部分设置的图3的对接站。
图6A是图5A的递送设备的远侧部分的正视图,其中递送设备的外轴处于缩回位置。
图6B是图5A的递送设备的远侧部分的正视图,其中递送设备的外轴处于延伸位置并且被剖切以示出包封的对接站。
图6C-图6F图示了从图5A的递送设备部署图3的对接站的阶段。
图7A是图5A所示的递送设备的手柄部分的透视图。
图7B和图7C是图7A的手柄部分的透视图,其中手柄的一部分被剖切以示出各种内部部件。
图8A和图8B是图7A的手柄部分的托架构件的透视图。
图8C是图8A和图8B的托架构件的剖视图。
图9是图8A和图8B的托架构件的头部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A和图8B的托架构件的剖视图,其中轴组件的近侧部分延伸通过托架构件。
图11A是沿着如图7A所示的平面相交线11A-11A截取的图7A的手柄部分的剖视图。
图11B是沿着如图11A所示的线11B-11B截取的图7A的手柄部分的剖视图。
图12A是耦接到图7A的手柄部分的轴组件的近侧部分的剖视图,其中轴组件的一部分被剖切以示出轴组件的内轴中的流体端口。
图12B是图12A所示的轴组件的内轴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2C是如图12A所示的区域12C的放大视图。
图13A和图13B是框架连接件的正视图。
图14是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的透视图,其中剖切平面沿着如图 13A所示的线14-14截取。
图15图示了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其中对接站的连接件凸片保持在框架连接件的凹部中。
图16A是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的透视图,其中剖切平面沿着如图13A所示的线16A-16A截取。
图16B是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在图16A所示的剖切平面处的剖视图。
图17A是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的透视图,其中剖切平面沿着如图13A所示的线17A-17A截取。
图17B是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在图17A所示的剖切平面处的剖视图。
图18是递送设备的远侧部分的剖视图,图示了连接到图5A和图5B的轴组件的内轴的图13A和图13B的框架连接件。
图19是图5A的递送设备的远侧部分的正视图,其中递送设备的外轴处于延伸位置并且被剖切以示出受图13A和图13B的外轴和框架连接件约束的对接站。
图20是图19所示的递送设备的远侧部分的旋转视图,其中框架连接件被剖切以示出与对接站的连接件突片的接合。
图21图示了图19和图20的对接站的连接件突片响应于施加到连接件突片的轴向张力的径向偏转。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考虑
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本文中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便提供所公开的示例的透彻理解。在一些情况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所公开的示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实践,或可以利用本文中未具体公开的其他方法、结构和材料来实践。在一些情况下,已经省略了与假体瓣膜和递送设备相关联的众所周知的结构和/或过程,以避免模糊所公开的示例的新颖且非显而易见的方面。
经由示例和实施方式描述了所公开的技术。本文中描述和附图中示出的所有示例和实施方式可以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组合以形成任何数量的组合,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诸如如果所提出的组合涉及不兼容或互斥的元件。可以重新布置本文描述的任何过程中的动作的顺序次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诸如如果一个动作需要另一个动作的结果作为输入。
为了一致性,并且为了描述中的连续性,相同或类似的参考字符可以被用于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并且一个附图中的元件的描述将会被认为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参考字符的元件出现在其他附图中时延续。在一些情况下,术语“对应于”可以被用来描述不同附图的元件之间的对应性。在示例使用中,当第一附图中的元件被描述为对应于第二附图中的另一个元件时,第一附图中的元件被认为具有第二附图中的另一个元件的特性,并且反之亦然,除非以另外的方式说明。
词语“包含”和其派生词(诸如“包含”和“包含”)要在开放的包括性意义上进行解释,即,如“包括但不限于”。单数形式“一”、“一个”、“至少一个”和“所述”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以另外的方式指出。当在一系列元件中的最后两个元件之间使用时,术语“和/或”意味着列出的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术语“或”一般在其最宽泛的意义上被采用,即,如意味着“和/或”,除非上下文以另外的方式清楚地指出。
没有限定词的术语“耦接”通常是指物理耦接或链接,并且在不存在特定相反语言的情况下不排除在耦接元件之间存在中间元件。当与元件一起使用时,术语“多个”或“复数”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元件。方向和其他相对参考(例如,内和外、上和下、上方和下方、左和右、以及近侧和远侧)可以用于便于本文中的附图和原理的讨论,但不旨在是限制性的。
对所公开技术的介绍
本公开描述了可以用于将假体植入物(诸如对接站和/或假体心脏瓣膜) 递送到患者解剖结构内的植入位置的多个递送设备。所述递送设备包括耦接到手柄的轴组件,所述手柄控制所述递送设备的操作。假体植入物可以包封在所述轴组件的轴中的一个的远端部分内以便递送到植入位置。
所述轴组件包括可在包封装载到所述递送设备上的假体植入物的延伸位置和暴露所述假体植入物以便部署在所述植入位置处的缩回位置之间移动的外轴。托架构件包括在所述手柄中,以使所述外轴在所述缩回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轴组件包括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的内轴。
在某些示例中,所述托架构件和所述外轴形成保持密封部件的压盖(gland) 或环形凹槽。在某些示例中,所述内轴包括与设置在所述托架构件内的所述密封构件一起允许利用来自单个注入端口的流体冲洗所述内轴和所述外轴的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
在某些示例中,所述内轴可以承载框架连接件,所述框架连接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凹部以接收所述假体植入物的一个或多个连接件凸片并且从而轴向地约束假体植入物。在某些示例中,所述凹部具有底切壁,所述底切壁将施加到所述连接件突片的张力转换为作用在所述连接件突片上的径向力,这可以在所述假体植入物的再压缩和/或取回期间帮助维持所述连接件突片与所述凹部的接合。
所公开技术的示例
现在转到附图,图1图示了可以形成对接站的主体的框架100(或支架) 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框架100具有第一端104和第二端108。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端104可以是流入端,并且第二端108可以是流出端。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端104可以是流出端,并且第二端108可以是流入端。术语“流入”和“流出”与通过框架的血流(例如,顺行血流)的正常方向有关。在图1所示的框架100的不受约束的扩展状态下,框架100的在第一端104和第二端 108之间的相对更窄的部分(或腰部)112形成瓣膜座116。框架100可以被压缩(如图2所示)以便通过递送设备递送到植入位置。
尽管本文中关于特定植入位置(例如,肺动脉瓣)和/或特定递送方法(例如,经股动脉)描述了对接站、递送设备、假体心脏瓣膜和/或方法,但是本文公开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适用于各种其他植入位置(例如,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和/或递送方法(例如,经心尖、经中隔等)。
在通过图1所示的示例中,框架100包括被布置为形成单元124的多个支柱120。支柱120的端部在框架100的端部处形成顶点128。顶点12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包括连接件凸片132。支柱120的在顶点128和瓣膜座116(或腰部112)之间的部分形成框架100的密封部分130。在图1所示的框架100 的不受约束的扩展状态下,顶点128大致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在瓣膜座116的径向外侧。
框架100可以由高弹性或顺应性材料制成,以适应解剖结构中的大变化。例如,框架100可以由柔性金属、金属合金、聚合物或开孔泡沫制成。高弹性金属的示例是镍钛诺(其是镍和钛的金属合金),但是可以使用其他金属和高弹性或顺应性非金属材料。框架100可以是自扩展的、手动可扩展的(例如,经由球囊可扩展的)或机械可扩展的。自扩展框架可以由形状记忆材料 (例如镍钛诺)制成。以这种方式,框架可以如图2所示的那样径向压缩(例如,通过卷曲装置),并且可以径向扩展到图1所示的构造。
图3图示了包括框架100和设置在框架内的不可渗透材料140的示例性对接站136。不可渗透材料140附接到框架100(例如,通过缝合线144)。在通过图3所示的示例中,不可渗透材料140至少覆盖框架100的密封部分130 中的单元124。由不可渗透材料140在密封部分130处形成的密封可以帮助将从近侧流入端104流入对接站136的血液汇集到瓣膜座116(并且一旦瓣膜安装在瓣膜座中,就汇集到瓣膜)。靠近远侧流出端108的一行或多行单元124可以是开放的。
不可渗透材料140可以是血液不可渗透的织物。各种生物相容性材料可以用作不可渗透材料140,例如用不可渗透血液的涂层处理的泡沫或织物、聚酯材料或经处理的生物材料(诸如心包膜)。在一个特定示例中,不可渗透材料140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对接站136可以包括围绕框架100的腰部112延伸(或与腰部一体)的条带146。条带146可以在展开状态下将瓣膜座116的膨胀约束到特定直径,以使得瓣膜座116能够支撑特定的瓣膜尺寸。条带146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并且可以由各种不同的材料制成。例如,条带146可以由PET、一根或多根缝合线、织物、金属、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带子或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可以维持瓣膜座116的形状的其他相对非扩展的材料制成。
图4图示了在原生瓣环148内处于部署状态的对接站136。可以看出,对接站136的框架100处于扩展状态,其中框架的端部部分压靠原生瓣环的内表面152。在框架100的扩展状态下,条带146(图3所示)可以将瓣膜座116 维持在恒定或基本上恒定的直径。图4还示出了部署在对接站136内并与对接站136的瓣膜座116接合的假体瓣膜200。假体瓣膜200可以通过首先将对接站136部署在植入位置处并且然后将假体瓣膜安装在对接站内来植入。
假体瓣膜200可以被配置为置换原生心脏瓣膜(例如,主动脉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或三尖瓣)。在一个示例中,假体瓣膜200可以包括框架204 和设置在框架204内并附接到框架204的瓣膜结构208。瓣膜结构208可以包括在心脏的舒张期和收缩期期间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循环的一个或多个小叶212。框架204可以由针对对接站136的框架100描述的框架材料制成。小叶212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由心包组织(例如,牛心包组织)、生物相容性合成材料或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其他合适的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
对接站136不限于与图4所示的假体瓣膜200的特定示例一起使用。例如,诸如美国专利公开号2018/0153689和2019/0060057、美国专利申请号 62/869,948、以及国际申请号PCT/US2019/056865(其相关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描述的机械可扩展假体瓣膜可以安装在对接站136中。
图5A图示了可以用于将对接站递送到植入位置的示例性递送设备300。递送设备300通常包括手柄302和轴组件303,轴组件303耦接到手柄302并从手柄302向远侧延伸。轴组件303包括内轴305和外轴309。内轴305延伸通过外轴309的管腔。
在通过图5A所示的示例中,框架连接件400耦接到内轴305。对接站136 可以围绕内轴305的从框架连接件400向远侧延伸的部分设置,如图5B所示。在一个示例中,框架连接件400包括可以接收对接站136的近端处的一个或多个连接件突片132并且从而轴向地约束对接站136的一个或多个凹部。
鼻锥317可以附接到内轴305的远端。鼻锥317包括用于接收导丝的中心开口319。因此,导丝的近端可以插入中心开口319中并通过内轴305,并且递送设备300的远端部分可以在导丝上被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并到达植入位置。在递送设备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期间,导丝可以穿过鼻锥317 进入内轴305。
可以操作手柄302以使外轴309相对于内轴305通常在延伸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手柄302可以延伸以使外轴309在框架连接件400上并且在耦接到框架连接件400的任何对接站上滑动,以将对接站包封在外轴309内。当外轴309在对接站136上滑动时,外轴309可以压缩对接站136,使得对接站以压缩状态包封在外轴309内。在完全延伸位置中,外轴309的远端可以邻接鼻锥317的近端,使得在递送组件中不存在间隙。另外地(或替代地),卷曲装置可以用于径向压缩对接站,使得其可以插入递送设备的外轴中。
图6A-图7C图示了将对接站部署在解剖结构内的植入位置处的方法。出于图示的目的,省略了患者的解剖结构。在图6A中,该方法包括通过递送设备的手柄缩回外轴309,以允许将对接站136装载到内轴305上。在图6B中,该方法包括将对接站136设置在内轴305周围,并且将对接站136的连接件突片132中的每一个与框架连接件400接合。该方法还包括将外轴309定位在对接站上,使得对接站被包封在其中。这可以通过操纵递送设备的手柄来实现。如图6B所示,外轴309的远端邻接鼻锥317的近端。该方法包括将递送设备从鼻锥317端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并且将递送设备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到达植入位置。
在植入位置处,该方法包括通过递送设备的手柄缩回外轴309以暴露对接站136。图6C-图6F图示了缩回外轴309的不同阶段。可以看出,在对接站136是自扩展的情况下,对接站136从外轴309逐渐露出,并且随着外轴 309缩回而从压缩状态逐渐扩展。当外轴309充分缩回时,连接件突片132与框架连接件400分离。一旦对接站136与框架连接件400分离,对接站136 就可以径向扩展以接合解剖结构。
图7A-图7C图示了递送设备的手柄302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手柄302包括手柄主体304和耦接到手柄主体并部分地设置在手柄主体内的部署机构306。手柄主体304包括近端308、远端312和从近端308延伸到远端312的腔316。手柄302包括从近端308延伸到远端312的纵向轴线315。纵向轴线315限定手柄的轴向方向。
手柄主体304可以是具有腔316的单件主体。替代地,手柄主体304可以具有可以组装在一起以形成腔316的两个主体件304a、304b。例如,第一主体件304b可以具有卡扣到第二主体件304a中的互补凹部中的卡扣钩307。
手柄302的部署机构306包括托架构件500和驱动构件320。托架构件 500布置在腔316内并且可相对于手柄主体304在轴向方向上移动。驱动构件 320与托架构件500接合并且可相对于手柄主体304移动(例如,可旋转),以调整托架构件500相对于手柄主体304的轴向位置。
轴305、309的近侧部分插入手柄主体304的腔中。轴组件303的外轴309 的近端部分可以耦接到托架构件500(例如,通过紧固件、粘合剂和/或用于耦接的其他手段),使得托架构件500相对于手柄主体304的移动引起外轴309 在延伸位置与缩回位置之间的移动。
内轴305的近侧部分延伸通过外轴309的管腔313进入腔316的近侧部分,并耦接到手柄体304。内轴305可以相对于手柄主体304固定,使得当外轴309相对于手柄主体304移动时内轴305处于静止。
在通过图7A-图7C所示的示例中,注入端口324安装在手柄主体304的近端308处的开口处。注入端口324可以是例如鲁尔配件。内轴305的近端可以插入注入端口324(图11A所示)并固定到注入端口324(例如,通过结合)。在一些情况下,内轴305到注入端口324的附接可以用于相对于手柄主体304固定内轴305的目的。
注入端口324可以用于将冲洗流体(例如盐水)注入到内轴305的管腔中。在一些情况下,内轴3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311,注入的流体通过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311离开内轴305并进入外轴309的管腔313,从而允许从单个注入端口冲洗内轴305和外轴309的管腔。
图8A-图8C图示了托架构件5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托架构件500包括具有远端506和近端510的托架主体504。托架主体504具有在远端506和近端510之间的头部部分508和芯杆部分(stem portion)512。托架主体504可以形成(例如,模制)为单个整体部件。优选地,托架主体504具有足够的刚度以支撑轴组件的接收在手柄主体304内的部分(如图7B和7C所示)。
托架主体504的头部部分508具有外表面516。外螺纹518形成在头部部分508的相对侧处的外表面516的部分上。外螺纹518可以接合手柄的驱动构件320(图7B和7C所示)中的互补内螺纹。头部部分508具有内表面520,该内表面520限定被配置为接收轴组件的一部分的内膛524。
芯杆部分512包括中心开口532,中心开口532与头部部分508的内膛 524纵向对准并连接到头部部分508的内膛524,形成沿着托架主体504的整个长度延伸的通道。纵向狭槽536a、536b(或引导构件)形成在芯杆部分512 的相对侧上。纵向狭槽536a可以连接到中心开口532(或连接到由膛524和中心开口532形成的通道),如图8C所示。纵向狭槽536a、536b可以将互补的引导构件348a、348b(图11A和11B所示)接收在手柄主体的细长腔内。
参考图9,定位肩部540形成在头部部分508的内表面520上。定位肩部 540在内膛524中限定第一阶降过渡部。例如,定位肩部540将内膛524的直径从直径D1阶降到直径D2,其中直径D1大于直径D2。定位肩部540从托架主体504的远端506偏移距离L1。定位肩部540具有朝向远端506取向的环形面,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称为“面向远侧的环形肩部”。
压盖(gland)肩部544形成在头部部分508的内表面520上。压盖肩部 544在内膛524中限定第二阶降过渡部。例如,压盖肩部544将内膛524的直径从直径D2阶降到直径D3,其中直径D2大于直径D3。压盖肩部544从托架主体504的远端506偏移大于距离L1的距离L2,这意味着压盖肩部544 位于定位肩部540的近侧。压盖肩部544具有朝向远端506取向的环形面,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称为“面向远侧的环形肩部”。
图10示出了轴组件303延伸通过由内膛524和中心开口532形成的通道,使得外轴309的近端(或近侧面)定位在内膛524内。外轴309的近端形成与压盖肩部544相对并且相对于压盖肩部544在远侧的肩部546。外轴309可以在该位置固定到托架构件500的头部部分508(例如,经由紧固件、粘合剂和/或用于耦接的其他手段)。环形凹槽548(或压盖)由相对的肩部544、546 和内表面520的在相对的肩部544、546之间的部分限定在内膛524内。环形凹槽548可以接收密封构件552。
在一些示例中,定位肩部540可以用作外轴309的近端的止动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对应于定位肩部540的内径的直径D2(图9所示)可以被选择为大于在外轴309的近端处的外轴309的内径,使得当外轴309的近端邻接定位肩部540时,外轴309的近端的一部分在第一阶降过渡部处形成肩部546。例如如图10所示,由外轴309的近端形成的肩部546可以在第一阶降过渡部处在定位肩部540的径向内侧。
在其他示例中,托架主体504可以形成为没有定位肩部540,并且外轴 309可以插入到内膛524中,到达外轴309的近侧面邻接密封构件522的远侧面(这将同时形成环形凹槽548的远端)的点。
如通过图10所示,延伸通过外轴309的管腔的内轴305穿过内膛524的在相对的压盖肩部544、546之间的部分,这意味着环形凹槽548围绕内轴305 的圆周设置。因此,设置在环形凹槽548中的密封构件552可以在内轴305 和内表面520之间并且在外轴309的近端处形成密封。密封构件552可以在动态密封和静态密封之间循环。动态密封在密封构件552随着托架构件500 相对于手柄主体304移动而沿着内轴305滑动时发生(图7B和7C所示)。以这种方式,密封构件552也可以被称为“刮擦密封件”。密封构件552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密封件(例如,O形环)。
压盖肩部544形成环形凹槽548的近端(或近侧压盖肩部),并且外轴309 的近端(或近侧面)形成环形凹槽548的远端(或远侧压盖肩部)。在一些情况下,定位肩部540可以形成用于外轴309的止动件。除了别的之外,将托架主体的肩部形成为阶梯式肩部可以允许托架主体504(或托架构件500)模制为单件。模制过程可以包括形成用于托架主体的模具腔和型芯销,以形成包括定位肩部540和压盖肩部544的内膛。型芯销固定在模具腔内,并且熔融的热塑性材料注入到模具腔中以形成模制主体。阶梯式肩部可以例如允许型芯销容易地从模制零件的远端移除。因此,作为一个示例性优点,所公开的构造简化了手柄的制造和组装两者。
返回到图7C,托架构件500可通过驱动部件320的旋转而在腔316内并相对于手柄主体304轴向移动。在通过图11A所示的示例中,驱动构件320 具有从手柄主体304的远端312延伸到腔316中的筒体部分320a和从手柄主体304的远端312突出的旋钮部分320b。筒体部分320a具有延伸到手柄主体304中的凹部336中的环形构件332。环形构件332的远侧面可以邻接凹部336 的近侧面,以限制驱动构件320在远侧方向上的移动。
驱动构件320包括限定内膛340的内表面328。内表面328包括内螺纹 344,所述内螺纹344与托架构件500的头部部分上的外螺纹518(图8A和 8B所示)互补。如图所示,托架构件500延伸到内膛340中,使得托架构件 500的头部部分上的外螺纹518与驱动部件320中的内螺纹344接合。
旋钮部分320b的旋转引起驱动构件320相对于手柄主体304的旋转,这引起托架构件500沿着驱动构件320的内膛340移动。螺纹344、518将驱动构件320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托架构件500的线性运动。然而,除了导螺杆机构之外的其他机构也可以用于使托架构件500相对于手柄主体304轴向平移。
参考图11A和图11B,手柄主体304可以包括延伸到腔316中的平坦突出部348a、348b(或引导构件)。平坦突出部348a被接收在托架构件500的纵向狭槽536a中。平坦突出部348b被接收在纵向狭槽536b中。当托架构件 500在腔316内并且相对于手柄主体304轴向移动时,纵向狭槽536a、536b 沿着相应的平坦突出部348a、348b移动。平坦突出部348a、348b与手柄主体 304纵向对准,并且与纵向狭槽536a、536b协作,以防止当驱动构件320旋转时托架构件500的旋转。
图12A示出了轴组件303的近侧部分(即,轴组件303的直接耦接到手柄的部分)。轴组件303的近侧部分包括外轴309的近侧部分和延伸通过外轴 309的管腔313的内轴305的近侧部分。如先前关于图11A所述,外轴309 的近端被接收在托架构件500内,并且内轴305延伸通过外轴309并通过托架构件。如图12A所示,内轴305的近端部分包括近端305a和流体端口311,近端305a可以流体地连接到注入端口324(图7A-7C和11A所示),流体端口311允许在注入端口处注入到内轴305中的流体离开内轴305并进入外轴 309的管腔31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内轴305包括加强管321。在通过图12B所示的示例中,加强管321可以包括内层325、设置在内层325上的加强层329、以及设置在内层325上的外层333。内层325、加强层329和外层333可以是以基本上沿着内轴305的长度延伸的管的形式。
加强管321可以被配置为柔性管,以便于管移动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加强层329可以是例如可以由金属线材(例如不锈钢线材或镍钛诺线材)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编织管。内层325和外层333可以是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管。合适的聚合物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161
弹性体、尼龙和聚氨酯。内层325和外层333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在一些情况下,加强管321可以通过挤出来制成。
内轴30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流体端口形成在加强管的壁中,并且可以允许冲洗流体从内轴的内管腔流动并进入外轴309的管腔。以这种方式,流体端口311使得能够从单个注入端口冲洗内轴305和外轴309,而不需要单独冲洗轴。参考图12B和12C,每个流体端口311包括内层325中的第一开口325a、外层333中的与第一开口径向对准的第二开口333a、以及两个开口325a、333a之间的增强层329的部分329a中的孔口(或开口)。开口325a、333a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如图12A和12C所示的椭圆形、圆形、正方形或矩形形状)。
任何数量的流体端口311可以形成在加强管321中。例如,所图示的加强管321包括四个端口311(图12B所示)。当存在多个流体端口311时,加强管321上的流体端口311的各种布置是可能的。例如,图12A-12C示出了沿着加强管321轴向间隔开并周向对准的两个流体端口311。如图12B所示,加强管321还包括与图12C所示的流体端口轴向对准并且周向间隔开(例如, 180度)的两个附加流体端口311。在另一示例中,流体端口311可以围绕加强管321间隔开和/或交错。例如,流体端口311可以围绕加强管321间隔开并且交错以形成螺旋图案。在另一示例中,流体端口可以形成交替型图案,使得管的第一侧包括多个端口(例如,第一近侧端口和第一远侧端口),并且管的第二侧(例如,与第一侧成180度定位)包括多个端口(例如,第二近侧端口和第二远侧端口),并且端口以从近侧向远侧移动的以下方式轴向布置:第一近侧端口、第二近侧端口、第一远侧端口、第二远侧端口。
在一些情况下,内轴305可以包括在加强管321的近侧部分上延伸的覆盖管337。覆盖管337包括定位成暴露流体端口311的一个或多个窗口341。盖管337是当内轴305延伸通过托架构件500(图11A所示)时接触密封构件552(图11A所示)的内轴305的部分。覆盖管337优选地是可以支撑密封构件的滑动的刚性构件。覆盖管337优选地具有向密封构件552提供适当密封表面的表面光洁度。覆盖管337可以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例如,覆盖管 337可以由不锈钢制成。覆盖管337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法(诸如通过压接、粘合剂等)固定到加强管321。
内轴305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来形成。用于形成内轴305的一种优选方法包括首先提供没有形成流体端口的开口的加强管321。其中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窗口341的覆盖管337设置在加强管321上并固定到加强管321的外层333。然后在加强管321的通过覆盖管337的(一个或多个)窗口341暴露的区域中形成流体端口311。
在一个示例中,形成每个流体端口311的开口通过激光烧蚀形成在加强管321的外层333和内层325中。有利地,在激光烧蚀中使用的激光束可以被配置为仅从加强管321的外层333和内层325的部分去除材料,使加强层 329保持完整以保持加强管321的拉伸强度。此外,激光烧蚀工艺通过蒸发材料来去除材料,从而减少或消除递送设备的潜在颗粒污染。可以冲洗掉沉降在管表面上的任何膜。
参考图11A和图12A,出于冲洗内轴的目的,流体(例如盐水)可以通过注入端口324注入到内轴305中。流体将移动通过内轴305的管腔。移动通过内轴305的管腔的流体的部分将通过流体端口311离开并进入外轴309 的管腔313,从而允许冲洗外轴。因此,可以使用单个注入端口冲洗内轴305 和外轴309两者。密封构件552在外轴309的近端处形成密封,并防止流体从外轴的近端泄漏。稍后,在递送设备的使用期间,密封构件552还将防止血液从外轴的近端泄漏,从而维持止血。
返回到图6A-图6F,对接站136可以被配置为自扩展对接站,其中对接站136和连接件凸片132自然地朝向扩展构造偏置。当对接站136附接到递送系统时,对接站136被压缩到更小构造(图6B所示)以便插入并跟踪通过脉管系统。对接站的压缩构造通过框架连接件400(其相对于内轴305固定) 轴向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且通过外轴309径向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因此,通过框架连接件400和外轴309防止对接站136过早部署。一旦对接站136 处于解剖结构内的植入位置,外轴309就可以缩回以暴露并部署对接站136。
当外轴309缩回以暴露对接站136时,对接站136的远侧部分扩展(例如,如图6C和图6D所示)。在一些情况下,在完成外轴309的缩回之前,可能期望重新定位和/或取回对接站136。在这种情况下,外轴309可以再次延伸以重新捕获并再压缩对接站136,以便允许对接站136被重新定位和/或取回。然而,朝向扩展构造的偏置可以在对接站和框架连接件之间产生轴向张力。当外轴在对接站上向远侧延伸以便重新捕获时,轴向张力可以集中在对接站的连接件突片的凸缘处。由于在重新捕获和/或取回期间的相对高的力,对接站的连接件突片倾向于径向向外移动,从而试图与框架连接件400分离。这可以增加重新捕获对接站所需的力。在极端情况下,连接件突片可以与连接件分离,这可以抑制对接站的再压缩和/或取回。
图13A-图17B图示了可以在对接站的再压缩/取回期间帮助将连接件突片保持在径向压缩构造中的框架连接件4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参考图13A和 13B,框架连接件400包括连接件主体404、附接到连接件主体404的一端的凸缘408、以及附接到连接件主体404的另一端的凸缘412。凸缘408提供连接件的近端410,并且凸缘412提供连接件的远端414。框架连接件400具有从近端410延伸到远端414的纵向轴线415(或中心轴线)。纵向轴线415限定连接件的轴向方向。
如图14所示,框架连接件400具有延伸通过凸缘408、412和连接件主体404并沿着纵向轴线(图13B中的415)延伸的内膛413。内膛413可以接收递送设备的轴组件的内轴的近侧部分。凸缘408可以包括连接到内膛413 的径向孔406。如稍后将描述的,当框架连接件400固定到轴组件的内轴时(例如,通过包覆模制工艺),径向孔406可以起作用。
返回到图13A和图13B,连接件主体404包括具有外表面416和一个或多个凹部420的外部。凹部420中的每一个可以接收对接站的连接件突片中的一个。在通过图13A-图17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凹部420形成在连接件主体404的外部上的直径上相对位置中。通常,当多个凹部420形成在连接件主体404的外部上时,凹部420可以形成在沿着连接件主体404的外部的成角度地(其也可以称为“周向地”)间隔开的位置(即,沿着连接件主体 404的圆周分布)。
仍然参考图13A和图13B,每个凹部420可以是具有第一狭槽部分420a 和第二狭槽部分420b的凹入狭槽,所述第一狭槽部分420a和第二狭槽部分 420b被布置为形成"T"形形状。如图所示,第一狭槽部分420a与连接件的纵向轴线415大致对准,并且大致垂直于第二狭槽部分420b。第一狭槽部分420a 具有第一宽度W1,并且第二狭槽部分420b具有第二宽度W2。第二宽度W2 大于第一宽度W1,这意味着凹部420从更大宽度的狭槽部分420b过渡到更小宽度的狭槽部分420a。如图15所示,凹部420在外表面416处是开放的,使得具有喇叭形部分132a的连接件凸片132可以从外表面416定位在凹部中。
参考图13A和图16A,每个凹部420具有凹部底板424、相对的侧壁428、 429、以及端壁430。侧壁428、429从凹部底板424的相对侧突出。侧壁428 连接到外表面416的一部分417。侧壁429连接到外表面416的一部分418。端壁430从凹部底板424的端部突出并且连接到外表面416的一部分419。凹部底板424在与表面部分417、418、419相比不同的平面上。特别地,凹部底板424相对于表面部分417、418、419凹入(或径向向内),如图16A中更清楚地示出的。
在一个示例中,表面部分417、418在相同的平面上,但在与表面部分419 相比不同的平面上。例如,如图13B所示,表面部分417、418中的每一个可以以偏移距离d在表面部分419的径向外侧。换句话说,侧壁428、429相对于凹部底板424的高度H1可以大于端壁430相对于凹部底板424的高度H2。由于接收在凹部420中的连接件凸片将接触侧壁428、429,因此侧壁428、 429的高度可以被选择成为连接件凸片提供足够的接合表面。
侧壁428的第一部分428a和侧壁429的第一部分429a形成凹部420的第一狭槽部分420a(在图13A中)的相对侧。端壁430从第一壁428和第二壁 429纵向位移决定凹部420的第二狭槽部分420b(在图13A中)的高度的距离。侧壁428的第二部分428b和侧壁429的第二部分429b与端壁430相对。端壁430和侧壁428、429的第二部分428b、429b形成凹部420的第二狭槽部分420b的相对端。
图15示出了在将对接站部署在植入位置处之前定位在框架连接件400的凹部420内的对接站的连接件凸片132。连接件凸片132可以形成在对接站的框架的支柱120的顶点处,如前所述。在通过图15所示的示例中,连接件凸片132具有喇叭形部分132a,喇叭形部分132a位于第二狭槽部分420b中并接合侧壁428、429。喇叭形部分132a接合侧壁428、429,因为喇叭形部分 132a比第一狭槽部分420a更宽。当喇叭形部分132a如图所示的那样接合侧壁428、429时,防止连接件凸片132被轴向拉动通过第一狭槽部分420a。
为了当在对接站和框架连接件之间产生轴向张力时帮助将连接件凸片 132保持在径向压缩构造中并因此保持其与框架连接件400的连接,侧壁428、 429的第二部分428b、429b形成为底切壁,这意味着在第二部分428b、429b 中的每一个下方存在空间或凹部(或在第二部分428b、429b中的每一个和凹部底板424之间存在空间或凹部)。如图17A和17B所示,形成为底切壁的第二部分428b、429b相对于凹部底板424倾斜(即,第二部分428b、429b不垂直于凹部底板424)。第二部分428b和凹部底板424之间的角度α小于90 度,并且第二部分429b和凹部底板424之间的角度θ小于90度。在一些示例中,角度α和θ中的每一个可以在45-89.9度的范围内。在其他示例中,角度α和θ中的每一个可以在75-89.9度的范围内。在一个优选示例中,角度α和θ中的每一个可以在81-86度的范围内。角度α和θ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
当如通过图17A和图17B所示的框架连接件400用于轴向地约束对接站 136时,由对接站偏置到扩展构造而产生的张力将连接件凸片的喇叭形部分 (图15中的132a)轴向地拉靠在第二部分428b、429b上。第二部分428b、 429b中的底切将一部分张力转变成将连接件突片朝向框架连接件400的中心轴线径向向内推动的径向力,从而在部署对接站之前改善对接站的保持特性。已经发现,第二部分428b、429b和凹部底板424之间的在81-86度的范围内 (在某些情况下)的角度α、θ中的每一个改善了当外轴在对接站的重新捕获期间延伸时对接站到递送系统的固定。
返回到图13A和图16A,第一部分428a、429a可以形成为底切壁,这意味着在第一部分428a、429a中的每一个下方存在空间或凹部(或在第一部分 428a、429a中的每一个和凹部底板424之间存在空间或凹部)。如图16B所示,作为底切壁的第一部分428a、428b相对于凹部底板424倾斜(即,第一部分 428a、429b不垂直于凹部底板424)。第一部分428a和凹部底板424之间的角度β小于90度,并且第一部分429a和凹部底板424之间的角度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1
小于90度。在一些示例中,角度β和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2
中的每一个可以在45-89.9度的范围内。在其他示例中,角度β和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3
中的每一个可以在75-89.9度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中,角度β和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4
中的每一个可以在81-86度的范围内。角度β和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5
可以相同或可以不同。在一些示例中,角度β和/或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6
可以与角度α和/或θ相同。在其他示例中,角度β和/或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71460530000207
可以不同于角度α和/或θ。
返回到图13A,侧壁428、429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狭槽部分420a连接到第二狭槽部分420b的拐角。这些拐角可以是圆形的并且可以具有底切,使得底切在侧壁428、429中的每一个的整个长度下方延伸。侧壁428、429与外表面部分417、418相交的边缘可以类似地倒圆。
参考图18,将框架连接件400耦接到内轴305(如图5A所示)的远侧部分的一种优选方法是通过包覆模制工艺。在包覆模制工艺期间,凸缘408中的径向孔406可以接收注入材料流。当固化时,径向孔406中的材料可以将框架连接件400锚固到内轴305。图18示出了延伸通过外轴309的管腔的内轴305。框架连接件400相对于外轴309被定尺寸为使得外轴309可以在框架连接件400上并且在围绕内轴305的一部分设置在框架连接件400远侧的对接站上延伸。
图19和图20图示了递送设备300的包括处于压缩构造的对接站136的部分。外轴309被延伸以包封对接站136。对接站136的连接件突片132中的每一个设置在框架连接件400的相应凹部420中并且与凹部420的侧壁接合。对接站136通过框架连接件400轴向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且通过外轴309 径向地保持在适当位置。应当理解,在图19和20中仅示出了递送设备的一部分。递送设备的其余部分(例如,延伸到鼻锥的部分、耦接到手柄的部分、鼻锥和手柄)在图5A中是可见的。
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那样配置的递送组件可以插入患者身体内并且被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到达植入位置。在植入位置处,外轴309可以缩回以暴露对接站136并部署对接站(如图6C-6F所示)。在对接站136的重新捕获期间,内轴305可以在高拉伸载荷下,而外轴309被延伸以覆盖对接站136。凹部420的侧壁中的底切可以将作用在相应连接件凸片132上的张力转变为将连接件凸片132向内朝向框架连接件400的中心轴线推动的径向力,如图 21所示,从而保持递送设备和对接站之间的连接。
所公开技术的附加示例
鉴于公开的主题的上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公开了在下面列举的另外的示例。应当注意,示例的一个特征单独地或组合地并且可选地结合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示例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获得的示例的多于一个特征也是落入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内的其他示例。
示例1:一种递送设备包括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具有近端、远端、纵向轴线和腔,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延伸,所述腔设置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在平行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轴向移动,所述托架构件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外轴,所述外轴具有近端,所述近端定位在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膛内并且与所述压盖肩部成相对关系,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表面的邻近于所述降压过渡部的部分限定环形凹槽;内轴,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固定;以及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内轴周围并且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其中所述密封构件被定位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内轴之间并且在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处形成密封。
示例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托架构件还包括定位肩部,所述定位肩部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地位移,并且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邻接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定位肩部以限定所述环形凹槽。
示例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压盖肩部是环形肩部。
示例4: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托架构件是单件模制主体。
示例5: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外轴耦接到所述托架构件,并且可通过所述托架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示例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中;以及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移动,并且限制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
示例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中;以及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上;其中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分别延伸到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中,以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移动并阻止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
示例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托架构件包括头部部分和芯杆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形成于所述头部部分中。
示例9: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8)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芯杆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内膛的中心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和所述中心开口形成沿着所述托架构件的长度延伸的通道。
示例10: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9)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包括外螺纹表面。
示例1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0)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驱动构件具有内螺纹表面,所述内螺纹表面与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外螺纹表面螺纹接合;其中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旋转导致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示例1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部分地接收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腔内的筒体部分和可操作为使所述筒体部分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旋转的旋钮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螺纹表面形成在所述筒体部分和所述旋钮部分中。
示例1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近端处的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内轴的管腔。
示例14:一种递送组件包括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和可扩展对接站,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可扩展对接站被配置为接收假体心脏瓣膜。
示例15:一种方法包括将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4)所述的递送组件的远端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将所述递送组件的所述远端推进通过所述患者的所述脉管系统,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定位在选定的植入位置处;以及相对于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示例1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5)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包括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缩回所述外轴并暴露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示例1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递送组件的所述远端插入所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之前,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包封在所述递送设备内。
示例1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7)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包封在所述递送设备内包括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使所述外轴在所述可扩展对接站上延伸。
示例19: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手柄包括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具有纵向轴线和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腔;以及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轴向移动,所述托架构件包括托架主体,所述托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其中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内表面的与所述降压过渡部相邻的部分形成被配置为接收密封构件的环形凹槽的一部分。
示例20: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9)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压盖肩部是环形肩部。
示例2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9或20)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托架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位移的定位肩部,并且其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定位肩部之间。
示例2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9至2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托架主体是单件模制主体。
示例2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9至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柄,还包括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形成在所述托架主体中;以及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上;其中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分别延伸到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中,以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移动。
示例24: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9至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托架主体包括头部部分和芯杆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形成于所述头部部分中。
示例25: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24)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芯杆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内膛的中心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和所述中心开口形成沿着所述托架主体的长度延伸的通道。
示例2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24和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包括外螺纹表面。
示例2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26)所述的手柄,还包括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手柄主体内的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具有与所述外螺纹表面螺纹接合的内螺纹表面;其中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旋转导致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示例2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27)所述的手柄,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部分地接收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腔内的筒体部分和可操作为使所述筒体部分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旋转的旋钮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螺纹表面形成在所述筒体部分和所述旋钮部分中。
示例29: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19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柄,还包括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托架构件以使所述托架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示例30: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托架包括单件模制主体,所述单件模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其中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内表面的与所述降压过渡部相邻的部分形成环形被配置为用于接收密封构件的凹槽的一部分。
示例3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0)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压盖肩部是环形肩部。
示例3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0和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单件模制主体还包括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位移的定位肩部,并且其中所述环形凹槽的所述部分设置在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定位肩部之间。
示例3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0和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单件模制主体包括头部部分和芯杆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形成于所述头部部分中。
示例34: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3)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芯杆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内膛的中心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和所述中心开口形成沿着所述单件模制主体的长度延伸的通道。
示例35: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3和3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包括外螺纹表面。
示例3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4和3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托架,还包括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至少部分地形成在所述芯杆部分中并且平行于所述通道延伸。
示例3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36)所述的托架,其中所述第一纵向狭槽和所述第二纵向狭槽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所述通道。
示例38:一种形成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部件的方法包括将型芯销固定在模具腔内;以及将热塑性材料注入到所述模具腔中以形成模制主体,所述模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
示例39:一种形成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部件的方法包括将型芯销固定在模具腔内;以及将热塑性材料注入到所述模具腔中以形成模制主体,所述模制主体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肩部的压盖肩部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位移的定位肩部。
示例40:一种递送设备包括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具有纵向轴线和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的腔;外轴,所述外轴具有定位在所述腔内的近端,所述外轴具有第一管腔;内轴,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所述第一管腔,所述内轴具有第二管腔和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将所述第二管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腔;以及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内轴的所述第二管腔,其中所述第一管腔和所述第二管腔两者都可通过所述注入端口利用流体来冲洗。
示例4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0)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内轴包括加强管,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形成在所述加强管的壁中。
示例4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加强管包括内层、设置在所述内层上的加强层和设置在所述加强层上的外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管腔形成在所述内层内。
示例4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2)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加强层包括编织材料。
示例44: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3)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流体端口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内层中的第一开口、所述外层中的与所述第一开口径向对准的第二开口、以及布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所述编织管的部分。
示例45: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1至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在所述加强管上纵向对准。
示例4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1至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围绕所述加强管形成圆形图案。
示例4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1至4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围绕所述加强管形成螺旋图案。
示例4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1至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管的至少一部分上的覆盖管,所述覆盖管具有定位成暴露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的一个或多个窗口。
示例49: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0至4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形成在所述内轴的邻近所述手柄主体的部分中。
示例50: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0至4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细长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沿着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移动的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包括具有限定在其中的通道的托架主体,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定位在所述通道内。
示例5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50)所述的递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道内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被定位成在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处形成密封。
示例52:一种递送组件包括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40-51 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和用于可扩展瓣膜的可扩展对接站,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
示例53:一种方法包括将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52)所述的递送组件的远端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将所述递送组件推进通过所述患者的所述脉管系统,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定位在选定的植入位置处;以及相对于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示例54:一种方法包括提供增强管,所述增强管包括内层、设置在所述内层上的增强层和设置在所述增强层上的外层;以及在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烧蚀所述加强管以在所述加强管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
示例55:一种方法包括将具有一个或多个窗口的覆盖管设置在加强管上;以及在通过一个或多个窗口暴露的一个或多个位置处烧蚀所述加强管,以在所述加强管中形成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
示例5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强管包括内层、设置在所述内层上的加强层和设置在所述内层上的外层,并且其中烧蚀所述加强管包括烧蚀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而不烧蚀所述加强层。
示例57: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轴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管腔的外轴和延伸通过所述第一管腔的内轴。所述内轴包括加强管,所述加强管具有第二管腔和将所述第二管腔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管腔的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所述内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加强管上的覆盖管,所述覆盖管具有定位成将所述一个或多个流体端口暴露于所述第一管腔的一个或多个窗口。
示例5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57)所述的轴组件,其中所述加强管包括内层、设置在所述内层上的加强层和设置在所述加强层上的外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管腔形成在所述内层内。
示例59: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58)所述的轴组件,其中所述加强层包括编织材料。
示例60: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59所述)所述的轴组件,其中所述流体端口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内层中的第一开口、所述外层中的与所述第一开口径向对准的第二开口、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的所述编织材料的部分。
示例61:一种递送设备包括细长轴,所述细长轴具有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其中所述近端部分被配置为在递送程序期间设置在患者身体的外部,并且其中所述远端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递送程序期间设置在患者身体内部;以及框架连接件,所述框架连接件耦接到所述细长轴的所述远端部分并且被配置用于将假体植入物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具有带有外表面的外部和凹部的连接件主体,所述凹部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狭槽部分、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第二狭槽部分、以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凹部底板延伸到所述外表面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狭槽部分和所述第二狭槽部分,其中连接到所述第二狭槽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至少第一部分包括从所述外表面到所述凹部底板的底切。
示例6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底板相对于所述连接件主体的所述外表面凹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凹部底板的相对侧突出。
示例6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2)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凹部的所述凹部底板以一角度倾斜。
示例64: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3)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角度在75-89.9度的范围内。
示例65: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3)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角度在81-86度的范围内。
示例6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2至6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连接到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狭槽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第二部分包括底切。
示例6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2至6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包括从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纵向位移的端壁,并且其中所述端壁连接到所述第二狭槽部分。
示例6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7)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凹部底板的高度大于所述凹部的所述端壁相对于所述凹部底板的高度。
示例69: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1至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凹部的所述第一狭槽部分和所述第二狭槽部分在那里连接的倒圆拐角。
示例70: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1至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是多个凹部中的一个凹部,其中多个所述凹部形成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外部上的成角度间隔开的位置中。
示例7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1至7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连接件主体包括内膛,并且其中所述细长轴延伸通过所述内膛。
示例7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1至7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端部处的凸缘,所述凸缘包括多个径向孔。
示例73: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2)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细长轴的一部分在所述凸缘上延伸并通过所述径向孔。
示例74: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61至7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凹部在所述外表面处是开放的。
示例75:一种用于假体植入物递送设备的框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具有外部,所述外部具有外表面、凹入表面以及相对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凹入表面相对于所述外表面径向向内间隔开,并且包括具有第一宽度的第一狭槽部分和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的第二狭槽部分,所述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从所述凹入表面径向延伸到所述外表面并连接到所述第一狭槽部分和所述第二狭槽部分,其中连接到所述第二狭槽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至少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凹入表面形成在75-89.9度的范围内的角度。
示例76: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中所述角度在81-86度的范围内。
示例77: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和7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中连接到所述第一狭槽部分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凹入表面形成在75-89.9度范围内的角度。
示例78: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至7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包括沿着相应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底切。
示例79: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至7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包括所述第一狭槽部分和所述第二狭槽部分在那里连接的倒圆拐角。
示例80: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至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中所述凹入表面是形成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外部上的成角度间隔开的位置中的多个凹入表面中的一个。
示例81: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至8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中所述连接件主体包括内膛。
示例82:根据本文中的任一示例(特别是示例75至8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还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件主体的端部处的凸缘,所述凸缘包括多个径向孔。
示例83:一种递送组件包括可自扩展对接站,所述可自扩展对接站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凸片,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凸片具有喇叭形部分;以及框架连接件,所述框架连接件包括连接件主体,所述连接件主体具有接收并保持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凸片的至少一个凹部,所述至少一个凹部包括接收所述喇叭形部分的狭槽部分、凹部底板以及连接到所述狭槽部分和所述凹部底板的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凹部底板形成在75-89.9度的范围内的角度。
示例84:一种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具有近端、远端、纵向轴线和腔,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延伸,所述腔设置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在平行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轴向移动,所述托架构件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外轴,所述外轴具有近端,所述近端定位在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膛内并且与所述压盖肩部成相对关系,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表面的与所述降压过渡部相邻的部分限定环形凹槽;内轴,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固定;以及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内轴周围并且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其中所述密封构件被定位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内轴之间并且在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处形成密封。
示例85.根据示例84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托架构件还包括定位肩部,所述定位肩部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地位移,并且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邻接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定位肩部以限定所述环形凹槽。
示例86.根据示例84或85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盖肩部是环形肩部。
示例87.根据示例84至8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托架构件是单件模制主体。
示例88.根据示例84至8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轴耦接到所述托架构件,并且可通过所述托架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示例89.根据示例84至8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中;以及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中,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移动,并且限制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
示例90.根据示例84至8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中;以及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上,其中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分别延伸到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中,以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移动并阻止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
示例91.根据示例84至9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托架构件包括头部部分和芯杆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形成于所述头部部分中。
示例92.根据示例9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芯杆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内膛的中心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和所述中心开口形成沿着所述托架构件的长度延伸的通道。
示例93.根据示例92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包括外螺纹表面。
示例94.根据示例93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驱动构件具有内螺纹表面,所述内螺纹表面与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外螺纹表面螺纹接合,其中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旋转导致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示例95.根据示例94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部分地接收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腔内的筒体部分和可操作为使所述筒体部分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旋转的旋钮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螺纹表面形成在所述筒体部分和所述旋钮部分中。
示例96.根据示例84至9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近端处的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内轴的管腔。
示例97.一种递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示例84至9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以及可扩展对接站,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可扩展对接站被配置为接收假体心脏瓣膜。
示例98.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根据示例97所述的递送组件的远端插入患者的脉管系统中;将所述递送组件的所述远端推进通过所述患者的脉管系统,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定位在选定的植入位置处;以及相对于所述手柄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示例99.根据示例9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从所述递送设备释放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包括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缩回所述外轴并暴露所述可扩展对接站。
示例100.根据示例9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所述递送组件的所述远端插入所述患者的脉管系统中之前,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包封在所述递送设备内。
示例101.根据示例10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将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包封在所述递送设备内包括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所述托架构件以使所述外轴在所述可扩展对接站上延伸
本文中关于任一示例描述的特征能够与其他示例中的任何一个或更多个中描述的其他特征进行组合,除了另外说明。
鉴于本公开的原理可以被应用的许多可能方式,应当意识到图示的构造描绘了所公开的技术的示例,既不应当被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也不应当被视为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更确切地说,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以下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进行限定。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主体,所述手柄主体具有近端、远端、纵向轴线和腔,所述纵向轴线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延伸,所述腔设置在所述近端与所述远端之间;
托架构件,所述托架构件设置在所述腔内并且可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在平行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上轴向移动,所述托架构件具有限定内膛的内表面和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内膛中限定阶降过渡部的压盖肩部;
外轴,所述外轴具有近端,所述近端被定位在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膛内并且与所述压盖肩部成相对关系,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压盖肩部和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内表面的与所述阶降过渡部相邻的部分限定环形凹槽;
内轴,所述内轴延伸通过所述外轴的管腔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固定;以及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内轴的周围并且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其中所述密封构件被定位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内轴之间并且在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处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托架构件还包括定位肩部,所述定位肩部与所述内表面一体形成并且从所述压盖肩部轴向地位移,并且其中所述外轴的所述近端邻接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定位肩部以限定所述环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压盖肩部是环形肩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托架构件是单件模制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轴耦接到所述托架构件,并且可通过所述托架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引导构件,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中;以及
第二引导构件,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中,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构件和所述第二引导构件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移动,并且限制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形成在所述托架构件中;以及
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形成在所述手柄主体上,
其中所述相对的第一平坦突出部和第二平坦突出部分别延伸到所述相对的第一纵向狭槽和第二纵向狭槽中,以引导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的轴向移动并阻止在所述托架构件与所述手柄主体之间的相对旋转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托架构件包括头部部分和芯杆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形成于所述头部部分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芯杆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内膛的中心开口,并且其中所述内膛和所述中心开口形成沿着所述托架构件的长度延伸的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头部部分包括外螺纹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构件,所述驱动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手柄主体内,所述驱动构件具有内螺纹表面,所述内螺纹表面与所述托架构件的所述外螺纹表面螺纹接合,
其中所述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的旋转导致所述托架构件沿着所述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部分地接收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腔内的筒体部分和可操作为使所述筒体部分相对于所述手柄主体旋转的旋钮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内螺纹表面形成在所述筒体部分和所述旋钮部分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主体的所述近端处的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内轴的管腔。
14.一种递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递送设备;以及
可扩展对接站,所述可扩展对接站可释放地耦接到所述递送设备,其中所述可扩展对接站被配置为接收假体心脏瓣膜。
CN202220411957.5U 2021-03-01 2022-02-28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 Active CN21842013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54956P 2021-03-01 2021-03-01
US202163154966P 2021-03-01 2021-03-01
US63/154,966 2021-03-01
US63/154,956 2021-03-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20136U true CN21842013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07806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6809.2A Pending CN114983630A (zh) 2021-03-01 2022-02-28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方法
CN202220411957.5U Active CN218420136U (zh) 2021-03-01 2022-02-28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6809.2A Pending CN114983630A (zh) 2021-03-01 2022-02-28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0060A1 (zh)
EP (1) EP4301279A1 (zh)
JP (1) JP2024508873A (zh)
KR (1) KR20230153416A (zh)
CN (2) CN114983630A (zh)
AU (1) AU2022230362A1 (zh)
BR (1) BR112023017055A2 (zh)
CA (1) CA3211706A1 (zh)
IL (1) IL305531A (zh)
WO (1) WO20221871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52202B2 (en) * 2008-08-22 2014-02-1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and delivery apparatus
CN105232195B (zh) * 2011-03-01 2018-06-08 恩朵罗杰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递送导管系统
US9271856B2 (en) * 2012-07-25 2016-03-01 Medtronic Vascular Galway Delivery catheter with distal moving capsule for transapical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elivery
US10603165B2 (en) 2016-12-06 2020-03-31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Mechanically expanding heart valve and delivery apparatus therefor
US10806573B2 (en) 2017-08-22 2020-10-20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Gear drive mechanism for heart valve deliver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11706A1 (en) 2022-09-09
IL305531A (en) 2023-10-01
KR20230153416A (ko) 2023-11-06
JP2024508873A (ja) 2024-02-28
US20230390060A1 (en) 2023-12-07
AU2022230362A1 (en) 2023-09-14
EP4301279A1 (en) 2024-01-10
WO2022187121A1 (en) 2022-09-09
BR112023017055A2 (pt) 2023-11-07
CN114983630A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0597B2 (e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and delivery apparatus
US11717398B2 (en) Methods for docking a heart valve
US20220331102A1 (en) Delivery system for replacement heart valve
CN110996853B (zh) 经导管瓣膜的对接站
EP3811903B1 (en) Paravalvular leak detection, sealing, and prevention
EP1702247B1 (en) Repositionable heart valve
CN110996854A (zh) 可操纵递送系统和部件
CN218420136U (zh)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和递送组件
KR20240049675A (ko) 인공 장치를 이식하기 위한 전달 장치 및 방법
CN219557675U (zh) 用于植入假体装置的递送设备
US20240180699A1 (en) Deliver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lanting prosthetic devices
US20240156596A1 (en) Loading assembly and delivery apparatus for an expandable prosthetic medic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