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9736U -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 Google Patents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9736U
CN218419736U CN202220325648.6U CN202220325648U CN218419736U CN 218419736 U CN218419736 U CN 218419736U CN 202220325648 U CN202220325648 U CN 202220325648U CN 218419736 U CN218419736 U CN 218419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sliding
broom
main body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56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56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9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9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9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扫把壳包括:壳主体,具有第一刷毛安装部;滑动件,具有第二刷毛安装部;滑动件沿壳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壳主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壳主体,且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滑动件具有锁定结构;以及锁定部,设置于壳主体上;锁定部用于与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滑动。本申请提供的扫把壳,可根据所需清扫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而伸长或缩短扫把壳的整体长度,灵活性较高,且可提高滑动件处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扫把壳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需使用扫把对物体表面进行清扫。扫把通常包括扫把壳和设置于扫把壳上的刷毛。
相关技术中,扫把的扫把壳的长度固定;如果扫把壳的长度较小,清扫较大面积的物体表面时则效率较低;如果扫把壳的长度较长,清扫较小面积的物体表面时则易与其他物体发生干扰,甚至清扫不到位。因此,扫把的扫把壳长度固定而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创造过程中,发明人曾试验将扫把壳设置成可调节长度的方案,但是,发明人发现扫把在使用过程中扫把壳的长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导致稳定性较差。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把壳,以改善可调节长度的扫把壳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扫把壳,所述扫把壳包括:壳主体,所述壳主体具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一刷毛安装部;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具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二刷毛安装部;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壳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所述壳主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壳主体,且具有滑动至伸出于所述壳主体的伸出状态和滑动至缩回于所述壳主体的缩回状态;所述滑动件具有锁定结构;以及锁定部,所述锁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锁定部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而允许所述滑动件滑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刷毛安装部的壳主体、具有第二刷毛安装部的滑动件、设置于壳主体上的锁定部,滑动件沿壳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壳主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壳主体,且具有滑动至伸出于壳主体的伸出状态和滑动至缩回于壳主体的缩回状态;并且,滑动件具有锁定结构,锁定部用于与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滑动。因此,可使滑动件相对于壳主体滑动至伸出状态而加长扫把壳的整体长度,以及使滑动件相对于壳主体滑动至缩回状态而缩短扫把壳的整体长度,即可根据所需清扫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而伸长或缩短扫把壳的整体长度,灵活性较高,可适应于清洁不同面积大小的物体表面,适应性较广;而锁定部则能够与锁定结构相锁定配合而使滑动件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因此可提高滑动件处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扫把壳的稳定性;且在需要调节扫把壳的整体长度时,锁定部可与锁定结构相分离,以利于滑动件不受锁定部的牵扯而顺畅滑动,利于提高调节顺畅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锁定部具有锁定配合结构,所述锁定配合结构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移动而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以允许所述滑动件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主体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孔;所述锁定部包括活动钮,所述活动钮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孔中;所述活动钮具有所述锁定配合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主体的内部具有空间,所述滑孔连通于所述壳主体的内部的空间;所述活动钮为按钮,所述锁定配合结构位于所述壳主体的内部,所述锁定结构位于所述壳主体的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作用于所述活动钮和所述壳主体,用于提供使所述活动钮复位的弹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活动钮位于所述壳主体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安置槽中,且所述弹性复位件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安置槽的内壁和所述壳主体的内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钮上凸设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壳主体的内部,用于与所述壳主体的内壁相抵而防止所述活动钮脱离于所述壳主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配合结构用于在所述滑动件处于所述缩回状态时与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以使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移动而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以允许所述滑动件滑动至所述伸出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钮沿所述壳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可沿所述壳主体的宽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配合结构为卡合孔,所述锁定结构为卡合凸起;或,所述锁定配合结构为卡合凸起,所述锁定结构为卡合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部,所述壳主体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配合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滑动配合部相滑动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配合部为孔结构,所述滑动部为凸伸结构,所述滑动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动配合部中;所述滑动部具有所述锁定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具有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套设于所述壳主体,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外壳结构的内部并连接于所述外壳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配合部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靠近于所述壳主体的端部的一端设有止挡结构;所述滑动部上凸设有止位结构,所述止位结构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槽中,并用于与所述止挡结构相抵接而防止所述滑动件脱离于所述壳主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配合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贯穿所述壳主体的壳壁和所述壳主体一端的端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把壳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动部,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缩回状态滑动至所述伸出状态的弹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上设有第一抵挡结构,所述壳主体的内部设有第二抵挡结构,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抵挡结构与所述第二抵挡结构之间,且所述弹簧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挡结构和所述第二抵挡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把壳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滑动件和所述壳主体,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件由所述缩回状态滑动至所述伸出状态的弹力,或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件由所述伸出状态滑动至所述缩回状态的弹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主体包括:壳体;以及板体,所述板体扣合于所述壳体的开口,所述板体具有所述第一刷毛安装部;其中,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壳体;所述锁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滑动配合于所述壳主体的相对两端;所述锁定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所述锁定部具有两个锁定配合结构,两个所述锁定配合结构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移动而分别与两个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所述滑动件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件分别滑动配合于所述壳主体的相对两端;所述锁定部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用于与其中一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而允许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第二锁定部用于与另一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而允许所述滑动件滑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具有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套设于所述壳主体;在两个所述滑动件均处于所述缩回状态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外壳结构相对接以罩设所述壳主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上并位于两个所述滑动件之间,所述锁定部具有两个锁定配合结构,两个所述锁定配合结构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的所述锁定结构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所述滑动件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移动而分别与两个所述锁定结构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所述滑动件滑动;所述外壳结构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定部的缺口,在两个所述滑动件均处于所述缩回状态时,两个所述滑动件的所述外壳结构的所述缺口相对接。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扫把,所述扫把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扫把壳;第一刷毛,所述第一刷毛连接于所述第一刷毛安装部;以及第二刷毛,所述第二刷毛连接于所述第二刷毛安装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把包括扫把杆,所述扫把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扫把壳的所述壳主体。
本申请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簸箕;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扫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滑动件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扫把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滑动件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扫把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与锁定部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滑动件与弹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动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滑动件处于缩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滑动件处于伸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扫把壳;10、壳主体;101、第一刷毛安装部;20、滑动件;201、第二刷毛安装部;211、锁定结构;30、锁定部;311、锁定配合结构;102、滑孔;31、活动钮;32、弹性复位件;3101、安置槽;312、限位结构;21、滑动部;111、滑动配合部;22、外壳结构;103、滑槽;112、止挡结构;212、止位结构;104、开槽;40、弹簧;213、第一抵挡结构;113、第二抵挡结构;11、壳体;12、板体;220、缺口;2201、底开口;2202、端开口;
1000、扫把;200、扫把杆;300、第一刷毛;400、第二刷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扫把通常包括扫把壳和设置于扫把壳上的刷毛。相关技术中,扫把的扫把壳的长度固定;如果扫把壳的长度较小,清扫较大面积的物体表面时则效率较低;如果扫把壳的长度较长,清扫较小面积的物体表面时则易与其他物体发生干扰,甚至清扫不到位。因此,扫把的扫把壳长度固定而灵活性较差。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创造过程中,发明人曾试验将扫把壳设置成可调节长度的方案,即将扫把壳设置成包括壳主体和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主体上的滑动件,通过使滑动件相对于壳主体滑动而调节扫把壳的整体长度。但是,发明人发现,扫把在使用过程中,扫把壳的长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导致稳定性较差。
基于此,为改善可调节长度的扫把壳的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扫把壳100,应用于扫把上,可供刷毛安装。扫把壳100包括壳主体10、滑动件20以及锁定部30,其中:
壳主体10具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一刷毛安装部101。第一刷毛安装部101即可供刷毛安装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孔结构、槽结构、凸出结构、卡合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可以是现有的扫把上的各种用于供刷毛安装的结构。壳主体10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壳体结构、架体结构、块状结构、板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滑动件20具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二刷毛安装部201。第二刷毛安装部201即可供刷毛安装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孔结构、槽结构、凸出结构、卡合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可以是现有的扫把上的各种用于供刷毛安装的结构。滑动件20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可以是壳体结构、架体结构、块状结构、板状结构、伸缩结构(可以是一级伸缩、两级伸缩或两级以上的多级伸缩)等,但不限于此。滑动件20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设置并可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滑动地配合于壳主体10,且滑动件20具有滑动至伸出于壳主体10的伸出状态和滑动至缩回于壳主体10的缩回状态。可以理解,滑动件20即能够在壳主体10上于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之间进行滑动;在滑动件20处于伸出状态时,滑动件2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至少部分延伸至壳主体10的外部,且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即扫把壳100的总长度)大于壳主体10的长度,例如图5和图6所示;在滑动件20处于缩回状态时,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滑动件2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至少部分的长度可以与壳主体10的长度重合,且扫把壳100在滑动件20处于缩回状态时的整体长度小于扫把壳100在滑动件20处于伸出状态时的整体长度,例如图1和图2所示。滑动件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滑动件20具有锁定结构211。
锁定部30设置于壳主体10上,可以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也可以固定设置于壳主体10上。锁定部30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20滑动。可选地,锁定部30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20滑动至伸出状态。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20滑动至缩回状态;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包括两个子锁定部,其中一子锁定部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另一子锁定部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
可以理解,锁定部30与锁定结构211之间即为可解锁地相锁定配合,即两者具有相锁定连接的锁定状态、以及相分离的解锁状态。锁定部30与锁定结构211之间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可解锁地相锁定配合,例如相卡合配合,此时两者对应为相适配的卡合配合结构;例如相锁扣配合,此时两者对应为相适配的锁扣结构;例如相摩擦配合,此时两者对应为相适配的摩擦结构,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100,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刷毛安装部101的壳主体10和具有第二刷毛安装部201的滑动件20,第一刷毛安装部101和第二刷毛安装部201可供刷毛安装,滑动件20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设置并可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滑动地配合于壳主体10,且具有滑动至伸出于壳主体10的伸出状态和滑动至缩回于壳主体10的缩回状态,利于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100的扫把在滑动件20滑动的同时带动安装于第二刷毛安装部201上的刷毛移动。因此,可使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伸出状态而加长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例如图5和图6所示),以利于加长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100的扫把在扫把壳10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刷毛的整体宽度(例如图13所示),以及使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缩回状态而缩短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例如图1和图2所示),以利于缩短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100的扫把在扫把壳100沿自身长度方向的刷毛的整体宽度(例如图12所示),即可根据所需清扫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大小而伸长或缩短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灵活性较高,可适应于清洁不同面积大小的物体表面,适应性较广。
同时,由于滑动件20具有锁定结构211,壳主体10上设置有锁定部30,锁定部30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20滑动。因此,锁定部30能够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配合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可提高滑动件20处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扫把壳100工作时的稳定性;且在需要调节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时,锁定部30可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利于滑动件20不受锁定部30的牵扯而顺畅滑动,利于提高调节顺畅度。
另外,由于滑动件20和锁定部30均设置于壳主体10上,不仅利于锁定部30与锁定结构211之间的配合,而且使得扫把壳100整体结构紧凑,利于提高结构可靠性;而且因结构紧凑集中,锁定结构211与锁定部30可无需背离壳主体10延伸至外部而导致结构冗余,利于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壳100的扫把在外观上更显简洁和美观,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8,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即锁定部30能够相对于壳主体10活动地设置于壳主体10上,例如可以滑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可以转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主体10上,但不限于此。锁定部30具有锁定配合结构311,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滑动件20滑动。可选地,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例如图1至图4),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滑动件20滑动至伸出状态(例如图5至图7)。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配合结构311也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滑动件20滑动至缩回状态。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包括两个子锁定部,两个子锁定部均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子锁定部具有锁定配合结构311,其中一子锁定部的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另一子锁定部的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
可以理解,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之间即为可解锁地相锁定配合,即两者具有相锁定连接的锁定状态、以及相分离的解锁状态。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之间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可解锁地相锁定配合,例如相卡合配合,此时两者对应为相适配的卡合配合结构;例如相锁扣配合,此时两者对应为相适配的锁扣结构;例如相摩擦配合,此时两者对应为相适配的摩擦结构,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锁定部30能够通过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在需使滑动件20滑动至伸出状态时,可通过使锁定部30发生移动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随之发生移动,以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从而使滑动件20能够滑动至伸出状态;因此,通过对锁定部30进行操作即可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操作简单且便捷。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8,壳主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孔102;滑孔102可以是通孔或盲孔。锁定部30包括活动钮31,活动钮31可滑动地配合于滑孔102中。活动钮31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钮结构,例如可以是按钮或拉钮,但不限于此。活动钮31具有锁定配合结构311。
如此设置,通过对活动钮31施加力,即可使活动钮31在壳主体10上的滑孔102中滑动以带动锁定配合结构311移动,从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不仅便于锁定部30稳定地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而且对活动钮31的操作更加便捷。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图8和图9,壳主体10的内部具有空间,滑孔102连通于壳主体10的内部的空间,滑孔102即为通孔。活动钮31为按钮,即可供被按压而发生移动的钮结构。锁定配合结构311位于壳主体10的内部,锁定结构211位于壳主体10的内部。
如此设置,由于滑孔102连通于壳主体10的内部空间,且活动钮31为按钮,因此通过按压活动钮31即可使活动钮31发生移动,以利于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相比于活动钮31为拉钮或其他钮结构而言,操作更加便捷。由于锁定配合结构311和锁定结构211均位于壳主体10的内部,两者即可在壳主体10的内部相锁定连接或相分离,不仅不易受外部物体的干扰和污染,以利于提高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配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结构内藏不显露,利于提高外观的美观度。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6,活动钮31可以部分延伸至滑孔102的外部,以利于供人手或工具按压。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钮31也可以全部位于滑孔102中。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钮31不限于为按钮。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钮31也可以为拉钮,此时通过向外拉动活动钮31即可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孔102也可以是盲孔,此时滑孔102也可以视为滑槽。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主体10的内部也可以不具有空间,即为实心结构,例如可以是块状结构、板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配合结构311和锁定结构211也可以位于壳主体10的外部,此时锁定配合结构311和锁定结构211即可在壳主体10的外部相锁定连接或相分离。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8,锁定部30包括弹性复位件32,弹性复位件32作用于活动钮31和壳主体10,用于提供使活动钮31复位的弹力。弹性复位件32可以是各种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以能够提供弹力的结构件,例如弹簧、簧片、弹性绳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通过对活动钮31施加力以使活动钮31发生移动,从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随活动钮31移动而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的同时,弹性复位件32因受活动钮31施加的力而发生弹性形变,在去除对活动钮31施加的力后,弹性复位件32即可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驱动活动钮31移动至初始位置,可实现自动复位。而且,弹性复位件32可使活动钮31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于初始位置,以利于提高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时的稳定性;例如,在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时活动钮31刚好处于初始位置,通过对活动钮31施力以使活动钮31移动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同时活动钮31可在弹性复位件32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8和图11,弹性复位件32为压缩弹簧。活动钮31位于壳主体10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安置槽3101,弹性复位件32位于安置槽3101中,且弹性复位件3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安置槽3101的内壁和壳主体10的内壁。
如此设置,通过按压活动钮31而使其发生移动以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时,弹性复位件32即被压缩,在取消按压活动钮31后,活动钮31即可在弹性复位件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而且,弹性复位件32位于活动钮31上开设的安置槽3101中,且弹性复位件3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安置槽3101的内壁和壳主体10的内壁,因此在装配时直接将弹性复位件32装配于安置槽3101中即可,可无需另外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装配便捷且可靠,可避免弹性复位件32掉出失效。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复位件32不限于为压缩弹簧。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32也可以为拉伸弹簧,此时弹性复位件32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活动钮31和壳主体10,在按压活动钮31时,弹性复位件32即被拉伸,在取消按压后,活动钮31即可在弹性复位件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初始位置。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弹性复位件32,此时可通过使用者手动使活动钮31复位或通过其他方式使活动钮31复位。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8、图9和图11,活动钮31上凸设有限位结构312,限位结构312位于壳主体10的内部,用于与壳主体10的内壁相抵而防止活动钮31脱离于壳主体10。限位结构312即凸出设置于活动钮31上的凸出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凸条结构、凸点结构、凸台结构、凸柱结构、凸环结构(凸环结构可环绕于活动钮31)等,但不限于此。限位结构312与壳主体10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分体成型而相连接。
如此设置,当活动钮31在滑孔102中滑动至一定位置时,即可通过限位结构312与壳主体10的内壁相抵以进行限位,可避免活动钮31掉出失效,以提高活动钮31滑动配合于滑孔102中的稳定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11,活动钮31的相对两侧可以分别设置一限位结构312,以利于提高限位效果,提高活动钮31滑动配合于壳主体10上的稳定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结构312。可选地,活动钮31可通过弹性复位件32与壳主体10相连接。可选地,活动钮31的外表面可以大致呈锥形,具有尺寸较小一端和尺寸较大一端,尺寸较小一端的尺寸小于尺寸较大一端的尺寸,尺寸较小一端可以穿设于滑孔102,而尺寸较大一端则可位于壳主体10的内部而无法贯穿滑孔102,即可进行限位。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和图8,活动钮31沿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设置,并可沿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滑动地配合于滑孔102中。其中,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垂直于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
如此设置,由于滑动件20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设置并可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滑动,而活动钮31沿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设置并可沿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滑动,利于沿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对活动钮31施加力而使活动钮31沿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b发生移动,而滑动件20则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滑动,两者滑动方向不同,因此不仅利于避免活动钮31与滑动件20相干扰,而且利于对活动钮31施加力而使其发生移动,尤其适用于活动钮31为按钮时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钮3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钮31也可以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滑动设置。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钮31也可以沿除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之外的其他方向滑动设置。
还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的方式具有多种,结构不限于包括活动钮31。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主体10的外壁上可以设置滑槽,锁定部30可以滑动配合于滑槽,通过移动锁定部30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随之移动,从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转动连接于壳主体10,通过转动锁定部30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随之转动,从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或相锁定连接。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主体10上,通过拆卸锁定部30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随之移动,从而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通过将锁定部30连接于壳主体10,即可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在滑动件20处于缩回状态时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以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例如图1至图4),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滑动件20滑动至伸出状态(例如图5至图7)。
可选地,请参阅图1、图5和图8,锁定部30和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位于壳主体10的中部,滑动件20可以位于锁定部30的一侧且靠近于壳主体10的端部,以利于滑动件20处于缩回状态时可滑动至靠近于壳主体10中部的位置而通过锁定结构211与锁定配合结构311相锁定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10和图11,锁定配合结构311为卡合孔,锁定结构211为卡合凸起。其中,卡合孔可以是各种孔结构,例如通孔结构、盲孔结构、缺口结构等,卡合孔即开设于锁定部30上。可选地,卡合孔可以开设于活动钮31上,活动钮31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结构,例如图11所示。卡合凸起可以是各种凸出结构,例如钩状结构、倒刺结构、凸柱结构、凸块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卡合凸起与卡合孔相适配而能够相卡合配合,也可以理解为凸出结构与凹设结构相限位配合;例如,卡合凸起可插入卡合孔中并与卡合孔的外边缘相抵,以限制卡合凸起脱离于卡合孔,例如图3和图4所示。
如此设置,在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时,即卡合凸起与卡合孔相卡合配合,两者可相稳定的连接;而在需要使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时,可对锁定部30施加力而使锁定部30发生移动,锁定配合结构311即可随锁定部30移动而能够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便于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之间相锁定连接和分离。而且,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结构简单而可靠。
可选地,请参阅图3、图4、图10和图11,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设置于活动钮31的侧部,在滑动件20移动至缩回状态时,锁定结构211即与锁定配合结构311相锁定连接。当活动钮31为按钮时,通过按压活动钮31以使锁定配合结构311随活动钮31移动,锁定配合结构311即可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滑动件20即可滑动,以利于滑动至伸出状态。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配合结构311也可以设置于活动钮31的端部或其他位置,只要锁定配合结构311能够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配合结构311和锁定结构211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为卡合凸起,锁定结构211可以为卡合孔;即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在于锁定配合结构311的结构与锁定结构211的结构相对调。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配合结构311与锁定结构211也可以磁性吸附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部30不限于为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固定设置于壳主体10上。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凸设于壳主体10上的凸设结构(例如凸起结构、凸条结构、凸棱结构、凸点结构等,但不限于此),锁定结构211可以为凹进结构(例如槽结构、孔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锁定结构211可与锁定部30相限位配合或相卡合配合而实现相锁定连接。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凹设于壳主体10上的凹进结构,锁定结构211可以为凸出结构,即两者相对调。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凸设于壳主体10上的凸设结构,锁定结构211可以为凸出结构(例如凸起结构、凸条结构、凸棱结构、凸点结构等,但不限于此),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锁定结构211可与锁定部30相限位配合或相摩擦配合而实现相锁定连接。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按压式锁扣的母头件,锁定结构211可以为按压式锁扣的公头件,在滑动件20滑动至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可对滑动件20施力以使公头件与母头件相互靠拢而使公头件压入母头件即可使公头件与母头件相锁定连接,通过再次对滑动件20施力以使公头件和母头件相挤压即可使公头件与母头件相解锁而相分离。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按压式锁扣的公头件,锁定结构211可以为按压式锁扣的母头件,即两者相对调。可以理解,按压式锁扣也称按压式弹簧锁扣、按压式开关、锁扣卡子等,这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熟知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按压式锁扣或对现有按压式锁扣进行改进之后的按压式锁扣,在此不赘述。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永磁体,锁定结构211可以为能够被永磁体吸附的材料(例如铁、钴、镍等),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时,锁定结构211可与锁定部30可以磁性吸附连接。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为能够被永磁体吸附的材料,锁定结构211可以为永磁体,即两者相对调。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和锁定结构211均可以为永磁体,且两者能够相吸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图9和图10,滑动件20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部21,壳主体10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配合部111,滑动部21与滑动配合部111相滑动配合。可选地,滑动部21可以是凸出结构,例如可以是凸条、凸起等,但不限于此,滑动配合部111可以是滑槽结构,凸出结构可以在滑槽结构中滑动;当然,也可以是滑动部21为滑槽结构,滑动配合部111为凸出结构,即两者相对调。
如此设置,由于滑动件20通过滑动部21与壳主体10上的滑动配合部111相滑动配合,可提高滑动件20在壳主体10上滑动的稳定性,避免滑动件20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移。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图9和图10,滑动配合部111为孔结构,孔结构即沿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开设;滑动部21为凸伸结构,凸伸结构可以是各种形状的结构,可以大致呈条状;滑动部21可滑动地配合于滑动配合部111中。滑动部21具有锁定结构211。
如此设置,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的过程中,为凸伸结构的滑动部21即与为孔结构的滑动配合部111相滑动配合,且滑动部21与滑动配合部111可起到滑动限位配合的作用,可进一步提高滑动件20滑动时的稳定性。而且,滑动件20滑动的过程中,滑动部21可隐藏于壳主体10中,便于扫把壳100的伸长和缩短。
可选地,请参阅图3、图4和图10,锁定结构211可以设置于滑动部21的端部,以利于与锁定部30相配合。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和图10,滑动件20具有外壳结构22,外壳结构22套设于壳主体10。可选地,外壳结构22的内壁可以与壳主体10的外壁相滑动配合。滑动部21位于外壳结构22的内部并连接于外壳结构22。滑动部21的一端可以连接于外壳结构22的内壁,锁定结构211可以设置于滑动部21的另一端。外壳结构22可以具有第二刷毛安装部201。
如此设置,由于滑动件20具有套设于壳主体10的外壳结构22,不仅利于隐藏滑动部21,使外观更加美观简洁,而且在滑动件20滑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外壳结构22与壳主体10相限位配合,进一步提高滑动件20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3、图7和图10,外壳结构22的底部可以具有底开口2201,外壳结构22的一端部可以具有端开口2202,端开口2202与底开口2201相贯通。壳主体10可以穿设于端开口2202,且壳主体10的底部与外壳结构22的底部位于同一侧。第一刷毛安装部101可以设置于壳主体10的底部;第二刷毛安装部201可以设置于外壳结构22的底部,可以位于底开口2201的外沿。底开口2201的设置,可对壳主体10的底部或安装于壳主体10上的刷毛进行避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件20也可以不具有外壳结构22,例如滑动件20可以为块状结构、板状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件20可以不具有滑动部21,壳主体10可以不具有滑动配合部111。例如,滑动件20可以仅通过外壳结构22滑动配合于壳主体10。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图9和图10,滑动配合部11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03,滑槽103靠近于壳主体10的端部的一端设有止挡结构112。止挡结构112可以是壳主体10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设置于壳主体10上的结构。滑动部21上凸设有止位结构212,止位结构212可滑动地配合于滑槽103中,并用于与止挡结构112相抵接而防止滑动件20脱离于壳主体10。止位结构212可以是各种形状的凸设结构,例如凸起、凸块、凸板等,但不限于此。止挡结构112可以是能够抵挡止位结构212的各种形状的结构,例如片状结构、板状结构、块状结构、凸起结构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的过程中,止位结构212即可在滑槽103中滑动,且在滑动件20滑动至止位结构212与止挡结构112相抵接时即滑动至极限位置,可避免滑动件20脱离于壳主体10,以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7和图8,滑动配合部111的内壁上开设有开槽104,开槽104贯穿壳主体10的壳壁和壳主体10一端的端沿。
如此设置,由于开槽104的设置,可使壳主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利于滑动部21和止位结构212经由壳主体10的端部置入滑动配合部111中。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开槽104。例如,可以在滑动部21置入滑动配合部111中后,再安装止位结构212。例如,可以直接将滑动部21和止位结构212置入滑动配合部111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滑动配合部111的内壁上也可以不开设滑槽103,例如可以直接设置止挡结构112为凸起结构。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滑槽103、止挡结构112和止位结构212。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限制滑动件20脱离于壳主体1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把壳100包括弹性件,弹性件作用于滑动件20和壳主体10,用于提供使滑动件20由缩回状态滑动至伸出状态的弹力。弹性件可使滑动件20由缩回状态复位至伸出状态,并可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此种情况下,锁定部30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即可,而无需用于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在需使滑动件20处于缩回状态时,可通过对滑动件20施加力以使滑动件20由伸出状态滑动至缩回状态,并使锁定结构211与锁定部30相锁定连接即可。其中,弹性件可以是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的各种结构件,例如可以是弹簧、簧片、弹性绳等,但不限于此。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可以用于提供使滑动件20由伸出状态滑动至缩回状态的弹力。弹性件可使滑动件20由伸出状态复位至缩回状态,并可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此种情况下,锁定部30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即可,而无需用于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在需使滑动件20处于伸出状态时,可通过对滑动件20施加力以使滑动件20由缩回状态滑动至伸出状态,并使锁定结构211与锁定部30相锁定连接即可。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和图10,扫把壳100包括弹簧40(弹簧40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件),弹簧40套设于滑动部21,用于提供使滑动件20由缩回状态滑动至伸出状态的弹力。可选地,弹簧40可以为压缩弹簧。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40也可以为拉伸弹簧。
如此设置,在滑动件20滑动至缩回状态时,弹簧40即被压缩而发生弹性形变,此时锁定结构211可以与锁定部30相锁定连接;当锁定部30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时,滑动件20可在弹簧4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滑动至伸出状态,以进行复位。而且,弹簧40还能够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以利于提高滑动件20处于伸出状态时的稳定性,此种情况下锁定部30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即可,而无需用于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和图10,滑动部21上设有第一抵挡结构213,壳主体10的内部设有第二抵挡结构113,弹簧40位于第一抵挡结构213与第二抵挡结构113之间,且弹簧40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抵挡结构213和第二抵挡结构113。第一抵挡结构213可以是凸设于滑动部21上的各种凸设结构,例如凸板结构、凸片结构、凸块结构、凸柱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一抵挡结构213也可以是连接于滑动部21的其他结构,例如可以是外壳结构22的一部分。第二抵挡结构113可以是凸设于壳主体10内壁的各种凸设结构,例如凸板结构、凸片结构、凸块结构、凸柱结构等,但不限于此;第二抵挡结构113也可以是活动钮31或锁定部30位于壳主体10内部的一部分。
如此设置,第一抵挡结构213和第二抵挡结构113可分别对弹簧40的相对两端进行限位,在滑动件20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缩回状态时,第一抵挡结构213和第二抵挡结构113即相对靠近,弹簧40即被压缩;滑动件20在弹簧40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壳主体10滑动至伸出状态的过程中,第一抵挡结构213和第二抵挡结构113相对远离。且此种情况下,弹簧40直接套设于滑动部21上即可,可无需另外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装配便捷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弹簧40,此时可通过人手或工具使滑动件20由缩回状态滑动至伸出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图8和图9,壳主体10包括壳体11和板体12。壳体11内部具有空间并具有与壳体11内部的空间相连通的开口,板体12扣合于壳体11的开口。板体12具有第一刷毛安装部101。其中,滑动件20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壳体11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壳体11。锁定部30设置于壳体11上。
如此设置,因壳主体10包括壳体11和板体12,便于两者分体成型设置,利于壳主体10的加工制造,也便于滑动件20和锁定部30设置于壳主体10上。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和板体12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此时壳主体10即为一个独立的结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8,滑动件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动件20分别滑动配合于壳主体10的相对两端。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锁定部30具有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分别与两个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分别与两个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滑动件20滑动。可选地,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可以用于分别与两个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滑动件20均保持于缩回状态(例如图1至图4),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分别与两个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滑动件20均滑动至伸出状态(例如图5至图7)。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也可以用于分别与两个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分别与两个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滑动件20滑动至缩回状态。
如此设置,由于壳主体10的相对两端分别滑动配合有一个滑动件20,因此在两个滑动件20均处于伸出状态时,两个滑动件20可分别伸出于壳主体10的相对两端,利于进一步加长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并且,通过滑动件20的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分别与两个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即可使两个滑动件20均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且通过移动滑动件20即可使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分别与两个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滑动件20滑动,即通过一个滑动件20即可同时锁定两个滑动件20或允许两个滑动件20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部30的结构不限于此。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30可以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可以相分离设置,当然也可以相连接。第一锁定部用于与其中一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20滑动。第二锁定部用于与另一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滑动件20滑动。其中,第一锁定部可以采用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锁定部30相同的结构,第二锁定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锁定部30相同的结构。此种情况下,也可以理解为锁定部30的数量为两个。
如此设置,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可以分别控制两个滑动件20,可以使两个滑动件20均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也可以使其中一个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另一个滑动件20保持于缩回状态,使得对扫把壳100的整体长度的调节更加灵活。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以及图8,滑动件20具有外壳结构22,外壳结构22套设于壳主体10。在两个滑动件20均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相对接以罩设壳主体10。可以理解,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相对接,是指两个外壳结构22相对设置并相配合以形成罩设空间,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可以相接触,当然两个外壳结构22之间也可以存在缝隙。
如此设置,由于两个滑动件20均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相对接以罩设壳主体10,因此可将壳主体10罩设于两个滑动件20的内部,不仅结构紧凑而利于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而且可使得壳主体10与两个滑动件20在视觉效果上形成一个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8,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壳主体10上并位于两个滑动件20之间,锁定部30具有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分别与两个滑动件20的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滑动件20保持于伸出状态或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锁定部30移动而分别与两个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滑动件20滑动。外壳结构2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锁定部30的缺口220,在两个滑动件20均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的缺口220相对接。缺口220即设置于外壳结构22上靠近于滑动件20的一侧。可以理解,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的缺口220相对接,是指两个缺口220相对设置以能够围设锁定部30。
如此设置,由于锁定部30位于两个滑动件20之间,在两个滑动件20均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相对接以罩设壳主体10时,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的缺口220可相对接而避位锁定部30,可避免锁定部30干涉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相对接而导致两个外壳结构22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利于两个外壳结构22更好地相对接而罩设壳主体10,且不影响人手或工具对锁定部30进行操作。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结构22上也可以不开设用于避让锁定部30的缺口22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两个滑动件20均处于缩回状态时,两个滑动件20的外壳结构22也可以不相对接,即两个外壳结构22之间可存在较大间隙或较长距离。
请参阅图12和图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扫把1000,扫把1000包括第一刷毛300、第二刷毛4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扫把壳100。第一刷毛300连接于第一刷毛安装部101。第二刷毛400连接于第二刷毛安装部201。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扫把10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扫把壳1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扫把壳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3,扫把1000包括扫把杆200,扫把杆200的一端连接于扫把壳100的壳主体10。扫把杆200可供人手握持而对扫把1000进行操作。
可选地,请参阅图1、图5、图12和图13,壳主体10上可设置用于与扫把杆200相连接的连接结构,例如凸出结构(例如凸板、凸柱等)、凹进结构(例如槽、孔等)等。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扫把1000也可以不具有扫把杆20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组件,清洁组件包括簸箕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扫把1000。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扫把10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扫把1000和扫把壳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扫把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把壳(100)包括:
壳主体(10),所述壳主体(10)具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一刷毛安装部(101);
滑动件(20),所述滑动件(20)具有用于安装刷毛的第二刷毛安装部(201);所述滑动件(20)沿所述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所述壳主体(10)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壳主体(10),且具有滑动至伸出于所述壳主体(10)的伸出状态和滑动至缩回于所述壳主体(10)的缩回状态;所述滑动件(20)具有锁定结构(211);以及
锁定部(30),所述锁定部(30)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0)上;所述锁定部(30)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所述滑动件(20)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0)上;所述锁定部(30)具有锁定配合结构(311),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30)移动而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所述滑动件(20)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10)的外壁上开设有滑孔(102);所述锁定部(30)包括活动钮(31),所述活动钮(31)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孔(102)中;所述活动钮(31)具有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10)的内部具有空间,所述滑孔(102)连通于所述壳主体(10)的内部的空间;所述活动钮(31)为按钮,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位于所述壳主体(10)的内部,所述锁定结构(211)位于所述壳主体(10)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30)包括弹性复位件(32),所述弹性复位件(32)作用于所述活动钮(31)和所述壳主体(10),用于提供使所述活动钮(31)复位的弹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32)为压缩弹簧;所述活动钮(31)位于所述壳主体(10)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安置槽(3101),所述弹性复位件(32)位于所述安置槽(3101)中,且所述弹性复位件(32)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安置槽(3101)的内壁和所述壳主体(10)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钮(31)上凸设有限位结构(312),所述限位结构(312)位于所述壳主体(10)的内部,用于与所述壳主体(10)的内壁相抵而防止所述活动钮(31)脱离于所述壳主体(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在所述滑动件(20)处于所述缩回状态时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以使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30)移动而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所述滑动件(20)滑动至所述伸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钮(31)沿所述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可沿所述壳主体(10)的宽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孔(10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为卡合孔,所述锁定结构(211)为卡合凸起;或
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为卡合凸起,所述锁定结构(211)为卡合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0)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部(21),所述壳主体(10)具有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的滑动配合部(111),所述滑动部(21)与所述滑动配合部(111)相滑动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部(111)为孔结构,所述滑动部(21)为凸伸结构,所述滑动部(21)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动配合部(111)中;
所述滑动部(21)具有所述锁定结构(21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0)具有外壳结构(22),所述外壳结构(22)套设于所述壳主体(10),所述滑动部(21)位于所述外壳结构(22)的内部并连接于所述外壳结构(22)。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部(11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03),所述滑槽(103)靠近于所述壳主体(10)的端部的一端设有止挡结构(112);所述滑动部(21)上凸设有止位结构(212),所述止位结构(212)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槽(103)中,并用于与所述止挡结构(112)相抵接而防止所述滑动件(20)脱离于所述壳主体(1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部(111)的内壁上开设有开槽(104),所述开槽(104)贯穿所述壳主体(10)的壳壁和所述壳主体(10)一端的端沿。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把壳(100)包括弹簧(40),所述弹簧(40)套设于所述滑动部(21),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件(20)由所述缩回状态滑动至所述伸出状态的弹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21)上设有第一抵挡结构(213),所述壳主体(10)的内部设有第二抵挡结构(113),所述弹簧(40)位于所述第一抵挡结构(213)与所述第二抵挡结构(113)之间,且所述弹簧(40)的相对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抵挡结构(213)和所述第二抵挡结构(113)。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8、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把壳(100)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作用于所述滑动件(20)和所述壳主体(10),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件(20)由所述缩回状态滑动至所述伸出状态的弹力,或用于提供使所述滑动件(20)由所述伸出状态滑动至所述缩回状态的弹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12至15、17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主体(10)包括:
壳体(11);以及
板体(12),所述板体(12)扣合于所述壳体(11)的开口,所述板体(12)具有所述第一刷毛安装部(101);
其中,所述滑动件(20)沿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可沿所述壳体(11)的长度方向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壳体(11);所述锁定部(30)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8、12至15、17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动件(20)分别滑动配合于所述壳主体(10)的相对两端;
所述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0)上;所述锁定部(30)具有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两个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20)的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30)移动而分别与两个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所述滑动件(20)滑动;或
所述锁定部(30)包括第一锁定部和第二锁定部,所述第一锁定部用于与其中一所述滑动件(20)的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所述滑动件(20)滑动;所述第二锁定部用于与另一所述滑动件(20)的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与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而允许所述滑动件(20)滑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20)具有外壳结构(22),所述外壳结构(22)套设于所述壳主体(10);在两个所述滑动件(20)均处于所述缩回状态时,两个所述滑动件(20)的所述外壳结构(22)相对接以罩设所述壳主体(10)。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扫把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30)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10)上并位于两个所述滑动件(20)之间,所述锁定部(30)具有两个锁定配合结构(311),两个所述锁定配合结构(311)用于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件(20)的所述锁定结构(211)相锁定连接而使两个所述滑动件(20)保持于所述伸出状态或所述缩回状态,以及用于随所述锁定部(30)移动而分别与两个所述锁定结构(211)相分离以允许两个所述滑动件(20)滑动;
所述外壳结构(2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锁定部(30)的缺口(220),在两个所述滑动件(20)均处于所述缩回状态时,两个所述滑动件(20)的所述外壳结构(22)的所述缺口(220)相对接。
23.一种扫把(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把(1000)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所述的扫把壳(100);
第一刷毛(300),所述第一刷毛(300)连接于所述第一刷毛安装部(101);以及
第二刷毛(400),所述第二刷毛(400)连接于所述第二刷毛安装部(20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扫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把(1000)包括扫把杆(200),所述扫把杆(200)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扫把壳(100)的所述壳主体(10)。
25.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包括:
簸箕;以及
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扫把(1000)。
CN202220325648.6U 2022-02-17 2022-02-17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Active CN218419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5648.6U CN218419736U (zh) 2022-02-17 2022-02-17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5648.6U CN218419736U (zh) 2022-02-17 2022-02-17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9736U true CN218419736U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80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5648.6U Active CN218419736U (zh) 2022-02-17 2022-02-17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9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6208B2 (en) Male buckling component for magnetic buckling assembly
US6318769B1 (en) Backset adjustment structure of dead bolt assembly for door lock
US7182624B1 (en) Plug retention apparatus
CN210129541U (zh) 电池固定装置
CN218419736U (zh) 扫把壳、扫把及清洁组件
CN217368940U (zh) 一种手持花洒的快速取放结构
CN213708882U (zh) 一种手持式设备
CN114829092A (zh) 用于毛发去除装置的铰接刀片组件
US7766272B2 (en) Rotat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reel of high-pressure cleaner
CN216167297U (zh) 一种具有锁止结构的多功能簸箕
CN216135817U (zh) 一种便捷挤水棉头拖把
CN211008094U (zh) 滑扣式铰链
CN109742604B (zh) 一种拉环快速解锁装置以及快速解锁连接器
CN111075763A (zh) 对接结构及具有其的风扇
CN112545374A (zh) 刮条组件以及清洁机器人
CN208731065U (zh) 一种手推车座架换向构造
CN215874532U (zh) 自卸式扫把
CN218773847U (zh) 扫把头和扫把
CN217429927U (zh) 一种胶棉拖把头的导向斜面组件
CN217852746U (zh) 清洁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7345587U (zh) 一种推移式刮胡刀
CN215457002U (zh) 一种肩部连接结构和模特模型
CN220608237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5457654U (zh) 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拖布组件和扫地机器人
CN219255293U (zh) 一种手动镊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