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6061U -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6061U
CN218416061U CN202222477081.7U CN202222477081U CN218416061U CN 218416061 U CN218416061 U CN 218416061U CN 202222477081 U CN202222477081 U CN 202222477081U CN 218416061 U CN218416061 U CN 218416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xedly connected
brushless
motor
damping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7708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斌杰
王孔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jie S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jie S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jie S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jie Silic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7708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6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6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6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滑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减震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减震弹簧。该无刷直流电机,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提高对无刷直流电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减震缓冲效果,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无刷直流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温升低,噪音小,大扭矩、高转速,高效率的优点,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
在中国专利CN 114189097 A公开了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上方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电机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该无刷直流电机,通过固定机构内的螺纹杆,螺纹杆在连接管的内部进行螺纹转动,螺纹管的另一端放置于套管的内部,并对其进行挤压,对内部的电机进行固定,从而对弧形板进行挤压,拉伸弹簧对弧形板进行一定的拉伸调节,使其可以根据不同电机的型号进行调整,从而可以达到保证电机在工作中的安全的作用。但是该无刷直流电机仅通过拉伸弹簧和减震弹簧进行电机本体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单次减震缓冲,并不能达到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刷直流电机,该无刷直流电机,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能够提高对无刷直流电机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减震缓冲效果,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箱盖,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滑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减震弹簧,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减震弹簧,所述第二水平减震弹簧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块,所述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减震腔内部且设置在减震块倾斜面上的减震杆,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竖直减震机构。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转动连接的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螺纹管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板固定连接的螺纹轴。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面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箱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的,所述竖直减震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板下表面的支杆,所述支杆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竖直减震弹簧,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与箱体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相背及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二竖直减震弹簧,所述滑块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撑板下侧的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时,可打开箱盖,将电机本体置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然后分别转动两侧螺纹管,通过螺纹管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轴相向运动,进而带动两侧夹持板相向运动,对电机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当电机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可在螺纹管、螺纹轴以及滑板的支撑作用下通过夹持板及连接块对第一水平减震弹簧进行压缩,通过第一水平减震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水平方向的初次减震缓冲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减震杆还会对减震块的倾斜面进行挤压,进而带动两侧减震块相背运动并压缩第二水平减震弹簧,通过第二水平减震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水平方向的进一步的减震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水平方向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当电机本体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竖直方向的震动时,可通过支撑板及支杆对套管内部的第一竖直减震弹簧进行压缩,通过第一竖直减震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竖直方向的初次减震缓冲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支撑板还会通过连接杆带动两侧滑块在滑杆上相向滑动,进而对第二竖直减震弹簧进行压缩,通过第二竖直减震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竖直方向的进一步的减震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竖直方向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块内部结构组件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竖直减震机构结构组件示意图。
图中标号:1、箱体;2、箱盖;3、散热孔;4、支撑板;5、电机本体;6、夹持板;7、连接块;8、滑槽;9、滑板;10、第一水平减震弹簧;11、减震腔;12、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3、减震块;14、减震杆;15、螺纹管;16、转柄;17、螺纹轴;18、支杆;19、套管;20、第一竖直减震弹簧;21、滑杆;22、滑块;23、第二竖直减震弹簧;2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箱盖2,箱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方便打开箱盖2,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散热孔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本体5,箱体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方便电机本体5的驱动轴伸出箱体1与外部设备连接,电机本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板6,夹持板6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板9,滑板9与滑槽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减震弹簧10,连接块7的内部均开设有减震腔11,减震腔1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2,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2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块13,滑板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减震腔11内部且设置在减震块13倾斜面上的减震杆14,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转动连接的螺纹管15,螺纹管15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柄16,螺纹管1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板9固定连接的螺纹轴17,支撑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竖直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的支杆18,支杆1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套管19,套管19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杆18固定连接的第一竖直减震弹簧20,套管19之间设置有与箱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滑杆21,滑杆21的外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相背及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二竖直减震弹簧23,滑块2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撑板4下侧的连接杆24。
使用时,可打开箱盖2,将电机本体5置于支撑板4的上表面,然后分别转动两侧螺纹管15,通过螺纹管15的转动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轴17相向运动,进而带动两侧夹持板6相向运动,对电机本体5进行夹持固定,当电机本体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水平方向的震动时,可在螺纹管15、螺纹轴17以及滑板9的支撑作用下通过夹持板6及连接块7对第一水平减震弹簧10进行压缩,通过第一水平减震弹簧10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5水平方向的初次减震缓冲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减震杆14还会对减震块13的倾斜面进行挤压,进而带动两侧减震块13相背运动并压缩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2,通过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2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5水平方向的进一步的减震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5水平方向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当电机本体5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竖直方向的震动时,可通过支撑板4及支杆18对套管19内部的第一竖直减震弹簧20进行压缩,通过第一竖直减震弹簧20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5竖直方向的初次减震缓冲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支撑板4还会通过连接杆24带动两侧滑块22在滑杆21上相向滑动,进而对第二竖直减震弹簧23进行压缩,通过第二竖直减震弹簧23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作用起到对电机本体5竖直方向的进一步的减震缓冲作用,从而达到对电机本体5竖直方向良好的减震缓冲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散热孔3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通过设置防尘网,能够防止灰尘等杂质通过散热孔3进入箱体1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箱盖(2),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内壁分别开设有散热孔(3),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本体(5),所述电机本体(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板(6),所述夹持板(6)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滑槽(8),所述滑槽(8)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板(9),所述滑板(9)与滑槽(8)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水平减震弹簧(10),所述连接块(7)的内部均开设有减震腔(11),所述减震腔(1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2),所述第二水平减震弹簧(12)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块(13),所述滑板(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减震腔(11)内部且设置在减震块(13)倾斜面上的减震杆(14),所述支撑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竖直减震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插接有转动连接的螺纹管(15),所述螺纹管(15)的相背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柄(16),所述螺纹管(15)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与滑板(9)固定连接的螺纹轴(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正面开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3)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减震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撑板(4)下表面的支杆(18),所述支杆(18)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套管(19),所述套管(19)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杆(18)固定连接的第一竖直减震弹簧(20),所述套管(19)之间设置有与箱体(1)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的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外侧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相背及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二竖直减震弹簧(23),所述滑块(2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支撑板(4)下侧的连接杆(24)。
CN202222477081.7U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Active CN218416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7081.7U CN218416061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77081.7U CN218416061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6061U true CN218416061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2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77081.7U Active CN218416061U (zh) 2022-09-19 2022-09-19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6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06003U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散热保护装置
CN218416061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
CN211331421U (zh) 一种平衡块加工用钻孔装置
CN111176399A (zh) 一种服务器减振自清灰机柜
CN211957111U (zh) 一种工业降噪用隔音罩
CN213331452U (zh) 一种减震空气压缩机
CN215186410U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电源箱
CN211239690U (zh) 一种抗震性能好的电动车dc-dc转换器
CN21238999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计算机底座
CN210979045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基座
CN221177044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电气用抽屉柜
CN215967843U (zh) 一种减噪平面磨床
CN214888368U (zh) 一种轴承座减振结构
CN214701702U (zh) 一种回转窑用鼓风机构
CN212191345U (zh) 一种汽车离合器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18118208U (zh) 一种用于液压站控制系统的防护设备
CN218313626U (zh) 一种具备缓冲和散热效果的工业机器人安装底座
CN210921739U (zh) 一种用于空调风管的安装支架
CN215772795U (zh) 一种带有保护功能的制冷设备用电机
CN213776302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减速机外壳
CN215445738U (zh) 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家电安装装置
CN216143494U (zh) 一种折叠式机电工程抗震支架
CN220892559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15733768U (zh) 一种支撑性好的电机罩结构
CN111779949B (zh) 一种建筑设备减震调节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