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4637U -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4637U
CN218414637U CN202122373907.0U CN202122373907U CN218414637U CN 218414637 U CN218414637 U CN 218414637U CN 202122373907 U CN202122373907 U CN 202122373907U CN 218414637 U CN218414637 U CN 2184146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coating
piece production
carrying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739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艳生
谢安河
赵云龙
于子龙
陈杰
杨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iwino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739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46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46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46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包括用于对集流体涂覆浆料的涂覆装置、用于输送集流体的输送装置、用于对涂覆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用于对烘干后形成的极片进行面密度检测的面密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极片进行分切的分切装置、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卷绕的收卷装置以及用于对分切后极片进行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与面密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能够根据极片的涂覆重量进行标记分类,便于后续正负极极片卷绕时保持CB值的一致性,提高制备电池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小型电子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电池使用寿命是锂离子电池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宏观来讲,更长的循环寿命意味着更少的资源消耗,使用上来讲,更长的循环寿命便会有更佳的使用体验。对于LiCoO2-C体系的锂离子电池而言,工作时正极脱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Li1-xCoO2,其中x代表脱锂量,x越大,正极氧化程度越高,锂离子电压越高,同时循环过程中Li1-xCoO2发生不可逆相变的程度越大,造成正极容量的永久性衰减;现阶段为了提高能量密度,工作电压越来越高,目前LiCoO2-C体系的锂电池,已经普遍使用4.45v体系,4.5v也在开发导入中,而越高电压意味着正极脱锂量x的增加,正极材料的稳定性得到挑战,降低CB值的波动是改善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有效途径。
锂离子电池CB值是指单位面积电极材料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值,一般设计值为1.05~1.08;实际CB值的波动主要来源于涂布工序,由于涂布特性,不同膜卷之间,同卷膜卷不同位置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涂布重量差异。现有的极片生产设备生产出的极片CB值均不同,使不同极片进行配组使CB值较大,影响电池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能够根据极片的涂覆重量进行标记分类,便于后续正负极极片卷绕时对CB值接近的极片进行匹配,提高制备电池的循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包括用于对集流体涂覆浆料的涂覆装置、用于输送集流体的输送装置、用于对涂覆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用于对烘干后形成的极片进行面密度检测的面密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极片进行分切的分切装置、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卷绕的收卷装置以及用于对分切后极片进行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与面密度检测装置电连接。
输送装置呈直线带状放置,涂覆装置、烘干装置、面密度检测装置、分切装置、收卷装置依次设置于输送装置,使放置于输送装置的集流体能够在输送带的作用下经过多个工序进行加工,无需移动集流体,保证集流体的生产质量。放置于输送装置的集流体在输送带的作用下经过涂覆装置,涂覆装置将涂料涂覆在集流体的表面形成一层活性物质,涂覆后的集流体输送至烘干装置进行烘干,使涂覆浆料烘干形成活性物质层制得整片的极片,在输送至面密度检测装置进行面密度检测,检测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的涂覆密度、涂覆重量,从而对不同宽度方向的集流体分析分类,并将结构输送至数据记录装置进行储蓄记录,分切装置对检测后的整片的极片沿走带方向进行分切,使分切成若干条宽度相等或不等的极片长条,收卷装置对分切后的极片长条进行收卷形成极片卷。由于数据记录装置已经对不同的极片卷所涂覆的活性物质重量进行分类记录,使用时,查看数据记录装置,使用相同或接近CB值的极片进行搭配配组,形成的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更好,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打印装置,打印装置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打印标记,所述打印装置与数据记录装置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打印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标记档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覆装置、烘干装置、面密度检测装置、分切装置以及收卷装置依次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辊以及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卷辊的直径为50~20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分切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切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收卷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涂覆装置沿极片的横向方法设置有至少两个涂覆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的一种改进,所述烘干装置设置有加热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集涂覆装置、烘干装置、分切装置、面密度检测装置、收卷装置以及数据记录装置于一体,能够检测到极片制作时的面密度差异,从而得出分切后的极片存在涂布重量差异,进而能够对分切后不同的极片进行标记分类、记录数据,便于后续使用时,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进行卷绕时使用同等档位的极片进行卷绕,有效控制单位面积电极材料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CB比值,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涂覆装置;2、输送装置;3、烘干装置;4、面密度检测装置;5、分切装置;6、收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包括用于对集流体涂覆浆料的涂覆装置1、用于输送集流体的输送装置2、用于对涂覆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3、用于对烘干后形成的极片进行面密度检测的面密度检测装置4、用于对检测后的极片进行分切的分切装置5、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卷绕的收卷装置6以及用于对分切后极片进行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与面密度检测装置4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集涂覆装置1、烘干装置3、分切装置5、面密度检测装置4、收卷装置6以及数据记录装置于一体,能够检测到极片制作时的面密度差异,从而得出分切后的极片存在涂布重量差异,进而能够对分切后不同的极片进行标记分类、记录数据,便于后续使用时,正极极片与负极极片进行卷绕时使用同等档位的极片进行卷绕,有效控制单位面积电极材料负极容量与正极容量的比值,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打印装置,打印装置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打印标记,所述打印装置与数据记录装置电连接。打印装置根据数据记录装置所记录对应分切后极片的类别档位进行打印出贷牌,操作员将货牌贴至对应的极片卷中,便于极片的后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打印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标记档位。打印装置具有多个标记档位,能够根据数据记录装置中极片记录的情况进行打印,从而使极片得到标记分类。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涂覆装置1、烘干装置3、面密度检测装置4、分切装置5以及收卷装置6依次按输送装置2的输送方向设置。集流体放置于输送装置2中,使集流体沿着输送方向进行输送,从而使集流体依次经过涂覆装置1、烘干装置3、面密度检测装置4、分切装置5以及收卷装置6。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装置6包括收卷辊以及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收卷辊转动,使收卷辊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收卷。其中,收卷辊的直径为50~200cm。优选地,收卷辊的直径为60cm。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分切装置5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切刀。分切装置5设置有多个分切片,能够对整片的极片进行分切,形成小极片,从而卷绕。优先地,分切装置5设置有两个分切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装置6设置有至少两个。收卷装置6根据分切装置5中分切刀的数量进行设置,分切刀的数量为N时,收卷装置6的数据为N+1,优先地,收卷装置6设置有三个。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涂覆装置1沿极片的横向方法设置有至少两个涂覆喷头。涂覆装置1涂极片的横向方法设置有多个涂覆喷头,能够使涂覆更均匀,减少不良极片的产生,以及提高极片涂覆重量以及质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装置3设置有加热灯。加热灯能够对涂覆后的极片进行加热,从而使涂覆后的极加更快烘干,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集流体涂覆浆料的涂覆装置、用于输送集流体的输送装置、用于对涂覆浆料后的集流体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用于对烘干后形成的极片进行面密度检测的面密度检测装置、用于对检测后的极片进行分切的分切装置、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卷绕的收卷装置以及用于对分切后极片进行数据记录的数据记录装置,所述数据记录装置与面密度检测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打印装置,打印装置用于对分切后的极片进行打印标记,所述打印装置与数据记录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标记档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装置、烘干装置、面密度检测装置、分切装置以及收卷装置依次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包括收卷辊以及用于驱动收卷辊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的直径为50~200 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切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切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装置设置有至少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装置沿极片的横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涂覆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装置设置有加热灯。
CN202122373907.0U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184146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3907.0U CN21841463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73907.0U CN21841463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4637U true CN21841463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73907.0U Active CN218414637U (zh) 2021-09-29 2021-09-29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46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6504B (zh) 一种混合电容电池
JP6781788B2 (ja) 集電体、電極シート及び電気化学装置
JP4347759B2 (ja) 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01310350A (zh) 锂离子电容器
JP2002033098A (ja) 電極用原反のスリッタ及び切断方法
CN201777403U (zh) 电器元件包装设备
CN107398408A (zh) 一种锂电池极片烘干分切一体机
CN109792046A (zh) 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和二次电池用负极
CN110660959B (zh) 正极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CN210450121U (zh) 电池极片除尘装置及电池极片卷绕机
KR20180100205A (ko) 에너지 저장 디바이스용 전극
CN218414637U (zh) 一种极片生产一体化设备
CN106972193A (zh) 一种高倍率快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KR20180028369A (ko) 균일한 품질을 가지는 전극들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극조립체 제조 방법
CN105609690A (zh) 一种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硫电池
CN216105162U (zh) 一种多段式张力控制的激光切割辊压一体机
CN110024192B (zh) 储能器件用底涂层和储能器件电极用底涂箔
CN113602878A (zh) 一种张力控制方法及极片激光切割辊压一体机
JP4246927B2 (ja) 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
CN111715570B (zh) 剥胶机
CN102157267B (zh) 一种规模化制造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方法
CN217035719U (zh) 电池/电容用带材热复合装置
CN215896493U (zh) 一种刀片锂电池叠片装置
CN114743803A (zh) 一种高电压混合型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11384A (zh) 一种电芯卷绕方法及电芯卷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