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4351U - 电梯按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按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4351U
CN218414351U CN202222808519.5U CN202222808519U CN218414351U CN 218414351 U CN218414351 U CN 218414351U CN 202222808519 U CN202222808519 U CN 202222808519U CN 218414351 U CN218414351 U CN 218414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gger
transmission
fulcrum
switch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085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吉诚
李春蕾
宫承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S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S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S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S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085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4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4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4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按钮,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其中,电梯按钮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容槽的壳体和设于容槽内的控制板和触发组件以及功能组件。控制板偏心设置有开关件,触发组件的触发件与控制板围合呈一安装空间,以容纳功能组件。其中,开关件围绕安装空间的周围偏心设置,触发件还设有连接控制板的支点,触发件与传动件之一者设有使二者传动的传动部,以使触发件远离支点的一端触发开关件,以导通功能组件,功能组件设于安装空间内,既能灵活布局容槽内的空间,还能提升电梯按钮的发光效果,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轻触开关置于中央影响发光且引起按钮内部空间布局受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梯按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按钮。
背景技术
电梯按钮的触发是通过按压文字片区域,带动触发组件往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下方的轻触开关被触发组件顶开,实现了开关的导通。所提到的轻触开关通常只有一个,为了按钮可以在字片的任何一个位置被按压的时候,能够成功导通开关,轻触开关必须放置在按钮的中央区域,但是开关在中央会遮挡光线,影响按钮正中央区域的发光效果,同时也存在按钮内部结构布局及外观设计受到限制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按钮,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轻触开关置于中央影响发光且引起按钮内部空间布局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梯按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端开口的容槽;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容槽内,所述控制板面向所述开口的一表面偏心设置有开关件;
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容槽内的触发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触发件背离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开关件的一端设有连接所述控制板的支点,所述触发件与所述传动件之一者设有使二者传动的传动部,以使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触发所述开关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控制板围合呈一安装空间;以及
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为抵压杆,所述抵压杆设于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触发件的一侧,所述抵压杆位于所述开关件与所述支点之间;
其中,按压所述传动件,所述抵压杆抵压所述触发件,以使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触发所述开关件。
可选地,所述传动部为设于传动件上的第一触杆和抵压杆,所述第一触杆和抵压杆设于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触发件的一侧且间隔设置,所述抵压杆位于所述第一触杆与所述支点之间;
其中,按压所述传动件,所述第一触杆或抵压杆抵压所述触发件,以使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触发所述开关件。
可选地,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还设有同侧延伸的触点,所述触点对应所述开关件设置,所述支点和所述触点位于所述功能组件的两侧;
所述触发件面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还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传动部,两个所述传动部均朝向所述传动件延伸设置,两个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支点和所述触点之间;
其中,按压所述传动件至其抵压两个所述传动部,使所述触点下压触发所述开关件。
可选地,所述支点与所述触点分别位于所述触发件的两端;
且/或,两个所述传动部以所述触点和所述支点的连线呈对称设置;
且/或,两个所述传动部的连线为所述触点和所述支点的连线的中垂线。
可选地,所述触发件邻近所述支点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触发件邻近所述开关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传动件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限位凸起设有行程槽,所述限位凸起活动设于所述行程槽内。
可选地,所述触发件还包括邻近所述开关件设置的第二限位槽;
所述传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为发光件和/或传感器;
且/或,所述触发件中部贯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功能组件对应设置;
且/或,所述传动件开设有出光部,所述出光部对应所述功能组件设置;
且/或,所述传动件为导光件。
可选地,所述触发件包括:
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呈弧形设置;和
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相接,且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呈对称设置,以围合形成所述避让孔,所述支点设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电梯按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控制板上,并与所述开关件间隔设置;
所述传动件对应所述复位件设有复位压柱,所述复位压柱与所述复位件弹性抵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开关件偏心设置以形成一用于安装功能组件的安装空间,使得电梯按钮内的空间布局灵活,功能组件的设置提升发光效果,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轻触开关置于中央影响发光且引起按钮内部空间布局受限的技术问题。电梯按钮包括具有一端开口的容槽的壳体和设于容槽内的控制板、触发组件以及功能组件。控制板偏心设置有开关件,触发组件的触发件与控制板围合呈一安装空间,以容纳功能组件。其中,开关件围绕安装空间的周侧偏心设置,触发件还设有连接控制板的支点,触发件与传动件之一者设有使二者传动的传动部,以使触发件远离支点的一端触发开关件,以导通功能组件,功能组件设于安装空间内,既能灵活布局容槽内的空间,还能提升电梯按钮的发光效果,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轻触开关置于中央影响发光且引起按钮内部空间布局受限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工况一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工况二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工况三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工况一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工况二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工况三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触发件与传动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另一实施例的触发件与控制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如图16的实施例的配合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触发件的一实施例的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触发件的一实施例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的一实施例的功能组件之一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的一实施例的另一功能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05701280000041
Figure BDA000390570128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梯按钮100。
参照图1至图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工况一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工况二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工况三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工况一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工况二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工况三运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内部配合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触发件50与传动件6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另一实施例的触发件50与控制板30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如图16的实施例的配合结构侧视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触发件50的一实施例的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触发件50的一实施例的另一面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的一实施例的功能组件80之一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按钮100的一实施例的另一功能组件80装配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梯按钮100包括壳体10、控制板30、触发组件40以及功能组件80;如图1和图2所示,安装空间40A中部容纳功能组件80,功能组件80的装配设置参照图16至图17所示,壳体10设有一端开口10B的容槽10A;控制板30设于容槽10A内,控制板30面向开口10B的一表面偏心设置有开关件32;触发组件40包括活动设于容槽10A内的触发件50和传动件60,传动件60位于触发件50背离控制板30的一侧,触发件50远离开关件32的一端设有连接控制板30的支点53,触发件50与传动件60之一者设有使二者传动的传动部55,以使触发件50远离支点53的一端触发开关件32,触发件50与控制板30的中部围合呈一安装空间40A。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开关件32偏心设置以形成一用于安装功能组件80的安装空间40A,使得电梯按钮100内的空间布局灵活,功能组件80的设置提升发光效果,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100轻触开关置于中央影响发光且引起按钮100内部空间布局受限的技术问题。电梯按钮100包括具有一端开口10B的容槽10A的壳体10和设于容槽10A内的控制板30、触发组件40。控制板30面向开口10B的一侧偏心设置有一开关件32,触发组件40的触发件50与控制板30的中部围合呈一安装空间40A,以容纳功能组件80。其中,开关件32围绕安装空间40A的周侧偏心设置,触发件50还设有连接控制板30的支点53,触发件50与传动件60之一者设有使二者传动的传动部55,以使触发件50远离支点53的一端触发开关件32,以导通功能组件80,功能组件80设于安装空间40A内,既能灵活布局容槽10A内的空间,还能提升电梯按钮100的发光效果,有效解决现有的电梯按钮100轻触开关置于中央影响发光且引起按钮100内部空间布局受限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壳体10包括底壳11和压盖环12,底壳11上开设容槽10A,压盖环12设于容槽10A的槽口处,用于将触发组件40与底壳11进行限位固定,触发组件40具有一定的按压功能,按压之后的反弹受到压盖环12的限位,提升电梯按钮100装配的紧凑性和各部件之间配合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板30还包括主控板31,开关件32设于主控板31上,并与主控板31电连接,主控板31面向触发组件40的一侧与触发组件40围合形成安装空间40A。
进一步地,开关件32可以是轻触开关,微动开关,锅仔片开关的一种。
进一步地,功能组件80为发光件81和/或传感器82,即安装空间40A内可单独容置发光件81或单独容置传感器82,在空间和结构允许下,也可同时设置发光件81和传感器82设于安装空间40A内,使得电梯按钮100具有良好的发光效果和灵敏可靠的感应效果。主控板31与开关件32和/或功能组件80均为电性连接,结合参照图20所示,当功能组件80设置为发光件81时,触发件50触发开关件32,主控板31接收到触发信号,同时导通发光件81,使得受到按压后电梯按钮100呈现发光状态。结合参照图21所示,当功能组件80设置为传感器82时,传感器82可设置为距离感应器或红外传感器,用于感知传动件60的下压。
可选地,电梯按钮100还包括键帽70,键帽70设于传动件60背向触发件50的一侧,并盖合开口10B;键帽70受力下压并带动传动件60抵压触发件50,使触发件50触发开关件32。
进一步地,键帽70包括按压板71和数字板72,数字板72为导光板,传动件60背向控制板30的一侧设有放置槽60A,数字板72设于放置槽60A内,按压板71设于数字板72之上,并遮挡数字板72使得数字板72的中部数字透光,便于识别数字。
可选地,传动件60为导光件,便于对发光件81的光线尽可能多地导出,加强键帽70上数字板72的出光效果。
可选地,传动件60开设有出光部,出光部对应功能组件80设置;
本实施例中,出光部可设置为导光槽或通光孔,便于增加透光度,提升透光之后数字显示亮度。
进一步地,放置槽60A可以设置为传动件60背向主控板31的槽,至少槽底壁透光,也可以设置为通孔槽,数字板72设置并限位于通孔槽内,按压板71盖设通孔槽的槽口,提升数字板72的透光亮度和清晰度效果。
在触发组件40的一种设置实施例中,传动件60上设置有传动部55。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可选地,传动部55为抵压杆65,抵压杆65设于传动件60面向触发件50的一侧,抵压杆65位于开关件32与支点53之间;其中,按压传动件60,抵压杆65抵压触发件50,以使触发件50远离支点53的一端触发开关件32。
本实施例中,传动件60上设置有传动部55,即抵压杆65。触发件50设置为力传递杠杆,力传递杠杆一端设有支点53,支点53连接主控板31的一侧,且支点53围绕于安装空间40A,力传递杠杆远离支点53的另一端邻近开关件32设置,并用于触发开关件32,传动件60活动设于容槽10A内,并邻近容槽10A口设置,力传递杠杆以及主控板31之间围合形成安装空间40A,传动件60位于安装空间40A朝向开口的一侧。传动件60朝向触发件50的一侧设置有传动部55,传动部55设为一抵压杆65,抵压杆65对应于安装空间40A上方,并跟随力传递杠杆的设置位置对应设置,即抵压杆65下压必定会抵接于力传递杠杆上。本申请在传动件60上设有抵压杆65以形成传动部55的结构设置,对应有以下工况:
工况一,当传动件60邻近开关件32的一侧被按压,传动件60邻近开关件32的一侧下行位移较大,此时抵压杆65随着传动件60向下移动并压接触发件50,按压力推动力传递杠杆绕支点53逆时针转动,此时力传递杠杆远离支点53的一端通过抵压杆65下压触发开关件32。
工况二,当传动件60邻近触发件50的支点53的正上方位置处被按压,传动件60邻近支点53的一侧向下移动较大位移,位于传动件60中部的抵压杆65随着传动件60向下移动并压接触发件50中部,按压力推动力传递杠杆绕支点53逆时针转动,此时力传递杠杆通过抵压杆65触发开关件32。
工况三,当传动件60的中部受到按压,传动件60整体同时向下移动,直接带动位于传动件60中部的抵压杆65向下移动,抵压杆65对力传递杠杆施力并向下推动力传递杠杆绕支点53逆时针转动,此时力传递杠杆还是通过抵压杆65触发开关件32。
上述传动件60中部的抵压杆65的设置便于传动件60与触发件50进行配合驱动力传递杠杆压接并触发开关件32,使得即使开关件32偏心设置,在按压传动件60的任意位置也能成功触发开关件32,且按压传动件60上每个点的按压力趋于一致,触发灵敏,手感更好。
进一步地,上述设于传动件60上的传动部55还可以包括第一触杆64,即传动部55为设于传动件60上的第一触杆64和抵压杆65。结合图6至图9所示,第一触杆64设于传动件60,并朝向触发件50延伸设置;抵压杆65设于传动件60,并与第一触杆64同侧且间隔设置,抵压杆65位于第一触杆64与支点53之间;其中,按压传动件60,第一触杆64和/或抵压杆65抵压触发件50,以使触发件50远离支点53的一端触发开关件32。
具体的,第一触杆64对应设于力传递杠杆触发开关件32的一端,第一触杆64对应位于安装空间40A上方,并跟随力传递杠杆的设置位置对应设置,即第一触杆64下压必定会抵接于力传递杠杆上。本申请在传动件60上设有第一触杆64和抵压杆65以形成传动部55的结构设置,对应有以下工况:
工况一,当传动件60邻近第一触杆64处被按压,传动件60的第一触杆64处向下移动,第一触杆64随着传动件60向下移动并压接触发件50,按压力推动力传递杠杆绕支点53逆时针转动,此时力传递杠杆通过第一触杆64触发开关件32。
工况二,当传动件60远离第一触杆64处被按压,即传动件60邻近触发件50的支点53位置处被按压,传动件60远离第一触杆64处向下移动,抵压杆65随着传动件60向下移动并压接触发件50中部,按压力推动力传递杠杆绕支点53逆时针转动,此时力传递杠杆通过抵压杆65触发开关件32;
工况三,当传动件60的中部受到按压,传动件60整体同时向下移动,第一触杆64和抵压杆65同时向下移动,抵压杆65对力传递杠杆施力并向下推动力传递杠杆绕支点53逆时针转动,此时力传递杠杆还是通过抵压杆65触发开关件32;
上述传动件60上第一触杆64和抵压杆65的设置便于传动件60与触发件50进行配合驱动力传递杠杆压接并触发开关件32,使得即使开关件32偏心设置,在按压传动件60的任意位置也能成功触发开关件32,且按压传动件60上每个点的按压力趋于一致,触发灵敏,手感更好。
进一步地,在触发件50的实施方式中,触发件50可设置为两个力传递杠杆,两个力传递杠杆呈V字形设置或三角形设置,两个力传递杠杆邻近开关件32的一端相连接且连接处对应开关件32设置,两个力传递杠远离开关件32的一端分别相互远离,并分别对应设置有支点53,两个支点53和两个力传递杠杆的连接处均围绕安装空间40A的周围设置,提升两个力传递杠的设置稳定性;或者,触发件50可设置为三个力传递杠杆,三个力传递杠杆呈三角形设置,对应开关件32的一角在传动部55的按压传动下绕设置于其余两角的支点53转动,以触发开关件32,提升三个力传递杠杆的连接稳定性,上述的触发件50均满足任一点按压均能有效触发开关件32,提升按压手感平衡性和触发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触发组件40的另一设置实施例中,触发件50可设置为一体结构,即传动部55设置于触发件50上,传动件60下压接触传动部55,以带动触发件50下移触发开关件32。下述参照图10至图19对触发组件40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阐述。
可选地,触发件50远离支点53的一端还设有同侧延伸的触点54,触点54对应开关件32设置,支点53和触点54位于功能组件80的两侧;触发件50面向传动件60的一侧还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传动部55,两个传动部55均朝向传动件60延伸设置,两个传动部55位于支点53和触点54之间;其中,按压传动件60至其抵压两个传动部55,使触点54下压触发开关件32。
本实施例中,触发件50与主控板31围合形成安装空间40A,触发件50远离支点53的一端还设有同侧延伸的触点54,触点54对应开关件32设置,且支点53、触点54以及两个传动部55均围绕安装空间40A的功能组件80的周侧设置。两个传动部55分别设于触发件50朝向传动件60的一表面,并朝向传动件60延伸设置。在按压传动件60时,传动件60下行至抵接两个传动部55,两个传动部55受力传递给触发件50,触发件50围绕支点53做微量的旋转运动,以通过两个传动部55的受力下压带动触发件50设置触点54的一端触发开关件32,以导通开关件32。
进一步地,两个传动部55设置为两个按压柱。
可选地,触发件50中部贯穿开设有避让孔50A,支点53与触点54分别位于触发件50的两侧,避让孔50A与功能组件80对应设置,触发件50通过中部的避让孔50A形成安装空间40A,两个传动部55设于触发件50形成避让孔50A的边缘位置,且两个传动部55朝向传动件60延伸设置。按压传动件60,传动件60下压接触两个传动部55,以推动触点54下压触发开关件32,提升安装空间40A结构布局的灵活性,提升空间利用率和按压触发可靠性。
可选地,触发件50包括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均呈弧形设置;第一支杆51的两端和第二支杆52的两端分别相接,且第二支杆52与第一支杆51呈对称设置,以围合形成避让孔50A,支点53设于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的一端连接处。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且两端面向主控板31的一侧设置有支点53和触点54,两个传动部55设置于触发件50面向传动件60的一侧,且两个传动部55均位于触发件50延伸线的中部位置,使得按压键帽70的中部或者邻近中部的边缘位置均可有效触发传动件60下压,传动件60下压并压接传动部55,两个传动部55分别推动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绕支点53逆时针旋转,以通过触点54触发开关件32,提升按压触发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两个传动部55是将传动件60上设置的第一触杆64和/或抵压杆65根据实际产品需要分解成两个等效的传动点位,即分解成两个传动部55,其传动部55的设置结构和按压传动的原理示意图参照图17至图19所示。
可选地,两个传动部55以触点54和支点53的连线呈对称设置,并且两个传动部55的连线为触点54和支点53的连线的中垂线,使得两个传动部55位于支点53和触点54连线的中部,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中部分离形成避让孔50A,使得两个传动部55分别对应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的杆长中部位置设置,形成按压键帽70时传动件60下压与触发件50接触的触发点位,因两个触发点位分布在垂直于支点53和触点54连线中部的直线上,使得该实施例中出现上述的三种按压工况时,触发件50均能通过两个传动部55的按压点位进行推动触发件50整体下压,以使得触点54触发开关件32,提升按压触发的接触可靠性。
进一步地,传动件60包括主体61,主体61的周侧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扣件66,并通过多个卡扣件66与底壳11的边缘进行活动限位,使得主体61对于底壳11具有下压活动行程,但也能配合压盖环12对主体61的下压和回位进行限位,提升传动件60与底壳11的装配可靠性。
结合参照图10至图16所示,触发组件40的传动件60的主体61面向触发件50的一侧设有限位结构62,触发件50面向传动件60的一侧还设置有配合限位结构62进行限位的槽结构,具体参照下述实施例。
可选地,触发件50邻近支点53处设有第一限位槽50B,触发件50邻近开关件32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541;传动件60对应第一限位槽50B设有第一限位部621,第一限位部621活动穿设于第一限位槽50B内;壳体10对应限位凸起541设有行程槽10C,限位凸起541活动设于行程槽10C内。
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2包括有设于主体61上的第一限位部621,第一限位槽50B开设于触发件50邻近支点53的一端,第一限位部621穿设于第一限位槽50B中,以对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的按压传动方向进行导向,同时达到二者具有一端限位的效果。壳体10对应限位凸起541设有行程槽10C,触发件50邻近开关件32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541,限位凸起541活动设于行程槽10C内,其中,第一限位部621与第一限位槽50B的相对活动方向与限位凸起541在行程槽10C内的活动方向相互平行,以对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的按压传动方向进行导向,同时达到二者具有另一端限位的效果,提升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的按压传动灵活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槽50B设于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之间,第一限位槽50B可设置为盲孔,也可设置为贯穿触发件50的穿孔,第一限位槽50B的内径略微大于第一限位部621的径向直径,使得第一限位部621设于第一限位槽50B内时可有限活动,支持按压触发时触发件50绕支点53转动的可行性。第一限位部621设于第一限位槽50B内时,第一限位部621的端部可穿出第一限位槽50B面向主控板31的一侧,提升限位可靠性。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62还可包括有第二限位部622,触发件50邻近开关件32设有第二限位槽50C,第二限位槽50C与第一限位槽50B分别位于触发件50的两端,且两个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按压方向,限位凸起541设置为触发件50的端部,并朝向壳体10的容槽10A的槽壁延伸,且限位凸起54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按压方向;传动件60对应两个槽设有第一限位部621和第二限位部622,第一限位部621活动穿设于第一限位槽50B内,第二限位部622活动穿设于第二限位槽50C内。
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62包括有设于主体61上的第一限位部621和第二限位部622,其中,第一限位槽50B开设于触发件50邻近支点53的一端,传动件60的主体61上设有第一限位部621,第一限位部621穿设于第一限位槽50B中,以对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的按压传动方向进行导向,同时达到二者具有一端定位的效果;对应的,第二限位槽50C开设于触发件50邻近触点54的一端,传动件60的主体61上设有第二限位部622,第二限位部622穿设于第二限位槽50C中,也能对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的按压传动方向进行导向,同时达到二者具有另一端定位的效果,搭配第一限位部621与第一限位槽622的配合对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在触发件50的设置平面内进行限位,使得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不会发生相对旋转或偏移,提升按压触发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件622可跟随传动件60的主体61下压的同时直接抵压至触发件50背向触点54的一侧,无需开设第二限位槽50C。进一步地,在第一限位部621的外周壁可设置至少一凸键,第一限位槽50B的槽壁对应凸键设有键槽,第一限位部621穿设于第一限位槽50B内,凸键设于键槽内,以通过第一限位部621和第一限位槽50B的配合对主体61和触发件50在触发件50的设置平面内进行限位,此时第二限位件622的下压带动触发件50下压时,能确保触点54对开关件32抵接位置的精准度,提升按压触发的有效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对于第二限位件622,也可以在触发件50背向触点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50C,第二限位槽50C设于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之间。第二限位槽50C的设置使得第二限位件622下压至第二限位槽50C内,直接通过两个限位部和两个限位槽通过两点定一线的方式对主体61和触发件50在触发件50的设置平面内进行限位,确保触点54对开关件32抵接位置的精准度,提升按压触发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第一支杆51和第二支杆52相向设置的侧边对应第二限位件622均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槽匹配第二限位件622的外周壁设置,使得第二限位件622与触发件50限位时,第二限位件622的周壁能恰好契合弧形槽的槽面,以用于传动件60与触发件50的初始位置限位和按压后的下压回程的限位,同时在初始状态可以对触发件50限位,避免触发件50在重力作用下一直压接开关件32导致开关件32容易失效的缺陷,提升电梯按钮100在初始状态和按压状态时,触发件50、传动件60以及开关件32相互配合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电梯按钮100还包括复位件33,复位件33设于控制板30上,并与开关件32间隔设置;传动件60对应复位件33设有复位压柱63,复位压柱63与复位件33弹性抵接。其中,复位件33设于安装空间40A的周侧,可以为环绕安装空间40A设置,以便于在任意位置按压之后能快速使传动件60和触发件50复位。
进一步地,复位压柱63可设置于触发件50面向主控板31的一侧,也可以直接设置于传动件60的主体61面向主控板31的一侧,灵活设置,提升复位的可靠度。
进一步地,复位件33的数量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复位件33分别位于功能组件80的两侧设置;即复位压柱63可以设有两个,两个复位压柱63分别对应邻近触发件50的两个传动部55设置,因下压受力点在传动部55处,在复位过程中,复位压柱63邻近传动部55设置,能精准且快速释放传动部55的压接力,也能使得复位件33在主控板31的设置位置可以缩小至两个点位,提升主控板31上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复位件33设置为弹性件,以便于按压力释放后复位件33的弹力释放,推动传动件60的主体61和触发件50快速、稳定回位。弹性的复位件33可设置为弹簧、硅胶块或具有较高强度和回弹性的泡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按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一端开口的容槽;
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于所述容槽内,所述控制板面向所述开口的一表面偏心设置有开关件;
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活动设于所述容槽内的触发件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触发件背离所述控制板的一侧,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开关件的一端设有连接所述控制板的支点,所述触发件与所述传动件之一者设有使二者传动的传动部,以使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触发所述开关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控制板围合呈一安装空间;以及
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设于所述安装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抵压杆,所述抵压杆设于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触发件的一侧,所述抵压杆位于所述开关件与所述支点之间;
其中,按压所述传动件,所述抵压杆抵压所述触发件,以使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触发所述开关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设于传动件上的第一触杆和抵压杆,所述第一触杆和抵压杆设于所述传动件面向所述触发件的一侧且间隔设置,所述抵压杆位于所述第一触杆与所述支点之间;
其中,按压所述传动件,所述第一触杆或抵压杆抵压所述触发件,以使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触发所述开关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远离所述支点的一端还设有同侧延伸的触点,所述触点对应所述开关件设置,所述支点和所述触点位于所述功能组件的两侧;
所述触发件面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还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传动部,两个所述传动部均朝向所述传动件延伸设置,两个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支点和所述触点之间;
其中,按压所述传动件至其抵压两个所述传动部,使所述触点下压触发所述开关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点与所述触点分别位于所述触发件的两端;
且/或,两个所述传动部以所述触点和所述支点的连线呈对称设置;
且/或,两个所述传动部的连线为所述触点和所述支点的连线的中垂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邻近所述支点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触发件邻近所述开关件的一端设有限位凸起;
所述传动件对应所述第一限位槽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所述壳体对应所述限位凸起设有行程槽,所述限位凸起活动设于所述行程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还包括邻近所述开关件设置的第二限位槽;
所述传动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对应设置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为发光件和/或传感器;
且/或,所述触发件中部贯穿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功能组件对应设置;
且/或,所述传动件开设有出光部,所述出光部对应所述功能组件设置;
且/或,所述传动件为导光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包括:
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呈弧形设置;和
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支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相接,且所述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支杆呈对称设置,以围合形成所述避让孔,所述支点设于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的一端连接处。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按钮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设于所述控制板上,并与所述开关件间隔设置;
所述传动件对应所述复位件设有复位压柱,所述复位压柱与所述复位件弹性抵接。
CN202222808519.5U 2022-10-24 2022-10-24 电梯按钮 Active CN218414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8519.5U CN218414351U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梯按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08519.5U CN218414351U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梯按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4351U true CN218414351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08519.5U Active CN218414351U (zh) 2022-10-24 2022-10-24 电梯按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4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93920A (en) Two-stage movement seesaw switch apparatus
CN110047677B (zh) 光开关按键
EP2101341B1 (en) Compound operation input device
CN104810184A (zh) 一种按键开关
CN107610966B (zh) 薄膜式按键开关
CN218414351U (zh) 电梯按钮
JP2007265938A (ja) プッシュ・スライドスイッチ
CN216698159U (zh) 可切换静音和有声的按键开关
CN116092859A (zh) 电梯按钮
JP7292059B2 (ja) スイッチ部材
JP2008311101A (ja) キースイッチ構造
JP2007227017A (ja) 操作パネルユニット及びプリンタ
CN114334512B (zh) 按键结构
JPH0785751A (ja) 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CN212113532U (zh) 组合开关装置
JP4159704B2 (ja) 多方向入力装置
CN216698167U (zh) 微动开关按钮限位结构
CN216698168U (zh) 按压控制稳定可靠的开关结构
CN211088128U (zh) 一种开关装置
CN219144029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开关按键
CN218730597U (zh) 一种新型翘板按键结构
CN220985645U (zh) 按键结构和开关控制器
CN217114182U (zh) 按键结构和遥控器
CN212659010U (zh) 一种带触控功能的手持移动终端按键套
CN213781896U (zh) 一种静电容触发式光导按键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