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3130U -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3130U
CN218413130U CN202220950803.3U CN202220950803U CN218413130U CN 218413130 U CN218413130 U CN 218413130U CN 202220950803 U CN202220950803 U CN 202220950803U CN 218413130 U CN218413130 U CN 218413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circuit board
display
display panel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508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晓刚
郑浩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508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3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3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3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背光组件、背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处理器,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围设于显示区,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及背光组件依次层叠设置于背板上,且位于显示区,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背板上,且位于非显示区,第一电路板通过处理器与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第一显示屏工作,第二电路板通过处理器与第二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第二显示屏工作;处理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邻近非显示区的一侧。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侧边;处理器分别设置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邻近非显示区的一侧,缩小占用空间。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电子设备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且随着电子设备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电子设备的外观。传统的电子设备,例如电视等,占用空间大,搬运困难,因此,电子设备的轻薄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能够解决传统电子设备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背光组件、背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设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及所述背光组件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所述处理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邻近所述非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侧边,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在层叠方向上的厚度;同时,所述处理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邻近所述非显示区的一侧,可以有效避免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干涉,进一步的,缩小了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在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宽度,从而整体上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所述背板包括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相邻所述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并沿层叠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背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固定并抵接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背板,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隔离件延伸至所述显示区,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相邻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缓冲件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开关层、第二开关层及多个覆晶薄膜,所述第一开关层和所述第二开关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且所述第一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一开关层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二开关层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开关层及多个覆晶薄膜,所述开关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设置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一侧设置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
可选的,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覆晶薄膜,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所述覆晶薄膜错开设置。
可选的,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及光学薄膜,所述光源为直下式mini LED,所述光学薄膜为QD film。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所述背板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远离所述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隔离件包括本体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本体延伸而出,所述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延伸部用于支撑所述框体。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背光组件、背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设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及所述背光组件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容置所述处理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壳体用于承载安装所述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覆晶薄膜错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覆晶薄膜错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显示面板-1、第一显示屏-11、第一偏光片-111、第一玻璃基板-112、第一彩膜基板-113、液晶层-114、第二玻璃基板-115、第二显示屏-12、第二偏光片-121、第三玻璃基板-122、第三偏光片-123、第二彩膜基板-124、背光组件-13、光源-131、光学薄膜-132、基板-133、光学镜片-134、背板-14、第一隔离件-141、第二隔离件-142、本体-1421、延伸部-1422、第一电路板-15、第二电路板-16、处理器-17、显示区-18、非显示区-19、支撑件-1a、缓冲件-1b、第一开关层-1c、第二开关层-1d、覆晶薄膜-1e、开关层-1f、框体-1g、凹槽-1h、胶体-1i、电子设备-2、壳体-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I-I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背光组件13、背板14、第一电路板15、第二电路板16及处理器17,所述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区18及非显示区19,所述非显示区19围设于所述显示区18,所述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二显示屏12及所述背光组件13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14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18,所述第一电路板15及所述第二电路板16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14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19,所述第一电路板15通过所述处理器17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1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11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16通过所述处理器17与所述第二显示屏12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12工作;所述处理器17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邻近所述非显示区19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1采用双显示屏,即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进行显示,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5获取第一显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显示屏11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11实现画面的显示,所述第二电路板16获取第二显示信号,并传输至所述第二显示屏12以实现对所述背光组件13发出的光线的控制,所述背光组件13对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提供用于显示的光线。可以理解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显示面板1由于采用了双显示屏的显示技术,去除了现有设计中的中框,从而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1在层叠方向上的厚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7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邻近所述非显示区19的一侧,具体的,所述处理器17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上的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外引脚结合(OuterLead Bonding,OLB)侧,再分别通过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所述处理器17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可以避免所述处理器17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5或所述第二电路板16产生干涉的风险。同时,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分别直接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一侧,以减小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沿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宽度。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侧边,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1在层叠方向上的厚度;同时,所述处理器17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邻近所述非显示区19的一侧,可以有效避免所述处理器17与所述第一电路板15或所述第二电路板16干涉,进一步的,缩小了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在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宽度,从而整体上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1的占用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胶体1i,所述胶体1i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之间,用于连接并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可以理解的,所述胶体1i为橡胶等材质较软的材料,从而避免在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15或所述第二电路板16时,损坏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背板14包括第一隔离件141,所述第一隔离件141相邻所述背光组件13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19,并沿层叠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背光组件13,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支撑件1a,所述支撑件1a的一侧固定并抵接于所述非显示区19的所述背板14,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隔离件141延伸至所述显示区18,所述支撑件1a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
具体的,由于去除了现有设计中的中框,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采用所述支撑件1a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非显示区19一侧的所述支撑件1a与所述非显示区19的所述背板14存在对应孔位,并通过螺丝等固定件穿过所述孔位,以使得所述支撑件1a固定于所述背板14。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所述支撑件1a固定于所述背板14,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巧妙的利用了所述背板14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6在所述非显示区19围设形成的空间,所述支撑件1a取代了现有设计中的中框,占用空间较小,从而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1在层叠方向上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缓冲件1b,所述缓冲件1b相邻所述第一隔离件141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8的所述支撑件1a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之间,所述支撑件1a通过所述缓冲件1b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
具体的,所述支撑件1a的材质通常选择金属等较为坚硬的材质,以实现一定的支撑强度,为了避免所述支撑件1a与所述第二显示屏12直接接触,损坏所述第二显示屏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件1b设置于所述缓冲件1b的材质较为柔软,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与所述缓冲件1b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所述支撑件1a对所述第二显示屏12造成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第一开关层1c、第二开关层1d及多个覆晶薄膜1e,所述第一开关层1c和所述第二开关层1d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之间,且所述第一开关层1c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二开关层1d邻近所述第二显示屏12;所述第一电路板15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1e与所述第一开关层1c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11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16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1e与所述第二开关层1d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12工作。
具体的,所述覆晶薄膜1e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芯片电路,以使得所述覆晶薄膜1e接收所述第一显示信号或所述第二显示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显示信号或所述第二显示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路板15或所述第二电路板16,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11或所述第二显示屏12上的像素单元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采用3层玻璃基板设计,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屏11包括依次层叠设计的第一偏光片111、第一玻璃基板112、第一彩膜基板113、液晶层114及第二玻璃基板115,所述第一彩膜基板113和所述液晶层114设置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2和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5之间;所述第二显示屏12包括依次层叠设计的第二偏光片121、第三玻璃基板122及第三偏光片123。具体的,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5作为所述第一开关层1c,所述第三玻璃基板122作为所述第二开关层1d。所述第三偏光片123、所述第二偏光片121和所述第一偏光片分别用于对所述背光组件13发出的光线进行起偏、检偏、检偏,以使得所述背光组件13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液晶层114及所述第一彩膜基板113的调节,最终由所述第一显示屏11背离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一侧出射。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通过所述覆晶薄膜1e,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沿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上的一侧,避免将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弯折至所述背板14背离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一侧,从而节省了所述显示面板1沿所述层叠方向上的厚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开关层1f及多个覆晶薄膜1e,所述开关层1f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之间,所述开关层1f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一侧设置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层1f邻近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一侧设置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15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1e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11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16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1e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12工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及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5沿所述层叠方向的上下两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15作为所述开关层1f,仅使用了1层开关层1f,从而节省了所述显示面板1沿所述层叠方向的厚度。同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玻璃基板122和所述第三偏光片123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彩膜基板124,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彩膜基板113用于画面的显示,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彩膜基板124用于控制所述背光组件13发出的光线,以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覆晶薄膜错位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覆晶薄膜错位示意图。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5的所述覆晶薄膜1e,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16的所述覆晶薄膜1e错开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示意出所述覆晶薄膜1e错开设置,如图6所示,以所述覆晶薄膜1e的俯视图进行示意,并且将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一开关层1c,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6和所述第二开关层1d左右分开示意。可以理解的,实际上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一开关层1c,与所述第二电路板16和所述第二开关层1d应为上下层叠设置。
具体的,结合图6及图7,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5的所述覆晶薄膜1e,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16的所述覆晶薄膜1e错开设置,从而实现电连接不同电路板的所述覆晶薄膜1e的位置互补,从而避免出现重叠干涉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显示屏11的分辨率为4K,所述第二显示屏12的分辨率为2K,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覆晶薄膜1e错开设置,减少了所述覆晶薄膜1e所需的数量,从而节省了物料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15的所述覆晶薄膜1e,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16的所述覆晶薄膜1e错开1/2所述覆晶薄膜1e设置。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覆晶薄膜1e还可以错开1/3、1/4、1/5所述覆晶薄膜1e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或图4,所述背光组件13包括光源131及光学薄膜132,所述光源131为直下式mini LED,所述光学薄膜132为QD film。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采用mini LED技术,直下式布局并不会增加所述显示面板1沿层叠方向上的厚度,同时,所述光学薄膜132采用量子点薄膜(Quantum Dots film,QDfilm),所述光学薄膜132和所述光源131中的蓝光mini LED配合,能够合成白光,有效将光学色域值提高至105%。同时,所述光源131为mini LED,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配合,能够保证所述显示面板1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背光组件13还包括基板133及光学镜片134,所述基板133用于承载所述光源131,所述光学镜片134设置于所述光学薄膜132背离所述光源131的一侧,所述光学镜片134包括扩散板、棱镜片、扩散片等可以改变所述光源131发出的光线的方向的器件。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131和所述光学薄膜132还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器件或材料,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阅图2或图4,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框体1g,所述框体1g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19,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5背离所述第二电路板16的一侧;所述背板14包括第二隔离件142,所述第二隔离件142远离所述背光组件13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19,所述第二隔离件142包括本体1421及延伸部1422,所述延伸部1422由所述本体1421延伸而出,所述本体142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所述延伸部1422用于支撑所述框体1g。
具体的,所述框体1g为不透明材料,所述框体1g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19,遮挡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等位于所述非显示区19的器件,从而提高所述显示装置的美观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本体1421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所述延伸部1422支撑所述框体1g,从而可以去除现有技术中的框胶部分,节省了所述显示面板1沿所述层叠方向的厚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请一并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剖视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1包括第一显示屏11、第二显示屏12、背光组件13、背板14、第一电路板15、第二电路板16及至少两个处理器17,所述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区18及非显示区19,所述非显示区19围设于所述显示区18,所述第一显示屏11、所述第二显示屏12及所述背光组件13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显示区18的所述背板14上,所述第一电路板15及所述第二电路板16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19的所述背板14上,所述第一电路板15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1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11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16与所述第二显示屏12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12工作;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分别开设有凹槽1h,所述凹槽1h分别用于容置所述处理器17。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处理器17设置于所述凹槽1h而并非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或所述第二显示屏12。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采用平摊式设计,所述处理器17设置于所述凹槽1h,从而节省了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沿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宽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再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面板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1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共用一层所述开关层1f,且所述处理器17设置于所述凹槽1h内。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7设置于所述凹槽1h,从而节省了所述第一电路板15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6沿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的宽度,同时,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共用一层所述开关层1f,节省了所述显示面板1沿所述层叠方向的厚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2,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俯视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2包括壳体21及如上文所述的显示面板1,所述壳体21用于承载安装所述显示面板1。具体的,所述显示面板1请参阅上文描述,在此不在赘述。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缩小了所述显示面板1的占用空间,所述电子设备2能够实现轻薄化。同时,由于所述显示面板1中采用了所述第一显示屏11和所述第二显示屏12配合实现画面的显示,并且所述背光组件13中的所述光源131为直下式mini LED,从而保证了所述电子设备2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所述电子设备2可以为电视、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佩戴时便携设备、笔记本电脑等,其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数据转移服务器进行通信,所述数据转移服务器可以为即时通讯服务器、SNS(Social Networking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服务器等,本申请实施方式对此不加以限制。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背光组件、背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设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及所述背光组件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所述处理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邻近所述非显示区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第一隔离件,所述第一隔离件相邻所述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并沿层叠方向至少延伸至所述背光组件,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固定并抵接于所述非显示区的所述背板,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隔离件延伸至所述显示区,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相邻所述第一隔离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区的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缓冲件支撑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开关层、第二开关层及多个覆晶薄膜,所述第一开关层和所述第二开关层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且所述第一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一开关层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二开关层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开关层及多个覆晶薄膜,所述开关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之间,所述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设置第一开关电路,所述开关层邻近所述第二显示屏的一侧设置第二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多个所述覆晶薄膜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的所述覆晶薄膜,与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所述覆晶薄膜错开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光源及光学薄膜,所述光源为直下式mini LED,所述光学薄膜为QD fil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背离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一侧;所述背板包括第二隔离件,所述第二隔离件远离所述背光组件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隔离件包括本体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所述本体延伸而出,所述本体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延伸部用于支撑所述框体。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背光组件、背板、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及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及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围设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及所述背光组件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及所述第二电路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屏工作;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容置所述处理器。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壳体用于承载安装所述显示面板。
CN202220950803.3U 2022-04-22 2022-04-22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8413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803.3U CN218413130U (zh) 2022-04-22 2022-04-22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50803.3U CN218413130U (zh) 2022-04-22 2022-04-22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3130U true CN218413130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50803.3U Active CN218413130U (zh) 2022-04-22 2022-04-22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3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44976A1 (en) Flexible array substrate,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4333727B2 (ja) 電気光学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632233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device
US2016038131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device
WO2006126376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18135362A1 (ja) 表示装置
KR2002008308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11181762B2 (en) Display device
US8547500B2 (en) Light guide plates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ixation members
KR102614711B1 (ko) 전자 기기
US892799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00276068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21218580A1 (zh) 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器
US20190243187A1 (en) Display module
US1038657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a backlight
JP2016009686A (ja) 表示装置
CN101614903A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9168904A (ja) 表示装置
CN113764455B (zh) 拼接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JP4760571B2 (ja) 液晶装置、照明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18413130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1012022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ing apparatus
JP470190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07256586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060079694A (ko) 가요성 인쇄회로기판 보호용 필름 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평판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