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10097U - 一种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10097U
CN218410097U CN202222885108.6U CN202222885108U CN218410097U CN 218410097 U CN218410097 U CN 218410097U CN 202222885108 U CN202222885108 U CN 202222885108U CN 218410097 U CN218410097 U CN 218410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plate
fin
fins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8510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宇
杨洪亮
李亚军
远藤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8510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10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10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10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为解决空调的微通道换热器排水性、结霜工况性能和换热能力不足,影响其在空调中的可应用范围的问题。该空调包括:壳体、接水盘、微通道换热器和鼓风机,接水盘、鼓风机和微通道换热器均设于壳体内,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接水盘上方,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多个第一换热管,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多个第一换热管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波形翅片,一个第一波形翅片连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之间;多个第一板状翅片,位于第一换热管的迎风侧,第一板状翅片设有与第一换热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与第一换热管贴合的第一凹弧面。本实用新型用于调节室内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决定空调性能的核心部件,微通道换热器相对于管翅式换热器有一系列的优点,但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其原因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排水性和结霜工况性能较差。
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翅片完全位于相邻的换热管之间,空气与翅片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会沿翅片流到换热管上,不利于冷凝水的排出。此外,当空气温度在0度以下时,冷凝水以结霜的形式附着在换热管以及翅片上,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因此,相关技术中,使用微通道换热器的空调存在排水性差、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差等问题。导致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排水性、结霜工况性能以及换热能力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用于解决空调的微通道换热器排水性、结霜工况性能和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壳体、接水盘、微通道换热器和鼓风机,接水盘、鼓风机和微通道换热器均设于壳体内,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接水盘上方,鼓风机用于使空气经过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其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连接在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之间,多个第一换热管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波形翅片,一个第一波形翅片连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之间;多个第一板状翅片,位于第一换热管的迎风侧,第一板状翅片设有与第一换热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与第一换热管贴合的第一凹弧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在微通道换热器换热管的迎风侧增设多个第一板状翅片,使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增加,可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从而提高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空气与第一板状翅片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沿着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板状翅片流到微通道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中,再由接水盘排出,不会流到第一换热管上,从而解决了微通道换热器排水性差的问题。并且,当空气温度在0度以下时,冷凝水以结霜的形式附着在位于迎风侧的第一板状翅片上,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管和第一波形翅片上的附着的霜较少,对微通道换热器的结霜工况影响较小,从而提升了微通道换热器的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此外,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凹弧面与第一换热管贴合,可以增加第一板状翅片与第一换热管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由上述可知,本申请的空调通过在微通道换热器换热管的迎风侧增设多个第一板状翅片,可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解决了微通道换热器的排水性差、结霜工况性能差以及换热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导热件,第一导热件与第一管体相连,且位于第一管体邻近第一板状翅片的一侧,第一导热件沿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导热件相连,第一凹弧面与第一导热件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第一换热管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将第一换热管的管壁设计的较薄,第一换热管与第一板状翅片连接时,为了避免在连接的过程中对第一换热管的管壁造成较大的伤害,故在第一换热管邻近第一板状翅片的一侧增设第一导热件,用于连接第一换热管与第一板状翅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一换热管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沿第一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状翅片的厚度较薄,为防止在铸造第一连接部的时候对第一板状翅片的板体造成损伤,影响其刚度,故设计第一连接部朝向第一换热管突出且沿第一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状翅片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片中一者的第一支撑部与另一者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支撑部包括沿第一板状翅片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第一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沿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第二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沿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支撑部可以保证多个第一板状翅片间的间距,防止第一板状翅片偏斜影响使用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状翅片设有多个第一冲压孔,一个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一个第一冲压孔的孔壁相连,第一支撑部的面积与第一冲压孔的面积相同;第一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与第二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交错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第一支撑部交错间隔设置,可防止第一板状翅片在形成冲压孔和第一支撑部的时候对板体的刚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和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均与重力方向一致,第一板状翅片的下端面与第一集流管的下端面平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均与重力方向一致且第一板状翅片的下断面与第一集流管的的下端面平齐,可起到第一板状翅片替第一集流管分担部分微通道换热器整体重量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波形翅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中的一者接触,第二接触部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中的另一者接触;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的间距为L1,多个第一接触部和多个第二接触部交错设置,第一接触部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的间距为L2,L1=K*L2,K为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L1为L2的整数倍,可以使第一板状翅片与第一波形翅片的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第二方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间隔设置,第三集流管位于第一集流管的背风侧,第四集流管位于第二集流管的背风侧;
多个第二换热管,连接在第三集流管和所述第四集流管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间隔设置;
多个第二波形翅片,一个第二波形翅片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
多个第二板状翅片,位于第二换热管的背风侧,第二板状翅片设有与第二换热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有与第二换热管贴合的第二凹弧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微通道换热器的背风侧增加一排相对的微通道换热器,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排水性和结霜工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图3中A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与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数值模拟比较图。
图6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部分第一板状翅片不显示;
图11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3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4为图13中A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6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7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8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9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六,部分第二板状翅片不显示。
附图标记:
壳体1;鼓风机2;微通道换热器3;
第一集流管31;第二集流管32;第三集流管310;第四集流管320;第一换热管33;第一管体331;第一导热件332;第二换热管330;第二管体3301;第二导热件3302;第一波形翅片34;第一接触部341;第二接触部342;第二波形翅片340;第三接触部3401;第四接触部3402;第一板状翅片35;第一连接部351;第一凹弧面3511;第一支撑部352;第一冲压孔353;第二板状翅片350;第二连接部3501;第二凹弧面35011;第二支撑部3502;第二冲压孔3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适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连接,制冷剂能够在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之间循环,并且产生可逆的相变,制冷剂产生相变的同时能够释放或者吸收热量。制冷剂在空调室外机中能够与室外换热器换热,从而释放或者吸收热量;制冷剂在空调室内机中能够与室内换热器换热,从而释放或者吸收热量。其中,空调制冷时,制冷剂与空调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换热,且释放热量,制冷剂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换热,且吸收热量,从而起到制冷效果。空调制热时,制冷剂与空调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换热,且吸收热量,制冷剂与空调室内机的室内换热器换热,且释放热量,从而起到制热效果。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管31、第二集流管32、多个第一换热管33和多个第一波形翅片34,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33位于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之间,且多个第一换热管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换热管33可为微通道扁管,且与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连通,可使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内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管33内流动,一个第一波形翅片34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3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第一换热管33相接触。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中具有制冷剂,制冷剂在第一换热管33中进行流动,当风吹过微通道换热器时,可与第一换热管33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换热的目的,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33之间设计第一波形翅片34,可以增大微通道换热器的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以及能够强化微通道换热器的承载力。
一方面,因空气中具有水分,故在微通道换热器进行换热的过程中会析出冷凝水,由于第一波形翅片34完全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管33之间,冷凝水沿第一波形翅片34流到第一换热管33表面后,容易积存在第一换热管33上。这样一来会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进而降低空调的换热效率。
另一方面,微通道换热器在换热的过程中,也会在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波形翅片34上结霜,由于第一波形翅片34的翅片面积和翅片间距较小,故结霜速度会较快,且会堵塞空气流道,导致空气流通不顺畅,微通道换热器的结霜工况表现不佳。
可以理解的是,这两方面影响了微通道换热器在空调系统中的适用范围,使其只能作为单冷空调室外机冷凝器使用。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空调。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空调包括壳体1、鼓风机2、微通道换热器3、和接水盘(图中未示出)。接水盘、鼓风机2和微通道换热器3皆处于壳体1的内部,且微通道换热器3位于接水盘的上方。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微通道换热器3包括第一集流管31、第二集流管32、多个第一换热管33、多个第一波形翅片34和多个第一板状翅片35。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管33位于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之间,且多个第一换热管33沿重力方向间隔设置,且与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连通,一个第一波形翅片34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33之间,且分别与两个第一换热管33相接触,多个第一板状翅片35位于第一换热管33的迎风侧,第一板状翅片35具有与第一换热管33连接的第一连接部351。如图4所示,图4为图3中A1处的局部放大图。第一连接部351设有与第一换热管33贴合的第一凹弧面3511,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此微通道换热器3在第一换热管33的迎风侧增设了前端翅片,即第一板状翅片35。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351通过第一凹弧面3511与第一换热管33贴合,相较于非凹弧面与第一换热管33贴合,第一板状翅片35与第一换热管33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被空调吸入后,与微通道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管33内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由空调前侧吹出。当空气被吸入空调时,首先与第一板状翅片35接触,并与第一板状翅片35进行热交换,当空气的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会在第一板状翅片35的表面上析出冷凝水,空气经过第一板状翅片35后进入微通道换热器3,与第一换热管33和第一波形翅片34再一次的进行热交换,空气中的水分会在第一波形翅片34的表面上再次析出一部分,当空气经热交换后温度较低,达到0度以下时,空气中的水分会以霜的形式析出,且大部分的霜会析出在第一板状翅片35的表面上,少部分霜会析出在第一波形翅片34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空气经微通道换热器3进行热交换后析出的冷凝水和析出的霜在化霜时产生的水沿着第一板状翅片35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微通道换热器3下方的积水盘中,再经积水盘排出空调,从而可以提高排水性能。
进一步地,由于微通道换热器3具有第一板状翅片35,大部分由空气析出的霜会附着在第一板状翅片35上,微通道换热器3内部的第一波形翅片34和第一换热管33上附着的霜量较少,霜层厚度较小,对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性能影响小,从而有利于提高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申请的空调在微通道换热器3的迎风侧增设第一板状翅片35,增大了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面积,提升了换热器3的换热性能,且提升了换热器3的排水性能和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
此外,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3解决了使用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的排水性、结霜工况性能以及换热能力的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其在空调系统中的可应用范围,使微通道换热器3既可以用于空调室外机,也可以用于空调室内机,即本申请的空调可以为空调室外机,也可以为空调室内机。
可选地,本申请的微通道换热器3在组装时,可先将多个第一换热管33、多个第一波形翅片34、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进行组装得到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将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放入焊接模具中固定,将多个第一板状翅片35放置在微通道换热器的迎风侧,固定时需要在多个第一板状翅片35不倒伏的条件下,保证第一板状翅片35与第一换热管33的接触,固定完成后一同进行焊料涂覆,进入钎焊炉中进行加热钎焊,得到微通道换热器3。
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与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数值模拟比较图。在空气入口温度50℃,第一换热管33内饱和温度35℃,入口空气速度1m/s-3m/s条件下,利用仿真软件对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3和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进行数值模拟。
参见图5,随着风速的增大,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3和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以及换热量都随之增大,且在风速相同的情况下,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以及换热量都要大于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以及换热量。例如在风速为1m/s时,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约为66W/m2·K,换热量约为0.33W,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系数约为72W/m2·K,换热量约为0.42W;在风速为3m/s时,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系数约为90W/m2·K,换热量约为0.60W,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系数约为100W/m2·K,换热量约为0.83W。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3与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相比,通过在第一换热管33的迎风面添加多个第一板状翅片35,换热面积增大37%,换热系数在1m/s流速下增大8.7%,在3m/s流速下增大11.5%,与相关技术中微通道换热器相比,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3不仅带来换热面积的增加,换热系数也有所提高,整体换热量低流速时增大24%,高流速时增大38%,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明显优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第一换热管33包括第一管体331和第一导热件332,第一导热件332与第一管体331相连,且位于第一管体331临近第一板状翅片35的一侧(即迎风侧),第一导热件332沿第一管体331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在微通道换热器3安装时,第一板状翅片35的第一连接部351(参见图4)与第一导热件332相连,第一连接部351的第一凹弧面3511(参见图4)与第一导热件332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热管33的第一管体331在铸造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通常把第一管体331的厚度设计的较薄,故在将第一板状翅片35的第一连接部351焊接到第一管体331的管壁上时,考虑到可能会对第一管体331的管壁造成损伤,故在第一管体331临近第一板状翅片35的一侧增设第一导热件332,且第一导热件332沿第一管体33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与多个第一板状翅片35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在第一管体331的近第一板状翅片35的一侧增设第一导热件332不仅可以避免对第一管体331的管壁造成损伤而且可以增大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面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第一管体331的迎风侧设有多个第一导热件332,一个第一导热件332对应一个第一板状翅片35,且一个第一导热件332的面积与一个第一连接部351的第一凹弧面3511的面积相等,这样一来,可以节省铸造的过程中耗费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第一板状翅片35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351、多个第一支撑部352和多个第一冲压孔353。第一连接部351朝向第一换热管33凸出(即第一板状翅片35的右侧)。第一支撑部352用于支撑相邻的两个第一板状翅片35,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片35中一者的第一支撑部352与另一者接触,且多个第一支撑部352包括沿第一板状翅片35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352,第一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352沿第一板状翅片3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撑部352,第二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352沿第一板状翅片35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片35中,一个第一支撑部352的一端与一个第一冲压孔353的孔壁相连,第一支撑部352的面积与第一冲压孔353的面积相同,且第一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352与第二组中的多个第一支撑部352上下左右交错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状翅片35的第一连接部351用于连接第一换热管33,第一连接部351具有第一凹弧面3511,第一凹弧面3511与第一导热件332的面相贴合。为了保证良好的导热效果,第一板状翅片35的板体厚度较薄,第一连接部351朝向第一换热管33凸出(即第一板状翅片35的右侧),可以避免在第一板状翅片35的板体上形成第一凹弧面3511,从而保证第一板状翅片35的结构刚度。并且,为保证连接强度,第一连接部351与第一换热管33的第一导热件332焊接,第一连接部351朝向第一换热管33凸出可以避免焊接时对第一板状翅片35的板体造成损害。
此外,第一板状翅片35的第一支撑部352用于支撑相邻的两个第一板状翅片35,不仅可保证相邻两个第一板状翅片35的翅片间距,且可防止相邻的两个第一板状翅片35在某些原因下偏斜,影响微通道换热器3的使用效果。
示例性地,在第一板状翅片35制造时,可利用冲孔工艺在第一板状翅片35上形成条形翻边,条形翻边呈L型,即可形成第一支撑部352和第一冲压孔353,故第一支撑部352的面积与第一冲压孔353的面积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组第一支撑部352和第二组第一支撑部352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可防止第一板状翅片35的板体因第一支撑部352和第一冲压孔353的形成而对第一板状翅片35的板体刚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一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第一连接部351沿第一换热管33的方向(即第一板状翅片35的前后方向)延伸,即第一连接部351的厚度大于第一板状翅片35的板体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351沿第一换热管33的长度方向(即第一板状翅片35的前后方向)延伸,可增大第一凹弧面3511的面积,即可增大第一连接部351与第一导热件332的接触面积,一方面可使第一板状翅片35与第一换热管33的连接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可增大换热面积,增大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部分第一板状翅片不显示。第一板状翅片35的长度方向和第一集流管31的长度方向均与重力方向一致,且第一板状翅片35的下端面与第一集流管31的下端面平齐,第一波形翅片34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341和第二接触部342,第一接触部341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33中的一者接触,第二接触部342与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管33中的另一者接触;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片35的间距为L1,多个第一接触部341与多个第二接触部342交错设置,第一接触部341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接触部342的中心线的间距为L2,L1=K*L2,K为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状翅片35的下端面与第一集流管31的下端面平齐,即也与第二集流管32的下端面平齐,这样一来,第一板状翅片35可起到为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分担部分微通道换热器3整体重量的作用,减少第一集流管31和第二集流管32的受力。
示例性地,第一板状翅片35的长度选择为与第一集流管31或第二集流管32的长度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片35的间距为L1为第一接触部341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接触部342的中心线的间距为L2的整数倍可使第一板状翅片35与第一波形翅片34的翅片交错放置,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能力。
示例性地,K取1,即两个相邻的第一板状翅片35的间距L1与第一接触部341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接触部342的中心线的间距L2相等,这样可使第一板状翅片35的第一凹弧面3511的中点与第一波形翅片34与第一换热管33接触部分的中点重合。当然,K还可以为2、3、4、5等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板状翅片35的第一凹弧面3511的中点与第一波形翅片34与第一换热管33接触部分的中点重合,不仅可使安装更为简便,且可使空气与第一板状翅片35和第一波形翅片34接触均匀,提高换热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当微通道换热器3需要折弯时,第一换热管33可以分为B段、C段和D段。优先在B段布置第一板状翅片35,进行折弯时,将辊子贴到微通道换热器3的C段,通过对微通道换热器3的D段施加垂直于微通道换热器3的力,使微通道换热器3弯曲成L形。在可以保证折弯时不使第一板状翅片35倒伏的前提下,也可以将第一板状翅片35布置在微通道换热器3的C段和D段,全面改善微通道换热器3的排水和换热性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微通道换热器3还包括:第三集流管310、第四集流管320、多个第二换热管330、多个第二波形翅片340和多个第二板状翅片350。第三集流管310和第四集流管320间隔设置,第三集流管310位于第一集流管31的背风侧,第四集流管320位于第二集流管32的背风侧,多个第二换热管330连接在第三集流管310和第四集流管320之间,多个第二换热管330间隔设置,一个第二波形翅片340连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换热管330之间,多个第二板状翅片350位于第二换热管330的背风侧,第二板状翅片350设有与第二换热管33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501(参见图13)。如图14所示,第二连接部3501设有与第二换热管330贴合的第二凹弧面35011。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3501通过第二凹弧面35011与第二换热管330贴合,相较于非凹弧面与第二换热管330贴合,第二板状翅片350与第二换热管330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集流管310与第一集流管31相同;第四集流管320与第二集流管32相同;多个第二换热管330与多个第一换热管33相同;多个第二波形翅片340与多个第一波形翅片34相同;第二板状翅片350与第一板状翅片35相同;第二连接部3501与第一连接部351相同;第二凹弧面35011与第一凹弧面3511相同。
示例性地,第三集流管310、第四集流管320、多个第二换热管330、多个第二波形翅片340可以构成一个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
进一步地,在微通道换热器3的背风侧再增加一个相关技术中的微通道换热器,并在背风侧增加多个第二板状翅片350,可以进一步地增大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面积,提高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能力、排水性以及结霜工况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第二换热管330包括第二管体3301和第二导热件3302,第二导热件3302与第二管体3301相连,且位于第二管体3301临近第二板状翅片350的一侧(即迎风侧),第二导热件3302沿第二管体3301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在微通道换热器3安装时,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第二连接部3501(参见图14)与第二导热件3302相连,第二连接部3501的第二凹弧面35011(参见图14)与第二导热件3302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管330的第二管体3301在铸造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通常把第二管体3301的厚度设计的较薄,故在将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第二连接部3501焊接到第二管体3301的管壁上时,考虑到可能会对第二管体3301的管壁造成损伤,故在第二管体3301临近第二板状翅片350的一侧增设第二导热件3302,且第二导热件3302沿第二管体33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与多个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地,在第二管体3301的近第二板状翅片350的一侧增设第二导热件3302不仅可以避免对第二管体3301的管壁造成损伤而且可以增大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面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换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第二管体3301的迎风侧具有多个第二导热件3302,一个第二导热件3302对应一个第二板状翅片350,且一个第二导热件3302的面积与一个第二连接部3501的第二凹弧面35011的面积相等,这样一来,可以节省铸造的过程中耗费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第二板状翅片350具有多个第二连接部3501、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和多个第二冲压孔3503。第二连接部3501朝向第二换热管330凸出(即第二板状翅片350的右侧)。第二支撑部3502用于支撑相邻的两个第二板状翅片350,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板状翅片350中一者的第二支撑部3502与另一者接触,且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包括沿第二板状翅片35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第一组中的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沿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第二组中的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沿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板状翅片350中,一个第二支撑部3502的一端与一个第二冲压孔3503的孔壁相连,第二支撑部3502的面积与第二冲压孔3503的面积相同,且第一组中的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与第二组中的多个第二支撑部3502上下左右交错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第二连接部3501用于连接第二换热管330,第二连接部3501具有第二凹弧面35011,第二凹弧面35011与第二导热件3302的面相贴合。为了保证良好的导热效果,第二板状翅片350的板体厚度较薄,第二连接部3501朝向第二换热管330凸出(即第二板状翅片350的右侧),可以避免在第二板状翅片350的板体上形成第二凹弧面35011,从而保证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结构刚度。并且,为保证连接强度,第二连接部3501与第二换热管330的第二导热件3302焊接,第二连接部3501朝向第二换热管330凸出可以避免焊接时对第二板状翅片350的板体造成损害。
此外,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第二支撑部3502用于支撑相邻的两个第二板状翅片350,不仅可保证相邻两个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翅片间距,且可防止相邻的两个第二板状翅片350在某些原因下偏斜,影响微通道换热器3的使用效果。
示例性地,在第二板状翅片350制造时,可利用冲孔工艺在第二板状翅片350上形成条形翻边,条形翻边呈L型,即可形成第二支撑部3502和第二冲压孔3503,故第二支撑部3502的面积与第二冲压孔3503的面积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组第二支撑部3502和第二组第二支撑部3502上下左右交错设置,可防止第二板状翅片350的板体因第二支撑部3502和第二冲压孔3503的形成而对第二板状翅片350的板体刚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使用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第二板状翅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第二连接部3501沿第二换热管330的方向(即第二板状翅片350的前后方向)延伸,即第二连接部3501的厚度大于第二板状翅片350的板体厚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连接部3501沿第二换热管330的长度方向(即第二板状翅片350的前后方向)延伸,可增大第二凹弧面35011的面积,即可增大第二连接部3501与第二导热件3302的接触面积,一方面可使第二板状翅片350与第二换热管330的连接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可增大换热面积,增大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申请实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之六,部分第二板状翅片不显示。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长度方向和第三集流管310的长度方向均与重力方向一致,且第二板状翅片350的下端面与第三集流管310的下端面平齐,第二波形翅片34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接触部3401和第四接触部3402,第三接触部3401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换热管330中的一者接触,第四接触部3402与两个相邻的第二换热管330中的另一者接触;两个相邻的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间距为L3,多个第三接触部3401与多个第四接触部3402交错设置,第三接触部3401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四接触部3402的中心线的间距为L4,L3=N*L4,N为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板状翅片350的下端面与第三集流管310的下端面平齐,即也与第四集流管320的下端面平齐,这样一来,第二板状翅片350可起到为第三集流管310和第四集流管320分担微通道换热器3整体重量的作用,减少第三集流管310和第四集流管320的受力。
示例性地,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长度选择为与第三集流管310或第四集流管320的长度一致。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相邻的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间距为L3为第三接触部3401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四接触部3402的中心线的间距为L4的整数倍可使第二板状翅片350与第二波形翅片340的翅片交错放置,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微通道换热器3的换热能力。
示例性地,N取1,即两个相邻的第二板状翅片350的间距L3与第三接触部3401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第四接触部3402的中心线的间距L4相等,这样可使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第二凹弧面35011的中点与第二波形翅片340与第二换热管330接触部分的中点重合。当然,N还可以为2、3、4、5等正整数。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板状翅片350的第二凹弧面35011的中点与第二波形翅片340与第二换热管330接触部分的中点重合,不仅可使安装更为简便,且可使空气与第二板状翅片350和第二波形翅片340接触均匀,提高换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
壳体;
接水盘,设于所述壳体内;
微通道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接水盘上方;
鼓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使空气经过所述微通道换热器;
其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间隔设置;
多个第一换热管,连接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多个所述第一换热管间隔设置;
多个第一波形翅片,一个所述第一波形翅片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之间;
多个第一板状翅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迎风侧,所述第一板状翅片设有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换热管贴合的第一凹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一导热件,所述第一导热件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管体邻近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热件沿所述第一管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导热件相连,所述第一凹弧面与所述第一导热件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第一换热管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换热管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翅片设有多个第一支撑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板状翅片中一者的所述第一支撑部与另一者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沿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组和第二组,所述第一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组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翅片设有多个第一冲压孔,一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冲压孔的孔壁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一冲压孔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一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组中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部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一集流管的长度方向均与重力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下端面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形翅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接触部和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中的一者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与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管中的另一者接触;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板状翅片的间距为L1,多个所述第一接触部和多个所述第二接触部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中心线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中心线的间距为L2,L1=K*L2,所述K为正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
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所述第三集流管和所述第四集流管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背风侧,所述第四集流管位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背风侧;
多个第二换热管,连接在所述第三集流管和所述第四集流管之间,多个所述第二换热管间隔设置;
多个第二波形翅片,一个所述第二波形翅片连接在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换热管之间;
多个第二板状翅片,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背风侧,所述第二板状翅片设有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换热管贴合的第二凹弧面。
CN202222885108.6U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 Active CN218410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5108.6U CN21841009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85108.6U CN21841009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10097U true CN218410097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85108.6U Active CN218410097U (zh) 2022-10-31 2022-10-31 一种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10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5119B (zh) 换热器及空气调节机
CN103403487B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JP2000179988A (ja) 冷媒蒸発器
CN108344206B (zh) 蒸发器组件和冰箱
EP3644002B1 (en)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JPH08247678A (ja) 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
CN218410097U (zh) 一种空调
CN112567192A (zh) 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单元及制冷循环装置
WO2022206765A1 (zh) 换热器和空调系统
JP2011112315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JP3048614B2 (ja) 熱交換器
CN210688819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68881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984104U (zh) 换热器
CN110094901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CN209689460U (zh) 换热管绕带、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9572091U (zh) 一种空调器
JP2012154492A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2930466A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CN110595112A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955723U (zh) 一种换热器
JP2015031483A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212253799U (zh) 波纹换热翅片、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9956241U (zh) 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翅片的换热器
WO2023208073A1 (zh) 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