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8264U -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8264U
CN218408264U CN202222814934.1U CN202222814934U CN218408264U CN 218408264 U CN218408264 U CN 218408264U CN 202222814934 U CN202222814934 U CN 202222814934U CN 218408264 U CN218408264 U CN 218408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rtion
electromagnet
link
brake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49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占清
贵刚
王晶
曹士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sheng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49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8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8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8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铁装置及电梯,其包括:底座、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以及至少两个传动组件,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包括推杆并且分别安装至所述底座,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配置为在通电时使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少两个传动组件安装至所述底座,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分与相应的一个电磁铁致动组件的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分与待驱动的组件接触,每个传动组件配置为基于推杆的移动使所述待驱动的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

Description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用的电磁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中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增加,电梯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被使用,这对现代电梯的驱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鼓式制动器的电磁铁中的释放轴装置具有扳动一次手柄,实现同时释放两侧制动臂的功能,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省人力资源,容易实现手动操作救援的功能,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手动救援后,施救人员容易忘记拿走释放手柄,由此释放轴在手柄重力的作用下,在通电、断电时不断对两边衔铁撞击,一定概率下可能会产生卡阻,从而带来安全风险。甚至有公司误用导磁材料来制作释放轴,由此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摆动和卡阻的问题加剧,引起制动器卡阻的问题,从而发生因电梯制动器失效而引发的故障和事故。
此外,传统鼓式制动器大多采用将控制两侧制动臂的两组电磁铁水平放置在同一壳体内的结构,在长期工作过程,滑动部位会产生油泥。此外,由于重力导致的偏磨,滑动部位会产生铁屑等异物,使得电磁铁可能会产生卡阻。当两组中的一组电磁铁发生行动迟滞时,需将整个电磁铁组件拆下,耗费人力与时间成本。同时,使用一组独立电磁铁同时控制两侧制动臂,当发生电磁铁卡阻等故障时,拉杆无法顺利自复位,两侧制动臂都不能与制动轮接触,失去制动能力,将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有鉴于此,本技术领域急需一种改进的电磁铁装置以避免上述安全隐患。
此外,为了避免制动器微动开关误动作的发生,本技术领域急需一种更可靠的放大制动器衔铁动作行程,使开关有效动作的装置,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公开于本实用新型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铁装置,其在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时,通过使用电磁铁装置中的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至少两个传动组件来分别控制不同的制动臂,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铁装置,其在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时,能够在制动器动作时放大微动开关的行程,从而确保微动开关动作更可靠,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铁装置,其包括:底座、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以及至少两个传动组件,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包括推杆并且分别安装至所述底座,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配置为在通电时使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少两个传动组件安装至所述底座,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分与相应的一个电磁铁致动组件的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分与待驱动的组件接触,每个传动组件配置为基于推杆的移动使所述待驱动的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可以包括:电磁铁、衔铁以及所述推杆,电磁铁在通电时产生磁性;衔铁在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推杆的第二端部分固定到所述衔铁,使得所述推杆随着衔铁的移动而移动。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每个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销和第一连杆,第一销安装至所述底座;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分安装至所述第一销,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分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使得第一连杆随着推杆的移动而围绕第一销转动。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可以为转角形,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的第一端部分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并且所述第一部的第二端部分安装至所述第一销;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的第二端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集成为一体。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每个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销、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销安装至所述底座;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分安装至所述第一销,使得所述第一连杆能够围绕第一销转动;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推杆之间,从而将第一连杆与推杆连接。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分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分固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所述待驱动的组件可以为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的制动组件。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所述制动组件可以包括:支架、顶杆螺栓、制动臂以及复位模块,当电磁铁装置与制动组件装配到一起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顶杆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部的一部分预紧接触,从而基于第一连杆的转动使顶杆螺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制动臂的第一端部分安装到所述顶杆螺栓,所述制动臂的第二端部分安装到基座,制动臂的内侧设置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能够选择性地夹紧制动轮,从而实现制动操作和释放操作之间的切换;复位模块配置为使所述制动臂恢复为制动操作。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所述复位模块可以包括:连接杆和复位弹簧,所述连接杆延伸穿过所述支架,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部分连接到所述制动臂,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部分设置有挡板;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支架,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所述挡板。
前述的电磁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部设置有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直接与所述顶杆螺栓的一端预紧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其包括前述的电磁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鼓式制动器电磁铁卡阻时,两侧制动臂都无法复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至少两个传动组件,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相应的一个传动组件配合以形成一组电磁铁动作机构,各电磁铁动作机构可以分别控制不同制动臂,从而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当前各类的电梯中。此外,各个电磁铁动作机构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便于维护。维修保养时,不需要整个拆除,仅需将故障的组件单独更换,节省人力与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时,能够在制动器动作时放大微动开关的行程,且使用一种磁性力和弹性力的双重复位方案,避免了一般的行程放大装置的弹性接触式方案中的磨损、疲劳等问题,可以确保微动开关动作更可靠,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示出了应用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的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的示意图。
图4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第一连杆的示意图。
图5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与顶杆螺栓的第一状态简化示意图。
图6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与顶杆螺栓的第二状态简化示意图。
图7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的转动部件与顶杆螺栓预紧接触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电磁铁
2 推杆
3 第一连杆
4 第一销
5 第二销
6 第二连杆
7 第三销
8 底座
9 制动臂
10 复位模块
11 制动片
12 顶杆螺栓
13 转动部件
14 支架
15 制动轮
16 基座
31 第一部
32 第二部
61 第一接合孔
62 第二接合孔
101 连接杆
102 复位弹簧
103 挡板
311 连接孔
312 安装孔
320 转动部件安装孔。
应当理解的是,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是展示了稍微简化后呈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相同的或等同的部分。
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申请的相同的或等同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显示在附图中并且描述如下。尽管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将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正相反,本实用新型旨在不但覆盖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代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方案。
在此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具体结构和功能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重要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公开,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实用新型。
虽然在此可能会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以描述各个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该由这些术语进行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教示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类似地,第二元件也可以称为第一元件。
部件的端(例如,一端、另一端等)是指部件在任一方向上的末端,部件的端部分(例如,一个端部分、另一个端部分等)是指部件的包括该端的某个部分。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铁装置,包括:底座8、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以及至少两个传动组件,其中,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包括推杆2并且分别安装至底座8,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配置为在通电时使推杆2沿第一方向移动;至少两个传动组件安装至底座8,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分与相应的一个电磁铁致动组件的推杆2的第一端部分铰接,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分与待驱动的组件接触,每个传动组件配置为基于推杆2的移动使待驱动的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了包括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两个传动组件的示例。
在下文中,将以包括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两个传动组件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进行进一步地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的电磁铁致动组件和传动组件的数量不以此为限,可以根据需要对于电磁铁致动组件和传动组件的数量进行选择,例如可以设置为2-10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结构彼此相同,分别以与竖直方向成夹角的方式安装至底座8,所述夹角的范围在0°-3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以夹角为0°的方式(即沿竖直方向)安装至底座8。
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可以包括:电磁铁1、衔铁(未示出)以及推杆2,其中,电磁铁1在通电时产生磁性;衔铁在电磁铁1通电时被电磁铁1所吸引从而沿第一方向移动;推杆2的第二端部分固定到衔铁,使得推杆2可以随着衔铁的移动而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由于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沿竖直方向安装至底座8,因此在电磁铁1通电时,衔铁被电磁铁1所吸引,使得衔铁沿竖直方向移动,并因此推杆2可以沿竖直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第一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将其他方向设置为第一方向。
更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的示例中,在电磁铁1通电时,衔铁可以沿向上方向移动,使得推杆2可以沿向上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中,两个传动组件的结构彼此相同,以使待驱动的组件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方式分别安装至底座8。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两个传动组件彼此部分地重叠,但两个传动组件彼此不接触,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配合参见图1,彼此部分地重叠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位于前侧的传动组件可以与右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铰接,并且彼此部分地重叠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位于后侧的传动组件可以与左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铰接。由于两个传动组件的结构彼此相同,因此,在下文将以与右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铰接的传动组件为例,对传动组件的结构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每个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销4和第一连杆3,第一销4安装至底座8;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部分安装至第一销4,第一连杆3的第一端部分与推杆2的第一端部分铰接,使得第一连杆3随着推杆2的移动而可以围绕第一销4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3为转角形,如图4中所示。或者,第一连杆3的形状也可以理解为近似于“L”形。
详细而言,第一连杆3可以包括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第一部31为第一连杆3的相对较长的部分,第二部32为第一连杆3的相对较短的部分,第二部32位于第一部31的第二端部分,并且第一部31和第二部32彼此集成为一体,从而构成第一连杆3的转角形状。在此情况下,第一部31的第一端部分为第一连杆3的第一端部分,即靠近推杆2的端部分;第一部31的第二端部分与第二部32共同形成第一连杆3的第二端部分,即远离推杆2的端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杆3的第一部31的第一端部分与推杆2的第一端部分铰接,并且第一部31的第二端部分可以安装至第一销4。
配合参照图1和图4,第一部31的两个端部分可以分别设置有连接孔311和安装孔312,第一连杆3可以通过安装孔312安装于第一销4,并且第一连杆3可以围绕第一销4转动。相应地,推杆2的第一端部分也设置有连接孔(未示出),第二销5可以同时穿过第一部31的连接孔311与推杆2的连接孔,使得第一连杆3的第一部31与推杆2可以铰接。在此情况下,当右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通电时,推杆2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连杆3可以围绕第一销4逆时针转动。
相应地,当左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通电时,与左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铰接的传动组件(即,彼此部分地重叠的两个传动组件中的位于后侧的传动组件)可以随着左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的推杆的移动而围绕第一销顺时针转动。
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案的电磁铁装置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案中,配合参照图2,第二实施方案与第一实施方案的区别在于:每个传动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位于第一连杆3和推杆2之间,从而将第一连杆3与推杆2连接。
通过第二连杆6的设置,当第一连杆3的长度不足时,第二连杆6可以将第一连杆3与推杆2连接,使得可以降低对第一连杆3的尺寸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第二连杆6的两端部分设置有第一接合孔61和第二接合孔62,第一接合孔61位于第二连杆6的第一端部分,即靠近推杆2的端部分,第二接合孔62位于第二连杆6的第二端部分,即远离推杆2的端部分。在此情况下,第二销5可以同时穿过第一部31的连接孔311与第二连杆6的第二接合孔62,使得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6可以铰接。此外,第三销7可以同时穿过第二连杆6的第一接合孔61与推杆2的连接孔,使得第二连杆6与推杆2接合,在此,第三销7的装配方式不同于第一销4和第二销5。更具体地说,第三销7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与第二连杆6的第一接合孔61和推杆2的连接孔接合,使得第二连杆6与推杆2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在当前情况下,第二销5以使得第一连杆3与第二连杆6之间可以相对转动的方式装配,第一销4以使得第一连杆3可以围绕第一销4转动的方式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磁铁装置可以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相应地,上述待驱动的组件可以为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的制动组件。虽然在此仅示出了电磁铁装置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的示例,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的应用不应以此为限。
在下文中,将以电磁铁装置应用于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的鼓式制动器的原理及优点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电磁铁装置包括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两个传动组件,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和相应的一个传动组件配合以形成一组电磁铁动作机构。两组电磁铁动作机构完全独立,互不关联,互不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包括两个制动组件,所述两个制动组件结构相同,彼此对称地布置在制动轮的两侧。在下文中,将以与右侧的电磁铁致动组件关联的左侧的制动组件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制动组件可以包括支架14、顶杆螺栓12、制动臂9以及复位模块10,其中,当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与制动组件装配到一起时,底座8可以安装于支架14,顶杆螺栓12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预紧接触,从而基于第一连杆3的转动使顶杆螺栓12沿第二方向移动;制动臂9的第一端部分安装到顶杆螺栓12,制动臂9的第二端部分可以安装到制动器的基座16,制动臂9的内侧设置有制动片11,所述制动片11能够选择性地夹紧制动轮15,从而实现制动操作和释放操作之间的切换;复位模块10可以配置为使制动臂9恢复为制动操作;其中,制动臂9的内侧为制动臂9的靠近制动轮15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由于电磁铁致动组件沿竖直方向装配,因此顶杆螺栓12以及与顶杆螺栓12安装为一体的制动臂9可以近似地沿水平方向移动,更具体地,制动臂9的第一端部分可以近似地沿水平方向移动,其中第二方向可以为水平方向。更准确地说,制动臂9可以围绕制动臂9与基座16的安装部分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制动臂9的第二端部分为相对靠近制动轮15的部分,制动臂9的第一端部分为相对远离制动轮15的部分,并且制动臂9的第一端部分相比于制动臂9的第二端部分更靠近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
进一步地,复位模块10可以包括:连接杆101和复位弹簧102,连接杆101可以延伸穿过支架14,连接杆的第一端部分连接到制动臂9,连接杆101的第二端部分设置有挡板103;复位弹簧102套设于连接杆101,复位弹簧102的一端抵靠支架14,并且复位弹簧102的另一端抵靠挡板103。
配合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连接杆101为长螺栓,所述长螺栓可以包括头部、杆部以及螺纹部,其中,长螺栓的杆部可以延伸穿过支架14和制动臂9,长螺栓的头部位于制动臂9的外侧,所述外侧为制动臂9的远离制动轮15的一侧,长螺栓的螺纹部位于支架14的内侧,所述内侧为支架14的远离制动臂9的一侧。复位弹簧102套设在长螺栓的杆部,并且复位弹簧102的一端抵靠支架14,另一端抵靠挡板103。长螺栓的螺纹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可以用于限制挡板103和复位弹簧102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复位弹簧102可以为压缩弹簧。
当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应用有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装置时,以制动器的左侧制动组件为例,对制动器的动作行为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在电磁铁装置未通电的状态下,参照图5所示的第一状态示意图,顶杆螺栓12与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的M处接触,配合参照图3,此时通过复位模块10,顶杆螺栓12与第一连杆3之间的接触为预紧接触,在此情况下,制动臂9的制动片11夹紧制动轮15,制动器实施为制动操作;当电磁铁装置由未通电状态切换为通电状态时,电磁铁1产生磁性,吸引衔铁向上移动,推杆2随着衔铁的移动而向上移动,第二连杆6也随之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连杆3逆时针转动,顶杆螺栓12与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的接触由M处变成E处,配合参照图3和图6,由此左侧的制动组件的顶杆螺栓12可以水平向左移动,进而与顶杆螺栓12安装为一体的制动臂9的第一端部分可以近似地水平向左移动,在此情况下,制动臂9的制动片11不能夹紧制动轮15,制动器实施为释放操作;当电磁铁装置由通电状态切换为未通电状态时,推杆2失去作用力,复位模块10使制动臂9和顶杆螺栓12复位,顶杆螺栓12的复位过程中,即左侧的制动组件的顶杆螺栓12水平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不断推抵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使得第一连杆3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由于电磁铁断电失去磁性,衔铁复位,最终所有元件又恢复成图5所示的第一状态,制动器再次实施为制动操作。在最后的各个元件的复位过程中,复位模块10的弹性力和电磁铁装置的磁性力可以共同作用,从而促进传动组件的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由于制动器的制动操作和释放操作的切换过程中,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与顶杆螺栓12的一端不断摩擦,因此为了确保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的耐磨性,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可以进行硬化处理,或涂覆耐磨减磨材料,或涂覆油脂,或做耐磨减磨处理,从而减小因接触带来的磨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可以设置有转动部件13,所述转动部件13可以直接与顶杆螺栓12的一端预紧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示例中,转动部件13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在此情况下,顶杆螺栓12的一端直接与转动部件13预紧接触,而不再与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预紧接触。
配合参见图4和图7,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可以设置有转动部件安装孔320,转动部件13可以通过销自由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件安装孔320,转动部件13可以是围绕销能够自由转动的轮状物体或滚动轴承等。
通过如上所述设置的转动部件13,将顶杆螺栓12与第一连杆3的第二部32的滑动摩擦变为顶杆螺栓12与转动部件13接触的转动摩擦,由此摩擦系数可以大大减小,磨损可以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在顶杆螺栓12的一端与转动部件13之间可以涂耐磨减磨材质,或油脂,从而进一步减少磨损带来的影响,增加使用寿命。
配合参照图5,电磁铁1的中心线到第一销4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定为X1,顶杆螺栓12与第一连杆3的接触位置M到第一销4的中心位置的距离定为X2,其中,X1大于X2。
前面的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它们并非旨在穷举,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为公开的精确的形式,且显然的是,根据以上教导,可以进行很多修改和变化。示例性实施方案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替代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旨在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形式来限定。

Claims (11)

1.一种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至少两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其包括推杆并且分别安装至所述底座,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配置为在通电时使所述推杆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至少两个传动组件,其安装至所述底座,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一端部分与相应的一个电磁铁致动组件的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二端部分与待驱动的组件接触,每个传动组件配置为基于推杆的移动使所述待驱动的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电磁铁致动组件包括:
电磁铁,其在通电时产生磁性;
衔铁,其在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以及
所述推杆,其第二端部分固定到所述衔铁,使得所述推杆随着衔铁的移动而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销,其安装至所述底座;和
第一连杆,其第二端部分安装至所述第一销,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分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使得第一连杆随着推杆的移动而围绕第一销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为转角形,并包括:
第一部,其第一端部分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并且所述第一部的第二端部分安装至所述第一销;和
第二部,其位于所述第一部的第二端部分,并且所述第二部与所述第一部集成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销,其安装至所述底座;
第一连杆,其第二端部分安装至所述第一销,使得所述第一连杆能够围绕第一销转动;以及
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推杆之间,从而将第一连杆与推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分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部分固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驱动的组件为电梯曳引机鼓式制动器的制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包括:
支架;
顶杆螺栓,当电磁铁装置与制动组件装配到一起时,所述底座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顶杆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部的一部分预紧接触,从而基于第一连杆的转动使顶杆螺栓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制动臂,其第一端部分安装到所述顶杆螺栓,所述制动臂的第二端部分安装到基座,制动臂的内侧设置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能够选择性地夹紧制动轮,从而实现制动操作和释放操作之间的切换;以及
复位模块,其配置为使所述制动臂恢复为制动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模块包括:
连接杆,其延伸穿过所述支架,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部分连接到所述制动臂,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部分设置有挡板;和
复位弹簧,其套设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所述支架,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所述挡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部设置有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直接与所述顶杆螺栓的一端预紧接触。
1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铁装置。
CN202222814934.1U 2022-10-25 2022-10-25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Active CN218408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4934.1U CN218408264U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4934.1U CN218408264U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8264U true CN218408264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4934.1U Active CN218408264U (zh) 2022-10-25 2022-10-25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8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43078C2 (ru) Ловитель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объекта лифта
US5791442A (en) Magnetic latch mechanism and method particularly for linear and rotatable brakes
US5101939A (en) Disk brake for elevator
US5253738A (en) Safety disc brake for lifts
JP2002532366A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ロープレスガバナ機構
CN113994118B (zh) 在所有工作情况下都可自动脱开的制动装置
CN101186267A (zh) 制动装置、电梯设备、检测制动装置功能的方法和现代化设置
EP0446904A1 (en) Electromagnetic brake
EP0641950B1 (en) Disc brake for elevator
CN209797196U (zh) 一种滚轮式夹轨装置
CN218408264U (zh) 电磁铁装置及电梯
JP481254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用巻上機
CN100457593C (zh) 组合式提升机引导和安全制动装置及提升机系统
US9764926B2 (en) Brake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US6206149B1 (en) Caliper disk brake for steel mill cranes
JP5471445B2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CN220980171U (zh) 电动机组件
CN110831883B (zh) 电梯用曳引机
GB2197041A (en) A solenoid and spring operated brake
CN218290066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用鼓式制动器
CN212659450U (zh) 用于放大电梯制动器衔铁动作行程的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电梯
CN220056162U (zh) 一种制动器检测机构
KR200342425Y1 (ko) 엘리베이터용 전자브레이크의 전자석부재
CN211004337U (zh) 开关行程放大装置、具有开关行程放大装置的微动开关和具有微动开关的曳引机制动器
JP4779767B2 (ja) 制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