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8130U -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8130U
CN218408130U CN202223002782.1U CN202223002782U CN218408130U CN 218408130 U CN218408130 U CN 218408130U CN 202223002782 U CN202223002782 U CN 202223002782U CN 218408130 U CN218408130 U CN 218408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crankshaft
crank arm
piston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278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飞
杨松
李辉
唐德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r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r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r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278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8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8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8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曲轴包括曲柄臂、连杆颈和第一引流道,曲柄臂用于与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连杆颈与曲柄臂连接,连杆颈用于与活塞连杆转动连接。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设置于曲柄臂,第一引流道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其中,第一入口用于润滑介质流入第一引流道,第一出口设置于曲柄臂中用于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在活塞连杆带动曲轴转动下,使润滑介质从第一出口运动至发动机缸体内壁。本申请的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能够提高发动机缸体以及内部零部件的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中,曲轴与活塞连杆连接,形成曲轴连杆总成,曲轴用于输出扭矩。曲轴包括曲柄臂和连杆颈,连杆颈与曲柄臂的侧壁连接,连杆颈和活塞连杆转动连接,曲柄臂包括轴颈,轴颈和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现有技术中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在润滑油的布油控制方面存在缺陷,发动机缸体以及内部其它零部件的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较差,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提高发动机缸体以及内部零部件的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曲轴,曲轴包括曲柄臂、连杆颈和第一引流道,曲柄臂用于与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连杆颈与曲柄臂连接,连杆颈用于与活塞连杆转动连接。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设置于曲柄臂,第一引流道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其中,第一入口用于润滑介质流入第一引流道,第一出口设置于曲柄臂中用于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在活塞连杆带动曲轴转动下,使润滑介质从第一出口运动至发动机缸体内壁。
曲轴作为发动机的转动件,曲轴安装在发动机缸体的内部,用于输出扭矩。曲轴的曲柄臂与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曲轴的连杆颈与活塞连杆转动连接,当发动机启动时,活塞连杆能够带动曲轴相对于发动机缸体转动。在发动机内部通常需要润滑油的润滑作用,以减少发动机内部零件之间的摩擦程度和温度。本申请的曲柄臂设置有第一引流道,第一引流道的第一入口用于润滑介质流入第一引流道内,第一引流道的第一出口用于润滑介质从第一引流道内流出。特别地,由于曲轴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缸体内部,曲柄臂具有部分能够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本申请的第一出口被设置于曲柄臂中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当曲轴相对于发动机缸体转动时,第一引流道带动润滑介质作圆周运动,由于第一引流道对润滑介质无限位作用,第一引流道内润滑介质可以被曲轴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对发动机缸内壁进行冷却降温。本申请的第一引流道对于润滑介质起到汇流的作用,能够将润滑介质集中地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在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缸体内壁可接触的润滑介质的量较多,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效果较高,降低发动机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风险。通常发动机缸体还设置有的活塞孔,活塞孔用于与活塞连杆连接的活塞滑动,当曲轴转动至特定相位,在该特定相位第一出口能够朝向活塞孔时,第一引流道内润滑介质可以被曲轴甩溅至活塞孔,同理,第一引流道对于润滑介质起到汇流的作用,能够将润滑介质集中地甩溅至活塞孔,提高活塞孔和活塞的润滑效果,减少磨损。因此,当本申请的曲轴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曲柄臂包括本体和凸起部,凸起部相对于本体凸起,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从本体延伸至凸起部,第一出口设置于凸起部中用于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曲轴还包括平衡块,本体的一端与平衡块连接,凸起部与本体中远离平衡块的一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曲柄臂的长度方向,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从本体延伸至凸起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凸起部具有设定的高度H,高度H为8mm≤H≤12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曲柄臂中与连杆颈连接的侧壁为第一侧壁,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为设置于第一侧壁的槽,第一入口为第一引流道的靠近连杆颈的一端,第一出口为第一引流道的背离连杆颈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引流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或弓形中的一种。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曲轴连杆总成,该曲轴连杆总成包括活塞连杆和上述内容的曲轴,活塞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活塞转动连接,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曲轴的连杆颈转动连接。本申请的曲轴连杆总成包括上述内容的技术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连杆颈与活塞连杆之间具有空隙,曲轴还包括第二引流道,第二引流道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设置于曲柄臂背离连杆颈的侧壁,用于润滑介质流入第二引流道,第二出口设置于连杆颈的侧壁,第二出口与空隙相连通,用于使润滑介质从第二引流道流入空隙,第一入口设置于曲柄臂中与连杆颈连接的侧壁,且第一入口与空隙相连通,用于使润滑介质从空隙流入第一引流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曲柄臂和连杆颈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一侧与空隙相连通,环形沟槽的另一侧与第一入口相连通。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曲轴连杆总成在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曲轴连杆总成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曲轴连杆总成沿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曲轴连杆总成沿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曲轴的立体图;
图6为图4中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曲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曲轴的俯视图;
图9为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4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曲轴;
1-曲柄臂;
1a-本体;
1b-凸起部;
1c-第一侧壁;
11-第一引流道;
111-第一入口;
112-第一出口;
12-轴颈;
2-连杆颈;
3-平衡块;
4-第二引流道;
41-第二入口;
42-第二出口;
5-环形沟槽;
20-活塞连杆;
201-连接孔;
202-杆体;
40-空隙;
X-长度方向。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曲轴,可以应用于发动机技术领域,请参照图1-图4所示,曲轴10能与活塞连杆20转动连接。活塞连杆20能够带动曲轴10转动。
请参照图5-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曲轴10包括曲柄臂1、连杆颈2和第一引流道11,曲柄臂1用于与发动机缸体(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连杆颈2与曲柄臂1连接,连杆颈2用于与活塞连杆20转动连接。第一引流道11至少部分设置于曲柄臂1,第一引流道11包括第一入口111和第一出口112。其中,第一入口111用于润滑介质(图中未示出)流入第一引流道11,第一出口112设置于曲柄臂1中用于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在活塞连杆20带动曲轴10转动下,使润滑介质从第一出口112运动至发动机缸体内壁。
本实施例,请参照图5-图9所示,曲轴10作为发动机的转动件,曲轴10安装在发动机缸体(图中未示出)的内部,用于输出扭矩。曲轴10的曲柄臂1与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曲轴10的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转动连接,当发动机启动时,活塞连杆20能够带动曲轴10相对于发动机缸体转动。在发动机内部通常需要润滑油的润滑作用,以减少发动机内部零件之间的摩擦程度和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曲柄臂1设置有第一引流道11,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入口111用于润滑介质(图中未示出)流入第一引流道11内,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出口112用于润滑介质从第一引流道11内流出。特别地,由于曲轴10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缸体内部,曲柄臂1具有部分能够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出口112被设置于曲柄臂1中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当曲轴10相对于发动机缸体转动时,第一引流道11带动润滑介质作圆周运动,由于第一引流道11对润滑介质无限位作用,第一引流道11内润滑介质可以被曲轴10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对发动机缸内壁进行冷却降温。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引流道11对于润滑介质起到汇流的作用,能够将润滑介质集中地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在单位时间内发动机缸体内壁可接触的润滑介质的量较多,发动机缸体的冷却效果较高,降低发动机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故障的风险。通常发动机缸体还设置有的活塞孔(图中未示出),活塞孔用于与活塞连杆20连接的活塞滑动,当曲轴10转动至特定相位,在该特定相位第一出口112能够朝向活塞孔时,即如图1-图4所所示的位置,第一引流道11内润滑介质可以被曲轴10甩溅至活塞孔,同理,第一引流道11对于润滑介质起到汇流的作用,能够将润滑介质集中地甩溅至活塞孔,提高活塞孔和活塞的润滑效果,减少磨损。因此,当本申请实施例的曲轴10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入口111可以设置于曲柄臂1、连杆颈2或曲轴10中其它部位。关于第一入口111的具体位置在下文中描述。
另外,润滑介质可以是发动机常用的机油或其它可以起到润滑作用的物质。
具体地,请参照图5-图9所示,曲柄臂1包括本体1a和凸起部1b,凸起部1b相对于本体1a凸起,第一引流道11至少部分从本体1a延伸至凸起部1b,第一出口112设置于凸起部1b中用于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图中未示出)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图9所示,曲柄臂1包括本体1a和凸起部1b,凸起部1b相对于本体1a凸起,可以为第一引流道11提供相应地延伸空间,在本体1a和凸起部1b上设置有相应长度的第一引流道11的至少部分。凸起部1b相对于本体1a的凸起高度越大,第一引流道11的设置长度可以越长。在曲轴10同样的转速条件下,越长的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出口112的线速度越大,当润滑介质运动至第一出口112时,润滑介质的动能越大,润滑介质越容易被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当然,润滑介质的速度也越大,单位时间内被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的润滑介质的量越多,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进一步地,由于在本体1a上设置凸起部1b,在满足第一引流道11的长度基础上,凸起部1b的体积可以相对较小,对曲柄臂1的动平衡影响相对较小,所需校正难度较小。
其中,本体1a和凸起部1b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另外,也可以直接增加曲柄臂1中设置有第一引流道11的部分的体积,满足第一引流道11所需的延伸长度即可。
更具体地,请参照图5-图7所示,曲轴10还包括平衡块3,本体1a的一端与平衡块3连接,凸起部1b与本体1a中远离平衡块3的一端连接。其中,凸起部1b与本体1a中远离平衡块3的一端连接,也可以被等效理解为凸起部1b与本体1a中靠近连杆颈2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图7所示,通常连杆颈2偏心设置于曲柄臂1的侧壁,以及曲柄臂1重心相对于转动轴线偏移,连接于曲柄臂1本体1a的平衡块3用于平衡连杆颈2对曲柄臂1的偏心力以及用于曲柄臂1内部的偏心力,以使曲轴10的转动平稳。当活塞连杆20带动曲轴10转动至平衡块3与发动机缸体(图中未示出)的活塞孔之间距离最小时,曲轴10的转速最慢。当曲轴10继续转动至平衡块3与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孔之间距离最大时,平衡块3受重力作用做功转化为动能,曲轴10的转速最快。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凸起部1b与本体1a远离平衡块3的一端连接,平衡块3与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孔之间距离最大时,凸起部1b以及设置在凸起部1b的第一出口112与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孔之间距离最小,第一出口112也恰好朝向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口,在曲轴10转速最快的条件下,位于第一引流道11润滑介质能够以最快速度经过最短距离运动至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口。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位时间内被甩溅至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口的润滑介质的量更多,活塞口和活塞的润滑效果更好,能够更进一步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5-图7所示,沿曲柄臂1的长度方向X,第一引流道11至少部分从本体1a延伸至凸起部1b,在该设置下,第一引流道11可以径直地指向发动机缸体(图中未示出)内壁,当曲轴10转动时,位于第一引流道11内润滑介质的沿长度方向X的加速度较大,当润滑介质从第一入口111运动至第一出口112时,润滑介质的速度较大,润滑介质所获得的动能较大,润滑介质越容易被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以及单位时间内被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的润滑介质的量越多,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示,凸起部1b具有设定的高度H,高度H可以为8mm≤H≤12mm。其中,高度H具体为8mm、9mm、10mm、11mm、或12mm。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示,当凸起部1b的高度H过小(H小于8mm)时,用于第一引流道11延伸的空间过小,第一引流道11的长度过短,当曲轴10转动时,润滑介质在第一引流道11内加速时间过短,所获得的动能过小,单位时间内被甩溅至发动机缸体内壁的润滑介质的量较少,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较弱。当凸起部1b的高度H过高(H大于12mm)时,凸起部1b与发动机缸体(图中未示出)内壁之间的距离过近,凸起部1b与发动机缸体内壁直接接触或者凸起部1b通过黏稠润滑介质与发动机缸体内壁间接接触的可能性较高,对凸起部1b与发动机缸体内壁的摩擦程度较大,容易发生磨损问题,曲轴10和发动机缸体的使用寿命较低。因此,当凸起部1b的高度H在8mm≤H≤12mm范围内较好。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图6所示,曲柄臂1中与连杆颈2连接的侧壁为第一侧壁1c,第一引流道11的至少部分可以为设置于第一侧壁1c的槽,第一入口111为第一引流道11的靠近连杆颈2的一端,第一出口112为第一引流道11的背离连杆颈2的一端。其中,结合上述实施例,第一引流道11的背离连杆颈2的一端设置于曲柄臂1能够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图6所示,第一引流道11可以为槽结构,该结构简单易加工,例如仅需通过铸造方式在曲柄臂1的第一侧壁1c上形成第一引流道11的基础结构,或者,利用铣削的方式在曲柄臂1的第一侧壁1c上形成第一引流道11的基础结构,能够简化本申请实施例曲轴10的制造过程。进一步地,结合上述实施例内容,本实施例中的曲柄臂1或者本体1a可以被连杆颈2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平衡块3连接,而另一部分设置有第一引流道11,即平衡块3和第一引流道11分别位于连杆颈2的两侧。
其中,请参照图9所示,沿曲柄臂1的长度方向X,槽(第一引流道11)的靠近连杆颈2的一端(第一入口111)与连杆颈2的壁面之间具有设定的距离d,距离d≥0mm,d具体可以为0mm、1mm、2mm、3mm、4mm或5mm,但距离d至少小于图9中空隙40的高度R,以使空隙40和第一引流道11相连通,连通理由在下文中描述。空隙40的高度R取决于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的连接孔201之间的直径差。
另外,请参照图9所示,槽(第一引流道11)具有设定的长度L,L≥H,该设置的技术效果与凸起部1b的高度H的效果相同。
当然,第一引流道11也可以为设置于曲柄臂1的孔(图中未示出),例如至少从本体1a延伸至凸起部1b的孔。孔结构的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入口111以设置于曲柄臂1中与连杆颈2连接的侧壁、也可以设置于连杆颈2的侧壁,或者曲轴10中其它的位置。孔结构的第一引流道11可以是直线形、L形、弧形等结构。
再者,第一引流道11也可以为孔结构和槽结构的结合,图中未示出。
更进一步地拓展,第一引流道11可以从曲柄臂1延伸至平衡块3,图中未示出,相应地,第一出口112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平衡块3的朝向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也能够达到上述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后续实施例主要以设置于槽结构的第一引流道11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照图8所示,第一引流道11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半圆形或弓形中的一种,上述截面形状的第一引流道11能够形成设置于第一侧壁1c的槽。请参照图8所示,第一引流道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当然该矩形也可以是带圆角矩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所示,曲轴10的连杆颈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曲柄臂1,相应地,在曲柄臂1上均设置有第一引流道11,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曲轴10能够向发动机缸体内壁提供至少两股润滑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也不限制单个曲柄臂1设置第一引流道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及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曲轴连杆总成,请参照图1-图10所示,该曲轴连杆总成包括活塞连杆20和上述内容的曲轴10,活塞连杆20的一端用于与活塞(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活塞连杆20的另一端与曲轴10的连杆颈2转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曲轴连杆总成具有上述内容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请参照图9-图10所示,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之间具有空隙40,曲轴10还包括第二引流道4,第二引流道4包括第二入口41和第二出口42,第二入口41设置于曲柄臂1背离连杆颈2的侧壁,用于润滑介质流入第二引流道4,第二出口42设置于连杆颈2的侧壁,第二出口42与空隙40相连通,用于使润滑介质从第二引流道4流入空隙40,第一入口111设置于曲柄臂1中与连杆颈2连接的侧壁,且第一入口111与空隙40相连通,用于使润滑介质从空隙40流入第一引流道11。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图10所示,第二引流道4穿过曲柄臂1和连杆颈2,润滑介质可以通过设置于曲柄臂1的第二入口41进入第二引流道4内,再通过第二出口42流动至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之间的空隙40,润滑介质首先可以润滑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降低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之间的磨损程度和温度,提高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由于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入口111与空隙40相连通,因此,润滑介质再从空隙40经过第一入口111流入第一引流道11内,最终润滑介质可以通过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出口112运动至发动机缸体内壁或发动机缸体的活塞口,从而实现相应的冷却效果和润滑效果。
进一步地,当发动机停机,并且曲轴10停止在第一出口112朝向发动机缸体上端的位置,如图1-图4所示的位置,第一引流道11内还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润滑介质,润滑介质可以从第一引流道11可以倒流回空隙40内,当发动机再次启动或者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再次转动时,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的配合面能够及时得到润滑介质的润滑效果,降低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的磨损程度,从而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曲轴连杆总成的工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在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引流道11的第一入口111也可以直接与第二引流道4相连通。
还有一种实施例(图中未示出),第一引流道11可以包括两个第一入口111,其中一个第一入口111与空隙40相连通,另一个第一入口111直接与第二引流道4相连通。
本文后续以第一入口111仅与空隙40相连通的实施例为例进行介绍。
其中,请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活塞连杆20包括杆体202和连接孔201,连接孔201设置于杆体202的一端,杆体202的另一端用于与活塞(图中未示出)连接,连接孔201套设于连杆颈2,以使活塞连杆20和连杆颈2转动连接,连接孔201的直径大于连杆颈2的直径,以形成空隙40。本申请实施例的曲轴连杆总成还包括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安装于空隙40,即连杆颈2通过轴承与活塞连杆20转动连接。
另外,请参照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曲轴10的曲柄臂1包括轴颈12,轴颈12设置于本体1a背离连杆颈2的一侧,轴颈12用于与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或者轴颈12背离本体1a的另一端也可以用于连接另一个曲轴10,第二引流道4的第二入口41设置于轴颈12。
第二入口41可以和发动机内部的润滑介质循环回路(图中未示出)相连通,通过液压泵将润滑介质输送至第二入口41,从而完成上述内容的润滑介质的流动过程。
请参照图9所示,曲柄臂1和连杆颈2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环形沟槽5,环形沟槽5的一侧与空隙40相连通,环形沟槽5的另一侧与第一入口111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环形沟槽5一方面作为空隙40和第一入口111的连通通道,位于空隙40的润滑介质可以先经过环形沟槽5再经过第一入口111流入第一引流道11内,另一方面,环形沟槽5用于降低曲柄臂1和连杆颈2连接位置的应力集中程度,再者,环形沟槽5还可以存储一定量的润滑介质,在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再次转动时,连杆颈2与活塞连杆20的配合面能够及时得到润滑介质的润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曲轴,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柄臂,用于与发动机缸体转动连接;
连杆颈,与所述曲柄臂连接,所述连杆颈用于与活塞连杆转动连接;
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曲柄臂,所述第一引流道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入口用于润滑介质流入所述第一引流道,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曲柄臂中用于朝向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在所述活塞连杆带动所述曲轴转动下,使所述润滑介质从所述第一出口运动至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臂包括本体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本体凸起;
所述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从所述本体延伸至所述凸起部,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凸起部中用于朝向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壁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还包括平衡块,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平衡块连接,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本体中远离所述平衡块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曲柄臂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从所述本体延伸至所述凸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设定的高度H,所述高度H为8mm≤H≤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臂中与所述连杆颈连接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引流道至少部分为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的槽;
所述第一入口为所述第一引流道的靠近所述连杆颈的一端,所述第一出口为所述第一引流道的背离所述连杆颈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半圆形或弓形中的一种。
8.一种曲轴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轴,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
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活塞转动连接,所述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曲轴的连杆颈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轴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颈与所述活塞连杆之间具有空隙;
所述曲轴还包括第二引流道,所述第二引流道包括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设置于所述曲柄臂背离所述连杆颈的侧壁,用于所述润滑介质流入所述第二引流道,所述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连杆颈的侧壁,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空隙相连通,用于使所述润滑介质从所述第二引流道流入所述空隙;
所述第一入口设置于所述曲柄臂中与所述连杆颈连接的侧壁,且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空隙相连通,用于使所述润滑介质从所述空隙流入所述第一引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曲轴连杆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臂和所述连杆颈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环形沟槽,所述环形沟槽的一侧与所述空隙相连通,所述环形沟槽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入口相连通。
CN202223002782.1U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Active CN218408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2782.1U CN218408130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2782.1U CN218408130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8130U true CN218408130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8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2782.1U Active CN218408130U (zh) 2022-11-09 2022-11-09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8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5535A (en) Hydraulic radial piston machines
EP3933206B1 (en) Pumping assembly, compressor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BRPI1010023A2 (pt) furo para biela
CN108591015B (zh) 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CN218408130U (zh) 一种曲轴及曲轴连杆总成
CN203500015U (zh)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曲轴及具有该曲轴的旋转式压缩机
CN108799103B (zh) 泵体组件、流体机械及换热设备
CN204126884U (zh) 电动泵
EP3779194B1 (en) Pump body assembly, fluid machinery and heat exchange device
KR20060085002A (ko) 피스톤의 자전방지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용량 가변형사판식 압축기
CN108331754B (zh)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A1319868C (en)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KR19990060438A (ko) 밀폐형 압축기의 커넥팅로드 오일공급구조
CN203906297U (zh) 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US6523455B1 (en) Compressor having an oil collection groove
CN103363277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102900650A (zh) 泵送系统和用于封闭式压缩机的油泵送系统的轴及包括该系统和/或轴的压缩机
CN103363276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CN110966200A (zh)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2004076718A (ja) 容積型オイルポンプ
CN215633194U (zh) 一种气门传动组件
JP3556430B2 (ja) 潤滑機構付き圧縮機
KR20060130891A (ko) 왕복동형 압축기
CN220059894U (zh) 一种车用高转速压缩机
CN103363275B (zh) 一种机油泵、发动机前罩盖以及发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