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2186U -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2186U
CN218402186U CN202122835344.2U CN202122835344U CN218402186U CN 218402186 U CN218402186 U CN 218402186U CN 202122835344 U CN202122835344 U CN 202122835344U CN 218402186 U CN218402186 U CN 218402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coil pipe
groups
wall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53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春星
葛诗伟
迟艳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Haigerui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Haigerui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Haigerui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Haigerui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534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2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2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2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盘管主体,还包括两组翻转装置,两组所述翻转装置皆包括套筒、转动轴、转动块和转动板,两组所述套筒对称固定连接于盘管主体左右两侧,两组所述转动轴皆固定连接于套筒内壁,两组所述转动块皆套接于转动轴外壁,两组所述转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块;通过转动转动杆进而驱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两组驱动齿条做反向相近移动,使驱动齿条逐渐脱离凹槽中,此时卡块和卡槽之间不再受到限位,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带动转动板翻转,从而使物料进行下料,这种操作方式较为方便的控制了物料的下料,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盘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盘管将物料引导,而现在的盘管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为竖直设置,不方便进行控制物料下料,进而导致物料排出受到障碍,影响盘管的下料效率,进而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盘管在下料过程中不方便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盘管主体,还包括两组翻转装置,两组所述翻转装置皆包括套筒、转动轴、转动块和转动板,两组所述套筒对称固定连接于盘管主体左右两侧,两组所述转动轴皆固定连接于套筒内壁,两组所述转动块皆套接于转动轴外壁,两组所述转动板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块;
还包括用于限制两组转动板翻转的限位装置。
优选的,任意一组所述转动板固定连接有卡块,另一组所述转动板内部开设有与卡块相互匹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转动杆、转动齿轮、驱动齿条和凹槽,所述转动杆竖直插入卡块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齿轮,所述驱动齿条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齿条平行排列,所述转动齿轮与两组驱动齿条相啮合,所述凹槽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凹槽开设于卡槽内壁,两组所述凹槽与两组所述驱动齿条相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引导杆,所述引导杆固定连接于卡块内壁,所述引导杆插入驱动齿条内部用于引导驱动齿条做竖直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缠绕于引导杆外壁,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于驱动齿条、另一端连接于卡块内壁。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一端铰接于转动板、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杆铰接于盘管主体内壁。
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缓冲弹簧,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转动板相对一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设置有套筒、转动轴、转动块、转动板、卡块、卡槽、转动杆、转动齿轮、驱动齿条、引导杆、凹槽和复位弹簧,通过转动转动杆进而驱动转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两组驱动齿条做反向相近移动,使驱动齿条逐渐脱离凹槽中,此时卡块和卡槽之间不再受到限位,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可以带动转动板翻转,从而使物料进行下料,这种操作方式较为方便的控制了物料的下料,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2、该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设置有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和缓冲弹簧,当转动板翻转时,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发生转动,将转动板受到的动能转化为摩擦势能,同时缓冲弹簧将受到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起到缓冲效果,保证物料不会将转动板冲击而造成损坏,同时转动板外壁不会与盘管接触,确保了盘管使用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盘管主体;211、套筒;212、转动轴;213、转动块;214、转动板;215、卡块;216、卡槽;217、第一密封件;218、第二密封件;311、转动杆;312、转动齿轮;313、驱动齿条;314、引导杆;315、复位弹簧;316、凹槽;411、第一铰接杆;412、第二铰接杆;41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4,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盘管主体1,还包括两组翻转装置,两组翻转装置皆包括套筒211、转动轴212、转动块213和转动板214,两组套筒211对称固定连接于盘管主体1左右两侧,两组转动轴212皆固定连接于套筒211内壁,两组转动块213皆套接于转动轴212外壁,两组转动板214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块213,通过转动两组转动板214进而使转动块213在转动轴212外壁上转动,此时两组转动板214发生翻转,带动盘管主体1底端处于打开状态任意一组转动板214固定连接有卡块215,另一组转动板214内部开设有与卡块215相互匹配的卡槽216,通过两组转动板214转动进而使卡块215嵌入卡槽216内部,实现对两组转动板214的初步固定。
还包括用于限制两组转动板214翻转的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包括转动杆311、转动齿轮312、驱动齿条313、引导杆314、复位弹簧315和凹槽316,转动杆311竖直插入卡块21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齿轮312,驱动齿条313设置有两组,两组驱动齿条313平行排列,转动齿轮312与两组驱动齿条313相啮合,凹槽316设置有两组,两组凹槽316开设于卡槽216内壁,两组凹槽316与两组驱动齿条313相对应设置,引导杆314固定连接于卡块215内壁,引导杆314插入驱动齿条313内部用于引导驱动齿条313做竖直往复移动,通过转动转动杆311带动转动齿轮312转动,此时两组驱动齿条313做前后往复移动,同时两组驱动齿条313能够在引导杆314外壁上滑动,引导杆314可以起到引导效果,复位弹簧315缠绕于引导杆314外壁,复位弹簧315一端连接于驱动齿条313、另一端连接于卡块215内壁,通过设置复位弹簧315可以起到复位效果,需要翻转两组转动板214时,两组驱动齿条313做相近运动,并同时带动复位弹簧315压缩,同理,需要将两组转动板214固定时,可以松开转动杆311,在复位弹簧315的弹性复位作用下驱动两组驱动齿条313做反向移动,使驱动齿条313嵌入凹槽316内部,达到固定两组转动板214的效果。
还包括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杆411、第二铰接杆412和缓冲弹簧413,第一铰接杆411一端铰接于转动板214、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杆412铰接于盘管主体1内壁,第一铰接杆411和第二铰接杆412之间通过缓冲弹簧413连接,当物料下料时,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带动转动板214翻转,同时第一铰接杆411和缓冲弹簧413发生转动,并带动第二铰接杆412拉伸,通过缓冲装置可以避免转动板214与盘管主体1之间刚性接触,保证了转动板214和盘管主体1的使用寿命。两组转动板214相对一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密封件217和第二密封件218,第一密封件217和第二密封件218相贴合,第一密封件217和第二密封件218材质可以为橡胶,当两组转动板214闭合后,能够带动第一密封件217和第二密封件218贴合,从而达到较好的封闭效果,确保了设备的紧密性。
工作原理:如图2和图3所示,以复位弹簧315处于伸展状态下为初始状态,需要下料时,通过转动转动杆311进而带动转动齿轮312转动,此时两组驱动齿条313逐渐做前后方向的相离运动,此时两组驱动齿条313端部逐渐脱离凹槽316中,同时驱动齿条313在引导杆314外壁滑动,带动复位弹簧315压缩,此时卡块215和卡槽216之间不再受到限位,在物料的重力压力作用下使两组转动板214翻转,进而使物料通过盘管主体1底端流出。
物料下料时,两组转动板214发生转动,如图4所示,此时第一铰接杆411和第二铰接杆412发生转动,将受到的动能转化为转动摩擦势能,同时缓冲弹簧413受到拉伸,将受到的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进而达到很好的缓冲效果,避免盘管主体1和转动板214发生损坏。

Claims (8)

1.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包括盘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翻转装置,两组所述翻转装置皆包括套筒(211)、转动轴(212)、转动块(213)和转动板(214),两组所述套筒(211)对称固定连接于盘管主体(1)左右两侧,两组所述转动轴(212)皆固定连接于套筒(211)内壁,两组所述转动块(213)皆套接于转动轴(212)外壁,两组所述转动板(214)分别固定连接于转动块(213);
还包括用于限制两组转动板(214)翻转的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组所述转动板(214)固定连接有卡块(215),另一组所述转动板(214)内部开设有与卡块(215)相互匹配的卡槽(2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转动杆(311)、转动齿轮(312)、驱动齿条(313)和凹槽(316),所述转动杆(311)竖直插入卡块(21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动齿轮(312),所述驱动齿条(31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驱动齿条(313)平行排列,所述转动齿轮(312)与两组驱动齿条(313)相啮合,所述凹槽(316)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凹槽(316)开设于卡槽(216)内壁,两组所述凹槽(316)与两组所述驱动齿条(313)相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引导杆(314),所述引导杆(314)固定连接于卡块(215)内壁,所述引导杆(314)插入驱动齿条(313)内部用于引导驱动齿条(313)做竖直往复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还包括复位弹簧(315),所述复位弹簧(315)缠绕于引导杆(314)外壁,所述复位弹簧(315)一端连接于驱动齿条(313)、另一端连接于卡块(215)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杆(411)和第二铰接杆(412),所述第一铰接杆(411)一端铰接于转动板(214)、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杆(412)铰接于盘管主体(1)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缓冲弹簧(413),所述第一铰接杆(411)和第二铰接杆(412)之间通过缓冲弹簧(41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转动板(214)相对一侧面分别固定有第一密封件(217)和第二密封件(218),所述第一密封件(217)和所述第二密封件(218)相贴合。
CN202122835344.2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Active CN218402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5344.2U CN218402186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5344.2U CN218402186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2186U true CN218402186U (zh) 2023-01-31

Family

ID=8499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5344.2U Active CN218402186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2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49842A3 (en) Vacuum cleaner
CN107062775A (zh) 一种冰箱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冰箱
CN218402186U (zh) 一种新型盘管带有缓冲机构的自动下料装置
CN101518903A (zh) 曲柄滑块式欠驱动机器人手指装置
CN213284930U (zh) 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输液泵
CN108550739A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的固定装置
CN109397278A (zh) 仿刺猬磁驱杆球自适应机器人手装置
CN209113243U (zh) 绕卷机
CN210978443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传动齿轮
CN211422594U (zh) 一种用于清蜡的投球机
CN113843784A (zh) 多抓手六轴机器人
CN211337311U (zh) 一种双层罐结构
CN210461525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空压机
CN209249543U (zh) 一种具有防震结构的蓄电池
CN212040643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破碎机
CN207894755U (zh) 韧性检测冲击试验机
CN112435542A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具
CN111691773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旋转磁吸式门吸
CN217836523U (zh) 一种存放装置
CN208331218U (zh) 一种带保护功能的变速器换挡结构
CN213509987U (zh) 一种房门
CN217481490U (zh) 一种气泵锁紧解锁装置以及压缩机
CN218049818U (zh) 一种下料单人作业模具
CN219340832U (zh) 一种分料机构
CN109177299A (zh) 快速锁模松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