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401725U -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401725U
CN218401725U CN202222699942.6U CN202222699942U CN218401725U CN 218401725 U CN218401725 U CN 218401725U CN 202222699942 U CN202222699942 U CN 202222699942U CN 218401725 U CN218401725 U CN 218401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ttenuation
pair
shock
shock absorption
packaging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99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晓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Furuida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yin Furuida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yin Furuida Packag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yin Furuida Packag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999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401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401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4017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上端面连接有一对提手减震气囊,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上卡扣,所述包装袋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二上卡扣相匹配的第一下卡扣,所述第二上卡扣卡接第一下卡扣;所述包装袋主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气囊,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上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包装袋主体的一对相对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气囊,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背景技术
包装袋应用于包装各种用品的袋子,使货物在生产流通过程中方便运输,容易存储,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而现有技术中的包装袋减震效果较差,在使用包装袋运输精密部件、电子零件、玻璃制品等遇到撞击易损坏的产品时,容易造成产品的损坏,安全性较差。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所述包装袋主体上端面连接有一对提手减震气囊。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上卡扣。所述包装袋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二上卡扣相匹配的第一下卡扣,所述第二上卡扣卡接第一下卡扣。
所述包装袋主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气囊,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上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包装袋主体的一对相对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气囊,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位于第二凹槽上均贴附有第二密封撕拉贴,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气囊内储存有第二减震珍珠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位于第三凹槽上贴附有第三密封撕拉贴,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减震气囊内储存有第三减震珍珠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位于第一凹槽上均贴附有第一密封撕拉贴,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提手减震气囊内储存有第一减震珍珠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上卡扣,所述包装袋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一上卡扣相匹配的第三下卡扣,所述第一上卡扣卡接第三下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装袋主体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包装袋主体接触固定组件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卡扣,所述固定组件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下卡扣相匹配的第三上卡扣,所述第二下卡扣卡接第三上卡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减震效果强,在使用包装袋运输精密部件、电子零件、玻璃制品等遇到撞击易损坏的产品时,不易造成产品的损坏,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的第三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的第四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包装袋主体、101.第一下卡扣、102.第二下卡扣、103.第三下卡扣、2.提手减震气囊、201.第一上卡扣、202.第二上卡扣、203.第一凹槽、204.第一密封撕拉贴、205.第一进气孔、3.第一减震气囊、301.第二密封撕拉贴、302.第二凹槽、303.第二进气孔、4.第二减震气囊、401.第三密封撕拉贴、402.第三凹槽、403.第三进气孔、5.固定组件、501.第三上卡扣、6.第一减震珍珠棉、7.第二减震珍珠棉、8.第三减震珍珠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参图1所示,包括包装袋主体1。包装袋主体1为中空结构,包装袋主体1内侧端面可存储产品,便于运输,包装袋主体1上端面采用拉链密封,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的密封防护。
参图1~图3所示,包装袋主体1上端面连接有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上卡扣202。包装袋主体1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二上卡扣202相匹配的第一下卡扣101,第二上卡扣202卡接第一下卡扣101,达到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第二上卡扣202卡接第一下卡扣101,实现将提手减震气囊2固定在包装袋主体1上,具有对提手减震气囊2拆卸和固定的作用。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上的一对第二上卡扣202外侧端面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块,便于通过按压块将第二上卡扣202与第一下卡扣101卡接。
具体的,提手减震气囊2具有便于通过拿取提手减震气囊2对包装袋主体1进行运输的作用。使用时,将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多个第二上卡扣202卡接第一下卡扣101,达到将提手减震气囊2固定在包装袋主体1上,便于使用提手减震气囊2进行运输。当不需要使用提手减震气囊2时,可通过移动提手减震气囊2上的第二上卡扣202离开第一下卡扣101,达到将提手减震气囊2取下。
参图1~图3所示,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均为中空结构,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上均开设有第一进气孔205,实现通过第一进气孔205对提手减震气囊2进行充气。便于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上卡扣201。包装袋主体1接触第一上卡扣201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一上卡扣201相匹配的第三下卡扣103,第一上卡扣201卡接第三下卡扣103,达到提手减震气囊2的移动与固定,将提手减震气囊2移动至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上,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具体的,参图2所示,当需要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旋转移动,将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第一上卡扣201卡接第三下卡扣103。第二上卡扣202卡接第一下卡扣101,然后通过第一进气孔205对提手减震气囊2进行充气,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参图6所示,其中多个第一上卡扣201内部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磁铁片。当需要对包装袋主体1的上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第一进气孔205对提手减震气囊2进行充气。然后将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多个第一上卡扣201相互磁吸连接,实现将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相互固定,达到一对提手减震气囊在包装袋主体1的上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参图1~图3所示,包装袋主体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气囊4,第二减震气囊4为中空结构。第二减震气囊4上开设有第三进气孔403,实现通过第三进气孔403对第二减震气囊4进行充气。便于对包装袋主体1的底部端面进行减震防护。包装袋主体1的一对相对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气囊3,一对第一减震气囊3均为中空结构,一对第一减震气囊3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孔303,实现通过第二进气孔303对第一减震气囊3进行充气。便于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提手减震气囊2、第一减震气囊3和第二减震气囊4材质为耐磨损材质,高强度的韧性和弹性,实现充气后对包装袋主体1进行减震防护,在使用包装袋运输精密部件、电子零件、玻璃制品等遇到撞击易损坏的产品时,不易造成产品的损坏,安全性高。
参图4~图5所示,一对第一减震气囊3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302。一对第一减震气囊3位于第二凹槽302上均贴附有第二密封撕拉贴301,第二密封撕拉贴30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于第二凹槽30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便于第二密封撕拉贴301对第二凹槽302的密封。第一减震气囊3内储存有第二减震珍珠棉7,实现当第一减震气囊3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向第一减震气囊3内填充第二减震珍珠棉7,达到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具体的,当第一减震气囊3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将贴附的第二密封撕拉贴301撕开,然后通过第二凹槽302向第一减震气囊3内填入第二减震珍珠棉7,将第二减震珍珠棉7填充进第一减震气囊3内,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侧壁端面的减震防护。
参图4~图5所示,第二减震气囊4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三凹槽402。第二减震气囊4位于第三凹槽402上贴附有第三密封撕拉贴401,第三密封撕拉贴40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于第三凹槽40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便于第三密封撕拉贴401对第三凹槽402的密封。第二减震气囊4内储存有第三减震珍珠棉8,实现当第二减震气囊4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向第二减震气囊4内填充第三减震珍珠棉8,达到对包装袋主体1的底部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具体的,当第二减震气囊4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将贴附的第三密封撕拉贴401撕开,然后通过第三凹槽402向第二减震气囊4内填入第三减震珍珠棉8,将第三减震珍珠棉8填充进第二减震气囊4内,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底部端面的减震防护。
参图4~图5所示,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203。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位于第一凹槽203上均贴附有第一密封撕拉贴204,第一密封撕拉贴20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大于第一凹槽20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便于第一密封撕拉贴204对第一凹槽203的密封。提手减震气囊2内储存有第一减震珍珠棉6,实现当提手减震气囊2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向提手减震气囊2内填充第一减震珍珠棉6,达到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具体的,当提手减震气囊2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将贴附的第一密封撕拉贴204撕开,然后通过第一凹槽203向提手减震气囊2内填入第一减震珍珠棉6,将第一减震珍珠棉6填充进提手减震气囊2内,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
参图3~图5所示,包装袋主体1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的一侧内端面与包装袋主体1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固定组件5的另一侧相对端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上卡扣501。包装袋主体1接触多个第三上卡扣501的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卡扣102,第二下卡扣102卡接第三上卡扣501,实现固定组件5的移动与固定,达到替代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拿取固定组件5对包装袋主体1进行运输的作用。
具体的,参图3所示,当包装袋主体1目前无拿取处便于移动包装袋主体1进行运输时,通过移动固定组件5。将固定组件5的一侧端面移动至适合拿取的位置时,将固定组件5靠近此时位置上的第三上卡扣501卡接第二下卡扣102,实现将固定组件5固定在包装袋主体1上,便于通过拿取固定组件5移动包装袋主体1进行运输。当包装袋主体1内储存的物品较多,需要加强收紧密封处时,通过移动固定组件5至将包装袋主体1的上端面收紧后,将固定组件5靠近此时位置上的第三上卡扣501卡接第二下卡扣102,达到将包装袋主体1上端面加强收紧固定。
使用时,参图2所示,当需要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旋转移动,将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第一上卡扣201卡接第三下卡扣103,第二上卡扣202卡接第一下卡扣101,然后通过第一进气孔205对提手减震气囊2进行充气,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的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此为第一种使用状态。
参图3所示,当包装袋主体1目前无拿取处便于移动包装袋主体1进行运输时,移动固定组件5。将固定组件5的一侧端面移动至适合拿取的位置时,将固定组件5靠近此时位置上的第三上卡扣501卡接第二下卡扣102,实现将固定组件5固定在包装袋主体1上,便于通过拿取固定组件5移动包装袋主体1进行运输,此为第二种使用状态。
参图4所示,当第一减震气囊3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将贴附的第二密封撕拉贴301撕开,然后通过第二凹槽302向第一减震气囊3内填入第二减震珍珠棉7,将第二减震珍珠棉7填充进第一减震气囊3内,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侧壁端面的减震防护。
当第二减震气囊4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将贴附的第三密封撕拉贴401撕开,然后通过第三凹槽402向第二减震气囊4内填入第三减震珍珠棉8,将第三减震珍珠棉8填充进第二减震气囊4内,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底部端面的减震防护。
当提手减震气囊2因为漏气无法通过充气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将贴附的第一密封撕拉贴204撕开,然后通过第一凹槽203向提手减震气囊2内填入第一减震珍珠棉6,将第一减震珍珠棉6填充进提手减震气囊2内,实现对包装袋主体1侧壁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此为第三种使用状态。
参图6所示,当需要对包装袋主体1的上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时,通过第一进气孔205对提手减震气囊2进行充气,然后将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通过多个第一上卡扣201相互磁吸连接,实现将一对提手减震气囊2相互固定,达到一对提手减震气囊在包装袋主体1的上端面进行减震防护,此为第四种使用状态。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减震效果强,在使用包装袋运输精密部件、电子零件、玻璃制品等遇到撞击易损坏的产品时,不易造成产品的损坏,安全性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上端面连接有一对提手减震气囊,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上卡扣,所述包装袋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二上卡扣相匹配的第一下卡扣,所述第二上卡扣卡接第一下卡扣;
所述包装袋主体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气囊,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上开设有第三进气孔,所述包装袋主体的一对相对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气囊,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上均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位于第二凹槽上均贴附有第二密封撕拉贴,一对所述第一减震气囊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减震气囊内储存有第二减震珍珠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位于第三凹槽上贴附有第三密封撕拉贴,所述第二减震气囊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减震气囊内储存有第三减震珍珠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一侧端面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位于第一凹槽上均贴附有第一密封撕拉贴,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均为中空结构,所述提手减震气囊内储存有第一减震珍珠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提手减震气囊上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上卡扣,所述包装袋主体上固定连接有与多个第一上卡扣相匹配的第三下卡扣,所述第一上卡扣卡接第三下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包装袋主体接触固定组件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下卡扣,所述固定组件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二下卡扣相匹配的第三上卡扣,所述第二下卡扣卡接第三上卡扣。
CN202222699942.6U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Active CN218401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9942.6U CN218401725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9942.6U CN218401725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401725U true CN218401725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01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9942.6U Active CN218401725U (zh) 2022-10-13 2022-10-13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4017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2002B (zh) 一种自密封式食品包装袋及其使用方法
CN218401725U (zh) 一种便于减震的包装袋
CN209192601U (zh) 一种纸袋
CN113104386B (zh) 一种气封式隔离取料型食品包装袋
CN206665316U (zh) 一种内充气气柱包装袋
CN216071328U (zh) 一种悬空式空气能包装袋
CN219858541U (zh) 一种空气能物体包裹件
CN212424049U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充气腔的充气包装袋
CN209739769U (zh) 一种缓冲包装袋
CN110775399B (zh) 一种包装盒及包装带
CN206665306U (zh) 一种紧固物品的气柱包装袋
CN207670917U (zh) 一种环保型充气式重复使用周转箱
CN218369470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充气式包装箱
JPH054664A (ja) 運搬等用の包装体及び包装方法
CN214494109U (zh) 一种设备仪器的包装气柱袋
CN219791027U (zh) 一种防污染的包装袋
CN219807193U (zh)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CN214357802U (zh) 一种快速封袋包装的气柱袋
JP2800034B2 (ja) 輸送用パック
CN218023201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充气袋
CN212196622U (zh) 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
CN220701995U (zh) 一种加强型快递袋
CN213370396U (zh) 一种环保型多功能购物袋
CN21085355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包装箱
CN217101151U (zh) 一种封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