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7193U -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7193U
CN219807193U CN202321092239.7U CN202321092239U CN219807193U CN 219807193 U CN219807193 U CN 219807193U CN 202321092239 U CN202321092239 U CN 202321092239U CN 219807193 U CN219807193 U CN 219807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heat sealing
air
sealing part
air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922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正
汪玉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y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922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7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7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7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具有充气后可以形成气柱的充气件;充气件包括气柱袋,气柱袋上设有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第三翻折部,气柱袋经各个翻折部翻折后形成第一翻折面、第二翻折面、第三翻折面以及第四翻折面,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上分别设有第一热合部组和第二热合部组,第一热合部和第二第一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侧边热合部和第二侧边热合部,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翻折后通过第一热合部组和第二热合部组的热合形成安置腔,且第二侧边热合部与第二翻折部通过固定件形成固定连接;第一侧边热合部通过翻折后与第二侧边热合部热合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调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背景技术
空气包装袋具有抗拉伸及均衡特性,表面印刷性佳,透过连续性压合,形成不透气的充气柱,运用物理原则,一次充气,全排充满,自动锁气,形成潜水舱,遇到破损,只有破损的单根气柱部分失效,其余气柱,完全不受影响,仍然维持保护效果。
全面性包覆的气柱式缓冲保护,具有抗拉伸及均衡特性,表面印刷性佳,属于医疗级基材,透过连续性压合,形成不透气的充气柱,提供长时间储运不漏气的抗震保护,气柱式全面性包覆的缓冲保护,将损坏率降至最低;不管是在生产、使用或放置任何情况下,都没有污染;在使用气柱缓冲件来包裹物品时,常用的包裹方式是在物品的外围包裹一圈气柱缓冲件,但是在针对不同的物品时,例如在包装易碎物品和非易碎物品时,会用到不同类型的包装件,加大包装难度;在生产针对不同物品的包装件时,需要加工不同类型的包装气柱袋,加大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调节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后可以形成气柱的充气件;充气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气柱的气柱袋,气柱袋上设有可对气柱进行充气的充气口,气柱袋上设有第一翻折部、第二翻折部以及第三翻折部,气柱袋经各个翻折部翻折后形成第一翻折面、第二翻折面、第三翻折面以及第四翻折面,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上分别设有沿着气柱延伸方向设置第一热合部组和第二热合部组,第一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上分别设有第一侧边热合部和第二侧边热合部,所述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经过第三翻折部翻折后通过第一热合部组和第二热合部组的热合形成用于放置物品且可形成充气状态和未充气状态的安置腔,且第二侧边热合部与第二翻折部通过固定件形成固定连接;第一翻折部通过第二翻折部的翻折后与第三翻折部固定连接,第一侧边热合部通过第二翻折部的翻折后与第二侧边热合部热合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热合部组包括第一上端热合部和第一下端热合部,第二热合部组包括第二上端热合部和第二下端热合部,翻折后的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通过第一上端热合部和第二上端热合部热合以及第一下端热合部和第二下端热合部的热合形成安置腔。
进一步的,第一翻折面和第二翻折面上的气柱充满气体,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上的气柱内不充气体,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通过热合形成的安置腔为未充气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翻折面、第二翻折面、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的气柱内均充满气体,第三翻折面和第四翻折面通过热合形成的安置腔为充气状态。
进一步的,第一翻折部上设有第一竖直热合部,第三翻折部上设有第二竖直热合部,第一翻折部和第三翻折部通过第一竖直热合部和第二竖直热合部的热合形成热合固定。
进一步的,固定件为固定设置在第二翻折部上的第一自封条以及固定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边热合部处且可与第一自封条形成配合的第二自封条,安置腔的入口出可通过第一自封条和第二自封条的配合形成开通或者关闭。
进一步的,固定件未设在第二翻折部上第一封口热合部和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边热合部处且可与第一封口热合部形成配合的第二封口热合部,安置腔的入口可在第一封口热合部和第二封口热合部的配合下形成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热合部组和第二热合部组热合后形成安置腔,第一热合部组内的第一上端热合部和第一下端热合部以及第二热合部组的第二上端热合部和第二下端热合部的配合来限定安置腔的内部空间,便于根据放入安置腔内的物品调节第一上端热合部和第一下端热合部以及第二上端热合部和第二下端热合部的位置,从而使放置腔的内部空间更加适合被放入物品,适用性广泛。
(2)本实用新型的安置腔内的气柱具有充气和未充气两种状态,当安置腔内放置物品后,未充气状态的安置腔可以放置非易碎物品,通过外围的气柱起到防护的作用,更加节约成本;充气状态的安置腔可以放置易碎物品,通过外围与内围的气柱起到加护防护的作用,保护性能更强。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可以在安置腔内放置物品之后对安置腔体形成闭合,加大防护力度,防止物品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中A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未充气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气后可以形成气柱的充气件;充气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气柱的气柱袋,气柱袋上设有可对气柱进行充气的充气口,气柱袋上设有第一翻折部1、第二翻折部2以及第三翻折部3,气柱袋经各个翻折部翻折后形成第一翻折面4、第二翻折面5、第三翻折面6以及第四翻折面7,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上分别设有沿着气柱延伸方向设置第一热合部组8和第二热合部组9,第一翻折面4和第四翻折面7上分别设有第一侧边热合部10和第二侧边热合部11,所述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经过第三翻折部3翻折后通过第一热合部组8和第二热合部组9的热合形成用于放置物品且可形成充气状态和未充气状态的安置腔,且第二侧边热合部11与第二翻折部2通过固定件形成固定连接;第一翻折部1通过第二翻折部2的翻折后与第三翻折部3固定连接,第一侧边热合部10通过第二翻折部2的翻折后与第二侧边热合部11热合固定。
第一热合部组8包括第一上端热合部81和第一下端热合部82,第二热合部组9包括第二上端热合部91和第二下端热合部92,翻折后的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通过第一上端热合部81和第二上端热合部91热合以及第一下端热合部82和第二下端热合部92的热合形成安置腔。
第一翻折面4、第二翻折面5、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的气柱内均充满气体,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通过热合形成的安置腔为充气状态。
第一翻折面4和第二翻折面5上的气柱充满气体,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上的气柱内不充气体,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通过热合形成的安置腔为未充气状态。
当安置腔内放置物品后,未充气状态的安置腔可以放置非易碎物品,通过外围的气柱起到防护的作用,更加节约成本;充气状态的安置腔可以放置易碎物品,通过外围与内围的气柱起到加护防护的作用,保护性能更强。
第一翻折部1上设有第一竖直热合部1.1,第三翻折部3上设有第二竖直热合部3.1,第一翻折部1和第三翻折部3通过第一竖直热合部1.1和第二竖直热合部3.1的热合形成热合固定。
固定件为固定设置在第二翻折部2上的第一自封条12以及固定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边热合部11处且可与第一自封条12形成配合的第二自封条13,安置腔的入口出可通过第一自封条12和第二自封条13的配合形成开通或者关闭。
(实施例2)
见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件未设在第二翻折部2上第一封口热合部12.1和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边热合部11处且可与第一封口热合部12.1形成配合的第二封口热合部13.1,安置腔的入口可在第一封口热合部12.1和第二封口热合部13.1的配合下形成关闭,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一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具有充气后可以形成气柱的充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件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气柱的气柱袋,气柱袋上设有可对气柱进行充气的充气口,气柱袋上设有第一翻折部(1)、第二翻折部(2)以及第三翻折部(3),气柱袋经各个翻折部翻折后形成第一翻折面(4)、第二翻折面(5)、第三翻折面(6)以及第四翻折面(7),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上分别设有沿着气柱延伸方向设置第一热合部组(8)和第二热合部组(9),第一翻折面(4)和第四翻折面(7)上分别设有第一侧边热合部(10)和第二侧边热合部(11),所述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经过第三翻折部(3)翻折后通过第一热合部组(8)和第二热合部组(9)的热合形成用于放置物品且可形成充气状态和未充气状态的安置腔,且第二侧边热合部(11)与第二翻折部(2)通过固定件形成固定连接;第一翻折部(1)通过第二翻折部(2)的翻折后与第三翻折部(3)固定连接,第一侧边热合部(10)通过第二翻折部(2)的翻折后与第二侧边热合部(11)热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合部组(8)包括第一上端热合部(81)和第一下端热合部(82),第二热合部组(9)包括第二上端热合部(91)和第二下端热合部(92),翻折后的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通过第一上端热合部(81)和第二上端热合部(91)热合以及第一下端热合部(82)和第二下端热合部(92)的热合形成安置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面(4)和第二翻折面(5)上的气柱充满气体,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上的气柱内不充气体,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通过热合形成的安置腔为未充气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面(4)、第二翻折面(5)、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的气柱内均充满气体,第三翻折面(6)和第四翻折面(7)通过热合形成的安置腔为充气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折部(1)上设有第一竖直热合部(1.1),第三翻折部(3)上设有第二竖直热合部(3.1),第一翻折部(1)和第三翻折部(3)通过第一竖直热合部(1.1)和第二竖直热合部(3.1)的热合形成热合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设置在第二翻折部(2)上的第一自封条(12)以及固定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边热合部(11)处且可与第一自封条(12)形成配合的第二自封条(13),安置腔的入口出可通过第一自封条(12)和第二自封条(13)的配合形成开通或者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未设在第二翻折部(2)上第一封口热合部(12.1)和设置在靠近第二侧边热合部(11)处且可与第一封口热合部(12.1)形成配合的第二封口热合部(13.1),安置腔的入口可在第一封口热合部(12.1)和第二封口热合部(13.1)的配合下形成关闭。
CN202321092239.7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Active CN219807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2239.7U CN21980719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92239.7U CN21980719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7193U true CN219807193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92239.7U Active CN219807193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7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66331B2 (en) Cubic cushioning material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EP0306207B1 (en) Pack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486402B (zh) 一种充气式包装袋
CN203638406U (zh) 充气袋包装结构
CN219807193U (zh) 一种空气能中间包裹气柱件
CN201358029Y (zh) 一种充气式包装袋
CN100551790C (zh) 自粘膜回绝空气立体包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07693B (zh) 包装盒
CN113148441A (zh) 一种独立式双气囊可自闭形充气袋
CN206969332U (zh) 一种包装用q型气柱袋
CN201545331U (zh) 一种气囊防震袋
CN212424049U (zh)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充气腔的充气包装袋
CN213263730U (zh) 一种新型充气包装袋
CN219858541U (zh) 一种空气能物体包裹件
CN206107961U (zh) 气体密封体
CN113428506A (zh) 一种多重气道包装气囊
CN216071328U (zh) 一种悬空式空气能包装袋
CN208393981U (zh) 一种具有可拆气垫填充物的包装箱
CN212048707U (zh) 一种l型快速充气缓冲气柱袋
CN206665306U (zh) 一种紧固物品的气柱包装袋
CN210012105U (zh) 一种便于回收的充气包装袋
CN219970600U (zh) 一种缓冲气垫膜
CN210311692U (zh) 一种环形气柱衬垫
CN219193164U (zh) 一种易碎品包装袋
CN113800122A (zh) 一种悬空式空气能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