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97862U - 棘轮扳手 - Google Patents

棘轮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97862U
CN218397862U CN202222249861.6U CN202222249861U CN218397862U CN 218397862 U CN218397862 U CN 218397862U CN 202222249861 U CN202222249861 U CN 202222249861U CN 218397862 U CN218397862 U CN 218397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ratchet wrench
output shaf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r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98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小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cheng Too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986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97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97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97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棘轮扳手,包括头壳部、位于头壳部内的电机、连接于电机前端的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机构及扭力调节机构,所述头壳部设有基座及连接于基座前端的筒状部,所述电机与传动机构位于基座内,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位于筒状部内的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输出轴运转。所述扭力调节机构包括位于传动机构与输出轴之间的离合机构、套设于输出轴外周的弹性件及连接于筒状部前端的调节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离合机构且另一端抵接于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具有相对于筒状部在轴向上的移动,以调节离合机构处的脱扣扭矩。所述扭力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棘轮扳手的扭矩可调节,进而使得扭矩可控;并且结构紧凑,可在狭小空间使用。

Description

棘轮扳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矩可调节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电动棘轮扳手是一种通过电机运转自动松紧螺丝的工具,常被用于松紧高强度螺丝。电动棘轮扳手用于旋转置于狭窄或难于接近的位置的螺钉或螺母,扳手与操作杆端部可旋转地连接。现有的棘轮扳手中,其扭矩无法调节,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操作棘轮扳手时,存在有对操作人员的反击而产生伤人的风险;另外,棘轮扳手的扭矩不可调节,使得棘轮扳手的扭矩不可控,进而具有损坏工件和紧固件的风险。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矩可调节的棘轮扳手,其使得扭矩可控并且结构紧凑,可在狭小空间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棘轮扳手,包括头壳部、位于所述头壳部内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前端的传动机构及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头壳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基座及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前端的筒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位于所述筒状部内的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运转。所述棘轮扳手包括位于所述头壳部上的扭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离合机构、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弹性件及连接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的调节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离合机构,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具有相对于所述筒状部在轴向上的移动,以调节所述离合机构处的脱扣扭矩。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离合盘、离合架与离合顶块,所述离合盘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离合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离合顶块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离合顶块的轴向前端面,以迫使所述离合架贴靠于所述离合盘。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离合架设有轴向贯穿所述离合架的通孔及收容于所述通孔内的滚珠,所述离合盘设有自前端面沿轴向向前凸伸的凸台;所述滚珠的后端抵靠于所述离合盘的前端面,且所述滚珠的前端抵靠于所述离合顶块的后端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棘轮扳手正常运作时,所述离合盘的扭矩小于上述脱扣扭矩,所述滚珠的后端抵靠于所述离合盘的所述凸台,此时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离合盘带动所述输出轴共同运转;所述棘轮扳手堵转时,所述离合盘的扭矩大于上述脱扣扭矩,所述滚珠沿轴向抵推所述离合顶块且跨越所述离合盘的所述凸台,此时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离合盘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运转。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电机设有沿轴向向前凸伸的电机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啮合于所述电机轴的数个行星轮及支撑数个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架,所述离合盘固定连接至所述行星架的轴向前端。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弹簧与调节块,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离合顶块的轴向前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块的轴向后端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弹性件包括位于所述调节套与所述调节块之间的数个顶针,所述顶针沿周向均匀分布且沿轴向贯穿所述筒状部的轴向端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筒状部设有位于前端外周的外螺纹,所述调节套设有位于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调节套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以相对于所述筒状部沿轴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离合机构处的脱扣扭矩。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驱动组件设有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调节块的轴向前端且将所述输出轴支撑于所述筒状部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棘轮扳手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包覆于所述基座的外周的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后端的握持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头壳部由不同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棘轮扳手包括位于头壳部上的扭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包括位于传动机构与输出轴之间的离合机构、套设于输出轴的外周的弹性件及连接于筒状部的前端的调节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离合机构,且另一端抵接于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具有相对于筒状部在轴向上的移动,以调节所述离合机构处的脱扣扭矩。所述扭力调节机构的设置使得棘轮扳手的扭矩可调节,进而使得扭矩可控,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与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并且棘轮扳手的结构紧凑,可在狭小空间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棘轮扳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棘轮扳手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棘轮扳手中头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头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头壳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头壳的剖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00、棘轮扳手10、壳体11、主体部12、握持部13、控制开关14、照明灯15、控制电路板20、头壳部21、基部22、筒状部23、棘轮头部30、电机31、电机轴40、传动机构41、行星轮42、行星架43、内齿圈50、驱动机构51、输出轴511、偏心销512、衬套52、轴承60、扭力调节机构61、调节套62、弹簧63、调节块631、推力轴承64、顶针70、离合机构71、离合盘711、凸台72、离合架721、通孔73、离合顶块74、滚珠80、棘轮机构81、离合叉811、内齿812、凹部82、棘轮组件821、棘轮主体822、驱动头823、棘爪90、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例如下述的“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棘轮扳手100,其常被用于自动松紧螺栓。所述棘轮扳手100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10、连接于壳体10轴向前端的头壳部20及位于头壳部20内的电机30、传动机构40、驱动机构50、扭力调节机构60与棘轮机构80,所述传动机构40连接于电机30的轴向前端且由电机30驱动,所述驱动机构50连接于传动机构40的轴向前端,是以所述电机30通过传动机构40驱动驱动机构50运转。
所述壳体10由塑胶材质制成且设有包覆于头壳部20的基座21外周的主体部11及连接于主体部11轴向后端的握持部12,所述握持部12用于供用户握持。所述棘轮扳手100设有位于握持部12上的控制开关13及位于握持部12内的控制电路板15,所述控制开关13部分露出于壳体10的握持部12的外侧且电性连接于控制电路板15,以供用户操作而控制所述棘轮扳手100的启停。
并且为了使用户在光线暗的环境中也能方便地对待操作工件进行旋紧或退出,所述棘轮扳手100设有位于主体部11的前端的照明灯14,所述照明灯14的出光口朝向棘轮机构80的下方,即所述照明灯14的出光口朝向棘轮机构80的扳手头的工作位置。同时,所述棘轮扳手100还设有位于壳体10内的电池组90,所述控制电路板15位于电机30与电池组90之间。具体地,所述电池组90自壳体10的轴向后端插入而部分位于握持部12内,用于为棘轮扳手100供电。
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所述头壳部20有金属材质制成,即所述壳体10与头壳部20由不同的材料制成。所述头壳部20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基座21、连接于基座21轴向前端的筒状部22及连接于筒状部22的轴向前端的棘轮头部23,所述电机30与传动机构40位于基座21内,所述驱动机构50与扭力调节机构60位于筒状部22内,且所述棘轮机构80位于棘轮头部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头壳部20的基座21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连接固定于壳体10的主体部11的轴向前端,从而使得头壳部20可靠的固定于壳体10上,不会导致松脱。
结合图6所述,所述电机30设有沿轴向向前凸伸的电机轴31,所述传动机构40包括啮合于电机轴31的数个行星轮41、支撑数个行星轮41的行星架42及套设于行星轮41的外周的内齿圈43,所述内齿圈43稳定的固定于基座21内。所述驱动机构50的输出轴51固定连接于行星架32的轴向前端且由传动机构40驱动,所述电机30通过传动机构40驱动驱动机构50的输出轴51绕轴向运转。同时,所述电机30的电机轴与驱动机构50的输出轴51具有相同的旋转轴线。所述棘轮机构80连接于驱动机构50前端,且将驱动机构50的旋转转化为绕垂直于轴向的竖向旋转。
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50设有连接于传动机构40前端的输出轴51及套设于输出轴51外周的轴承52,所述轴承52用于将输出轴51固定于筒状部22内。所述输出轴51具有自前端向前延伸的偏心销511及套设于偏心销511外周的衬套512;所述偏心销511自输出轴51的轴心偏置一定距离,所述输出轴51绕轴向轴线旋转时,所述偏心销511绕轴向轴线作圆周运动。
所述扭力调节机构60位于头壳部20上且包括位于传动机构40与输出轴51之间的离合机构70、连接于筒状部22的前端的调节套61及套设于输出轴51的外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离合机构70,且另一端抵接于调节套61,所述调节套61具有相对于筒状部22在轴向上的移动,以调节所述离合机构70处的脱扣扭矩。
具体的,所述筒状部22设有位于前端外周的外螺纹,所述调节套61设有位于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调节套61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以相对于所述筒状部22沿轴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离合机构70处的脱扣扭矩。所述扭力调节机构60的设置使得棘轮扳手100的扭矩可调节,进而使得扭矩可控,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与棘轮扳手100的使用寿命;并且棘轮扳手100的结构紧凑,可在狭小空间使用。
结合图4所示,所述离合机构70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离合盘71、离合架72与离合顶块73,所述离合盘71固定连接至行星架42的轴向前端,即所述离合盘71由传动机构40驱动。所述离合架72固定于输出轴51上,所述离合顶块73套设于输出轴51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离合顶块73的轴向前端面,以迫使所述离合架72贴靠于离合盘71。
具体地,所述离合架72设有轴向贯穿离合架72的通孔721及收容于通孔721内的滚珠74,所述离合盘71设有自前端面沿轴向向前凸伸的凸台711;所述滚珠74的后端抵靠于离合盘71的前端面,且所述滚珠74的前端抵靠于离合顶块73的后端面。
所述棘轮扳手100正常运作时,所述离合盘71的扭矩小于上述脱扣扭矩,所述滚珠74的后端抵靠于离合盘71的凸台711,此时所述传动机构40通过离合盘71带动输出轴51共同运转。所述棘轮扳手100堵转时,所述离合盘71的扭矩大于上述脱扣扭矩,所述滚珠74沿轴向抵推离合顶块73且跨越离合盘71的凸台711,此时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离合盘71相对于输出轴51运转。
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输出轴51的外周的弹簧62与调节块63及位于调节套61与调节块63之间的数个顶针64。所述弹簧62的一端抵接于离合顶块73的轴向前端面,另一端抵接于调节块63的轴向后端面,所述调节块63通过推力轴承631与弹簧62相接触。所述顶针64沿周向均匀分布且沿轴向贯穿筒状部22的轴向端面,同时,所述轴承53位于调节块63的轴向前端且将输出轴51支撑于筒状部22内。
所述棘轮机构80位于棘轮头部23且包括位于驱动机构50前端的离合叉81及位于离合叉81内的棘轮组件82。所述离合叉81设有沿竖向贯穿的中心孔(未标号)、位于中心孔内壁上的内齿811及位于后端的凹部812,所述棘轮组件82收容于中心孔内。所述偏心销511通过衬套512收容于凹部812内,当所述偏心销511绕轴向轴线作圆周运动时,驱动所述离合叉81在垂直于纵向的横向上作往复运动。
所述棘轮组件82设有位于中心孔内的棘轮主体821、自棘轮主体821沿竖向延伸的驱动头822及位于棘轮主体821的侧壁上的棘爪823,所述棘爪823啮合于内齿811,以使所述离合叉81在横向上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所述驱动头822绕竖向的旋转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30的动力经过传动机构40的行星轮系机构减速后传递给离合盘71,所述离合盘71通过滚珠74将动力传递给离合支架72。其中,所述滚珠74由离合顶块73压住,且所述离合顶块73由弹簧62压住;所述弹簧62的弹力变化可以调节离合盘71和滚珠74之间的脱扣力矩。
所述调节套61相对于筒状部22旋转调节,经过顶针64和调节块63后,调节弹簧62的压缩量,从而控制离合盘71和滚珠74之间的脱扣力矩。只要所述离合盘71和滚珠74之间的脱扣力矩没有达到,所述电机30的动力就由离合支架72传递给输出轴51的偏心销511;所述偏心销511驱动棘轮机构80的离合叉81,所述离合叉81驱动棘爪823,棘爪823进而驱动驱动头822,从而使得工件扭矩输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棘轮扳手100包括位于头壳部20上的扭力调节机构60,所述扭力调节机构60包括位于传动机构30与输出轴40之间的离合机构70、套设于输出轴51的外周的弹性件及连接于筒状部22的前端的调节套61,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离合机构70,且另一端抵接于调节套61,所述调节套61具有相对于筒状部22在轴向上的移动,以调节所述离合机构70处的脱扣扭矩。所述扭力调节机构60的设置使得棘轮扳手100的扭矩可调节,进而使得扭矩可控,同时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与棘轮扳手100的使用寿命;并且棘轮扳手100的结构紧凑,可在狭小空间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棘轮扳手还有很多的替代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棘轮扳手,包括头壳部、位于所述头壳部内的电机、连接于所述电机的前端的传动机构及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头壳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基座及连接于所述基座的前端的筒状部,所述电机与所述传动机构位于所述基座内,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位于所述筒状部内的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输出轴运转;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扳手包括位于所述头壳部上的扭力调节机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离合机构、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弹性件及连接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的调节套,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离合机构,且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具有相对于所述筒状部在轴向上的移动,以调节所述离合机构处的脱扣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沿轴向依次设置的离合盘、离合架与离合顶块,所述离合盘由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离合架固定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离合顶块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离合顶块的轴向前端面,以迫使所述离合架贴靠于所述离合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架设有轴向贯穿所述离合架的通孔及收容于所述通孔内的滚珠,所述离合盘设有自前端面沿轴向向前凸伸的凸台;所述滚珠的后端抵靠于所述离合盘的前端面,且所述滚珠的前端抵靠于所述离合顶块的后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扳手正常运作时,所述离合盘的扭矩小于上述脱扣扭矩,所述滚珠的后端抵靠于所述离合盘的所述凸台,此时所述传动机构通过所述离合盘带动所述输出轴共同运转;所述棘轮扳手堵转时,所述离合盘的扭矩大于上述脱扣扭矩,所述滚珠沿轴向抵推所述离合顶块且跨越所述离合盘的所述凸台,此时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离合盘相对于所述输出轴运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有沿轴向向前凸伸的电机轴,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啮合于所述电机轴的数个行星轮及支撑数个所述行星轮的行星架,所述离合盘固定连接至所述行星架的轴向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弹簧与调节块,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离合顶块的轴向前端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调节块的轴向后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位于所述调节套与所述调节块之间的数个顶针,所述顶针沿周向均匀分布且沿轴向贯穿所述筒状部的轴向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部设有位于前端外周的外螺纹,所述调节套设有位于内壁上的内螺纹,所述调节套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以相对于所述筒状部沿轴向运动,进而调节所述离合机构处的脱扣扭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有套设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的轴承,所述轴承位于所述调节块的轴向前端且将所述输出轴支撑于所述筒状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扳手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包覆于所述基座的外周的主体部及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轴向后端的握持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头壳部由不同材质制成。
CN202222249861.6U 2022-08-25 2022-08-25 棘轮扳手 Active CN218397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861.6U CN218397862U (zh) 2022-08-25 2022-08-25 棘轮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9861.6U CN218397862U (zh) 2022-08-25 2022-08-25 棘轮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97862U true CN218397862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27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9861.6U Active CN218397862U (zh) 2022-08-25 2022-08-25 棘轮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397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74616B2 (ja) 電動工具
US4231270A (en) Electrically driven fastening appliance
WO2011089766A1 (ja) 動力工具
JP7490467B2 (ja) 締結工具
US20150014007A1 (en) Power tool
JP7490466B2 (ja) 締結工具
EP2383074B1 (en) Fastening tool
CN218397862U (zh) 棘轮扳手
WO2023246051A1 (zh) 棘轮扳手
CN219380513U (zh) 棘轮扳手
GB2327376A (en) Centrifugal force-controlled coupling switch mechanism
US10232501B2 (en) Power tool
US4995164A (en) Motor-driven can opener
WO2023005456A1 (zh) 套筒组件及电动工具
CN214023826U (zh) 往复式电动工具
JPS603960B2 (ja) 電動回転工具の自動通電遮断装置
CN219404088U (zh) 调速棘轮扳手
WO2020162268A1 (ja) ネジ締め工具
JPS5921753B2 (ja) 電動ドライバ−
CN216830624U (zh) 棘轮扳手
CN210307665U (zh) 电动工具
CN215847904U (zh) 套筒组件及电动工具
US20220305625A1 (en) Impact tool
CN216299136U (zh) 一种电动螺丝刀
CN115781570A (zh) 双速棘轮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