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389781U -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389781U
CN218389781U CN202222319425.1U CN202222319425U CN218389781U CN 218389781 U CN218389781 U CN 218389781U CN 202222319425 U CN202222319425 U CN 202222319425U CN 218389781 U CN218389781 U CN 218389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docking
energy supply
guid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942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申恩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942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389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389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389781U/zh
Priority to EP23188959.3A priority patent/EP4331406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其中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壳体,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出雾口;雾化组件,设于雾化壳体的内部,用于输出气雾;其中,雾化壳体形成有用于插设于供能装置的对接槽中的对接柱以及沿对接柱的周向布置于对接柱圆侧面上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具有导向曲面,导向曲面在对接柱的轴向上相对供能装置凸出或者内凹;雾化组件设有用于与供能装置的供能电触点抵接的雾化电触点,雾化电触点外露于对接柱背离出雾口的圆底面;雾化装置上形成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上设有能够引导雾化装置相对供能装置转动的导向曲面,使雾化装置能够在自身重力或者用户按压下实现与供能装置对准,进而实现两者电连接,其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的雾化设备包括供能装置和可拆卸地安装在供能装置上的雾化装置;为了满足用户口味、体验或者治疗的不同需求,雾化装置被设置为可替换件,通过更换雾化装置或者更换雾化装置中的待雾化溶液,实现用户不同功能需求。
现有雾化设备为了方便雾化装置和供能装置的对接,通过凹凸结构的配合使雾化装置固定于供能装置上。然而,用户还需要转动雾化装置使其电触点与供能装置的电触点对齐并抵接,以实现两者的电连接,这样的操作降低了用户体验;或者,雾化设备采用一个环形电极,另一个电极在中心位置,这样导致进气口需要偏位设置,影响进气的顺畅性,同样也会造成用户体验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对准雾化装置和供能装置的电触点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用于与供能装置组合成雾化设备,包括:
雾化壳体,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出雾口;
雾化组件,设于所述雾化壳体的内部,用于输出气雾;
其中,所述雾化壳体形成有用于插设于所述供能装置的对接槽中的对接柱以及沿所述对接柱的周向布置于所述对接柱圆侧面上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导向曲面,所述导向曲面在所述对接柱的轴向上相对所述供能装置凸出或者内凹;所述雾化组件设有用于与所述供能装置的供能电触点抵接的雾化电触点,所述雾化电触点外露于所述对接柱背离所述出雾口的圆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首先,雾化装置上形成有导向结构,该导向结构上设有能够引导雾化装置相对供能装置转动的导向曲面,使雾化装置能够在自身重力或者用户按压下实现与供能装置对准,进而实现两者电连接,其操作方便;
其次,导向结构设于对接柱的圆侧面上,该部分外露于对接槽,使用户能够清楚观察到导向曲面是否与配合曲面完全配合,无需用户盲目进行多次转动调整,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雾化电触点外露于对接柱的圆底面,使雾化电触点转动时始终在同一平面内,利于与供能电触点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结构对称布置于所述对接柱上;或者,多个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对接柱的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对接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以任意相对角度将对接柱插入对接槽中,导向曲面都能够落于对应的配合曲面上,即使两者有细微的错位也能够被及时修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供能装置的磁吸配合件吸附,驱使所述导向结构和所述供能装置对位的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对接柱的所述圆底面或者所述对接柱的所述圆侧面上;或者,所述对接柱的所述圆底面设有暴露所述雾化组件的开口,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配合件能够引导或者辅助修正雾化装置相对供能装置的角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曲面为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的外轮廓线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度为45°至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导向曲面与配合曲面的导向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柱的高度为25mm至35mm;
所述对接柱的直径范围为10mm至20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柱的高度为28mm至30mm;
所述对接柱的直径范围为13mm至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高度下的对接柱便于用户握持,并且易于与对接槽插拔配合;
对接柱能够形成合适的雾化腔,利于提供合适的气雾,同时也利于对接柱与对接槽的插拔配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设备,包括供能装置和上述的雾化装置,所述供能装置包括供能壳体和设于所述供能壳体内部的供能件,所述供能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对接柱的对接槽,所述供能件设有供能电触点,所述供能电触点外露于所述对接槽的槽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有上述雾化装置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具有易于操作,用户使用体验好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槽的侧槽壁为倾斜的壁面,所述对接柱为匹配所述对接槽的楔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柱和对接槽之间的形状契合,使对接柱能够在完全插入对接槽后与对接槽紧配,使两者之间密封,减少外部气体误入雾化设备的内部,进而造成气敏传感器的传感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槽的槽底或者槽壁设有与磁吸件配合的磁吸配合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配合件能够与磁吸配合件配合,使雾化装置能够被引导或者被辅助修正相对供能装置的角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接槽的槽底和所述对接柱与所述对接槽对接的对接端之一设有导向凸部,所述对接槽的槽底和所述对接柱与所述对接槽对接的对接端之另一设有导向凹部,所述导向凸部抵顶于所述导向凹部,使所述对接柱与所述对接槽密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能装置的底部设有与雾化组件电连接的气敏感应器,当用户在出雾口作吸食动作时触发气敏感应器,进而触发雾化组件生成气雾,这里,需要对接柱和对接槽之间保持密封状态以确保气敏感应器能够及时被触发,这样提高了气敏感应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设备的第一种视角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设备的第二种视角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设备的第三种视角的爆炸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雾化装置;2、供能装置;3、磁吸件;4、磁吸配合件;
11、雾化壳体;12、对接柱;13、导向结构;14、雾化组件;21、对接槽;22、供能壳体;23、供能件;
110、出雾口;131、导向曲面;211、供能电触点;212、导向凸部;121、雾化电触点;122、导向凹部;201、配合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指示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装置1,用于与供能装置2组合成雾化设备;可以理解的是,雾化设备用于将内部存储的待雾化溶液雾化成雾态,方便用户的使用、服用或者吸食,待雾化溶液可以为水、芳香液、驱蚊液、药液、电子烟液等,使得雾化设备可为口腔保湿器、香薰器、驱蚊器、药用雾化器、电子烟等;具体地,供能装置2与雾化装置1电连接,用于提供电能使雾化设备便携化;雾化装置1内设有加热丝以及存储待雾化溶液的雾化腔,在本实施例中,待雾化溶液包括但不限于不同口味的电子烟液以及不同治疗作用的药液,由于雾化装置1可拆卸地安装在供能装置2上,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更换雾化装置1或者更换待雾化溶液从而达到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雾化装置1包括:雾化壳体11以及雾化组件14;
雾化壳体11,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出雾口110;可以理解的是,雾化壳体11用于防护雾化组件14以及形成有用于排出气雾的出雾口110,雾化壳体11为中空结构,便于在其内部设置雾化组件14;
雾化组件14,设于雾化壳体11的内部,用于输出气雾;可以理解的是,雾化组件14用于将置于其内部的待雾化溶液雾化成气雾,并且输出至出雾口110。
其中,雾化壳体11形成有用于插设于供能装置2的对接槽21中的对接柱12以及沿对接柱12的周向布置于对接柱12圆侧面上的导向结构13,导向结构13具有导向曲面131,导向曲面131在对接柱12的轴向上相对供能装置2凸出或者内凹;请同时参阅图4和图5,雾化组件14设有用于与供能装置2的供能电触点211抵接的雾化电触点121,雾化电触点121外露于对接柱12背离出雾口110的圆底面。可以理解的是,雾化壳体11上形成有对接柱12和导向结构13,对接柱12用于插设于供能装置2上的对接槽21中,导向结构13用于调整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的相对角度,使雾化电触点121与供能电触点211正对并且抵接。具体地,对接柱12为柱体结构,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间隙配合,使对接柱12插入对接槽21后能够发生绕轴转动,进而使对接柱12和对接槽21的相对角度能够调整。为了使对接柱12能够自动调整相对对接槽21的角度使雾化电触点121和供能电触点211正对抵接,在导向结构13上设有导向曲面131,供能装置2上设有与导向曲面131匹配的配合曲面201,在导向曲面131与配合曲面201错位的情况下,两者在相互靠近的情况下配合曲面201能够引导导向曲面131移动,具体地,在重力作用下,倾斜的导向曲面131会滑移而产生转动,直至导向曲面131完全与配合曲面201凹凸配合,此时,对接柱12和对接槽21的相对角度被调整为使雾化电触点121和供能电触点211正对抵接,这样,导向曲面131能够修正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的相对角度,实现两者的电连接。
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供能电触点211和雾化电触点121包括但不限于导电针或者导电片,导电针可以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当雾化装置1和供能装置2在导向曲面131和配合曲面201的相互配合下修正了相对角度,同时供能电触点211和雾化电触点121正对并抵接时,两者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固定连接,进而实现了雾化装置1和供能装置2的相对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的组装原理如下:
用户一手手持供能装置2,另一手手持雾化装置1,将对接柱12插设于对接槽21中,此时,雾化装置1位于供能装置2的上方,而重力作用引导雾化装置1沿对接槽21的深度方向移动,在雾化装置1移动过程中,导向曲面131与配合曲面201相互作用,修正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的相对角度,当导向曲面131与配合曲面201完全凹凸配合时,雾化电触点121和供能电触点211正对抵接,实现雾化装置1和供能装置2的电连接;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当雾化装置1的重力不足以引导雾化装置1沿对接槽21的深度方向移动时,用户可以手动按压以及转动雾化装置1,而此时雾化装置1只需要转动少于半圈,即可实现两者的完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首先,雾化装置1上形成有导向结构13,该导向结构13上设有能够引导雾化装置1相对供能装置2转动的导向曲面131,使雾化装置1能够在自身重力或者用户按压下实现与供能装置2对准,进而实现两者电连接,其操作方便;
其次,导向结构13设于对接柱12的圆侧面上,该部分外露于对接槽21,使用户能够清楚观察到导向曲面131是否与配合曲面201完全配合,无需用户盲目进行多次转动调整,提升用户体验;
最后,雾化电触点121外露于对接柱12的圆底面,使雾化电触点121转动时始终在同一平面内,利于与供能电触点211的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导向结构13对称布置于对接柱12上;或者,多个导向结构13沿对接柱12的周向均匀布置于对接柱12上。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结构13上形成有导向曲面131,即导向曲面131对称布置于对接柱12上,或者沿对接柱12的轴向均匀布置于对接柱12上,对应地,供能装置2上形成有与导向曲面131一一对应的配合曲面20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以任意相对角度将对接柱12插入对接槽21中,导向曲面131都能够落于对应的配合曲面201上,即使两者有细微的错位也能够被及时修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雾化装置1还包括用于与供能装置2的磁吸配合件4吸附,驱使导向结构13和供能装置2对位的磁吸件3,磁吸件3设于对接柱12的圆底面或者对接柱12的圆侧面上;或者,对接柱12的圆底面设有暴露雾化组件14的开口,磁吸件3设于雾化组件14上。
可以理解的是,磁吸件3用于与设于对接槽21的槽底或者槽壁上的磁吸配合件4配合;具体地,当磁吸件3设于对接柱12的圆底面或者雾化组件14的底面时,对应地,对接槽21的槽底设有磁吸配合件4,在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对接时,即在对接柱12插入对接槽21时,磁吸配合件4吸引磁吸件3进而驱使对接柱12沿对接槽21的深度方向移动,这样,无需其他外力作用即可实现导向曲面131和配合曲面201之间的完全配合,进而使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修正合适的角度。另外,当磁吸件3设于对接柱12的圆侧面时,对应地,对接槽21的槽壁设有磁吸配合件4,此时,磁吸件3和磁吸配合件4之间的磁吸配合不能引导对接柱12沿对接槽21的深度方向移动,但是磁吸件3和磁吸配合件4之间的磁吸配合能够辅助定位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的相对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配合件4能够引导或者辅助修正雾化装置1相对供能装置2的角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磁吸件3对称布置于对接柱12或者雾化组件14上;或者,多个磁吸件3沿周向均匀布置于对接柱12或者雾化组件14上。可以理解的是,磁吸件3与雾化电触点121相对位置固定,同时,磁吸配合件4与供能电触点211相对位置固定,这样,当磁吸件3与磁吸配合件4相互吸引并且相互正对时,雾化电触点121也与功能电触点正好正对并且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以任意相对角度将对接柱12插入对接槽21中,磁吸件3和磁吸配合件4能够较好的配合,即使两者有细微的错位也能够被及时修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向曲面131为导向弧面,导向弧面的外轮廓线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度为45°至90°。
优选地,导向弧面的外轮廓线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度为50°、60°或者7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于导向曲面131与配合曲面201的导向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柱12的高度为25mm至35mm。
优选地,对接柱12的高度为为25mm至35mm;示例地,对接柱12的高度为28mm、30mm或者3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高度下的对接柱12便于用户握持,并且易于与对接槽21插拔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柱12的直径范围为10mm至20mm。
优选地,对接柱12的直径范围为13mm至15mm;示例地,对接柱12的直径为12mm、14mm、16mm或者18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柱12能够形成合适的雾化腔,利于提供合适的气雾,同时也利于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的插拔配合。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设备,包括供能装置2和上述的雾化装置1,供能装置2包括供能壳体22和设于供能壳体22内部的供能件23,供能壳体22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置对接柱12的对接槽21,供能件23设有供能电触点211,供能电触点211外露于对接槽21的槽底。
具体地,供能壳体22的顶部形成有与导向曲面131配合的配合曲面201,配合曲面201适应导向曲面131的形状,当导向凸面朝供能装置2凸出时,配合曲面201为内凹曲面,而当导向凸面朝供能装置2内凹时,配合曲面201为凸出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设有上述雾化装置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具有易于操作,用户使用体验好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槽21的侧槽壁为倾斜的壁面,对接柱12为匹配对接槽21的楔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柱12和对接槽21之间的形状契合,使对接柱12能够在完全插入对接槽21后与对接槽21紧配,使两者之间密封,减少外部气体误入雾化设备的内部,进而造成气敏传感器的传感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槽21的槽底或者槽壁设有与磁吸件3配合的磁吸配合件4。
具体地,当磁吸件3设于对接柱12的圆底面或者雾化组件14的底面时,对应地,对接槽21的槽底设有磁吸配合件4,在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对接时,即在对接柱12插入对接槽21时,磁吸配合件4吸引磁吸件3进而驱使对接柱12沿对接槽21的深度方向移动,这样,无需其他外力作用即可实现导向曲面131和配合曲面201之间的完全配合,进而使雾化装置1与供能装置2修正合适的角度。另外,当磁吸件3设于对接柱12的圆侧面时,对应地,对接槽21的槽壁设有磁吸配合件4,此时,磁吸件3和磁吸配合件4之间的磁吸配合不能引导对接柱12沿对接槽21的深度方向移动,但是磁吸件3和磁吸配合件4之间的磁吸配合能够辅助定位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的相对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吸配合件4能够与磁吸配合件4配合,使雾化装置1能够被引导或者被辅助修正相对供能装置2的角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接槽21的槽底和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对接的对接端之一设有导向凸部212,对接槽21的槽底和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对接的对接端之另一设有导向凹部122,导向凸部212抵顶于导向凹部122,使对接柱12与对接槽21密封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供能装置2的底部设有与雾化组件14电连接的气敏感应器,当用户在出雾口110作吸食动作时触发气敏感应器,进而触发雾化组件14生成气雾,这里,需要对接柱12和对接槽21之间保持密封状态以确保气敏感应器能够及时被触发,这样提高了气敏感应器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装置,用于与供能装置组合成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壳体,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出雾口;
雾化组件,设于所述雾化壳体的内部,用于输出形成的气雾;
其中,所述雾化壳体形成有用于插设于所述供能装置的对接槽中的对接柱以及沿所述对接柱的周向布置于所述对接柱圆侧面上的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具有导向曲面,所述导向曲面在所述对接柱的轴向上相对所述供能装置凸出或者内凹;所述雾化组件设有用于与所述供能装置的供能电触点抵接的雾化电触点,所述雾化电触点外露于所述对接柱背离所述出雾口的圆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导向结构对称布置于所述对接柱上;或者,多个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对接柱的周向均匀布置于所述对接柱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供能装置的磁吸配合件吸附,驱使所述导向结构和所述供能装置对位的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对接柱的所述圆底面或者所述对接柱的所述圆侧面上;或者,所述对接柱的所述圆底面设有暴露所述雾化组件的开口,所述磁吸件设于所述雾化组件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曲面为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的外轮廓线弧长对应的圆心角度为45°至90°。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的高度为25mm至35mm;所述对接柱的直径范围为10mm至20mm。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柱的高度为28mm至30mm;所述对接柱的直径范围为13mm至15mm。
7.一种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能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装置,所述供能装置包括供能壳体和设于所述供能壳体内部的供能件,所述供能壳体的顶部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对接柱的对接槽,所述供能件设有供能电触点,所述供能电触点外露于所述对接槽的槽底。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的侧槽壁为倾斜的壁面,所述对接柱为匹配所述对接槽的楔型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的槽底或者槽壁设有与磁吸件配合的磁吸配合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的槽底和所述对接柱与所述对接槽对接的对接端之一设有导向凸部,所述对接槽的槽底和所述对接柱与所述对接槽对接的对接端之另一设有导向凹部,所述导向凸部抵顶于所述导向凹部,使所述对接柱与所述对接槽密封抵接。
CN202222319425.1U 2022-08-31 2022-08-31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Active CN218389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9425.1U CN218389781U (zh) 2022-08-31 2022-08-31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EP23188959.3A EP4331406A1 (en) 2022-08-31 2023-08-01 Atomizing apparatus and atomiz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9425.1U CN218389781U (zh) 2022-08-31 2022-08-31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389781U true CN218389781U (zh) 2023-01-31

Family

ID=8503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9425.1U Active CN218389781U (zh) 2022-08-31 2022-08-31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331406A1 (zh)
CN (1) CN21838978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78561U (zh) * 2013-07-31 2014-01-08 刘秋明 电子烟
CA3162544A1 (en) * 2019-12-23 2021-07-01 Pax Labs, Inc. Vaporizer cartridge
CN114668180A (zh) * 2022-03-08 2022-06-2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加热储油组件以及电子雾化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31406A1 (en) 202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2808B (zh) 吸入器和吸入器组
CN110691522B (zh) 气溶胶输送系统
US5452711A (en) Small form factor atomizer
KR20210104746A (ko) 전자 담배 및 전자 담배를 위한 카트리지
CN11088169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1184876A1 (zh) 电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WO2020143675A1 (zh) 电加热发烟系统
WO2020253640A1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CN213281469U (zh) 一次性雾化装置
CN218739763U (zh) 接口结构及包含其的喷剂装置
CN218389781U (zh) 雾化装置及雾化设备
CN21259024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910774U (zh)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CN213344345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和电源装置
JP3214915U (ja) 電子タバコ用バッテリー及び電子タバコ用バッテリーの充電器
US11986024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assembly
CN114306833A (zh) 喷雾装置
EP3838033A1 (e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system
CN209788477U (zh) 电加热发烟系统
EP3838007A1 (en) Charging device and smoking substitute kit
CN218073471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5938629U (zh) 方便拆装的雾化器
CN216056370U (zh) 雾化装置
CN216568325U (zh) 供电装置、雾化装置和电子烟组件
CN216601660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