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0774U -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0774U
CN216910774U CN202123054098.3U CN202123054098U CN216910774U CN 216910774 U CN216910774 U CN 216910774U CN 202123054098 U CN202123054098 U CN 202123054098U CN 216910774 U CN216910774 U CN 216910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sule
sealing ring
cover
ultrasonic
atomization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40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力
郑义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motion Shanghai Product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motion Shanghai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motion Shanghai Produc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motion Shanghai Produc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40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0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0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07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该胶囊包括胶囊壳体,设置于胶囊壳体内的超声波雾化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超声波雾化片连接并且暴露于胶囊壳体外的雾化片接头;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下布置并且分别沿周向抵接于胶囊壳体的内侧壁;超声波雾化片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并且其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抵接;雾化片接头自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穿过胶囊壳体的内侧壁延伸至胶囊壳体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雾化片接头取代电线连接超声波雾化片和控制模块,并且在雾化片接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独立的密封圈,不仅不会破坏超声波雾化片的密封,而且使得超声波雾化片可以独立安装拆卸、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雾化片例如陶瓷雾化片的高频谐振将液态分子结构打散而形成雾的装置。通常,现有超声波雾化器中的超声波雾化片都是通过电线与控制模块连接,而电线的存在会破坏超声波雾化片的密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采用雾化片接头取代电线连接超声波雾化片和控制模块,并且在雾化片接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独立的密封圈,不仅不会破坏超声波雾化片的密封,而且使得超声波雾化片可以独立安装拆卸、方便使用。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胶囊。该胶囊包括胶囊壳体,设置于胶囊壳体内的超声波雾化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超声波雾化片连接并且暴露于胶囊壳体外的雾化片接头;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下布置并且分别沿周向抵接于胶囊壳体的内侧壁;超声波雾化片位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并且其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抵接;雾化片接头自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穿过胶囊壳体的内侧壁延伸至胶囊壳体外。
可选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中的至少一者在其面向超声波雾化片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圈凸起以抵接超声波雾化片。
可选地,雾化片接头包括电极片。
可选地,雾化片接头适于沿胶囊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或者贴合于胶囊壳体的外侧壁设置。
可选地,胶囊壳体包括胶囊开口;胶囊包括设置于胶囊开口的盖帽和封盖;盖帽和封盖上下布置并且与胶囊壳体共同形成适于容纳超声波雾化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容纳空间;超声波雾化片支撑于封盖。
可选地,盖帽包括喷嘴,封盖包括封盖通孔;胶囊壳体适于容纳试剂;胶囊包括设置于胶囊壳体内的棉芯;棉芯适于被试剂浸润并且穿过封盖通孔与超声波雾化片抵接;超声波雾化片适于将试剂雾化后使其以喷雾的形式自喷嘴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还提供一种喷雾装置。该喷雾装置包括上述的胶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有益效果。
例如,采用雾化片接头取代电线连接超声波雾化片和控制模块,并且在雾化片接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独立的密封圈,不但不会破坏超声波雾化片的密封,而且使得超声波雾化片可以独立安装拆卸、方便使用。
又例如,通过在两个密封圈中的至少一者面向超声波雾化片的部分设置密封圈凸起以抵接超声波雾化片,可以使得超声波雾化片具有足够的振荡空间,以利于超声波雾化片产生振荡而使胶囊壳体内的试剂雾化形成喷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雾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该附图示意了滑盖关闭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雾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附图示意了滑盖打开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雾装置的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雾装置的另一种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囊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囊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盖下端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环形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以下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并且,可能省略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类似的部件的描述以及属于现有技术的部件、特征、效果等的描述。
此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并且,附图中可能使用相同、类似的附图标记指代不同实施例中相同、类似的部件。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部分说明书附图中还示意了“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这些方向仅用于方便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而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囊20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1。
具体而言,该喷雾装置1包括装置壳体10、可拆卸地安装于装置壳体10的胶囊20、以及设置于装置壳体10内的控制模块30。其中,装置壳体10包括适于容纳胶囊20的外腔11。控制模块30包括至少部分暴露于外腔11的控制接头31。胶囊20包括适于容纳试剂的胶囊壳体21、设置于胶囊壳体21内的超声波雾化片22、以及与超声波雾化片22连接并且至少部分暴露于胶囊壳体21外的雾化片接头23。
在具体实施中,雾化片接头23适于在胶囊20容纳于外腔11时至少部分暴露于外腔11内并且与暴露于外腔11的控制接头31接触连接。控制模块30适于在控制接头31与雾化片接头23接触连接时控制超声波雾化片22工作以将胶囊壳体21内的试剂雾化后使其以喷雾的形式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壳体10可以包括相配合的上盖12和下盖13。上盖12和下盖13相接合并形成位于装置壳体10外的外腔11、以及位于装置壳体10内的内腔14。其中,外腔11适于容纳胶囊20。内腔14适于容纳控制模块30。
在具体实施中,上盖12和下盖13上下相对设置,并且可以采用本领域中任意已知的常规技术手段进行连接。此处不做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卡扣式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12和下盖13相接合而形成的外腔11和内腔14可以前后并列设置。
如前所述,胶囊20适于容纳于外腔11并且包括适于容纳试剂的胶囊壳体21、设置于胶囊壳体21内的超声波雾化片22、以及与超声波雾化片22连接并且至少部分暴露于胶囊壳体21外的雾化片接头23。
在具体实施中,超声波雾化片22适于在控制模块30的控制下产生振荡以使胶囊壳体21内的试剂雾化而形成喷雾。
在具体实施中,胶囊20还包括设置于胶囊壳体21内的棉芯24。棉芯24至少部分地浸润于试剂中并且与超声波雾化片22接触,以将试剂传导至超声波雾化片22,从而使得试剂可以在超声波雾化片22的振动作用下雾化并以喷雾的形式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20还包括适于沿周向固定棉芯24的固定件212。固定件212安装于胶囊壳体21的内底部并且适于形成从底部容纳棉芯24的容纳槽。棉芯24的底部嵌入容纳槽内并且被容纳槽沿周向限位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壳体21还包括胶囊开口。胶囊20还包括设置于胶囊开口的盖帽25和封盖26。盖帽25和封盖26上下布置并且与胶囊壳体21的内侧壁(主要是内侧壁的上部)共同形成适于容纳超声波雾化片22的容纳空间。超声波雾化片22位于该容纳空间内并且支撑于封盖26。
在具体实施中,盖帽25包括喷嘴251。封盖26包括封盖通孔261。如前所述,胶囊壳体21适于容纳试剂。胶囊20包括设置于胶囊壳体21内的棉芯24。棉芯24的一端位于胶囊壳体21的底部,其另一端穿过封盖通孔261与超声波雾化片22抵接,以将试剂传导至超声波雾化片22,从而使得试剂在超声波雾化片22的振动作用下雾化并以喷雾的形式喷出。
在具体实施中,该胶囊2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
具体而言,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均位于超声波雾化片22的容纳空间内,二者上下布置并且分别沿周向抵接于胶囊壳体21的内侧壁。相应地,超声波雾化片22位于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之间并且其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抵接。如此,可以从上下两侧分别密封超声波雾化片2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中的至少一者在其面向超声波雾化片22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圈凸起以抵接超声波雾化片22。如此,可以使得超声波雾化片22具有足够的振荡空间,以利于超声波雾化片22产生振荡而使胶囊壳体21内的试剂雾化形成喷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凸起可以是设置于第一密封圈27和/或第二密封圈28的若干凸点。
在具体实施中,雾化片接头23与超声波雾化片22连接,并且雾化片接头23自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之间穿过胶囊壳体21的内侧壁延伸至胶囊壳体21外。
如此,不仅不会破坏超声波雾化片22的密封,而且可以使得超声波雾化片22、第一密封圈27、第二密封圈28以及雾化片接头23作为一个整体,以便于整体从胶囊壳体21进行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胶囊20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20还包括设置于胶囊壳体21内的弹性连接件。该弹性连接件适于弹性连接胶囊壳体21的内底部以及棉芯24的底端,从而使得棉芯24的顶端始终与超声波雾化片22保持接触,进而有利于通过棉芯24将试剂传导至超声波雾化片22。
在具体实施中,弹性连接件可以包括弹簧29。
在具体实施中,超声波雾化片22和控制模块30之间通过雾化片接头23和控制接头3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片接头23和控制接头31均采用电极片实现。例如,雾化片接头23和控制接头31可以均采用铜电极片。
如前所述,雾化片接头23与超声波雾化片22连接,并且可自胶囊壳体21的内部延伸至胶囊壳体21的外部。相应地,控制接头31可自装置壳体10的内腔14延伸至外腔11。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片接头23延伸至胶囊壳体21外的部分可沿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设置。例如,雾化片接头23延伸至胶囊壳体21外的部分可贴合于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设置。如此,可以节省雾化片接头23的占用空间。
相应地,控制接头31延伸至外腔11的部分可以沿外腔11的内侧壁设置。例如,控制接头31延伸至外腔11的部分可以贴合于外腔11的内侧壁设置。如此,可以节省控制接头31的占用空间。
如前所述,外腔11适于容纳胶囊20。当胶囊20容纳于外腔11时,雾化片接头23延伸至胶囊壳体21外的部分暴露于外腔11内,并且与控制接头31延伸至外腔11的部分接触连接,以实现超声波雾化片22与控制模块30之间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应于控制接头31和雾化片接头23,在外腔11的内侧壁和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中的一者设置有导向槽,另一者设置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例如,对应于控制接头31延伸至外腔11的部分,在外腔11的内侧壁设置导向槽。相应地,对应于雾化片接头23延伸至胶囊壳体21外的部分,在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设置导向块。通过导向块嵌入导向槽内,不但可以连接装置壳体10和胶囊壳体21,而且可以使控制接头31和雾化片接头23接触连接以实现控制模块30和超声波雾化片22之间的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外腔11具有适于接收胶囊20的开口15、16。
具体而言,开口15、16可以包括上开口15和/或下开口16。并且,上开口15和下开口16均可以接收胶囊20以使胶囊20容纳于外腔11内。相应地,胶囊20还可以自上开口15或下开口16移出外腔11而与外腔11分离。
在胶囊20自上开口15或下开口16进入外腔11的过程中,导向块沿上开口15或下开口16嵌入导向槽内,以连接装置壳体10和胶囊壳体21,并且使控制接头31和雾化片接头23对准以接触连接而实现控制模块30和超声波雾化片22之间的电连接,从而使得控制模块30可以控制超声波雾化片22产生振荡以使胶囊壳体21内的试剂雾化并形成喷雾。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20和装置壳体1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胶囊20和装置壳体10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中任意已知的常规技术手段实现,此处不做限定。例如,参照图3,可以在外腔11的内侧壁和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插件111和插槽211,通过插件111插入插槽211而实现胶囊20和外腔1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具体实施中,胶囊20还包括适于喷雾喷出的喷嘴251。并且,喷嘴251暴露于外腔11的上开口15,以使喷雾能够依次经喷嘴251和上开口15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雾装置1还包括安装于装置壳体10上方并且与装置壳体10滑动连接的滑盖40。滑盖40适于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以暴露或者遮蔽上开口15和胶囊20。
进一步地,装置壳体10具有对应于控制模块30设置的触发口121。滑盖40设置有触发块41。滑盖40适于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以使触发块41适于嵌入触发口121而触发控制模块30或者使触发块41和触发口121错位。
在具体实施中,滑盖40适于被推动以相对于装置壳体10自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而使触发块41适于嵌入触发口121或者自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而使触发块41和触发口121错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盖40的上端面还可以设置有触发部401。触发部401向下凹陷并且具有与拇指相适应的结构和尺寸以适于容纳拇指。在使用状态下,拇指可以置于触发部401以便于推动滑盖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盖40具有与装置壳体10的上端面相配合的形状和尺寸。在非使用状态下,滑盖40适于从上方完全覆盖装置壳体10的上端面;在此情形下,滑盖40相对于装置壳体10所处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在使用状态下,滑盖40可以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并且使触发块41和触发口121上下相对;在此情形下,滑盖40相对于装置壳体10所处的位置为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盖40和装置壳体10中的一者设置有滑块42,另一者设置有滑槽122。例如,滑盖40在其面向装置壳体10的一面设置有滑块42,装置壳体10在其面向滑盖40的一面(即上端面)设置有滑槽122。
在具体实施中,滑块42设置于滑槽122内并且适于沿滑槽122滑动以使可以滑盖40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盖40适于在滑块42自滑槽122的一端滑动至其另一端时自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以及在滑块42自滑槽122的另一端滑动至其一端时自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有两组滑块42和滑槽122。并且,两组滑块42和滑槽122可以左右对称设置。如此,可以使得滑盖40稳定地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盖40适于在处于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时与装置壳体10磁性连接。
例如,滑盖40在其面向装置壳体10的一面(即下端面)可以设置有第一磁体43和第二磁体44。相应地,装置壳体10在其面向滑盖40的一面(即上端面)设置有第三磁体123和第四磁体124。其中,第一磁体43和第三磁体123的磁性相反,第二磁体44和第四磁体124的磁性相反。在滑盖4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磁体43和第三磁体123的磁性连接,第二磁体44和第四磁体124的磁性连接,从而使滑盖40与装置壳体10连接,以避免滑盖40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
在使用时,可以推动滑盖40以使第一磁体43与第三磁体123以及第二磁体44与第四磁体124磁性分离,从而使滑盖40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体43与第三磁体123以及第二磁体44与第四磁体124可以分别设置有两组。并且,两组第一磁体43与第三磁体123可以左右对称设置;两组第二磁体44与第四磁体124也可以左右对称设置。如此,可以在滑盖40位于第一位置时,使滑盖40与装置壳体10稳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体43位于第二磁体44的前方。相应地,第三磁体123位于第四磁体124的前方。当滑盖40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磁体43与第四磁体124磁性连接。如此,可以在滑盖40位于第二位置时,使滑盖40与装置壳体10也稳定连接,以避免滑盖40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滑盖40和装置壳体10上设置更多的磁体,以使得滑盖40位于第二位置时滑盖40与装置壳体10稳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盖40适于在处于第二位置时被按动而向下移动。同时,触发块41适于随着滑盖40向下移动并且嵌入触发口121以触发控制模块30。
在具体实施中,滑盖40和装置壳体10之间具有适于容纳触发块41的间隙。在滑盖40相对于装置壳体10滑动时,触发块41适于在该间隙内移动。相应地,在触发块41嵌入触发口121时,滑盖40和装置壳体10之间的该间隙减小或者消失。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壳体10在其设置有触发口121并且面向滑盖40的面(即上端面)具有坡度。具体而言,该坡度可以先上升而后下降。并且,触发口121位于坡顶。触发块41适于在滑块42滑动至第二位置时嵌入该触发口121以触发控制模块30。
在具体实施中,触发块41适于在嵌入触发口121时与控制模块30接触以触发控制模块3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滑动触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触发口121的接触片。该接触片可活动地设置于触发口121。当触发块41嵌入触发口121时与该接触片抵接并且推动该接触片向下移动以接触并且触发控制模块30。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模块30可以采用本领域中任意已知的常规技术手段实现,此处不做限定。例如,控制模块3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模组32(即,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简称PCBA)以及分别与印刷电路板模组32连接的控制接头31和电池33。其中,控制接头31与雾化片接头23连接,印刷电路板模组32适于被触发块41或者接触片触发以控制超声波雾化片22工作,电池33适于为印刷电路板模组32提供电能。
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触发控制模块30,可以使得控制模块30控制超声波雾化片22产生振荡,以使胶囊壳体21内的试剂雾化并且以喷雾的形式喷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雾装置1可以用于鼻腔给药。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喷雾装置1置于靠近鼻孔的位置,然后滑动滑盖40并且触发控制模块30,以通过控制模块30控制超声波雾化片22产生振荡,而使胶囊壳体21内的试剂雾化成喷雾后依次经喷嘴251和上开口15进入鼻孔,从而实现鼻腔给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喷雾装置1还可以用于口腔给药。
在一些实施例中,胶囊壳体21适于容纳预定量的试剂。其中,预定量可以基于每次的给药量确定。即胶囊壳体21适于容纳单次给药量的试剂。
如此,可以基于每次的给药量将胶囊20设计为一次性可抛胶囊。在每次给药之后,将已使用的胶囊20自外腔11内取出,并更换新的胶囊20,以便于控制每次的给药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为可充电模块。例如,控制模块30中的电池33为可充电电池。相应地,装置壳体10包括对应于控制模块30例如对应于电池33设置的充电口17。由此,可以将适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线穿过充电口17而与控制模块30例如控制模块30中的电池33连接,以通过外部电源对控制模块30例如控制模块30中的电池33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30还可以包括对应于充电口17设置的充电接口。例如,控制模块30中的电池33可以包括对应于充电口17设置的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充电线可以穿过充电口17而与充电接口连接,以通过外部电源对控制模块30例如控制模块30中的电池33进行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充电口17与充电线之间没有电连接,而充电接口适于与充电线之间电连接。
如前所述,装置壳体10可以包括相配合的上盖12和下盖13。进一步地,上盖12可以设置有上充电口171,下盖13可以设置有与上充电口171对应的下充电口172,上盖12和下盖13相接合并使上充电口171、下充电口172连接而构成充电口17。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雾装置1还包括套设于装置壳体10外,并且与装置壳体10转动连接的环形件50。环形件50适于相对于装置壳体10转动以暴露或者遮蔽充电口17。
在具体实施中,环形件50适于遮蔽充电口17的部分可以靠近或者贴合于装置壳体10包括充电口17的部分,以使环形件50可以更好地遮蔽充电口17。
在具体实施中,环形件50与装置壳体10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任意已知的常规技术手段实现,此处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在环形件50的内侧壁设置转动轴51,相应地在壳体10的外侧壁设置转动孔,转动轴51插入转动孔内并且适于在转动孔内转动,以使得环形件50可相对于壳体10转动。
如前所述,装置壳体10可以包括相配合的上盖12和下盖13。进一步地,上盖12可以设置有上转动孔181,下盖13可以设置有与上转动孔181对应的下转动孔182,上盖12和下盖13相接合并使上转动孔181、下转动孔182连接而构成转动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壳体10的外侧壁和环形件50的内侧壁中的一者设置有限位槽,另一者设置有限位块52。限位块52容纳于限位槽内,并且适于在环形件50相对于装置壳体10转动时仅在限位槽内运动,以限制环形件50相对于装置壳体10转动的角度。如此,可以防止环形件50相对于装置壳体10任意转动,以避免环形件50的转动角度过大时与装置壳体10的外侧发生碰撞。
如前所述,装置壳体10可以包括相配合的上盖12和下盖13。进一步地,上盖12可以设置有上限位槽191,下盖13可以设置有与上限位槽191对应的下限位槽192,上盖12和下盖13相接合并使上限位槽191、下限位槽192连接而构成限位槽。
尽管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但这些实施方案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即使仅相对于特定特征描述单个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中提供的特征示例意在进行例示,而非限制,除非做出不同表述。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在技术上可行的情况下,将一项或者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组合,并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而不是仅通过权利要求书中所列举的特定组合来组合相应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胶囊(20),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囊壳体(21),设置于所述胶囊壳体(21)内的超声波雾化片(22)、第一密封圈(27)和第二密封圈(28),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连接并且暴露于所述胶囊壳体(21)外的雾化片接头(23);所述第一密封圈(27)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8)上下布置并且分别沿周向抵接于所述胶囊壳体(21)的内侧壁;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7)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8)之间并且其边缘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7)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8)抵接;所述雾化片接头(23)自所述第一密封圈(27)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8)之间穿过所述胶囊壳体(21)的内侧壁延伸至所述胶囊壳体(2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7)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8)中的至少一者在其面向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的部分设置有密封圈凸起以抵接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接头(23)包括电极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接头(23)适于沿所述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设置或者贴合于所述胶囊壳体(21)的外侧壁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20),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壳体(21)包括胶囊开口;所述胶囊(20)包括设置于所述胶囊开口的盖帽(25)和封盖(26);所述盖帽(25)和所述封盖(26)上下布置并且与所述胶囊壳体(21)共同形成适于容纳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所述第一密封圈(27)和所述第二密封圈(28)的容纳空间;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支撑于所述封盖(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25)包括喷嘴(251),所述封盖(26)包括封盖通孔(261);所述胶囊壳体(21)适于容纳试剂;所述胶囊(20)包括设置于所述胶囊壳体(21)内的棉芯(24);所述棉芯(24)适于被所述试剂浸润并且穿过所述封盖通孔(261)与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抵接;所述超声波雾化片(22)适于将所述试剂雾化后使其以喷雾的形式自所述喷嘴(251)喷出。
7.一种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胶囊(20)。
CN202123054098.3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Active CN216910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4098.3U CN216910774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4098.3U CN216910774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0774U true CN216910774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49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4098.3U Active CN216910774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07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870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滑动触发机构及包含其的喷剂装置
CN114306833A (zh) * 2021-12-07 2022-04-12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喷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9870A (zh) * 2021-12-07 2022-03-04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滑动触发机构及包含其的喷剂装置
CN114306833A (zh) * 2021-12-07 2022-04-12 时新(上海)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喷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910774U (zh) 一种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CN216910740U (zh) 胶囊及包含其的喷雾装置
CN218739763U (zh) 接口结构及包含其的喷剂装置
CN106714594A (zh) 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WO2016127390A1 (zh) 雾化组件和电子烟
CN109419038B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588040B (zh) 注液防护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09512033B (zh) 烟具
CN114306833A (zh) 喷雾装置
CN115003174A (zh) 电子烟
CN114129870A (zh) 滑动触发机构及包含其的喷剂装置
CN114568755A (zh) 电子烟杆和电子烟
CN212464888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和电源装置
CN111493360A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7592017U (zh) 雾化装置
WO2019192057A1 (zh) 用于气雾产生装置的电池组件及气雾产生装置
CN219148846U (zh) 一种可更换液仓以及雾化片的雾化模块以及手持雾化器
CN21670163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158948U (zh) 一种手持雾化器
CN21599272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568373U (zh) 注液塞、雾化器和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854331U (zh) 一种电源盒
CN216986040U (zh) 口腔喷雾装置
CN21933073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340116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